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02900000013

第13章 (1) 借鸮咏志 戏言桐叶

第十一回

借鸮咏志,周公旦诛管叔

戏言桐叶,史佚告诫成王

且说成王既然行了冠礼,就是真命天子了。周公旦的长子伯禽也就结束了成王陪读的任务,他也即将代替父亲周公旦去鲁国就封为国君,被称为鲁公。周公旦平素对伯禽的管教十分苛刻,在陪读期间除了常常替成王挨打之外,有时莫名其妙还要不断挨父亲的打。周公的小弟叫姬封,人称康叔封,年纪和伯禽差不多大小。

这天,康叔封见伯禽不陪读了,有了空闲时间,就邀他一起去拜见行将离开镐京的哥哥周公旦。不想他俩刚进周公的住处,伯禽头上就被父亲责打了几下。等到康叔封拜见告辞时,伯禽已经被打了三次。

两人出得宫来,康叔封实在忍不住对伯禽道:“你父亲也太不讲理了。我们去见成王也好,还是见你父亲也罢,都是小心谨慎,从不敢乱说乱动。为什么你还要挨打?我真看不过去!”

伯禽苦笑道:“我也不知道。反正是我错也打,不是我错也打。我是被打习惯了。要是哪天不被打,反倒惊恐了。他是我父亲,我躲也躲不开。”

康叔封道:“这般无辜挨打,总是有原因的。哦,对了。我听说镐京城郊有一位贤才叫商子,听说是很有道德学问的。我们何不去请教他,也许他会指教我们的。”

伯禽似有所悟,问道:“你说的商子是不是就是商高?要是他,我知道!我父亲常常和他议论算学,他可是一位算学大家,他能用勾股开方的方法算出天有多高和日月运行的轨迹,好像叫‘周髀算经’。”

康叔封摇摇头,道:“这倒不晓得。我只知道商子住的地方离这里不远,是一位顶有学问的人。我们去问他,一般是不会有错的。”

当下两人商议定了。

次日一早,两人便准备了贽见的礼物,去拜见商子。

原来古时候有这个习惯,要是去拜见一个人,必须要带礼物去,称为“贽”。这礼物也不需太贵重,夏天可以是一束肉脯,冬天可以是一只雉鸡,大夫可以送一只雁鸟,卿可以送一只羔羊,完全视人的地位而定。主人收下了贽礼,等到客人走的时候,仍然要把贽礼返还给他,所以送礼的人一般是没有压力的。不过下级送给上级,或是小辈送给长辈的话,一般是不返还的。

当时两人一同乘车去拜见商子。那时乘车是站在车上的,双手握着车厢前的一根横的叫“轼”的扶手,一是可以防止跌倒,二也是当时乘车的礼仪,路上要是遇到应该致敬的人或物,必须两手扶轼,低一低头表示敬礼,这种礼仪叫“式”。两人一路行去也不知低了几回头。

他们到了商子的家,叩了下门,出来一个童子,问明来意,便请他们回自己家去,说道:“商子不敢当两位来见。请两位回去,商子应当上门拜访才是。”

这可不是真的让他们回去,而是当时一种初次见面必须的客套话,叫“礼辞”。

康叔封和伯禽自然熟悉这种礼辞,便也依礼回道:“我们不敢有劳商子跑冤枉路,请允许我们进去拜见。”

童子依然回答说:“商子实在不敢当你们这般礼貌,一定请回去,商子马上就来登门拜见。”

这种第二次的礼辞,叫“固辞”,也是一种礼节,并不是真的不见。

康叔封和伯禽又以礼谦让了一番,童子进去又出来回报,道:“既然已经固辞了,还请两位见谅,商子恭敬出来相见。他听说两位还带了贽礼来,这是千万不敢当的,请辞。”

康叔封和伯禽同声道:“没有贽礼,我们是断然不敢来拜见他的。”

童子又固辞了一次,他俩也固请了一次。经过这三次固辞、固请,童子才说道:“既然再三固辞,不蒙两位见笑,商子敬当出来相见。”

话音刚毕,只见一位须发斑白的老者已经来到门外拱手相迎。宾主对拜了两拜,主人就请康叔封和伯禽进门,也是你来我往了三次,方才进门。进得门来,来到堂前又止住脚步。

那时堂下是有东西两个台阶的,主人走的东侧台阶,叫“阼级”,客人是要走西侧台阶的。商子走到台阶下,请康叔封和伯禽上堂。两人谦让一阵。商子登上一级台阶,康叔封和伯禽也跟着登上一级台阶。

三人上得堂来,堂里已经布了两张席,东西相向地铺着。商子请他俩坐在西边的客位,自己坐到东边的席上。那时候坐的方法,就像现在日本人坐的那般,两腿向后弯曲,好像下跪一般,然后把屁股坐到小腿和脚跟上,这叫“危坐”。

主客坐定,康叔封便说了一番敬仰的话,然后把自己求教的意思说出,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使伯禽免遭责打。

商子听说伯禽是周公的长子,看了他一眼,只见他头戴玄冠,上着缁衣,下着素裳,容貌端肃,态度庄重,坐在席上如山一般,十分正直。商子暗暗点头,沉呤了一会儿,已经明白内中道理,又觉得不便明说,便向他俩说:“量我一个老朽,有何才能让两位这般请教。我实在不知道应当怎么说才好。我是一个退居田野的闲人,别无所知,只是常在山间林里巡游,见过不少佳木野花。在这边南山靠近朝阳的地方,有一颗高大的乔树。我想请两位先去看看这棵树如何?”

康叔封和伯禽听了这话不知是什么意思,本想推辞不去,可又怕里面有什么玄机,只得诺诺应承。

商子说:“两位看过后,还请回这里来谈谈感想。”

两人听了更是摸不着头脑,只是应道:“我们自然回来请教。”

两人无法,只得辞了出来。来到堂下,童子把他俩带来的贽礼还给了他们,两人也依礼辞了三次,然后收回贽礼,出门上车而去。

伯禽见天色尚早,就和康叔封商量,索性直接到南山去看看乔树。康叔封知道伯禽是希望早点不被父亲打才好,自己也想早点破了这个哑谜,便叫驾车人,立马朝南山而去。

一路都是农田,麦穗金黄一片,随风摇曳,田地边树木参差,沟渠交错。许多农民在田地里一面劳作,一面唱着农歌,一片欢乐的景象。车来到山下,两人便下了车,沿着小径朝山南走去。山路越来越难走。只见怪石嵯峨,树木茂盛,却不知哪种是乔树。转过山径,有一条溪水清澈的小溪,里面有许多小鱼正在快活地游来游去。溪水边上有一颗大树,树身粗得两手都抱不过来,树皮又糙又老,枝干却是十分的粗壮,向上伸展着,好像一个巨人向天伸出无数双手一般。树上面长满了青翠的树叶,还结着许多果子。

伯禽不由夸赞道:“好一颗大树!”

康叔封仔细看了一会儿,道:“莫非这就是乔树?要是能找个人来问问就好了。”

伯禽用手一指,道:“那不是有人来了!”

康叔封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瞧去,果然见一个童子挑着两捆柴薪朝这边走来。走到近了,他招呼道:“敢问小哥,这树唤作什么名字?”

童子歇下柴担,作礼,道:“这可是鼎鼎大名的乔树,你们不识得?这一带就算这颗树最大了。”

说毕,作个揖,又挑着柴薪走了。

康叔封和伯禽听说这树就是商子所说的乔树,便睁大眼睛前前后后细地瞧了一番。只见这树如柏树一般地矗立,粗壮而又臃肿的树身向上伸展着坚强的枝干,骄傲地指向天空。他俩看了许久也不得其解。

康叔封道:“我看这树只是十分雄健,别的真看不出什么?你有什么见识?”

伯禽摇摇头,说:“我也看不出什么。还是回去问商子吧!”

他俩急忙寻路下山,快马加鞭地回到商子家求见。

商子迎进他俩,两人急忙打探道:“那树是看见了。只是不知道有什么奥秘,请指教明白。”

商子听了,微微一笑,说:“两位既然已经看过乔树,请你们明天再到那山的阴面去看看那里的梓树如何?看过后,我们再慢慢探讨。”

两人听了也不知他葫芦里卖什么药,只好告辞出来,各回家里歇息。

次日,刚刚天亮,伯禽就迫不及待地来找小叔父康叔封了,一同乘车去寻觅梓树。来到山下还是依照老路上山,这次走快多了,转眼过了山顶。下山时,磕磕碰碰地走得好艰辛。

忽然驾车人指道:“哎,我说两位小主,前面那颗树就是梓树了。”

原来古时候都认梓树为百木之王,凡是造屋大半都是用梓木作柱子的,所以种梓树的也多。怪不得驾车人一眼就认出了。伯禽一听前面那树就是梓树,连忙抢上前去细细观看。只见那树的叶子就像桐树叶一样,树干还是半伏着的,树枝好像很软,连带树叶都有点下垂的模样。伯禽和后上来的康叔封看了许久,也想不出什么道理来。两人左看右看,不得其解,只好下山,回车去拜访商子。不多一会儿,到了商家,依然按礼求见。

商子按礼迎进,刚坐下便问他俩见了梓树有何高见?两人答道:“我们资质愚钝,虽然两种树都看了,可就是不明其中道理。还请指教明白。”

商子正了正神色,道:“这两颗树代表的是两种人。乔树枝干上扬,仰面朝天,就像是一个父亲或君王的态度。梓树的树干俯着,树枝下垂,可以说,应当就是一个儿子或臣子应有的态度。要是你们把这两种树的形态仔细研究学习,就知道其中的道理了。”

两人听了,恍然大悟,急忙再拜,连声说:“多谢商子教训。”那时既然是危坐,所谓的再拜也就是把身子连头向前俯了两俯。

次日一早,伯禽按礼去朝见父亲,进得门来,就赶紧低头快步走上堂来,恭恭敬敬地朝父亲跪下。周公旦见他不见了往日那种平淡的态度,反倒有些谦退降抑的样子,知道定是得了什么人的指教。周公摸了摸儿子的头,和蔼问道:“小子!你见过哪位君子了吧?”

伯禽低眉下眼,恭敬答道:“昨天见过商子了。”周公点头说:“商子真不愧是个君子。”

这个故事,以致留下了“乔仰梓俯”的典故。

伯禽既然受过了这般教育,现在就封鲁国,自然一切遵循父亲周公的命令。周公旦恐怕他一旦为君就骄奢起来,便在他临行前告诫道:“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当今成王的叔父,算起来也高贵的很!可是我洗头的时候,往往把头发匆匆地握在手中,先去处理紧要的事务。就算吃一顿饭,也常常搁下筷子,吐出还未下咽的饭菜,先去接见来访的贤才。我如此礼贤天下的贤士,还怕他们不肯来投靠我呢。你这次到了鲁国,千万不要自高自大地以为自己是贵人了,就骄奢起来。”

伯禽叩首领教,就起身赴鲁国就任去了。

周公这段对长子的教诲,以致留下了“吐哺握发”的典故。后人有诗道:

文武传芳百代基,几多贤哲守成规。

仍闻吐握延儒素,犹恐民疵未尽知。

周公送走了儿子伯禽,自己也离开了是非之地镐京,朝洛邑而去。这边成王姬诵在太公姜尚和召公奭的辅助下,正式开始处理王朝的政务。

且说,周公旦来到洛邑,一面潜心研究《易经》,一面打探谣言的来源,知道对己不利的谣言竟然是自己嫡亲三哥管叔姬鲜造的。他心里五味陈杂,想了许多。

他想起一母同胞十兄弟,个个都是嫡出。大哥伯邑考为救父王给纣王所杀,二哥姬发在几位弟弟的帮助下做了武王。想当初,三哥姬鲜凭自己的才干常常帮助父兄做事,在父亲手里的时候就参加了国家政务的讨论。也正是他能干,二哥武王才派他去监视武庚,把东边的重任完全交付于他处理。因为镐京偏处西边,东边许多地方无力管辖。当初哥哥武王因年老多病才把自己留在身边,帮助处理镐京一切事务。可能是自己才能过人,管的事情太多,才招来三哥的嫉妒。但好像也不是这层缘故。要么他觉得大哥死了,王位落到武王身上,武王死后,王位自然要落到他身上。而我定的继位规矩无形中把他排除在外了,加上我又摄政管的太多,所以他认为我有替代成王之心。对,有这种可能。

而事情原本是这样的。管叔姬鲜那边原本却是这般想的,既然武王把王位传给成王,也就罢了,偏偏又由周公摄政。我这个当哥哥,现在反倒要听弟弟的命令。这还不算,他究竟是不是真心辅佐成王呢?难说他不会弄假成真。他心里有了这层想法,就觉得周公处处都是借了成王的名来压制自己,心里越想越不服气。偏偏蔡叔姬度对周公摄政一事,也和三哥管叔一般看法,认为四哥周公有意唆使武王把老三管叔、老五自己、老八霍叔三个在天下初定的时候就早早派出外地,他自己却留在镐京好篡夺王位。只是他胆子小一点,没有公开表露出来。

管叔、蔡叔的不服想法,恰恰被紧挨他俩的殷国侯武庚嗅到了。他正巴不得周家内部发生一些什么内讧,自己才可以借机恢复商家的祖业。现在趁着成王年幼,正是一个极好的时机。于是武庚和一班商家遗臣便四处出击,想尽办法勾结近邻各国,图谋复国。一面派人极力挑拨管叔、蔡叔,说周公内心就是想篡位,只是为了抵消他俩的影响,才抬出成王来做个幌子,骗人耳目。经如此一挑拨,两人更是忿忿不平,越想越不甘心,便决定把周公的野心公开出来,让天下都知道周公心存不良。于是镐京就开始沸沸扬扬地多了许多流言,慢慢也传到了成王耳朵里。

听的多了,成王心里也不免起了疑心,只是碍着他是师父的面子不好明说。现在周公自动要求离开镐京,正合成王的心意,不假思索就给予准许。

他见周公走了,还觉得应该暗暗敲打一下他才是,于是在朝廷上当众唱了一首叫《敬之》的诗歌,明着是对臣工说的。诗歌道: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

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维予小子,不聪敬止。

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

谨小慎微莫忘记,头顶三尺有神明,做好天子不容易!

莫说天命不可及,臣子升降由他定,每日监视在那里。

想我小子初登基,年幼无知鲁莽余。

日积月累要学习,厚积学问变聪明。

群臣辅我担大任,引我治国显德行。

且说周公居住在洛邑已有两年多时日。因离殷国以及“三监”都比较近,知道的事情自然也越来越多。

现在他眼见蔡叔也搅和进来了,他心里十分难过,感到自己的同胞兄弟被殷侯利用,周家王朝还如何太平?便派了使者去见管叔、蔡叔,请他们一起来洛邑相会,以便袒露自己的心扉。

不想管、蔡两兄弟见周公来洛邑,本已疑心他是存心要和管、蔡两国过不去,现在一听周公来请,更是大吃一惊,知道定是被周公知道他们造作流言了,心想要是去了洛邑,到他地盘上恐怕是凶多吉少。这时两人犹如骑虎难下,进退两难。

恰好武庚也派了使者来见管叔鲜。管叔只好召见。使者叩头道:“殷侯派小臣前来报告秘密消息。闻得周公离开镐京来到洛邑已有一段时日,正在暗中着手准备惩办制造流言、不服命令的诸侯。殷侯自武王受封以来,一直谨小慎微,不敢有分毫的闪失。以往的一切行动和言语都在你们眼里。不幸现在周公动怒,要借流言重罪殷侯。因此派我前来叩求你们为殷侯作主。若得平安,必当重谢!”

管叔听了,心事更重,便问使者说:“你主公是怎么知道周公要加罪于他的?”

使者答道:“这次周公来到洛邑,本来就是想大诛不服之人的,以提高他自己的威严。昨天他那边有个使臣来说,要我殷侯去洛邑朝见。殷侯不敢不去,又不敢就去。生怕到了洛邑就回不来了。所以来求左右邻居作主。”

听了这番话,管叔更是相信了自己的判断。忽然有报说,蔡叔来见。管叔连忙迎进他来,一同商议。

蔡叔也是心中有病,他也是听了武庚使者的挑拨,特地来找三哥管叔商量的。两人商议结果,还是不要轻易去洛邑,只是各守国门,叫武庚也不要去洛邑,这样谅他周公也奈何不了我们。一面派人通知霍叔也不要去洛邑见周公,免得受罪。

霍叔接到通知,莫名其妙,也不知他们兄弟是何缘故不和的。既然双方都是哥哥,也不便多管闲事,便真的不去洛邑朝见周公。

武庚一见管、蔡中计,心中自然暗喜,便派人联络东部一带拥护商的徐戎(现在安徽泗县)、淮夷(现在淮河一带)、奄(现在山东曲阜县)等国,预备同时举事。

周公见管、蔡不来洛邑,知道他俩已经别有心肠。又探得殷侯和东方许多国都在蠢蠢欲动,到处危机四伏,随时有爆发战争的可能。只好尽力布置一切防范于未来,训练洛邑仅有的一点兵马兵马,准备随时平叛。管、蔡两人也探得周公正在厉兵秣马,知是周公要对自己不利,也暗中准备兵马,收拾刀枪。三方都在剑拔弩张,积极备战。武庚方面自然也纠集了许多殷商残余前来起哄,从物质上来帮助管、蔡,以增强他俩起事的决心,希望从中趁机得一些便宜。

面临这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严峻形势,周公这边这时刚好收到了成王那首《敬之》的诗歌,仔细读了几遍,他品味出了其中的内涵。诗歌中不显山露水地表达了对自己摄政的不满。

周公这时候内心困苦极了,他觉得自己夹在成王和兄弟的夹缝中,里外都不是。假如现在打起仗来,连天下民众也不一定懂得自己的心迹和内中的原由,反倒会觉得自己真像他们所说的要铲除异己。要是就此撒手不管,周家天下一定会崩溃的。要是动起兵马来,洛邑这点兵马不足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肯定要调动宗周地方的驻军,自己也是有这个权力来调动的,这是武王当时就赋予他的权力,宗周大军也是认可自己的。只是这兵马一调动,反倒可能会让成王的疑心更加加重,觉得自己有这般调动宗周军队的能力,岂不是等于有篡位的实力?他想来想去,觉得应该向成王袒露心迹、一致对外才行,否则当自己拼命与殷侯开打时,成王在后面弄些什么花样出来,那不就糟了!

想到这里,他马上做了一篇《鸱鸮》的诗歌,派人送与成王,希望他明白自己的心。后被收录在《诗经·豳风》里。诗歌说: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

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

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

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把它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

猫头鹰呦猫头鹰,你已夺走我雏鸟,别再来毁我鸟巢。

操心操劳多辛苦,养育雏鸟我病倒。

趁着天上没下雨,啄来桑根剥得皮,桑皮用来缚门窗。

如今树下有些人,竟想把巢来欺凌。

我操劳麻木的爪,采来白茅捋捋直。

捋直白茅当垫底,叼来叼去喙成疾,鸟巢还是未扎紧。

我的翅羽已稀少,我的尾羽已枯槁,全因巢穴危险近。

风雨一来巢难保,我心恐惧哓哓叫!

周公在诗歌里把自己比喻成一只母鸟来诉说,把武庚比喻成猫头鹰,把管、蔡比喻成雏鸟,把周家王朝比喻成鸟巢。他在为风雨飘摇中的周王朝而哀鸣。

成王接到这首诗歌,读了几遍,知道周公是想说明他的一番苦心全是为了周王朝的安定,希望自己理解。他心里说实话是很受感动的,但是对于周公究竟有没有篡位的意思,他还不敢十分肯定。

秋天到了,镐京一带郊野的遍地农田里,麦穗像黄金一般沉甸甸地垂着头。这是一个少见的丰收年。农夫和农妇个个都是兴高采烈得难以言表,只是乐呵呵地做足了准备,专等好收成。周族人自从祖先后稷、公刘、古公亶父(太王)、季历(王季)历来形成了一种重农的传统,是最看重农业的。再经过周文王、周武王父子两代人的努力,终于建立了以“敬天保民”为号召的周王朝,自然更加看重农业。现在《诗经》里面还保留了大量丰收之年祭祀祖先的诗歌。有一篇叫“良耜”的诗歌,正是当时这种农业大发展的真实写照。后来诗歌被收录在《诗经·周颂》里。诗歌道:

畟畟良耜,俶载南亩。

播厥百谷,实函斯活。

或来瞻女,载筐及莒,其饟伊黍。

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

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获之挃挃,积之栗栗。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

百室盈止,妇子宁止。

杀时犉牡,有捄其角。

以似以续,续古之人。

把它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

耜头深耕真利落,先耕种向阳的田。

百谷种子播田头,粒粒谷种孕生机。

家人送饭来望你,背筐提篮笑盈盈,今天黍饭慰劳你。

男人头戴草斗笠,饭毕挥锄更起劲,挥舞锄耙把草清。

锄来杂草作腐肥,利于庄稼长茂密。

挥镰收割嚓嚓响,打下谷子高堆起。

谷垛高高似城墙,谷垛行行如梳密,所有粮仓要开启。

所有粮仓都堆满,家中妇孺皆安宁。

杀头黑唇黄公牛,长角弯弯好祭祖。

代代祭祀不停歇,保佑后人福延续。

全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描写了春耕夏耘的情景,第二层描写了秋天大丰收的情景,第三层描写了秋冬报赛祭祀的情景。还有一首叫“载芟”的,描写的则更加具体了。也被收录在《诗经·周颂》里。诗歌道: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

千耦其耘,徂隰徂畛。

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强侯以。

有嗿其馌,思媚其妇,有依其士。

有略其耜,俶载南亩。

播厥百谷,实函斯活。

驿驿其达,有厌其杰。

厌厌其苗,绵绵其麃。

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

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

有飶其香,邦家之光。

有椒其馨,胡考之宁。

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把它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

除去杂草砍杂树,翻耕松土润泽泥。

千对农人忙耦耘,洼地坡田遍耕耘。

国王带着长子到,公卿大夫也跟来,侍卫臣工全都在。

地头吃饭有滋味,送饭娘子多娇媚,紧紧依偎夫身旁。

手中耜犁多锋利,先耕向阳南边田。

百谷种子来播撒,颗粒饱满生机旺。

禾苗纷纷拱出土,先出之苗长势旺。

成片禾苗多茂盛,此时除草眼要明。

收获谷物真是多,粒粒饱满堆满场,万亿及兆难计量。

酿得烧酒与甜酒,献给先祖先妣尝,符合祭祀百礼忙。

祭祀食物喷喷香,为我家国都增光。

祭祀醇酒香飘远,敬祝老人寿而康。

不是眼前才这样,不是如今才这样,远古到今都这样。

原来那时候还没有耕牛,必须两人配合使用一张犁,一人在前面拉,一人在后扶犁,叫“耦耘”。这首诗歌,是周王在秋收后用新打下的谷来祭祀社稷时所唱的乐歌。全诗层层铺叙,上下衔接,在叙述中多用描写、咏叹,时或运用迭字、排比、对偶,押韵而转韵,都使全诗的行文显得生动活泼,这在“周颂”中是相当突出的。它的内容记述了西周前期农业生产的一些情况,也是历来被历史学家重视的篇章。它为研究西周社会形态,了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信的数据。在现代,它的历史文献价值,要超过文学价值。

且说周成王五年,成王行过冠礼,正式做天子的当年,麦稻长势喜人,这对初做天子的姬诵来说简直是个祥瑞,他和公卿、大夫、臣工都觉得这是周族先祖对他的眷顾,也带着长子和一班公卿大夫来到田间地头,与民同乐。回来后,大家整日都随农民一样,十分高兴。

有道是,天有不测风云。眼见不消几天就可以大丰收了,可忽然天上起来一片淡淡的阴云,把太阳遮没了,大家还都不以为然。不多工夫,一大片乌云飘来。它变幻着形态,由西向东蔓延。旁边灰色、白色的云也都跟着变幻起形态。

这种天象惊动了几位老年农民,根据他们的经验,大声喊了起来:“不好,天要变了,要起大风了!”他们这样喊着,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听天由命了。一霎时,黑云布满了整个天空,狂风大起。接着就是一声震天动地的雷霆,豆大的雨点伴随着阵阵狂风倾泻而来。农民们个个叫苦连天,望着田地里的麦稻顷刻伏倒在雨水里。一年的心血顿时化为乌有,白白地空欢喜了一场。许多农妇竟然嚎啕大哭起来。可狂风暴雨是不管这些的。只见一颗一颗大树被连根拔起,那些不太坚固的房子也墙倒瓦飞。农民除了抱头哭泣,唉声叹气外也别无他法。

这时候的成王和太公、召公以及一班公卿大夫也都手足无措了,根本想不出什么办法来挽救这突如其来的天灾。

大家聚在一起商议,相信一定是上天震怒的缘故,只是不知道哪里做错了事情,会让上天这般动气。只好叫巫祝来卜一卦,看看是什么缘故。大家商议一定,便由成王带头,满朝公、卿穿戴礼服,衣冠济济,来到周家最神圣的存放历代卜辞的屋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国家历史档案博物馆。

大家来到屋子里,当众打开所有金縢,查看历代所卜的事情有没有违反上天的意思,以致天怒雷霆。成王和太公、召公以及几个重要臣子开启所有盒子,察看了所有卜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秘密,只有周公旦请求替武王姬发受死的竹策,是大家都不知道的的东西。当时太公姜尚、召公奭虽然知道周公曾有替武王占卜一事,但也不知后来有替死之事,便把该竹策呈给成王。

成王拿过竹策,看了一遍,觉得很惊异,便把竹策交还给太公、召公去看。两公相互看了一会,也觉得很惊异,也从没听周公讲起过替死的事情。

成王见状,正了正脸色,问这里管事的史佚,道:“这竹策从何而来?里面所说的话,是真是假?”

史佚是文王在位后期时就担任太史的史官,他呆了一会儿,便召唤掌管占卜的卜吏和掌管金縢、竹策的祝史,和一切有关执事人员。一干人等异口同声回答道:“这是武王当年病重的事情,完全是真的。”

便将当年周公如何祈求替死的事情,从头到尾述说了一遍。说完,他们还愧疚地解释道:“本来这事我们是不应该说的,因为当时周公是千叮咛万嘱咐,叫我们保密的。我们也是答应的。今天因为是我王问,我们是不得已才透露的。”

成王见他们个个不像是说谎的,自己也不觉眼睛一酸,泪水夺眶而出,拿着竹策抽泣起来,道:“我们不要卜了,不要卜了!这就是上天动怒的原因了。当初周公他为了我周家王朝,千辛万苦地勤劳王事。而我因为年龄幼小胡涂,反倒曲解他了。现在上天动怒,是在惩罚我的胡涂,彰显周公的道德。我只有立刻亲自去迎接他回来,才能弥补我的不是。”

说着,便哽咽不止,他把竹策收起,即刻登车,冒着大雨,亲自去迎接周公了。

据说,当时成王的车驾出了镐京,风向就变了方向,把已经伏倒在地的麦稻又重新吹扶了起来。雨也渐渐止息了。太公尚和召公奭连忙命令国人生产自救,把吹倒的大树重新扶起加固,田地里的积水赶紧排泄。一时风收雨止,天色放晴,庄稼并无大碍,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农民们个个破涕为笑。

本来雷暴天气一般都不过一两天的时间,风向一顺一逆地刮也是常事。这些本来都是不稀奇的事情。不过现在事情碰得巧,那时的人又迷信,就认为这些都是上天的意思了。君臣之间的关系历来是很难相处的,尤其是位高权重的臣子。周公借凭金縢和竹策的事情,终于赢得成王的觉悟,就成为以后许多为臣羡慕的佳话。后来魏朝的曹植曾经作有一首《怨歌行》的诗歌,专门歌咏了这件事情。诗歌道: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拔树偃秋稼,天威不可干。素服开金縢,感悟求其端。公旦事既显,成王乃哀叹。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成王醒悟,亲自去接周公的消息,早有人飞报给周公知道。周公听了,又惊又喜,连忙乘车朝镐京方向迎去。一路上马奔车驰,如飞一般向西直行。行到半路,恰好迎着成王的车驾。两人一见面,急忙下车,都激动得无以言语,把君臣叔侄的礼节尽数抛弃,只是互相紧紧相拥流泪。从此这君臣叔侄两人形同一人,完全没有了隔阂。成王邀周公一同返回镐京,仍然由周公全权掌管国政。

这事传到成王三叔管叔姬鲜、五叔蔡叔姬度的耳朵里,两人不免恐慌起来。他们知道周公回到镐京,就可以以成王的旨意来支配自己。这是相当危险的事情。到了这个时候,他们觉得已经无路可退,只有和殷侯武庚彻底合作,联合起来才可以抵抗周公的势力。这对武庚来说,自然是正中下怀。那霍叔姬处因为当时也没有到洛邑去朝见周公,心里也是惴惴不安,生怕周公记仇,便不由和他们亲近起来。

周公一到镐京,就把自己在洛邑了解到的管、蔡两人和武庚之间的所作所为报告给成王知道。

管、蔡两人要是没有和武庚搅和在一起的话,那只不过是他俩和周公兄弟之间,为了争权夺利而闹出矛盾的问题,这还容易解决,成王和一班公卿也不一定会帮着周公。无奈他俩棋差一步,竟然投入了殷侯武庚的阵营,现在演化成商、周生死存亡的问题了,成王和太公尚、召公奭以及周的臣民就不得不站在周公的方面了。

大家都主张应该迅速讨伐,不要让他们势力养大。便由周公启用成王的名义,向各国诸侯和公卿大夫、全体臣民发布了长篇讨伐殷侯的告示,解释必须东征的理由。

这篇告示名为《大诰》,里面分十项,各各详细述说了殷商小主竟敢组织他的残余力量,谋图不轨、蠢蠢欲动,我们只得讨伐,却只字不提管、蔡两人。因为他俩毕竟是自己亲兄弟,总希望他们能迷途知返。还特别强调这次决定东征,占卜所使用的是文王遗留下来的大宝龟甲,而且占得的是吉兆,暗示东征一定会像当年武王伐纣一样取得巨大胜利。现在只摘录《大诰》最后一节,它说道:

……予永念曰:天惟丧殷,若穑夫,予曷敢不终朕亩。天亦惟休于前宁人,予曷其极卜。敢弗于从率宁人有指疆土,矧今卜并吉,肆朕诞以尔东征。天命不僭,卜陈惟若兹。

把它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

……我一直在思考:上天决心要灭殷,就好象我是农夫,怎敢不(依据天意)去完成地里的农活?上天赐福给我的父祖,如今我尽数得到了父祖的卜辞。我怎敢对这些卜辞置之不理,而不遵循这些卜辞去保卫我们的疆土呢?何况今天的所有占卜结果都是吉兆,因此我要率领你们诸侯国君一起东征。天命不可僭越,卜辞所显必须遵从!

发布《大诰》后,周王朝内部算是平息了纷争、统一了思想。等秋收一毕,周公毅然亲率一支宗周大军从镐京开到洛邑驻扎,以便相机进剿。

这时候,殷侯武庚的党羽徐戎、淮夷、奄等国纷纷响应武庚,还有熊盈氏族(长江一带)的十七个小国也和武庚联合准备反叛,一时声势浩大。管叔、蔡叔和武庚沆瀣一气,不过是惧怕周公加害他们,并没有真想反叛周王朝的意思。武庚也知道他们本来是亲兄弟,要他俩背叛自己的宗亲来投靠自己和周王朝背水一战,也不太现实,便想了一个主意,派了一个能言善辩的使者来见管叔。

管叔召入。使者叩见礼毕,便对管叔说:“近闻周公已经回到镐京,重掌大权。君侯你的祸一定就不远了。”

管叔假装不解道:“为什么我会有祸?我们是亲兄弟,没有什么关系的!”

使者道:“上次周公来到洛邑,曾召见君侯。要是按兄弟辈分来说,周公是弟弟,你是哥哥,周公为什么不来见哥哥,非要你做哥哥的去见弟弟?其中道理你真不知道么?镐京传说周公要篡位的传闻,难道你忘了,不是君侯你这里传出去的吗?他难道不知道?既然知道了,难道就不记恨你么?当时召见君侯你,你又不睬他,他难道就算啦?现在新王也不算小了,公卿也那么多,干嘛周公还要摄政?如果真需要摄政的话,也轮不到他呀!君侯你现在是姬姓王亲中的最长,按理摄政的也应该是君侯你呀!周公之所以摄政,而不敢自立为王,无非就是惧怕君侯你们几个兄弟在外的缘故。要是他借了小天子的名义,铲除了你们几个兄弟,我看到时候连新王也该被除了。现在君侯你就是他第一忌恨的人,所以他一定会想法来对付君侯你的。我殷侯因为不忍看君侯你这样一位仁爱之君上他周公的当,所以特地派小臣我来提醒君侯你留意。”

管叔听了来使这番花言巧语,句句都说到自己心坎上,觉得很有道理,便问来使道:“那么,殷侯究竟是什么意思,你不妨明说。”

来使道:“我殷侯自觉问心无愧,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周王的事情,所以蒙武王大仁大爱被赐封在殷地,一向也是守法奉公,并无过错。这一点是瞒不过君侯你们三兄弟的眼睛的。现在周公要借殷侯反叛为名,来加害殷侯,好连带把君侯你们三个监视殷侯的兄弟也一锅端了,以便他安稳篡位。殷侯自然不能坐等被诛杀,也不忍看见武王的儿子,即当今新王也受周公迫害,决定联合各无罪的诸侯国,自卫国土。也许周公看见风头不对,不敢再有图谋篡位的野心了。既是他有什么举动,我们也可以相互救援、照应,总比被他各各击破要强一些。不知君侯你的意下如何?”

管叔听了,觉得所说十分有理,自己若有其他势力来帮助自己,以自己的地位和实力是完全可以和周公抗衡的,也许这样一来,周公害怕,说不定会就此打住,不敢再有非分之想了。他想了一会儿,便答应和武庚合作,彼此呼应。

使者回复武庚。武庚大喜,连忙亲自前来会管叔,并且约了蔡叔也一同前来。武庚再三向他们解说,必须整顿兵马,力图自卫,只有自己安全,成王才能安全的道理。并且说这才是报答武王恩德的正道。还献计道:“万一周公穷兵黩武出兵来伐,你们兄弟必须合力抵御,相互呼应,同时向镐京和各国诸侯宣布周公图谋篡位的罪状。到时我们这边就可以借口一起连手起事,把周公打下台来。然后我们一致拥戴管叔和蔡叔一起来夹辅成王。”

管、蔡两人听武庚所说句句在理。蔡叔胆小,他只是力图自保没事,还不曾有其他想法。可管叔生来大胆,而且自负才高,本来就不甘于屈居周公之下,当场拍着胸脯,一口承诺,说:“将来若是我在朝辅政,决不加害各国,必须‘商、周安宁才是天下安宁。’这也是文王和武王的本意。我决不像周公那样表里不一,包藏祸心。”

大家订约已毕,管叔便派人去通知霍叔,叫他也预备兵马,一同起兵呼应。霍叔胆子更小,他也闹不明白三哥管叔和四哥周公为什么过不去,只是觉得两边都是哥哥,帮谁也不好,还是双方不得罪最好。于是便含糊其辞地应承下来,只是不动兵马,静观其变。

武庚是个聪明人,所封的殷地又是商王朝的本土,里面的殷商遗民世代受奉商好处六百余年,脑筋里都是服商的。现在看到殷侯武庚总是夹着尾巴做人,一举一动还得受周的监视,大家都起了同情之心。每当武庚出现在公众面前,大家都围着观看,指指点点道:“他就是商家世子。要不是他父亲失败,现在也是一个天子,何至于灰头土脸地弄到这般受人监视的地步!”言语中充满同情之心。

武庚抓住这点人心,益发装出一副可怜相,一面派人四处撒布谣言,说周存心要灭殷,正在寻找武庚的毛病,恨不得把殷斩尽杀绝才高兴。他这样做,就是想造成一个他是被压迫的人的假像,使殷商民众更加怜悯自己。

现在,他看看时机已经成熟,便卜了吉日,举行“禘祭”。

这禘祭是“商祭”中一种天子祭天的典礼,在祭天的同时也将最尊的祖先合起来一并祭祀,是许多祭礼中最隆重的大典。商的遗臣从各处赶来,按照原来的职位排列起来助祭。笾、俎、斝等礼器尽数陈列着,牺牲玉帛一应俱全,仪仗济济,钟鼓喤喤,完全按当年全盛时代的礼节隆重举行,一派和谐。许多商的遗臣官吏一到了这种威严庄重的场合,个个心里都产生了一种莫名的震撼。一时祭祀典礼开始,乐队奏唱起颂词来,颂扬商先祖如何功德巍巍,怎样开疆拓土,怎样缔造了伟大国家,又怎样地爱护民众,怎样地受到各国爱戴。

这种颂词如果放在商在朝时代,只不过是一种歌功颂德的赞美诗歌,可是现在听起来,却让人有一种不堪回首的伤心感觉。在场所有商的子孙、臣下无不垂下头来,眼睛刺痛,勉强支持着行完祭礼,个个凄然不语。他们心中也都在拷问自己以往的不是,以致商亡臣散沦落到受人监视的地步。

武庚见此场面,一挨礼毕就留住大家,叫大家且慢散去。大家一同来到打谷场席地而坐,武庚更是涕泪俱下,诉说道:“周公现在已经出兵,是对我殷国而来,想把我仅留的殷地也摧毁。诸位请想想,我大商坐了几百年的天下,从来没有大罪大恶。我父王虽然有许多不是,但先祖由契到汤、武丁以及诸多王也是尽心尽力替天下做事的,难道就没有一点功劳?在座各位先祖或是你们自己都是商的臣民,难道就忍心袖手旁观,坐看商家的宗庙被毁、子孙死绝吗?就我个人来说,就算有过失,也不至于是灭族亡国的重罪吧!今天我们还能祭祀祖先,将来怎样,就难说了。”

说罢便放声大哭了起来。一大帮商的遗臣遗民和殷国的臣子,听殷侯这般说,都义愤填膺,众口一词地大嚷起来。有人领头道:“我们都是商的子民,若果周一定要灭亡我们殷,除非把我们都杀死才行。周胆敢派兵来,我们情愿誓死抵抗,就算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登时一倡百合,大家纷纷陈词,一致拥戴武庚起兵,反了周家,恢复商家天下。早有一班人马分头去各国运动联络,一齐动手。当时东方一带商的势力还相当强大,尤其是蜚廉所带领的军队,包括象军基本还是保持着原样,驻守在东夷地界,当然首先相应。

(未完,后续)

同类推荐
  • 武当道教的抗日爱国故事

    武当道教的抗日爱国故事

    在抗战时期武当道教以民族大义为重,积极投身到救亡图存的伟大行列中来。他们对国家竞行忠孝,倾其所有,支持抗战。一些道士和信徒挺身而出,一手拿香,一手拿枪,毅然战斗在抗日的最前线,实践着上马杀敌、下马学道的道教理念。1945年春天,侵占老河口的日寇组织特别挺进入斩队,偷袭设在武当山周府庵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武当道教信徒和群众奋起抗击,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图谋。
  • 极品大将军

    极品大将军

    西晋之后,五胡乱华,政权更迭,神州大地陷入无尽的烽火战乱。北梁南唐,开始了长达二百余年的南北对立。被家族抛弃的少年,满怀报国之志,在北梁建功立业。和平与战争,忠诚与背叛,热血与冷淡,都如一叶扁舟,流入苍茫的历史长河,不复一丝波澜。
  • 宁夏五千年史话

    宁夏五千年史话

    本书讲述了如何选择店址、店铺的装修、开业大吉时的广告宣传、投资置业的策略、创造财富的方法等内容。
  • 龙母天下

    龙母天下

    龙族之母穿越到人类世界,重生于威王朝中,这是龙母的幸运还是凡人的不幸?不能再创造龙族,也可以主宰天下吗?不把皇帝架空了的历史怎么能叫架空历史!看我龙母翻庙堂,覆武林,平步青云,只手遮天!还有:龙母不是女孩子,龙母不是女孩子,龙母不是女孩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重生之崛起在美国极北

    重生之崛起在美国极北

    讲述一段幻想的历史,讲述一段可歌可泣的璀璨新人生故事——让我们买下阿拉斯加,建立全新国度吧!!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我的福利系统

    重生之我的福利系统

    本作品是本人第一部作品,本作品第一卷第9章和第10章两个章节是对企业的总结和分类,书友们可以跳过去。第9章和第10章两个章节的介绍是对以后本作品以后出现的公司做个对照而已。本作品主要是王腾飞得到福利系统后,利用福利系统给予他的能力服务社会的故事。随着剧情的发展以后本书还将涉及到修仙、修神等等。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本作品。如果本作品有什么不足之处希望书友们多多批评指正,让我们共同与书同乐!在书的海洋中快乐度过每一天。
  • 阴阳鬼獬传

    阴阳鬼獬传

    前生,他只手遮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今生,平凡的他靠着一块具有五行之力的玉,练秘法,修阴阳,展开了一段除魔卫道的传奇.......
  • 流血千里帝皇道

    流血千里帝皇道

    世家奇才,遭遇灭门之灾,一夜之间沦为大荒孤儿。一步步成长,修道问天,君临天下。“你这一生为何而战,又为何修道?”“为所爱之人而战,为明悟本心而修道问天”“你这一生可有过憾事?”“我一生所求,不过是为了护她一世安好!为此我宁可负尽这天下人”“可我没想到,到了最后,我负了这天下人,也负了她!”
  • 无心大少

    无心大少

    我独自站在须弥山巅,将万里无云一眼看穿,眼前,浮现一副画面,虽然触手可及,却只能,默然相对!一颗心与一颗心相印,一支魂与一支魂重叠,流浪就便成了回家,破碎就变成了完整,若能在这一滴眼泪中!这一刻便不再怅惘,这一生便不再枉度!我放下过所有,却从未放下过你。我守护不了你,却能守护着心!我将你和我的心封闭于心底之间!既已得不到真爱,则索性,从此我冷浩,便改名为武心,就此做个无心之人
  • 邪王猛追妻:异世公主

    邪王猛追妻:异世公主

    漠孤遥,属于两个容貌相同女孩儿的名字,一个是傲凌大陆四大强国之一西漠国,拥有大陆第一美人之称的瑶落公主,清冷孤傲,天生能够听懂一切动物的语言,身边总有一只九尾白狐跟随,爱竹爱琴,她的代表。一个是现代家喻户晓的GUSUN乐团队长,俏皮可爱,灵动活泼。母亲早亡,父亲未知,一个人和哥哥相依为命长大,天生容貌倾国倾城,她生有异香,易招惹动物,从小到大,没少给她带来麻烦。两个人本该没有交际,却因为一场时空缭乱,一场和亲之旅,两人身份互换,展开了属于自己的不同命运。也因此,一个埋藏了十几年的身世之谜渐渐浮出水面……请多多支持无忧新作《邪王猛追妻:异世公主》,和漠孤瑶一起探寻身世之谜吧!
  • 因为你是你,所以我爱你

    因为你是你,所以我爱你

    简妍一直觉得有什么人在注视着她,可她转头却又什么也没有发现。暂停更新,重理大纲。
  • 菜鸟道士

    菜鸟道士

    他,一个自认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风流道士,除魔卫道,他,对于自己作了一个座右铭来告诫自己“见妞就泡,顺带除魔卫道。。。。妖孽,休得害人,还不乖乖让我收了你,咦?我靠!。。。道具没带,。。。鬼大哥饶命啊。。。。。啊!!!!!看林逸风如何闯幽冥,入魔都,驰骋修真界,杀尽六界妖邪,纵横六大界面。成就界面之神。。。
  • 迷失的战将

    迷失的战将

    一个誓要守守护自己所在的宇宙的战将,就算众叛亲离,就算无人理解,就算被全世界当成是罪人,他也依然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以及手中的利刃看守这片属于地球人的星空
  • 四夫相争:女王很强手

    四夫相争:女王很强手

    她,是帝女,排行老二,注定与皇位无缘,而她也不屑于此。但那个女人,一次次的挑衅,激怒了她。无欲无求的她,终遭劫而死;如今的她,不过是一缕孤魂,无依无靠;但她要她付出代价;她一人不行,还有四夫呢,她就不信赢不了她。天,她的夫君都是些什么人啊?!~~大夫婿:“夫人,你觉得你耍这些手段,我会爱上你吗?”某男一脸寒冰。“我并不需要你爱上我,不想呆在这,可以走”。~~二夫婿:“王爷,皇上已经下旨了,你必须和我成亲。”某男一脸痞痞的笑容。“好,成就成”,还当我怕你不成?~~三夫婿:“给我解药,不然你就去死”某男一脸杀气顿显。“我为什么就要替你讨解药?”“因为你欠我的”。~~四夫婿:“王爷,我是杀手。”某男一脸的愧疚和坦诚。“那怎么样?”某女一脸无所谓。“你不会.....”“在本王眼里你只是你。”推荐小风的另一女尊文:《美男来袭:潇洒王爷冷情妃》http://novel.hongxiu.com/a/429043/
  • 我给阴间送快递

    我给阴间送快递

    人有快递,鬼有阴差。人寄物,鬼寄魂。我就一乡野丫头,人间的速递员。平淡无奇的生活因一个鬼包裹莫名其妙的成了运鬼的阴差。原以为一切不过是阴错阳差,却不想这只是阴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