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9900000018

第18章 山江苗族的社会结构(4)

父母与孩子组成的家庭是山江苗族社会的核心,“父慈子孝”基本上能够概括山江苗族家庭的这根纵轴。就山江苗族的父母、子女关系而言,父母亲在体力尚可时会全力挑起家庭重担,很少责骂子女,对儿女略带些宠爱娇纵的味道。为了儿女,“父母能挑七十斤,绝对会捡百斤担”。父母亲只有在自己很年迈,实在做不动重体力活时,才慢慢无奈地将生活的担子转移到儿女身上。大部分儿女在很小的时候就能体验生活的艰辛和父母的不易,特别懂事听话,孝敬父母。山江有些孩子看到自己考试成绩不好,家中兄弟姐妹多,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就会在十五六岁时辍学出去打工自谋出路,并且给弟妹送学费,将读书的希望寄托在弟妹身上。当生存逻辑占据了指导言行的最主要位置时,不仅一切事物都需简化到最简单易行的状态,一个家庭的凝聚力也相应的会特别强。

如果排除供儿女读书有成,脱离农业劳动的可能性,那么,按照苗家的规矩,父母得掏钱张罗给儿子娶媳妇。贫寒之家,往往在娶了一两个媳妇之后转为赤贫,甚至于债务重重。然而人们认为,男方家为“娶媳妇”进门而借债是值得的、应该的。

对于父母与孩子的总体关系,山江镇的一位政府工作人员有以下见解:通常来说,苗族家长很纵容孩子,这容易养成孩子依赖的个性。苗族男子真正意义上面对人生基本上要到他结婚后成为两三个孩子的父亲以后,此时父亲年事已高,他才开始从头学起——学养猪、学种地,当家作主。此前,他娶媳妇是父母亲出钱、父母亲还得帮他砌房子,他顶多出点劳力或者一半资金、生下的孩子归老婆和母亲照料,经济的收入和开销由父亲统一掌管。因此苗族男子进入成熟期,或者说成为一个在精神上稍稍独立一点的男子汉一般至少也是在27~28岁,学习技艺的最佳黄金时段已经过去了。这时他才开始思考人生,之后会经历一个非常艰难的角色转换和适应过程。

苗族家庭里,最强调的一条是孩子要听话。什么事情都由父母亲安排做主。我们的父母对孩子、孩子对父母的相互依赖心都很强,因此我们从来不缺少听话的孩子,乐于奉献的父母,但缺乏有自知力的成熟独立个体。这种依赖心有时候会影响孩子的发展。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尤其大。我1993年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面临选择工作时,父亲很开通,尊重我自己的选择——到大城市发展自我迎接挑战,但后来我在母亲的高压逼迫下回家乡参加了工作,她说要我有一份正式工作,要能够经常看到我。

说到这里,他苦笑着摇了摇头。

年轻的父母现在大都选择到大城市务工,一般年底才回家一次,年迈的老人往往要同时照顾年纪小、正处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孙子、孙女甚至外孙和外孙女,十分劳累。作晚辈的在外面打工,上牵挂着老人、下牵挂着孩子,一般也只会在外面做工一两年就回家。鞍山苗寨的一户人家对我说:“我从来没有出去打过工,其实我很想出去。在家里,一年到头实在也找不到几个钱。可是我是独子,没有一个兄弟姐妹,你看我母亲都八十多岁了,三个孩子年纪也都还小,正在上学。我怎么能撇下他们到外面去做工呢!”生活的艰辛和重压透过他脸上纵横交错的深壑溢于言表。

苗乡是一个“敬老”的小社会,奉行“家庭养老”的原则,大部分儿女媳妇都很孝敬。老人家一般非常好强,会帮助小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七八十岁的老人还下地干活的比比皆是。一位老人对我说:“我们这里年轻人对待老人还是非常好的,我们这些做老人的都很满意。”

老人家的生活境况依照他们所跟随的儿女的经济状况而有所不同,大部分依然十分清苦,但是老人家奉献精神很足,心情大都非常愉悦。在苗乡,遵循惯例,父母亲和最小的儿子一起居住。但是父母亲也可以选择和脾气最好,最谈得拢的儿子媳妇一块儿住。这对夫妇负责老人家的吃穿,老人家的劳力也归这个小家庭,其他儿女媳妇只在父母生病、过年过节或者有大事的时候才送钱、送礼凑些份子。按照博物馆的一位姑娘的说法:“有儿有女的人家,却把老人家送到敬老院去,谁家丢得起这个脸啊!”因而山江敬老院里住的老人都是无儿无女的孤老。

2.兄弟姊妹的关系

“长兄当父、长嫂当娘”是苗乡的一句俗语,意思是说,在爹妈缺席的情况下,长子长媳有特权像父母亲那样,对弟妹督管。然而,我们知道,苗乡的父母亲最本质的角色是对儿女奉献,因此对于出生秩序靠前的孩子来说,社会舆论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都要重些。上承父母的期望,长子、长女往往年纪轻轻就被迫或主动辍学带弟妹、做家务,年纪再大些就出去打工挣钱好将来娶一门过得去的媳妇或将全部所得供养有读书志向的弟妹读书,或者早日出嫁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多帮衬一点家里。

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大体来说非常浓烈。田野调查期间,我参与山江民族第二中学劝导流失学生返校复学的活动,对黄茅坪村一个辍学女孩的想法有所了解,被苗乡的兄妹情深感动。那个决定辍学在家的14岁女孩告诉我,母亲早逝,父亲一直病瘫,唯一的哥哥已经三十多岁了,因为太穷还找不到媳妇。她自己不想上学了,再将哥哥这么拖累下去,她于心不忍。很多次我都听到访谈对象充满感情地说道兄长和姐姐在自己学习期间所给予的帮助,看到那些在博物馆工作的姑娘小伙们节衣缩食省下钱来送弟妹读书的情景,苗乡家庭的兄长、姐姐也正因自己对家庭的奉献而备受弟、妹的尊敬和感念。

在山江苗区,苗族人的同辈但不同姓的弟弟和嫂子之间能够互开玩笑,弟弟可以用言语调戏嫂子,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戏谑关系”(thejokingrelationship)。

但哥哥对弟媳妇却不能开任何有关性方面的玩笑。兄妹之间相互不能探听个人情感方面的私事,兄长和弟弟不能在姐妹们面前说到涉及性方面的任何话题,这是一种被人们严格遵守的禁忌。女孩子性知识的获得,不来自母亲而来自叔、伯娘,兄嫂,其他已婚密友和接生婆的教导。男孩子获得性知识,则来自于男性长辈和同辈。

三、村寨内部关系

(一)村寨里的威权人物

通常来说,一个群体必然会有一个主角和领导者。苗族村寨也不例外,每个村寨都会自然产生一个威权人物——寨老。解放前,山江地区的苗乡每个村寨都有一个寨老。由于很长一段时期,苗族“有族属无君长,有贫穷无贵贱”,崇尚平等。因此,寨老没有什么制度化的、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权力,寨子中也没有制度化的权威机构。寨老所拥有的权力是一种仪式权力,没有任何明确界定的地位或领袖身份。他代表一种机制。经由这种机制,寨子内外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和谐地交往,并保持其在结构上的距离。可以说,苗寨有领导,但不是统治者。领导者的权威获得以及在权力等级上的差异,即权力和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才智、本领(比如说医术、武术)超出众人;第二是亲人兄弟多,武艺强,家族势力大。

村寨里,也存在着对生存的、社会声望的和权力的追求。在寨老平时的活动当中,既要想着赢得支持他的人的进一步支持,同时也要想着怎样去赢得反对他的人的支持。寨老不能够强迫村民服从他,村子的秩序是靠一种自然的过程而逐渐形成的,如果遇到人命案和其他纠纷,村里的人会找寨老评理协调。寨老与村子里的人的关系是互惠的,一方给予物质上的和道义上的帮助,而另一方则对这种帮助报以感激之情。同时寨老过着和大家差不多的生活,同一个村落的人基本上都处于同等的经济水准上。

苗寨中若有一家经济状况变好些,变富了,村落里的人都会非常高兴,因为人们都想着“这下子有人帮助我们了”,人们期望着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到这家借到“钱”和“粮”。如果这户人家没有给乡邻提供帮助,他马上就会发现情形比自己没有半点钱财的时候更糟。他非但得不到村寨里别人的主动帮助,甚至于还会因为变成了异己而受到排挤,流言四起。在人们看来,亲属之间必须相互援助,好东西应该与邻人分享。所以在解放前,苗族的地主对寨子外面的人可能会耍些手段,但在村寨内部就会非常注意处理好各种关系。特别是当地主的财产需要保护时,本乡本寨人是挑来充当防护者的最佳人选,在这个层面上,地主与本寨其他人结成了“在共同对敌斗争中的相互依存关系”,彼此相互关照。由此,地主有可能成为村寨里的威权人物和意见领袖。

在一个乡村社会里,大家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却有人远远超过了大家而不想给予大家回报和帮助,这在苗乡是万万行不通的。其余的人会出于忌妒和心理不平衡给他们制造一些麻烦,责骂这户人家里有“耐滚”(即草鬼婆)就是这么一种手段。人们认为,因为有草鬼婆,这家人才会变富,人们通过这种指责,既可泄愤,也可以掩盖自己在竞争中的劣势,从而有效地维护了社区内部的平衡。

我们从前文已经知道,苗寨大都以单姓村落为主,杂姓很少。杂姓进入某个特定的苗寨,一般是以亲戚纽带进入的,极少数是外乡的逃难者。因此村寨内部的关系,其实也主要是宗族内部关系的一个缩影,因而相互依存,联系得更紧密。

(二)村寨里的交往规范

在山江苗族的传统社会结构中,村寨内没有任何的政治组织,人们却能生活在一个有序的无政府状态中。秩序得以维护,社会关系得以确立并维持下去,不仅仅得益于村寨中威权人物调整纠纷,维护安定时所具有的仪式性权力,还和村寨里完备的伦理道德、社会交往规范有关。

首先,苗家的村寨社会是一个以年龄为序的等级社会,人们对长者都特别尊敬,讲究礼节。长幼之间的交往有一套严格的行为规范。行走时见到老人或长辈,幼辈得立定后打招呼;坐着时见到长辈,幼辈应该立即起身让座。幼辈见了长辈必须笑脸相迎,双手垂下,眼睛平视,说话诚恳恭敬,并用一定的尊敬词语称呼:遇到自己不相识的长辈,对方年龄比自己大一二十岁的,称呼男人为“得讷”(大伯),称呼女人为“得目”(大婶)。如年龄再大一点的,则称呼男的为“阿打”(外公)或“阿剖”(爷爷)、“阿代”(老人家),女的则称呼为“阿达”(外婆)或“阿姎”(奶奶)。称呼完毕后,幼辈才能坐下或告辞离开。长、幼辈一起走路时,幼辈必须让长辈走在前头;同桌吃饭时,上坐老人,下坐壮年,一般人在两边就座。

长辈见幼辈,一般都要行点头礼。相识的按固定称谓相呼;不相识的,如果是壮年,称呼男的为“得那”,称呼女的为“阿娅”。如果对方男孩女孩,则可称呼为“得苟”(小弟弟、小妹妹)。

其次,平辈之间的交往也有一定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平辈相见,必须点头招呼。若是相识的,要用固定称谓相呼;如果不相识,可称男的为“阿郎”(大哥)或“把秋”(老表),称女的为“阿娅”(大姐)。

一个小辈在苗乡若是不遵从这些规矩,就会被人厌恶,没有人缘,同时被人评议“不懂规矩”、“没有教养”,这家的父母亲也会承担乡邻长辈的指责——“娇纵儿女”,“有人养没人教”。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较高的相互尊敬。人们似乎已经达成一种不成文的共识:对方若没有对自己的尊重,就没有任何合作的可能。人们与家庭成员之外的人交往时,一旦感觉对方对自己有居高临下的命令意味,冒犯了自己的尊严,就会对他反感,采取漫不经心、置之不理的消极对抗方式。对待陌生人尤其如此。在苗乡,日常社会关系的正常运行,依赖于彼此的相互尊重,这脱离不了“礼节”的润滑作用。

(三)寨子里的互助体系与公共生活

在终年平和的村寨生活里,一年总会有几样大的事件穿插着搅动这种平静,将寨子里的人集结在一处。这些事件,无外乎修房起梁、嫁女迎娶、生养病死、考学参军等。在这些场合中,除了各种互通往来的亲戚朋友要从或远或近的地方赶来庆贺或者凭吊外,全部村寨邻舍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出人手和劳力采买购物、准备饭食、搬运重物。主家一般都会专门委托一个靠得住的管事人负责经济往来,自己则从具体的杂事上脱离出来,专意招待客人,或者按照乡俗礼仪做程序上的表演。

寨子里有哪户人家娶媳妇,毫无疑问这会变成整个村寨的大事情。

主人家在婚期半个月前就在家里开始零零碎碎地进行准备:报日子、购买足够用来烤火的木炭和烧煮饭菜的柴火、联系借桌子和碗筷等事宜。

婚礼举行的头一天,新郎的堂兄表弟以及寨子里玩得好的一帮男青年,都会到男方家里来帮忙杀猪料理,搬运桌椅。年纪稍长的人负责指挥,更年长的老人就来到主人家烤火聊天,作为咨询者随时解答人们关于礼仪的各种提问。整个村寨于是开始热闹起来。下午男方家去接亲,也少不了要有年轻人挑上几挑担子送礼到女方家去,酒水饮料、肉食糖果等缺一不可。第二天凌晨,吉时一到,新郎将新娘子接到家中,同来作客的还有前来送亲的女方主要亲戚,男方家各方面的亲戚朋友也陆续从远近各个寨子城镇赶来,整个寨子就更热闹了。

全寨上下,几乎家家都承担了一定的分工,每一户家里的灶都没闲着,锅子里或者在烧开水、或者在煮饭炒菜。依地形而筑的寨子中曲曲弯弯的石径将客人引到任何一家都赶得上宴请,酒席是流水式的,人坐够了一桌就上菜拿筷,吃完走人,就有男人们收拾了碗筷,将桌子料理干净。全寨的人在这一天都会被邀请来主人家里吃饭。第二天早上等新娘家送亲的人走了以后,其余的客人也就陆续散了。听说过去寨子里娶亲时还盛行吃“排饭”,即主人家的乡邻减轻主人待客的开销,代主人请客人吃上一顿。身兼宗亲的乡邻在这种场合下的帮忙,全是义务性的,我们在其中可以看到一个很完整强大的村寨互助体系。

葬礼的情形也是如此。哪家的老人若年事已高,而且一直身体不太舒服,大家推测可能过不了生死关了,全寨的人便会时常来探望,安慰帮助这家人,准备老人家的后事。

同类推荐
  • 遗失的古国

    遗失的古国

    中国虽然是个有史学传统的国家,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尚书》、《春秋》、《左传》等著作,尤其是司马迁《史记》问世以后,中原王朝就开始流行史书传世。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了解了祖先的生活和历朝历代每位国王、每位大臣的生平事迹,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原王朝高高在上和古代交流的有限性,使得封建王朝历代史书编纂者,对于边陲小国记载甚少。也许是因为史官们不了解,也许是因为史官不屑了解,总之,历代史书中对于这些古国的记述都是非常粗略而又不全面的。正因如此,使得很多古国完全消失而不为人所知。
  • 西口文化

    西口文化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三晋人文资;T.彼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在中华民族的煌煌文化巨著里,博大精深的三晋文化是其中极为绚丽和厚重的重要篇章。进入新世纪,山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板应对经济社会和时代发展形势。
  •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本书介绍了北京城市发展史、京杭大运河开通及漕运史、北京著名风景区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关联、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什刹海地区保护、建设、管理的成效。
  • 越剧

    越剧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其声腔优美清婉,表演真切动人,无论是音乐、唱腔、表演,还是布景、道具、服装,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成为广受喜爱与赞誉的戏曲艺术瑰宝,如今已享誉全国,蜚声海外。
  •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

    每套自成体系,每册相互补充,横向开拓,纵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博大规模,凝聚性体现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说是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大博览。
热门推荐
  • 黑道小魔女变爱计

    黑道小魔女变爱计

    她,一个身世成秘的女孩,她的所作所为更是惊世骇俗,没人懂得她的小脑袋里究竟想的是什么......当搞怪过后,一切迷雾揭开,她的行为得到了揭晓,有谁知道,她小小的背后究竟承担了什么?到底是怎样的过去让一个花季般的少女怀着满腹的仇恨,独自承担?造成心里扭曲?她的短暂失忆让她终获得了一份美满,可当记忆重拾,她辛苦追回来的幸福,她是否有勇气重新拾起?而当他了解到恢复记忆后的她,是否还会选择去爱她?迷雾当前,双方爱情的考验和亲情的抉择最后会获得美满吗?兮兮暮暮,一朝相遇不安生;情情常常,如若清心便无意;朝朝夕夕,岂在一时之间风云变幻......
  • 鬼才娘亲之腹黑仙宝

    鬼才娘亲之腹黑仙宝

    李寻欢是在尖叫过后,泪奔了无数次才接受自己是个悲剧的事实。你有见过丑到不能献身,平日里就靠YY度日的猥亵女突然有一天怀孕了?孩子谁的?别问她,因为她也不知道?你有试过挺个大肚子一怀就是年头对年尾,却还不生的?本以为是个怪胎,就算生下来不是来讨债,肯定是来折磨她的,却不想,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某一天,当李寻欢感觉到孩子在跟她打招呼时,她半夜上街,就已经可以看到鬼了!接着,当孩子可以在肚子里翻滚时,她发现自己可以飞檐走壁,驱鬼降魔了!后来,当孩子瓜熟蒂落时,她发现自己不仅脱胎换骨,美若天仙,媚骨天成,而且异能更是上了一个层次,从此一双桃花眼看世人过去,观世人未来,三言两语便可断定一人命数,生死富贵,也全在那樱桃小口之间。从此破死劫,换魂魄,下阴间,治病救人,斩妖除魔全都手到擒来!所有人都说孩子是她的救赎,但那孩子,却暗自嘲笑世人,不知谁才是谁的救赎!这年头,有个强悍宝宝,老妈自然不弱,尤其是饿了N多年的女人,于是,在那救赎与被救赎的路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发生一场扑倒与反扑倒狗血爱情!
  • 用心工作

    用心工作

    工作是每个人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对待工作,首先要热爱工作,这是用心工作的前提。每个人都需要工作,通过工作体现自身价值、创造自身价值。我们明白,用心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采取的每一种方法,工作才能更加出色、才能趋于完美。要在工作中坚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工作,工作就会变得积极主动。我们也懂得,成功没有捷径,只要我们比别人多做一点,工作用心一点,用心诚恳一点,成功的可能就会离我们更近一点。
  • 冷酷妻君无赖郎

    冷酷妻君无赖郎

    尊最彪悍的夫郎,看女尊史上最无齿的无赖男如何扑倒大冰山。
  • 智战三国之盗版女侠迷糊小神偷

    智战三国之盗版女侠迷糊小神偷

    一次无意的冒险,我结识了刘关张赵四兄弟。一段歌舞过后,十四岁的我成为一些人眼中的才女。一场与关张赵三人的较量,让我从才女进化成圣女。一闻言父亲的离世,为什么被我整得最惨的他会来安稳我。这到底是结局还是开始呢?为什么碰到最完美的他,心中却还在想着与他的往事。为什么在我被他人欺辱时,他会冒着生命危险来救我。为什么在知道我成为二手时,他还是不顾一切的娶我。我和他真的会有未来吗?终有一天我们之间会不会相隔千年,永远的见不上你。
  • 冰城少年

    冰城少年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小白文,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有精彩的故事!冰城少年的奇遇历险等待着您真诚的收藏!
  • 校花逆袭,渣男别跑

    校花逆袭,渣男别跑

    十六岁的苏夏,在遭遇双亲的车祸后,男友的背叛,好朋友的默默离开,她会怎样生活下去?是对生活失去希望还是极急向上?青春在走,岁月不会因为少了谁而停下。当励志少女遇到绝望少年会刹出怎样的火花?陌上风,我们的青春盛宴。
  • 忆青春

    忆青春

    曾经的不成熟,犯了许多错,经过不断努力,终于遇到了对的人。
  • 白茶清欢无别事

    白茶清欢无别事

    他们在一起七年,一年前他失去了他,他还记得那天她来找他那是她第一次打断他与别人欢好,她说“你我都长着我爱你所以肆无忌惮,我累了,从此以后我放你自由,你也放我安稳”锦语走了南风才知道自己错的有多离谱,他一步一步玩转权利,可再也没笑过,除了对着那个有着明媚笑容的姑娘的照片,终于他等到她回国了,他扫除她周围的一切障碍,也清除她周围所有对她有想法的男性“南风,我们早就分手了”“我没同意”“你到底想怎么样”“爱你宠你护着你”“顾南风!还没闹够吗”自嘲一声“我要怎样你才能相信我”“七年你耗尽了我对你所有的信任”“那从现在开始我们重新认识我叫顾南风,这一世下一世生生世世都只爱锦语一个人”说完迎面袭来狂热的吻
  • 简简单单喜欢你

    简简单单喜欢你

    他,一个冷酷霸气的校草。她,一个长像平平的吃货。他与她之间纯纯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