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42800000024

第24章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楚国为了和平,把州陵献给秦国。

白起奉命进攻韩国,攻克野王,这一战使得上党与外界的通道完全被切断。上党郡守冯亭不甘心,他征求民间的意见说:“如今去都城新郑的道路完全被秦国断绝了,秦军每日向前推进,韩军无法阻挡,不如我们归顺赵国,一旦赵国接受我们,秦国必定进攻他们,面对秦兵的凶猛,赵国肯定会和我们韩国站在一起,这样我们就可以抵挡秦军的进逼了。”

这个方案没人反对,都觉得可行,冯亭于是派使者去告诉赵国说:“韩国如今已经无法守住上党了,想把它献给秦国,可是上党郡内的老百姓都一心归顺赵国,不愿意被纳入秦国。我们上党有大邑十七个,愿意全部献给赵王。”

赵王听到这事后欢喜异常,平阳君赵豹感觉其中有蹊跷,劝说道:“天上哪有无缘无故掉馅饼的事?恐怕这不是什么好兆头。”

赵王说道:“人家仰慕我的恩德才愿意归顺我,怎么能说不是好兆头?”

赵豹说道:“上党郡早不来归顺,晚不来归顺,偏偏等到秦国切断他们与都城的道路之后才来归顺,还不是被逼迫无门了吗?秦国本以此来逼迫上党归降,韩国人不归降秦的主要原因还不是想嫁祸于赵国?秦国处心积虑千辛万苦做成的事,却让我们赵国得了便宜,面对如此强大的秦国,这对本就弱小无法与秦国相争的赵国是好兆头吗?”

赵王觉得赵豹说的有道理,但是又实在是不忍舍弃这块丰腴之地,便又去问平原君赵胜,赵胜的意见与赵王不谋而合,于是在赵胜的支持下,赵王接受了上党郡,并封上党郡的太守为华阳君,赐给他三个拥有万户百姓的城市做封地,又封县令为候,赐给他三个拥有千户百姓的城镇做封地。官员和地方人士都进爵三级。冯亭不愿见赵国使者,垂泪道:“我怎么能忍心享用用出卖君主的地换来的富贵高官?”

公元前260年,咽不下那口气的秦国,派左庶长王龁,进攻上党,并占领了它。上党的居民全部逃往赵国,赵国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接应上党逃来的百姓。王于是挥军攻打赵国,赵军接连几战都败退而回,还损失了一员副将和四名都尉。

赵王见连廉颇都对付不了秦军,心下着急,便与楼昌,虞卿商量对策,楼昌上来就建议和秦国媾和。虞卿反对说:“和与不和,可不是我们说了能算的,主动权还是在秦国那里,现在秦国决心要与我们决战,即便现在我们去求和,秦国也不会愿意。倒不如我们派使者用贵重珍宝拉拢楚魏,一旦楚魏接受,秦国就会怀疑我们又结成了抗秦阵线,这时候再说媾和的事,我们才有主动性。”

虞卿的道理说的已经够清楚了,然而赵王或许是不舍得花钱,并未听从虞卿的意见,派郑朱去秦国求和,秦国接待了郑朱。得到消息的赵王对虞卿说:“你看看,秦国不是接待郑朱了吗?”

虞卿并不看好的说道:“赵王你也不想想,秦国会与我们和谈吗?现在各国都派使者去秦国祝贺胜利,而郑朱是我国地位相当高的人,秦王和范雎肯定会把郑朱去求和的事向各国大肆宣扬,到那时各国都知道了咱们去求和的事,便不会发兵救援我赵国。你就等着我赵军被击破吧!”

果不出虞卿所料,秦国大肆宣扬郑朱来使,却并不与赵国进行和谈。

秦军挫败几次赵军后,廉颇下令坚守不出。这样秦军拿赵军没办法。赵王以为廉颇在损兵折将之后心生怯畏,不敢与秦军正面交锋,气愤的多次斥责他懦弱胆小。

其实作为领导人的赵王,此时并不应该这样做,毕竟熟悉情况的还是站在第一线的廉颇,作为一个常年带兵的将军,他更清楚自己改怎么办,赵王这种做法只会让廉颇更加的放不开手脚。

秦国得知后,范雎又派人用千金去赵国施行反间计,散布说:“秦军根本就不把廉颇放到眼里,如今不是也快投降了?秦军其实真正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啊!”

这话传到赵王的耳朵里,赵王就不得不考虑了,考虑来考虑去,决定还是用赵括代替廉颇做大将吧!毕竟赵括少有学识,也算是一个少年英才。蔺相如知道这事后,劝阻道:“大王用赵括为将,就是因为赵括有些名气。可是大王你哪里知道,赵括那小子只知道死读他父亲的兵书,却不知道活学活用,你让他代替廉颇,那可是万万使不得的呀!”

蔺相如这样说,当然有蔺相如的道理,赵括从小学习兵法时,就以为老子天下第一,无人可比。他曾与父亲赵奢讨论兵法,赵奢根本难不倒他,但却对他评价不高。赵括的母亲问其原因,赵奢说:“带兵打仗,是出生入死的大事,赵括谈起来却很随便。这种人赵国不用他也还罢了,一旦起用,灭亡赵军的就一定是赵括。”父亲看儿子,应该还是很准的。

可是赵王听不进蔺相如的话,执意令赵括为大将。临行前,赵括的母亲亲自出来阻止,说不能重用赵括。赵王很纳闷,便问道:“这是你儿子,为什么你也不愿意?”

赵括的母亲说道:“赵括这孩子可不如他父亲,当年他父亲做大将时,亲自捧着饭碗招待好友,大王给的赏赐,他全部分给将士,他自接受命令之日起,不再理睬家事。可是我这儿子刚刚做了大将,就向东高坐,接受拜见,大小军官没人敢正脸看他,大王赏赐他的金银绸缎,他拿回家全部藏起来,每天忙于查看良田美宅,可买下的就买下。大王你以为他像他父亲,其实他们用心完全不同啊!请大王千万不要派他去。”

赵王依然不听劝,说道:“老人家,这事我已决定,你就别操心了!”

赵括的母亲见已无法挽回,便说道:“既然大王质疑要用他,万一将来赵括有什么差错,还请大王您不要连我治罪。”

赵王同意了赵括母亲的请求。

这么多人都反对,赵王依然我行我素,看来赵括这个人在赵王心里地位还是很高的。不过赵括真就这么没用吗?我们接下来看看秦军的安排。

秦王听说赵括已经上任大将,便暗中派白起为上将军,改王龁为副将,并下令军中:“敢泄密者,杀无赦!”如果赵括真如历史所记这般不堪,秦军何必临时换将呢?对于这种人尚且如此小心,可见赵括也并不见得就这般庸才。

赵括到了赵军中,推翻原来的全部规定,调换军官,下令出兵攻击秦军。白起佯装战败败退,败退前,布置下两支奇兵准备截击。赵括乘胜追击,直达秦军营垒,秦军坚守不出,赵军一时无法攻占。

这时候,秦军一支两万五的奇兵切断赵军的退路,另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堵截住赵军返回营地的通道,赵军被一分为二,粮道也被断绝。见时机成熟,白起令精锐轻军前去袭击,赵军大败,只好临时搭建营垒,等待援军。

秦王得知赵军运粮通道被切断,亲自到河内征发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并全部调往长平,协助白起阻挡赵国救兵。赵国缺乏粮食,向齐国请求接济,齐王不给,周子说道:“赵国就像是你们齐国和楚国的一道屏障,我们的关系就如同牙齿外面的嘴唇,唇亡则齿寒。今天赵国被秦国灭了,明天灾祸就会降临你们齐国和楚国,所以援救赵国当如同救火一样。何况援救赵国是高尚的道义之事,抵抗秦军,是显示威名的好事,为什么你不致力于此事,反而爱惜粮食,这样为国家决策可是大错特错!”

齐王仍是不借。待到九月,赵军断粮已达四十六天,士兵们开始在内部暗中残杀,互相吞吃。赵括被逼的没办法,便下令进攻秦军营垒,他的计划是:派出四支部队,轮番进攻,到第五次,还是无法突围秦军的封锁。赵括亲自率领精兵上前肉搏,被秦军射死。

没有领头的赵军全线溃败,四十万士兵全部投降。白起面对着这么多的降卒说道:“当初秦军已经攻克上党郡,上党郡的老百姓却不愿归附秦国,转而投奔赵国。赵国的士兵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日后恐怕会给自己留下祸患。”于是使用奸计坑埋全部赵军,只放出二百四十个年岁小的,回赵国。据统计,前后共杀了有四十五万人。赵国为此大为震惊。

这一战被称为长平之战,在战国史上具有很重大的意义。长平之战使秦赵二强对峙抗衡的战略格局被打破,经此一战赵国元气大伤,再无和秦国争霸的实力,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针对这一战的具体历史意义,我们暂且不说,我想主要说一说赵括,其实我一直认为历史对赵括的评价有太多个人因素,赵人肯定恨赵括,所以赵括的很多不好的事情或许就是出自赵人之口,所以我们应该先分析一下长平之战,再做定论。

第一,战斗力悬殊,赵国经过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士兵作战能力大幅提升这毋容置疑,但是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秦军战斗力开始体现出来,又经过这么多年的演习操练,秦军的战斗力略胜于赵军是绝对的。尤其是秦军善于使用弓箭,这对于赵军来说,骑兵的作用就被降低了很多。长平之战,赵括轮番五次突围,都没有收到好的效果,足以证明秦军战斗力之强悍。

第二,对阵名将白起。廉颇还未迎白起,只是和一个叫王龁的人对战,就一连输了好几仗,甚至连副将都被秦军弄死了,不得已才坚守不出,足以证明王这个人也很有军事指挥能力。最起码对付廉颇还可以。当赵王换将为赵括之后,秦军秘密的换了白起来,由此推断,不论谣传赵括无用是不是真的,秦王本人对赵括还是心怀畏惧的。不是万不得已,临阵换将可不是什么说着玩的事儿。而赵括一上马便要面对沙场老将白起,这未免也有点无奈。

第三,双方人数对比,赵国不占优势。《通鉴》最后说赵军被杀四十五万人,我们暂时就认定赵军有四十五万零二百四十人。秦军投入多少军队呢?这里没有交待,《吕思勉读史札记》中推断秦军的伤亡至少高达到25万人。这个数据如何来的,我不知道,不过从“秦王亲自发河内十五岁以上男子,调往长平”这件事看,秦国几乎是举国之兵前来了。如果国内兵员充沛,也不会让看到形势危急的秦王亲自出马的地步。所以我们可以按一般牌理推测,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来推测,秦军至少也得有四十万人。

有这三点,并不能证明赵括就不是无能之辈,但是足以说明,此战赵国对秦国也是有打击的。赵括能战死疆场而不选择投降这件事,足以证明,赵括也并非后人所评价的那么不堪。

同类推荐
  • 马超逆袭三国

    马超逆袭三国

    渭水河畔,西凉军因曹操‘抹书离间计’自相残杀时,主角夺舍西凉锦马超,面对重重杀机,主角亡命血战,转折,从此处开始!逃过死劫,马超还要如历史上那般,继续成为刘大耳的附庸,最终郁郁寡欢而死?不,这不是我要的人生,活着就是为了征服,整个天下都会成为我的战利品!注:本文非爽文,主角不是超人,前期做不到智虐诸葛亮、庞统、司马懿、贾诩、曹操等顶尖智者,他会获得胜利,也会伴有失败,他既能算计别人,也会遭人算计!主角是个运气不错的普通人,也是个成长潜力无极限的普通人,随着主角慢慢融入这个时代,也有一天,主角无论是谋略还是武艺,都能与顶尖古人比肩!
  • 执笔人

    执笔人

    随心所写,没什么好说的,保证不太监!哈哈哈~
  • 制霸太平洋:从珍珠港到东京湾

    制霸太平洋:从珍珠港到东京湾

    隐藏于秘密计划背后的日本人笃信能够击败美国的心态;真实的人间地狱“巴丹死亡行军”和“巴丹幽灵”的大胆突击; 被称为“不可能完成之任务”的杜利特突袭;麦克阿瑟富有戏剧性的“重返菲律宾”;置于主流视野之外的“中缅印战区”;被美国人破译的日本“JN-25”密码如何改变战争进程。
  • 幸福在哪里

    幸福在哪里

    过去的60年,有多少美好刚刚闪现就已成为历史?有多少幸福还没分享就已经在回忆中慢慢淡去?我们以中国建国后的发展为纵线,跨越60年,邀请一百多位嘉宾分别从童年、青春、偶像、结婚、邻居、节日六个主题出发,讲述各个不同的时代,他们自己亲身经历的幸福往事。
  • 重生大明

    重生大明

    【起点第二编辑组签约作品】一个现代80后废物,心血来潮遭雷劈,穿越到了明朝永乐年间。书中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全部属于真实。为了保证书的可看性,事件发生的时间因为主角的穿越而有所变化。架空历史类小说,请勿与正史相并论。看书投票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基本国策。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会诗词吗?不会!跟古代真正的骚人一比,那点货不够看。会武功吗?不会!跟那些在千军万马中厮杀的将军或士兵一比,那点货不够看。会政治吗?不会!跟那些混迹官场几十年的狐狸一比,那点货不够看。那你会什么?王刹哭道:我会的是自己凭着对历史的那一点点了解,努力让自己不站错阵营。感谢书友①輩zi愛妳贡献的群。群号:58821408
热门推荐
  • 蛮古录

    蛮古录

    一怒惊涛变,吼时万人臣。身混沌之体,冥生死大道,握阴阳两极。宙宇万物皆在一念之间………大道之始乃为互斥互通………
  • 火影之分身无敌

    火影之分身无敌

    火影世界自古就是华夏的神圣领土。一、三千年前,秦皇派徐福带领五百童子东渡,是第一批发现火影世界的人,按照谁发现谁拥有的规则,火影世界理应属于华夏。二、火影世界炎黄大桥旁的石碑,以及在火影大陆的紫禁城,等等,这许多极具华夏特色的建筑,无不是火影世界属于华夏的铁证。三、火影世界的人说着华夏语,穿着华夏服装,认了华夏祖宗,拜的是我华夏的庙堂,可以说与我华夏文化一脉相承。这些无不说明火影世界就是华夏的,敢问倭国首相阁下,除了一部莫名其妙的动漫,还有什么可以证明火影世界属于你们倭国!
  • 神魔记风云变

    神魔记风云变

    三魂七魄,九星一体。乾坤日月,风云再起。天地万物皆有轮回,世间诸事皆有因果。当柳凡揭开往事尘封面纱时!为了摆脱宿命,开始了他的一段传奇。风起云亦变,一念欲成魔。
  • 夜色温柔

    夜色温柔

    描写的是一个出身寒微但才华出众的青年对富有梦幻色彩的理想的追求以及最终如何遭到失败、变得颓废消沉的故事。
  • 苍穹魔仙录

    苍穹魔仙录

    一个陨落的天才,在无名老人的辅助下,渐渐走向巅峰,在他心中坚信着一句话:没有绝对的废物,只有不努力的垃圾!最终融仙之冰源,炼魔之火种。携仙魔之血,战苍穹之巅。世间无绝对,冰火九重天。
  • 释放青春

    释放青春

    来自西南小县城的许信,考入北方名校。学校、社会、感情……面对这一切的一切,他该怎样适应,怎样处理,怎样荡气回肠地释放青春?
  • 妖怪生存手册

    妖怪生存手册

    林锦意一直觉得自己品行之优良在21世纪堪称是硕果仅存、可比珍稀动物的。因为对比一母同胞的哥哥自己真的算是纨绔中的好孩子。至于穿越之后……是个好妖。
  • 魅力实验:灰姑娘巧擒郎

    魅力实验:灰姑娘巧擒郎

    难道爱情真的只是舌尖上灿烂的莲花吗?诺言也真的是无谓之人所做的无谓之事吗?疯子妈妈,暴躁的三哥,不能上大学的自己,面对颓败的人生,二十二岁的夏娃依然乐观坚强的努力着,固执骄傲的追逐着自己的梦想,然而,命运之神似乎有意的考验她,婚礼上劈腿的未婚夫,遭遇莫名绑架,和南氏集团的两大继承人无休止的纠缠,谁又知道将他们连在一起的究竟是爱还是恨呢?当被爱和幸福抛弃的女孩儿举起复仇之剑,又将如何面对自己的身世?如何面对三大家族的恩怨情仇?
  • 腹黑王爷的萌系王妃

    腹黑王爷的萌系王妃

    谭苒苒,是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一个少女,却不幸遭遇穿越。哼!要是可以穿越就好了。不会吧?她才刚刚想道这句话,咋就怎么穿越了呢?上帝你老人家啊!快让我回去吧!我好想念我爸爸妈妈的啊!!!!!-----别人穿越都是有娘亲的,咋她穿越就是没有娘亲的人呢?..............
  • 摄政王麻烦手拿开

    摄政王麻烦手拿开

    是夜,良白一身黑衣,脸上戴着夜市上一两银子砍价买来的面具。良白才大树的掩护下摸索着进了安陌轩的房间。她等着安陌轩处理完政事,就了寝后溜进他的房间。还好,门没有锁。书桌上有成堆的奏章,但都整齐地放在一起。所以她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宝贝官印。“良大人,深夜到访本王的王府有何贵干?”深沉浑厚的声音在她背后响起。良白绝望地回过头,心想这下肯定完了,嘴上还是不服输:“王爷有所不知,城中女子皆道王爷有龙阳之好,微臣想来……探寻一二。”下一刻,良白果然听见安陌轩的咆哮。这一局,良白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