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6600000093

第93章 行为的控制系统(10)

控制是主体以控制性意念的方式指挥、规导意识的流动与行为的变化,以使其符合特定规范、并达到一定目的的过程。控制对主体产生作用的首要前提,就是控制性意念本身先兴奋并占据意识,进而对主体现实的心理场产生作用,从而进一步影响主体后续的行为输出。因此,控制性意念的产生与行为的顺畅运行是密不可分,行为只有在控制的指挥参与下,才能顺利地到达理想的彼岸,而一旦离开了控制,行为就如无舵无帆的船,是不能够实现远航的。但是,控制性意念的产生与唤醒也不是随意任意的,也需要特定的主客观条件,它和其他内容的兴奋遵循同样的规律。

那么,控制性意念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促使控制性意念适时适宜地被唤醒?怎样为控制性信息的登场创造时机呢?

我们先看一看伴随在技术性动作中的各种控制性指令和意念是怎样产生的。上面已经谈过,控制是主体行为程序或动作模式的自我调节,控制性意念是各种操作动作的简缩和概括化表征,因此,控制性意念的产生及其对行为的引导是整个动作模式和行为程序兴奋、运行的自然产物,是主体在学习和训练某一行为操作时预先就埋藏在行为链中的自我保护程序,这种程序会根据行为的进展情况,根据主客观现实的各种数据适时适势地激活和启动,进而产生各种控制性指令。这种控制性指令和意念,一方面支持、保护正常行为的顺利运行,另一方面对已经走偏的行为加以制止并及时引导回正确的道路上来。也就是说,控制性意念常常是根据变化着的主客观因素,根据活动的进展状况,被条件反射地诱发出来,是油然而生的。一般来说,在行为的开头,每个转向或连接点,遇到障碍和困难时,方向茫然或动力不足而导致的迟疑、停顿、徘徊时,都需要控制性意念的参与,并对行为予以引导和支持。总之,每当行为的正常运行出现困难时,每当行为的运行状况不符合设定的标准和要求时,控制性意念就会或就应该产生,否则,行为就不会顺畅的运行。

但是,实际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主体常常不能很好地施加控制的作用,相关的控制性意念不能适时适宜的产生,致使行为不能按照预先的正确模式和程序而运行。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控制作用的发挥是先产生控制性意念,使其占据意识,进而对后续行为产生引导作用。但是,控制性意念也不是随意产生的,它也要遵守心理内容的兴奋规律和心理运行的自然节奏。当某种高强度的、符合心理运行节奏的内容占据着意识空间时,由于该兴奋内容的遮蔽和挤压,其他内容包括控制性意念本身便无法兴奋,无法浮出水面。一个正兴奋着的内容,只有在其弱下来,停下来,在其运动的间隙,其他内容才能兴奋起来,才能控制和占据主体,控制性意念的产生和兴奋也是如此。因此,许多情况下,虽然行为已经走偏或正被某种错误的内容占据控制着,但主体仍然沉迷其中,醒悟不过来,意识不到已走了神、偏了向、犯了错误,这往往是由于此时正确的内容以及相关的控制性意念强度不够高、不够强,相反,错误的、有偏差的内容却强烈兴奋,占据着优势,掌控和左右着主体的现实心理,而正确的控制性意念却插不进来,无法实现对意识的占据和控制。现实中,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一般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以往的学习与训练达不到足够的水平和境界,致使所需要的正确内容熟练度不够,强度不够,与偏差行为相比不能形成明显的优势;二是眼下的状态不好。虽然我们平常的学习和训练很到位,但是眼下的状态不好,存在着各种干扰,使得该内容不具有即时的兴奋优势;三是当下控制的不力。虽然学习、训练的水平很高,眼下的状态也好,但我们在具体操作时不精心,不用心,控制不力。上述三个方面都能够导致正确的内容与错误的内容相比强度较低,从而使得虽然偏差行为出现了,但主体仍不能实施有效的纠偏。

因此,为了使控制性意念能够适时地兴奋,最大限度地发挥控制的效能,首先应该强化相关经验、相关动作模式的训练水平,只有高熟练、高稳固、高使用频率的动作模式,才能在实际表现中少出偏差,使正确的内容维持持久的兴奋优势,这样,控制性意念的适时兴奋及其对行为的引导和调控也就更容易了。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在行为运行中的即时控制,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特殊的敏感性。这种在行为运行中特殊而微妙的警觉状态,有助于相应的控制性意念能够适时、适宜地出现,更好地发挥出对行为的指挥和调控功能。但是,这种对控制作用的强调和强化也不是无条件、无限度的,过分的监控会使行为的运行拘谨而僵化,会压抑主体蓬勃的活力,甚至是画蛇添足!因此,强化对行为的即时控制应该与尊重行为的自然运行有机地结合起来,恰当地把握控制的分寸、控制的力度、控制的时机,使自然运行和控制运行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

至于说到日常的生活中与主体意愿和需要相关的各种控制性意念和指令,更是有其自身的兴奋和活动规律,它们都是在特定的主客观条件下,某种欲望和需求的自然显现或偶然触发,它们的产生和兴奋更不是偶然的,是根据主体综合的身心状态和客观情境适时产生的,是为了保证主体健康的成长和维持正常的生活状态而自然启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防护功能,通过它们的适时启动,能够对主体的综合状况和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调节,使主体成功地趋利避害,从而使自我获得有效的发展和延续。

控制的目的在于使主体行为按照某种规范和要求正常的运行,其实质是主体结构对行为的决定作用。但是,众所周知,这种控制常常是不奏效的,是起不到预期的效果的。也就是说,即便我们施加了某种非常强的控制性意念试图来引导行为正确的运行,可是,行为仍然要走偏,主体的各具体成分依旧自行其是。可见,控制不是万能的,理性也是有条件的,主体的理性控制,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有效有益,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我们知道,控制是主体以特定的控制性意念对主体结构及其相关成分施加作用和影响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使主体能够按照控制的要求发生变化、产生运动。但是,控制能否产生预定的效果,就要看控制性意念与主体结构或其相关部分的功能关系,两者之间越一致,越吻合,说明主体的有关条件准备的越充分、越完备,越会产生好的控制效果,控制也就越发的容易;反之,两者之间的差异越大,施加控制的难度也越大,主体也就越不听指挥,相应的,控制的效果也就越差,直至完全没有效果。因此,只有那些摸着了主体的纹理和脉络,迎合了主体的结构现状,把握了心理运行的自然节奏的控制,才是有效有益的,才会产生预定的效果。

现实中,某项活动在主体不断地调节控制下顺利地运行,似乎是控制的得力得当,其实,起主要作用的绝不仅仅是控制,而是主体相关的条件准备的充分,有关的动作模式学习的到位,训练的水平高。高水平、高质量、高强度的主体内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输出时只有稍加注意、略加导引,就会有良好的运行状况和上乘的表现,因而似乎是我们控制的得心应手,实际上是我们以往的训练和修养达到了很高水平的缘故。高水平、高强度内容的兴奋常常是无须强制、无须干预的,但却能凭其动作链和程序的稳固联结而不走样地自然流出、自动运行,而这时的控制是似有似无、可有可无的,即达到了所谓的自动控制。这时便会出现不控而自控,无为而无不为的态势,这无疑是控制最理想的效果,也是控制的最佳境界。

但是,现实中,我们极少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和境界,很多情况下,我们的理性和意志,我们的指挥和控制,都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和目的。作为主观意志的体现的控制,常常显得软弱无力,我们常常令难行,禁难止:我们想激扬某种内容,想压抑某种内容,想让某种行为按照我们的意愿去运行,但是,我们虽然施加了控制,也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但仍然达不到目的。这种现象是很常见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作为控制实施的前提条件的控制性意念,其本身是有着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的,主体的各种需要、意愿和想法都可以转化为控制性意念,因此,在许多场合和情境下,主体可以随意想,任意编撰,可以在思想层面上“任意施为”——可以“随意”施加各种控制性意念。然而,这种意念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主体各方面的实际状况,则是要打很多折扣的。凡是不符合主体结构现状,或与主体现状差异过大的控制性意念都不会产生良好的控制效果。

根据控制性意念与主体结构现状的符合程度,我们不难发现,有的调节控制容易、简单,有的则复杂、艰难;有的很容易产生效果、达到目的,有的使出浑身解数也不奏效。其中,两者之间越接近、越吻合,只要略施控制,便会比较容易地产生效果,有效地达到目的;而两者之间的差距越大,要达到同样的效果,施加控制的力度必须加大,所要付出的劳动和消耗的能量也要相应的加大,而且,即便这样做了,也未必能够达到预想的效果。具体来说,造成控制无效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动力上的原因,是由于我们的意志努力不够,导致本能够产生效果的意念却没有效果,而这又分为两种,一是违背倾向而导致的动力障碍,表现在操作技术和劳动消耗上都没有难度,就是因违背倾向而不愿意执行;另一种情况是虽不违背倾向,但需要付出很大的劳动代价,花费很大的努力,因而需要更大的动力支持才能完成。二是技术上的原因,是由于主客体之间的差异太大,导致控制无效,而这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绝对的不能完成,从技术潜力上主体就根本不具备条件,再怎么努力也不见成效;另一种情况是相对的不能完成,是由于认知的原因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或者虽然技术上是可行的,但主体现实的能力条件具备的不充分,主体不堪忍受操作上的困难所造成的焦虑和重负而无法完成。现实中各种控制无效的事件通常都可以归结为上述原因。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主体所施加的各种控制常常是无效的。

另一方面,控制的局限性还表现在,控制只能在一定的意识层面上发挥作用,越是宏观的问题,控制越好施加,控制的过程也好掌控,控制的效能也容易检验,而越是微观的问题,越难以监控,难以把握。例如,指令下达后,相应的加工操作常常是在主体内部黑箱中进行的,只有产出后才能加以鉴别和矫正。也就是说,从宏观角度看,主体的认知加工过程似乎都在显意识范围内,我们可以控制和主宰其具体的操作过程,但追溯到细节,追溯到某一观念产生的内在过程,我们又是难以掌控的,只能靠施加某种粗略的指令做一种大致的引导,而实际的内部运营只能依赖于以往的训练,依赖于深层心理无法控制的潜意识操作。因此,控制常常只能从宏观上做一种粗放的引导,很难深入到微观和细节。当然,这种控制的细化程度还与我们的训练有关,我们可以通过得当的修持和训练,使我们的控制能够深入到更细节的层面。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控制不是一种抽象的指挥调节机制,控制是非常具体的,没有万能的监控能力,我们不可能通过局部意义的活动与训练,培养出万能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控制能力,控制力的培养必须与具体的行为活动相联系,是从特殊到特殊的过程!退一步说,即便有单独的控制结构,实际控制的效能也必须依赖于各种专业性的经验支持和具体的基础训练。控制性意念的内涵与所训练和储存的动作模式的接近程度,决定了动作实际的运行状况以及由此所显示的控制的效能。

总之,控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控制不是万能的,控制常常起不到应起的作用,主体实际的运行常常不听指挥,不受控制,控制作用的发挥要受到主客观条件强有力的限制。因此,主体行为实际的运行状况取决于主客观各种因素的综合,而绝不仅仅取决于所谓的控制。意识运行的好,行为的效能好,绝不仅仅是控制的好,主要看相关经验内存的训练水平以及主体综合的现实状况。所以,控制不是万能的,人的意识活动的运行只能是半自主的,是控制运行与自动运行的有机融合,是既可控制又不可控制的。

六、控制的心理学意义及与其他对象的相互关系(一)“控制”在各种心理学问题中的角色和意义说到人的自我控制功能,人们往往把其高级化、复杂化了,其实,它只是人最基本的生物功能,甚至可以说是各种生物共同具有的基本功能。这是因为,任何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它的反映性和自我调节性。所谓的自我调节,就是有机体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内外条件而改变自身的运作和状态,从而使有机体表现出灵活的适应功能。而调节的过程本质上也是控制的过程。显然,没有这种基本的调节和控制功能,有机体既不能保障内部各组织器官的协调工作,也不能应对外部世界多样的生存挑战。可见,有机体的这种自我调节功能对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是多么重要,没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生命有机体是不可思议的,而不经过调节控制的生命活动同样也是不可想象的。

同类推荐
  • 你是你自己吗?意识模式转型与人的成长研究

    你是你自己吗?意识模式转型与人的成长研究

    长期以来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探知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对于自己,作为人的认知,却隐匿而诡秘。只是在对于外部世界探索的过程中,才无意识地调动起意识潜能。在大部分情况下,人们不会将自己的意识放在首要的位置,但是人类所有的进步,都是在开发自我意识的前提下完成的。意识为人类提供最核心的动力源泉,并为人类与本源沟通提供媒介,但是我们对于意识却缺乏深入的认知。 该书稿对于社会发展的意识根源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人的发展本质揭示出社会发展总体趋势,为人的发展奠定了自我认知的基础。
  • 生活中的心理学

    生活中的心理学

    不管我们有什么样的性格,也不管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是受到我们心理的支配。大到为人处世,小到衣食住行,都是我们心理作用的结果。但是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 ,不同的人经受就有不同的效果,这是因为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心理造成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差异,才有了人与人之间迥异的生活状态。在我们的周围:有积极向上的人,也有颓废堕落的人;有人的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也有人生活在阴暗和痛苦中;有人的人生一帆风顺,有人的人生却一路坎坷……同处一个社会,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其中也许有很外在的原因,但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是——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心理,根本上来说正是这不同的心理, 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 每天懂一点挖坑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挖坑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挖坑心理学:人人都会遇到的心理陷阱》内容简介:我们都不希望被别人左右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却又强烈地想和生活,却又强烈地想左右他人。但事实上,我们常常不知不觉地滑入对方精心没置的心理陷阱。当我们和大部分人交往愉快的同时,有时候也感觉和某些人交往很不舒服,甚至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似乎掉进了对方设置的陷阱之中。这样的人际交往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游戏”,即一系列的互补、隐藏式的沟通,会发展至一个明确的、可预见的结果。
  • 疯子:一个实习心理医生的精神探险

    疯子:一个实习心理医生的精神探险

    《疯子:一个实习心理医生的精神探险》是一部心理小说,主人公为年轻的实习心理医生——托马斯·霍顿。作者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与病人及同事的交往经验,用诙谐幽默的文笔,超现实主义的想象以及东方哲学的暗示,生动刻画了一名实习心理医生的心理活动,表露出精神病治疗实践中的荒谬和唯心主义。在治疗新病人——一个无名氏“约翰·杜伊”的偏执行为时,霍顿终于精神枯竭,身心受创,陷入自己是否正在失去对现实的掌控这一人生思考中。
  • 每天一个心理技巧

    每天一个心理技巧

    逃避、嫉妒、紧张、焦虑、抑郁、浮躁、愤怒等坏情绪时时刻刻隐藏在我们身边。它们爆发的那一刻,受折磨的不仅仅是你发泄的对象,最大的受害者是你自己。这些坏情绪会带给你焦躁,让你的生活变得混乱,而且会给健康埋下很大隐患。为了减轻这些不良情绪对生活的影响,请你试着把本书放在枕边,在闲暇或苦闷的时候,打开它,它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发掘自身的心灵潜力,永葆身心的健康!
热门推荐
  • 是否醒悟

    是否醒悟

    12岁的李云枫和大多数孩子一样结束了漫长的暑假生活开始了初中生活,然而颇为个性和性格奇怪的他经历了他至今都想不通为什么会承受这么多痛苦,不停的看心理医生做心理治疗让他也不经怀疑自己是否出了什么问题,通过李云枫在家庭,学校和情感的经历里,本书结合现实中的真人真事充分的反应了现实的残酷和人心的变幻莫测,打破了人们憧憬的美好映出人生另一种悲哀
  • 无双懒医

    无双懒医

    她是无盐丑女外加无敌懒医,五系灵根全都没缘,可她乃医界大状元,更是毒医,杀人于弹指之间,深宅大院,奸细不断,人心不稳,皇室觊觎,她狂吼一句,有本事,别给老娘生病受伤!懒女掐着某男的脖子:在上不在下,N久之后,某男:娘子,是上还是下?
  • 斩神剑尊

    斩神剑尊

    你还没出手,你身上所有的依仗我都已看穿,你说你是天才,能随便踩我?我打的你连你妈都不认识!你是至高无上的神仙?对不起,我杀的就是神仙!唔……仙子,要不要一起讨论下人生?手握一万三千三百斤的修罗神剑,胸怀看穿一切的能力和变异神通,我要斩除世间一切的道貌岸然和欺凌压迫!
  • 伽罗帝

    伽罗帝

    这是一个冒险者的世界,没有什么斗气和魔法,只有斗魂。斗魂分攻击型,防御型和速度型三种。本书主人公皇云天,也就是我所修炼斗魂为防御型。因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而离开师傅踏上了世界探险的道路。一个个奇幻不为人知的异事,一位位神秘而又可怕的人物,等你一起去发现,解决。。。
  • 上将,我去准备一下

    上将,我去准备一下

    她是现世最年轻的少将,却被未婚夫和小三联手暗算。重生后,她一步步爬上神坛,在以男为尊的世界素手擎天。情之一字,被她一刀砍得稀烂。“你想死还是想活?想活就滚远一点。”“我想死在你的石榴裙下。”某男泪眼汪汪。“我是将军,军法如山,军内不能谈儿女私情。”“那我们就公开谈。”某女死缠烂打。异世阴谋阳谋,征战沙场已让她疲于奔命,还要应对这朵朵桃花,从此,她的脸上刻下四个字:生人勿近。“认识这么久了,怎么能算是生人?”
  • 网王你是我哥哥

    网王你是我哥哥

    “芸萱,乖,别哭了,哥哥给你买糖,好不好?”“芸萱,对不起,我请你吃蛋糕,好不好?”“芸萱,我喜欢你,做我女朋友吧,好不好”“芸萱,你怎么了,不要吓我啊!”幸村芸萱,一个萌妹纸,各路王子纷纷向她涌来,她的选择是什么
  • tfboys之十年后的我们

    tfboys之十年后的我们

    十年前,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十年后,我们又会是怎样......
  • 小女子的古代生活

    小女子的古代生活

    她坚强,不畏艰难,乐观,自信,善良,她寻觅珍爱,却遇到了众多视她为珍宝的男人,她为他们付出了真心,在古代的艰难时世中,她顾全大局,保护爱她的人,终于,也觅得了真心郎君。
  • 密使: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密使: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她是世上最后一位神,体内封印着具有毁天灭地的能量的神魔。他是积聚了八神能量的天命之人,背负着除去神魔的使命。当她灵体合一,当他唤醒神魔。一切,是否还能按照他们的初衷进行?神魔醒,天下乱,且看她如何扭转乾坤,平复天下。
  • 虚拟现实之末日余生

    虚拟现实之末日余生

    如果虚拟世界能够完全模拟现实,那么生活在虚拟世界中又有什么问题呢?如果靠着游戏能够生活下去,何必再日日过着看人脸色的生活!丢下笔拿起武器!忘掉现实的不愉快,加入到《末日余生》的世界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