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2900000011

第11章 依赖与决裂(2)

这封信值得详细分析。弗洛伊德的主要研究范围是精神官能症,然而他为什么要写一本叫做“二性体”的书呢?这不是他专攻的范围,却正是弗利斯的研究范围。一向谦虚的弗洛伊德为什么吹嘘起他这本新书是“最后的,也是最深的话呢”?很明显,这和1896年他要求弗利斯帮助找寻“一个稳固的生理学基础”,1900年他忘掉了弗利斯是二性体的发现者一样,都出自同一个原因。无意识间他要占有他朋友的发现:这倒不是因为弗洛伊德需要它,而是因为他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接受性的愿望,希望被喂养照顾。很显然,在写这封信的时候,弗洛伊德察觉到他同弗利斯的冲突,尤其是作者名份问题。但他用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把他的名份合理化。他先承认那“观念本身是你的,然后他提醒弗利斯,早在他“还是一个面”,因此,弗利斯的发现仅是一个“修正”。但即使用了这个合理化借口,弗洛伊德似乎仍旧觉得难以说服自己,因此他又说不得不诚实地请弗利斯在弗洛伊德的书上签上名字。这并不是用一种询问的口吻说出的,而是,“那么,这就是下一个计划了,我寄望能够圆满地把我们两个在科学的事物上重新联合。”事实上,弗洛伊德根本没有写这本书,因为这跟弗洛伊德的主要思想派路有相当远的距离。他整个这个念头乃是最后的一次努力,想强使弗利斯充任母亲的角色,同时也为最后的决裂做了准备,如果弗利斯不很情愿的接受这个角色,决裂便在旦夕。

此后还有少数几封信。弗利斯显然为了弗洛伊德要写“人的二性体”而批评他。弗洛伊德回答道:“关于二性体,你的回信我不了解。人要想互相了解显然是非常困难的。我的意思只不过是,抑制和神经官能症——因之也就是无意识的独立性——假定了二性体的存在。我的主题只是如此,以此作为我对二性体理论的贡献,此外没有任何企图。”可是,这一番解释显然和他宣布要写一本“人的二性体”时口吻很不一样。

以后的几封信相当公事化,大部分在讨论弗利斯送去给弗洛伊德治疗的几个病人的事。最后两封则详细地叙述弗洛伊德如何受聘为维也纳大学教授的事。历时八年而关系最密切的这段友谊便就此结束。

弗洛伊德的第三个朋友是荣格,但他与荣格的关系不及与布鲁尔和弗利斯那么密切。在这一段的友情中,我们仍旧看到类似的阶段:最先抱着很大的希望,很大的热情,最后是决裂。弗洛伊德跟布鲁尔、弗利斯和荣格的关系有一点是显然不同的。布鲁尔是弗洛伊德的良师,曾经教给他一个有决定性的新观念;弗利斯是他的同辈,荣格则是他的学生。表面上看起来,弗洛伊德对这三种人都有依靠关系似乎矛盾。我们认为他依赖布鲁尔是可能的,依赖弗利斯甚至也是可能的,但老师依赖学生是可能的吗?然而,从动力学的观点来看,三者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矛盾之处。一个人如果依赖的是一个“父亲人物”,或“及时雨”式的人物,或一个上司,那么这种依赖可以是显然的,而且可以是有意识的。但此外还可以有一种无两方面互相依赖,不同的只是一方面是有意识的,一方面是无意识的。

如果我们把弗洛伊德同荣格开始时的关系看一看,就会明白这种依赖的性质。瑞士有一群心理学家对心理分析产生了积极的兴趣,使弗洛伊德大为高兴。这些人里面包括布劳勒——他是勃格玄里的指导者——和他的第一助理荣格。“弗洛伊德自己这一方面呢,”钟士这样写道,“则不仅因为从那么远处得到支持而大为感激,而且很被荣格这个人所吸引。他不久就决定荣格是他的继承人,有时候会把他称做“我们孩子继承人。”他表示,荣格和格娄斯是追随他的人中惟一有原创心智的人。荣格将要是约书亚,命定要去探测心理学的国土,而弗洛伊德则像摩西一般,只能从远处看那里一眼。”但弗洛伊德对荣格的态度中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成分。在此以前,弗洛伊德的追随者大部分都是维也纳人,也大部分是犹太人。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分析运动要在世界上获得最后的成功,“亚利安人”一定要取得领导权。1908年,弗洛伊德给卡尔·亚伯拉罕的一封信中已经明显地表露了这一点。在信中他责备亚伯拉罕,说他不该跟荣格做不必要的争吵;结束时说:“毕竟,我们的亚利安人同志是我们绝不可少的;否则心理分析学会成为反犹太主义的牺牲品。”

此后两年,弗洛伊德的这个想法越来越明显。1910年在纽伦堡举行“心理分析学会议”时,弗洛伊德(这件事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

察觉到时机有利于[心理分析的]工作建立一个比较宽广的基础,这是维也纳的犹太人所无法提供的;要抓住这个机会,必须说服他的维也纳同事。弗洛伊德听说他们有几个人在史提可旅社开抵制会议,他便跟去参加,向他们提出热烈的请求。他强调周围的敌意,因此需要外表的力量来对抗。接着,他戏剧化地把外套向后面一丢,宣布道:“我的敌人要想看我饿死,他们想把我的外套从我身上剥掉。”

弗洛伊德心里的想法是很清楚的。他不仅惧怕自己饿死,也惧怕他心理分析“运动”饿死,这种心理迫使他把荣格看成解救者。

弗洛伊德想要把荣格完全赢取过来,使他成为他的继承人和运动的领袖。有一个插曲颇能说明弗洛伊德的这个愿望多么强烈。弗洛伊德和荣格与弗兰兹要同去美国;三个人一同吃晚饭,席间弗兰兹同弗洛伊德劝荣格放弃戒酒原则,同他们共进一杯。戒酒原则是荣格和他的老师布劳勒及许多其他瑞士同事共同遵守的原则。喝酒就意谓放弃他对布劳勒的忠诚,而转向弗洛伊德。事实上,这一次态度的转变使荣格与布劳勒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严重的变化。对这一件饮酒仪式的象征意义,弗洛伊德的感受是多么深刻,可以从他的反应看出来,因为仪式以后他当即晕倒。当然我们会怀疑他这次晕倒是不是由于心理上的原因引起。但在另一次类似的情形下他也晕倒过一次,由此可见并非偶然。那一次是在1912年,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关系已经转坏。荣格那时在纽约讲学,从内容里看来,对弗洛伊德的学说和弗洛伊德的人都有反对的态度。再者,荣格原先已跟弗洛伊德讲过,乱伦的愿望不能照字义解释,而当把它看作是其他倾向的象征。1912年9月他们终于在慕尼黑碰面。弗洛伊德责备他不忠,荣格则变得“极端痛恨”,接受所有的批评,答应改过。次日午餐,弗洛伊德“开始责备起荣格和李克林这两个瑞士人,说他们在瑞士的期刊上写文章介绍和解释心理分析学,却没有提他的名字。荣格说,他们觉得无需这样做,因为大家已经都太知道了。”[弗洛伊德]却坚持,而“我记得,”钟士写道,“我认为他有点感情用事。突然,使我们大为惊奇的,他晕倒在地板上,失去知觉。强壮的荣格很快地把他抱起来,放到休息室长沙发上,不久他就复元过来。”弗洛伊德对自己的晕倒反应做过分析,表示他的这些晕倒反应跟他最早的一次有关,那是他一岁七个月的弟弟死时发生的。钟士又加了一段话说:“弗洛伊德曾描述到一种情况,叫做‘因成功而瘫痪的人’,他自己似乎就是一个温和的例子,而他最早的一个实例就是希望他弟弟朱利阿斯死掉的愿望得到了成功。”钟士的这个解释可能是对的,但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另一点,那就是弗洛伊德的晕倒可能象征着儿童的无助感,和对母亲人物的依赖。后面这一种解释可以找到更进一步的证据。数年以前,当弗洛伊德在这同一座城市,同一家旅社中,跟他的朋友弗利斯在一起时,他也晕倒过。弗洛伊德在给钟士的一封信中曾对这件事做过描述,他说,“在这事情的根底里有一线顽梗的同性恋感觉。”在荣格面前晕倒和在弗利斯面前晕倒可能是出自同一根源,这是一种深沉的而又无意识的依赖感,而以“心理——生理”的症候表现了出来。

必须在这里说明的是,弗洛伊德自己察觉到这种依赖倾向,这倾向他称之为幻想。他举出了一个例子说,巴黎的黎希特夫妇很喜欢他,而他们没有孩子,这件事曾使他幻想继承他们一部分的财产。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弗洛伊德好多年以后说出来的。他说,他幻想到他勒住了一匹狂奔的马,这时从马车上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走出来,说:“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的生命都是你给我的!我如何报答你?”弗洛伊德对这个幻想的反应很有启发性:

他当时立刻把这个念头压抑下,但多年以后这些念头又从一种奇怪的途径表达出来,而他误以为那是阿尔芳斯·道狄特的小说中的事情。这种事情想起来令人懊恼,因为这时他已渡过艰困,不再需要保护人;他对这种事反感极强。“但使人激恼的是[弗洛伊德写道],几乎没有任何事情比做一个被保护人的念头更让我厌恶。在我们国家里所看到的这类事情,已经把这种愿望破坏无遗,而我的性格又殊少适于去做一个被保护的孩子。我总是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想自己做一个强有力的人。”

这是弗洛伊德天真的例子之一;他明明是在抗拒,却又那么认真地说他没有依赖的倾向。而这正是他冲突的所在;他渴望独立;他厌恶做一个被保护者——同时他又想要被保护,被赞美,被照顾——而这个冲突他从未能解决。

现在回头再谈弗洛伊德跟荣格的友谊。这一段友谊的过程跟他同布鲁勒和弗利斯的过程一样。荣格虽然一再表示忠心,他们之间的友情关系和科学观点还是越来越隔阂了,终于在1914年完全破裂。无疑,这对弗洛伊德是个很严重的打击;他又一次依赖了一个人,向这个人披心沥胆,诉说他的忧虑与希望,把他当做心理分析运动前途的保证人,而又一次他不得不破除这个关系。然而,他与荣格的破裂有一点和他与布鲁勒、弗利斯、阿德勒、史提克、兰克和弗兰兹的破裂不一样的地方,因为他与荣格在科学观点上的不同比他跟别人的不同更根本。弗洛伊德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了解潜意识是为了控制和制服它。荣格却相反,他是属于浪漫的、反理性主义传统的。他不信任理性与智力,却把代表着非理性的潜意识认做是智慧的最深渊源;在他来说;分析治疗法的功用是帮助患者接触到这至深的渊源,而从这种接触中获益处。荣格是以浪漫主义者的赞美态度来看待潜意识,而弗洛伊德则是用理性主义者的批评态度。他们两个人可以暂时相会,然后沿着不同的方向分别前进;他们的分裂是不可避免的。

弗洛伊德跟阿德勒、兰克和弗兰兹的关系也经历了相似的阶段,先是热烈的友谊,信赖、依赖然后迟早转变成猜疑与厌恨。这些情况以后我们将会提到一些。

同类推荐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 庄子选读

    庄子选读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凡是能够以文字的形式留存到当代,都是经过几千年无数先贤圣哲们精挑细选并通过实践证明的,是对人的生存、行为规范、社会构造、民族发展、国家兴旺具有重大影响和积极意义的经典。这些经典,在今天看来,就是浸透在我们的遗传基因中的文化因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枝繁叶茂的文化之根。传承民族文化,播扬人文精神,最好的方式和途径,莫过于阅读经典、学习经典。诵读这些经典,就是在和古圣先贤对话,就是在获取文化的精髓,就是在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就是在擦拭我们的心灵之尘,就是在接近我们的自然之性,就是在回归我们的宁静 致远的祥和之境。
  • 老夫子品评荀子

    老夫子品评荀子

    荀子(约前313年~前235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先秦继孟子之后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中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一生怀抱治国宏愿、文韬武略,周游列国,以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曾游说齐、楚、赵、泰等国,然而事与愿违,终未能如愿。荀子晚年隐居楚国兰陵,著书立说,以毕生所学,著成《荀子》一书。
  • 传习录全鉴

    传习录全鉴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传习录》不但全面涵盖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教学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世人的推崇。 本书延续并发展了“国学全鉴系列”的特点,专门向读者介绍《传习录》,内容丰富,材料充分,配以通俗易懂的解译,让读者能够轻松地领会《传习录》的精髓,是一部学习国学传统经典的好书。
  •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孤神吟

    孤神吟

    前世,冷小石是孤儿,也是龙州的大哥,一把孤魔剑,在生死间穿梭!而来到南仙大陆,他是少爷,手握孤魔剑,两世之魂,两世之人。强者之路。一走不回头!
  • 三十岁的青春梦

    三十岁的青春梦

    佛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嘴里一边念着,心里一边想着,苏瑾言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就这样吧,虽然心有不甘,三十年的岁月怎么被过成了这样,看看对面走来的学长,准备上前美美地打个招呼,突然觉得腿下被什么抱住“妈妈,妈妈,我来了”我的天哪我怎么把我小公主我的鬼灵精给忘了,就忙着自己幻想重逢,苏瑾言觉得自己好尴尬,眨眼之间自己已经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了,已经是一个四岁小鬼头的妈妈了。一想到当初懵懵懂懂,走一步算一步,不思进取,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到底哪一个是真命天子。
  • 六界仙君

    六界仙君

    享尽人间富贵也受尽人间苦处,身怀洪荒煞气的他如何修道成仙一统六届,蹬权利之巅。
  • 甜性涩爱

    甜性涩爱

    失恋那一天,他莫名其妙地有了一夜情。当这种不期而遇的意外成了自然,绝口不再提爱,成了一个真正的浪荡于人流中的行尸走肉……
  • 桃花劫之三千离城

    桃花劫之三千离城

    轻影说:没有人比我更知道尤世纯的性格了!她是善良又大气很懂事。若她好好的,必然是一国之母。但是她很怪,她追求的总是跟别人不一样!而且任性起来非常任性,发起狠来非常狠。最要命的,就是她的性格太极端了!不过这就是她,让人心疼的她。尤世纯说:血染是个像天使一样的笨蛋。明明如此深爱,却总是他先转身。相同的经历让我们惺惺相惜...而盛明寒就是个魔鬼,他尊贵的地位和高深的城府。他付出了难得的感情,但他却又有太多放不下,所以,他的放不下伤害了太多人,伤害了他最重要的人。卓琪说:人生,就是来感受喜怒哀乐的,所以想爱就去爱吧!没有那么多担惊受怕的。无论结果怎样。该面对的是始终逃不掉的。
  • 长天一色共秋水

    长天一色共秋水

    站在生命的起跑线上,开始一场人生的马拉松赛跑,为什么起点相同,结局却迥然不同?秘诀就在于学习。学习能够点石成金、削璞为玉。提高学习能力,让你从平庸中脱颖而出,踏上人生闪光大道,奔赴心中远大前程。
  • 万古秦帝

    万古秦帝

    秦天八岁前便突破先天,而后在先天整整滞留十年!十年的停留只为以后的腾飞蓄力,古有神鸟三年不鸣,而后一鸣惊人,三年不费,而后一飞冲天。今我秦天十年不鸣只为那惊人的一飞冲天!
  • 月幢了禅师语录

    月幢了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许广花歪传

    重生许广花歪传

    魔界傲娇女魔头被雷劈死,一抹魂魄摇摇晃晃附身某县高中一女生身上。当艳绝天下的魔君变成了一个小丑妞,怎么破?原本顺从听话的女生性情大变,勇猛凶狠,更有原来对女主不屑一顾的美男纷至沓来。
  • 乞丐本无祸

    乞丐本无祸

    在阴暗潮湿的地牢里,她一身破烂不堪的衣服,双手奋力地拍打着牢房,仰视着居高临下地看着她的他,颤抖的声线带着祈求:“我只是梁小草啊!一个乞丐啊!怎么可能是那什么劳资公主啊!求求你,放我出去吧......”他抬起手,用力捏住她的下颚,逼她直视自己,一字一句的告诉她:“不不不,梁小草。你就是先皇和南华女帝的女儿,唯一的公主......你身上的兰花就是最好的证明......”她终于死心了,看着右臂上清晰的兰花,跌坐在地上,目光呆滞地看着前方。竟然是兰花?她视为吉祥物的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