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1400000002

第2章 考试的革新走向(2)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考试科目的设置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1977年,高考沿用“文革”前的高考科目设置办法,即文史类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六科;理工类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六科,后又增考生物,以70分计入总分。这样的文、理两类考试科目设置,由于“高考指挥棒”作用,导致了考什么学什么教什么,相当数量的高中按高考科类分“文科班”和“理科班”。“文科班”不学物理、化学、生物;“理科班”不学历史、地理,教学中不执行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造成学生知识结构残缺,偏科严重,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都不利于以后的提高;也有的高中,提前结束教学,用一年或更多时间应付高考,“死记硬背”、“题海战术”,造成学生智力发展受到压抑。社会、学校、教育行政部门都尖锐地提出了认真对待“高考指挥棒”的问题。

1998年6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批复广东省《关于广东省普通高考科目改革的请示》,同意广东省从1999年起进行普通高考科目的改革实验,对改革实验的科目设置、考生的报考办法等做出了具体规定:

新的高考科目设置高中阶段开设的全部文化课。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在广东省招生的高等学校根据本校(专业)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加试科目,加试科目必须从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和生物中选择一科。

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志愿,参加所报考的高等院校(或专业)规定的科目考试,兼报不同专业必须兼考相应科目。新的高考科目设置简称为“3+X”。

高考各科试题由教育部单独命制,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公布。高考日期与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时间同步,各科考试的具体日期和时间按广东省确定的方案执行。

1998年8月21日,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高考科目考试专业分类目录”。

广东省招委会要求:专业考试科目的设置以多数招生学校的意愿为准,不同高校相同专业原则上要求选考相同科目。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院校都已确定各自专业的选考科目。大多数院校决定在语、数、英3科必考科目之外选考一门,只有清华、北大等一些名牌高校的部分专业要求学生选考2门。任何高校都可以决定兼招选考科目以外的其他科目的考生,兼招的科目数一般不能多于3个,若兼招科目不只1个,其排列顺序将决定录取时的出档次序。

据了解,多数高校对此改革反应平静,而中学则议论纷纷,不少老师认为实施新方案后难以组织学生备考,同时担心会产生新的“偏科”现象。针对这些意见,广东省高教厅负责人强调,“3+X”科目改革是在中学全面实行高中会考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以体现高校选拔新生为主要目的的选拔性考试。中学必须端正教育思想,在完成中学所确定的教学大纲和要求、认真组织会考的前提下为考生选择高考科目,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新的“偏科”,但这并不是“3+X”改革所带来的弊端,而是教育思想不端正的表现。

当然,就全国而言,“3+X”也确实存在一些值得考虑的问题。1998年9月13日《环球时报》发表记者采访报道称:

“X”:多元之解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这如同一道难解的题,连一些专业人士也没能一下子给出十分确切的答案。首先是,除了知道“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外,“X”是什么?

解一:X=1。最早被披露可能实行“3+X”试点的上海,其实并没有在今年对其自1987年起便实行的3+1考试(即在必考科目外,任选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的一门为选考科目)作任何调整,明年也没有变化的打算。

解二:X=1或2。广东省是真正从明年开始改变高考模式的省份。广东省已经确定,明年起在三门必考科目外,由各高校自己来决定加一门或两门考试以及加考的科目,并原则上每年不再改变。据悉,除北大、清华、中山等名牌大学的部分专业要求加考两门外,多数高校只要求加考一门。

解三:X=综合考试。要点是:将除语文、外语外的高中文科课程统一成一门综合的“当代中国”课;理科除数学外的课程统一成一门“综合理科”课,在高考时,实行三门必考科目加上一门综合课程的考试。

“3+X”,何时轮到你考

教育部有关官员在接受采访时一再强调,“3+X”还只是试点,最终何时推广、在哪些地方推广,还得看各地自己的决策。有关人士说,高考改革,其最根本的问题是一个国情的问题,各省(区、市,下同)之间教育水平、学生成绩都是不平衡的,在全国统一的考试制度下,高校的录取名额是下到各省的,这其中并没有统一尺寸。长期整齐划一的考试,如同计划经济体制,似乎在录取上简单了,规范了;但区域之间并不合理,比如同一类的录取分数线,有的省也许要500多分,北京也许只要400多分,西藏、青海自然更低,所以到最后还是不统一。但3+X仍有其实际的目标。从大处说,是在中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上改变现有的模式。从死记硬背式的方法,转换成注重创新性、发挥性和能力的培养,避免为了应试而不敢鼓励探索的弊病。

在已经实行高考“3+1”改革10年的上海,可以看到,各中学为与高考模式相适应,纷纷提出“基础+特长”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同时相应改革了课程设置。以上海育才学校为例,该校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种,两者比例为3:1,既确保每位学生有一门知识类学科达到较高标准,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该校大幅度削减历史、政治等知识课程的课时数(历史课减少50%,政治课更是减少了2/3),但又安排了大量细致的选修课吸引学生的学科兴趣。

“3+X”是否能减轻学生的负担

在北京一位从事高三教学多年的资深教师认为,从学生的角度,在近期内,很可能减轻不了负担。这主要因为,长期以来,人们已习惯于以一个学校的升学率来评价学校教育工作的成果,实行3+X考试,在升学率的压力下,学校势必要加大“3”的课时量,而其他的课程的量又不敢有所减少;所以实际学习量可能反而会悄悄增加。另外考生在心理上也会加重负担,因为以前5门功课是很明确的,到高三时课时分配也平均;但“3+X”后,学生在报名时不可能只选一个专业,X就成了一个未知数。但她也不否认从长远看,“3+X”不失为一种路数,首先要有重点,要从改革高中教材和教学方法入手。看来,高考改革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制度变革,而是一个涉及思想变革的大问题。最根本的在于改变教育评价方式,高中不再将升学作为动力,社会也不再将所有物质性的内容都和学历绑在一起,鼓励真实的才干。如果不看到这一点,高考本身这根“指挥棒”将永远是妨碍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

五、高考改革六方案

自“文革”后恢复高考招生以来,改革20余年,动作最小的当数高考模式。高考改革一直难于在高考模式上落笔,原因是计划经济下教育的大一统体制限制了模式的转变。近些年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也打破了几十年教育的定势。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的逐步扩大,为高考招生由一元化发展为多元化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为高考模式奠定了改革的基础。有关方面曾就高考的改革广泛征求意见,并概括为六个方案。

(一)分省命题考试

这一方案的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各省独立命题,独立录取。

自1952年开始,高等学校实施全国统一招生制度,保持全国高考的统一性作为一条原则始终未变。统一招生包括了统一命题,统一入学考试。统一高考形式上是全国一张试卷,标准相同。事实上现行的统一考试仅仅是统一命题。由于教育发展的水平不同、录取比例不同,各省的录取分数线相差几十分甚至更多。进入同一学校同一系科的不同省份的学生,无论是录取分数还是实际能力都有很大差异。由此看来,“统一”只能是作为一种操作形式来理解,实质上对学生的选择还是分省的、独立进行的。

基于以上原因,有些人提出了高考分省命题的模式,认为分省命题顾及了地区特点,考虑了地方差异。分省命题可以利用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基础教育为地方发展服务,还能使试题更适合考生的水平。

这一方案的不足,主要是它的实际意义不大。地区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国情,虽然地区特点及差异这一矛盾在高考中始终存在,但它从来没有上升为主要矛盾。其原因是各省高考录取名额相对独立,依据地方特点还实行了某些政策性倾斜,考生水平的总体差异基本不影响招生名额的确定。因此,招生政策决定了这一矛盾不可能激化。

是全国统一考试还是分省考试,这并非矛盾的焦点。高考最大的弊端是竞争过于激烈,应试化教学倾向严重。高考模式一元化,无论题目出得多么好,也不可避免由于试题指向单一,使得应试化教学“有章可循”,客观上加剧竞争。

在目前情况下,全国统一命题有其明显的优势,而这些优势也正是分省命题的劣势。首先,统一命题保证了高质量的考试题目,同时也保证了国家对考务管理的规范统一。激烈的竞争决定了高考作弊和录取舞弊现象的发生有可能大于其他考试,因此,建立统一的科学的考试标准和考试实施管理体系,是考试的高效能和良好信誉的保证。

统一高考保证了考试的权威性。目前高考的权威性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考试的权威性首先是以考试的高质量作为保证。事实上,每一次高考命题都是一项深入的科学研究成果。分散性命题不排除会带来降低高考权威性的可能。

(二)两次考试,分别录取模式

将高考分为对应省属院校和对应全国重点院校的两次考试。对应省属院校的考试以基础题目为主,难题所占比例小,不超出教学大纲。省属院校以此成绩录取新生。对应全国重点院校的考试以灵活的应用性题目为主,命题不受中学教学大纲的限制,题目的内容广泛,试题形式多样,难题占有较大比例,全面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考试的目的是把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尽量区分开,以利于按不同方向选拔。

两次考试可以有多种组合形式。如,第一次考试和第二次考试有衔接,省属院校依据第一次考试成绩录取,重点院校录取主要依据第二次考试成绩,同时也参考第一次考试成绩;也可采取两次考试互不联系,同时考试,分系列录取的方法。

如果两次考试互不联系,则须进行分数等值处理,报全国重点院校考生落榜后成绩转到省属院校二次录取;另一方案是,报全国重点院校考生落榜不进入省属院校系列,迫使考生在应考前自己决策,自己承担后果,真正达到分流目的。

两次考试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当然侧重点不尽相同,第二次考试多为学校自己命题。目前在国内赞成两次考试的呼声不小。

两次考试的优点,一是改变了一试定终身,给考生多了一次机会,同时对只报考省属院校的学生;可以减轻部分负担。二是在选拔人才时,一类院校可以更超脱一些,能选拔到自己满意的学生。不同院校人才层次的差别是很大的,目前这种考试,相对来说,区分度不是很大,分开考试,可以大大提高考试的信度与效度,在人才的选拔上更准确。第三,这种形式的考试,显然对那些能力强,尤其是有一定特长的学生有利。在目前的高考中,对优秀学生的能力考察不足,但两次考试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两次考试的不足首先在于第二次考试肯定会被所有的高等院校看好,由此可能会“冷落”第一次考试。另外,报考重点院校的机会,绝大多数考生都不会放弃,带来的组织工作上的压力要远大于现行高考。

两次考试的另一难点是一个技术问题:如何安排?两次考试如果间隔长了,就直接影响中学教学。目前我们的高中实际上正常的学习时间已缩短为2年,如果两次考试间隔长一点,如半年,也就是说第一次高考比现在提前半年,教学时间又将被缩短。

如果间隔小,没有时间复习,对部分同学来说是不公平的。如在一类院校的考试中落榜的同学,可以再参加省属院校的考试,但由于目前考试中的应试技巧性比较强(俗称“哈达卷”,往往一道题的反应时间只有1分钟),应试训练很重要。如果没有充分的应试训练,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同学势必考不过一心准备省属院校考试的考生。

另外,在这一考试模式下,还有许多难题,如阅卷量将增加很多,录取时投档难度增加,重点院校的落选者在普通院校录取时如何排成绩、排志愿,都是需要认真设计的。

(三)3+X的考试模式

以语文、数学、外语作为每个考生必考科目,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作为选择科目,各高校依据专业需求在6科中自选0~2门作为考试科目。

这一方案应当在完善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基础上实施。1993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在实施会考的基础上;高考减少了考试科目。文史类考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理工类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即所谓3+2高考科目改革。

3+X模式是在3+2模式基础上的进一步改革。虽然改革形式上动作幅度不大,只把文、理固定的2科改为学校和学生自由选择,但在改革思路上却带有开拓意义。

这种模式加大了高校的自主性,使学校能够突出系科特点招收学生,同时它也兼顾了不能偏废高中的所有必修文化课程的要求,给高中教学以良好的导向,再次,它可以给学生以选择某些考试科目的余地。

高考改革将带来很大社会反响,必须稳步前进,逐步到位。3+X模式形式和内容上都容易为人们接受,作为当前首先的过渡性改革模式有其自身的优越性。

(四)外语+相关科目+综合科目考试

将外语作为必考科目,相关科目为3门,由学校依据系科要求自选。综合科目作为必考科目,文科考生考自然科学,理科考生考社会科学。

必考的外语科目允许学生在高考前参加相应等级社会性水平考试,合格者凭等级证书可以申请高考免考。免考外语的学生的高考科目只有4科。

综合科目考查学生非专业科目的学习能力是否能达到支持专业科目学习的基本要求。主要考查对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的总体认识,对基本规律、思维方法和实用方法的掌握,而不是具体公式的学习结果和具体题目的运算。比如,对问题情景的认识、提出假设、策划与完成研究的方法、计算与解释数据和评价研究结果等。

同类推荐
  •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中、美、英、德、法、俄、日等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轨迹,指明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使命,明确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提出当代新闻传播教育应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以高等教育为主体,以复式专才教育为途径,以社会责任为专业理念,以国际化为发展目标,以高素质的师资和雄厚的资金投入为保障。本书的读者对象是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新闻传播从业者、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者和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
  • 在清华谈炒作之道:卖点炮制实战

    在清华谈炒作之道:卖点炮制实战

    本书摈弃卖点炒作庸俗化的负面理解、从卖点炒作的方法、原则、理念、层层分解、剖析、对卖点炒作具有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产学研合作发展研究

    产学研合作发展研究

    本书从创新理论、经济理论、教育理论等论述了产学研合作的理论基础,总结了产学研合作的运作机制、模式、对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前景提出了对策。
  • 教师如何提高说课艺术

    教师如何提高说课艺术

    本书主要从说课准备、精心设计与组织说课材料、幽默为教法服务、情感学法说课、辅助教学程序、互动教学目标、应对说课失误和总结说课经验等八个方面来进行铺垫和阐述。其中,听课和评课作为说课的后续工作,没有单独作为一章列出,而是补入最后一章,这样更显得本书结构紧凑、布局灵活。我们站在说课者的角度,多层次地模拟了说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教师在说课中少走弯路,对于日后的说课教学能起到更大的帮助。
热门推荐
  • 小故事大智慧-好故事成就好品格

    小故事大智慧-好故事成就好品格

    本年鉴设有专载、特载、专文、大事记、雷州概况、雷州市人民代表大会、经济管理、工农业、商贸旅游、城县建设、教育等类目,记载了2008-2009年度雷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口腔保健专家谈

    口腔保健专家谈

    本书介绍了口腔的结构与功能,儿童、老年人的口腔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正确的刷牙方法;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的关系;龋齿的防治;拔牙应注意的问题;口腔面部疾患的防治等。
  • 溺宠第一惑世毒妃

    溺宠第一惑世毒妃

    他是权倾天下的定王府世子。她是风华绝代的叶府嫡女。她中了鸳鸯散,不得已找了一个美男硬上弓,事后她搜罗了美男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嫌弃道“本姑娘花容月貌,第一次才值这么点钱,还浪费了我一个大还丹,真是亏大了”他睁开潋滟幽幽的眸子看着她消失的背影,气的一口毒血吐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真心相对的爱情赛事

    真心相对的爱情赛事

    伊胜雪说完就快速地蹦跑开来,其实沈若赫已近知道了伊胜雪说的什么,只是还想认真的听一遍,在追逐的路上,沈若赫大声的呼喊,“从今天开始,伊胜雪就是我的人了”。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腹黑王爷多面妃

    腹黑王爷多面妃

    她,是杀手界的天才少女苏晨曦,他,是帝晶国人人畏惧的战神凌霄天,当他们撞在一起会怎样呢?她原以为以自己的天赋在帝晶国能混个日子,可是在一次次杀手的一次次刺杀中才知道自己原来是个菜鸟,好在自己有独一无二的灵宠,危急时刻总能化风而到救了自己“苏晨曦,你给我滚出来,书房怎么被你烧了”“回王爷,书房不是我烧的,是给你报信的那条狗烧的,你看那条狗正屁颠屁颠的跑过来了”“啊!我的脸是谁画的给我滚出来”“哇,萧妃,这可是你今天进宫的新妆容吗?真让人震惊,保准太后看了连连称赞啊”
  • 总裁,请你出去

    总裁,请你出去

    “啊!程臻,你出去!”沐可生气地说。程臻却毫不在意,厚脸皮说“老婆,你拿扫把赶我,我都不出去。””程臻,你什么时候这么不要脸了!“”可儿,跟你在一起之后,我早就忘记脸是什么东西。程臻死皮赖脸的待在沐可的公寓里,还要抱着她睡觉,说他失眠了好久。沐可只是离开他一个星期而已。他就受不了了,一个聚会,一个眼神,拐了个老婆回来,程臻真心觉得赚大发了、、、、、、
  • 尸命

    尸命

    我有三个师父,他们分别姓李、王、徐,可我的故事从被借走三十年阳寿说起……
  • 至尊之日月冕

    至尊之日月冕

    资质平庸,又是叛徒的儿子,却能凭借一部古书,成为千古以来第一位真神;身处险境,遭逢大难,却能逢凶化吉,笑对人生;携挚爱,友相伴,仗剑行侠,替天行道,斩妖除魔,今生如此,夫复何求。他就像是掉落石堆里的玉,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散发出色彩斑斓的光芒。本书,慢热,喜欢血腥、暴力、重口味的、请绕道,多谢!
  • 半镜奇谈

    半镜奇谈

    每天一个原创怪谈/奇谈故事。颠覆你的三观,爆开你的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