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3600000014

第14章 文坛素描(6)

晓凡从工厂走出,为我们的时代写出了多部优秀作品,《春天的颂歌》(与毕增光、高东昶合著)、《铁匠抒情曲》、《灿烂的青春》、《美的诱惑》、《小熊远征》、《神马》、《晓凡诗选》,诗论集《诗歌创作技巧问答》,散文集《裸体的日本》、《随笔写天下》,长诗《生前死后》,还有写张志新的报告文学《强者》(与胡景芳、赵郁秀合著),他还主编过《当代诗歌》和《当代作家评论》,连续几届担任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晓凡的诚实劳动得到社会多方面的认可,先后被推荐、选举、任命、评定为辽宁省政协委员、辽宁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诗歌学会理事、辽宁省新诗学会副会长、辽宁省期刊协会副会长;他还是****辽宁省委、省政府评定的“辽宁省优秀专家”,并享受******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我在学生时代能背诵许多诗人的许多诗作,也包括晓凡的一些作品,我背诵的,还不算他的《长桥万里》、《纯洁的钨》等名篇,那《矿工性格》、《坑口松树》、《测量》及《春天的颂歌》中一些短小的诗,我也极喜欢。这些诗都营养过我。我喜欢晓凡诗中抒发的大情大义,那种奋发、豪迈的感觉,不是任何诗人都可能具备的。诗如其人。晓凡的作品中透露着他的人格及性情。人们评论中很少提及的一首《蒙古族民兵连长》,是我极为喜欢的,晓凡在这首诗中对生活敏锐的观察与舒畅痛快的表达令人钦羡。写深夜睡在北方农村的队部炕上,听蒙古族连长鼾声响得“穿过窗棂儿,飞到蓝天上”。“‘有狼!’/不等我爬起,/连长下了炕;/不等我穿衣,/连长枪搭窗台上;/不等我下地,/‘嗵!’/——恶狼应声倒在羊圈旁;/不等我出屋,/连长已把死狼拖到屋当央。/……/不等我上炕,/连长的鼾声又呼噜噜响……”全诗不足三十行,又都是短句子,几个“不等”,写得极为精练和传神,所谓“一步没跟上,步步跟不上”,诗中自然而然蕴含的生活哲理,所写主人公那种警觉、机敏、神速,令人感叹。这首诗,作者的笔力与作者笔下所写的题材十分相称、相融。

一般来说,作家和诗人,倾其毕生之精力,都难以再超越自身最初成功闯关的代表作。曲波后来写了《山呼海啸》、《桥隆飚》等多部长篇,人们记住的仍是他的《林海雪原》;杨沫后来写了《芳菲之歌》、《东方欲晓》等多部长篇,人们记住的仍是她的《青春之歌》。晓凡也一样,他后来写了《美的诱惑》、《告别神秘果》、《听〈蓝色多瑙河〉》等多首构思更为巧妙、蕴理更为深邃、手法更为洗练的诗作,而人们普遍认知的仍是他的《车间风雷》反映工人那个年代生活和情怀的组诗。改革开放之初,晓凡写于1980年10月、发表于1981年3月的长诗《生前死后》是一首他本人钟爱的好诗,也许问世时间不合时宜,虽颇受读者喜爱,却没能引起评论界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重视。

上了年纪的晓凡成了一只候鸟,在沈阳和深圳两个家之间飞来飞去。以前是在沈阳住得更多一些,近年来是在深圳住得更多一些。在深圳时也不总在深圳,他或与家人常做环球旅游,那种浪漫和幸福真的很令人羡慕。

六十年代,晓凡曾热情澎湃地讴歌《车间风雷》,在那“高不过十尺,宽不过丈把”的车间里,装着“非洲的闪电,亚洲的云霞,欧洲的怒吼,美洲的雷炸……”表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自豪感和身在车间心怀天下的壮志;八十年代,晓凡的《写给远道而来的旅游者》,就脚踏实地多了,他写中国工人在自己的车间,接待前来旅游的外国劳动者,作者如实地写出中国工人的感慨:“你敬佩我成为工厂的主人,我羡慕你出国旅游,视野开阔。”为祖国贫穷而羞愧吗?否。“贫穷,不应当属于我的祖国,要不是几个人把几亿人的时光挥霍……”相形之下,低人半头吗?否。晓凡唱出了中国工人乃至全国劳动群众心灵深处的愿望:“我爱地球上的每一片土地,欢跳的海浪,唱歌的小河……为了去拜会世界上的朋友,此刻我必须加劲劳作……待将来总会有一天,也许是我的子孙,甚至就是我,去遍访多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篇诗作的严峻、深邃和昂扬,发人深思,具有历史的力度,充满时代的精神。到了二十一世纪,晓凡有了亲身周游世界的机会和条件,他便成为一个遍访世界各地的中国诗人。

有意思的是,当年在车间里讴歌亚非欧美的工人晓凡,当年在自己的工厂接待来访的外国旅游者的晓凡,如今已去了港澳台,去了新马泰,去了日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斯洛伐克、奥地利、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朝鲜和越南等许多个国家,除了公派,自费自选的出访占三分之二以上。有的国家和地区还曾多次访问。

眼界的开阔,就是胸襟的开阔,也就是思维的开阔。20多年前,诗人雷抒雁就曾说:“晓凡是机敏的。”机敏的晓凡,有了这样开阔的经历,当然会更加机敏了。每到一地,他都写诗著文。文多于诗。只是到了朝鲜和越南他觉得无话可说,一个字也没有写。晓凡的这些行色匆匆的诗文,常常是随写随在海外报刊发表。他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访日期间,创作了《裸体的日本》一书,其中的一些篇什,都曾刊登在《朝日新闻》等报纸上,就连从不发表文学作品的大型环保杂志《樱花》,也在卷首刊发了他的组诗《日本》。应德国伯尔文学基金会之邀驻德写作期间,写下了《波恩圣诞节》和《美丽幽默的德莱丝小姐》等散文作品,由德方请人译成德文,在《新德意志报》发表;而《德国市长》一文,在国内刊出后即有多家报章转载。晓凡曾在北美小住仨月,在那里他写了多篇散文随笔传回国内发表,北美《世界日报》在其文学副刊的头题发表了他的散文《礼物》。晓凡、刘镇、刘秋群三诗人应邀访问苏俄,正赶上该国大变动,入境时是苏联,回来时那里已降下镰刀锤子旗帜而升起了俄罗斯的国旗,纵使这样,三诗人也在当地俄文杂志上发表了诗作。

所有的旅程都令他难忘。2005年夏天,他一家四人同乘一条豪华游轮旅游。那是从美国西亚图乘旅游大巴到温哥华,从温哥华上船。这条船,打造它的是一个国家,船主是一个国家,管理是另一个国家,而水手、行李员、侍应生等几乎清一色是美洲的洪都拉斯人。这条船比电影中的泰坦尼克号略大,走的也仿佛是泰坦尼克号的路线,一路去很多地方,还紧靠北冰洋的冰山航行了3个小时。在这条船上,晓凡巧遇写过《乡愁》的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及其家人,余光中和他夫人庆祝结婚50年,孩子们出资让他们出来旅游。在船上,晓凡与余光中进行了短暂交谈,晓凡只说自己是大陆游客,并未说自己的姓名和身份。两位诗人并未谈诗,谈的是深沉的碧海与威严的冰山。假若是我们中间的随便哪一位诗人,哪怕是一个诗歌爱好者,都极有可能以“同行”的身份与余光中攀谈,而晓凡没有。这就是我熟知、我了解的晓凡。后来,晓凡在《世界日报》上读到了余光中专写这次旅行的散文,并一直保存着,以便与自己所写同一事物的作品进行比对,也作为此行的一个纪念。这次旅行之后,晓凡从加拿大的多伦多重去美国,到了纽约、华盛顿、费城、波士顿等许多地方,他在美国旅行10天,他见识了与过去书本上认识的不完全一样的美国。在美国很短的历史上曾有一个“皇帝”,这是一个自称“皇帝”的人,美国政府竟也允许他的存在,在他的户口职业栏里,就鲜明地写着“皇帝”。在晓凡乘坐的大巴车上,一个小偷偷了一个女士的包,被众人逮住了,警察提议大家都到警署去写证言作证,大家很忙,不想耽误这半天的旅游时间,连被偷的女士也不愿意去。因为无法证实这个嫌疑人的偷窃行为,警察只好把他放了,这个小偷临走时还向大家道谢呢。在斯洛伐克,晓凡遇到一位老人,他竟脱口而出毛主席语录:“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在晓凡等中国人出门的时候,这位老人在喊:“下定决心,不怕牺牲……” “造反有理”,这位老人原来是曾到中国沈阳中捷友谊厂执行援建任务的专家,他会汉语,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彼时,在布拉迪斯拉发听老人用脱口秀般地舞台腔放声朗读“造反有理”等语录,因表情庄重而略显滑稽,晓凡内心百感交集,五味杂陈。在港澳台,在国外,种种见闻,新鲜而且奇特,晓凡写了30万字旅途见闻与感慨,准备结集出版。

晓凡在外云游,时时关注国内诗朋文友。他在加拿大的大温图书馆的重点推介柜中看到散文家王充闾的3部作品集,端庄地摆放在柜中央,立即将这一发现写进随笔,并告知作家本人。随中国作家协会代表访问台湾时,在台北夜市旧书市场发现当地一家颇有影响的杂志转载了小说家邓刚的小说《蛤蜊滩》立即买下,寄往大连,告知邓作家。第一次在台北邮寄,因邮票所贴位置不够规范被邮局贴条退回,幸好晓凡尚未离开,又重新寄了一次。邓刚得知后说,他根本不知道台湾出版商擅自使用了他的这篇作品,也从未收到样书和稿酬,不过也不想与其交涉维权了,都是祖国同胞,他们也很难的,放他一马吧。这是邓刚大度,也是邓刚幽默。在美国,晓凡看到一家美国中文报纸推介性地转载了铁岭市儿童文学作家当显志的作品,立刻剪寄给肖显志。至今朋友间谈到类似小事,邓、肖依然十分感怀。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一个最具分量的佐证城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世界性的窗口。这里的生活丰富多彩,汇聚了时代的鲜明音像。晓凡在深圳居住了多年,他远比一个到深圳出差或旅游的人要更深入地了解深圳。他手头有一部正在创作中的长篇小说,写这个大都会复杂而活跃的人际关系,写两个家庭、主要是一个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和缩影,灵魂、道德层面的剖析和展示,提醒人们幸福的背后常常预伏着潜藏的危机。作者要预言:这一代人造成的后果,将由下一代或几代人来偿还。晓凡试图老老实实地反映生活本真的面貌,揭示人性本身在历史转型期善恶的交织及其斗争,以勾勒生活、社会和时代。近期,晓凡的主要精力放在这部长篇小说的构思和写作上。他同时考虑到社会效益、读者和市场。这部长篇大约就要问世了。27年前,晓凡曾发表一篇题为《仅仅二十四小时》的小说,我曾写过《一篇对生活有独到见地的好小说》的评论文章发表在刊物上。那篇小说在结构上很讲究,它把那么多东西都囊括在一天一夜里。小说像掘土机那样,勇敢地剥离开现实生活的土层,让生活袒露出真容来。我在评论时引用了果戈理的话:“相信我,不管出现什么样的艺术作品,如果里面没有今天社会围绕着转动的那些问题,如果里面不写出我们今天需要的人物来,它在今天就不会有任何影响。”如果晓凡不介意的话,我想透露他正在创作的这部长篇的具有深义的名字:《后果》。我们期待着早日看到《后果》,看到今天社会围绕着转动的问题和今天需要的人物。我想晓凡是不会令我们的期待落空的。

执着的张云晓

张云晓,我在键盘上敲出这三个字儿,眼前浮现的,是一张亲切、慈祥的笑脸,心头升起的是无比的爱戴和崇敬。

到2011年1月份,张云晓就90高龄了呀!可是你细看一下,他一点也不像90岁的人。他11岁参加红军,16岁入党,1983年离休,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历任勤务兵、宣传员、师宣传科科长、军政治部宣传处处长、沈阳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部长、旅大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曾荣获共和国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二级红星勋章。如今在全中国,健在的老红军已为数不多。10年前统计健在老红军仅有800多人。10年后的今天呢?我们这位张老红军历经太多的挫折、坎坷和磨难,却仍有青春的诗情在胸中涌流,仍有可贵的童趣在心头闪现。人们都说他是一个不老的老红军啊!

1933年,11岁的张云晓,从距川东北通江县110公里的一个大山沟里,赤脚日夜紧追红军队伍,他个子没枪高,连长担心他行军掉队,不肯收留他,劝他回家打柴放牛,过两年长大一点再参军也不迟嘛。他哭泣着说:我爹黑夜外出借粮,一跤跌进河沟摔死了,我哥外出帮工无音信,我姐当了童养媳。娘带着我去给有钱人当佣工时我才6岁,人家不让带孩子,娘把我骗到河边去舀水,突然踏上木桥跨过河到对岸,立刻拆掉桥板,让我无法过河追她。我们母子俩隔河泪眼相望,我呼天唤地,撕心裂肺……好不容易盼来了红军,你们又不要我!红军老炊事班长听了他的哭诉,夜晚把他留在了炊事班,给他吃碗糙米饭,喝碗青菜汤。第二天,云晓又赤脚跟在穿草鞋的红军队伍后面前进。跟到第三天,炊事班长找连长说,这个小家伙行,光着脚跟了三天三夜,一步没掉队,收下他吧!连长也被感动了,就这样,11岁的苦孩子张云晓成了一名红军战士。

认字儿,学文化,是参加了红军的张云晓内心迫切的愿望。他把生字写在一个小木牌上,插在走在他前面的战友背包上,一边行军,他一边看着背包上的字默读……他经历了长征路上的风霜雨雪和枪林弹雨,也领略了人生路上的阳光、真诚和友爱,他曾用树皮当纸,木炭当笔,刻苦地学习写作。他坚持下来了,直到人生的晚年,他共创作出版了《一个红军战士的诗》、《红宝石之歌》、《朝阳与浪花》、《红色旋律》、《漫长的足迹》、《诗的红飘带》等6部诗集。他的诗作得到刘白羽、贺敬之、魏巍、柯岩、高洪波、钱光培等多位文坛名家的关注和赞赏。高洪波在致他的信中说:“您是个本质意义上的诗人,用自己的生命和阅历写诗,用激情写诗……”直到85岁高龄时,他还把自己早已出版了的、也曾三次印刷的再版过的诗集《一个红军战士的诗》从头到尾重写一遍,他的执着和拗劲令人感动。要知道,这是他在心脏、肺部连续动了两次大手术之后来修改这部诗集的呀!他2001年7月做了肺癌手术,2003年4月动了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手术,并且安了支架,几个月后又安了心脏起博器。他在信中对我说,万一动手术不成功,就请我接替他完成他修改好这部诗集的心愿!他一再强调:“属于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云晓是我的老上级,他任军区文化部长那会儿,我在文艺科当干事。云晓和我,上下级工作关系之外,我们还是诗友。真难忘那段美好的时光啊!他痴迷地工作,也痴迷地写诗。 在周末的晚上,他把几个擅写的部下请到他家里,我记得常去的有王笑竺、陈广生、朱亚南和我,有时还有王中才、刘兆林、李晓桦、刘秋群等人,他的家如同一个文学沙龙,每次他备了茅台酒和龙井茶招待,他把他写的诗用大字报抄出来,悬挂于客厅,请大家品头论足,给一通批评。这是怎样平易近人、胸怀开阔、不耻下问的领导啊!最难得的是,他始终以这样一颗纯净、火热、赤诚和虔诚的心,处事待人,追寻他梦中的诗神,从未有丝毫改变,从未有丝毫稍减!

同类推荐
  • 那年旧梦梨花开

    那年旧梦梨花开

    四个人的悲欢离合,当命运,亲情与爱情纠结在一起时,人们说这是一段爱情悲剧。从童年的相伴到少年的相随,相依相伴的或许不仅仅是同情和依靠,而是埋藏在心里最深处的爱情。后来,日子如蝶,裙角盈香。再后来,那些说好永不分离的人们,如今早已散落在天涯。
  • 小世界日常与异常

    小世界日常与异常

    一个从异界来到人世的女孩,一切对她来说都很新鲜,她和初来人世的婴儿一样,需要认知的事情还有很多。从各种日常生活中,她不断思考和充实着,也渐渐建立起属于她的小世界。但是来自异界的她,注定会经历一些异常的事……
  • 浮世佳人

    浮世佳人

    嘉宝说:“我经历了很多,那是由不得我,但我从来都是光明磊落,也由不得别人侮辱。”宋仁诚说:“只有你当我是世上瑰宝。”翟一明说:“夏嘉宝,这么多年,我还是要说,你是我遇见的女人里最最出色的一个,而且,你待我最最好。”乔云生说:“夏嘉宝,你说,究竟这世上有什么是我不能给你?你为什么不能顺着我?”
  • 女神不好惹

    女神不好惹

    他,凌云集团的继承人,他是那么耀眼,而她却只是那么多喜欢他的人其中一个。有一天......最后,她开始变了,不在懦弱。她终于不再用善良给自己的懦弱找借口。夏雨安带着一颗受伤的心离开了,离开了这个让她伤心的地方。萧云季涵,是你们用冷水泼醒了我,我怎么可以不报答你们呢?我一定会烧开了泼给你们,让你们也尝尝痛彻心扉的滋味。青婉,妈,对不起,是我的懦弱害了你们,以后,再也不会了。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地方,夏雨安头也不回的转身。
  • 杏桃沟

    杏桃沟

    每当夜深人静时,都会想起家乡。想起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尽管儿时居住过的农村现已人迹稀少,年青人都涌进了大城市,村里只剩下老的走不动的和小的不会走的,鉴于此,我更想把这种乡愁慢慢的、一点一滴的写出来。一边写,一边回味这粉红色的回忆。
热门推荐
  • 十耀

    十耀

    从小爱篮球的他,他将带领十耀向冠军进击!
  • 冰月大陆:需要你去守护

    冰月大陆:需要你去守护

    她因朋友背叛而被杀,再睁开眼却发现面前有一个穿古装的人!没错,我们悲催的女主穿越了!修真,练武,这个玄幻的大陆还等着她去探索!她到底会拥有怎样的未来呢?那就快点进来看看!
  • 论诚哥不死

    论诚哥不死

    这是你坑爹以及爹坑你的故事简介就要简介的样子,所以就这样了PS:书名和内容毫无关系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毓叔临风

    毓叔临风

    这么多年来,在等待中,哪怕是空气穿过,我都会以为你来了,然而现实总是一次又一次让我失望,流泪,彻底冷静,然后学会不再期待,不再憧憬,也不再忍耐。我开始放纵自己,肆意妄为,打破所谓原则,挑开上限,然后才发现世界是那么的美好,我何苦在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身上花那么多心思。
  • 佛说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

    佛说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神之痕

    仙神之痕

    前世只是一个平凡的初二生,却被创世神安排了一场车祸,来到异界。历经重重困难,开始创世九考。
  • 异世界之流

    异世界之流

    在一个不知名的异世界,人们将现代科技与古代阵法秘术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战斗方式,其名曰“流”
  • 燃烧吧足球之战神崛起

    燃烧吧足球之战神崛起

    力推神书!重生之欢乐斗地主他是世界最顶级的球员被人誉为战神他喜欢收徒他的徒弟随便学到的皮毛,就可以走向巅峰。他有着自己的足球世界有人说他邪恶更有人说他可爱他就是战神凌宇他来自中国却为了中国足球奉献了宝贵的一生他拥有世界上最顶级领域足球世界最强大的绝招曾经的他一度认为足球就是朋友却因为一次意外将足球转变成了一种杀人游戏这是一段让中国所有球迷沸腾的历史这是一段让中国所有球迷传奇的历史这是一段让世界都款款笑谈足球奋斗史有人说,他的一生就是梦幻有人说,他的一生就是奇迹有人说,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霸主但只有战神明白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所有人都清晰的记得战神的一句话“燃烧吧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