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3100000009

第9章 里仁第四(2)

【解读】孔子认为,“礼”是建立道德伦常和正常秩序的规范、准则,“让”是克制个人情绪、欲望的品德。用礼制、谦让来治理国家,才能以谦让、谨慎的态度对待民众,处理问题,才能做到以礼治国、以德服人,从而避免以上欺下、以强凌弱的****。对个人而言,以谦让、恭谨的态度待人和处世,自然就体现了礼。孔子所推崇的礼让思想,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中华民族在礼让之风的熏陶下成为了礼仪之邦。

4.14子曰:“不患无位①,患所以立②。不患莫己知③,求为可知也④。”

【译文】孔子说:“不忧虑自己没有职位,只担心凭什么去任职。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要努力去做别人就会了解。”

【注释】①患:忧虑,担心。②所以立:朱熹《论语集注》:“谓所以立乎其位者。”以:介词。表凭借。③莫己知:“莫知己”的倒装句。④求:追求。这里意思是努力。为:做。

【解读】孔子认为,职位和名声对一个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重品德修养,有真才实学。一个品德低劣、贪财好利的人,即使采取各种手段求得了一官半职,也是不可能长久的;一个没有真才实学、靠哗众取宠的人,即使成了所谓“名人”,也是沽名钓誉,终究会昙花一现。因此,一个人立身处世,要淡泊名利,要注重品德的修养、学识的积累、才干的历练,立志成为一个德才兼备、对社会有用的人。

4.15子曰:“参乎①!吾道一以贯之②。”曾子曰:“唯③。”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④。”

【译文】孔子说:“曾参呀!我的思想以一个基本观念贯穿其中。”曾参说:“对。”孔子出去后,其他学生问曾参:“先生说的什么意思?”曾参说:“先生的思想,不过是忠与恕罢了。”

【注释】①参:曾参,字子舆,鲁国人,孔子的学生。②道:学说,思想。贯:贯穿。③唯:答应声。是,对。④而已:语末助词。罢了。

【解读】孔子对学生强调自己的思想中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是什么观念他没有说明,而是留下问题或悬念,让学生们去理解,这体现了孔子“不愤不悱,不启不发”的教学艺术。按照曾参的理解,贯穿孔子思想的基本观念是“忠”和“恕”。朱熹《论语集注》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可见,“忠”和“恕”是一个人为人和处世的基本原则,是“礼”在一个人立身处世中的具体表现,也是孔子“仁”的思想的基本要求。因此,对于贯穿孔子思想的基本观念,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曾参理解为“忠恕”,战国时期的孟子理解为“孝悌”,未免失之偏颇;如果理解为“仁”或者“礼”,恐怕更为符合孔子的本意。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①,小人喻于利②。”

【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伸张道义,小人只知道个人利益。”

【注释】①喻:懂得,知道。义:道义。②利:利益。

【解读】孔子认为,君子的关注点在“义”,小人的关注点是“利”,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如果他在这里说的君子指君主、官员,小人指普通百姓,那么他们的关注点分别是“义”和“利”就无可厚非;如果他说的君子指贤德的人,小人指卑劣的人,则君子懂得伸张道义值得赞赏,小人只知道个人私利应予鄙视。孔子的这句话,体现了他的是非观、善恶观,以及他推崇礼制、伸张道义的思想。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应该想怎样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从内心自我反省。”

【注释】①齐:相等,相同。意思是看齐。②内:内心。省(xǐng):检查自己,反省。

【解读】这是孔子谈品德和人性修养的言论,体现了他要求君子注重“进德修业”、“三省吾身”的思想,以及谦虚好学的精神。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其中,有德才兼备的人,有品行卑劣的人,有平常朴实的人,也有庸俗无聊的人。按照孔子的观点,对贤德的人,对今人所说的好人,应该学习,应该看齐;对不贤的人,对今人所说的不好的人,应该从自身进行反省,看是否有同样的问题或行为。这种坦荡的胸怀、谦虚的态度,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4.18子曰:“事父母几谏①,见志不从②,又敬不违③,劳而不怨④。”

【译文】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过错要婉言规劝,看到心意不被接受,仍然要恭敬而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却不要抱怨。”

【注释】①几谏:对尊长婉言规劝。②志:心意,意见。从:听从。这里指接受。③违:违背。这里指触犯。④劳:忧愁。《诗?邶风?燕燕》:“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解读】这是孔子谈子女对待父母的态度和方式的言论,体现了孔子孝顺父母、严于律己的思想。孔子认为,孝顺父母是子女应该坚持的原则,婉言规劝父母的过错,这也是“孝”的表现。如果父母有了过错,子女不讲方式,简单粗暴地对待,必然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当意见不被采纳时,孔子所讲的方法,就是今人所说的讲究策略,其目的仍然是关心父母,孝顺父母。这段言论,体现了孔子一贯的“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说理风格,通过日常小事阐述了“孝”的思想。

4.19子曰:“父母在①,不远游②。游必有方③。”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时,尽量不出远门。如果需要出远门,也要有一定的去处。”

【注释】①在:指活着,在世。②远游:出远门。指去外地求学或工作。③方:地方。这里指去处。

【解读】孔子所讲的“孝”,表现在内心情感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此章,孔子要求子女尽量不出远门,即使有事必须出远门,也要明确去处,目的是避免父母的担心和忧虑,这是从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具体的“孝”。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这样具体地培育儿女对父母的爱心,即孝,即仁,它是人性情感的具体培育,不是什么‘处世格言’。它是情感的具体塑造而非抽象的理论概念,重要的仍是作为人子的这种情感态度。”(《论语今读》)当今社会,出远门而不在父母身边的人恐怕占了多数,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封家书,免去了父母的许多担忧,许多挂念。而“常回家看看”的具体行动,更体现了儿女对父母的爱心和一片深情。

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①,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子女能长时间不改变父亲做人处世的原则,就可以说是孝了。”

【注释】①道:思想。这里指做人处世的原则。

【解读】此章孔子从做人处世的角度讲子女的孝。孔子认为,子女对父亲的孝,在做人处世方面,应坚持父亲做人处世的原则。孔子把这种原则称为“道”,就应该理解为正面的、合理的。对于这样的“道”或原则,作为子女理所当然应该坚持。推而广之,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对父亲做人处世的原则又不能盲从,而应该进行具体分析。正确的,应该坚持;不妥的,不能坚持;错误的,应婉言规劝,不予采纳。能够实事求是地对待父亲做人处世的原则,这才是对父亲真正的孝顺。

4.21子曰:“父母之年①,不可不知也②。一则以喜③,一则以惧④。”

【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能不记得。一方面因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因他们衰老而忧虑。”

【注释】①年:指年龄。②知:知道。这里意思是记得。③以:以之。省略了代词“之”。④惧:恐惧。引申为忧虑。

【解读】孔子要求子女记得父母的年龄,仍然是通过人性情感的培育,让子女树立对父母孝顺的人伦观念。有了这种观念,子女才会从心灵深处关心父母,不但记得父母的年龄,知道父母的身体状况,还能时时、处处从细微之处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季羡林先生晚年为别人题字,在题写“爱国、尊师”之后,总要写上“孝亲”两个字,既体现了他对父母、长辈的“孝”,又对生活在21世纪的年轻一代提出了“孝亲”的要求。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①,耻躬之不逮也②。”

【译文】孔子说:“古代的人不轻易说话,是因为他以自己做不到为耻辱。”

【注释】①古者:古代的人。言之不出:话不轻易说出。②耻:这里作动词。以……为耻。躬:亲自。引申为自身。逮:及,追上。不逮:追不上,赶不上。意思是做不到。

【解读】谨言慎行、言行一致,这是孔子倡导和推崇的美德。对个人而言,做到言出必行、言行一致,这是个体私德。对社会而言,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商业广告,做到言而必行、名副其实,这是社会公德。当今社会,言而无信、言行不一的人,大有人在;有令不行、朝令夕改的情况,屡见不鲜。在进入全球一体化的商业社会,倡导和弘扬言行一致、言而有信的美德,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4.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①。”

【译文】孔子说:“因为约束自己而犯过失,这种情况是少有的。”

【注释】①约:约束,节制。失:过失。鲜(xiǎn):少。

【解读】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人只有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不犯或少犯错误的观点。约束自己,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自律。凡是严于律己的人,对名誉、地位、金钱等等,都不会不择手段地去追求、占有。放纵自己的人,对名誉、地位、金钱等东西,都会拼命去追逐,不择手段地获取。这种人利欲熏心,毫无廉耻,其结局是臭名昭著,遗恨终身。古今中外,这种放纵自己、不顾廉耻的人,不乏其人。那么,应该以什么来约束自己呢?按照孔子一贯的主张,应该以“礼”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符合礼义、道德的事就做,违反礼义、道德的事就不做。只有这样,才能不犯或少犯错误。

4.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①。”

【译文】孔子说:“君子要做到说话谨慎,行动敏捷。”

【注释】①欲:要。讷(nè):语言迟钝。意思是说话谨慎。敏:敏捷。

【解读】言出必行、言行一致,这是孔子对贤德的人的要求,目的在于塑造健康、完善的人性。说话谨慎,体现的是信守承诺,因此在说话或作出决定之前,一定要认真分析,深思熟虑,从而形成正确的意见或决定。一旦说出自己的意见或决定,如果没有重大或特殊的原因,就必须付诸实施。否则,就是言而无信,言行不一。对待工作或所做的事情,应该尽心竭力,敏捷务实,而不能拖拉应付,敷衍了事。让我们牢记“讷于言,敏于行”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做一个言而有信、勤勉务实的人。

4.25子曰:“德不孤①,必有邻②。”

【译文】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人亲近。”

【注释】①德:道德,德行。②邻:亲,近。

【解读】孔子认为,道德修养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它决定了一个人的品德、人格、胸襟以及待人处世的原则。试想,一个人格卑劣、利欲熏心、斤斤计较、行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怎么会得到别人的亲近和赞赏?在当今社会,一个人要处理好同事关系、上下关系、长幼关系、邻里关系,不能靠刻意追求,不能靠小恩小惠,最根本的仍然在于道德修养。有了高尚的人格、品德,又善于在生活实践中领悟待人处世之道,自然会得到别人的亲近和赞赏,甚至远方的人也会敬慕他的德行。

4.26子游曰:“事君数①,斯辱矣②;朋友数,斯疏矣③。”

【译文】子游说:“侍奉国君过于烦琐,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过于烦琐,就会受到疏远。”

【注释】①数: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②斯:连词。则,乃,就会。③疏:疏远。

【解读】子游认为,一个人无论侍奉国君,还是对待朋友,都应该出自忠诚,但在形式上应把握好“度”。超过这个“度”,就会烦琐,就会令人生厌,使人产生反感。中、外历史上这种忠心事主反遭侮辱,诚心待人反被疏远的事还少吗?事君、待友应把握的“度”,从根本上说就是“礼”。在待人处世中注重礼仪,遵循礼节,懂得礼貌,就不会因过于烦琐而招致侮辱或受到疏远。

同类推荐
  • 棋经

    棋经

    《棋经》,又称《棋经十三篇》,是中国悠久的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从内容到体裁到篇目设计,都是模仿《孙子十三篇》全书首篇总论棋局,以为黑白之棋,正合阴阳之分。以下各篇则从“得算”、“权舆”等各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对弈的战略战术,对弈者应有的品德作风。论述深刻,内容丰富。
  • 荀子(中华国学经典)

    荀子(中华国学经典)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此外,荀子还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 江湖奇侠传

    江湖奇侠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 吕氏春秋(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吕氏春秋(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付出与收获

    付出与收获

    故事发生在1994年,马克和妻子在迈阿密过着普通中产阶级的生活。他并不知道,那年的11月他的人生和他的家庭就会永远改变,就算最奇怪的梦境也比不上发生的故事。这本书里马克讲述了他被蓄意绑架险些遭人谋杀的经历。本书会让你有身历其境的感觉,给你关于这个事件独一无二的视角,看看他怎么身心抗争挺过了这段经历。看到马克的经历,你会发现,别人可以从一个人身上夺走一切,唯有精神和求生欲是别人拿不走的。起初没有人相信马克,连警察也不例外,但马克坚持不懈,终于在犯罪分子再次向别人下手之前将他们绳之以法。这是本拿在手里就很难放下的书,过去20年最吸引人的故事。
  • 虔诚的苦行者

    虔诚的苦行者

    云山之巅有位普通老人,教出一个天下第一的徒弟。东夷之都走出来一个天然萌的少女。埋骨岭崛起一位女王骄傲如同开了屏的孔雀。一位等待了五百年的萝莉。一个失去记忆的十岁沙漠,独行荒漠十载穿越绝地之称的“黄昏之地”。他敬天,敬地,敬人,敬重生命。他不惧人,不惧地,不惧天。
  • 西西里的荣光

    西西里的荣光

    从无依无靠的孤女变身黑道大小姐,泯灭天真,杀伐无情……“我会如此,只是因为他。”被拐混血少女与年轻的黑手党教父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原来那是他一生中给过我最温柔的眼神,只是我到现在才明白。”痛与爱,孰胜孰负?“可他欠我的,我会一分一分拿回来。”面对在暗处如藤蔓般不断滋生的感情,他们将何去何从?(情节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巅峰权贵

    巅峰权贵

    苟利国家生死以,不以祸福趋避之!本文讲述了一个重生的落魄红三代的事迹,述说了一个以改革开放为背景的官场经历!且看主角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和头脑,在如履薄冰的官场商场道路上一路披荆斩棘,一览众山小!
  • 堇色奕人

    堇色奕人

    明明我苏堇泽只是一个幼年父母双亡,被寄养姑丈一家篱下的贫苦少年,却因为你,我享受到了这世间最真挚的爱;因为是你,我可以任性的舍弃全世界,舍弃所有我在乎的亦或不在乎的人和事,努力站在你身旁,陪你看世界。爱是什么?爱是不顾世俗眼光,只求身边有你!爱是不论如何分离,我们始终会在一起。秋奕,不管今生我们是否会在一起,我都无悔爱上你。【本书坑~】
  • 忆前生若今世

    忆前生若今世

    一次落水,忆起前生,忘却今世。一次相遇,缘起不灭。为他可付出一切,为她可负尽天下。
  • 亿万总裁:轻点爱

    亿万总裁:轻点爱

    华憬肃也是在商场当中摸爬滚打了十年的人了,而且,华憬肃一贯的性子也是外表云淡风轻,但是,心机却是很深沉的人。虽然,洛氏集团的实力和他们华氏集团的实力是没有办法比的,但是,最近华氏集团和洛氏集团也是有着不少的合作,在商场上面,只要是能够成为朋友,华憬肃还是不想要自己多一个敌人的。“华萝莉,过来一下,让本少爷亲一口”,华憬肃你个恶魔,老娘诅咒你以后生儿子没有JJ。“我家的萝莉,你怎么可以这么说你未来的儿子呢?”
  • 囚龙葬天

    囚龙葬天

    生为大夏之人,死为大夏之魂,囚龙柱可囚得了龙,却囚不住我,葬天刀可葬得了天,却葬不了孤!纵横沙场十数载的大夏太子,受人算计,葬身于沙场之上,却不想,竟重生于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之中,没有魔法,没有斗气,只有被称为尊为仙人的御灵者!且随我一同注视太子殿下纵横异界!
  • 财道

    财道

    中国首部财道小说,《新京报》、《金陵晚报》、《莽原》、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11家媒体同时推出。本书演绎人生命数奇情,平视当代富豪巨贾,探究中国财道智慧。这是一部关于金融奇人、奇事、奇情的奇书。它演绎了一出出财运和命数的故事,写尽了男女之情在财运和命数之间的彷徨纠葛。作者葛红兵在小说中引进了真实案例,有很强的社会写真、客观纪实的倾向。同时小说中崔钧毅以“义”为中心的财道思想,老范以“舍”为中心的财道思想,武琼斯以“取”为中心的财道思想贯穿书中,读者或许从中能得到深刻的启发。
  •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精短小说合集,刘国芳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微型小说发展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在中国,只要是读书的人,《花开的声音》在创作上昭示了一种微型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微型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他对微开型小说这种文体的把握与运用已达驾轻就熟的程度,善于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注重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歌颂真善美,鞭鞑假丑恶;讲究构思的精巧,追求艺术的多样,写实的、寓言的、象征的、荒诞的,摇曳多姿,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精品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