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7000000024

第24章 赵树理小说中婆媳关系的民间叙事

赵树理是一个知识化的农民,农民化的文人。作为文人他执著而自觉地追求民间文学而不愿意被拉上文坛,以民间文化的价值选择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作为一位农民,赵树理刻意以农民的视角写农民,这种文化视角的选择使他笔下的农村生活展示出自身的丰满性,在当时合法化的叙事背景中自溢出民间的叙事话语。婆媳关系是赵树理小说创作关注的一个侧面,独特的视角和民间叙事的风格使他小说中的婆媳关系有了厚实的韵味。本节试从《变了》、《孟祥英翻身记》和《传家宝》三篇小说来论述赵树理小说中婆媳关系的民间叙事。

作为解放区的作家,赵树理在他有关女性解放问题的小说创作中,从小说的表层来看,是用有关革命的叙事话语来呈现婆媳之间这种无休止的矛盾纠葛的。《变了》、《孟祥英翻身记》和《传家宝》三篇小说,都有四种角色,婆婆、媳妇、问题的解决者(新政权的代表)、婆媳关系的旁涉者(公公、丈夫、小姑子),小说都有相同的、简单的结构框架——所谓代表传统观念的婆婆跟所谓代表新观念的媳妇发生冲突,婆媳关系的旁涉者加剧着这种冲突,问题最终被代表新政权的工作员解决,媳妇的新观念最终取代了婆婆的观念。小说中恶婆婆无理地挑起矛盾,造成了年轻女性的不幸,婆婆成了媳妇获得解放而必须越过去的一个障碍,年轻的媳妇们在新政权的支持下挣脱了婆婆的束缚而获得了解放。这种重复的大团圆的叙事产生一种权威的、静止的印象,确认并强化了新政权的合法性。当然,这种叙事也确认了赵树理小说叙事的合法性。

但对文学的接受者来说,这种合法的、重复的叙事使得新政权的证“名”显得无关紧要。在这种革命话语规范中,读者看到的是空洞的女性能指,她们所象征的政治观念与她们女性自身无关,吸引读者的是民间话语叙事体系中婆媳冲突所无意显示的女性真实存在的关系。

首先来看新政权的代表人物对婆媳关系冲突问题的解决过程和结果。

婆媳冲突的解决者,李同志、工作员、小娥的丈夫,三者都是新政权话语的代表。在《变了》中,问题的解决是李同志来家中拉了一次家常,她并没能对别人讲清楚新的婆媳关系的合法性,而是以自己是新政权代表的权威性来确认新的婆媳关系的合法性;在《孟祥英翻身记》中,工作员是让婆婆去干妇救会工作相威胁,来迫其同意孟祥英参加妇救会工作的;在《传家宝》中小娥的丈夫也是以金桂的婆婆不会管账相胁迫,使婆婆不得不撒手。由此可见,本应以新的思想观念去做说服工作的、新政权的代表人物并没能给婆媳双方确立一种新的价值观念,而是用一种强制性的权力话语取代了原来的权力话语,因而这种新的政治权威的合法性也就不能证明了。小说叙事在此溢出了不和谐的民间声音。

其次看在新环境中的新媳妇形象。在新环境的影响下,有新政权话语的支撑,新媳妇热衷于参与到社会性活动中来,放脚、打柴、担水、打野菜、识字、参加妇救会工作等。媳妇的这种举动带来了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且是一种很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是自觉的,与婆婆把自我价值确认依附在传统道德上一样,她们是把自我的价值确认依附在新成立的政权之上。这种依附性使女性角色失去了个体意识觉醒的可能性,以及从这种自我意识中伸展出个体平等意识的可能性。没有这种个体的平等意识也就无法确立个体的现实存在意义,更无法建立一种与传统意识本质不同的现代婆媳关系。这样我们如何保证翻身后的孟祥英、金桂一代妇女不会重蹈婆婆的覆辙呢?对“任孩儿”的斗争很能说明当时新媳妇的这种依附心态。婆婆和丈夫的“怪眉怪眼,孟祥英看了也觉着有点可怕,也拿不定主意……问工作员‘不去行不行’,工作员说:‘这又不强迫,不过群众还去啦,干部为什么不去?’孟祥英说不出道理来,她想:去就去吧,咱不会不说话?”这是种典型的随大流心态,是一种相当模糊的意识。问题出在工作员的话里,前句说不强迫她,后句又要求她去。这儿存在一种循环推理。

群众去的理由或是他们自己的觉悟高了,或是干部去了群众随他们而去,孟祥英是干部,她的认识应建立在她自己认识的基础之上。事实是,工作员的指引是要她把去的理由建立在随大流的群众身上,而随大流的群众正是把去的理由建立在孟祥英这样的干部身上,究竟谁是谁的基础说不清楚了。就在这种说不清楚中她丧失了真正去的理由,丧失了她理性探索的可能性,更失去了对个体意识确立的可能性。这样,新媳妇在处理婆媳关系时自然不知道自己与婆婆发生冲突的深层原因,只是按新的权威话语去建立婆媳关系,婆媳矛盾的冲突并没有真正解决,这种权威对新媳妇存在意义的确认反使她失去了自身个体意识探寻的可能性,从而呈现出解放区意识形态的复杂性。

在小说四种角色中,婆婆的角色是最值得令人回味的。婆婆在做媳妇时深受折磨之苦,作为最底层的角色只能把实现自我价值的希望放在“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上,只有在对媳妇高人一等的权威中她才有可能把握自己的现实价值。她与媳妇的冲突便不是谁有理谁无理的问题,而是捍卫自己对问题的支配权和解释权的问题,媳妇的稍稍不恭是对她这种权威的藐视,是对她的存在意义的挑衅。这种挑衅对婆婆的精神世界来说有着关系生死的重要意义,所以,婆婆才不惜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来确认自己权威的存在,无论是直接对媳妇的管束与责罚还是无奈中的诬陷,能用的手段都使用上了。婆婆的观念是传统等级思想观念积淀的产物,在旧的权威话语中具有合法性,面对新政权权威,她的社会角色低人一等,这低人一等恰使她丧失了自己的话语权威。这是她现实存在意义失落的过程,是一个让她撕心裂肺却不得不接受的过程。这种存在意义的失落是可能重新确认婆媳个体存在意义的基础,小说中人物却都忽略了这种问题的未完成性,给她一个大团圆的意义认可——去享清福。

婆婆的这种失落、无奈、孤寂、绝望的心态,在大团圆的结局中有了反讽的意味。《变了》中她斗不过媳妇、老伴,想在儿子跟前倾诉心中的郁闷,而儿子,她这最亲的人甚至没有耐心听完她的话。《传家宝》中,婆婆精神上的困境显得更加明显与深刻。婆婆在最后才说明她是恨“金桂不该替她做了当家人,弄得她失掉了领导权”。“这是我的家!她是我娶来的媳妇!是先有我来还是先有她来!”女人由媳妇熬成婆,唯一可支配的人便是这个家庭中最底层的媳妇。现在连这唯一可支配的人也要反过来支配她,她怎么能够接受这种现实呢?因此她认为媳妇是她最大的威胁,这成了她自身局限的悲剧。同时,周围的人对婆婆存在意义的疏离造成对她心理更大的伤害。在年轻人看来,她应是被嘲笑、被批判的对象,是无法理解的、令人可笑的恶婆婆。这在金桂对炕上那口破木箱的搬移中得到了最好的展现。婆婆如那口破木箱一样在过去为李家老小的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不再需要而要被抛弃掉,她那些当年的辛劳与牺牲也就如这口破木箱一样不再被年轻的一代认可,她的存在价值也将失去意义。正是在这意义上婆婆说:“谁还把娘当个人啦?”“人家一手遮天了,里里外外都由人家管,遇了大事人家会跑到区上去找人家的汉。人家两商量成什么是什么,大小事不跟咱通个风,人家办成什么都对!咱还没有问一句,人家就说‘你摸不着’,外边来人,谁也是光找人家的!谁还记得有个咱?唉,小娥,你看娘都活成什么样子啦?”说着老人落了泪。这是一种强烈的疏离感,是一种渴望被周围认可的焦虑感。老人在精神上为自己的存在意义作生与死的挣扎,偏偏是最亲的人全都眼睁睁地什么也看不见,看到的只是她的古怪和可笑。更残酷的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如新政权话语的工作员一样采取的是一种强迫的方式,让她彻底缴械,“过几年清静日子算了”。这是最致命的一击,让她在现实的生活中彻底失去存在意义,让一个本已苍老的心孤独地去面临死亡一天天的逼近!在儿媳们得意于老人的转变与她们对老人的爱时,却不知道自己用最残酷的方式戕害她们最亲近的人。小说正是在这民间叙事的层面上,在这亲情融融的大团圆结局中,不经意地流溢出一种令人透不过气的窒息感。

这种婆媳间的冲突也显现了农村原有传统思想的细微变动,农村传统的女性关系在这儿出现了松动。《传家宝》中,婆媳各坚持自己的认识而彼此不相妥协,都在竭力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而这种女性存在价值的评判标准却在有意与无意中发生了置换。婆婆的价值评判标准是传统的道德标准,是形而上的,而金桂是以对家庭实际创造的经济价值的贡献作为标准的,是形而下的。因而在精神层面,婆媳关系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代之而起的是物质层面对问题的评价标准。赵树理觉察到了农村中这种物质价值判断标准的出现以及它的胜利,而这种物质的评价标准是革命话语体系所禁忌的。赵树理不得不用含混的叙事来呈现他的态度,不得不用大团圆的草草结局来证明新政权的合法性,这种缝合使他的小说再次溢出民间的叙事。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为什么赵树理自觉地对新政权的证“名”反溢出了如此多的民间的东西呢?这与赵树理自觉的民间叙事立场有关。抗战的爆发,解放区政治意识形态要让民间文化承担起严肃而重大的政治宣传使命。赵树理自觉地选择了新文学传统以外的民间文学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承担国家意识形态的普及使命使他的小说具有合法性,而民间叙事的文学追求,使他的小说整体精神上又有了远远超出为新政权证“名”的文化内涵。他自觉地选择地摊文学,有意识地用民间的眼光来看待带有强烈自在原始形态的生活现实,用相对自由活泼的民间文学的形式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民间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政治意识形态对赵树理民间文学创作改造和利用的结果,仅仅是在外在的形式上获得了胜利(即故事内容),但在“隐形结构”中实际上服从了民间叙事的惯性。正是这种民间叙事使赵树理的小说不仅在20世纪40年代没受批判反成为新文艺的方向,但这民间叙事中蕴含的不合法力量毕竟与这新文艺的方向不一致,赵树理50年代末的这种民间叙事最终还是被定为“非法”创作,他在劫难逃。赵树理作为革命语境中的一位知识化的农民,一位农民化的文人,他自觉选择民间叙事的立场与政治意识形态的隐性冲突现象,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同类推荐
  • 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似水的流年,律动着如风的往事,撩拨着无痕的记忆。经典的散文恰如这似水的流年,勾起诸多往事和记忆。一篇短短的散文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因为它的到来应当属于灵魂的澄清和精神的拯救。正如人们常常形容可以使我们迅速摆脱困境的那棵稻草,虽微不足道,但很有力量。这本书正有这种震撼心灵的法力。
  • 我的彩云南

    我的彩云南

    本书为诗人邓耀泽的抒情诗集。分为五个板块,以浓郁的感情抒发了诗人对彩云南大地和人民的热爱之情,饱含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 从五十岁开始

    从五十岁开始

    《从五十岁开始》收录了作者以多年积累的阅历学识,创作的大量散文、随笔。其内容多是反映过去在小兴安岭林区的生活,回顾作者从困顿自学、做有准备的人,到改革大潮涌起之时,积极参与融入时代洪流,去改变自身命运的心路历程和生活足迹。
  • 文明的远歌

    文明的远歌

    书中的古迹和地点,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但一般读者从来都没有留意和思考的。这就使作品和普通读者能够沟通,激起人们的阅读欲望和心理关照。2009年、2010年 《文明的远歌》中有两篇文章连续两年被湖北、江西高考作文赏析选中,是当今中国最“古香古色”和“原汁原味”的“纯正美文”。多位考试院长、重点中学校长、特级教师、文化教育官员联合推荐。
  • 张海迪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张海迪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高位截瘫。(也有人说是小儿麻痹症)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家中自学完成中学课程。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热门推荐
  • 你否定过我的曾经

    你否定过我的曾经

    ————————书如其名,句子而已————————
  • 那一年我们都未曾离开过

    那一年我们都未曾离开过

    她叫夏琳,她认识了他七年,也等了他七年,七年,她终于回来了,只是却不敢有奢望;.他叫萧珩,他认识了她七年,也爱了她七年,七年,他重新回来了,去寻找他失去已久的恋人。
  • 假如爱有天使

    假如爱有天使

    高三的陈嘉璇一觉醒来,竟发现新来的转校生和自己梦里的守护天使一模一样!自认为世界上最普通的女生也有实现童话梦想的一天?别做梦了!这里可是现实世界!看什么看,高三的学生还不给本大爷好好读书!
  • 国学正义

    国学正义

    国学囊括中国人的精神信仰、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它们或表现为文化,或表现为学术,或表现为典章制度,或表现为风俗习惯,国学常常寓于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思想与精神,使中国人成为蔑视物质财富而钟情精神建树,主动将“天权”置于“人权”之上,但求长治久安不求一夜暴富的特立独行的民族。
  • 穿越女作家的异世痴恋

    穿越女作家的异世痴恋

    作家陆晓萱和黑道大哥张笑天被异世的祭司言落以血祭大法召唤,穿越异世两人皆变成七岁孩童,陆晓萱被神秘杏林世家东方家主收养改名东方竹曦,张笑天则成为东琦帝国的太子,八年后东方竹曦与楚沐霖相遇,牵扯出万年前的隐情,江山如画,当亿万生灵皆被当成棋子,脆弱的爱情在乱世中如何永恒
  • 残杀军团

    残杀军团

    为何沉睡在潭低一百多年的婴儿曾经年复一年的吸纳着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修炼的天赋却如此平平,为了这么一个修炼平凡的孩子当初的逆天改命是否真的值得,后来又是什么原因开启了孩子体内的潜力?让他走上强者为尊的道路?在这一条残酷,无情,血腥的道路他又该怎样来面对。以至后来,仙人?妖怪?呵呵。。原来也不过如此而已。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中老年农民心理保健手册

    中老年农民心理保健手册

    本书从实用心理学的视角,在对农民生活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写成。首先,提炼出了中老年农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众多行为问题,并以条目的形式进行了展示,力争简洁明了地体现问题;其次,又针对行为问题进行了心理原因分析,从行为表现直接揭示其内部的心理原因。全书分为中年篇和老年篇,中年篇包括12个主题,老年篇包括10个主题,每个主题为一讲。
  • 狼傲九霄

    狼傲九霄

    一只神秘魂魄入驻被弃孤儿命宫,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奇异男孩背负血海深仇,毅然踏上复仇之路。为父母双亲复仇之后,却不想,背后有一个更神秘的大手,暗中操纵着他的一切。奇异男孩,如何逆天改命,踏破生死,拥红颜,醉今宵?让我们,拭目以待!
  • 那些年,我追过的女孩

    那些年,我追过的女孩

    她突然叫了我一声“小庄”,这是她第一次叫我名字,我立刻紧张起来了,问她怎么了?她一直盯着我说:”你今晚是不是有什么事,你说吧。”我看着她眼睛,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很清澈,配上城市里广场的霓虹灯,美极了,那一刻我真的很想很想留下来,但我一想到小然,我的心瞬间又冷下来了,她对我的伤害太深了,这个地方就是我伤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