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继位之初,东三郡叛乱四起,山越也趁火打劫,于是孙权派遣程普、朱治、贺齐三将各领兵平定三郡叛乱,趁机夺走太守兵权。在大军面前,叛军很快灰飞烟灭,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三将继而进攻作乱的山越,在击破了几股山越宗族后,其他宗族见势不妙,便纷纷逃进山中。三将遵从孙权命令,对被俘山越均施以恩化,宣读新令后便释放回去。
山越人数众多,分布广泛,难以在短期内消灭。三将也是兵力不足,难以进剿,因此战事稍停。此后不久,孙权便任命黄盖担任丹阳都尉,替回程普。
目前秋收临近,各地开始准备秋收事宜,有的地方已经开始收割。虽然今年江东人祸频频,但好歹没什么天灾,而且未被叛军和山越波及的地方还是很大的。眼看今年的粮食会获得丰收,江东众官吏们都是心情愉快。
然而,东三郡和豫章、庐陵报上来的情况却让孙权震怒不已,五郡所属各县均有山越下山抢收粮食的消息,他们强抢粮食,驱逐百姓。县里因为孙权将兵调走,无兵可派,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粮食被山越抢走。百姓因反抗而被杀死的更是数不胜数。
孙权原本以为靠怀柔政策能感化山越,但现在看来,山越早已不是一般的平民,他们已经习惯了抢劫,习惯了无拘无束,习惯了土匪作风,又怎么会下山接受别人的统治。看来必须派遣大军对山越进行围剿,彻底铲除这颗毒瘤,否则在自己与刘表、曹操交战时,山越在后方作乱,不是腹背受敌了么。
孙权马上召集众将商议解决山越的问题,张昭道:“山越问题由来已久,因此各县均有军队,多的近万,少的也有数千,就是为了防备山越。现在没有兵了,当然任山越来去自如。”
孙权听出了张昭话里的抱怨之意,便解释道:“先前确实是我考虑不周,不过这并不能说将兵权集中就是错误的,兵权还是要集中,不过兵力不用集中,可以分散到各县,负责各县内的保卫工作。但是调动事宜不能让县令插手。现在先讨论一下对待山越的问题,我的意思是剿,用两三年的时间,彻底剿除江东山越,你们说说你们的看法。”
程普犹疑的道:“剿是可以,不过两三年的时间恐怕并不能剿灭,山越大多住在山险之地,占据地利,若是据险而守,我军硬攻,伤亡必大。况且山越就算打不过,还可以往深山里跑,我军不熟地利,难以追到他们。”
周瑜缓缓道:“山越人虽然战力不俗,不过不习战阵,不懂兵法,剿之必胜。所难者无非如程公所言,不过若能将山越诱下山来,必可一鼓而胜,至于山越逃往深山,我等以大军阻塞其出山之路,其无粮草必然投降。”
孙邵接言道:“不错,对其投降之人,可择其精壮充入军中,其余老幼迁往平原地区,再严加管教,必可使其重归王化。”
秦松道:“只是并非所有山越都不服王化,恶劣成性,有的宗族此次不会叛乱,可是难保以后也不会叛,如何区分开来是个大问题。”
孙权道:“这个问题我已经想了很久了,我想可以这样,对于罪行累累的宗族,必须剿灭,迁徙其众。还有深山险地的山越,也必须全部迁徙到山外,可以由各郡县向他们宣布此令,不服从者,大军立刻进剿,强行迁徙。对于宗族势力大的山越,可以采取措施分化瓦解之,其中暂无恶行的,可以征其宗帅为官,将之调走,然后再行分化。”
张昭迟疑道:“荆州刘表,扬州严象,广陵陈登,这三处不可不防,这样一来,只怕征讨山越的兵力不足。”
孙邵道:“不如遣使向朝廷进贡,结好曹操,这样便可以缓解北方的压力,将兵力抽调出来。”
虽然明知孙策之死乃曹操所为,但孙权知道现在不能跟曹操翻脸,因此对于孙邵的建议,孙权便同意了,“长绪说的很有道理,现在曹操和袁绍对峙于官渡,我们若是此时向他们交好,便是雪中送炭。听说曹操缺粮,咱们便向朝廷多进贡些粮草吧。
“对于山越,要传令各地驻军,立即行动起来,将山越赶回山上去。至于兵力不足的问题,这好办,先清剿吴郡、丹阳境内的山越势力,其他各郡采取守势。待吴郡、丹阳地区的山越清剿完毕,再移兵其他地区。重要的是要安置好山越俘虏,对于投降或俘获的山越,一律赦免其以往罪过,只要迁至平原地区即可,不得再追究之前犯下的罪行。其他各地山越听说吴郡和丹阳地区山越下山后并不会受虐待,我大军前去清剿时,就会事半功倍。张公和长绪牵头,组织讨论安置山越的措施,程公和公瑾牵头,商议一下兵力调派问题。”
根据孙权的指令,各地驻军均开始向山越发动反攻,仅仅几天功夫,原本如入无人之境的山越就被赶回了山中,不敢再出来作乱,趁此机会,各县县令组织百姓们抢收粮食。
而在此时,吴郡、丹阳所属各县向山区人民发出告示,令深山地区人民全部迁出山区,以往罪责不再追究。凡迁出山区的,由政府提供住所、田地、耕具,并在三年内免除一切赋税。
由于正值秋收时期,此时出兵作战会影响战区人民秋收,因此孙权只命各地驻军赶走山越,保障秋收安全,等秋收过后再安排进山剿灭山越之事。
秋收正在进行,迁都秣陵之事又被提了出来,这次孙邵倒是很痛快的答应。既然是新城,就要有个名字,孙权毫不犹豫的道:“就叫建业吧。”于是孙权让胡综前去负责监造建业城。
孙权嘱咐道:“建业暂时不用建造城墙,只需要建几座居所即可。不过城市一定要规划好,将来这里就是江东的统治中心,肯定会有大量士民前来定居,那么哪里是居民区,哪里是市场,哪里是政府办公区等等,主要街道一定要笔直宽敞。让你去负责这件事,是对你的历练,多听听其他人的意见,综合考虑。还有就是不能贪污,这一点一定要牢记,不但你不能贪污,你还要管好你属下的各级官吏,若你属下有人贪污,我也会处罚你的,明白吗?”
胡综道:“必不会辜负主公的期望。”
胡综这一派出去,孙权就少了个秘书,想来想去,孙权想起了陆逊,正准备命人征召陆逊时,忽然想起陆家也是吴郡大家族,家族实力丝毫不亚于盛宪,这让孙权对是否起用陆逊有点拿不准,一旦起用陆逊,陆氏家族有了官面上的人物,实力必定会更上一层楼,到时再想对付豪强们就有些难办了。
考虑了良久,孙权一咬牙,不管了,反正也没听说陆家有什么不轨企图的,都是忠心耿耿。先用他们,再想办法遏制陆氏家族的势力。
此时的陆逊没什么名气,虽然陆逊十二岁便承担起支撑陆家门户的责任,但在外面的名声并不高,反而是渐渐长大的陆绩名气颇大。因此张昭等人对孙权征辟没什么名声的陆逊颇为不解。
因此张昭便举荐了名气较大的沈友,“吴郡沈友字子正,弱冠博学,善于文辞,兼习武事,善辩,无人能与之对辩,更有三妙,曰笔之妙,舌之妙,刀之妙,三者皆过于人。华子鱼曾与之相谈,称赞不已。”
能令华歆都佩服不已的,肯定是有才之士,孙权问道:“以张公之见,沈友可以担任何职?”
“为君举贤,此臣子之职责所在;任用贤能,乃是主公所虑。”
孙权道:“那好,先征召来再说。”于是孙权征辟陆逊为记室,另将沈友征召来,与之相谈,“人言子正博学多识,不知对我江东发展有何建议?”
沈友道:“主公今拥有江东六郡,据长江之固,此王霸之资也,当务之急,乃是与朝廷修复关系,纳贡称臣。另外,尽快整顿流民,安抚山越,施恩于百姓,而后举兵西向,兼并荆州,全据长江,以成大业。”
孙权大吃一惊,这话应该是鲁肃说的啊,怎么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沈友会有这么深远的战略眼光?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淹没在历史长河里的大才?
孙权压住心中的惊异,问道:“荆州是一定要拿下来的,只是现在山越不稳,若我出兵荆州,山越在后方作乱,如之奈何?”
沈友道:“对于山越,一方面施恩安抚,另一方面,对不服管束的派兵镇压,择其壮者为兵,羸弱者为民,对难以征讨的,禁绝贸易,春耕时分派军骚扰,使其不得耕种,秋收时分大军征剿,使其难以收获,彼粮尽自然投降。”
孙权哈哈大笑,道:“子正此计大妙。”
笑了一阵,孙权道,“子正如此大才,不如就领参军事如何?”
沈友跪拜道:“敢不效犬马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