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讨伐董卓的诸侯本来只有十三家,可是《三国演义》硬将其加为十八家。这其中奥妙何在?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是《三国演义》精心描绘的第一场重大战役。在这一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之中,日后逐鹿中原的群雄纷纷出场亮相,拉开了日后数十年军阀混战的序幕。
“讨董卓”的故事,来源于东汉末年关东联军讨伐董卓这样一件真实的历史事件。所以,我们有必要先看一看历史上“讨董卓”的简要经过。
东汉中平六年(189),昏庸荒淫的汉灵帝去世。他死后不久,就爆发了外戚和宦官两大集团争夺朝政大权的斗争,结果两败俱伤,皇太后的哥哥、大将军何进被杀,宦官集团则被袁绍等官僚率兵全部杀死。东汉朝廷一时出现了最高权力的真空。正在这个关键时刻,凉州军阀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很快控制了整个京城。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董卓进京不到一日,便废黜了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也就是汉献帝。朝廷军政大权,由董卓一人独揽。董卓性情残忍嗜杀、刚愎自用,动辄杀戳朝廷大臣。他还纵容部下在洛阳城中抢劫财物,奸淫掳掠妇女,连贵戚、大臣之家也不能幸免。一座繁华似锦的洛阳城一时间变得阴森恐怖,人人自危,朝不保夕。更为严重的是,董卓还公然对左右的宾客宣称:“我相,贵无上也。”明确表示了自己准备取代刘氏的意图。
董卓的暴行和篡逆野心引起了举国上下一致的愤慨。献帝永汉元年(189)岁末,东郡太守桥瑁假借“三公”,即当时身份地位最尊贵的三位大臣司徒杨彪、太尉黄琬、司空荀爽的名义,发出一篇文告,指控董卓的罪恶,并“企望义兵,解国患难”。
次年正月,关东十几个州郡的地方长官响应桥瑁,起兵讨伐董卓。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共有十三支队伍,他们是:
渤海太守袁绍、南阳太守后将军袁术、河内太守王匡、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长沙太守孙坚,以及曹操。
众诸侯推举袁绍为联军盟主,他们的军队分别屯驻在河内(今河南武陟)、邺城(今河北临漳)、颍川(今河南禹县)、酸枣(今河南延津)和鲁阳(今河南鲁山)等地。但真正主动向董卓军发动进攻的,只有曹操和孙坚两支人马,其余军队均逗留不前,将帅们每日置酒高会,连“壁上观”都谈不上。
联军声势浩大,董卓为了避其锋芒,决定迁都长安。这年二月下旬,汉献帝被迫就道,三月,献帝到达长安,董卓本人则率主力留在洛阳,抵抗联军。
同月,曹操率本部军队,再加上陈留太守张邈派遣的一支军队,抵达荥阳西南的汴水,被董卓部将徐荣击败,曹操身中流矢,率军返回酸枣。这是关东联军同董卓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次年二月,孙坚部在县(今河南临汝)以东遭到徐荣的围攻,大败,孙坚仅率效十骑突出重围。随即收罗散卒进屯阳人(今河南临汝以西),又遭到董卓部将胡轸、吕布等人的进攻,孙坚利用胡轸同吕布等人的不和,一举击败董卓军,杀其都督华雄。
孙坚乘胜进军,又在大谷与董卓亲率的大军相遇,两军激战于汉诸皇陵之间,董卓兵败退走长安。孙坚进军洛阳,又在城固附近击败殿后的吕布,进入洛阳,不久,返回鲁阳。
在此期间,关东联军的诸侯们或每日置酒高会,或暗地勾心斗角,互相兼并。联军逐渐名存实亡。中原地区经过这一场战乱,变得残破不堪。
曹操有诗《蒿里行》,真切地表现了当时“讨董卓”的实际状况: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讨董卓”这段历史,经过宋元民间讲史艺人和《演义》作者的艺术加工,变成了一段有声有色的英雄故事——“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演义》是怎样对“讨董卓”的史实进行移植和加工的。
关东联军的发起和组成,首先要归功于东郡太守桥瑁,是他最先发出讨董的文告。而在《演义》之中,发出“讨董檄文”的人变成了曹操,桥瑁的功劳轻轻巧巧地移到了曹操的账上。
历史上起兵讨伐董卓的群雄共有十三人,《演义》又增加了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北海太守孔融、上党太守张杨五人,凑成了“十八路诸侯”。这五个人都是东汉末年的著名人物,但并未参加过讨伐董卓。作者拉上他们凑数,是为了壮大关东联军的声势。作者还把本来分驻各地的联军全部集中在一地,“连营二百余里”,造成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在增加的五人之中,公孙瓒的加入还有一层特殊重要的意义,那就是让刘备、关羽、张飞随他一同参加联军,并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历史上的刘、关、张三人,未必参加过讨伐董卓的军队。根据《三国志·先主传》的记载,刘备早年先后担任过安喜、下密、高唐等县的地方官。后来在高唐县令的任上被黄巾军打败,投奔公孙瓒,还帮助公孙瓒抗拒冀州牧袁绍。这是讨董战争以后的事情。裴松之的注引了一条《英雄记》的材料说,灵帝末年,刘备曾在京城,后来同曹操一道返回沛国,招募人众。灵帝死后,天下大乱,刘备也起兵“从讨董卓”。但这条材料过于简单,又缺乏佐证,很让人怀疑,《资治通鉴》也没有采用。退一步说,即使刘、关、张真的参加过讨伐董卓,他们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功绩,更没有发挥扭转战局的作用。
《三国演义》的作者出于“拥刘”的需要,仅仅凭借《英雄记》中一条并不可靠的史料,就虚构了刘、关、张在汜水关和虎牢关大展雄风、大破董卓军队的“丰功伟绩”。
其实,虎牢关和汜水关本是一回事。这座关隘在隋代以前叫做虎牢关,唐代以后又叫汜水关。《演义》作者把汜水关这个名称用于汉代,又把虎牢关与汜水关分为两地,还把从未在此地进行过的讨董战争集中移到此处来进行,从历史的角度看,作者是错上加错,但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却“自有妙用”。
前面说过,孙坚是讨伐董卓劳苦功高的真正英维。但作者为了增添刘、关、张的光辉,对孙坚的功绩或略而不谈,或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而对他最初吃的一次败仗却大做文章。
《演义》写道,孙坚自动请缨,当了联军先锋。率众直扑汜水关。在关前,阵斩董卓部将胡轸,立下第一功。掌管大军粮草的袁述嫉妒孙坚,有意不发粮草,使孙坚军心动摇,华雄乘乱劫营,杀得孙坚大败而逃,险些丢了性命。
《演义》如此渲染孙坚的败绩,并非有意同孙坚过不去,而是为了给关羽的出场作铺垫。华雄打败孙坚之后,又在汜水关前耀武扬威,接连斩了袁术的战将俞涉和韩馥的战将潘凤,诸侯众皆失色,军心震恐。就在这紧要关头,作者让关羽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在杯酒尚温的短时间内,斩了华雄首级,掷于帐前。这就是脍炙人口的“温酒斩华雄”。关羽的神威跃然纸上了,但孙坚的英魂却可能在九泉之下呼冤,因为这功劳本来是属于他的。
“温酒斩华雄”之后,作者又虚构了战役的第二阶段——虎牢关之战。华雄死后,董卓亲率吕布来到虎牢关,堵截关东联军的中路。作者用了较多的文字描写吕布的英姿和勇武。他接连杀死联军两员大将方悦和穆顺,砍伤孔融部将武安国,接着又打败了北平太守公孙瓒,穷追不舍。正在紧急关头,张飞截住吕布,厮杀五十余回合之后,关羽及刘备又先后参加,“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直打得吕布落荒而逃,这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三英战吕布”。作者还写了一首古风,把这场虚构的战斗大肆渲染了一番。这样,《演义》又利用名闻遐迩、所向披靡的吕布作陪衬,成功地塑造了刘、关、张的英锥形象。
《演义》说,三英战吕布之后,董卓被迫撤出洛阳,迁都长安,联军各部陆续进入洛阳。然而历史上,早在公元190年春季,也就是关东联军刚刚组成,战争还未爆发之时,董卓已决定迁都长安,并强迫汉献帝西行,董卓本人则留在洛阳。过了一年多,董卓抵挡不住孙坚的进攻,才撤离洛阳。所以,无论东汉朝廷迁都或是董卓撤出洛阳,都与刘备兄弟毫不相干。
据史书记载,公元190年3月,曹操在荥阳与董卓部将徐荣作战,为流矢所伤。这是关东联军与董卓的第一次较量,当时董卓还牢牢地据守洛阳,并没有溃退。《演义》却说吕布战败以后,董卓自洛阳向长安逃走,曹操连夜追赶中了埋伏,被徐荣一箭射中。这样,曹操的首战,就变成了讨董之战的余波。
从历史上的“讨董卓”到《演义》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作者在艺术上做了这样的加工创造:以刘、曹、孙三家贯穿事件始终,把讨董卓之战的真正英雄曹操和孙坚降到陪衬的地位,而未必参加过讨董战争的刘、关、张三人却占尽风流,“温酒斩华雄”和“三英战吕布”因此成为《演义》中最精采的情节之一,这是南宋以来尊崇刘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