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4700000035

第35章 西太后(7)

听到光绪引用孔夫子的话来表示他的态度,既委婉表示其意,又引经据典,慈禧不禁暗吃一惊。这孩子竟如此聪明!但是,她怎么能改变自己的决定呢,这可是她又一次精心安排连亲计啊!光绪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仅是外甥加侄子,要尽可能的使他亲近自己,那只好再把自己的侄女(慈禧弟弟之女)配给光绪,这不就亲上加亲了吗?自现在入宫使他们青梅竹马培养感情可是第一步。既已决定,怎容改变,于是她又重复了她的决定。

“从今以后你有两个伙伴,那就是恭亲王的儿子和静芬!”

光绪知道慈禧决定的事是无可挽回的,他还争辩什么呢?只有悻悻地走开了。自此以后,他真的必须同这两个人一起玩。

光绪的不喜欢静芬是发自内心的。虽然他不敢违抗慈禧的懿旨,可他又实在不愿同静芬一起玩,因此经常不理静芬,把个静芬也弄得很难堪。她实在忍不住就向姑姑告状。

“皇帝整天都不理我,只顾他自己玩。”

慈禧对此略知一二,听到静芬告状,心想她得管一管。怎么管呢?不能强压,她采取了使他们多接触、多联络以加深感情的办法。于是有一次慈禧令光绪带静芬到御花园去教她射箭。光绪不敢违令,就只有带着静芬向御花园走去。

从长春宫把静芬带到御花园的任务完成以后,光绪可不再执行慈禧的命令,他在御花园中射箭玩乐只是一个人,而把静芬却抛在一边,听任她在那里呆立着。

慈禧对他们玩耍的事还真关心,就在光绪和静芬走后不久,她便令身边太监去御花园看一看。那被遣太监见光绪只顾一人玩,静芬呆立一旁,他不敢也不愿如实报告,以恐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一路上冥思苦索计上心来。

“万岁爷可曾好好地把射箭的手法教给静芬吗?”

“是的,皇太后。他们可是始终很快乐地在一起玩着,笑着。皇上把各种射箭的手法一一交给那位小公主。手把手地教得很认真。他们玩了许多时候,一直很高兴。”

“今天皇上射得用不用心,中了几次?”

“皇上今天射得可用心了,皇太后。只有一两次不曾中。”

“那位小公主射得怎样?”

“也很好,皇太后。虽说小公主是初学,当然比不上万岁爷,但也射中好几次哩!”

慈禧满面春风地听完了太监的谎报,高兴地笑了。她为自己的精心安排感到由衷的高兴。可是过不了多一会儿,慈禧这种高兴便烟消云散。在光绪射完箭后,慈禧又召他俩前来,她要细问一下具体情况。

“皇帝今天练得不错,射中了许多吧!”

“不,不,亲爸爸!哪儿来的话,今天咱们练得实在糟透了。一起不曾中满五支。”光绪听到慈禧问话,毫不隐讳地回话。

“静芬学得好吧?”慈禧又要了解一下静芬的情况。

“她吗?连箭她也不曾射过,亲爸爸。咱就根本不许她射,因为像她那样笨的人,学射箭是一定学不会的,而且她气力也没有,所以怎能教她……”

听到光绪的回答,慈禧差点把嘴都气歪了。她没有想到自己的精心安排又告吹失败。不过,转念一思稍觉有些自慰:光绪倒是一个向她说实话的孩子。此后,慈禧又多次尝试,但都未收到大效。

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年已十八岁的皇帝该到完婚的年龄。慈禧断然下决心,不管光绪与静芬的感情如何,一定要让他们结合。为此,慈禧特地召见光绪。

“孩子啊,咱们瞧你是很好的!自从你做了万岁爷之后,什么事情都做得不错,真是使咱们很喜欢的!咱们也永远喜欢你,一定要使你时常快乐!”

当光绪人见慈禧时,慈禧先来了这么一段开场白。当然他并不明白慈禧的用意所在,只是含糊地点着头。听慈禧说完后并未接着往下说,这是等自己也说上几句呢!于是他也开口说了几句使慈禧慰心的话。

“亲爸爸,孩儿是很清楚的,孩儿心上对你老人家是永远感激的,决不敢有一天忘记你老人家的恩情。”

慈禧高兴地点了点头,接着说出了她的心里话。

“咱们今天可是有件顶要紧的事情要对你说,你应该知道,人生最大的事无过于婚姻问题。不论男女都是如此,像你已经做了皇帝的人这件事情更不能草草了事。以前的老祖宗,为了郑重起见,都是老早就把妻子聘定的。所以,咱们现在也想凑紧给你聘定一个妻子。”

光绪听罢,方才明白了今日召见的主题。是啊,照理说是该聘定一个妻子了。太后还算想得周到,日同自己协商此事。可见,这真是个顶重要的事,既不能草草,也不能马虎,一定要选个称心的。不知太后心里有了谁,可千万不要选我不喜欢的那位玩友。

“现在,我不妨告诉你,当你四五岁的时候,咱们已经给你留心注意了,所以,咱们的选择是非常仔细的。差不多打听过几十家。凡是门第比较高贵人家的女孩子,只要年岁和你相当的,咱们都托人探问过。此刻,咱们就要凭借这许多报告来作决定。咱们给你选定了一个最好的妻子。可是这位姑娘的容貌却并不怎样超特的美丽,这原是没有什么出入的,你也曾读过几年书,想必还记得‘美人如祸水’的古语吧?一个做皇后的女子是不讲色的,只要贤德就行。”

光绪在静静地听着,他越听越觉得不是滋味,好像会发生什么不幸之事似的。他不由自主地默默祷告:万望太后选择的这个人不是静芬。祷告总归是祷告,苍天也好,上帝也好,可能是因为求它保佑的人太多了,所以往往只求不应。你看,连这位大清帝国的皇帝祈求保佑,它都不理。慈禧下面说出的话,是最能说明这一点的。

“咱们现在已经给你挑选定了,在那些门第适当人家的许多姑娘中,据我们探听的结果,长得漂亮的有一些,读书读得聪明的也有一些,可是都不太合咱们心意,最合咱们心意的而且配做皇后的,却只有一个人,这就是早已和你在一起的静芬。”

是惊雷震耳,还是深静的夜晚突然敲起那悦耳的警钟、响起那刺耳的长镝,光绪一听到静芬二字恰是此种景象,只见他猛然抬起头,瞪大了双眼,直直地盯着慈禧,神经失去常态该是如此吧。慈禧从光绪的神态举止上已经看出了他的思想。她不会因此而改变那蓄谋已久的决定。于是在与光绪对视一会儿后,她用威逼的口吻说道:

“咱们给你选定了这么好的妻子,你怎么不表态啊!”

光绪听到问话,方定了定神,当复其常态后慢慢地低下了头。他满肚子委屈找谁倾吐?他还有什么可考虑的,因为这是太后的决定啊!

“亲爸爸,像你老人家这样的圣明,确定的主意哪里还会有错呢?”光绪忍住悲愤地说着,他在极力克制着,但两行热泪还是流了下来。

“以前的事情,也都是你老人家给孩儿做的主,每次都给孩儿带来快乐,这一次你老人家又费心给孩儿办理大事,你的主意当然对孩儿是有益的。如亲爸爸一定要叫孩儿说一句话,那么,孩儿总该让亲爸爸欢喜的。要说就只有谨遵懿旨一句话。”光绪拭了一把泪后,终于说了句违心的话。

就这样,慈禧经过光绪“同意”后,为光绪确定了婚姻大事。接着又于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正月二十五日按慈禧的懿旨将静芬迎入宫中,正式成为光绪的皇后。自此以后,慈禧与光绪真是亲连亲,静芬也成为一个特殊身份的“间谍”。

慈禧一连串的计策,使得光绪在一条条无形枷锁下被牢牢地控制着,他真正成为难以腾跃的困龙。

十一、权监呈威

光绪处于困龙难腾的境地,是慈禧一手造成的。但与权监李莲英也有很大的关系。

李莲英,直隶河间人。人送外号“皮硝李”。何得此雅号?据说这位河间李氏,自幼便是远近闻名的无赖之徒。身为农家之子,又嫌弃农务。他见私贩硝磺利大,便与官府周旋整日私贩硝磺。不意运气不佳,被捕入狱。出狱后他不再贩硝磺而是改业为皮匠。故人们就在他的李姓之前加上了他的职业而称之为“皮硝李”。

贩卖硝磺风险大、利也大。虽想重操旧业,但总因官府缉私太严,加之他名列清单而不得不作罢。改业为皮匠风险倒是没有,但这收入也太微薄了,以至于这位自幼大手大脚贯了的李莲英太不满意。他决定弃行改业,可是究竟干哪一行呢?几天来一直未作出决定,直到有一天他碰到在宫中当太监回家省亲的同乡好友沈兰玉后,他才决定进宫当太监。于是他求沈兰玉帮他这个忙。沈兰玉幼少之年与李莲英有过交情,好友相求怎能拒之?于是他很爽快地答应下来,并告诉他一个消息:近来慈禧太后闻知京市盛行一种新发式,令梳头房太监仿之,但太监屡不中其意。如果你能学会一些梳头技术,进宫就容易了。李莲英叩谢指点,当即表示尽其全力习之,技成后即时传报。

数日之后,李莲英果真学会了梳头技术,报与沈兰玉后,沈兰玉立即荐之于梳头房,梳头房的太监们正愁无法应付局面,见有人主动登门救驾,怎不高兴?于是他们当即报告到总管太监处,未费周折,李莲英便顺利地进了宫,成为梳头房太监。

李莲英果然不负众望,他第一次给慈禧梳头便深合其意。那轻柔的双手,在慈禧头上飞来飞去,顷刻间新发式就成了。慈禧从镜子中早已窥到这位太监的一举一动,待梳毕后,她又对镜自我欣赏了一番,觉得十分惬意。

“深合我意!唉,你怎么前几日不来?”

“回太后话,奴才是近日刚入宫的,听说太后喜欢京市新发式,故专意习之,以求太后称心。今日所为能得太后一赞,奴才万幸。”李莲英听完慈禧问话后作了自我介绍。

自此以后,李莲英便成为慈禧特别欣赏的梳头太监。难怪人言“那拉氏既得莲英,喜甚。凡挽一髻,簪一花,必令莲英为之,不则意怏怏不快。”(《满清稗史·满清外史》卷下)李莲英终于以梳头得宠于慈禧。

李莲英不仅梳头之术高于同房太监,而更超出他人的特长是善揣慈禧心意,投其所好,恶其所恶,深得慈禧的信赖,因此青云直上。他不但继安德海后为总管太监,而且还得以破例赏给二品顶戴。(照旧例太监最高只能赏给四品顶戴,所以安德海得宠异常,也只不过是四品而已)李莲英还财富甲天下。想进身为仕升官加爵者多奔其门下,使其成为显赫一时的权监。甚至连醇亲王奕譞、大学士李鸿章也得让他三分。

光绪对这个仗势欺人的太监十分不满。他真想惩罚一下这个太监,打击一下李莲英那嚣张的气焰。可是,总不能无故而罚,光绪在积极寻找惩罚之故。

李莲英这个人还算多才多艺,他雅善音律,酷好京戏,且能扮演须生、老旦、黑头诸角色。因此,宫中演戏常常少不了他。一日,慈禧与光绪前往观看的《黄金台》就是李莲英主演的。这一出戏李莲英道白、唱腔均得体,坐在下面的慈禧高兴得合不拢嘴。李莲英窥见后心里很自豪,竟也有些洋洋自得飘飘然了。没有料到得意过后便是烦恼,李莲英不留神闯下了祸。戏中有这么一出:田单出游,夜遇太子,飞脚踢灭太子灯笼。扮演田单的李莲英演到此时,飞起一脚去踢灯笼,但用力过猛,竟将灯笼踢到场下,又偏偏打到光绪头上。

“简直是放肆,把那奴才给朕拖下来!”光绪欲借机惩罚李莲英。

皇帝传出口谕,当然不得违误,李莲英被拖到了光绪面前。

“来呀,笞杖四十!”光绪见仇敌被拖到眼前后怒不可遏,立即下令惩罚。

李莲英飞脚过后,知道闯下了大祸。昔日的威风早已不见。他眼珠一转,好汉不吃眼前亏,只有苦苦乞求于光绪才能解脱。于是他一边叩头一边说道:

“奴才该死,奴才该死。奴才冒犯万岁爷,实在是该死。奴才乞求万岁爷开恩。”

光绪撇了一眼地上求饶的李莲英,非但毫无怜悯之心,反而往仇新恨一齐涌现在脑海,往日呈威的神态又浮现在眼前,他气上加气,心想今日不罚更待何时?

“哼!死罪饶你,活罪难恕,笞仗四十还是轻的。”

李莲英听完光绪之言,知道光绪是决定惩罚他了,再求也是白搭。他跪在地上转着眼珠寻找另一个能救他的人——慈禧。当找到之后,他便略一转头再次求饶。

“奴才实在是无意的,求老佛爷和万岁爷开恩。”

慈禧听李莲英求她相救,她怎么能不圆圆场呢?只见她转身笑嘻嘻地对光绪说道:

“皇帝就饶了他吧,说来也是的,李莲英实在是无意。”说着又不等光绪发话便对李莲英说道:“还不快向万岁爷谢不罚之恩。”

“奴才谢万岁爷不罚之恩。”李莲英是何等机灵之人,他闻慈禧言后立即叩头谢恩。

光绪满以为这次惩罚有故,借机泄泄私愤,没有想到慈禧从中调停,他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当他见李莲英叩头谢恩,还想说些什么话时,他厌烦极了,于是把手一挥只从牙缝中挤出四个字:“滚了下去!”

李莲英遵旨退下。他怎么能不痛恨这位当众出他的丑的皇帝呢!但他总归是个太监,是个供人役使的奴才,明火执杖地与光绪作对是不明智的,因此他在暗中加害于光绪。时而进谗言于慈禧,使慈禧对光绪的印象越来越坏,时而又寻找机会报复光绪。

有一年的元宵节,慈禧太后赏赐糕饼。她首先赏赐给光绪,并令李莲英专程送去。李莲英竟自作主张地端到自己屋里。

“小的们,过来,老佛爷又赏赐糕饼给咱们,来,一同来尝尝。”李莲英说着便把赏赐给光绪的糕饼全都分给他的小太监们吃了。

这件事情恰好被光绪的心腹太监王商打听到了,他愤愤不平地向光绪作了汇报:

“万岁爷,奴才探知今日老佛爷赏赐糕饼给万岁爷,令总管太监李莲英专程相送,不想李总管竟拿回自己房中分与小太监们吃了,而且竟说是老佛爷赏给他的。”

不听则已,一听真是肺都气炸了。光绪立即奔赴长春宫,见到慈禧后愤然说道:

“亲爸爸,你赏赐给孩儿的糕饼,李莲英到现在还没有送来,而别人都知道太后已经把这糕饼打发他送来了,希望亲爸爸能查查。”

慈禧听了感到诧异,立即令人去召李莲英,李莲英闻召即来,见光绪怒气冲冲地站在那里,心里已明白了八九分。他在心里思忖着应付这一局面的计策。

“大胆的奴才,连赏赐万岁爷的东西都敢随意截留,成何体统,从实招来!”慈禧首先向李莲英下了命令。

李莲英知道这次事件是光绪引起的,只要光绪消气,事情就算了结。他也知道只要慈禧袒护,天大的事也会化为乌有。于是他先向光绪叩了个头,然后解释了他的所为。

“请万岁爷息怒,奴才已经知罪啦!可是这中间还有一些曲折容奴才禀告。方才奴才把这些糕饼带出去之后,原想马上给万岁爷送去的。不料一到外面,就有许多重要的事情找到奴才这儿来了。而且这些事情统统是关系老佛爷的,不是御膳房里来问菜,便是老宫女们来讨鞋样。万岁爷大概也明白,奴才是一向侍候老佛爷的。这些事情都不能叫别人代替;而奴才自己也不肯随便让这些事情搁下来,因此,奴才便忙着先干这些事情,只得暂时把万岁爷的糕饼搁一会儿。”

听到这一解释,慈禧怒貌换笑颜。她不但不责怪李莲英,反而加深了对李莲英的好感。是啊,这个太监是忠心耿耿的为我者。光绪听完李莲英的谎言,知道慈禧一定会向着他,于是压住怒火愤然离去。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元朝那些人

    元朝那些人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NBA档案解密:乔丹传奇

    NBA档案解密:乔丹传奇

    本书讲述了NBA名将迈克尔·乔丹的故事,描绘了“飞人”从高中的崛起、大学时的全美最佳球员、梦之队征服世界、两次三连冠成就霸业、最终退役走下神坛的故事。乔丹的命运是最完美的命运。在大学时期,他得到了名帅迪恩·史密斯的指点,奠定了他扎实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健全的人格和成熟的视角;乔丹从一支弱队进入NBA,正因为当时的公牛积弱已久,才能给乔丹最大的空间去释放他的个人能力,奠定他的自信和位置;在该需要进一步的人生导师指引的时候,乔丹得到了菲尔·杰克逊;在该需要一个杰出副手的时候,乔丹得到了斯科蒂·皮蓬;在该需要成为一个领袖的时候,乔丹改变了打法,皈依三角进攻。
  • 凯丰传

    凯丰传

    凯丰诞辰一百周年那年,他的长子何明从北京回到家乡,提出要在凯丰曾经就读过的萍乡中学为父亲塑像。萍乡市政协领导特别热情,在同意派人帮他实现夙愿的同时,还提议为凯丰作传。
  • 步入社会应该知道的生活智慧

    步入社会应该知道的生活智慧

    本书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在步入社会前,给孩子提供很多非常实用的建议,使你发挥独特的潜质,轻松地步入杰出青年的行列!
热门推荐
  • 史上最强梦想

    史上最强梦想

    我们所在的世界其实有两个,一个是现实世界——所谓的真世界,而另一个就是梦中世界——里世界。在真世界中的人会在睡觉的时候梦见里世界的事情,里世界的人也同样如此。真世界和里世界往往息息相关,不过大不相同。也许在真世界中你是一个善良的好人,那么在里世界,恭喜你!你会是一个十恶不作的大坏蛋。一次意外中,颓废的大男孩罗俊的里世界身份竟然死了。里世界和真世界是一致的。罗俊在一次本该必死无疑的危难中幸存了下来,竟然拥有的进入里世界的能力。'''''''''''''''''''''''''''''''''''''''''''''''欢迎加入客卿,群号码:572442933
  • Romeo and Juliet

    Romeo and Juli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冥阳幻月

    冥阳幻月

    轩辕剑,本是上古神器之一,却隐藏着几乎可以毁灭世界的秘密。平凡少年依儿因为一次意外比武大会,不幸成为众矢之中,前路坎坷,命运多舛,是福是祸?亦是天命使然?他又是否能逆天改命。
  • 生命光辉

    生命光辉

    在这个属于剑与魔法的世界中,一个少年舞动着让世人震颤的魔法,永恒不朽的生命是否存在,我不知,是否能够无敌当世,我亦不知,只因我追寻的是········自由的梦想。新书【尊王记】已发,望收藏·····
  • 腹黑少主靠边站:魔女来袭

    腹黑少主靠边站:魔女来袭

    自初元统一,一直祥和安定。如今,却被一个逐渐长大的小丫头片子搅的混乱!“我的丹药!!”百里尘抓狂的大叫!“屁股着了啊啊啊!!丫头片子给我出来!!”麒麟王被烧焦的咆哮!!“比血十三还无耻!!比妖娆还无良!…雪十三!!!十三妹啊啊!!!!”众人仓皇而逃。可是……闯祸的原俑始人跑到哪里去了?左顾右盼,只见天空响起一声悲怆的女声:“我的女儿啊啊!!!”(妖娆召唤师第二部)坑爹无限极!
  • 杀出个归途

    杀出个归途

    或许,也只有那个声音才能将我的记忆归还,也许……只有它能告诉我,我所追寻的答案……所以我必须回去,哪怕杀出一条归途!
  • 真是见鬼了

    真是见鬼了

    这茫茫世间里,大致分为两种人,一种为努力活下去奋斗,另一种努力和死人奋斗,很不幸,我是第二类。我的原则是:小鬼门前过,从来不放过。厉鬼门前过,不打就是错。鬼王门前过,雷劈成粉沫。女鬼门前过,先看脸再说。小李子,小窦子,收拾起家伙,跟道爷找鬼去!
  • 季总彻禅师语录

    季总彻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撼天道

    撼天道

    一本上古奇书伴随臧封穿越到了七万年后的地球,这里不现曾经的辉煌科技!有的只是发展到极致的魔法与武技,奇书只是残卷,据说当九部集齐即可化为传说中的神典.
  • 魔王的傻魔妃

    魔王的傻魔妃

    她前世无尽荣耀但是曾经亲手杀了自己的妹妹,这是她一生的结,最终因结而死,她,蓝家嫡女四小姐,无幻力无精神力无战力的三无小姐,她因她的到来,一生荣耀!场景一:“你个蹄子,还敢跟我抢男人,看我不抽死你!”蓝思雨一脸恐慌的向后退左手在身后摸起一块石头看似不经意的一扔却砸到了女子的脸上顿时鲜血直流,蓝思雨心笑到,想抽我,你先毁容吧!场景二:"思雨,我是真心爱你的,跟我走吧,"蓝思雨歪着脑袋,你有无锡幻力高吗?你有小杨子战力高吗?你有迁徙要美吗?你有......"男子泪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