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9900000031

第31章 山江苗区的旅游与惧感的文化再生产(3)

从当今旅游发展的实践来看,过去曾导致贫困和落后并作为落后标志的特殊山川地貌、民族风情,因其与发达地区之间的生态环境落差和现代工业文明的强烈反差,在旅游的发展下被运作和整合成了一种相对稀缺的且可以长期开发的经济资源和当地社会的有效资产。山江苗区老洞村寨的旅游开发也不例外,它集中了该地的民族风情资源和生态资源,有效地利用了各方面的资本,从而带动了整个村寨的经济发展。

老洞苗寨形成较早,因寨旁有一山洞而得名,据2004年统计,全寨有584户人家,人口2788人。清朝晚期至民国时期,老洞苗寨曾经出过一个湘西有名、同时也是整个苗族不可多见的大地主世家。大地主靠赌博发家,有钱之后便不再参与赌博而将钱买田置地,并积存了大量铜钱。

这个地主将存下的铜钱用绳穿着挂在屋顶的檩子上,有一天绳子腐断,掉下来的铜钱砸死了他和在家织布的妻子。儿子因不在家,才免于难。

他死时,家业已发展到有二三千挑田的面积。这个地主的后世5代用放高利贷或贩运的方式继续发展家业,逐渐豪富无比,至解放初他们所购置的田地分布到了凤凰全县的每个乡,以及吉首和麻阳两县的一些乡村。

民国时期,大地主的后代在寨中修成了一个巷道交错、枪眼暗道繁多的堡垒式宅院建筑群。时至今日,该建筑群成了旅游开发的一个主要吸引物。

乍一看,这个寨子就好比一座用石头筑成的军事古堡,石头高墙、石头台阶、石头巷子、石头碉堡,就连水井、土地庙、门框,都是石头做的。寨外修有寨墙,高5米,周长约1公里,顶宽1米。寨内的东南西北各方建有11个三层以上的保甲楼(每层有6个枪眼)和闸子门。兴修该建筑群的地主后代20多户,每户都有良田万亩,他们共同修建的这个建筑群因而檐廊相接,天井相连,布阵有如八卦图。

建筑材料为火砖青石,经历百年风雨侵蚀仍保存完好。寨中心的一个石板晒谷坪,共分4层,据说同时可晒万担谷子。这个晒谷坪现在成了村民与游客互动的广场。

2004年前老洞苗寨是凤凰县一个典型的贫困山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村民年人均口粮230公斤,年人均收入只有570元。2004年,寨民意识到必须改变困境,开始寻思借县城旅游发展的好势头发展村寨旅游。在村委和扶贫工作队的鼓励和帮助下,他们一方面向旅游部门反映情况,另一方面向县古城商会引进民营老板,两方面都争取到了支持。之后工作队和几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带头策划旅游,成立了老洞村旅游开发协会。据统计,从2004年12月到2005年10月,老洞苗寨共接待中外游客3.6万人次,旅游收入288万元,老洞人平均收入从570元增加到2100元,旅游从业人数从创业之初的8人发展到586人。

村内从事旅游业的人数增加,为老洞人接受新的发展理念注入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为了在旅游场域中赢得主动权,老洞的苗族人首先利用了各种媒体的影响力。从2004年开发旅游伊始,老洞先后延请了中央电视台十频道的《发现之旅》、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有多远走多远》、上海东方卫视新闻、湖南卫视新闻、深圳都市新闻网、湘西电视台《湘西走玩》、凤凰电视台等对老洞苗寨的人文历史详细介绍和报道。同时,山江苗族巧妙地运用了互联网的影响力。为了赢得游客的赞赏,老洞苗寨的导游付出了很大的爱心,以一片赤诚之心待客,这些被感动的游客纷纷在网络上留言称赞他们的服务,加之以苗寨独特的建筑景观和民族风情,老洞村寨旅游的人气骤然上升,游客慕名蜂拥而至。

与此同时,老洞村的人还别出心裁地举办各种活动来扩大影响。

2006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五,老洞苗寨与多家单位携手合作,针对游客和内部民众,推出了“老洞苗寨春节赶年”活动,旨在向游客展示苗家人特有的传统文化,在娱客的同时也自娱。活动内容很丰富,如游寨守夜迎春、“新春杯”篮球邀请赛、黔边区鼓王争霸赛、湘黔边区苗族歌王争霸赛、打糍粑比赛、“芦笙悠韵苗岭情”大型苗族篝火晚会、苗族特色商品展销、苗族巫文化展示等。

为了避免游客和村民可能发生的冲突,老洞开发旅游协会的人们告知游客“凤凰苗寨旅游的禁忌”,如不要打张开的伞进别人的家;不要随便踩别人家的门槛;到别人家做客的时候,男女不能同房住宿;到苗族家里做客不要踩人家的三脚架,不要坐正堂主位(神龛方向);苗寨里尽量不要和已婚妇女套近乎;苗家山寨里不要随便吹口哨等等。同时,采取措施保证公路和水路两方面的交通安全,努力做好旅游服务工作。

老洞村成立了由村民组成的表演队和导游队伍。这里的导游虽然没有国家正规导游的专业素质,但都非常淳朴,视游客为家人,在带游客游览过程中,如哪位游客有困难或者是哪位游客的孩子走不动了,他们都会主动去帮助游客,从不要求任何回报,并且能够拾金不昧。表演队伍也没有专业演出的水准,然而演员的长相都非常本色,演出也能给人一种原汁原味的感觉。

到达老洞苗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寨外干净整洁的石板路和三口水井。入寨的寨门处有姑娘和小伙子用苗语唱山歌欢迎游客,向游客敬酒。

游客们过了这一关以后就被带到四个逐级成台阶状的宽大的石板晒谷坪处,在最大的那块石坪上村民们搭设了一个表演场地:前部为舞台,后部摆了许多矮竹椅供游客观赏节目。游客们在这里可以欣赏到苗家姑娘、小伙、大婶子和老人的原汁苗族歌舞,参与互动游戏。这些不专业的、不加修饰和略带笨拙的舞蹈,以及肤色黧黑的姑娘和大婶演员,往往会让游客得到一种很单纯的快乐。游客们意识到:他(她)在这里参加、欣赏一种天真纯朴的娱乐活动,而不是观看一场紧张的、让人自惭形秽的专业比赛。互动游戏引入了征求游客开展“穿苗女服”比赛,舞蹈动作模拟比赛,踩高跷比赛等等。大部分游客都会被热烈的气氛所感染,同时也被村民们的热情所感染。

老洞寨子里的两个导游从县城出发开始就会始终陪伴这一拨(车)的游客,讲解此地有名的建筑和它的逸事,到老房子里去看有着古老雕花图案的窗子。在参观一座古老得倾斜欲倒的房子时,有游客问导游:“这是你们故意保留下来的,还是这家人实在太穷,修不起房子啊?”导游笑而不答。导游带着游客沿着寨子里弯弯曲曲的路往前走,入“寨主”家见一个腰别枪支、缠着头帕、一只眼睛带着“墨镜”打扮成“独眼龙”样子的矮胖“寨主”和他的“压寨夫人”,并让游客与“寨主”或“寨主夫人”留影。在有些很古老的民居里,游客依然可以看到至今还保存着七八十年前的苗家饮食起居的样式:阴暗潮湿的石头房子、低矮的柴房、用来舂米和豆子的脚踏式舂对。有的人家天井里摆着竹制的弓箭(一块纸板上写着:一元五箭)和十几对高跷。环游玩整个寨子后,游客就被统一带到一户人家里吃一顿“门板饭”。吃饭的过程也必然成为游客难忘的经历:狗在桌子底下钻来钻去找骨头吃,偶尔会有几头狗在桌子底下打起架来;猫也不甘示弱,在桌子间蹦来跳去的,还扬起脸看人,一副乖巧的样子。院子里的几个摊位摆满了民族商品,鸡、鸭、鹅在坪里像游客一样大摇大摆地走。有的游客在看完这个寨子以后有些沮丧,觉得自己似乎上当受骗了;而有些则毫不在意,兴致非常高昂。他们情绪反应的不同,一是在于每个游客的个性和文化素养,二是在于他们对苗寨不同的期望值。但无论如何,这些经历都将成为他们在别处难以得到的一种体验。

老洞苗寨主动开发旅游的诸种行为,表现出在不同时代语境中山江苗族的惧感惯习正在改变。他们主动招徕游客并待之至诚,这与他们对外界的疑惧消失和努力接纳外来文化的开放心态是分不开的。

三、日常展示、文化复兴与文化商品化

(一)日常展示

在可以开放的领域里展示自己的文化独特性成为山江苗族旅游开发项目的核心。这些展示包括:开办博物馆,介绍苗族的历史、文字和展览苗族人的传统民居、器皿、手工艺品;穿戴苗族服装向好奇的游客讲解苗族文化和风俗等等。这一文化展示的意义从功能上讲是指向旅游经济需要的,即以满足游客猎奇的欲望来获取金钱的回报;然而从其实际效用上看却又指向被展示的文化本身。

在作为旅游现场的山********和苗家村寨,某些今天还存在的东西获得新的意味,作为旅游资源而被利用;某些已经濒临断绝的东西又得以复兴,还有的东西被创造出来。它们构成了山江苗族文化展示的重要内容。

苗族博物馆的入口处挂了五块招牌:“苗族风情园”、“凤凰县金凤凰经济文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家庭文化档案馆”、“湖南省苗学学会苗文化研究中心”、“湘西农家女培训学校”。此外入博物馆的路口处还挂了一张巨幅的宣传牌:打鼓的热闹场景、刀梯上大鹏展翅的身姿、博物馆的全景、房子的门洞里坐着一位苗族老人正戴着一副老花眼镜在刺绣,整个画面洋溢着一种异文化的诱惑力。图文并茂的画面上书写着:旅游胜地,凤凰山江苗族文化保护区,凤凰著名历史村寨黄茅坪。此外还有一幅宣传对联浮现于图画之上:“苗王寨,苗王府,一代枭雄,百年老屋,千件展品,苗疆第一好去处;

博物馆,风情园,三苗后裔,九歌神韵,万种风情,游客首称好风景。”

短短数十字,表明了博物馆的全部特色,并表明苗族与三苗及楚国有历史关连的立场。

在山江苗族博物馆印制的图文并茂的宣传册上有如下文字:“苗族,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历史悠久、人民勤劳的古老民族;一个最先开发中原,最早拓展南方的伟大民族。因战乱和天灾,历经五次大迁徙,从黄河流域步步退往长江中下游和大西南;从背井离乡到移居东南亚,飘洋过海远徙欧美诸国。”这段宣传文字突出了苗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角色,突出了苗族人对中国历史的功绩,同时避开、淡化被压迫的历史,这也是与发展旅游的整体氛围相适宜的。

事实上,苗族博物馆是将自身作为一个文化示范点或者说“模型文化”展示给游客而获得其生存空间的。首先,它通过实物展品、图表文字和讲解员的语言表述,构拟了整个苗族辉煌和苦难的过去,从中展现出一种文化自信,并力求真切地(在一部分游客看来,也不无夸张地)展示苗族人们古今以来的历史进程和生活原貌,重建苗族文化中辉煌的物质文化和美学方面的精华。其次,坐落于山江苗寨的博物馆满足了游客集中参观民族文化从而对苗族有更深的了解以及体味乡村生活、观赏苗寨田园风光的双重愿望。第三,博物馆作为文化示范点还提供了另一种独特的优越性,即让游客没有实际进入苗寨居民的日常生活,从而保持住了人们心目中苗寨的美好印象,与此同时避免了由于游客的到来而给旅游地人们的实际生活带来任何破坏。

博物馆所属的苗族风情园推出节目表演,也注重文化展示的舞台化和艺术性。风情园每天应邀为游客们表演许多节目,比如说唱拦门歌、敬酒,打苗家花鼓、上刀梯、踩大刀、吃火炭、吹树叶等,此外还有自编自导的民俗表演如“捞虾恋”、“接新娘”,这两个展演苗族生活片断的节目总是特别受到观众欢迎,它们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浪漫色彩,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演员诙谐而且天真烂漫的表演还特别具有一种能够说服人、打动人的真实性,基本上符合游客对苗家生活的想象。

拦门酒是苗家古老的习俗,一些地方直呼“识友酒”。相传古时候苗族的祖先历尽峰烟岁月,养成了豪爽狂放、爱憎分明的个性,但凡有人来访,入门前主人以酒一碗敬之,饮者为友,就会受到苗家人的热情款待。与此同时,又兴拦路歌,拦路歌往往和卡鼓连在一起。苗家走亲、婚嫁,仍保留“拦路”和“卡鼓”的风俗。客散时,主家寨子的少男少女早已在寨边路口等着,男的三五个手挽着手,女的六七个肩挨着肩,拦住出寨的路口,唱着苗歌,要客方的少男少女留下来。他们既可互相用歌声表达真情,也可互相用鼓舞传达深意,那婉转的歌声,那撩人的鼓点,在深山峡谷中回荡,激动人心,勾人魂魄。时代变迁,如今的拦门酒、拦路歌已成为苗家欢迎贵客光临的一种礼节。

鼓舞是山江苗族旅游开发中向游客进行日常文化展示的最重要、最突出的内容。湘西苗族有打鼓的传统,凌纯声、芮逸夫和石启贵三位学者在其著作中对苗族的鼓舞都做过详细描写。苗乡现在为游客表演的鼓舞,常见的有花鼓舞和猴儿鼓舞。为了加大苗族鼓舞的传承力度,同时也借鼓舞来宣传旅游、扩大旅游影响、吸引游客的目光,各个苗寨也不时联合政府举行小范围的鼓舞比赛。州政府和旅游开发商推出的“鼓王”比赛规模较大,至今为止已经举行了三届,推选出了五代“鼓王”。

曾有一位苗寨的村长夫人带了一支鼓队到老洞苗寨参加比赛,在听说我的身份后,马上很高兴地和我攀谈起来:“我们都是苗族人,特别爱打鼓。我们打鼓从不说苦累,只要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就行了,图个快活呗。我们村里,女人都会打鼓,男人都会耍狮子,我们村还有一支自己的武术队!村里人不管老、中、青,只要想学打鼓,我们都教。”

节事活动中的仪式也是日常文化展示的一个重要内容。2005年,给游客预留观看位置因而收取了门票的苗家四月八节日就有很多仪式的点缀,如在节目表演正式开始前,举办方先安排一些中老年歌手穿着节日盛装坐在主席台上一直在用苗歌对唱营造气氛。这些歌声和歌手的在场,仪式中绚烂的彩旗和口号、标语,身上佩满了银饰,身穿苗族服装包着头帕的姑娘、大婶,临时搭建的用于舞狮子比赛使用的垒成宝塔式的方桌,四五十架双面鼓,以及四处叽叽喳喳如百鸟鸣唱的苗语,无一不在无声地提醒着每个参与的游客和观众,这是一个苗族的节日。从本质上来看,这些仪式所展现的是一种舞台化的真实,但表演本身具有“实存的真实性”。

文化展示中同样得到苗族人重视的还有着装,以及苗族人的历史、文字和传说。与游客一同来到旅游地的国际国内的专家学者和媒体电视台,使得苗族人对于自身的文化价值也有了新的认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油然而生。为了不在游客面前表现出对自己文化的无知,从事旅游的工作人员,甚至于普通百姓,对于介绍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书籍和音像资料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同类推荐
  • 未解的悬案:世界历史未解之谜

    未解的悬案:世界历史未解之谜

    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在中世纪,很多作家都认为,在埃及粮食充裕时期,金字塔是用来储藏粮食的大仓库。近几年来,金字塔被人描述为与日晷仪和日历、天文观测台、测量工具甚至是与神秘的外星生命相联系的东西,把金字塔当做天外宇宙飞船的降落点。
  • 八股文

    八股文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 巫术的世界

    巫术的世界

    神秘文化和神秘现象总能激发无限的遐想,作为一套神秘文化的专题百科读物和速读读物,本系列读本分专题全景式展现了世界神秘文化各个分支领域的历史起源、发展状况,以及与该领域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影视文学作品等等,并以现代科学的视角给林林总总的神秘文化一个全新的解释。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丁明秀编著的《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有关内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走近古都

    走近古都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当中,古都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元素。
热门推荐
  • 我的男友太完美

    我的男友太完美

    最美的时光走得总是太急,“那些年”是三个具有魔力的字眼。过了很久,褚暮云才知道,很多事不是自己不想就能不想,很多人不是自己想忘就能遗忘。她曾经轻描淡写的告诉自己,都过去了。时光飞逝,当故事再次上演,她真的忘了吗?
  • 阴阳通灵人

    阴阳通灵人

    一个在秦家口长大的外来人,在村子遭遇神秘袭击而全村被屠之后,为了报答养父的养育之恩,毅然回村,欲查出真相。谁知道,从此踏入一条神秘道路。一个天生灵觉低下之人,却成为神秘莫测的‘侍通师’一脉唯一传人。和幼时玩伴一起,在通灵之道上越走越远,行走在阴阳两界之间,查找真相,逐渐变得强大。阴阳通灵人,心中一股正气,以那鬼神手段,行那正道之事!
  • 怜玉

    怜玉

    古武修真?请站右边,魔法斗气?请站左边。什么?忍术?那你就站中间吧。美女站前面,俊男站后面去。要欣赏,当然是欣赏美女了。人妖?中间不就是属于你的吗?我有异能我怕谁,请看明阳在他的三位姐姐的照顾下,使用异能面对各种危险,而展开的一段精彩人生。
  • 空间之族之人族

    空间之族之人族

    继承先祖功法,仇家臣服。为一男人舍弃所有。
  • 等风吹过的日子

    等风吹过的日子

    火车一路向北,伴着火车行进的节奏,我陷入了沉思……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叫我用“况且”造句,我绞尽脑汁,思索了一节课的作品“一辆火车来了,况且,况且,况且……”,被老师一个红色的大叉,从后现代的另类思维被活生生的逼回到现实的世界。十几年前,我背着妈妈给我买的新书包,屁颠屁颠的向幼儿园走去,那时候怎么也想不到,从此以后我便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 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

    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

    当今时代,主持人节目正从文本话语操作向即兴话语操作转型。本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训练体系和训练方法。全书分为即兴语流、即兴成篇、即兴修辞、即兴描述、即兴解说、即兴评述、即兴听悟、即兴语智、即兴播讲、即兴访谈、即兴主持、即兴幽默等12个单元,将即兴口语的技能要素科学分解,遵循分进合击、循序渐进的技能习得规律,精心设计了48个训练课目,训练目标明确,语用理念新颖,以例引路,以趣激练,配有训练提示和解题参考,与主持人的口语实践紧密联系,适宜在职主持人的业务培训,也适用于大专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
  • 卡之纪元

    卡之纪元

    《龙之谷:破晓奇兵》《超凡蜘蛛侠》《侏罗纪公园》《星河战队》《变形金钢4:绝境重生》《超银河大决战》又或者说……童年的回忆——《凹凸曼》……且看一个“有挂”骚年如何在这黑暗的无限空间之中……活下去!!!当然,新人新书,各种求!噢,对了,希望大家帮忙宣传一下下……
  • 穿越之化身古代裁缝师

    穿越之化身古代裁缝师

    乐晴在一次出席宴会的时遇见了匪徒,被枪打中穿越到了古代的织布村,与浅浅结为姐妹,同苦同味,她利用现代的知识给带着村里的人一起发家致富。因为熟悉布料,和唐家有了生意上的来往从而认识了唐文礼,俩人之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渐渐的两人暗生情愫。季安生闻声而来,却爱上了乐晴,抛弃了有婚约的女人,可乐晴对他没有任何感情,最后季安生因为感情的驱使强行将乐晴绑走与她完婚。乐晴最终选择了唐文礼,却不愿成婚,未婚成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大人的无聊旅途

    神大人的无聊旅途

    来看一看,神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以及世界的旅途。盖亚什么的都不可靠。我只追求……
  •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