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爸老妈说,生活中有很多爸爸妈妈喜欢抱着、背着宝宝走楼梯,但这样却使宝宝失去了一个锻炼的好机会。因为,宝宝到了18个月大时,就可以开始学习走台阶,与上下楼梯了。可是,不让宝宝自己学上楼梯虽然保护了宝宝不会跌倒,也节省了上下楼梯的时间,但爸爸妈妈却没有意识到,对宝宝来说,走楼梯有利于他的动作发展,而且宝宝学走楼梯这个看似简单的活动,却好处多多。
因为人在上下楼梯时,必须活动腿部的膝关节,同时还必须调节身体的平衡,才能将这个动作完成。但这对于急需发展自己动作技能的宝宝来说,不仅仅是一项关节活动,还是一项很好的平衡活动。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刚学上楼梯的宝宝,只有借助楼梯的扶手或爸爸妈妈的牵引,才能使自己保持平衡,这是因为宝宝这时的身体重心偏高,肌肉缺乏锻炼,站立不稳所致。
可是,经过锻炼之后,宝宝膝关节慢慢就会变得活动灵活,肌肉也会结实有韧性,而且大脑的控制系统,在受到动作指令的刺激之下也变得越来越敏捷。尤其,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大大的增强,从而反应灵敏,活动自如,渐渐地就能够自然地甩动双臂在楼梯上跑上跑下了。
老爸老妈还告诉我们,走楼梯有助于培养宝宝的意志品质,并且楼梯爬得越高,意志越练得坚强。通常,在刚开始学上下楼梯时,宝宝都会有一定的困难。但这时如果能从爸爸妈妈的鼓励中得到勇气,克服摔倒带来的心理恐惧,就能勇敢地迈出第一步,登上第一级台阶。之后。宝宝的胆量与视野便渐渐扩大,他可以督促自己走上去了,这时他会感到控制自己身体所带来的喜悦,并且能初次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一来,宝宝就会渐渐养成胆大、勇敢、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啦。
不过,在宝宝刚学习上下楼梯时,可能会由于四肢的灵敏度尚不足,常常无法控制身体,这时爸爸妈妈可以先助宝宝一臂之力。开始,可以在宝宝身后,以双手牵着他的上臂,让宝宝利用四肢的力量向上移动。不过,这时要切记扶住宝宝的上部分手臂,而不要只抓住手肘以下的部位,以免牵接时给宝宝造成伤害。
此外,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在爬楼梯这个动作上的发展过程,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如下:
1.一岁半左右
这时的宝宝勉强可以自己爬楼梯,不过,在爬时常常是前后脚同上一个台阶。而且需要扶着墙或者扶手才可以。
2.两岁左右
这时的宝宝爬楼梯的时候,虽然还是前后脚同一台阶地前进。但已不太需要扶手了,而且可以随时停下来、转个身。3.两岁半以后宝宝在这个时候,逐渐可以慢慢地每阶一脚地上楼梯了;不过,在下楼梯时,还是得需要两脚同一台阶地下的,等下到最下面一阶时,他就敢于单脚往下了。
因此,对这阶段的宝宝来说,楼梯是一个能带给他快乐的地方。所以,平时爸爸妈妈多带宝宝学上下楼梯,可以很快地促进宝宝动作能力的发展。
宝宝在这时虽然走得很好,但他的大肌肉运动能力还继续发展着。这时应该在走稳的基础上,引导宝宝完成身体平衡训练、步伐控制训练、节奏训练等动作能力,为宝宝培养更复杂的运动能力奠定基础。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学习高低脚走路
为了训练宝宝的平衡能力和专注力,你可以在宝宝的一只脚的鞋子上,绑上一个高约5厘米的垫子,另一只脚不绑,之后,慢慢引导宝宝一只脚高一只脚低的学走。还可以让宝宝端一个塑料盘子,在盘子里放几颗大枣,走路时让宝宝保持大枣不要掉来。
2.学习急转弯走
训练宝宝的步伐控制能力,爸爸妈妈可以利用户外的树、杆等物体,当做转弯的标志,让宝宝做急转弯行走的动作。
3.学调转行走
为了刺激宝宝的本体感觉发育,以及动作快速反应能力,你可以准备几个小球,告诉宝宝这些是“炸弹”,走路时不能碰到它们。之后,可以在宝宝行走时把球以不同的速度滚过去,告诉宝宝一定要避开这些球,以训练宝宝在行走的过程中迅速地调转行走方向。
4.走走停停
据一些经验丰富的老爸老妈所言,用儿歌的形式训练宝宝学习控制步伐。可以增强宝宝的肢体控制能力。因此,平时你可以和宝宝边念儿歌,边做走路的游戏。比如,“宝宝与爸爸走一走,走啊走,走啊走,走到一个大门口,遇到一条老黄狗,吓得他们呀不敢走,停!这时,当你在念“停”的时候,声音要特别提高,表情要显得突然与兴奋。这样,反复训练几次,从而让宝宝配合儿歌来完成对自己步伐的控制。
5.走小桥
为了训练宝宝的身体平衡能力,爸爸妈妈可以用普通的书铺成一条“小路”.也可以铺设成有弯道的“路”,然后,让宝宝自己在上面走走。另外,也可以利用户外的花台或一些比较窄的小坎,引导宝宝走来走去。具体教育方案
据一些老爸老妈所言,每一个宝宝从出生,都必须经历躺、抬头、翻身、坐、爬、站的大动作发展。而到了周岁以后,由于身体发展的内在驱力,使得宝宝开始迈开步伐走路,从此,小家伙就变得独立了,同时活动的范围也越来越大。
那么。从这时开始,到3岁之间的这个阶段,被称为“用脚思考”的阶段,宝宝在这个时期,可以自由地迈开两只小脚,想走到哪里就走到哪里,探索到哪里啦。然而,这个阶段,正是宝宝动作发展的重点之一。所以,这时爸爸妈妈一定要抓紧对宝宝的动作训练,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让宝宝越障碍
这种训练,对宝宝的大脑平衡知觉,以及空间知觉的发展大有好处。爸爸妈妈先在地上,平放六块砖,并且每两块间距5~10厘米。之后,让宝宝练习在砖上走,并且,要每步都踏在一块砖上。不过,爸爸妈妈需要在旁保护,以防宝宝摔倒,磕碰在砖上。
2.乖宝宝走直路
爸爸妈妈可以在地板上画两条线,在两条线之间要有25~30厘米的距离,长约1.5~2米即可。然后,让宝宝沿着直线来回走,要反复地进行练习。
3.学走“s’’形线
常进行这个训练,可以促进宝宝左右脑的健康发展。做这个活动时,爸爸妈妈要先用粉笔,在地上画一个约10米长的“s”形线,然后,让宝宝踩着这条“弯’’线往前走,一定要走到头,还要始终能踩着线走,如果宝宝走得好,要给予赞扬。
4.登木箱
这个方法,可以训练宝宝的独立能力。活动之前,爸爸妈妈要准备一只高约10~15厘米的木箱。然后,在你的帮助下,使宝宝登上木箱。让宝宝在上面站立一会儿之后,你再帮助他从木箱上下来。如此反复练习,熟练之后,就让宝宝自己上下木箱。
5.玩沙子
据一些老爸老妈说,玩沙子是促进皮肤触觉统合能力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平时爸爸妈妈可多让宝宝进行玩沙子的游戏。不过,给宝宝玩的沙子,爸爸妈妈要先过筛子,将里面的石头和杂物去掉,然后再用水冲洗过。并且,在每次玩之前,还要将沙土稍微浇湿,以免宝宝玩时尘土飞扬而眯了眼。之后,就可以让宝宝用玩具小铲将沙土装进小桶内,也可以用小碗将沙土盛满,然后倒扣过来做馒头,这些都是宝宝最爱玩的。
6.“小鸟儿”展翅飞翔
爸爸妈妈有时间,可以带宝宝到户外一些宽敞的地方去,同他一起张开双臂,当翅膀,学小鸟飞。同时,可以一面同宝宝唱歌。一面有节奏地使双臂上下运动,两腿快快地小跑和跳,使上下肢同时活动,让宝宝高兴起来。7.学习倒着走可以带宝宝到一个比较开阔的地方,然后,牵着他的手,有意识地向后推着他走。不过,一定要注意清除宝宝身后的一些障碍物,以免宝宝摔倒。8.学倒来倒去宝宝在这个时候,会用手泼水或用小碗或小瓶等装满水倒来倒去的。这时.爸爸妈妈可以帮助宝宝将小瓶小碗装满水,让它们沉到水下面,之后,再将水倒空,使小瓶小碗浮在水面上。
老爸老妈的智慧告诫
运动可以培养宝宝自信、向上、勇敢的性格,在一次次地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之后,宝宝往往又会去体会其他运动带来的乐趣。这样,宝宝在体育运动方面的能力不但越来越强,还能使宝宝体察到自己的能力,获得情绪上的满足。因此,平时爸爸妈妈一定要多带宝宝去运动。
新爸妈的误区和困惑:既然运动有很多好处,据说不但可以锻炼宝宝的身体,还可以使宝宝身体动作协调以及促进大脑智能开发,那么,宝宝一定是锻炼时间越长.对身体越好吧。
老爸老妈的智慧告诫:虽然让宝宝多运动有很多好处,但是宝宝这时的骨骼还处于发育当中,身体承受能力还很弱,因此,不宜让宝宝行走过久,或让他负重行走;更不能让宝宝做过多的体能训练,以免将宝宝累坏,而影响身体健康。
此外,让宝宝运动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平时,要经常观察宝宝小腿部骨骼,发现变形要立即检查,并采取积极的矫正措施。
◆如果发现宝宝走路出现“八”字脚时,要及时地矫正。
◆这时宝宝的运动力量很大,因此一定要给宝宝准备合适的鞋子穿.切不要图省钱或图好穿,而给宝宝穿大一号的鞋子。而且,不要买系鞋带的鞋,以免鞋带散落将宝宝绊倒了。
宝宝认知能力开发与社交训练
交往是发展社会关系的重要途径。现在的社会信息高度发达,流动极其快速,因此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形成与维系显得非常重要。因此,爸爸妈妈早一天培养宝宝的人际交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平时,要多让宝宝走出家门,在外界广阔的天地里,让宝宝多学习一些运动、语言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也要让他多观察一下外界五颜六色的环境变化,与一些花草树木,以锻炼宝宝的认知、观察与思维的能力。
当宝宝出生时,就会对外界的人或事作出相应的反应,从此宝宝就踏上了与人沟通、与人交流、健康成长的人生旅途。据老爸老妈所言,每天的生活都是宝宝社交能力培养的课堂,因此,爸爸妈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鼓励宝宝表现自我,帮助他树立自信,多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往。
据老爸老妈说,有些宝宝在社交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种情况:在熟悉的环境里非常活跃,但在生疏环境中则会显得很拘谨。这个原因是由于宝宝对外部环境缺乏足够认识引起的,也就是说宝宝缺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早期的社交能力。因此,平时爸爸妈妈要经常带宝宝上街、上公园、串门,同时,多向宝宝介绍社区中经常见到的人;而且,还要让宝宝及早步入“同龄小社会”,鼓励他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们接触、玩耍;如此,逐渐地扩大宝宝的社交范围。
其实,宝宝的社交能力,与学走路等其他基本技能一样,其发展特点也是从无到有、从不熟练到轻车熟路的过程。宝宝会在不断尝试、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中,并在大人的帮助下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交能力。
比如,宝宝最初与他人交往时,需要爸爸或妈妈抱着主动与其他人认识、握手、打招呼,但渐渐地随着宝宝记忆力的提高,他自己就会主动向他人打招呼啦。
宝宝在这个时期,已经对外界一切非常敏感,并开始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也就是说,这时宝宝已经踏进了人生真正意义上的社交圈了。因此。这时爸妈要找机会培养宝宝与小朋友交往的机会,可以约一些小朋友来家里做客。并且鼓励宝宝把喜欢的玩具给小朋友玩,这时要表扬一下宝宝的行为。就可以强化宝宝的社交能力。
虽然宝宝们在一起玩时,往往都是各玩各的,精力集中在自己的玩具上。但是,等他们在玩的时间长了,就会模仿彼此的动作,比如对方在玩“杯子套杯子”的游戏,他也会玩起来,从而扩展对物体和事物的认识,有利于发展认知、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爸老妈说,随着心理的发展,这时宝宝的认知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产生概括性和随意性认识。这时,他可以利用词把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出,如用“大白兔”一词把“大白兔”从其他玩具中找出来,同时也还可用“眼睛”、“耳朵”等词把大白兔的眼、耳等认出来。
这时的宝宝能够根据物品的用途,来给物品配对,比如,茶壶和茶壶盖子是放在一起的,勺子与杯子是放在一起的,洋娃娃和项链是放在一起的等。而且,宝宝这时还能认识几种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还能认识几种颜色,如红、黑、白等;并且,还可以认出照片中亲人等。这说明了宝宝认知能力发展,说明宝宝开始为周围世界中的不同物品分类,并根据它们的用途来理解物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宝宝这时期的认知能力,进行合理的培养。具体教育方案
宝宝越来越喜欢与人交往,如果有人乐意跟他玩他会非常高兴,如果没人搭理就会郁郁寡欢、没精打采的,而且会用招手表示“再见”,用作揖表示“谢谢”,会用摇头表示不要,点头表示是或对。因此,爸妈或家人一定要抽时间陪宝宝一起玩耍。
老爸老妈说,宝宝在这一时期的社交能力,主要由社交性互动、模仿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互换性学习、组织性学习几方面组成。
因此,爸爸妈妈可有意识地引导宝宝多观察别人在干什么,是怎样做的,让宝宝通过模仿、操作,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一步促进社交能力的发展。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宝宝主动打招呼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要引导宝宝主动与人说话,比如,见到人要让宝宝主动问好:“阿姨好喊“哥哥好”等,开始先称呼周围熟悉的人,见到了就要叫一声,之后,可以鼓励宝宝与不熟悉的人打招呼。如果有人问话,要鼓励宝宝作答。
2.引导宝宝学习协同合作
爸爸妈妈要想办法为宝宝提供与同伴一起玩的机会,并安排一些需要合作的游戏,如盖房子、拍手、拉大锯等,训练宝宝能与同伴一起玩。在玩时,要给他们相同的玩具,以免争夺。
这时,当一个宝宝做一种动作或出现一种叫声时,另一个宝宝也会立刻模仿,并且会互相笑笑,这种协同的方式是这时期的特点,由于不约而同的做法,会使他们互相默契而得到快乐。
3.培养宝宝开朗乐观
只有开朗的个性才能主动活泼,因此,培养宝宝乐观向上的性格有利于交往。宝宝在这个时期,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兴趣与好奇心。这时应常带宝宝做户外活动,让他多接触丰富多彩的世界,接触社会,从中观察学习与人交往的经验。
4.学辨别是非
在培养宝宝社交能力的同时,还要教宝宝辨别是与非。要注意及时表扬宝宝所做的每一件好事。并且用眼神和手势示意,防止宝宝做不应做的事。还可以与宝宝一起评论简单的是非观念,使宝宝自己分辨哪些是好事,哪些是坏事。
5.学分享与交换
在宝宝和小伙伴玩时,可以让每人手里拿着同样的玩具,在互相看得见的地方,各自玩自己的。如果玩具不同,小家伙往往就会互相抢夺。这时,大人可以出面帮助他们相互交换着玩;还可以告诉宝宝,把自己最喜欢的巧克力糖拿出来,分给其他小朋友一起吃;并告诉宝宝们,这些都是友好的行为,从而让他们感受有伴侣的快乐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