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5200000028

第28章 革命家孙中山的牛死观(1)

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一生。他的生死观有很深的革命家印记。他为国为民而生,为国为民而死。他主张革命家要以“救国救种为志”,要中国“一跃而登富强之域”,使人享受“安乐之天”,革命家要临死不惧,杀身成仁,效忠国家和人民。孙中山的生死观一直鼓舞着中国人民,净化着中国人民的心灵。

1.革命生涯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广东香山(今中山)人。1892年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行医于澳门、广州。他在家乡亲眼看到人民生活的苦难,看到官府催粮、逼税、派差、抓人,于是对清王朝统治的社会产生强烈的不满,萌芽了救国之志。

他1878年5月初,跟随母亲乘海轮去夏威夷的檀香山,投靠他的哥哥生活。他陈述出国的情景说:“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

孙中山于1883年7月离开檀香山回国。海外五年的学习和生活,开阔了孙中山的眼界,丰富了他的民主思想和近代科学知识。他认识到海外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优于当时中国的一套传统作法,并产生了改造中国落后面貌的愿望。他曾这样追述当时的想法:“至檀香山,就傅西学,见其教法之善,远胜吾乡,故每课暇,辄与同国同学诸人相谈衷曲,而改良祖国,拯救同群之愿,于是乎生。当时所怀,一若必使我国人人皆免苦难,皆享福乐而后快。”

早在1890年,孙中山就给香山县退职的洋务派官僚郑藻如写信,主张效法西方国家进行改良。1894年夏他写了洋洋八千多字的《上李鸿章书》。在这封信中,他主张以西方国家为楷模,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工农业生产,使工商业摆脱封建束缚,改革教育制度和选拔人才制度,以达到国家独立富强的目的。在上书中,他特别提出了强国的四件大事。他说: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一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维坚船利炮之事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他还对这四件事做了明确的解释。他预言中国如实行新法,不到二十年,可能驾于欧洲之上。然而,他的上书失败了,李鸿章没有接见他,也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此后孙中山一直高举革命旗帜,发动武装斗争,用革命手段推翻满清政府,以拯救中国。他1894年10月去檀香山联络华侨,宣传革命思想,当年11月24日组织了兴中会。在兴中会的誓词中,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1895年他在香港设立兴中会,修改了兴中会章程并筹集军费,准备在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带有军事冒险的性质,还未发动就被两广总督潭钟麟发现,起义者有的被杀,有的被捕。1896年孙中山派人到广东惠州、三洲田发动起义,也以失败告终。

面对起义的失败,孙中山以坚强的革命毅力,继续筹划革命方略。1905年他在日本领导兴中会活动,并把兴中会与光复会联合,组成中国同盟会,并被推为总理。中国同盟会确立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政纲。他还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创办了《民报》。此后,他在国内外发展革命组织,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多次发动武装起义。

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取得了胜利,各省纷纷响应。12月19日,17省代表在南京推选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宣布就职。对这一段的革命艰辛,孙中山在“自序”中这样写道:

文奔走国事三十余年,毕生努力尽萃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扰。吾志所问,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用能鼓动风潮,造成时势;卒赖全国人心之倾向,仁心志士之赞襄,乃得推翻帝制,创建共和。

但是,在1912年2月13日,因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妥协,孙中山辞去大总统职务。3月份临时参议院通过孙中山主持制定的《中华民国领事约法》,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推选孙中山为理事长。1913年3月因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孙中山发动了讨袁运动,但因党内意见分歧、准备不足,在袁军的进攻下失败。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重举资产阶级革命旗帜,次年发表《讨袁宣言》,1916年又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1917年段祺瑞解散国会,他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组织护法军政府,当选为大元帅,誓师北伐。1918年因受桂系军阀和政学系的挟制,他被迫去职。他于1919年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发表《实业计划》,并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回广东,1921年就职非常大总统。1922年因陈炯明叛变,退居上海,陷入绝望境地。

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给孙中山以新的希望。1923年他驱走了陈炯明,回到广州,重建大元帅政府。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年11月应邀北上讨论国事,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两大主张,同北洋军阀作坚决斗争。1925年3月12日,因积劳成疾,在北京逝世。他在逝世前一天的“国事遗嘱”中这样讲:

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进实现。是所至嘱。

天下为公是孙中山的至理名言,也是他处身立志的座右铭。他一生为革命奔波,没有个人追求和私产,一心一意想振兴中华,而无任何发家旺后之意。他在逝世前一天的《家事遗嘱》中这样说:

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成长,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至嘱。

这就是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的一生,他的革命生涯,给中国人民树立了永久性的楷模。

2.爱国至上

孙中山的一生是爱国主义的一生,孙中山的人生宗旨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和自由平等而奋斗。

孙中山本来是学医行医的,他看到满清政府的昏庸、腐败,转而以革命方式来救中国。他在1894年的《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了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和教育制度,做到“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然而他的上书付之东流。从此他看透了期望清政府改良政治的路是幻灭之路,必须以革命手段拯救中国。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起草的《檀香山兴中会章程》中,深刻分析了中国面临亡国的厄运,要兴中会“振兴中华”。“章程”这样描述中国的厄运: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剪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扶膺!夫以四万万苍生之国,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今方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以儆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用特集合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华。

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面对中国的亡国之险,要“协贤达”,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中华民族,要联络中外华人,“申民志扶国宗”,要“振兴中华,维持国体”。孙中山用一片爱国的肺腑之言,号召兴中会成员为挽救国家的危亡而积极进行革命活动。

他在1913年神户的一次演说中,提出了“爱身爱家合而爱国”的思想。他说:“若我四万万人,以爱身爱家之思想之能力,合而爱国,则我国之富强,对内对外,可以在地球上占第一强国。”这里号召中国人都要像爱自己的身体和家庭一样来爱国,爱国才能强国。如无爱国之心,便成亡国奴,身家性命难保,爱身爱家就是一句空言。

孙中山提出民族主义,实则为爱国主义。他在1924年1月27日讲民族主义时,明确表示提倡民族主义,就是“用民族精神来救国”。他指出中国人数最多,民族最大,且有四千多年的文明教化史,而现在的中国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精神”,四万万人成为一盘散沙,中国成为世界上最贫弱的国家,如不再提倡民族主义,就有“亡国灭种”的结局。

孙中山不仅有强烈的爱国主义信念,而且践言行诺,把终生献给了祖国。他为救中国而出洋留学,组织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为推翻满清统治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中华民族而流血流汗。他多次组织武装起义,多次失败而不气馁,愈挫愈奋,直至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数千年的帝制。

在满清王朝被推翻后,他“振兴中华”的愿望并未实现,国家出现了“去一满洲****,转生出无数强盗之****”的状况,民不聊生,陷水益深,蹈火益热。他重新举起救国旗帜,组织革命党人和民众,誓师北伐,消灭封建余孽,再救中国。在他去世前几天,仍然筹划召开国民会议,提出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彻底摆脱列强对中华民族的压迫。

孙中山提倡一种新的道德观念。他说:“现在文明进化的人类,觉悟起来,发生一种新道德。这种新道德就是有聪明能力的人,应该要替众人来服务。这种替众人来服务的道德观念,就是世界道德的新潮流。”而这种新道德具体实践就要像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那样敢于为国家为民族断头流血,牺牲性命。他号召革命党人都要有为国家而牺牲的精神和志向。革命者都要树立“我死则国生,我生则国死”的爱国主义信念。

孙中山的爱国主义不是狭隘民族主义。孙中山了解古今中外,具有博大的胸怀。他既倡导发扬中华民族仁、智、勇的优良传统,又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民权制度,取世界之长,以救中国。但是,学习西方,不是因循抄袭,而是坚持独创。孙中山对林肯的民权政治推崇备至,然而他看出了欧美资本主义不是一切都是那么完美。他分析了西方国家贫富两极分化的严重性以及由此引出的社会危机。由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刻分析,他赞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即孙中山所言的“余工余值说”。他给中国指出了一条国民均富的道路,就是采取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政策。这说明孙中山的爱国主义是用世界的先进文明成果来改造中国,而同时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出独具中国特点的救国强国之路。

3.平等至重

孙中山生活在一个极不平等的世界。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掠夺和压榨,地主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日盛一日。世界是一个两极对抗的不平等世界,社会是一个贫富分化的不平等社会。人群之中等级林立、不平等的现象空前加剧。孙中山亲眼看到西方列强对四万万中国人的欺凌与压迫,官僚地主对农民的敲诈与搜刮,也亲眼看到美国资本家对工人的血腥剥削和工人阶级的反抗。面对这种现实,孙中山认识到消除人类的不平等,消除中华民族的不平等应是志士仁人的历史责任。于是他以解决人类不平等为己任从事革命活动。

孙中山在1919年写的《论三民主义》中,把革命的根本原因解释为“破除人类之不平等”。他这样写道:

夫世界古今何为而有革命?乃所以破除人类之不平也。孔子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命之时义大矣哉!满洲以一游牧部落之少数人,而征服汉族四万万人,压制之二百六十余年之久,此天下之至不平等之事;而汉族人民欲图种族之生存,不得不行民族主义者也。****君主,本弱肉强食之兽性、野蛮争夺之遗传,以一人而享有天下,视亿兆为臣仆,生杀予夺,为所欲为,此人类之至不平也;而人民欲图平等自由,不得不行民权主义者也。自工业革命之后,用机器以代人工,生产之力陡增,而欧美工业发达之国,有富者日富、贫者日贫,随生出资本家****。孔子曰:“天下不患贫,而患不均”。是今日欧美文明先进国,其民族、民权两问题皆已解决矣,惟民生问题则日陷于苦境。资主则日虞生产过剩,苦于销场;工人则俯仰不给,罢工要值。贫富悬殊,竞争日剧。是知欲由革命以图治民福者,不得不行民生主义者也。

由此观之,孙中山学说的核心内容“三民主义”就在于解决人类的不平等、中国的不平等。而孙文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在于实现中国的平等、人类的平等。

同类推荐
  •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

    本书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新媒体高校教材。全书分为概论、技术论、影响论、产业论、融合论、控制论等相关内容,对新媒体的概念、特征、产生背景、社会影响、产业发展、新媒体带来的媒介融合、新媒体管理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本书不仅适用于高校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新媒体教材,还可作为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媒体从业人士的学习参考专著。
  • 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本书分人物春秋、流金岁月、沧桑纪事、炼化史踪、史海存真、他山之石、史林漫步、七个篇章,书稿中记载了革命老前辈们在这片曾经荒凉的土地上奉献青春,挥洒热情的激情岁月。真情记录了一些优秀的石油人在这片热土上克服万难、积极探索、认真钻研的难忘岁月。本书对研究新疆石油工业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2005年甘肃发展报告

    2005年甘肃发展报告

    《甘肃发展报告(2005)》是甘肃省统计局向社会各界推出的、关于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与预测的综合性的年度分析报告,是创刊以来的第2本。其内容丰富、全面,数据权威、翔实(注:为忠于原著,重要文献篇中的数据未作更新),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甘肃发展报告(2005)》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全省篇,包括2004年甘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报告及对2005年发展趋势进行的预测分析;第二部分为地区篇,包括十四个市州2004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报告及对2005年发展趋势进行的预测分析;第三部分为专题篇,是统计工作者围绕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的专题分析。
  • 新闻采访技巧:理论与实践

    新闻采访技巧:理论与实践

    包括新闻、广告、视觉图形在内的人类传播业偏偏长期生息于工具的语境里,最终,成为“做什么”的手段或工具。更加要注意的是:这种工具性的实践与工具性的思想结伴而行,制造了相当的气候……
  • 公民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读本

    公民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读本

    本书分别对当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作了较为系统、深刻的阐述,介绍了公民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相关知识。
热门推荐
  • 超品智尊

    超品智尊

    姜子牙、孙膑、诸葛亮、刘伯温都有一颗九窍玲珑心,足智多谋,闪耀千古。邢羽是第五个拥有九窍玲珑心的人,同样神机妙算,智计百出。师出玄门,一入都市,谈笑间翻云覆雨!阴阳五行、奇门遁甲、运筹帷幄。堪舆相术、占测推演,诡道权谋!从孑然一身到美女如云,从一无所有到一手遮天......人生就该这样,五彩缤纷,风骚无限......
  • 无耻之师

    无耻之师

    “无耻之徒!”无耻之徒?能不能谦虚点,请叫我无耻之师吧……
  • 永恒之心

    永恒之心

    本应万无一失的心脏手术,却让他坠入无尽的黑暗中,沉睡了两年……醒来后,却发现早已身陷天灾末日!世界安静的能够听到心跳声,可他却听不到自己的心跳!在他左侧的胸膛上,有着一条交错的缝合线!只是,里面已经没有了心……
  • 天策家计事件

    天策家计事件

    我叫王大。。呸,我叫张玄,贞观年间生人,一生最大愿望就是可以当上统领,走上人生巅峰,娶个美女生七八个娃。但是,在贞观三十年九月初九的这一天,我的人生发生了重大改变,我被迫走上了“大侠”之路,对就是那种死了没人收尸,啥事儿都得扛的“大侠”,我不想当大侠的。。。从此我就提着我的枪,孤独地走在江湖道上。本书以虐主为乐。
  • 异火临九天

    异火临九天

    一个灵气的世界。一个焚神之体,一个不灭魔体,恩怨宿命,谁是谁非。
  • 霸宠灵妃:腹黑邪帝不好惹

    霸宠灵妃:腹黑邪帝不好惹

    废物?灵脉被损?云家嫡女天生不能习武不能修炼,任由庶女欺负,最后逼落万丈深渊……她,现代灵魂一朝重生,嗜血狂妄,杀人不眨眼,敢害她?死!姑娘我把兽放出来分分钟秒杀你,上门找茬?继续狠狠地虐!什么?有美男来追求她?身旁某只妖孽冷眼一扫,轻吐几字——“女人,你只能是我的。”(本文宠文,男主女主一对一,绝不花心滥情和NP!!!)
  • 爹地:我把妈咪送你了

    爹地:我把妈咪送你了

    “爹地!”“嗯?”“我把妈咪送给你了哦!可以不用还我了!”
  • 痞妃当嫁:傻夫求抱抱

    痞妃当嫁:傻夫求抱抱

    她爱好美人,嗜酒成瘾,随性霸道,世人称她丑,笑她夫傻,一朝抗旨,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傻,什么叫狂,(宠妻有道小段)某日黑影报道:“主子,王妃调戏府里丫鬟,她们都在抗议!”“抗议?问她们是想活埋,还是火烤。”“主子,王妃把王府给卖了。”“没事,再建个大的。”“主子,死人了,王妃把都统的千金给射死了。”“没事,能死在我家灵儿箭下,那是她的荣幸。”“……”“主子,王妃跟琴才在弹琴……”某男这下火冒三丈:“什么!给我把天下所有琴都毁了!”事后某男跪在搓衣板上各种讨好:“媳妇儿,我错了,还不行吗?”
  • 我与剑的次元之旅

    我与剑的次元之旅

    一把神秘的剑,从天而降;一个懵懂的少年,在无意之中将其拔起,故事——将从这里开始。(第一卷:东方幻想乡前传)
  • 流金岁月之满地落花

    流金岁月之满地落花

    人生只若初见,这是多美丽的境遇。缘分这东西真的很奇妙,在不知不觉就把两个从未交集的人联系在了一起。但是缘分也很奇怪,说散便散,让本来相爱的两个人天各一方。缘分散了,爱情走了,就只剩下满地的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