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6900000020

第20章 生老及病死

出生与孝道

一个人出家为僧的最小年龄是7岁。佛教与******教或天主教有别,一个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成为佛教徒的。所以僧人在刚出生的时候,与一般人也没有什么区别。

然而,佛教的人生哲学却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业报轮回说。按照佛教的理论,众生,即包括人在内的一切有意识的生物,都因自己所做的业因,也就是自己的善恶行动而得到报应,并在六道中轮回转生。作为轮回的主体,今世可能为父,但在下世就可能变成人子,或者因为今世的恶行,在来世下地狱,或转生为饿鬼、畜牲。这样,自己的生命是不是父母给的就成了问题。我今世托生为人子,并不是父母所生,而是因为我前世行善,没有恶行所得到的报应。如此说来,父母对孩子并没有什么恩情,儿女对父母也不存在亲情。

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基石是孝亲。孝是做人的根本。正因为这样,在佛教初传中国的汉魏至南北朝时期,不孝曾是儒道两家攻击佛教的主要对象。有人指出:出家人剃头是违反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训;有人批评,出家为僧,使孩子离弃父母,是大不孝。佛教僧人要不要孝养父母,孝在中国僧人心目的地位如何,在当时是中国佛教面临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佛教一直背负着“不孝”的恶名,它在中国就不可能获得大的发展。

中国佛教僧人强调孝亲始于西晋竺法护译的《佛说盂兰盆经》,这部经书译出后,被视为佛教的孝经,广为流传。中国僧人自此开始倡扬孝道,大肆宣扬目连救母的故事,创作了大批专门提倡孝道的经典和说唱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父母恩重经》,这部经书以老百姓乐于接受的通俗曲子的形式,历数母亲养儿的艰辛和恩情。在这样的宣传攻势下,孝亲思想也成为唐以后中国佛教弘扬的中心教义之一。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惠能就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直接认为孝敬父母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而禅宗丛林的规范《百丈清规》则从制度上保证了僧人孝敬父母的可能性,规定父母疾病逝世,僧人均可以请假探亲或奔丧,时间不限。

衰老与疾病

对僧人来说,年龄并不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僧人并不是以年龄论长幼,而是以受戒时间的长短论辈分。但人到老年,行动困难,生活不能自给,须有人照顾,僧人也是这样。到僧人年老时,寺院就要给予一定的照顾。

僧人到了老年,根据地位的不同,有不同的安排。如果是住持方丈,因年老有病,心力疲倦,可以辞职隐退,称“退院”。此时,他要进行一系列的清点交割工作,把账簿、文书之类交待清楚。到退院的那一天,召集僧众集会,方丈当众向僧众辞谢。此后,如果他继续留在寺院,则安排在东堂居住,还是住单间,也有专人侍奉,待遇还是比较好的。

曾经担任过西堂、首座、维那、书记、班首等职务,或者有一定名望资历的高僧,当其年老退职后,为了表示优待,也可以居住“单寮”。一间单寮最多可居住五六人,也有专人侍奉。

其他一般的年老僧人则移居“延寿堂”。延寿堂是专门为年老僧人设置的疗病休养之所。延寿堂设有专职的堂主,由宽容厚道、办事周密的僧人担任,负责供给年老病僧的衣食药物等必需品。如果老病僧人的床单衣服脏了,堂主还要为他们换洗。

(《百丈清规》中规定:僧人得病后,寺院要把僧人的家人及亲友请来,在病人床前诵念赞佛文,并在佛像前代表病僧进行忏悔,以求得寿命延长,病体康复。如果病情没有好转,日益沉重,估计难以救治,就要留下一份类似遗嘱的“口词”。内容包括:僧名、本名、原籍、何年出家、在某寺出家为僧,等等,并表明如果去世,随身行李由寺院分配,死后希望按丛林清规安葬发送。

寺院还要给病僧治疗疾病的药物。这些“药物”按佛教的说法分为四类,又称“四药”。第一类是“时药”,是僧人日常的食品,如米、面、酱菜、豆腐等;第二类是“非时药”,指果汁一类的食品,这是专为治病而吃的,没有病的僧人不可吃,所以称“非时”;第三类是“七日药”,在病后7日内服用,也被认为是可以治病的药物,如酥油、蜜、奶等;第四类称“尽形药”,指一切可以治病的植物,略相当于中草药。

葬礼和舍利

佛教起源于印度,我国古代僧人的葬礼很多方面都受到印度佛教传统习俗的影响。在古代印度曾流行四种葬法,即水葬、火葬、土葬、林葬。火葬和土葬人们都很熟悉,水葬就是把尸体放在水中,随波逐流;林葬则是把尸体弃在荒林中喂野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病死在中印度拘尸那罗城外,他就是火葬的。佛教僧人以释迦为榜样,一般以火葬为主。

火葬在印度称茶毗,是一种焚烧尸体、收藏遗骨的葬法。僧人尤其是高僧的火葬,常会留下一些遗物,那就是“舍利”。

舍利,是梵文的音译,其本来的意思是指尸体或尸骨。但佛教中说的舍利有其特殊的含义。佛教认为,舍利是佛和有德行的高僧勤修戒、定、慧等的功德所形成之物。舍利分为两种:一种叫做全身舍利或完整舍利,即死后肉体不坏或缩小;另一种叫碎身舍利,即尸体火化后凝结成颗粒状的固体。这种舍利又分为白色米粒状的骨舍利,红色的肉舍利和黑色的发舍利。另外还有烧不坏的心、舌、眼而成的舍利。但一般指骨舍利。释迦牟尼去世后,火化后遗体结成了许多颗晶莹明亮、五光十色、击之不碎的珠子,加上其他的身骨、牙齿、毛发留下来,这就是最早的舍利。

由于佛陀在世时树立了崇高的威望,其遗骨成为人们纪念他的最佳遗物。因此各国民众,凡是曾经与佛陀有缘的,都希望得到佛陀的骨殖,建塔礼拜。最初有这种想法的是波婆国的末罗族人,他们想到佛陀灭度于拘尸那罗境内,害怕人家不给佛陀舍利,便企图诉诸武力,带着大批兵马,杀气腾腾地来到了拘尸那罗城下。消息传开,其他诸国也不甘人后,有6个国家的国王也纷纷派兵而来,要夺取佛陀的遗骨舍利。当然,拘尸那罗的末罗人更不愿放弃自己的权利。眼看一场战争在所难免。这时一位香姓婆罗门说:“我们一生多受佛陀的教诲,现在却为了佛的舍利互相争斗,实在有违佛陀的精神。依我看,舍利还是多分几份的好。”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请这位婆罗门作为执法人,进行分配。佛舍利被分为8份,各自如愿以偿。

但是,在早期佛教中,佛只有一个,哪来那么多舍利以供崇拜呢?于是,舍利也就不限于佛陀的骨殖了,一些有德行的高僧火化之后剩下的残骨也被称为舍利。

舍利是佛教信徒们崇拜的圣物,尤其是佛陀的舍利更是珍贵万分。拥有了佛陀的舍利,犹如佛陀亲临一样。于是,为了保存好舍利,人们便创造了塔。

释迦牟尼的舍利被8个国王分别取走后,最初修建了8座舍利塔,供奉佛陀的舍利。到了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大兴佛教,他统一印度,将各国的舍利塔打开,将佛陀舍利分为84000份,分散到各地建造84000座舍利塔供养。因此,佛陀的舍利就分布在四面八方了。

塔在梵文中的本意就是坟墓。在印度,现存最早的三齐大塔,据说是埋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完全是一个坟墓的样子。中间是半圆覆体式的大土堆,顶上有竖竿和圆柴,下有台基和栏墙。前有上下的阶梯,最外面还有四面开门的围墙。这已经是经过阿育王时代大大加工过的样子了。最初只不过是一个土堆而已。

佛教传入中国后,专为供奉舍利而建造塔的做法也传到中国。在中国,佛塔亦称为浮屠、浮图、佛图等等。三国时,孙权建佛塔,据说是中国建塔的开始。隋文帝时下令建舍利塔,此后广为流传。专为供奉舍利而建塔的做法传到中国后,同中国的风俗传统相结合,其形状和建筑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形状有方形、八角、六角、圆形等等,还有双塔、列塔、空心塔、实心塔等区别。其建筑结构又分为地宫、基座、塔身、塔刹几部分。后来,一些宝塔日益脱离佛教,其用途与原来的宗旨相差甚远,如风水塔、灯塔、观象塔等等。

中国佛教僧人的死葬,一般也以火葬为主,也是火化后收其舍利,建舍利塔收藏。我国著名佛寺如嵩山少林寺的塔林,就是该寺埋藏历代住持等高僧舍利的塔群。但也有例外,比如唐代高僧玄奘,死后就没有火葬,唐高宗是用金棺银椁将其全身埋葬。

至于葬礼是否隆重,是根据亡僧生前的地位而定的。一般僧人死后并不举行葬礼,也不戴孝哭丧,不举行任何佛事活动,只请首座主持一个简单的送丧仪式火化即可。住持等首脑僧人亡故,则要举行葬礼。这种葬礼的仪式一般由其他寺院的高僧或本寺的首座担任主持。其程序与俗人的葬礼大体相似。

首先,堂头行者要向寺院上下报丧。由弟子或侍者亲随为死者洗浴更衣,装殓入棺,在棺木前设粥饭茶汤为供品。方丈及众僧焚香礼拜,举哀,各人都要换上丧服。死者入棺3日后盖上棺盖,将棺木移至法堂,在法堂上挂帷幕,中间法座上挂上亡僧遗像,安放牌位。在法堂上香烛不绝,每天两次上供,还要派人通宵守灵。

在正式举行葬礼的那一天,其他寺院的僧人以及俗家施主都要登门上祭,由寺院知客僧接待。然后起棺出丧,由丧司、维那进香,做起棺佛事,鸣钟鼓等法器送丧。主丧带领众人,排成两行,齐步并行,行走时要心怀悲哀,不能交头接耳。到了火化场所,由小师、乡人及法眷看守火化并收拢遗骨。最后,亡故僧人的遗骨要送入塔内安放,僧人的牌位进入祖堂供奉。葬礼结束。

如果丧者是住持,此后还要选举新的住持。主都要登门上祭,由寺院知客僧接待。然后起棺出丧,由丧司、维那进香,做起棺佛事,鸣钟鼓等法器送丧。主丧带领众人,排成两行,齐步并行,行走时要心怀悲哀,不能交头接耳。到了火化场所,由小师、乡人及法眷看守火化并收拢遗骨。最后,亡故僧人的遗骨要送入塔内安放,僧人的牌位进入祖堂供奉。葬礼结束。

如果丧者是住持,此后还要选举新的住持。

同类推荐
  • 禅悟:与佛对话

    禅悟:与佛对话

    与佛对话,其实也是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在自己一时失意的时候,求得心灵上的解脱。其实一切看似无法取舍的问题,皆因自己的心尘而起。而《禅悟:与佛对话》中一些关于佛理的小故事,引人深入地让你对平时想不通的问题瞬间觉悟,让你通过对心中所疑惑的问题更透彻地看到自己的心,抹去你心中的尘埃,擦亮自己的心去看世界、想问题。世间没有永远的快乐,就像世间没有永远的白天一样;世间也没有永远的痛苦,好似这世间没有永远的黑夜一样。只有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才能对生活有所领悟,感受生活中的幸福、快乐。献给:珍惜美好生活、追求幸福、热爱生命的您!在你彷徨无助的时候,送上一份宁静的开导,与您共享生活。
  • 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本书用佛家箴言解释人生哲学,内容包括当冲动时怎么办、当紧张不安时怎么办、当虚荣心太强时怎么办等。
  •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从大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种大思想,大艺术、大智慧、大境界。禅,不仅是中华文化之精粹,亦为整个东方文化所推崇。佛,让我们远离尘世的烦恼,在喧嚣与浮华中筑起一座盛放心灵的舞台;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让我们遭遇坎坷时,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让我们在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爱去坦然面对;让我们无法拥有时,体会到轻松挥手告别的美丽。
  •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是《降伏其心》与《善用其心》的续集,也是我出关十年,开山创建东华寺的心得感悟和修学佛法二十余年的总结。出版此书旨在阐述自己的学佛观点,获得广大学佛者的指正。佛法浩如烟海,虽修学二十余年,仍难得法乳一滴。但终究有所感悟,正如三本书名所示,降伏其心为善用其心,用过不执著,不留恋,更不留痕迹,故、名“其心无住”。要将身口意之用发挥至极限,需先降伏身口意,继而善用身口意,最终达至过后无痕。其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时包太虚,小时不容针。成事由其心,败事亦由心。其心被动为奴隶,其心主动成主人。其心不降,是懦夫。降之不善用,为愚夫。事过执著,留恋不舍,乃凡夫。其心降伏,善用且无住,则圣人成矣。
热门推荐
  • 李小爱的混乱生活

    李小爱的混乱生活

    普通的高中生李小爱,虽然过着父母双忙,有妹有房的主角设定生活,但人生信条却是“平淡地过完每一天”。直到有一天,他的生活不再平静……身负异能的觉醒者,传承千年的修真门派,藏匿于现世的妖族,还有更多未知的故事,都将发生在李小爱的,混乱生活之中。本小说夹杂轻小说成分,努力追求吐槽效果,内容千奇百怪,搞笑为主,但也不乏感人内容,希望能博得众看官会心一笑。
  • 老子处世绝学

    老子处世绝学

    老子说“绝学无忧”,就是说有一种非常绝妙的学问让人无忧无虑,那就是简单充实而无所不在的快乐主义。老子是一位快乐主义者,他公然说:“我,愚人之心也。”承认自己是个大傻瓜。我们学老子什么?一是学老子的阴柔,二是学老子的快乐主义。这两大绝学都是老子取法自然千锤百炼的人生成功大法术。
  • 逆眸

    逆眸

    狠厉如他,为她,心狠手辣,只许她温柔,杀尽天下温润如他,为她,付尽天下,只为守护她,不惜成魔清冷如他,为天下,为苍生,毁她心,杀她身,让她受尽折磨纯净如他,为她,学会世间人情冷暖,救她,他无能为力,只能,付出生命守护她她,本是世间纯净之源,最终,散尽一身光芒,遁入地狱————————即使爱你再深的人也终究有一天会因为你的伤害而离开,你以为你犯了再大的错误我都会原谅你吗,你以为仗着我给你的爱就能为所欲为吗,不,你错了,我爱你,可以为你,负尽天下,但,也可以,毁了你
  • 倾城妖魔女

    倾城妖魔女

    混沌中,闪过一丝光芒,这是什么?在哪?"醒来吧......""你是谁?""醒来吧,你睡的太久了,修真世界快要消失了,拯救它去吧......""什么?我是谁?""现在,你是......去吧,孩子,这个世界不和平了......"
  • 做最好的酒店经理

    做最好的酒店经理

    曾经有位酒店的总经理在和我聊自己的员工时说!“我本想重用内部刚提拔上来的员工,却发现他们不能胜任自己的新工作。这真是多了一个蹩脚的经理,少了一个优秀的主管;多了一个蹩脚的主管,少了一个优秀的领班;多了一个蹩脚的领班,少了一个优秀的服务员。真是愁人!”也许很多酒店总经理都有这样的感叹,我自己也深有体会:经常在外参加各种论坛、总裁班的学习,感觉自己一天进步一点、一天超越一点,可一回头却发现酒店的团队与自己的要求相差越来越大,总感觉他们跟不上自己的步伐。这是谁之过呢?答案显而易见,是酒店的管理者。俗话说:一流的领导用团队,二流的领导用他人,三流的领导用自己,那我们是几流的领导呢?
  • 四川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汇编

    四川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汇编

    本书是四川省环保系统进行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后的成果汇编。全书就四川省污染源普查的经过和结论进行了详细的报告,包括总报告(国家发令、地方筹组、全面铺开、详细经过、主要结论,等等)、技术报告、各类污染源普查分报告(放射性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废气废水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工业危废医废,等等),全方位立体地如实反映了四川全省各地区各行业各类污染源的存在现状,对四川省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为以后科学合理地进行污染治理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有利于全省乃至于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科学开展。
  • 潜龙渊

    潜龙渊

    一首催人泪下的曲,一段风花雪月的事。一道说:如果的如果,曾经的曾经;果不去,曾不回。金大妖孽无线妩媚的说:小道道要一直记得我哦。
  • 二战史·横扫欧非

    二战史·横扫欧非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段。法西斯疯狂迅速占领欧洲、非洲等很多国家。德国还入侵了苏联,日本挑起了太平洋海战。一瞬间,全世界都陷入了法西斯的战争中。
  • 疾病预防控制“三基”

    疾病预防控制“三基”

    本书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点,依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职能,突出基本技能和可操作性,贴近实际,简明扼要,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的三基内容和要求,全书共15章。
  • 家有佳法

    家有佳法

    本书针对现代家庭的需要,从购、用、穿、住等方面,搜罗了日常生活的各类小窍门和常识,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应对繁杂的日常琐事,方便实用,能为您解除困扰,节省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是您打理家务的好帮手。这些小知识小窍门,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长期积累的经验,是用之见效的持家法宝,能够巧妙地解决现代家庭生活中令人束手无策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