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陇剧的发展
扈启贤
陇剧自1958年由陇东道情搬上戏曲舞台至今,已经整整40多年了。40多年来,由于不断改革、创新,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在甘肃乃至全国有了较大的影响。时至今日,陇剧究竟应该如何更进一步地发展、提高,乃是当前陇剧面临的新课题。我们认为,陇剧要想更上一层楼地前进、发展,就必须坚持深入民间、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这样,才能进一步吸收、融合民间的各种艺术养料,以充实、丰富陇剧艺术,使之旺盛、健康地向前迈进。本来,陇东道情及后来的陇剧就是在陇东一带,在民间土生土长地发展起来的,民间、群众就是它们发展的根基。只要我们回顾一下陇东道情及陇剧的发展道路,就会明白艺术的生存、生长是离不开民众的,民间、乡土乃是一切艺术发展、繁荣的土壤,陇剧更是这样。
我们先看看陇东道情的发展道路。陇东道情原是鱼鼓道情,据说它形成于陕西的长安,它的音乐源于唐代的寺院音乐,又吸收了民间的说唱音乐并受“曲子”燕乐的影响逐步发展演化而来。鱼鼓道情传于我省陇东一带大约有四五百年的历史。这期间,经过几代艺人的不断努力、革新创造及艺术实践,才使其逐渐完善起来。据传,约200年前,在环县耿湾有个叫解长春的人,因为他家境贫寒,无法度日,在外出给人拉长工期间学会了唱道情。回家后,他在家乡拉了一帮人以唱皮影戏为生。由于他的嗓子好,吐字清楚,深受群众欢迎。时间长了,他的名声也大了,周围百里内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久而久之,他感到道情中有的曲调、唱腔不能适应演唱的需要,就以他多年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大胆地进行了革新创造。在乐器上,他把原来的二弦子改制为四弦子,又增加了笛呐子等乐器;还在木梆上加上小铜铃,每敲一下梆铃并响,称为“水梆子”。在唱腔方面,他大胆地吸收了当地的民歌,以此来丰富道情的唱腔。如他编的剧本《九华山》“店馆”一场戏里的唱腔“九连环”就吸收、融合了陇东民歌《张生戏莺莺》,由于吸收了民歌,所以这场戏听起来就与众不同,别有风味。不仅如此,在解长春前后的很多艺人都不甘落后,他们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亦吸收、改制了许多民间小曲、小调,如陇东民歌、陕北说书以及秦腔、眉户的唱腔、音乐,这样就更加丰富了道情艺术,使之逐步向完善成熟阶段发展。
陇东一带山大沟深,面积辽阔,北接宁夏,东靠陕北,南连平凉。正是由于这样的地理环境,所以给陇东道情的发展造就了有利条件,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其不同流派主要有:以环县的虎洞、耿湾和洪德及环城的大部分地区为北路;以庆阳的马岭,环县的曲子、合道、木钵的西南以及环城的小部分地区为南路;以八株、樊川,华池县的桥川、玄马等地为东路。这些不同流派不仅相互竞争、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而且它们都能放开眼界,向境内外、艺内外不断学习、取经,以丰富、繁荣自身的艺术。如北路道情受宁夏的花儿、内蒙的民歌与陕北的说书影响,在原有的曲调、唱腔的基础上又产生、发展出不少有生命力的新曲调和唱腔,“卖道袍”一剧的唱腔就是吸收、融合陕北说书的有关音乐,形成了一种新的唱腔。这种唱腔既有创造革新,又不失道情的原有风格、韵味。这种作法很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学习。
由上可以看出,陇东道情与民间音乐、民间戏曲以及其他民间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句话,陇东道情就是在民间土生土长发展起来的。
我们再看看由陇东道情发展为陇剧的经过及其作法:在50年代初期,为了挖掘民间艺术遗产,使之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由甘肃省文化局与省文联派出音乐工作者高士杰与邸作人赴陇东的环县,深入民间,深入群众,邀请道情艺人座谈,请他们演唱、演奏,记录、整理了道情的主要板式、唱腔、音乐曲牌,编印了《陇东道情》一书。这次工作是陇剧由道情搬上戏曲舞台的前秦,并为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8年5月,甘肃省秦剧团赴庆阳一带演出期间,多次观摩道情皮影戏,邀请道情艺人传艺教唱,并记录了道情《白玉楼》等戏的唱腔、音乐,又在此基础上创作演出了道情剧《吵宫》及现代戏《六姑娘》,连同《最后的钟声》,于同年10月参加了西北五省区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受到与会者的好评。这样,经戏曲工作者的艰辛努力,道情正式走上了戏曲舞台,从此,甘肃戏曲舞台又增加了一个新剧种。
特别是1959年2月成立甘肃省道情剧团(后改为省陇剧团)时,特意聘请了陇东道情各个流派的著名艺人徐元璋、史学杰、耿灏贤、马占川、敬延玺、梁铎春、冯显荣、慕建荣、韩佰银等人,专门为演员、演奏员传艺、教学、指导;尤其是在创作、排练陇剧《枫洛池》中,这些民间艺人不辞劳苦,日夜教唱,指导并与音乐工作者一起研究,创造了适合舞台艺术及剧情需要的新式唱段及音乐曲牌等。《枫洛池》的诞生,是民间道情艺人精心帮助、指导的结果。如果没有音乐工作者深入民间,挖掘、搜集、整理道情,没有民间艺人的指导、帮助、教学,道情就不可能走向戏曲舞台,大型陇剧《枫洛池》以及后来的现代戏《草原初春》等也就不可能产生。此两剧既有唱腔、音乐方面的创新、突破,又坚持了道情的风格、韵味,为陇剧以后的发展、提高开了个好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自从道情搬上戏曲舞台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后,仍然没有忘记民间,没有忘记继续请教民间艺人。为了使舞台上的道情后继有人,省上在陇东一带招收了一批学员,成立了道情班(后归并于省戏曲学校为陇剧班),并聘请了道情艺人史学杰、梁铎春、冯显荣、马占川与韩佰银等人进行指导教学。这些艺人起早贪黑,精心为学生教学唱腔、乐器,使学生逐步学会、掌握了陇剧艺术。同时,省戏校为了教好这班学员,除了制定全校的教学大纲外,由副校长陈光根据陇剧的艺术特点专门又制定了陇剧班的教学大纲。由于有道情艺人参与教学,所以培养出的学生无论是形体功或唱念功都是比较过硬的,他们有的后来成为省陇剧团的主要演员和演奏员。
1963年6月,省戏校为了加强陇剧教学与研究,由校长陈光带人专程赴环县挖掘、搜集、抄录、征购道情传统剧本60多本,同时走访艺人,征求意见,与剧作家谢宠一起绘制了道情《艺人谱系表》,这些对后来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省陇剧团由团长慕崇科带领赴环县向那里的道情艺人及人民群众进行汇报演出,并特邀著名道情艺人徐元璋、敬延玺、史学杰、马占川等观摩演出,进行座谈,征求意见,听取批评。他们在演出的同时,记录了各类唱腔200多段,弦乐曲牌72首,唢呐曲牌54首,击乐曲谱54首,民歌96首,临摹皮影人物造型、头饰、道具270多件,成绩显著,对陇剧的发展、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省陇剧团为了继续挖掘道情遗产,向民间艺人学习,又于1972年7、8月间专程赴环县、庆阳县、华池县等地向那里的人民群众进行汇报演出。在演出中他们多次观摩道情皮影演出,邀请老艺人座谈,征求意见,听取批评,同时还搜集了不少唱腔、音乐曲牌以及传统剧本。这对当时的陇剧发展、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使一些青年演员通过观摩皮影演出,进一步了解、认识了道情艺术,学习了不少东西,开了眼界。
通过以上回顾可以看出,陇剧所走的道路就是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与民间艺人相结合、与道情相结合、与乡土相结合的道路。实践证明,只有这样,才能使陇剧健康、旺盛地向前发展。有人说,了解过去是为了掌握现在,掌握了现在就能更好地发展将来。陇剧要更健康地成长,就必须很好地总结过去的经验,深入民间,深入群众,向民间艺人学习,继续挖掘、整理包括道情在内的各种民间艺术,进行加工、研究,为陇剧所用。具体说来,应该着重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继续挖掘、搜集、整理陇东道情的传统剧目、唱腔、音乐、影人造型以及道情的发展历史、艺人的艺术道路等等,只有较全面地了解、掌握了道情的资料,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改革、创新,使陇剧茁壮成长。
第二,要进一步了解、研究陇东道情各个流派的艺术特点、特长,将其互相比较,认真研究,加以总结,取其所长,加工糅合,丰富陇剧艺术。
第三,应搜集、整理陇东一带以及陕北、内蒙等地的民歌、小曲、小调与民间的唢呐曲牌,这些民间音乐中有很多歌曲与陇东道情的调性、风格相一致,将其有机地溶化在陇剧艺术中,无疑会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
第四,搜集、整理甘肃民间戏曲的唱腔、音乐,如平凉曲子、陇南影子腔、高山戏、兰州鼓子以及河西一带的民间小戏音乐等。这些民间戏曲音乐都富有浓郁的甘肃地方特色及乡土风味,将它们适当地融合在陇剧音乐、唱腔中,必将使之更具甘肃地方色彩与民间风味。
第五,还应该借鉴、学习西北地区的其他舞台艺术,如秦腔、眉户、碗碗腔等剧种的唱腔、音乐、曲牌,以丰富陇剧音乐。比如说,秦腔彩腔的曲调就很柔合、细腻、婉转、动听,亦很优美,如能将其适当地改造、融合于陇剧中,可能会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
以上所谈,仅就陇剧的唱腔、音乐而言;至于陇剧的表演艺术,已有不少的成功作法,只要进一步探索,一定能走出更为广宽的艺术道路。
为了使陇剧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应该建立陇剧艺术研究机构,调配专职研究人员,加强研究。特别应该认真总结40年来的成败经验,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及存在的问题,相应地采取一些切实可行、得力有效的措施办法,把陇剧向前推进一步。
相信,通过很多办法以及专家们的共同努力,必定会使陇剧朝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有人说,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离不开人民。陇剧同样如此,只有在人民中生根、发芽,才能结出丰盛的果实。不论什么剧种,它的目的首先是为了人民大众而在人民大众中发展,如果离开了人民大众,将其创作、演出仅仅局限于某一点上,其艺术生命是不会长久的。从历史上看,凡是衰败以至灭亡的剧种,其主要原因就是脱离了人民大众。比如元杂剧,到了元代后期和明代初期,经朱权、朱有炫等皇亲把它作为皇家艺术,离开了人民大众,它的灭亡乃是必然的。再如,昆曲的致命伤,也是在于它兴起以后,大批文人雅士出于自己的艺术趣味,一味地雕章琢句,追求音乐的雅而又雅,使它脱离了人民群众。所以,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只有把艺术根植于人民中,在人民群众中汲取艺术养料,才有无限远大的前程。但愿陇剧永远与人民大众相结合,走出一条更为广阔的艺术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