登陆注册
2496000000020

第20章 改革开放与国学复兴(1)

近年来,我国出现的“国学热”成为一个难以忽视的文化现象,各类媒体上国学类栏目比比皆是,众多高校开设国学类专业或相关课程,国学研究机构纷纷组建,书店里国学类书籍持续热卖,古典戏曲进入中小学课堂,一些重要传统节日被定为国家法定假日……这一切都在说明,传统文化在当代已经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勃勃生机,在人们眼中原已显得陌生的国学已渗透到学术研究与生活当中,重新体现在中国人民深层价值观中。民族文化是国家自立之根基,随着今日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民族自信心的增强,重拾经典、振兴国学,已经表现出历史的必然性,这些都显示了国学在当今时代的繁荣和强大的生命力。但同时,所有这些也都和改革开放前国学研究领域的凋敝局面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们不能否认,改革开放的大潮,为国学研究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国学的现代复兴,与改革开放的这30多年历程不可分开。今天的“国学热”,也正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日益强大的必然结果。因此,在这一讲中,我们想梳理一下30多年来国学的发展脉络,回顾国学在改革开放前后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历程,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接,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在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改革开放前的国学:“厚今薄古”指导思想下的冷落

国学在当代中国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1952年中国大学的院系调整,按西方学科分类的方法,借鉴苏联模式,在大学教育中西学几乎一统天下,根本不见“国学”的踪影。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只能栖身于按照西方分类体系下的文、史、哲专业之中,从学科内容上被完全肢解而划分到西学意义上的各个学科中去,中国传统的经史贯通的教育理念从此无法施行,中国传统最为珍视的人文精神也在生硬的学科分类和技术性学习下难觅踪影,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神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学可以说丧失了基本的生存合法性。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政治“左”的思潮的泛滥,政治运动一浪接着一浪地到来,“厚今薄古”思想甚嚣尘上,五四的“全盘西化”的思路又重新被引申到了相反方向的极致,国学作为一门系统研究与阐释中国传统学术的学问,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而是几乎销声匿迹。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明确表示,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都被贴上了“封建思想”标签,在肃清行列。1950年代,中国开始了全方位的意识形态革命,所有的思想和观点都被区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进步思想与反动思想,这种简单的二分法主导了学术的是非判定。当时,国人一度在观念上受到苏联的影响,对待传统文化有所偏执,一些以政治批判代替学术批判的不良事件开始出现,比如批判《海瑞罢官》、评《水浒传》,等等,都是在将思想文化问题政治化,用“道统”约束“文统”,以简单的行政干预来代替自由的学术和文艺争鸣。“**********”的“破四旧”运动更是要扫除一切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红卫兵与造反派展开的打砸抢行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国学在这一场文化浩劫之下遭受了重创。在“**********”末期,1974年前后还展开了一场“批林批孔”运动,孔子作为****的陪绑,被揪出批斗示众。可以说在这十年浩劫中,国学在全面的禁锢中一片凋零。

在这一时期,国学的研究都要受到政治观念影响,为政治服务,陈寅恪先生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此时成为奢望,他本人也被作为“遗老”,在“**********”中为了追求学术的独立自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的十年浩劫中,传统文化和国学一概被纳入“封资修”的范畴,要“全面扫除”,无数国学经典、历史人物都被扣上各种“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小农主义”的帽子被加以批判,国学经典成为禁书不让阅读,伟大的历史人物如孔子、孟子、老子,都被要求要彻底“批倒批臭”,全国各地的历史遗迹、文物等都遭到了疯狂的破坏,近代的国学大师都被认为是封建遗老遗少,被列为重点批判的对象,如王国维被认为“复古”、陈寅恪被当成“遗老”、梁启超被当成是“保皇派”,等等。很多国学方面的学者和专家在“**********”期间都惨遭批判,遭受了非人的待遇。在这十年,对国学、对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严酷打压是非常令人痛心的,国学的研究一度陷入了停滞和倒退。“**********”其实是革了传统文化的命、革了人类先进文化的命,同时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如封建****主义与愚昧主义等都被复活,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人道的、先进的、开放的精神都被取缔,在这样令人窒息的氛围之下,国学生存艰难,只有在进入了新时期之后,国学才获得了复兴的条件。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忽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建设的成就,简单地把改革开放前的国学研究局面概括为“万马齐喑究可哀”。虽然在改革开放前,国学的研究受到“厚今薄古”观念和政治方面的影响,但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精神深处的传统文化是难以被完全扼杀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多颇具价值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也在进行着,比如当时成立了******古籍整理委员会,即便是在“**********”当中。还有由顾颉刚先生主持的二十四史标点本的工作,这项工作的水平之高,即使在今天也很难超越。这些工作都调动了当时能够利用的最好的专家,投入的力气比现在要大。另外,还用推陈出新的思路对有些传统戏剧进行了改造,我们现在应该客观地承认有些改造是必要的,而且确实是可取的。因为旧时戏剧为了生存,难免有些低俗的内容,把这些低级庸俗的、无聊的内容带到新社会是并不适合的。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高校,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也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研究古典文化的专家。但是,由于“厚今薄古”根本理念的偏执,浅陋的实用主义造成了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理念都受到苏联教条主义的影响,表现出一种封闭性的形态,在看待传统文化时,总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偏颇。国学是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部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所以传统文化包括国学在内,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压,难以健康地生存。

我们必须承认,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在文化的建设还是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对传统文化一直抱着这种“厚今薄古”的态度,传统文化无论是在价值评估,还是在传播方式上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处于困境之中。国人在文化观上的认识偏差,是造成其被忽视的重要因素。对于中国古典文化,人们往往忽视了其反映我们民族共同的审美心理的一面,忽略了其超越性、共时性的一面。在剧烈变动的年代,有些人对文化上的问题采取了以政治定夺的手段,而那些标榜“反传统”的认识实际都未能跳出“伦理———政治”一体化的模式。由于受到这种模式的影响与支配,一方面对传统文化采取实用化功利化的评价,另一方面往往在“厚今薄古”观念的指导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传统文化妄自鄙薄,切断其与当代文化的联系。

“**********”期间国学受到摧残,一方面,导致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偏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都是毒草;但另一方面,客观上也促成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严酷的气氛下,国学仍像点点火苗悄然燃烧着。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叫《禁书年代读禁书》。像《红楼梦》、《三国演义》、《西厢记》等,当时都是绝对的禁书,不允许人们阅读,但依赖于新中国成立前的古书和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一些标点本,传统文化还是顽强地生存着,在被人们偷偷地阅读和回味。纵观历史,无论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清朝的大兴“文字狱”,还是无数次****中的掠夺焚毁,多少次的禁书、焚书,都不可能彻底毁灭传统文化。相反,越是这样,倒越是促使人们有了读这些书的兴趣,产生了接触传统文化的渴望。我在“**********”时就偷偷阅读了《诗经》、《楚辞》、《史记》,看了很多优秀的古典小说。有些古典小说中蕴涵的价值观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些国学书籍都给了我非常大的影响。“**********”后第一批考上大学的77、78级大学生,基本上都在“**********”期间以各种渠道偷偷地读了很多古今中外的名著,所以高考恢复后立刻能成为被录取的人才。国学在思想禁锢时期的顽强生存,也正体现了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强大力量。

二、改革开放后的国学: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促成复兴

改革开放以来,国学的研究开始从大处着眼,去掉了外部的层层紧箍咒,得到了全面的复活。文史哲等传统文化领域都掀起了一个研究高潮,首先就表现在“解放思想”上。随着思想的全面解放,当时形成了一个传统文化的研究高潮和学术书籍的出版高潮,有的是带有全新视野的新著,也有的是旧著重印,把“**********”前的一些书重新修订出版,这些都体现了“百花齐放”的方针。当然还有一些当时撰写的著作,虽然试图有所突破,但在思路上仍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旧的痕迹,比如把老子批判为唯心主义、把庄子说成是主观唯心论,等等。但就是在这个思想解放的基本基础上,在1980年代中期中国形成了人文社会学科的大繁荣,这个大繁荣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解放的高峰相呼应,有人称之为“80年代启蒙运动”。这个“启蒙运动”在80年代中后期达到高峰,国学正是这个启蒙高峰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国学的热潮在90年代愈见升温迹象。1993年的8月16日,《人民日报》用整版篇幅刊登了题为《国学,在燕园悄然兴起》的文章,编者按说:“国学的再次兴起,是新时期文化繁荣的一个标志,并呼唤着新一代国学大师的产生。”第二天,《人民日报》又在头版“今日谈”栏目发表了署名文章《久违了,“国学”》。这股重视传统文化、重视国学的热潮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且关注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热烈,呈现出了一派国学复兴之势。

改革开放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同样也体现在对待传统文化和国学的态度上,体现在和国学直接相关的学术研究上。“解放思想”首先是在思想的层面,包括精神文化和学术,它促进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对国学的重新认识。“解放思想”当然也体现在政治、经济领域,开展了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但是在思想的层面产生的作用更为巨大。因为人的思想是最自由的,思想解放是没有禁区的。改革开放使人们打破了长期以来对待传统文化的一些极左的偏见和口号,特别是“**********”中的文化愚昧主义的禁锢。“解放思想”督促人们实事求是地看待传统文化。当人们思想解禁,大量地接受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之后,对比之下发现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知识,有很多优秀的精神宝藏,还有很多符合现代人生活的价值观念。国学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从形而上的学术,还是到具体的衣食住行,传统文化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融入日常生活,这是解放思想带来的一个根本的变化。

不仅是国学研究,任何学术都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宽松的学术氛围。中国的传统文化领域,也正是由于几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而带来了学术的繁荣。明代中期的思想解放,促进了近代的学术繁荣;魏晋南北朝的思想解放,直接催生了盛唐的学术气象;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更是为整个中华文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在大学建立国学院,国学繁荣发展,也正是因为赶上了一个开放、宽容的社会和时代。

同类推荐
  • 中国神话史

    中国神话史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神话史。中国古代神话,一向以零散不成体系著称,致使我们这个拥有神话资料最丰富的国度,国一度被外国人误解为缺乏神话、乃至没有神话,袁珂先生首次将散落在群籍中的吉光片羽遴选、缀集起来,用简练、通达、优美的文字将从上古迄于明清时代的神话材料,作了纵贯的系统的论述。对少数民族神话则联系汉族神话,作了横向的分类的鸟瞰式介绍,勾勒了中国神话的历史全貌。此外,本书还专章叙述了中国神话研究的历史状况,神话对历代文学的种种影响,等等,材料丰富,剖析透彻。
  • 狼人的月夜迷踪

    狼人的月夜迷踪

    古世纪欧洲盛传的传说:“即便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一个不忘在夜间祈祷的人,也难免在乌头草盛开的月圆之夜变身为狼。”这是一个关于月圆之夜变狼的秘密。本书将带我们一起追寻狼人的传奇和秘密。
  • 中国鄱阳湖

    中国鄱阳湖

    详细讲解了鄱阳湖古今历史之演变,描述鄱阳湖周边各地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地理资源概况,熔历史、思想、知识及趣味性于一炉,资料丰富详实。
  • 雪隐寻踪:厕所的历史经济风俗

    雪隐寻踪:厕所的历史经济风俗

    一本关于厕所的历史、经济、风俗的有趣小书,系统地展现了不为人知的那些关于厕所的故事。
  •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敦煌藏经洞的开窟、敦煌文献的发现和敦煌学的诞生,已经100余年了。明年又恰恰是法国伯希和敦煌劫经的100周年(1908-2008年),我国西域与敦煌历史文物和文献的外流,其实已经远远地超过了100年。在西方和日本的科考、探险、考古学家们劫掠敦煌西域文物的狂潮中,法国探险家、语史学家、东方学家和汉学家伯希和的西域敦煌探险,则颇为引人注目。本文试对伯希和西域敦煌探险团在我国新疆和甘肃各站,特别是在敦煌从事考察和劫掠文物的史事,略作钩沉,以对《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的大历史背景作以介绍,以飨我国学术界。
热门推荐
  • 五大牛王雨宝陀罗尼仪轨

    五大牛王雨宝陀罗尼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武帝封天

    武帝封天

    因为一颗神秘黑珠来到异界。少年段晨,彗星般强势崛起,闯向那精彩纷争的浩瀚星宇。问天下谁与争锋;问群雄何人能阻;问苍茫谁主沉浮!大千世界,万道争锋,吾为大主宰!
  • 穿越惊心:恶魔庶妻不好惹

    穿越惊心:恶魔庶妻不好惹

    穿越到小说里面的顾紫嫣,沦落为恶毒的女配,被女主陷害,莫名地出现在一个男人的床上。反而被最恶毒的女主给踢出府。于是,她怒了,决定翻身,让女主知道自己不是好惹的,她要翻身做女主!于是女扮男装,抢夺女主的荣耀,将男主难配踢开,寻找更加刺激的暴虐昏君……
  • 仙踪世纪

    仙踪世纪

    金生丽水,玉出昆岗。一枚骨简,一枚玉质骨骼的书简,仿佛一枚钥匙,叩开一扇幽古而神秘的门境。人生之路大都是平凡的,平淡之处,向左还是向右?抉择过后,峰回路转,一路跌宕,一路风景。顺从心灵的指引,坚持意志的决定,于凡尝尽困苦,追寻着仙踪,一步一步渐进妙境。这不是神话,神话只出现在人们脑海里的云端;这应该是传奇,传奇必须发生在平凡如你我他的身边……
  • 寂神道之轮回

    寂神道之轮回

    神族道戮苍生道何用,掌轮回寂神道拯苍生。“既然神族所谓的道就是屠戮苍生,那么要道有什么用我将掌控轮回,寂灭神道,拯救苍生。”身怀泯灭神魂,轮回之体和造化神器的洛天终成为大陆巅峰,但发现天赐大陆只是宇宙元域的试炼场。看洛天怎样独霸元域,突破桎梏,化为不朽,永世不灭!!!寂神道之轮回已在17k小说网、小说阅读网发布
  • 鬼屋里走出来的发迹史

    鬼屋里走出来的发迹史

    在一个乡镇上,有一幢废弃的百年古屋,乡镇上的人都说那屋里整夜在闹鬼,阴森恐怖,无人敢居住和靠近。有一个穷画师以卖画为生,一路云游到此,他天生不怕邪,竟然租住到了鬼屋去,一住就是大半辈子,在这鬼屋中他和这屋中的女吊死鬼成了知己,这女鬼被他的善良和真诚感动,她终于把这鬼屋中最初的主人巨大的惊人秘密告诉了他,从此他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道路,最后他成了亿万富翁。后来重新投胎出世的紫女女鬼和这个画师结了婚,夫妻俩又干出了惊人的大事业,紫衣天性异禀聪明,她天性善良助人,她大量资助贫苦的人和资助着无数贫困的大学生……
  • 凡间御风

    凡间御风

    一人一魂,能算是兄弟关系,也可能算是利益关系。
  • 冰雪之旅:女孩的蜕变

    冰雪之旅:女孩的蜕变

    这是一个女孩成长为一位花式溜冰运动员的蜕变故事。在这成长故事中,她遇到了几位花样美男,在蜕变过程中与他们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 僵尸之真祖传

    僵尸之真祖传

    上不拜苍天,下不跪大地,不敬神与佛,不惧妖与魔;以力破万法,以怨为力,以血为食;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拥有毁天灭地的力量,与天地同寿,亘古不朽,且看最低级的僵尸,为红颜与天地为敌,为兄弟与诸神大战,百战千回,生死相依,且看他如何王者归来!
  • 男神的金牌制作人

    男神的金牌制作人

    古灵精怪的女孩陶绾,死皮赖脸进了男神的王慨喻的影视公司,期间遭到同事的陷害,男神的误会被辞退,之后无意间结识了当红明星张溪现和文化公司伯乐顾煜伦,生命再次和男神王慨喻重合,与此同时她的真实身份也渐渐浮出水面。一系列娱乐圈的明争暗斗,豪门间的波云诡谲就此展开,陶绾也从一个青涩的大学生,蜕变为成熟美丽的金牌制作人,最终和男神并肩携手的都市情感长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