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职场中,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使得我们知识和经验的发展都受到一定限制,单独的个人不可能对所有的事情都通晓,因此也不可能轻易解决个体所遇到的所有的问题。
当团队中的个体遇到问题的时候,如果我们可以将自己知道的分享给别人,也许只是一个提示,一句说明,或者一个举手之劳,就可以解救那些冥思苦想而不得其解的同事、朋友和战友。
我在我们原来的团队中就使用了“黑板策略”,使得我们更方便的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
我们在大家工作区的通道边悬挂了一块黑板,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问题,只要他需要协助,就可以写在这块黑板上。
这块黑板上很快就会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或者建议。
俗话说,集思广益成大器。
这块黑板,帮助我们的团队解决了很多问题。
团队协作,在团队间慷慨的分享个体的知识和经验,使得我们遇到问题时不感觉孤独和恐惧,使得我们的职业团队更加团结、高效。
现实社会中的人是如此的相互依附,几乎没有谁可以不依靠别人而独立存活。
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以他人为条件的,所以相互协助也就成了生存的条件之一。
《孟子·尽心上》中有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虽然我们可能无法做到腰缠万贯或者富甲一方,但是对于周围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会使得我们受益无穷。
帮助他人是一种善良心态的表现,是世界上既古老、又普遍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社会文明,为全人类所共有。
有助人为乐之心的人,能公正待人的人,必然志存高远,不会是只为自己或自己的家庭活着,而能在爱护自己的同时,推己及人,也爱护他人。
苏联作家高尔基说:“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
英国作家狄更斯讲“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
在职业生涯中,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独立面对那纷繁复杂的世界,正是人们之间的协助让我们不断成长。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帮助他人也可以从生理上让我们更加健康,而健康正是我们在职场奋勇拼杀的基础保障。
据医学权威的调查报告说,善恶会影响人寿命的长短,一个乐于助人,和他人相处融洽的人预期寿命显著延长。
相反,心怀恶意,损人利己和与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倍。
医家作了这样的解释:乐于助人的人可以激发人们对他的友爱和感激之情,从中获得的内心温暖以缓解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焦虑,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系统。
哈佛大学还作了一次有趣而富有说服力的实验,学生们看了记录一位美国妇女终生在加尔各达救助穷人和残疾者的影片,观众被主人公的生动事迹感动了,随后他们免疫球蛋A的数量比观看记录片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这种抗体功能能防止呼吸道感染,增强自身免疫系统。
我们伸出自己的手帮助他人,看似付出,其实我们在自己给予别人的同时无论是在自己未来的心理、生理还是情感发展上都种下了丰收的种子。
因此,做个乐于助人的人吧:现在我们对他人的帮助是对未来的投资,在为我们铺一条通向胜利的康庄大道。
行动手册:乐于助人
拆招:现在我们对他人的帮助是对未来的投资,在为我们铺一条通向胜利的康庄大道。
1、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上都不是孤立的;
2、我们是在无数人的帮助下生活;
3、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扰;
4、我不会因为借口而放弃奉献自己的力量;
5、我真心感谢所有帮助我的人;
6、我也愿意为别人奉献自己的力量!
我知道是有无数人奉献他们的力量我才成长到今天,我懂得我为人人、人认为我的道理,我发自内心的愿意为别人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这就是我——乐于助人的行动信条。
2.33、形式内容并重
徒有其表难久持,不修边幅遭漠视。
内外并重造精品,朝夕同塑辉煌时。
我在刚入职的时候刚好公司正在谈一个娱乐产品的开发项目。
我有幸参加到项目中,得以参加项目会议。
因为刚入职,是那个领域的新人,所以,会议上大家讨论的很多东西,我都听不懂,于是我就自发的做会议记录员,把会议上大家说的都记录下来。
会后通过写会议纪要我再查资料,赶快熟悉项目相关知识。
虽然我当时是门外汉,但是我会议记录的全,因此,我当时的主管就把撰写项目说明档的工作交给我。
客户是通过对方案提供公司整体的了解,开会,阅读文档来评判方案提供公司的开发实力,和对客户项目的重视程度的。
因此,我了解这份项目说明档的分量。
对于写文档,我个人的观点是:文档写出来就是让别人读的,因此,要让读者能轻松、快速和准确的从你的文档中获得他想要的信息,或者你想展示给他的信息。
因为本身当时也是经验少,底子薄,怕多写了言多语失,所以写的风格就是调理清晰,简洁明了。
在内容明确的基础上,我还在文档的条目划分和排版方面格外注意,尽量让文档显得不是出自一个新人之手。
当我们项目组把我写的文档提交给客户的时候,客户的老总看了特别高兴,他说“人家大公司,就是不一样,连文档都这么专业”。
最终,客户从几个可能的合作对象中选择了我们为他开发。
我知道这个消息后高兴了好几天。
后来,我也在客户那里看到一些对手提供的说明。
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是:
就技术层面而言,当时的几个竞争对手能力相当。
我们提供的文档显得更专业,对这个客户更投入,而且做事情更值得信赖。
现在的职业领域,从单纯的技术层面讲,水平可能都差不多,那么在内容差不多的情况下,好的形式就成为成功的关键因素。
我和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招聘的人交流,在应聘高峰期,他们每天要看看上百份简历,怎么看的?
他们告诉我:肯定不能每份简历都仔细的从头看到尾。先筛选第一遍,选出十分之一,然后入选的再粗读第二遍,然后再细读...
那么,这十分之一又是如何选择的那?
他们告诉我:就是看简历的形式,就是排版布局是不是顺眼。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简历的格式都马马虎虎,那么我们可以推论,这个人可能做其他事情也不会太投入,太敬业。
试想,如果我们是个真正的“职场精英”,是企业所急需的人才,但是,我们连这第一轮筛选都没有通过,那里还会有后续的机会呢?
我还和很多的采购人员了解:他们从成百上千的供货商资料中,是如何选择的?
他们说:首先依照供货商提供资料的专业感觉来判断供货的质量,然后选择有倾向的供货商进行后续的面谈和考察。
他们说:如果一个供货商提供的资料排版混乱,重点不突出,可想,这个供货商提供的货物质量和不会好到那里去。虽然,价格是竞争的优势,但是质量才是信誉的保证。
如果我们到餐厅用餐,一个破破烂烂的碗里就算盛放着美味佳肴,就是出自明厨之手,恐怕我们也是“举箸难下”,甚至是否会“举箸”都在考量之中。
中国饮食讲究“色香味”也是同样的道理:
色,指的是食物的颜色外形是否美观,是否吸引人,这是人们对食物的第一印象,只有外形让人喜欢,人们才可能靠近,然后才可能进入到第二阶段;
香,指食物在嗅觉上给人的美好感受,而这个时候,人们其实还没有真正的品尝食物,只有嗅觉给人美好感受,人们才可能真正品尝食物的味道,才进入真正的内容阶段。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的仅仅追求形式,最后闹得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样,往往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就如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的缔造者,共产主义五大伟人之一的斯大林所说:
“问题在于这种或那种形式因落后于自己的内容,始终不能完全适应这内容,于是新的内容‘不得不’暂时包藏在旧的形式中,因而引起它们之间的冲突。”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当形式是内容的本身,它和内容是这样地密切,以致把形式和内容分割开来,就是毁灭内容本身;反过来也是一样,要是把内容和形式分割开来,也就意味着形式的毁灭。”
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应当格外注意内容和形式有机的统一。
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工作更有竞争力,才能在职场奋斗中渐显出类拔萃,就如同俗话说的“好酒还需好瓶装”。
不好的形式让内容黯然失色,好的形式不但能提高内容的价值,还能树立良好个人品牌。
行动手册:形式内容并重
拆招:不好的形式让内容黯然失色,好的形式不但能提高内容的价值,还能树立良好个人品牌。
1、徒有其表的工作,再好看也难以持久让人认同;
2、内容精湛的作品如果外表不好也很难让人发现;
3、好的形式让内容快速被公众接受;
4、好的内容是持久性和延续性的保证;
5、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道理是一样的;
6、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中,既注重内在又注重外表让我们受益!
我知道良好的口碑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我要为自己树立良好的职场品牌,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我都会内外并重,这就是我——形式内容并重的行动信条。
2.34、终身学习
时代前行未停歇,世界朝夕天壤别。
逆水行舟滞则退,终身学习造英杰。
在上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我的导师吴老师给我印象最深刻。
他那时已经年逾七旬、一头白发,但是每天精力充沛。
虽然已经功成名就,他仍然学习不辍,走在多个领域的最前列,引领着中国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
他的这种学习精神深深的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个人,使得他带领的团队几十年都走在行业前沿。
他的学生,很多现在都出类拔萃,成为行业精英。
每天他都关注世界动向、最新知识。
我们这些正直求学阶段的青年学生当时对于他的学习精神都自愧不如。
他经常告诫我们:一个人,如果只依靠学校中老师教授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自己不主动学习,不每天学习,别说工作方面想做好,就是跟都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一进入社会就会被远远的甩到时代的后面。
我父母也经常教育我“一天不学问题多,两天不学走下坡,三天不学没法活”。
其实,终身学习的思想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并被广泛倡导。
在中国广为传送的:《论语》中,孔子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世界范围,随终身学习也格外重视,日本古代就有“修业一生”的观念。
日本早期著名学者佐藤一斋有句名言,讲的是“少而学,则壮年有为。壮而学,则老而不衰。老而学,则死而不朽”,就是是对终身学习思想的有力诠释。
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从业者,更应当深深感受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信息社会,知识爆炸,职业结构变化频繁。
现在,“朝阳”职业纷至沓来,随机“夕阳”职业逐步消失。
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和人口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张车伟说:应对这种变化,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学习,增加培训机会,及早准备技能。
随着时代发展,低素质的劳动者因为创造的附加值低而被逐渐淘汰,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有研究表明,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需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90%的知识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获取。而知识的占有量将是富裕程度的基本标准。所以,学习,特别是终身不断地学习,将是我们应对职业更替和职业发展的最佳选择。
我们所在的行业也在飞速的变化发展,就如同我的导师讲的“如果自己不主动学习,不每天学习,别说工作方面想做好,就是跟都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一进入社会就会被远远的甩到时代的后面”。
据统计,当今世界90%的知识是近三十年产生的,知识半衰期只有五至七年。
如果我们希望在职场做出更大的成绩“终身学习”已经是我们的必备理念。
“终身学习”让我们的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
终身学习将促进我们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我们个人的的职业生涯中,单靠十几年的学校教育是不够的。
要使人力资源能够“保值”、“升值”,应当把正规的学习和非正规的学习融合在一起,把学习、劳动与创新结合在一起。
我们只有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保证和促进我们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我们所服务企业的持续发展,达到职业精英与企业共赢。
另外,作为一种把学习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的思想,人在职场,应当主张学习的连续性和一贯性。
学习,不再是儿童或青少年特有的活动,职场人更要不断地学习。
职场人的职业生涯也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只有通过不间断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从容应对职业生涯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
终身学习促进我们职业生涯的个性化发展。
我们在接受传统教育的时候,往往教育者较少考虑受教育者的个性及其职业生涯目标的多样化,只是依据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进度、学习统一的内容。
这样培养出来的职场人往往会成为缺乏良好个性素质的“标准件”,如果我们的能力不与我们的个性结合,我们可能将无法适应多样化的社会。
终身学习思想帮我们破除划一性学习的后遗症。
它帮助我们依据个性进行独立选择,让我们在职业生涯中随时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以便通过自主自发的学习在最高和最真实程度上使我们的个性得到最好的发展。
终身学习会促进我们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
由于受各种观念、物力、人力方面的制约,一些企业对职工开展培训,往往只注意其某个方面,忽略了职工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社会意识、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而作为职场精英,个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最有效的开发自己的潜力,帮我们创造更多的价值。
终身学习的理念,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采用了多样的组织形式。
我们可以利用一切教育学习资源,使得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入学习状态,以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方式参与学习过程。
人生的过程就是要时时新鲜,唯有终身学习,才能今日新、日日新,如果我们随时把自己当成“新人”来经营、学习,我们就不会疲惫,不会被淘汰,反而会变得有活力、更有价值。
我们不断提升的价值,正是我们在职场生涯中进阶的动力。
在现今的企业环境里,没有打不破的铁饭碗。
我们的工作在今天可能不可或缺,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明天这个职位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所以我们必须用不断学习来防患于未然。
音乐家莫扎特可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但他的表现并非只是维持一个天才儿童的水平,而是终其一生都没有停止开发自己的能力。
华人首富李嘉诚,他每天晚上看书学习,几十年如一日。
所有的成功者都是持续不断的学习者。
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