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8000000002

第2章 生活窥视:无处不在的拖延

§第一节 何为拖延

生活之中,拖延无处不在,可能一不小心你就被它“传染”了。要想真正摆脱它,首先就必须认清它的面目。

你若爱千古,你应爱现在;昨日不能唤回,明日还不实在;

你能确有把握的,只有今日的现在。

——爱默生

战拖要诀 拒绝等待

手头上有一堆事情等着处理。

堆在办公桌上凌乱的文件需要整理。

垃圾已经溢到地面上,需要马上去倒。

需要打电话联系客户,维护刚刚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

要把明天需要准备的会议材料全部打印出来。

给总监发一封邮件,告诉他项目的进度。

家里的水电费需要自己去交。

……

面对这么一堆亟待处理的事情,你只是木木地坐在那里发呆,无动于衷,或者此刻你心里正想着“先放一下,待会儿再行动”。于是,从上午拖到了下午,从上班一直拖到了下班,第二天看到前一天留下的烂摊子,你又增添了几分愁绪,心情不佳,却又无法摆脱片刻的休闲给心灵带来的满足感……你是否因此而患上了一种叫作“拖延”的职场通病?

其实人人都有拖延的时候,如果这些事情只是偶尔发生,本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可如果你总是拿借口当理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自己的说法不一致,那你很可能就患了拖延症。

拖延症是指并非必须的、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如果只是做事拖拉或是懒得去做,那么“拖延”也仅是一种纯粹的个人习惯问题。只有当这种习惯影响到了情绪,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导致了一系列的心理疾病时,才能称之为“拖延症”。

拖延并非心理学或医学的专业术语,但严重或经常性的拖延行为,常常是一些深层问题的外在表现。拖延现象现已成为专家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一不小心都“有病”

据不完全统计,普通人中大约有20%的人有拖延的行为。如果真要按照这一比例来计算的话,全球患有拖延症的人相当于印度的总人口。多么可怕的数据!

根据国外的研究,70%的大学生存在学业拖延、做事喜欢“等待明天”的习惯。比如,到了期末,原本打算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来复习,以应对考试,可是到了最后一个月的时候,许多人就想,半个月的时间其实就差不多了;而到了最后半个月的时候,他们又会想着留一个星期的时间复习就够了;可到了最后一个星期,他们仍然不想翻厚厚的笔记,最后竟然“裸考”。

这种“病症”随着学生的毕业又在职场中逐步蔓延……

我们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喜欢拖延的人责任心不强或是懒惰。实际上他们内心更为焦虑,他们也清楚拖沓会危及前途,让自己变得更加无所事事;可一旦遇到事情时,他们还是无法不重蹈覆辙。一般来说,下列几种人更容易拖延:

1.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者追求“十全十美”,他们因为过度追求完美,心里总是害怕失败,所以面对事情时总是一拖再拖。

2.缺乏主见的人

这种人凡事总想找个人商量一下,自己不敢做主,没有别人的指点,他们害怕自己无法单独完成任务。

3.个性过强的人

这种人一旦看到别人和自己做着同样的事情,就会马上失去兴趣,放下手中已经进行或者尚未进行的工作,一拖再拖。

4.禁受不住诱惑的人

这种人对任何事情都好奇,因此无法聚精会神地完成手头的任务,做事三心二意,没有恒心。

你中了拖延的病毒了吗?

一般来说,拖延的人会有如下表现:

1.工作的时候总是挑那些容易做的去做,一旦遇到重要且耗时的工作,就开始“拖”,越是重要的工作,他们越是将它排在工作清单的后面。

2.当终于下定决心要把最重要的事做完时,却先要去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或者先泡一杯咖啡慰劳一下自己。

3.做事情总是喜欢等待,特别是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是慰藉自己说要等待“好心情”或“好时机”。

4.好不容易开始了一项工作,突然看到别人正在做着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立马抛开手中工作去找别人聊;或者自己有了什么新奇的想法,就停止了手头的工作去做下一件,留下一座“烂尾楼”。

……

如果将人按照“计划力”和“执行力”来划分的话,世界上的人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有计划,并能够始终按照计划去执行的人;

第二种是总喜欢给自己制订一个计划,却很少有耐心按计划执行的人;

第三种是知道自己没有执行力,所以也就不再订计划的人。

一般人都不缺乏制订计划的能力,但是对很多人来说,在执行的时候往往会大打折扣,就他们而言,按计划行事是一个比制订计划难得多的任务。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计划力和执行力之间有很大的偏差,那你就要考虑自己是否患有“拖延症”了。

疼起来要命的“拖延症”

拖延症会爆发出巨大的负面能量,给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的危害。

1.耽误工作或学业,给个人和公司带来严重的损失

在这个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的年代里,不用说一个小时,就是耽搁一分钟所造成的损失,有时候也是个人无法承受的。拖延的人,会越来越轻视时间。他们火烧眉毛不知道急,箭在弦上不知道发,总是把工作留到最后一刻,以致耽误了最佳的机会。拖延作为浪费时间的最大杀手,其危害的程度不言而喻。

2.破坏团队协作和人际关系,让你失去“好人缘”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个人的任务越来越明确,每个人都只是完成整体任务的一小部分。如果你没有完成分内工作,势必会影响到整体任务的完成,让个人成为团队的短板,造成同事对你的误解,破坏你在同事心目中的形象。长此以往,同事们会对你颇有微词,不愿选择你成为他们的团队成员。

3.影响情绪,造成心理失衡,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如同吸毒会上瘾一样,拖延的坏毛病一旦形成,也会让你上瘾,一旦上瘾,它会让你在拖延的泥淖中痛苦不堪、不能自拔,影响你的行动力,进而让你从心理上对它产生依赖。严重的,它还会造成心理失衡,让人心理上产生顽疾,甚至终生都挥之不去。

4.拖垮身体,让人失去自制力

一般来说,拖延的人自律性不强,为了能够缓解拖延带来的心理痛苦,他们往往借酒浇愁,通过晚睡、喝酒和吸烟来麻痹自己,久而久之,身体的抵抗力下降,患病的机会也比常人更多一些。同时,因为自制力的下降,他们进行身体锻炼的计划也会落空。

§第二节 思维漏洞: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如果有什么需要明天做的事,最好现在就开始。

——富兰克林

战拖要诀 及时行动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相信大家对这首劝诫世人不要拖沓的古诗并不陌生,这首诗出自生活于明清之交的钱鹤滩之手,我们习惯上称它为《明日诗》。这位明朝华亭人当初写这首诗的用意仅仅在于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今日事今日毕,莫要拖到明天,更不要蹉跎了岁月。然而,经过时间长河的流变以及后起之士对诗的再次解读,它的意义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仅看这首诗的前两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是拖延“患者”们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倾向,将之拿来形容拖延是再合适不过了。在一些拖延“患者”眼中,明天就是一种幻象、一个可以充满无限遐想的时间,是一个可以期待的意象,缥缈无形,美丽动人,似乎永远不会背叛自己的想象,就如地平线那样,永远在前方,无限美好,可是永远无法到达。正是借助这种美好的幻想,明天成为了借口最好最安全的藏身之地。

“今天就是不想做,不是还有明天吗?”

“等明天再说吧,我今天实在是太累了。”

“明天才上交,我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够了,不必着急。”

如此种种,数不胜数,无处不在。当然,这里的“明天”不单单是时间意义上的24小时之后,而是一种指代,或许用下一分钟、下一个小时、下一天等时间表述更合适。一切将现时可做以及能做之事加以各种延后、推脱(因客观原因或者外力的介入导致行为无法正常进行的除外)的情形,都可称之为拖延行为。“明天”也就变得内涵丰富,它外表华丽,可以出入各种场所,攻占着人们的思维漏洞。

寒号鸟的故事

传说,原来的森林中有一种叫寒号鸟的小鸟。夏天的时候,寒号鸟全身长满了绚丽的羽毛,十分美丽。寒号鸟骄傲得不得了,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漂亮的鸟了,连凤凰也不能同自己相比。秋天到了,鸟儿们都开始忙碌起来,南归的鸟儿早早地联系好同伴,准备去南方度过温暖的冬天;留下来的鸟儿辛勤忙碌,积聚食物,修理窝巢,为过冬做准备。只有寒号鸟,既不想去南方,又不愿劳动,整日游荡在森林里,炫耀着身上漂亮的羽毛。

寒冬终于来了,留守的鸟儿们都回到温暖的窝巢里。这时的寒号鸟羽毛都脱落光了。因为秋天没有为入冬做准备,夜间,它只好躲在石缝里,冻得浑身发抖。它不停地叫着:“好冷啊,好冷啊,明天就搭窝!”第二天太阳出来了,温暖的阳光一照,寒号鸟又忘记了夜晚的寒冷,于是它又不停地唱着:“白天刚好过,白天刚好过!”

这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天气越来越冷,寒号鸟仍然住在岩石缝隙里。终于,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夜里,它被冻死了。

那些只顾眼前、得过且过、贪图一时得闲、不愿通过辛勤劳动去创造生活的人,跟寒号鸟也没多大区别。对明天的期待真的是无所不在。也许,当你正在以好奇的心理浏览这本书时,可能你已抛开了一些立马要做与应做之事,并且期待了好几个“明天”吧。

“留待明日”:客观事实or心理漏洞

亲爱的朋友,你有觉察到自己存在拖拖拉拉的心态吗?专家研究已经证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拖延的心态与习惯,不同的只是程度上有所差异而已。

1.留待明日更容易得到心理认同

在一些具有拖延行为倾向的人看来,“今日事今日毕”太过于强迫自己,让自己失去了自由,他们从心理上排斥那种“强加”的任务,觉得还是“今日事明日毕”在心理上来得舒服。尽管这和“饮鸩止渴”有异曲同工之效,但他们总有足够的理由说服自己。更确切地说,那是拖延最好的一种借口,让自我妨碍与自我逃避寻找阿Q式的精神支持。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例子可谓屡见不鲜。

当然,还有一些是在生活中养成的不良习惯。比如那些单身上班族,在经过了一整天的劳碌后回到家,急急忙忙做了一顿简单的晚饭,拖着疲惫的身躯、带着愉快的心情享用完自己的丰盛成果,吃完饭后,看着餐桌上狼藉的杯盘,却无动于衷,舒服地靠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者电影,然后高高兴兴地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到了第二天做饭的时候,才不情愿地将桌子上的残余清洗干净,周而复始,天天如此。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我太懒了,不想动啊,明天也可以洗,反正没人催。

2.错把“明天”当未来

一些拖延者喜欢把今天当作世界末日来对待。或许今天做了太多的事情,或许今天情绪不佳,总之今天不是一个好日子。他们对今天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即使天塌下来也要等到明天再说,在这种情况下,明天对他们来说就是心中所期待的未来。他们对明天充满了无限的憧憬,殊不知明天过后还有“明天”。

最后,还是送给那些做事喜欢等到明天的朋友一首《今日诗》: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第三节 追求完美主义,迟迟不愿动手

完美主义等于瘫痪。

——丘吉尔

战拖要诀 勇于开始

你是否觉得:

如果做一件事,就要做得完美,让大家都无可挑剔?

一旦发现事情出现不完美的苗头时,就不愿意或者很难坚持下去?

自己的事情如果做不到最好,就会辜负自己或者他人的期待?

如果某件事情做不到完美,就不愿意去做?

如果做了自己做不好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就选择拖延来逃避?

完美=拖延?

世界上总有一种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追求完美,这就是完美主义者。他们的最大特点是追求完美,而这种欲望是建立在不完美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他们始终就是一个矛盾体——不完美却要追求完美,其幸福指数必将大打折扣。

世上原本就无十全十美的人,亦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完美主义者可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做到完美无瑕。这种冲动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将这股精力带到那些与他们相关的事情中去,努力去改善不完美,尽量使其完美,并乐此不疲。也许他们开始工作时有一股永不罢休的劲头,但后来都会衰减,直到激情消失,其后果则往往是半途而废。

完美主义者选择了拖延,是因为他们可以以此来作为他们害怕不完美的借口,其实这是他们的心理恶魔在作祟。

“环境太吵了!”

“今天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开始前我必须先把办公桌打扫一下……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开始或者环境,就不会有完美的结果。”

试问一下,天下有哪一个成功者是在等待环境发生改变或者时机最好的时候才开始行动的?即使这些事情全部做好了,准备充足,时机良好,对拖延者来说,他们也未必肯去付诸行动。

完美主义作为一种信念,成为拖延的“孪生兄弟”。一些人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往往成为成功者;另外一些人,则因为受到这一信念的支配,成为了不敢开始、不敢去做、害怕失败的逃避者。后一类人即使成功了,也无法从中享受到快乐。日本导演北野武曾经说过:“没有一刻钟我真正满意过。”这也许是完美主义者最准确的心声表达。完美主义者经常取得成功,但是他们却不懂得如何享受成功,他们总是站在批评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不是从发现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完美主义——常用的拖延借口

完美主义者害怕自己的表现不够完美,所以迟迟不动手,总觉得这里没准备好、那里需要仔细斟酌一下,这种想法的背后则是“不做至少不会错”。

拖延是完美主义者的典型症状之一。在职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在老板“完美”的要求面前,为了立足与发展,员工很难不要求自己完美,可是完美主义者却将这种情绪极端化了,事实是几乎没有什么事情能等到我们完全准备好了才开始。

“我应当把这件事情做好,以赢得上司的好评。”

“我必须得到高分,让别人对我刮目相看。”

“单位组织的这场比赛,我作为策划者,一定要搞得风光,这是人们了解我水平的一次难得的机会。”

完美主义者不停地想:某件事如果换另一种方式,也许更加理想。他们构思出一个好的方法和计划,可是随之又用一个新的方法和计划替代它们。有一个完美的计划在他们的脑海中划过,而在迟迟的思考与等待中,完美主义者一直没有动手。

完美主义者总是担心别人的评价,害怕因为自己的方案不被别人认可,而遭到别人的嘲笑。他们在行动之前,会预先设想别人的评价。想到方案完成后要接受别人的评判,它们不断地思考,于是另外一种想法油然而生:我若是晚一天完成,不就能晚一天面对这样的压力吗?所以他们一直在逃避着。不过很明显,这只不过是“鸵鸟”政策、自欺欺人罢了。

完美主义者为了证明自己足够优秀,他们经常向那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发起挑战,并坚定地认为他们完成这样的目标没有任何问题。可是一旦他们达不到目标时,就会变得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了,进而变得畏首畏尾,甚至将工作一拖再拖。

其实你已经很“美”

如果做事时,你总是因为追求完美而让自己的行动一拖再拖,那么请牢牢谨记以下几点:

1.尽善尽美是一个人的理想,很多人也如此要求自己,但在现实中,你的表现几乎永远是无法完美的。万能的上帝也不能造出一块他自己搬不动的石头,你又怎么可以?

2.你的标准永远都不是最完美的,标准因时、因地而变化。完美主义者总是拿自己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所以总是痛苦,可是这个世界上的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你的标准也未必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3.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你应该适应这个社会,而不是让这个社会来适应你,你的完美主义必须要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

4.不要用理想来衡量现实。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完美主义者的理想永远会高于现实。所以,请静下心来接受现实,为了生存,请尊重现实!

5.做完比做好更重要。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实现你的理想,还要维持你的生活,你工作的目的有最高和最低两个标准,所以请先满足你工作的最低标准,生存下来。仅此而已!

6.过程有时候比结果更加重要。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尽善尽美。既然完美做不到,在不完美的时候、目标没有实现的时候,也要善于享受过程中的幸福。谨记:只要爱过、生活过就够了。

§第四节 经常感到焦虑,想找逃避出口

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

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

——张海迪

战拖要诀 直面现实

无时无刻不在的精神疾患——焦虑

人们在享受现代社会的便利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社会进步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为生活方式的改变、生存压力的增大,焦虑成为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问题。

焦虑是最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举个例子来说,明天就要考试了,你突然发现复习资料只看了一半,你就会为明天的考试而紧张、担心,这就是焦虑。

上面所说的只是焦虑的一种常态的反应。一旦这种焦虑的严重程度增加,超过了你所处的事件或处境的真实状况,或者这种焦虑持续的时间超过了一定的时效性,它就变成了焦虑症状,就会被诊断为焦虑症。

焦虑是指一种来自内心的不安或恐慌,是人们遇到外来压力或者挑战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焦虑通常情况下与精神打击以及未知的、可能产生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观表现为感到紧张、痛苦以至于难以自制,严重时会伴有神经性功能障碍。人一旦患上了焦虑症,就会自己想办法来克服这一问题,而拖延作为其中的一个选项,就是对抗焦虑的一种办法。

在部分心理学家看来,“拖延”表面上是个人懒惰的一种表现,本质上是人们对抗焦虑状态的某种心理反应。焦虑大多时候来自一项任务的开始。当个人对这项任务有某种抵触情绪或者自我感觉不能顺利完成任务时,就会产生焦虑。实际上,个人的拖延行为往往源于压力、犯罪感以及个人效率的降低;反过来,这些感觉在某种程度上又加剧了拖延行为。

职场焦虑症的成因

职场中人在光鲜的背后,无时无刻不体会着压力,强大的压力让所有的人都感染了一种叫作焦虑的情绪,这种情绪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职场角色定位的模糊

职场本身就是一个大染缸,你时刻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在领导面前,你是下级;在同事面前,你是对手;在下属面前,你又是一位决策者;在客户那里,你是他们的服务对象。面对无时无刻不在变动的角色,你是否感到无所适从?完成了一天紧张的工作之后,你是不是夜夜难以入眠,回想着单位今天发生的一切?

2.组织里无处不在的竞争

职场中的岗位是有限的,而想求得你这个职位的人到处都是,你要想生存,就必须随时准备着“战斗”——来自同事的竞争、个人能力的提高。而这些,都会让职场压力有增无减,带给自己的却只有心理上的焦虑。

3.职位空间带来的压力

职位越高,压力越大。职场如同战场,强调弱者淘汰,强者生存。你每天不得不面临着失业的风险和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的挑战,一旦处理不好,就会给你的职场生涯带来危机。

张可是一名自由职业者,靠码字来养活自己。下面我们通过他的自述来看他是如何受到焦虑症的困扰的:

我手头上有一份文稿,明早8点之前必须要交到编辑手中,晚上7点我就开始坐在了电脑旁边。一想到有几千字的内容要写,我就犯愁,但我从心底不想完成最后的内容,希望能够推迟几天。可是没有办法,我打开了电脑,漫无目的地在网上瞎逛,一会儿看看新闻,一会儿浏览一下淘宝,实在没事情可干了,我就喝水、散步、假装查资料、和好友聊天。总之,这一切和我写作的事情无关,反正我就是不愿意去写。不知不觉中,我把自己拖入了一场“有预谋”的焦虑当中。7个小时过去了,我还是一个字都没有写出来。我在向我的好友抱怨着,不知不觉中我继续拖延着写作的时间。这并不是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了,之前我交稿的时候总是一拖再拖,搞得编辑对我非常不满。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自己也感到焦虑。

像张可这种情况,很多职场人都会遇到,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拖延成为焦虑的借口呢?

那些总是不能完成任务,或者喜欢将工作拖到最后一刻钟的人有时候也会常常发问:“我怎么就耽搁了?”这也反映了他们拖延的同时内心也会有焦虑感。他们并非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但他们偏偏就不那样做,不急于将手头上的事情处理掉,而是等到“情非得已”之时才去做,而且次次如此。在外人看来,他们已经困在一个由焦虑、担心、压力和拖延组成的漩涡中了。

拖延,职场焦虑的逃生出口

拖延表明了拖延者对所拖延的事情的抗拒,是他们内心真实情感的表露。我们需要做事,然而内心因为种种原因又抗拒去做,这就造成了内心冲突。如果个人能意识到这一点并勇敢面对,冲突可能会化解。不幸的是,很多冲突很难解决。引起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涉及客观现实,又涉及主观上的信仰,解决起来会面临巨大的困难。于是,我们只好无意识地采取拖延来逃避面对。

很多时候,逃避并不能躲避问题。焦虑症患者意识到自己患有焦虑问题后,开始寻找一个解决的方法。有的人选择了直面焦虑,通过更加努力的方式来让焦虑消失,或者换来更大的焦虑;而另外的一些人,则因为种种原因,采取了逃避措施,然而,有一些问题虽然能回避,却无法逃避,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于是他们采取了拖延战术。

拖延者通常回避一切可能唤醒焦虑的场景和工作,甚至是思想,常见的表象有迟迟不作决定、不开始工作,甚至装作厌恶它们,并在一开始就避免做这些事。比如一个人不喜欢社交,甚至患有社交恐慌症,所以当他遇到社交活动时,就会本能地排斥。当他决定去参加朋友的聚会时,迟迟不和朋友联系,不准备聚会的服装,直到晚会开始前才给朋友打电话,告知自己因病无法成行。

然而最为不幸的是,拖延战术远非解决我们问题的突破口;相反,它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我们对拖延战术的依赖。

§第五节 自我心理暗示:压力大能力强

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

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

——贝弗里奇

战拖要诀 积极暗示

张先生最近总感觉到“亚历山大”,老板要求他必须在下周一的公司例会上将一份重要的市场调查报告发到每一个参会员工的手中。张先生也清楚这份报告的重要性,这份报告将关系到他年底的考核,更关系到公司在A区的市场前景。可是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顺利完成老板的任务,而是觉得这么繁重的工作,他必须要找到大量的资料,自己手头中的其他事情也必须放一放,这是一项足以让他忙得焦头烂额的任务。

老张的拖延毛病又犯了,这一次他又给自己找了一个心安理得的借口:这么重要而繁重的任务,我必须考虑周全、规划细致。直到周日,他才极其不情愿地连续工作了10多个小时将报告写完,结果可想而知。周一他把报告提交给老板时,虽然老板什么也没说,但老板的表情让他为自己年底的考核开始担忧起来。

面对这样繁重而又重要的任务,我们常人的想法首先是:我必须要排除万难,准时地完成这个任务,让老板对我刮目相看,也许因此而得到提拔也说不定。可是,造成老张拖延的原因是他在做事情之前给自己的心理暗示:

“这么繁重又变态的工作,给不到一周的时间,真是太为难我了!即使我每天都加班也未必能够得到老板的认同。”

“本来很轻松快乐的一天,就因为这样的一个工作周末,我没有时间和老王去钓鱼了。本来都约好了的,看来这次又去不了,这份讨厌的差事!”

“反正迟早都要交上去,那就最后一天再动手吧,反正我从一开始也不打算接这份工作,做好做坏我也不负责。”

无处不在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指个体从客观现实中接收到某个客观信息,从而作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心理暗示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更不一定是正确的。因为主观上已认可了它的存在,所以人们心理上趋向于接受这个“事实”。

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受着暗示的影响。比如职场中的一些人在接到任务后,首先会对任务作一个定性判断——任务太难了还是很容易——进而对个人的行为作出一个预期。有一些人遇到有难度的任务就会产生这样的心理模式:这个任务太难了,别人都去做容易的事情,我却来啃硬骨头,不能忍受持续做这件事情,往后拖一拖再做吧,明天再做吧。但是往往明天到了,他们心里还是不情愿动手做,又继续往后推。其实,这个任务是简单是难,并不一定和人的主观判断一样,而是心理暗示在起着作用。

在职场中,那些领导有方的领导善于使用积极的暗示,通过不断鼓励和赞美下属做得好的部分,暗示下属把所有的部分都做得一样好,既让下属因领导对自己工作的认可感到欢欣鼓舞,又让下属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

拖延——心理暗示的荼毒

人们常常觉得生活不公平,生活太累。累,是身体、心理和精神上面的感觉。心累,使人长期陷于亚健康状态;心累,会使自己精神不振。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把一直未完成的任务向后拖,就会不断增大工作总量,让你疲于应付,承受更大的压力。拖延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压力,拖得越久压力越大。

作为拖延行为,其心理暗示往往是从一些消极的心理出发:生活不应该太艰难,人生本来就应该享受,如果生活太艰难了是因为对自我的苛求太多了。这种想法根植于人们生理上的基本需求。如果某个东西需要艰苦的努力才能获得,许多人的想法就是趋利避害,于是采取了拖延的策略。

从心理学角度上讲,拖延的另外一个来源是“恐惧”。因为渴求成功,人们害怕失败,害怕自己不能成功,所以会在潜意识中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也许过了今天,事情就会有转机,或许那时候一切都会不同,自己就会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而事实是,当他们终于等到了那个“明天”,他们还是会考虑到这个任务的压力和困难,从而将自己先前的理由合理化。

心理暗示必须要结合一些客观的情境才能起到作用。比如,老板交给你一件复杂的工作,而交给了其他人一些相对简单的工作,由于你平时有拖拉的毛病,你的心里开始不平衡,加之面对问题时又无从着手,于是你开始为自己的拖拉寻找借口。

现实生活中,伴随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琐事的增多、职场关系的复杂,人们的承受能力并不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加强。特别是原本就意志力薄弱的人,遇到事情后并不采取积极的行动,而是一味推脱,并为自己的行为找出“合理的借口”,从而让原本就复杂的事情变得更加繁琐。

§第六节 受害者心态:别人行我不行

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

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

——威尔逊

战拖要诀 相信自己

你是否有下面这些心态:

当面对一个任务时,你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而无法完成?

面对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你会感到无处着手?

当你觉得做不到时,轻易就放弃了,或者无限期地拖延下去?你总觉得你完成不了的任务别人很容易就能搞定?

不要让负能量影响了你

中医学把人体内的各种系统平衡关系总结为两种——阴和阳,并讲求阴阳平衡。其中阳气是推动人体生长发育的动力,更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元素。如果一个人阳气不足,就会看起来内力不足,失去了基本的生气。将这种阴阳理论推广到人群中,就会出现一部分人意气风发、春风得意,而另外一部分人则畏首畏尾、裹足不前的情况。

在职场中,同样存在这样两种状态的人:一些人信心十足,做起事来井井有条,得心应手;而另一部分人则毫无章法,一事无成。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有些人为之孜孜不倦地努力,另一些人却担心获得成功会让他们神疲体乏。因为成功的代价是时间、努力和专注,在期望成功时,他们害怕付出太多,所以他们选择了什么也不做,即使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他们也抱着拖一拖的态度,以致延误了最佳时间。

一只杯子里面有半杯水,乐观的人的想法是:“真好,居然还有半杯水。”而悲观的人看到了却说:“只剩下了半杯水。”

那个杯子在两个人的眼中都是装了一半的水,所不同的是他们的心态。杯子中水的多少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乐观者身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正能量;而在悲观者那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负能量。

在人体内,都存在着一个能量场,这个场不仅能调整你的行为状态,还会向外辐射,影响到你周遭的环境和人。能量场高的人一定是自我肯定之人,而能量场低的人一定是自我否定之人。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受到这个能量场的影响。

文迪是一名本科生,考了几次公务员都没有考上,因此觉得自己很没用、很失败,为了生活,她不得不来到了一家公司做销售。但是这家公司中就她一个本科生,别人的学历层次都很低,她觉得有些憋屈。由于自己平时不善言谈,所以在和客户打交道时,她总是无法令客户满意,公司主管总是找她谈话。面对这种情况,她总觉得自己是属于那种“高分低能”的人,很多时候,面对一些新的问题,她总是无所适从,对自己有种自暴自弃的想法。到了最后,无论遇到领导交给她什么任务,她总是将任务拖到不得不开始时才勉强去做。

文迪的这种情况在职场中经常见到。很多学历高的员工经常从自命不凡转到自我否定,进入了一个怪圈。那么是哪些因素让他们产生职场中的自我否定感呢?

自我否定的因素分析

1.自卑心理

自卑的意思是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不如人。自卑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还伴有一些特殊的负面情绪。自卑者更多展示出负能量。

当人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又在分析自己时缺乏理性客观的判断时,自卑就像影子一样追随着一个人。这种心理一旦形成,往往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开始,到不能表现出自己的能力,最后发展到在与人交往中感到自惭形秽。本来事情很简单,或者自己经过努力后也可以解决,但是自卑的念头会随时跳出来,告诉自己“我不行”、“我差得很远”,从此放弃追求。

2.过高估计他人,过低估计自己

做事果断的人想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而犹豫不决的人总是逃避,不想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后一种人不仅不了解自己,更无法对别人作出准确的判断,陷入了一种沉迷于假象或者人云亦云的境地。这种人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和信任,往往在看到他人的表现之后,就会自惭形秽,更加否定自己。“我缺乏别人的能力,我怎么能竞争得过单位的同事?”抱有这种想法或者态度的人,没有开始工作,就已经在气势上输了别人一头。

3.逃避竞争

许多人自我设限,陷入了宿命论和悲观主义的泥淖中。面对办公室中激烈的竞争,他们害怕自己风头出在办公室会得罪人,又担心自己做事达不到领导的要求被批评,所以做起事来不敢承担责任。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在团队协作中,大家不愿意与这样的人为伍,害怕他们会拖后腿。而对于老板来说,你害怕竞争,在他看来是因为你的自信不足,而自信不足的背后可能就是因为能力的缺乏,因此他不会放心地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你,你往后必定难受重用。

4.职场文化的熏陶

职场是一个封闭、微妙的环境,表面上一潭静水,实际上暗流涌动,充斥着各种矛盾,掺杂着各种声音。在职场呆久了的人,无形之中会受到职场亚文化的影响。在职场中,负能量往往要比正能量的影响更大、效用更强。人在其中,更容易受到那些让人消极、倦怠、心里不爽的人和事的感染。身在其中,你不得不时刻提防这些负面能量的影响,否则就会卷入负面能量的漩涡,不仅影响职场前途,还会损害你的形象,甚至失去工作。

§第七节 三种类型:鼓励型、逃避型、决心型

一个人绝对不可在遇到危险时,背过身去试图逃避。

若是这样做,只会使危险加倍。但是如果立刻面对它,豪不退缩,

危险便会减半。决不要逃避任何事物,决不!

——邱吉尔

战拖要诀 严格要求

拖延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特别影响个人的发展。拖延成为了职场中的一种通病,引起了各个领域的学者的研究。按照类型,弗拉里博士定义了三种基本的拖延者:鼓励型、逃避型、决心型。

鼓励型

鼓励型拖延者,或者说找刺激型拖延者,他们盼着最后几分钟的忙碌带来的快感。一个人认为自己五天之内可以完成一件任务,所以还有两个星期的时候,他绝对不会去考虑开始为这件事情做一些准备,直到最后只剩五天了才开始。一些人非常享受在这种紧迫感下完成任务给自己带来的“乐趣”,觉得压力才是“不竭的动力”。由于最后的结果还差强人意,所以就强化了某些人把事情一拖再拖直至拖到最后的心态,并且对他们的后续行为进行暗示,强化这种判断。

小凡博士是个典型的拖延患者,连导师很多时候也对他感到无奈,甚至常常拿他的拖延来告诫学弟学妹们。小凡博士的这个恶习从小就有,从小他做什么事情就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出手。仗着聪明的小脑袋和眼疾手快,他一路从未遇到什么大的困难,从中学到大学,从大学到博士,他并非没有意识到拖延的问题,也不是不曾反省过拖延的危害,但他觉得要是没有了拖延,自己真的很难从做事中找到任何乐趣。如今读博,面对严谨的学术研究和论文,面对导师严格的要求,小凡博士还是没有多大的改进,每次写论文总是在最后时刻才开始,往往在交给导师审阅的前半个小时仍在“刻苦钻研”。

对这种人而言,获得额外快感往往是一时的,只是在完成任务的那一刻,其余的大多数时间内,拖延不仅给当事人带来内在精神上的折磨,令其感到后悔和深深的绝望,在工作、学业、家庭和人际关系上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而且这种行为一旦“上瘾”,便会很难戒掉。

逃避型

对于一些拖延者而言,对过去一些失败经历的记忆会变成一种压力,从而形成一种心理畏惧,当他们在面临类似的问题时,就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遇到有难度的问题,他们就会想到曾经的情况,选择了逃避问题,可是由于人在职场,又不得不去做事情,于是他们便无限期地把任务拖延下去。

逃避型的拖延者逃避失败的恐惧,有的人甚至害怕成功,但实际上他们非常关注别人对自己的判断,他们认为自己是缺乏努力,而不是能力和信心方面的原因。一旦接到什么任务他们总会担心:“我能做好吗?做错了领导会怎么说?”他们把做事的时间浪费在瞻前顾后上面了,白白地耽搁了时间。

小张是办公室新来的员工,每天有完不成的任务。一会儿接收客户的传真;一会儿给领导整理出急需的会议材料;办公室主任告诉他一会儿有一个会议,要他提前布置好会场;经理又安排给他……这个任务刚刚完成,另一个任务又安排到他的头上。面对一些复杂的任务,小张觉得自己恐怕完不成,于是就找那些自己能很快完成的任务先做,等到所有的简单任务完成以后,再去集中“啃”那些难啃的“骨头”。有时候,面对没有完成的任务,他会留在单位加班。可是下班后,他就打开电脑看着帖子,更加不愿去碰触那些“难啃的骨头”。就这样,他手头中总有积压的任务。

繁重的任务让小张疲于应付,面对那些“难啃的骨头”,小张只好用逃避来对待。但是,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你见或不见,任务就在那里,不远不近,就在你的眼前。

决心型

作为“决心型”的拖延者,他们容易受到外界或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容易沉溺于外物。他们面对要做的事情没法下决心,他们手头有紧迫的任务,可却迟迟不去动手。

古人告诉我们要“知行合一”,或者理论和实践相统一。作为决心型拖延者,他们的知行却是分离的,很少能交汇。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他们制订好了完美的计划,你却始终看不到他们的行动;当你发现他们的时候,他们往往还在虚幻的社区中沉迷不已。

法国的大文豪雨果,用现代的标准来看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拖延患者。他经常把重要的事情忘记了,从来不按时完成编辑的任务,常常因为参加沙龙聚会而把写好的文稿扔在一边。他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就决定自己如果不完成任务就不出去。有一次,因为编辑催他的文稿一直没有写完,引起了编辑的不满。他于是下定决心: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一定等写完文稿后再出去。于是他自己找来了剪子,将自己头发剪得不成样子,连佣人都忍不住对他的模样哈哈大笑。还有一次,他为了完成稿件,让仆人把他的衣服全部藏起来,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心一意写稿子,因为即使他想出去,也找不到衣服。

对于迟迟不下决心或者下不了决心的人,他们需要做的是“对自己狠一点”,而不是对自己“更温柔一些”。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拖延,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如果不是情非得已,都是不可原谅的。记得有人说过,人的一生中不用奋斗就能得到的只有年龄。而组成年龄的只有时间。因此我们选择拖延,就是在浪费时间,浪费我们的生命。

同类推荐
  • 职场要悟玄机

    职场要悟玄机

    本书以实际事例和语言说出了职场生存的方法和技巧,总共讲叙了职场要悟的十一个玄机,它们都从不同角度给大家提供了如何在职场巧妙做人,如何在办公室里赢得人们的信赖和欢迎,如何让自己避免被别人陷害、挤压、利用,如何在办公室里争得权利,出人头地……
  • 每天一堂感恩课

    每天一堂感恩课

    感恩之心的形成是心灵修炼的结果。心理学认为:心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常怀感恩之心,我们的人生将更加美好。一天一个感恩故事、一天一段感恩阐述。从一月到十二月,让读者在这一年的感恩之旅中完成心灵的蜕变。
  • 年轻人成大器必知:金玉良言

    年轻人成大器必知:金玉良言

    一句箴言就可以浇灌一个人的心灵,一句箴言就可以成就一个人的未来,一句箴言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无论你相信与否,这都是事实。本书收录了百余篇名人小故事,记录了名人成长的脚步。每一个标题都是影响名人一生的经典名言,其内容妙趣黄生,其体例别出心装。无论是烟雾飘渺的早晨,还是阳光灿粒的午后,再或是华灯初上的夜晚,翻开安,都如同驾一叶轻舟,通往世外桃源,渐入佳境……
  • 幸福冲击波

    幸福冲击波

    是时候来一次“向幸福出发”了,是时候思考“什么是幸福”了。只有看清什么是自己所追求的,厘定未来道路的方向,清楚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和能要的,才能够把握幸福的真义。幸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幸福,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幸福的家庭,幸福的社区,幸福的环境,幸福的企业,幸福的城市,幸福的国家。
  • 开创事业(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开创事业(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热门推荐
  • 血色专案组

    血色专案组

    凶杀现场带来的恐惧是直观的,人性带来的惊悚却感觉灵魂在颤抖。一场游戏,天才于疯子之间惨绝人寰,谁才是胜者?死者有冤,法来申,尸体会说话,真凶无处可藏,我是离尸体最近的人,专案组吴天。
  • 一看就懂创新思维

    一看就懂创新思维

    如果你觉得学习没有热情,工作缺少活力,人际关系平平,事业不温不火……如果你的女朋友说你没劲。老师说你没用,朋友说你像杯白开水——没味道,那么,你真的需要引进点创新思维了!一个全新的你的产生,未必需要一个新环境,或许只需要一种新思维。
  • 旧时月色在潇湘

    旧时月色在潇湘

    照镜子的时候,你说,镜中的那个人是不是你呢?镜中的模样,从来都既是真实的,也是不真实的。就如同彼此命途中的故事,亦真亦幻,既真切又虚无。
  • 驯兽高手

    驯兽高手

    A市的程晋放假回家,途中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狼,便赶忙上前帮助,没想到竟然穿越了。。。面对这未知的世界,他该怎么做呢?
  •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字文》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南朝梁(502年─549年)周兴嗣所作的一首长韵文。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文章。据说是梁武帝取了王羲之写的一千个字体,令其亲人练习书法,而后觉得杂乱无章,于是又命周兴嗣(470年─521年)编为一篇文章。千字文是用来教授儿童基本汉字之重要启蒙读物,和《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同时在汉字文化圈也受到重视。
  • 红楼逸梦潇湘情

    红楼逸梦潇湘情

    太子病重,御医回天乏术,皇上下旨,选官宦人家女儿,为太子冲喜。寄人篱下,黛玉被逼,毅然决然,选择了为太子冲喜,原来太子病重另有内情,看来她这个太子妃当来也不容易啊!
  • 衍阴阳

    衍阴阳

    他受师尊遗命,将剑法名扬天下,于是步步为营,恰此巧借魔教之手,先挑赤炼,在挑峨眉,对战少林,却不料剑法大限,又遇正派赶来抢战,终不敌,败伤而逃...
  • 腹黑主萌妻挡道

    腹黑主萌妻挡道

    她是天使,被家里人宠爱的公主。他是十大财阁的领头人,少年时以捉弄她为生活目标;他是贵族的公子哥儿,是她的青梅竹马;他是腹黑主,霸道无礼……他们在这高中时代会发生怎样的是呢,又是谁得到了她呢?
  • 带着笔记本去穿越

    带着笔记本去穿越

    【起点第二编辑组签约作品。保证完本!放心收藏!】杨易很不幸地穿越到了异界,幸运的是他带上了笔记本,更幸运的是还可以上网,更更幸运的是……“哥们,想穿越吗?”“嗯!”“真的想吗?”“嗯!”“准备怎么穿?”“摸电门、跳楼、车祸……”“晕,这年头谁还整这么没有技术含量的?来,告诉我IP,我带你穿越,安全又环保。”……半个小时后……“真穿了!”某男惊喜的热泪盈眶。“信易哥,得穿越。”杨易酷酷地一转身,留下一个无比拉风的后脑勺。我们的口号是:大家穿,才是真的穿!!作者敬告书友:请勿因本书随意告诉别人IP地址,如有损失,后果自负。
  • 血噬九天

    血噬九天

    远古天地异变,成神之路断绝而今神血现世,天下风云变幻,谁主沉浮少年将军左云河一夜被扁庶民,神血传承,得九轮血玉瞳,神皇又如何,若挡我之道,一剑杀之,我为主宰,血噬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