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0700000007

第7章 经济霍乱的源头(6)

一周过去了,市场丝毫没有回调的迹象,股市依然上升。我再去电话,提醒他是否该见好就收了,平掉空仓,将纸面上赚的上亿美元“袋袋平安”。他笑道:“你太谨慎了。你看看美国失业率依然在上升,房市依然在下跌,各行各业都不景气。这几天的股市肯定是有人在做市,别理他们。”

他说得也不无道理,按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得确没有上升的理由。但这些年来,我觉得股市背后好像另有一只手在操纵着,常常不按常理出牌,反常的事情时有发生。往往是不卖不涨,一卖就涨,而且是大涨。做空由于涉及杠杆,对市场的反应更为敏感,就像当年的点COM时代,那些个网络公司有哪家真正赚了钱,可它们的股票不照样一路上升,好些一分钱不赚所谓高科技公司,尽管 P/E“无限大”(因为E是零),但照样比那些大蓝筹的股价还高。当时好些人就是因为做空点COM公司,而倾家荡产。

到了去年五月初,道琼斯回到8 000点以上,进一步上涨的势头显现了。我再次提醒大江,市场有时不顾常理,不然怎么会有一次次的泡沫?但大江的情绪已经有点儿失控,他一个劲儿地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肯定就要回跌的,我要坚持住!”

听到这儿,我感觉到了大江那赌徒般的口吻,非常情绪化。我算了一下,那时他的账面利润已所剩不多,再扣去2%以上的管理费,估计快要亏了。但又不便再劝下去,只为他捏一把汗。

接下来大家一定还记得,美国股市一路上升,6个月后就回到了去年初的9 000点,年底更突破了10 000点。那天,好久没有联系的大江突然来电话,“思进,当初听你一句话就好了。我做空亏大了,我的基金亏了2个多亿,已经离开瑞信了。这个阶段我一直非常郁闷,好似被人耍了,但又不知道那人是谁。”

这个电话是我预料中的,安慰他显得有些多余。放下电话,我突然想起了投机大师利沃莫尔公认的的名言:“经验告诉我,与我所称的明显的群众性趋势作对是不明智的。”大江就都是这样不明智的天才。

其实,岂止大江,去年初,有多少个分析师,包括大师,都说这次金融危机是百年不遇的,认为这次股市是不可能 V型反弹的,至少要经历 W 型才会稳固,甚至会出现L型的长衰不起,就像20年前日本股市那样。

出车祸的往往是开车多年的,淹死的往往是会游泳的。而在股市中载跟斗的往往是那些金融知识扎实的“高手”。本来嘛,一切几乎都在他们预料之中,无论美联储降息,还是政府救市全都不能让股票停止狂泻。经济基本面一片狼藉,放空股票,然后等着收获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华尔街股市就是那么的诡异,人们根据常理所算计的都不管用,才仅仅半年,大江就从金融海啸中别人亏损、自己盈利的天堂中,迅速滑落到众人都赚,自己独赔的沮丧困境中,并丢掉了华尔街华人难得的基金经理之位。

15.从华尔街到文艺界

金融危机对华尔街人是坏事,也是好事。好些本压在心底的梦想,被释放了出来,变成了现实。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一年一度的多伦多电影节又来了。回到多伦多,电影节是我一定不会错过的节目。像往常那样,在电影节开幕的半个月之前,我就拿到了介绍电影展的小册子,在两百多部电影里仔细挑选,看看哪几部电影值得先睹为快。在印度电影栏目中,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我的眼帘:Singh Marakathalingasivam。奇怪,怎么跟我瑞信的一个老同事同名同姓呢?我们曾经合作过一个交易系统的开发项目,那时他负责架构后台,我负责前台开发。想当年,我为了合作顺利向Singh表示与他交友的诚意,单为读准他这个姓,就不知操练了多少遍,直练得我舌头起泡。而小册子上介绍的这部电影,是由Singh自编自导自演 的。难道Singh摇身一变踏足影视了?出于好奇,我预定了这部电影的首场,小册子上介绍,Singh将出席首映式。

那天,我早早来到影院,电影开场做介绍时,还真见到了Singh,我曾经的同事。几年未见,能在多伦多这样的场合邂逅老同事,很兴奋。我豁出去了,离开自己的座位兴冲冲走到他的位子前,故意不叫他的名,准确无误地喊响了他的姓:" Mr. Marakathalingasivam!" 他大吃一惊,没想到在这儿有人能准确叫出他的姓,更没想到能在这个场合见到老友,自然喜出望外。我们互留了手机号,约好第二天共进午餐。

原来Singh打小喜欢电影,他特别会讲故事,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到了他嘴里,会被他渲染得富有戏剧性的效果。当年在印度,乘凉的同龄伙伴全都喜欢围着他听他说书,大家往往前一分钟还在捧腹大笑,下一分钟就被吓得四处躲藏。他还擅长用绘画来表现故事的内容,具备了影视工作的基本才能,他的理想就是进军“宝来坞”(印度的好莱坞),做大导演。但艺术的殿堂的路,是要用钱来铺的。冲着钱,他进华尔街干了十几年,平时省吃俭用存了不少钱。这次金融危机,他正好借机退出。为了圆儿时的梦,他自费50万美元组织了一个班子,用多年的积累,拍出一部讲述印度人在美国的故事。虽然这是一部小制作的电影,拍摄得有些稚嫩,但整个故事却陈述得非常精彩。其实印度新移民的心路历程,和我们中国新移民非常相似,随着故事的进一步发展,我感觉像是在观看印度版的《北京人在纽约》,而且思想境界还更胜一筹。

上个周末,Singh兴奋地给我来电话,说他这部电影被好莱坞看中,将用大笔投资改拍成大制作,真为他高兴!我顺便说了一句,要是有合适的角色,别忘了哥们。

每当危机来临时,人们更需要心灵的慰藉,因此文化娱乐业反而变得红红火火。好莱坞就是大萧条时期异军突起的一支产业。这次金融海啸,人们对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华尔街顿生厌恶,华尔街人备受良心谴责。于是,我好些老同事离开华尔街,干起了自己真正喜爱的事情。

我在瑞信有三位同事,他们一个是吉他高手,能自编自唱;一个是舞林高手,从Hip Hop到爵士舞,从芭蕾到拉丁舞样样在行;另一位是打击乐高手,唱歌配和声一流,键盘(Keyboard)也玩得出神入化。以往,当他们玩兴大发起来,就聚在一起玩弄几小时。每次公司的 "Town Hall" 会议之前,都会请他们先来一个,感恩、圣诞的大型聚会上,他们的表演更是重头戏,水准不低,还特别擅长模仿秀。

这次金融危机吉他高手第一批被裁,心灰意冷之际,抱起吉他自弹自唱,躲在自家的地下室谱出了几首新歌。兔死狐悲,另外两位也整日担心被裁掉,周末时前去探望,三个人在地下室边唱边跳好不自得。于是,一商量,与其被人裁,还不如索性辞职组成演唱组,号称 "Former-Bankers"Group"(前银行家乐队),还申请了一个街头表演的许可证。他们每天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大楼前「驻唱」,今天扮演猫王,明天扮演甲克虫队,成了华尔街的一大景点。最近,迈克杰克森去世,他们便天天月球漫步。虽然,他们的收入不到从前的十分之一,但也不用饱受裁员压力的煎熬,心情舒畅,恢复了跳跳唱唱,真是不亦乐乎。最近,他们参加了American Idol(相当于“星光大道”的选秀节目),已经杀入了复赛。他们正准备进军演艺。

还有一个纽约证交所的大牌儿交易员,我曾在他手下干了八个月。去年10月,他辞职做了自由撰稿人,开博客将自己和周围的那些交易员当年怎样玩弄客户、忽悠散户的内幕写了出来。他本意是忏悔,觉得这次金融危机,他也算“元凶”之一。希望将那些内幕写出来,能够惊醒梦中人,今后别这么容易上当了。没想到正值金融危机,他的“爆料”自然吸引不少眼球,博客的点击率飞升,不久就突破每帖10万点。博客公司赶紧抓住商机,将广告挂在他的博客上。起先每个点击给1美分,随著广告的增加,每个点击加到5美分。一个帖子竟能赚2 000甚至5 000美元。他一周更新两三篇,每周赚1万多,竟然和他原先做交易员时收入差不多。更有甚者,他的博客被一个出版社看中了,约他写书出版。三个月后,他的书出版成了畅销书。

一次电话里,我开玩笑:“你这不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嘛,弄得老同事都没饭吃了。”他答道:“贪婪的人性是不会变的,看我文章的时候大家可能津津有味,不一会儿就又忘到九霄云外了。华尔街也不会改变的,所以,我要一直写下去。”

金融危机对华尔街人是坏事,也是好事。好些压在心底的梦想被释放出来,变成了现实。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金融大鳄的末日狂欢

16.谁支撑了高盛的末日狂欢

高盛在危机的最高点,获得了这些救助资金,并且再一次利用20到30倍的高杠杆,借到相当于2万亿的资金,一跃而成为当时最有钱的银行,而后利用这些钱在股票市场崩溃和各类资产最低价时,大量购进。

随后,美联储、财政部以“营救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的名义,投入了 23.7 万亿的资金,再将那些资产重新膨胀,从而获利于用纳税人的钱在最低价时购进的资产,创下盈利纪录,纳税人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利益。这就是所谓“上帝的活儿”。随后再从所赚得的利润的一半——210多亿美元,脸不红心不跳的笑纳进自己的口袋。

每到年末,华尔街投行红包的大小,总是最吸引人们眼球的财经新闻。年景好的时候,各大投行报出的奖金数额一家比一家高,好似炫耀战绩一般:“美林平均45万美元”、“雷曼平均50万美元”、“摩根平均55万美元”、“高盛平均 60万美元”!特别是今年,由于金融危机还未结束,华尔街将发放多少奖金更为大众所关注。原本以为闯下大祸的华尔街应该有所收敛了,没料到,高盛率先高调报出公司3万1千名员工,今年人均有望入帐70万美元,将创下高盛公司136年历史的最高值!令人们跌破眼镜!

殊不知,美国上班族的平均年收入不过5万美元,而华尔街人单一个红包,就接近普通上班族平均年收入的15倍。华尔街闯下令全球经济进入衰退的大祸,使大量无辜的民众丢掉饭碗,但发起奖金来却依然毫不手软,这种可恶的情形能不令人愤怒吗?

迄今为止我在华尔街扑腾了15年,前后在大大小小5家投行干过,清楚的知道媒体这种“平均式”的计算方法很不准确,有误导之嫌。在这儿先晒晒自己这些年的收入吧。

1994年10月,我拿到硕士学位后便闯入银行家信托。那时,新人进华尔街起薪5万美元上下。而我由于身份的关系,需要公司担保才能合法工作,我的起薪是3.8万美元。虽然比市场价格低了一些,但这是潜规则。由此可知,需要担保之工作人士,比持有绿卡和美国籍的人就少挣了25%到30% 。我自然毫无怨言,反倒因为一举闯入白人的天下而兴奋不已。以为只要身份一解决,自然就“同工同酬”了。

以电脑金融软件开发管理进入华尔街的中国人最多,我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常年专做金融软件开发,10年后薪资到达顶点,一般为10万美元底薪,再加2万到3万美元奖金,总收入约为12万美元上下,然后随着通货膨胀的速度增长。不过,如果运气不好遇到金融海啸,也有可能减薪。一般来说头5年的收入增长最快,以每年10%到15%的速度上升,如果每隔两年再跳一跳槽,五六年之后,薪水便可翻番。

而在华尔街做金融产品模型的专家,特别是美国名校的数学物理或者电机工程博士,他们15年前的收入,比金融软件开发管理人员的薪资要高一倍以上。后来,由于大量的中国人和印度人进入了这个领域,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收入差距逐渐缩小。目前,10年工作经验以上的模型专家,薪金比金融软件工程师高约50%,总收入为18万到20万美元。

以金融专业进入华尔街的高才生,大多从事证券分析、风险控制和金融产品交易等操作,他们的底薪和做金融产品模型的差不多。但是他们的奖金上下幅度很大。年景好时,可以拿到相当于底薪的半年甚至一年的奖金,也就是说10年经验以上的,总收入可以达到25万美元上下。

这些年,华尔街上纯电脑的职位,几乎全外包到印度、俄国和东南亚等地。因此,在华尔街做电脑软件开发就必须懂得金融,否则就无法“生存”下去。由于我业余选修了大量的金融课,加上“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我可以算半个金融专家,几年前转为投资系统资深顾问,年收入与金融产品模型专家不相上下。

写到这儿大家不禁要问,好像你所说的这些人中,还没人年收入超过50万美元呀?是的!这就是华尔街上绝大多数多数普通员工的收入状况。而在华尔街能拿到奖金平均数以上的,不是MD(董事总经理)以上的高管,就是大牌的交易员、名牌分析师或者基金经理,他们每年的红包动辄百万美元,千万上亿也稀松平常。这些人还不到华尔街总人数的2%。可见,这种所谓的平均奖金,是华尔街不到2% 之人所得的遮羞布而已。

各个投行98%以上的中低层员工的年收入,表面看上去是比其他行业高出不少。但他们成年累月每天工作10到12个小时,周末甚至节假日也经常加班加点。按美国其它行业的加班费是基本工资的2到3倍来计算的话,那些奖金只不过是“加班费”而已。所以,华尔街上的普通员工,若按单位小时计算的话,并不比其他行业同等专业的人多赚多少;再加上华尔街工作压力巨大(调查报告显示,华尔街工作十年以上的员工,平均寿命缩短五年),这些奖金根本是得不偿失。更何况华尔街动荡的工作环境,令普通员工的奖金得不到保障,一旦经济不景气,奖金就成了遣散费。

最近,针对美国大众对华尔街巨额奖金的不断质疑,高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布兰克梵(Lloyd Blankfein)振振有辞地辩解道,“我们干的是 God"s work (上帝的活儿)”。言外之意,他们的高额索取名正言顺。真是“见过无耻的,可还没有见过这么无耻的”。

这次金融危机已经明白无误地证明,金融危机爆发的核心原因是资产证券化。然而华尔街投行最赚钱的,恰恰就是资产证券化和杠杆化的业务。在这个证券化的过程中,华尔街那些2% 之人,把垃圾包装成黄金,譬如次贷证券化。他们钱赚得越多,广大投资者的亏损就越大。大众的金钱,就是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了自称“为上帝工作的人”的口袋之中。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高盛那些金融大鳄究竟干了些什么样的“上帝的活儿”。

高盛今年头三个月的盈利分为四类:

1. 金融咨询: 3.25 亿;

2. 股票销售: 3.63 亿;

3. 债券销售: 2.11亿;

4. 交易和资产投资:100亿

同类推荐
  • 我们向何处去

    我们向何处去

    本书从两部类模型出发,创新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债务危机进行“破局”,为人们观察、了解世界债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为“中国模式”注入了新的内容,对世界经济形势进行了前瞻性的思考。从文化、历史、宗教、经济、政治、军事、地缘等方面展现了精彩纷呈的世界“大棋局”。
  • 冰与火的洗礼

    冰与火的洗礼

    本书的写作是基于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多次对民营企业所进行的调研和访谈,同民营企业家进行的亲身接触,以及多次会议和论坛。融汇了民营院两年多来所积累的大量资料,并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以期从更深的层次、更全面的方位,展现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当你学到越来越深入,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已经在转行学数学了!确实,现在的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借助数学这个工具,甚至有人莫名其妙地认为,如果你的研究中没有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肯定就算不上高深、前沿,称不了“专家”,拿着这样的“研究成果”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是,本书完全没有数学公式,规避数学公式深奥难懂的缺点,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一个个关于经济学的故事。并从这些有趣的故事中教会读者什么是经济学,经济的逻辑是什么,以及怎样运用经济学理论来撬开经济之锁,还原会融真相。
  •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金融危机”还没结束,“气候危机”开始上演,企业如何“转危机为商机”?“十二五”规划中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企业如何紧抓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在低碳经济中拔得头筹?低碳经济中企业需要达到哪些标准?各领域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本书作为第一本从低碳商业模式角度阐述如何把握低碳经济新商机的专著,聚焦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发展,解读低碳商机与国家政策,并通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育、乐六大领域的典型案例,剖析低碳商业模式的特征、意义,给出可操作的建议与对策,帮助企业完善自身商业模式,实现低碳化,发现新商机、创造新价值!
  • 中印税收与经济增长

    中印税收与经济增长

    中国和印度是曾经的世界上两个最古老并且还在存活延续的国度。中国和印度也是当今的世界上两个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税收收入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在两国间有何不同?
热门推荐
  • 超能猎杀

    超能猎杀

    你能控制物体?林坤淡淡一笑:我也有。你能改变金属结构?林坤摸了摸下巴:我也行啊!什么?你能和动物对话?林坤伸手招来一鸟在他肩膀上跳起了舞。----有异能不可怕,可怕的是…别人有啥林坤都能复制。用异能杀人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这货还喜欢用你的能力把你杀了!----命运是个轮回,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把他把握住。
  • 晚睡谈心

    晚睡谈心

    情感的话题从来都是热门话题,不管怎么成功的人士落到生活中都逃不过感情这个关口和考验。只是,感情的事情也是天底下最难说清楚的东西,因为它不仅需要认识到位,更关键的是当一个人动了心的时候,理性的认识就很难去指导行动,就会深陷在一个自己无法左右的区域内不能自拔。从来都没有人能够逃过这样的命运。有的人没有这种体会,是因为还没有品尝到真正的动心,未曾真正品尝到那种六神无主、全部被左右的感觉。多强大的人,都可能成为感情的弱者,感情的世界自有自己的规律可讲。所以,所谓的情感智慧,不过是一种无奈的开解,是尽量在理性能够介入的区域增加一点抵抗非理性的成……
  • 穿梭在动漫世界里的王者

    穿梭在动漫世界里的王者

    主神空间意外破碎,众多被选中者相继死去。原本因为偷个闲而逃过一劫的白浪,无奈的担负起重组主神空间的任务,开始在这一个个动漫世界中游离着,找寻主神晶石碎片。......Ps:1.总体来说这是一本很轻松很欢快的文章。2.请以作者的剧情和时间轴为主。3.大家看书要记得收藏哦!要是可以投点票就更好了!O(∩_∩)O~O(∩_∩)O~O(∩_∩)O~O(∩_∩)O~O(∩_∩)O~
  • 何处梦归途

    何处梦归途

    谁说医学生就只会死读书?谁说长得帅,笑容无公害的,就一定是温顺的白马王子?当腹黑学长遇上逗比女主,医学生与文艺青年之间碰击出怎样的火花?医学生之间,那些有关生命,有关青春,有关梦想的故事。那些跌过,痛过,笑过,哭过,然后醒悟,然后坚强,然后勇敢茁壮成长的你我他,最后都还好吗?在有限的人生里,她是否能等到他的那句,晚安?这座城市那么大,何处才是我梦的归途?
  • 玄极至尊

    玄极至尊

    来自驰府的天才少年,因击杀强大宗门,天玄门的弟子,而被天玄门废掉经脉,可他不甘就此堕落……当他再次重续经脉的那一刻,他就发誓,若此生不能灭杀天玄门,便受天诛地灭!!男人,当快意恩仇!男人,应至情至义!男人,需有血有肉!且看一代强人逆天崛起,威震八方,成就绝世传说,万世传颂,流芳百世!!.
  • 雷电侠LOL

    雷电侠LOL

    @@一次意外事故差点夺去屌丝眼镜男谢普克的生命,但也让他获得了能召唤雷电能量的特殊能力。从此,英雄救美,拯救市民,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就降落到他头上了……本书粉丝微博http://www.*****.com/?u/5796214257
  • 修真界见闻录

    修真界见闻录

    作者只是想好好的写这么一本书罢了,其他的那都是无所谓的
  • THE FORGED COUPON

    THE FORGED COUP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眸灼心:总统的私人前妻

    清眸灼心:总统的私人前妻

    如果知道会爱的那么深,我怎么会毁掉你所有。可是一切都晚了,三年后的她早就带着满身伤口去了他的怀抱舔舐伤口。“阁下那么高贵的身份,毕竟我的身份卑微下贱。万一弄脏了怎么担待的起。”她仔细用手帕擦拭着他节指分明的手指,一边微笑着对他说。“即然要卑微,那我就陪你一起卑微。”第二天一早,报纸首页,总统阁下辞去总统一职,已经审理。再次见面,她甩下一句话就离开了。“你什么都没有了,有什么资格让我陪你左右。”
  •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难陀缘由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难陀缘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