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61900000003

第3章 西北临危(中)

话说徐禧上奏神宗,说种谔“跋扈异议,不可与偕往”,求神宗皇帝处理此事。月前,种谔避开徐禧来到京城,曾向神宗谈及在永乐筑城的危害,极力主张把新城建在横山,只是当时神宗已派徐禧赶去西北,加上徐禧又催种谔回延州议事,是以神宗没有答复种谔。此刻神宗见徐禧来奏,知道种谔是因为徐禧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以至于如此,想到种谔一家戍守边关,战功屡立,于是下诏至延州,令徐禧带人往永乐筹备筑城,种谔留守延州。诏书传到之日,延州百官跪侯,种谔听说神宗皇帝让自己留守,已知是徐禧的主意,由是更加怨忿徐禧。

徐禧也不怕与种谔交恶,一得圣旨便即召集其余众将于沈府,共议筑永乐城之事。徐禧道:“城址既已选定,眼下当务之急就是把永乐城建起来,不知各位有何意见?”王湛道:“大人,依末将之见,筑城之事须得越快越好。我们筑城新址为西夏必争之地,倘若夏军得知了这一消息,恐怕会派人来扰,假若当真如此,那时我们城未建好,还要应付敌军,难免力不从心。”徐禧点头道:“王将军所言甚是,咱们要建永乐城,就要全力以赴,以最快的时间完成。”李舜举也道:“是啊,皇上叫我们筑城,就是要在西北建一道可以抵御西夏的屏障,莫要屏障尚未建成,反倒招来了敌人。”众人皆称是。

徐禧道:“建城非易事,按我上奏皇上之时的算计,就需要不少劳力,而西北之地素来荒芜,人迹稀少,建城所需的劳力问题就难以解决,如此我们又谈何以最快的时间建好永乐城呢?”吕整道:“大人关心不无道理,可是末将倒另有计较,或可解决此一问题。”徐禧喜道:“吕将军有何妙计?”吕整道:“我们既要建永乐城,又要把银州移至此处,则银州故城可不留人,须将银州百姓尽数迁到永乐来,这其中的男丁可为劳力。再者,永乐距离夏、宥二州亦不遥远,可征二州劳力一齐参与建城。还有,我西北军队现在加在一起,有徐大人您的两万五千禁军,景将军的四千禁军,此外另有厢军四万人,一共约七万,可以全部投入到建城中来,如此十几万军民一起,何愁不能早些建成永乐城?”

沈括道:“不错,我延州尚可在周边一带征调近八万役夫,二十万人建永乐城,二十日足矣。”徐禧听了,心下十分高兴,要知道这建一座城池,短则半年之久,长也有可能数年,二十日建成永乐城,古往今来亦属罕见。徐禧心道:“皇上要发兵西夏,筹谋已久,先前伐夏虽有获胜,却远不及预期所想,如今只要永乐城一建好,我大宋军队便可直捣兴庆,圆了皇上夙愿。用二十日就建好新城,皇上他是怎么也想不到的,我猜他得知此事,定会龙颜大悦。”说道:“很好,那就请众位与本官一道,为朝廷效力了。”于是命人在延州一带征募劳力,又着人负责联络夏、宥二州,再派人去银州处理迁银州百姓的事宜。

数日后,徐禧得众人来报,说是可用于筑城的劳力已尽数备好,正由三州分别向永乐赶发。徐禧甚是兴奋,当即与李舜举、沈括率番汉十余将,凡八万兵役夫,荷粮者倍之,欣然赶往。又将所带兵力分由众将带领,命李浦将前军,本路将官吕整佐之;曲珍将中军,高永能佐之;王湛将后军,景思谊佐之;李稷主运饷,治版筑。这十数万军民,自延州出发,浩浩汤汤,齐发永乐,景象甚为壮观。

不一日到了永乐,徐禧等众与三州男丁会合。徐禧集众号令,将建城的重要性一一讲与百姓和军兵们听,激发了军民的斗志。于是令二十万军民环兵向外,就地筑城,并于此地搭起营帐,运筹其间。徐禧每日都会和李舜举、沈括众人亲去巡视工程,有时还深入工地加以指点,百姓官兵都说他待人和善,很是亲近。他白日忙碌,夜间还要挑灯夜战,规划如何建城。需知永乐城为徐禧选择之地不假,但是神宗皇帝也已同意,且此城关乎大宋国运,众人皆是万不敢忽视,徐禧主持筑城,更不敢半分懈怠。好在徐禧于此事尚通晓一二,加上他并不辞辛劳,因而将这筑城大小事宜悉数决断,诸多琐事也整理得井井有条。

话说徐禧共发兵民二十万,用十四天就筑好了“永乐城”。徐禧等大喜,漫步在城头,见十数日就建起的永乐城规模甚宏,想到此城不日就会成为防御西夏的屏障,那时只要在此便可阻拦西夏大军,心里当真是说不出的高兴。徐禧道:“我们当初还道需要二十天才能把城建好,哪里又曾料到比预期足足少了六天,当真大大出乎所料。”李稷道:“这都是大人指挥得当,若没有大人这般精明能干的人物,莫说是二十天,就是两个月恐怕也筑不成这永乐城。”王湛也道:“不错,此城建起,徐大人的功劳甚巨,我等也是仰仗了徐大人之功啊。”徐禧听到有人奉承自己,心下高兴,说道:“咱们忠心为皇上办事,可不能贪功啊,不过诸位大人、将军这些日子都辛苦得很,本官自然也会如实上奏给皇上的。”众人心中也很高兴,知道徐禧一旦报给皇上,自己非升官发财不可。

徐禧于是和众人返归这城中新设的官府,与众人商议以后的事宜。其实,永乐城与其他城寨一样,也设立了官府衙门,原是备银州迁来之用,只是此时新城刚刚建好,城中除了官兵,就是男丁劳力,官府尚为虚设。徐禧道:“如今永乐城已建好,眼下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将银州百姓尽数迁到这里来了,不知各位大人、将军可有什么主意?”王湛道:“迁城之事涉及诸多,不仅仅是把百姓迁到了这里来就算妥当,百姓的钱财、劳作及居家之物等,也要一并迁来,否则非但无功于百姓,反而有所拖累,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保稳妥,末将建议此事缓行,由当地官府先行设法处置,一批一批慢慢迁来不迟。”

曲珍道:“可是永乐城为西北边防重镇,若城中无百姓居住,军队的粮饷供给和配置都是问题,可会大大的降低士兵的势气,于我大宋似乎不利。”高永能也道:“我也认为曲总管言之有理,新城之中若无百姓,咱们何必辛辛苦苦筑成此城?何况皇上的圣旨中已明明白白地写着,同意徐大人迁银州至永乐,咱们必须谨遵圣旨行事。”李舜举道:“我也认为需把银州百姓尽数迁来,否则此城虽是新建,却是一片死寂之象,哪里又有生气可言?”徐禧道:“你们说的都对,可王将军的话也不无道理。”却不知如何才好,于是问沈括道:“沈大人,你可有什么办法?”沈括看看徐禧,想了想,道:“大人,不如这样,咱们现有军队七万人左右,可留一部分守在永乐城中,以防敌军来犯,其余的则都去帮银州百姓搬家。这样一来,当地百姓会感念朝廷和大人您的恩德,于搬家所带来的麻烦也自不会放在心上了。”

徐禧听了沈括的建议,笑道:“沈大人果然高见。”其余众人也都说这个主意甚妙。徐禧想了一想,又道:“按照沈大人的想法,本官倒是还有个办法更适合迁城。”众人齐问是何办法,徐禧答道:“咱们可将七万大军分成若干队,留少许守在城里,其余的分批次去帮助银州百姓搬家,每回来一队,就留在城中,一面休息,一面担负守城的职责,原来守城的则再赶去帮助其他人搬家至此。假若期间敌军胆敢来犯,咱们一来不会耽搁守城,二来也会有大军随后增援至此,岂非更妙无疑?”语气之中也可听出他心下甚是得意。

李稷道:“徐大人的办法果然比沈大人的更加高明,末将以为可以立即实施。”徐禧听有人附和,心下更加高兴,嘴上却道:“这个倒不着急,有劳诸位明日照此实施。”高永能却有些担心,生怕出了什么岔子,这时道:“大人,末将以为万事小心为上,咱们多留一点儿兵守在这里,终究不是坏事。”徐禧稍有不悦,道:“高老将军不必担心,本官一切都已琢磨妥当,保证万无一失。”不容高永能说话,又道:“本官这就去给皇上写奏章,将永乐城建成的事禀明皇上,相信皇上定会论功行赏的。”急忙辞别众人,赶到书房去了。高永能摇了摇头,总是担心西夏大军届时来犯,己方大军又派遣外地,将会无力御敌,可是徐禧丝毫不听,只能自己携着宝剑,带领儿孙及部下巡逻于城头。

话说徐禧派人加急将奏章送到京城,神宗皇帝得知永乐城已然建成,龙心大悦,赐永乐城名“银川寨”。这日传旨的太监赶到了永乐城,把皇上的批复送到了徐禧手中,并带来了神宗皇帝赏赐众人的三十坛御酒。徐禧手拿神宗御札,谓众将士道:“永乐城得圣上赐名‘银川寨’,这是天大的喜事啊,须得把这个好消息告知全城百姓,让三十万军民也好好庆贺一番。”其时银州迁城的任务也已接近了尾声,众人听徐禧如此来说,也都很是高兴。只听徐禧又道:“既然皇上赏了咱们三十坛御酒,不如今晚就在这府衙中设宴,一醉方休如何?哈哈哈哈。”径自大笑起来。

众人当真是无比兴奋,须知当初自延州来此,无一人不是日夜都在为筑城之事操劳,如今大功告成,自然需要好好放松一下。果然这晚,银州的官员在府衙之中大摆筵席,请徐禧、李舜举、沈括、曲珍、李稷、高永能、景思宜、王湛、李浦、吕整等悉数至此,又把传旨的太监也叫来赏宴听歌,美酒佳肴,伊人在畔,除了李舜举和那传旨的太监外,哪一个不是如若神仙一般?且说皇上亲赐的御酒,虽不能比寻常的酒强出数倍,终也珍贵无比,加之是天子犒赏,众人饮在口中的滋味更是大大不同。

徐禧自觉功大,心想皇上赐酒全是仗自己的功劳,必须让全城百姓都知道自己得蒙皇上赏赐,因而一再要求把御酒赏给百姓一些。其实就在众官于府衙歌舞升天之际,永乐全城早已是军民同庆,家里街头,张灯结彩,虽是深秋九月,但其热闹场面,亦堪比年节。想当初寻常百姓自从银州故城搬来,已是多亏徐禧命兵士相助,如今徐禧又把皇上赏赐的御酒分赏下来,更是无人不说徐大人的好话。

众官酒过三巡,皆已微有醉意。徐禧这时起身走到高永能身边,说道:“高老将军,本官听说你在银州迁城这数日间辛苦了不少,来来,本官敬你一杯。”说完一饮而尽。原来,高永能率领儿孙部下巡视城头的事儿,李稷早就暗中告知了徐禧,并说高永能质疑徐禧的能力,事实上很是可恶。在西北众官之中,徐禧受命于皇上,故而官阶最高、权力最大,李稷早有心巴结,所以在永乐城刚建好之际就辇金、银、钞、帛充牣其中,欲夸示徐禧,以为城甫就而中已实。当然这一切他只是准备妥当,还未施行,就碰巧得知高永能的举动,于是跑去告诉徐禧。徐禧心下以为高永能信不过自己,这才在酒席之间以敬酒为名,说话来刺激高永能。

高永能已知其意,急欲解释,道:“徐大人,末将没有别的意思……”徐禧打断道:“本官知道,昔年种将军攻打绥州夏军,高老将军率兵六千为先锋,五战五捷;去年我大宋军队五路伐夏,米脂也是高老将军杀敌数千才得以收复,这些战功不只只是因为老将军勇猛,更是因为您行事谨慎小心的缘故。”高永能道:“徐大人明察秋毫、观人于微,末将佩服得五体投地。”徐禧笑道:“高老将军德高望重,本官也不过是实事求是罢了。却不知经此一事,老将军可还会质疑我的能力?”高永能吱吱唔唔道:“这,这……”竟说不出口来。其实行军打仗,凡事但求万无一失,一旦出错便会有无数的将士魂归沙场,而且还会至民族与国家于大大的不利局面,因而冒险的事儿那是极不可取的,只要自己不处劣势,越为稳妥越好。

徐禧听高永能之意,似乎仍然不信自己,说道:“哦,本官知道了,高老将军本是种将军的老部下对吧?你一定也是认为本官不适合主持西北军事吧?”高永能急道:“末将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永乐处两军必争之地,我军既筑城于此,万事还是小心为上最好,所以末将才带人守在城头,以防敌军来袭。”徐禧道:“我军前方早有斥候,假若敌军来犯,我们必然先一步得知,那时再作打算,为时未晚。亏高老将军行军打仗多年,难道你就以为站在城头望上一望,就能守住银川寨吗?”高永能叹了口气,道:“末将自然知道如此守城不可。”徐禧道:“既然老将军知道,以后便不要如此了,我是皇上派来的,这里的一切听我安排就好,诸事有我负责。”高永能低头不语。

众人只道是徐禧和高永能都喝醉了酒,见谁都不再提及此事,也便抛诸脑后,继续喝酒听歌。这晚全城欢庆到了半夜,才渐渐安静下来。又一日天明,众官酒醒之后,送走了传旨太监一行数人,又纷纷来城中巡视。新城虽刚建不久,但是百姓们感念朝廷的扶持,人人皆怀喜色,绝无怨忿。徐禧心下高兴,道:“想不到银川寨的事儿这么快就了结了,此后一段时间只需要我们一面加固此城,一面扩充粮草装备,待到他日朝廷计议妥当、皇上圣旨下达,便发兵西夏,活捉了梁太后姐弟和李秉常那个小儿,岂不美哉?哈哈哈哈。”仰天大笑起来。余人想到此节也无不大喜,跟着一齐大笑。

李舜举这时道:“徐大人,这里的诸位大人、将军都是有职司的大员,既然银川寨的事儿已经办妥,依我之见,咱们须得各归其位,莫要耽搁了各自的军政事务。”徐禧恍然大悟,道:“李公公提醒得是,自我五月中离京至此,至今已有将近四月,诸位都是一路陪同,不敢懈怠,我猜定是放下了手头的不少工作。眼下银川寨既已建成,所有事宜大多处理就绪,确该如李公公所言,各归其位了。”众人听了,心想自己离家日久,倒是当真有些想念亲人,均点了点头。沈括这时道:“可是大人,银川寨是我大宋边防重镇,不少军政大事亟需处理,本地的银州官员职位低微,不敢擅专,最好您能留几位官阶高一些的大将处理这些事情,并派大军守在此地,以防敌军突袭。”

徐禧微微点点头,道:“银川寨的军政大事,确实需要人处理,我看曲总管德才兼备,堪当此任,就留曲总管总银川寨事。”曲珍得到徐禧的信任和重用,自是欣喜,心想:“我在此城,定叫敌军不敢来犯,他日立功一二,绝不是问题。”欣然道:“末将定不辜负徐大人的厚望,全心全力处理银川寨的事务。”徐禧道:“曲总管只要尽心,本官自然放心。”又道:“我发现此城的栅樯尚未完工,有劳曲总管征调男丁,尽快修复。”曲珍应道:“末将领命。”徐禧手捻胡须,续道:“可是当派何人协助曲总管带兵守城呢?”四下看了一下银川寨及其周边的地势,道:“这样吧,景将军,你领兵八百,留守此城,剩下的大军分由其余诸位将军统属,回归驻地。”

众人一听徐禧要留八百兵守银川寨,满脸惊愕,无不大惊。王湛道:“大人,银川寨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以八百兵来守城似乎有所欠妥,不如加派重兵,以防万一。”吕整也道:“是啊,大人,我也认为王将军的话言之有理,八百兵守边陲重镇,古今罕见啊。”其余几人也各有说法,均不赞同。徐禧笑道:“诸位请看,银川寨有山屏蔽、有河阻拦,如此绝妙的城池,安用重兵驻守?八百兵足矣。”景思宜道:“大人,银川寨是我大宋西北方的屏障,虽据有天险,但是却随时面临西夏大军来犯的威胁,用区区八百兵来守,末将也无把握。倘若,倘若末将不能守住银川寨的话,自己死不足惜,我大宋西北的国门可就被打开了。”

徐禧点点头,自觉只用八百兵守城似乎真的有些不妥,正自沉思,高永能道:“大人,末将非常赞同景将军的看法,虽然银川寨易守难攻,可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是只用八百人守城,确实不合常理,还望大人三思而行。”徐禧听高永能说话,当即想到李稷暗中对自己说高永能如何如何,又隐隐约约想起昨晚跟高永能的对话,心下颇有不愿,心想:“你跟种谔是一伙儿的,也看不惯我的做法,处处与我作对,当真有些可恶。我堂堂学士,又是皇上亲自派来的,哪里用得着你教训我要‘三思而行’?”说道:“银川寨乃天赐屏障,怎可动用重兵?如用重兵,虽然我大宋人多兵众,但也城池甚多,如此的话其他的城池岂不是无兵来守了吗?”

他位高权重,谁也不敢再去反驳,故而也不再劝诫,只是均想,若真是留了八百兵的话,当真危险之极。但是徐禧也知道自己不可冒险,于是谓高永能道:“高老将军,你既然也担心银川寨的安危,不如就和景将军一道留下守城吧,本官再留给你三千多兵马。”众人一听一共也不过四千人,又想到徐禧此来一共有七万大军,最终只留下四千人守城,连十分之一都不及,莫非他真的对固守银川寨成竹在胸?想到日前他利用官兵帮助银州百姓搬家的行为,反倒怀疑徐禧此次的做法似乎可行。

李舜举却是既不相信,也不怀疑,他更担心徐禧如何安排其余的六万六千兵马,因为只要把这些大军分配得当,就算敌军围攻银川寨,亦可快速支援,救城于水火,于是问徐禧怎生安置。徐禧道:“我的意思是将其余大军分为五部分,王将军、李将军和吕将军各带领一万五千人屯兵于横山地区,王将军部在银州故城,李将军部在夏州,吕将军部在宥州,三部大军共守三州之地,可以互相支援。”众人连连点头,均想:“这徐大人看似不懂行军打仗,这些想法倒是有理,一旦银川寨受敌,转瞬之间就会有四万五千人来援。”

徐禧复道:“至于剩下的两万一千兵马,一万三千人归沈大人所属,剩下的八千人,分中军、右虞侯军和右军,由我亲自统帅。皇上先前已下了圣旨,命种谔留守延州,沈大人可先和我、李公公、李大人前去米脂,并在米脂暂时主理延州事,待我上奏皇上将种谔外调之后,再回延州不迟。”这下全部安排妥当,众人听了,尽皆赞同。徐禧道:“大家虽是各归其位,但是勿要忘了自己也肩负守卫银川寨的重责,就算将来银川寨遭遇了西夏大军的突袭,众位也都能随时来支援。”

李舜举、沈括、曲珍、李稷、高永能、景思宜、王湛、李浦和吕整诸人这时都点头称赞徐禧考虑周到。徐禧听众人夸耀自己,甚是兴奋,道:“西夏被我们打败了数次,对我大宋早已是闻风丧胆,哪里又敢来犯呢?哈哈,本官先前就猜透了他们的心思,你们只管放心吧,好好在驻地养精蓄锐就是,只等皇上圣旨一下,咱们便即发兵。”他虽然也作了部署,但是心下料定西夏大军必不敢侵犯,于是将一干事宜分由诸人,自己与李舜举、沈括和李稷带兵折去米脂驻守了。

米脂也是五路伐夏之时才收复的旧地,此刻徐禧等前来,算是正式有了大军防卫。话说徐禧一到米脂,便向神宗皇帝再上奏章,声称银川寨诸事皆已安排妥当,将西北此时的情况向神宗汇报了一番,至于何时向西夏再次用兵,还请神宗皇帝圣决。又说沈括是延州知州,但是延州之地现由种谔驻守,导致延州政事悉数不能立决,请神宗皇帝将种谔外调他处驻守,以便沈括能返归延州处理地方政事。他的奏章写好后,即令亲信往京城急送,心想:“我一切都已有安排,此刻西夏又不敢来犯,闲来无事,只有等皇上的圣旨便了。”

如此闲了数日,徐禧上奏给神宗皇帝的奏章依然没有回信。他哪里知道,朝中主站和反战两派对于是否立即对西夏用兵颇有争执,神宗拿不定主意,暗中还埋怨徐禧,说这事儿他已全权交于徐禧处置,只要徐禧上奏称要对西夏用兵,朝中众臣纵是反对,也阻挡不了他的决定,如今反倒被反战派抓了把柄,硬说徐禧没有把握必胜,才求皇上许可,是以至今也没有确切的消息从朝中传来。这日徐禧忽然想:“说不定皇上这次便会派人来传圣旨,叫我立即发兵西夏,我自创的这套阵法非得派上用场不可,须得好生演示一番,看看有无破绽。”遂把自己锁在书房之中,不许任何人来打扰,在书桌上摆放各种人偶,不时变换它们的位置,琢磨起自己的“八卦游龙阵法”来。徐禧天性好学,他的这套阵法确是结合兵法和五行术数所创,口中阵阵有词,念的都是阵法变化的法门,不知者听了,还会以为他念的是佛经亦或是咒语。

徐禧陶醉在阵法的演示之中,不知不觉已到了下午。忽听得书房房门响动,有人在喊:“徐大人,徐大人,有重要军情要议,还请快些开门!”语气甚是焦急,正是李舜举的声音。徐禧本来还有些生气,心想:“我不是早就说过了,任何人不许打扰我,怎么还来啊。”忽听李舜举“有重要军情要议”七字,心头一震:“莫非是皇上的圣旨到了?”应了一声,急忙打开了房门,见李舜举已是气喘吁吁。徐禧问道:“李公公怎生如此着急,难道真是皇上的圣旨来了?”李舜举摇摇头,道:“不是,不是,是银川寨出事了。”徐禧一听大惊,道:“那不可能,银川寨怎么能出事儿呢?”又问:“那沈大人何在?”李舜举道:“沈大人正在前厅招呼曲总管派来的使者。”徐禧听了这话,什么都不顾了,急忙冲出书房,奔前厅而去。

果然,前厅之中沈括正手捻胡须,看样子是有些焦虑,旁边站着的正是大将高永能的弟弟高永亨。徐禧直奔到高永亨身前,问道:“银川寨到底怎么了?”高永亨道:“我军前方斥候回报,西夏得知我大宋筑城于永乐,深知银川寨乃咽喉要地,又知我等于此筑城必对西夏有所图谋,于是集结兵马前来争夺,如今两千铁骑已经到了。”徐禧、沈括和李舜举三人一听,疑道:“两千铁骑?”高永亨道:“正是。”三人齐舒了口气,道:“原来只有两千铁骑,我还当是真出了什么事儿呢?”各自坐在了一边。原来,高永亨来报信之时只说“前方急报,银川寨出事儿了”,要求见徐禧徐大人,徐禧是西北军事的主管,沈括和李舜举碍于职务,不便细问,是以一听之下都很着急。

徐禧道:“区区两千铁骑又算得了什么?我数日前留给景将军的八百兵马便可一举灭之,何况高老将军手中还有三千多兵呢?曲总管怎会怕成这个模样。”高永亨道:“因为曲总管说,敌军的主将是咩讹埋。”徐禧笑道:“咩讹埋有什么可怕的,他来了便又如何?”沈括拉了徐禧的衣袖一下,侧耳过去,低声道:“徐大人,这咩讹埋乃是西夏大将,尤擅用兵,他麾下的铁骑更是锐不可当,不容小觑。”徐禧一惊,道:“就算他十分了得,以少敌多又焉有胜算?还不是我军大大处于优势?”沈括道:“大人有所不知,咩讹埋若只带两千兵马,必为先锋,其大军定然会随后跟来。曲总管想是也料到了此节,才会如此担忧。”高永亨道:“沈大人猜得不错,曲总管已经得报,西夏梁太后还遣了统军叶悖麻等,领六监军司兵三十万来攻,主力部队就在后面。”李舜举和沈括一听,尽皆愕然。徐禧想了一想,却道:“那也不必担心,如敌寇多来,正是我等立功名取富贵的大好机会。”竟然哈哈大笑了起来。

高永亨道:“大人,末将有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可是不讲的话,又于心不安。”顿了一顿,道:“银川寨是战略要地,可是驻兵太少,此乃一弊;城中缺少水源,此乃二弊。所以末将以为,倘若敌军大兵压境的话,恐难守住,不如撤出城中军民免了损失。”徐禧听他说话,心中早就在想:“你们高家兄弟都看不惯我的做法,非要处处与我作对不可吗?”听完高永亨的话,当即拍案而起,怒道:“高将军,我当日布兵,谁也没有再反对,就连令兄也说我考虑周到,你还说什么驻兵太少?至于水源,我也早派李大人在银川寨外建了水寨,开了十四眼井,并有重兵把守,足够城中军民饮用。此时敌军来犯,你口口声声说要弃守银川寨,是在扰乱军心吗?”高永亨原也出自好心,可是且先不论他的话是对是错,此时来说确有此嫌。

高永亨解释道:“大人,末将并无此意。”徐禧心道:“哼,你们兄弟都会那这句话来为自己开脱。”却不相信,说道:“你是什么意思,等我平了西夏的大军之后再说。”当即派人要将他押入牢房。李舜举求情道:“大人,我军正在用人之际,何况高将军在当初的无定河谷一战中战功卓越,我以为不可降责。”沈括也道:“是啊,大人,下官也认为高将军言之有理。银川寨水源都由城外供应,倘若敌军得知此情,必定会先攻夺我们的水寨,我们即便以重兵把守,终究难敌西夏的三十万大军。水寨一失,则城中必然缺水,于我大宋更是大大不利。不如先撤出银川寨,待我们召集西北诸路大军,再一齐攻打回来。”

徐禧心想:“皇上派我来主持西北事,假如我刚刚建好了银川寨就拱手送给了西夏,还有何脸面再去见皇上呢?”笑谓沈括道:“西北之事,尤其是银川寨的事,皇上已经全权交给了我处置,悉数由我决定便是。沈大人是延州知州,有不少政事亟待处理,不如由你先留守米脂,以策万全。”沈括原是希望徐禧能采纳自己的建议,不想徐禧定要和西夏一战,唯有点头答允。至于李舜举,他听说西夏大军共有三十万,想到己方最多也就七万人,实在是不想去前线送死,但是见徐禧的样子,情知自己必然要跟着徐禧去了,于是再三谓沈括道:“沈大人,如果银川寨需要支援,请您务必带兵前去。”沈括知李舜举想要个保证,自然答应。徐禧这时看看高永亨,道:“高将军,既然李公公和沈大人都替你求情,而且我军又正处用人之际,本官便准你先戴罪立功,你也跟本官同行吧。”

高永亨谢道:“多谢大人。”欣然与徐禧、李舜举同往银川寨行去。这日晚间,徐禧所部八千人到了银川寨城下,曲珍、高永能、景思宜和王湛、李浦、吕整诸人纷纷出来迎接。原来王湛、李浦、吕整三部人马得曲珍急报,已带兵来援。徐禧喜道:“想不到三位将军这么快就已赶到,银川寨之危解矣。”众人想到西夏大军不日压境,徐禧竟然如此乐观,尽皆脸色如灰。徐禧却不知此情,只顾环视四下。曲珍道:“徐大人,你是我军统帅,宜当在米脂指挥大军,怎可亲到前线来呢?不如……”正要劝他折回后方,徐禧急道:“曲总管此言差矣,我既是朝廷派来的,就更应当代表皇上与众位一道抵御外敌,如若是躲在后方的话,岂不让人耻笑吗?”

自当初徐禧夸下海口,说西夏大军万不敢来犯,至此时银川寨的情形,众人都有些不敢再相信徐禧的话了。众人心下都在想,徐禧是一介文官,于军政大事似乎不太精通,此时若留他在此,会不会耽误御敌的大计呢?徐禧见众人都不说话,道:“莫非众位是质疑本官的能力了?本官自创的一套阵法尚未使用,如不能用在西夏大军身上,不是很可惜吗?”顿了一顿,又道:“本官听说,当初皇上选我来西北,也提到过我的这套阵法,想来也是有意叫我一试。”众人互视了一眼,也都没再说话,徐禧道:“既然大家都无异议,还不速跟我去府衙商议军情!”将带来的禁卫军交由部下安置,自己走在前头,先进了城去。余人见徐禧执意不走,只得跟进城来。

军情如火,自是半分也不容耽搁,是以众人一到府衙,便立即商议起如何防御敌军的事情。徐禧坐在主位,往下一瞧,见众人都不说话,心中很是不解:“这些将军都是久历沙场的大将,从来没有畏首畏尾的时候,怎么今日得知夏军要来,便都不说话了?”其实众人心中谁都明白,西夏此次发兵银川寨,全是因为宋军在西夏边境筑城,威胁到了西夏的利益不说,还阻挡了西夏大军向东南挺进的必经之路,因此西夏决定发兵攻夺。这一切正如当初种谔所说。众将官均想:“倘若当初听了种将军的建议,而把城建在了横山地区,说不定西夏也不会这么快就派大军来攻了。”

徐禧道:“本官看各位将军的样子,似乎是有所担心,其实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退兵的办法总是有的。”他顿了一顿,看着墙上的作战地图,道:“当年的三川口之战,也是西夏发兵侵略我大宋国土,和今日是一模一样,而当初我军和西夏的兵力比例是一比十,其结果还不是我大宋大获全胜。今我军有将近六万人,敌军也不过三十万而已,以一敌五,比之当年的以一比十,那可容易得多了。”这话倒是有些道理,一比五的几率可是一比十的两倍,众将听了,都点点头。吕整道:“徐大人这话很有道理,不过也需要我们认真计议一番。”

李舜举最是担心,于是道:“没错,最好咱们立即通知沈大人和种将军,再告知朝廷,以便能有更多的援军前来相助,那就万无一失了。”徐禧却对防范敌军胸有成竹,这时阻止道:“李公公不必担心,本官的‘八卦游龙阵’尚未使用,如果贸然上奏朝廷调动大军,不免牵涉甚多。至于沈大人和种将军,他们各有政事,我们暂时也不需要麻烦他们。”李舜举不如徐禧官大,心中虽也害怕,但是不敢再说。徐禧又道:“假若西夏大军到来,列位也不要惊慌,由本官先去应战,叫他们尝尝我的‘八卦游龙阵’是何等厉害!”众将以为不可,景思宜道:“大人是皇上派来的,亲临前线已是万万不可了,怎可再去同敌军对阵呢?”高永能也道:“不错,依我之见,银川寨易守难攻,即便他们前来,我们也不必应战,只要占据要地、坚守此城,时日已久,不愁他们不退兵,但是前提条件需得李大人守住咱们的水寨。大人,不如您再为李大人加派一些兵马。”徐禧笑道:“二位将军不要担心,一切本官自有计议。”他嘴上如此说,心下却想着:“这高氏兄弟自居功大,老是在我面前指指点点,真是可恶。”

众人听徐禧说他“一切自有计议”,倒是吃了一惊,均是怀疑:“徐大人真的有如此能耐,已想到了破敌之策?也许当真如此,否则皇上也不会派他前来了。”不免心下稍安。只听徐禧又道:“为保万全,我们也是要好生准备一番的,曲总管,既然西夏咩讹埋已统帅前军两千兵马到了银川寨,劳烦你详加布置、加强防范,不要让他们夜半偷袭。”曲珍领命。徐禧复道:“景将军,你给本官挑选一万精壮士兵,并带到校兵场去,本官要演练一下‘八卦游龙阵法’。”景思宜也领命下去。徐禧续道:“各位将军都回去好好休息一夜,养足精神,如果明日敌军敢来,咱们就痛杀他一场。”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都应了,便即退下。

话说这夜徐禧在校兵场带着一万士兵演练“八卦游龙阵法”,他不许外人接近,是以也无人知道这“八卦游龙阵”的威力到底如何,只是想到他成竹在胸的自信模样,众将官均感宽慰。但是徐禧叫众人回到各处好好休息,眼下大军不日压境,谁人又能入眠呢?众人心下均想:“今日可是全信了徐大人,一切就都仰仗他了。”但是李舜举早就感觉徐禧的做法似乎太过冒险,怎么想还是把沈括和种谔调来要有些保障,苦于自己并无实权,一切都无可奈何,只能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了。而高永能听高永亨讲述了在米脂的一切之后,不禁叹了口气,遂连夜带人再次走上了城头。

同类推荐
  • 武皇真经

    武皇真经

    在武林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近乎玄幻的传说。传说一代武皇曾留有一部《武皇真经》,得到武皇遗书的人就能得以修成通天彻底的武功,只是这传说听过的人有无数,却从来没有人真的见到过这部被武林中人奉为圣典的奇书。
  • 江湖之流沙

    江湖之流沙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咨嗟叹奇绝。琉璃玉匣吐莲光,错镂金环映日月。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 我是要成为武侠王的男人

    我是要成为武侠王的男人

    喜欢古龙的欢乐英雄,喜欢海贼王,所以喜欢自由的江湖,没有苦大仇深的复仇,只有欢乐无拘无束的挑战。一把巨剑战遍武林的青年,退隐江湖的武当,没落的少林……新的江湖在重新建立。而友情和热血就是这个江湖的一切。
  • 战如焚

    战如焚

    东晋末年,皇权更替;冥教七王之乱,裹挟末世遗太子,只为解开宝藏之谜。二十年后,早以改朝换代,而真相也逐渐被残忍的揭开,他面对至亲的谎言,是该相信还是反目成仇。面对早就被设计好的陷阱,他是否会一步步沦陷。一路荆棘密布,却遇到倾世红颜,江山和美人,他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一场落花雨,洗净爱恨几许;一曲人终离,付弦江湖大义;填写江山又几笔,愿得红颜念念惜。
  • 我与公主

    我与公主

    神奇少年被大明公主救治后,与公主出谷历练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题材新颖值得品读。
热门推荐
  • 明月宅斗纪事

    明月宅斗纪事

    穿越重生为巨富商贾之嫡长女,秦明月无意中获悉秦家暗中涌动的N个阴谋。身为秦家嫡长女,虽拥有富可敌国的滔天富贵,却被人毒成了口不能言的哑巴。上有重男轻女的顽固祖母,下有绵里藏针的妖娆庶妹,还有敌我难分的半瘫庶弟。天哪!准赘婿竟然是一只养不熟的白眼狼。什么?还有一个流言满天飞的绯闻男友!穿越后的生存环境,既富贵,又险恶,既刺激,又神伤,秦明月表示鸭梨山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妹与超电磁炮

    我妹与超电磁炮

    我叫高板京介,是个十八岁的普通大学生。在我的高中时期发生了许多许多难忘的事情。我本来以为上了大学之后就可以回归我平常的生活了。但是我的大学突然转到了一个叫学园都市的地方。可恶……还让不让人好好享受人生呐!!!
  • 力志传

    力志传

    一个健体大师,打破了人体的梏至,达到巅峰之时,却意外来到了异世大陆。他一步一个脚印,运用自己所长,重新打造出一副无上霸体。
  • 恶魔之吻の等待

    恶魔之吻の等待

    “丫头,要加油哟。”“嗯,一定。”她的笑容,就如她的名字般,如晴天里绚烂的阳光刻在他的心里,照进了他那灰暗的心底。他说过会陪着她走过每一场比赛,会看着她如何在舞台上发光发亮,看着她一点点地蜕变。只是,她以为的美好世界却只是一场笑话,一场阴谋。很傻、很天真的她全心投入,换来的却是他毫无声息的背叛。
  • 闪婚老公狠自恋

    闪婚老公狠自恋

    “一晚上多少钱?”倒霉倒到家,让她遇上一言不合就一晚上多少钱的自恋狂。“跟我结婚,我支付你弟弟的一切治疗费用。”被他强行占有后,利用弟弟的病情,利诱她一纸闪婚。所谓一入豪门深似海。她从此深陷各种阴谋的暗算之中……
  • 狙击手异界狂飙

    狙击手异界狂飙

    【完结】谢谢兄弟们支持!!一个来自于二十三世纪的三料博士一个连发无后坐力的超强狙击步枪一个安装核反应堆的超强狙击子弹一个暗藏时间玄机的超强空间戒指一个深蕴近身格斗的超强牛叉猪脚一个暗藏杀机跌宕起伏的异界大陆
  • 苍龙魔帝传

    苍龙魔帝传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守卫皇陵一族的林家子弟林隐机缘得到诸葛武侯门的令牌,带着寄居在他右臂里的西晋公主开始寻找神秘的开天五匙。而在凑齐了最后一枚钥匙的时候,林隐吸收了钥匙中来自天界的帝魔龙,从而刺激到自身龙脉,飞升灵界。在这庞大的由未来科技和八大秩序力主宰着的强横灵界里,林隐竟然拥有能够主宰灵界的神秘力量。面临着即将到来的大战,林隐帝王之路也即将开启.ps:想了很久也不知道说些什么,恩,不想了。继续码字吧!一天至少三更在此求收藏、推荐!
  • 本源至尊

    本源至尊

    一个生活在平凡人家的孩子,凭着极高的资质,被一名路过的修真者看中,带回门派,经过种种机缘,携混元戒,带神兽,踏着尸体,一步步走出一条传奇之路,所路过之处,仙魔闻风丧胆,面对列强而不畏惧,带着一伙兄弟,走向巅峰一刻,有过情谊,有过爱恋,有过悲伤,有过惊喜,却看主人公,如何在这残酷,强者为尊的世界混的风声水起............
  • 良心无价

    良心无价

    都说良心不值钱,等你需要良心的时候,就算你倾家荡产也买不回一颗。赵长凯的父亲酒驾撞死了人,并且把他的母亲也害死了,家里的积蓄赔了个精光,亲戚朋友远离他家不算甚至还落井下石,无奈之下,他父亲喝农药自杀了,临死前在一张纸上留下了这句话。
  • 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国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千百年来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和行为。国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需要了解国学。然而,国学内容庞杂浩繁,即使穷尽毕生之力,恐怕也难通万一。如何从博大浩瀚的国学中找到入门的捷径?鉴于此,我们特请有关专家学者精心编辑了这本书。本书堪称一部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趣味百科全书。翻开此书,便走进了博大精深的国学长廊,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领悟国学的精髓,感受国学的神秘和智慧,掌握传统文化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