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0600000020

第20章 陇剧的传愆与特点

齐鸿

甘肃的陇剧,近年来人们把她与敦煌艺术并提,称其为甘肃的两朵艺术之花,真是声誉倍增。那么,为了陇剧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再探传衍,十分必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其重新定位,更显迫切。

陇剧,原起源于流行在甘肃庆阳、环县一带的陇东道情。从清同治年间到民国初期,陇东道情艺人不满足道场唱经的表演,精心研磨,在音乐中大量融入陇东民间音乐和乐器,在内容上把讲经论道与演唱故事合为一体,形成了自乐班形式演唱和皮影形式演唱,开始具备民间性、娱乐性艺术品类的特征。在流派上,环县南部流行的唱腔细腻,清新流畅,长于抒情,环县北部流行的唱腔质朴沉厚,高昂激越,长于叙事。1957年,陇东道情开始摆脱皮影,以真人在舞台上试演新时代戏剧《刘巧儿》等,这应是一个划时代的跃进,开启了陇东道情走向陇剧的先河。1959年,大型历史陇剧《枫洛池》晋京演出,轰动一时,一朵灿烂的陇上奇葩夺霞光,披彩霓,光采耀目,得到党中央和全国艺术界同仁的赞誉。陇剧正式作为一个剧种载入了新中国的艺术史册。

此后,陇剧确实涌现出一批好剧目,如《草原初春》、《假婿乘龙》、《石龙湾》等。但是我们在大谈陇剧辉煌的时候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陇剧现在仍处在剧种创新的实验阶段,基本上没有提出自己的独立的美学纲领,缺乏理论上深入的美学思考。这样以来,“精品意识”可能会导致“大浪费”,民间大众文艺可能会脱离民间化,闪着金光的奖杯,仅会成为专家对这种艺术陈旧的褒奖。

陇剧作为一个地方性剧种,它的成功关健在于植根于地域,建立于民族风情之上,那么它到底有些什么深得人心的艺术特色呢?

第一,陇剧的剧目,已基本确立在了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剧目基础。如其改编创作、移植的《枫洛池》、《草原初春》、《红柳堡》、《生死缘》、《万家春》,以及《旌表记》、《芙奴传》、《假婿乘龙》、《梨花狱》、《武则天》、《谢瑶环》、《海港》、《红灯记》等,以“三小”为主,故而陇剧剧目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真正的武戏,甚至没有一出扎靠的戏。因为其属“三小”戏剧,这就决定了这个剧种本身不具有大剧种所拥有的烈度。

第二,陇剧音乐为燕乐徽调式,其唱腔属板腔体,唱句多为十言、七言,其次有五言,其中间或夹少量道白,唱词逢偶押韵,说唱性强,唱时多为散唱,节奏自由灵活,这些比其他剧种套曲相比易于掌握,易于上口,写情沁人心脾,写景人人耳目,述事清亮明快,可避生涩,这是语言艺术的境界,诗歌艺术的境界。陇剧同腔异调、同调异腔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男女演员同调同腔的问题,使陇剧演唱风范趋于统一,又使男女演唱易于融合,易于交揉。但陇剧唱腔对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来说,显得单调,需要在更进一步挖掘陇剧音乐的基础上丰富唱腔内容。

第三,陇剧在传统道情“嘛簧”的基础上,近年来,又发展成齐唱、合唱、重唱等多种新的“嘛簧”形式,乐队除增加琵琶、扬琴、笙、板胡、二胡外,还加入了提琴、管乐,形成中西混合乐队,大大丰富了陇剧音乐的表现能力。但是,陇剧作一个独立剧种,在打击乐器及其套路上没有形成自属的体系,从而大大削弱了作为剧种的独立性。如原陇东渔鼓中的水子、木鱼、铜钵、渔鼓等打击乐器,却在陇剧搬上舞台后被弱化或遗失了。这一点仍需音乐家认真选筛,以求达到自我完善。

第四,在表演程式上,陇剧除了借鉴越剧、川剧、京剧等各种表演程式外,已成功地创造出了风摆柳、地游子步、侧身摇等较为成熟的一系列新程式,这些程式婀娜多姿、秀丽动人,集舞蹈之萃,这在其他剧种中是难能独得的。

陇剧把歌舞、说唱、滑稽表演等,在五彩纷呈的舞台上综合成有机的纯粹的艺术样式,其经验是丰富的,我们应该进一步总结其特色,大可不必用不符合特色的张力和硬行装配求大求全,扩大剧情内载。

在满园关不住的艺术春色中,我们对数枝出墙的红杏,不也在欣喜若狂、拍手叫绝吗?

同类推荐
  •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

    本书收录名家文学名篇、书法名作,以作品图版代替死板的铅字,配以解析与背景资料。
  • 古兵器、乐器(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古兵器、乐器(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包括金戈铁戟、射及其他、笛、管、笙、琴、唢、呐、口弦、编钟等鉴赏和收藏。
  • 大戏剧论坛(第5辑)

    大戏剧论坛(第5辑)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纪念周贻白先生一百一十周年诞辰专辑、精神之自由与天壤同久——纪念我的父亲、论恩师在中国戏剧史学科上的建树、发凡起例:周贻白戏剧史研究的历史意义、周贻白先生与戏曲文物、简论周贻白先生曲艺、小说、诗词研究学术成就、周贻白先生对中国戏剧史学的贡献、周贻白与中国戏曲学科体系的建构等等。
  • 海派书画艺术散论

    海派书画艺术散论

    海派书画艺术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重在对其作历史性的挖掘梳理与整体性的研究推进,第一次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对三代海派书画名家的经济形态作了具体的量化分析,考证其市场运作与商业推介;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三代海派书画家的从艺方式进行了个体与群体关系的考察,对海派书画领袖及名家亦作了独到而具体的研究,探幽抉微,新意迭出。
  •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中国电影中的现实主义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身上体现出了极其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政治意识形态对电影的强势介入和强力干预,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逐渐引向“一元化”的封闭发展道路。在新时期电影中,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偏离和迷失,也让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遭遇了新的尴尬与困惑。
热门推荐
  • 攻略对象画风总是不对

    攻略对象画风总是不对

    水殊是游刃有余的职场OL,一个意外被系统选中穿越回古代,不想变成一个被禁足的小小妃嫔,还附赠了个只会惹事的包子!本来已经做好宫斗的准备,结果任务却是攻略帝王。坑爹的是她根本不会谈恋爱,更坑爹的是这个帝王画风总是不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逍遥三世

    逍遥三世

    第一世,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一枚御龙戒,称号逍遥武神逍遥古武界,却因爱堕入魔道。第二世,拥有了前世的记忆,再次寻回御龙戒,在古武界十大武神排名第二封号战天武神,他寻找到了她的一生挚爱,却被逼自尽。今生今世降生在邹家的他又将如何闯出一片天?
  • 寒刺

    寒刺

    “凝水成冰,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懂,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利用”——保罗·斯科特于是,原本拥有废物水属性斗气的萧云,被保罗丢进了冰原,开始了属于他的一段传奇之旅。※※※※※一头白发,一双绿眸,一枚耳钉,一段仇恨,一个秘密。这是一介铁匠,一名刺客,不一样的故事。(新人新书,新的开始,需要诸位看官的鼎力支持、投票和收藏!)书已签约,请放心阅读,另求点推荐票~!
  • 废材契约:冷情夫君快认栽

    废材契约:冷情夫君快认栽

    她前世是个孤儿怎么了?今生是个废柴怎么了?她有爷爷疼,有哥哥爱,还有几个围在身边的妖娆男,乐得当个米虫。他们千不该万不该毁了他的幸福!涅凰重生,凤凰展翅,她要让那些毁去她幸福的人灰飞烟灭!
  • 邻家姐姐十八岁

    邻家姐姐十八岁

    我总是想窥视姐姐的一切,小的时候,我就知道姐姐很美,很漂亮。虽然在我的身边也遇到许多年纪相仿的女孩,但没有一个人有姐姐漂亮的,根本没有任何一个女孩能和她相比!她和我没有血缘关系,可在我心中,她是我的母亲、姐姐、爱人……
  • 旋风少女之爱的初告白

    旋风少女之爱的初告白

    。。。。。。。。。。。。。。。。。。。。看介绍啊,自己去书里看
  • TAMBURLAINE THE GREAT FIRST PART

    TAMBURLAINE THE GREAT FIRST PAR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原来雍正

    原来雍正

    他人到中年才登上皇帝宝座,却一直背负着弑父杀弟的骂名;他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却少被后世史家赞誉;他处事果断凌厉,却痴迷于佛道的修身养性……在雍正身上,集中了太多的神秘。雍正是不是篡位登基?改诏说?弑父说?一段历史,几多疑问。勤政爱民的是他,杀戮功臣的也是他。昏君乎?暴君乎?千秋功过,任后人评说。 本书作者张研教授兼具史识和才情,以丰厚的学养、通俗的笔触,从历史大背景、人性层次以及权力斗争的微妙细节着手,通过对雍正身心、雍正信仰、雍正功过乃至雍正之死的分析,向读者娓娓讲述一个原来的、真实的雍正。在历史的天空中,还原一个被妖魔化的帝王。
  • 无门之笼

    无门之笼

    我说:笼子之所以成了笼子,是因为无门。你说:笼子之所以有了自由,是因为无门。我坚信着你的自由,你撬开了我的笼子,两道不相交的平行线,终是背道而驰?第一次写民国文,希望大家能喜欢,写得不周到的地方,望海涵。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