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6900000020

第20章 生老及病死

出生与孝道

一个人出家为僧的最小年龄是7岁。佛教与******教或天主教有别,一个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成为佛教徒的。所以僧人在刚出生的时候,与一般人也没有什么区别。

然而,佛教的人生哲学却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业报轮回说。按照佛教的理论,众生,即包括人在内的一切有意识的生物,都因自己所做的业因,也就是自己的善恶行动而得到报应,并在六道中轮回转生。作为轮回的主体,今世可能为父,但在下世就可能变成人子,或者因为今世的恶行,在来世下地狱,或转生为饿鬼、畜牲。这样,自己的生命是不是父母给的就成了问题。我今世托生为人子,并不是父母所生,而是因为我前世行善,没有恶行所得到的报应。如此说来,父母对孩子并没有什么恩情,儿女对父母也不存在亲情。

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基石是孝亲。孝是做人的根本。正因为这样,在佛教初传中国的汉魏至南北朝时期,不孝曾是儒道两家攻击佛教的主要对象。有人指出:出家人剃头是违反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训;有人批评,出家为僧,使孩子离弃父母,是大不孝。佛教僧人要不要孝养父母,孝在中国僧人心目的地位如何,在当时是中国佛教面临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佛教一直背负着“不孝”的恶名,它在中国就不可能获得大的发展。

中国佛教僧人强调孝亲始于西晋竺法护译的《佛说盂兰盆经》,这部经书译出后,被视为佛教的孝经,广为流传。中国僧人自此开始倡扬孝道,大肆宣扬目连救母的故事,创作了大批专门提倡孝道的经典和说唱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父母恩重经》,这部经书以老百姓乐于接受的通俗曲子的形式,历数母亲养儿的艰辛和恩情。在这样的宣传攻势下,孝亲思想也成为唐以后中国佛教弘扬的中心教义之一。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惠能就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直接认为孝敬父母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而禅宗丛林的规范《百丈清规》则从制度上保证了僧人孝敬父母的可能性,规定父母疾病逝世,僧人均可以请假探亲或奔丧,时间不限。

衰老与疾病

对僧人来说,年龄并不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僧人并不是以年龄论长幼,而是以受戒时间的长短论辈分。但人到老年,行动困难,生活不能自给,须有人照顾,僧人也是这样。到僧人年老时,寺院就要给予一定的照顾。

僧人到了老年,根据地位的不同,有不同的安排。如果是住持方丈,因年老有病,心力疲倦,可以辞职隐退,称“退院”。此时,他要进行一系列的清点交割工作,把账簿、文书之类交待清楚。到退院的那一天,召集僧众集会,方丈当众向僧众辞谢。此后,如果他继续留在寺院,则安排在东堂居住,还是住单间,也有专人侍奉,待遇还是比较好的。

曾经担任过西堂、首座、维那、书记、班首等职务,或者有一定名望资历的高僧,当其年老退职后,为了表示优待,也可以居住“单寮”。一间单寮最多可居住五六人,也有专人侍奉。

其他一般的年老僧人则移居“延寿堂”。延寿堂是专门为年老僧人设置的疗病休养之所。延寿堂设有专职的堂主,由宽容厚道、办事周密的僧人担任,负责供给年老病僧的衣食药物等必需品。如果老病僧人的床单衣服脏了,堂主还要为他们换洗。

(《百丈清规》中规定:僧人得病后,寺院要把僧人的家人及亲友请来,在病人床前诵念赞佛文,并在佛像前代表病僧进行忏悔,以求得寿命延长,病体康复。如果病情没有好转,日益沉重,估计难以救治,就要留下一份类似遗嘱的“口词”。内容包括:僧名、本名、原籍、何年出家、在某寺出家为僧,等等,并表明如果去世,随身行李由寺院分配,死后希望按丛林清规安葬发送。

寺院还要给病僧治疗疾病的药物。这些“药物”按佛教的说法分为四类,又称“四药”。第一类是“时药”,是僧人日常的食品,如米、面、酱菜、豆腐等;第二类是“非时药”,指果汁一类的食品,这是专为治病而吃的,没有病的僧人不可吃,所以称“非时”;第三类是“七日药”,在病后7日内服用,也被认为是可以治病的药物,如酥油、蜜、奶等;第四类称“尽形药”,指一切可以治病的植物,略相当于中草药。

葬礼和舍利

佛教起源于印度,我国古代僧人的葬礼很多方面都受到印度佛教传统习俗的影响。在古代印度曾流行四种葬法,即水葬、火葬、土葬、林葬。火葬和土葬人们都很熟悉,水葬就是把尸体放在水中,随波逐流;林葬则是把尸体弃在荒林中喂野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病死在中印度拘尸那罗城外,他就是火葬的。佛教僧人以释迦为榜样,一般以火葬为主。

火葬在印度称茶毗,是一种焚烧尸体、收藏遗骨的葬法。僧人尤其是高僧的火葬,常会留下一些遗物,那就是“舍利”。

舍利,是梵文的音译,其本来的意思是指尸体或尸骨。但佛教中说的舍利有其特殊的含义。佛教认为,舍利是佛和有德行的高僧勤修戒、定、慧等的功德所形成之物。舍利分为两种:一种叫做全身舍利或完整舍利,即死后肉体不坏或缩小;另一种叫碎身舍利,即尸体火化后凝结成颗粒状的固体。这种舍利又分为白色米粒状的骨舍利,红色的肉舍利和黑色的发舍利。另外还有烧不坏的心、舌、眼而成的舍利。但一般指骨舍利。释迦牟尼去世后,火化后遗体结成了许多颗晶莹明亮、五光十色、击之不碎的珠子,加上其他的身骨、牙齿、毛发留下来,这就是最早的舍利。

由于佛陀在世时树立了崇高的威望,其遗骨成为人们纪念他的最佳遗物。因此各国民众,凡是曾经与佛陀有缘的,都希望得到佛陀的骨殖,建塔礼拜。最初有这种想法的是波婆国的末罗族人,他们想到佛陀灭度于拘尸那罗境内,害怕人家不给佛陀舍利,便企图诉诸武力,带着大批兵马,杀气腾腾地来到了拘尸那罗城下。消息传开,其他诸国也不甘人后,有6个国家的国王也纷纷派兵而来,要夺取佛陀的遗骨舍利。当然,拘尸那罗的末罗人更不愿放弃自己的权利。眼看一场战争在所难免。这时一位香姓婆罗门说:“我们一生多受佛陀的教诲,现在却为了佛的舍利互相争斗,实在有违佛陀的精神。依我看,舍利还是多分几份的好。”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请这位婆罗门作为执法人,进行分配。佛舍利被分为8份,各自如愿以偿。

但是,在早期佛教中,佛只有一个,哪来那么多舍利以供崇拜呢?于是,舍利也就不限于佛陀的骨殖了,一些有德行的高僧火化之后剩下的残骨也被称为舍利。

舍利是佛教信徒们崇拜的圣物,尤其是佛陀的舍利更是珍贵万分。拥有了佛陀的舍利,犹如佛陀亲临一样。于是,为了保存好舍利,人们便创造了塔。

释迦牟尼的舍利被8个国王分别取走后,最初修建了8座舍利塔,供奉佛陀的舍利。到了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大兴佛教,他统一印度,将各国的舍利塔打开,将佛陀舍利分为84000份,分散到各地建造84000座舍利塔供养。因此,佛陀的舍利就分布在四面八方了。

塔在梵文中的本意就是坟墓。在印度,现存最早的三齐大塔,据说是埋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完全是一个坟墓的样子。中间是半圆覆体式的大土堆,顶上有竖竿和圆柴,下有台基和栏墙。前有上下的阶梯,最外面还有四面开门的围墙。这已经是经过阿育王时代大大加工过的样子了。最初只不过是一个土堆而已。

佛教传入中国后,专为供奉舍利而建造塔的做法也传到中国。在中国,佛塔亦称为浮屠、浮图、佛图等等。三国时,孙权建佛塔,据说是中国建塔的开始。隋文帝时下令建舍利塔,此后广为流传。专为供奉舍利而建塔的做法传到中国后,同中国的风俗传统相结合,其形状和建筑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形状有方形、八角、六角、圆形等等,还有双塔、列塔、空心塔、实心塔等区别。其建筑结构又分为地宫、基座、塔身、塔刹几部分。后来,一些宝塔日益脱离佛教,其用途与原来的宗旨相差甚远,如风水塔、灯塔、观象塔等等。

中国佛教僧人的死葬,一般也以火葬为主,也是火化后收其舍利,建舍利塔收藏。我国著名佛寺如嵩山少林寺的塔林,就是该寺埋藏历代住持等高僧舍利的塔群。但也有例外,比如唐代高僧玄奘,死后就没有火葬,唐高宗是用金棺银椁将其全身埋葬。

至于葬礼是否隆重,是根据亡僧生前的地位而定的。一般僧人死后并不举行葬礼,也不戴孝哭丧,不举行任何佛事活动,只请首座主持一个简单的送丧仪式火化即可。住持等首脑僧人亡故,则要举行葬礼。这种葬礼的仪式一般由其他寺院的高僧或本寺的首座担任主持。其程序与俗人的葬礼大体相似。

首先,堂头行者要向寺院上下报丧。由弟子或侍者亲随为死者洗浴更衣,装殓入棺,在棺木前设粥饭茶汤为供品。方丈及众僧焚香礼拜,举哀,各人都要换上丧服。死者入棺3日后盖上棺盖,将棺木移至法堂,在法堂上挂帷幕,中间法座上挂上亡僧遗像,安放牌位。在法堂上香烛不绝,每天两次上供,还要派人通宵守灵。

在正式举行葬礼的那一天,其他寺院的僧人以及俗家施主都要登门上祭,由寺院知客僧接待。然后起棺出丧,由丧司、维那进香,做起棺佛事,鸣钟鼓等法器送丧。主丧带领众人,排成两行,齐步并行,行走时要心怀悲哀,不能交头接耳。到了火化场所,由小师、乡人及法眷看守火化并收拢遗骨。最后,亡故僧人的遗骨要送入塔内安放,僧人的牌位进入祖堂供奉。葬礼结束。

如果丧者是住持,此后还要选举新的住持。主都要登门上祭,由寺院知客僧接待。然后起棺出丧,由丧司、维那进香,做起棺佛事,鸣钟鼓等法器送丧。主丧带领众人,排成两行,齐步并行,行走时要心怀悲哀,不能交头接耳。到了火化场所,由小师、乡人及法眷看守火化并收拢遗骨。最后,亡故僧人的遗骨要送入塔内安放,僧人的牌位进入祖堂供奉。葬礼结束。

如果丧者是住持,此后还要选举新的住持。

同类推荐
  • 老子与神话

    老子与神话

    本书从神话研究的角度,以文化人类学的观点解析《老子》这一中华经典的人类学内涵。首先避开了学术界一贯采用的从哲学到哲学的“便道”,而是以当代人类学的视野和材料作为参照,对《老子》一书中的神话思维、道与永恒回归神话、《道德经》的母神原型、祭祀王和大母神崇拜等做了追本溯源式的哲学通解。
  • 听圣严法师说佛

    听圣严法师说佛

    佛教倡导的慈悲心、放下、舍得、包容、上进等观念,永远是我们应该深思并奉行的人生准则。在浮躁、琐碎、焦虑的现代生活中,能让人从中寻得自己的一间静温禅房,让心灵得到宁静。鉴于此,笔者将法师对佛理的解析编撰成册,让更多人聆听法师的教诲。本书从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对禅理的精辟见解入手,深层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并用一些经典故事加以阐释,让人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品味到禅带来的心灵洗涤与智慧指引,解除疑惑,透悟人生。
  •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语》精选流传禅林、脍炙人口的禅宗格言名句,结合富有启迪性的禅门智慧故事,进行生动形象的体悟与诠释,将禅语的精髓要义,呈献于读者面前。全书语言精警凝炼、形象明快、雅俗共赏,能让读者准确全面、生动亲切地领悟、欣赏经典禅语的言外之言、味外之味、韵外之韵,获得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在浮躁烦扰的现实社会中,《经典禅语》将带领读者感悟禅门智慧,培养禅悦心态,为红尘浊世中迷失自我、喧嚣烦躁的现代人找到安稳身心的家。
  • 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做人需要佛的慈悲心肠,与人相处需要佛的博大胸襟,做事需要佛的无上智慧。以佛的思想和理念来出世入世,我们就能使人生圆满。 我们并非一定要成佛得道,但我们有必要领悟佛的大智慧,体味佛带给我们的澄清心境,以一颗佛心待人接物。如此,我们则能获得心灵上的真正解脱,享受人生的美好与欢愉。本书以佛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了道家和儒家思想的精华,对人生进行了反省与解析。通过一个个教人向善的、安抚心灵的、启迪智慧的故事,阐述了诸多为人处事的人生哲理,全方位展现了佛学的博大与精深。仔细阅读本书,你能在佛的感召下平和自己的心态,提高自己的修为,增长自己的智慧。
  •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本书力图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佛教的产:尘及在中尉的弘扬。著者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种角度来探索佛救,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人精深。
热门推荐
  • 驭鬼娘子戏魔夫

    驭鬼娘子戏魔夫

    阎王的三公主转生为李府三小姐云依,一众鬼魅前呼后拥,附带人小鬼大修罗弟弟一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闲来无事将平城闹得鸡飞狗跳,忽然听说自己那个贪财爹要把自己嫁给半只脚踏进棺材的色老头,无限危机啊,哼,诅咒,她最不怕的就是诅咒,要是不来,就亲自上门扑到!
  • 探索与发现

    探索与发现

    金字塔里面神奇的灵异事件,麦田怪圈预示什么,地下长廊真的存在吗……本书以生动的文字、缜密的思维,向读者讲述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鲜为人知的神秘故事……
  • 捡来的幸福

    捡来的幸福

    他,公司总裁回国追寻初恋不想生命中闯入一个她。他,少年挚爱病逝再无波动的心居然仿佛遇到了另一个她。她,单纯善良小女子意外圈入两段刻骨铭心。缘妙不可言..........
  • 弃妇难欺

    弃妇难欺

    宁舞扬曾为红极一时的模特,婚后因前夫听信谗言将其陷害、身陷囹圄,小三上位、迅速离婚、五年的牢狱之灾,自己的宝贝女儿把自己当小三、喊仇人妈咪。为了得到失去的一切,宁舞扬卷土重来,希望再建模特界神话,却因仇人的阻挡步步维艰……斗渣男、战小三、养女儿,虽为弃妇,她却要活的比任何人潇洒!
  • 盛世长歌

    盛世长歌

    主角的穿越使得历史开始动荡起来,李隆基的兄弟们开始动了心思;他的儿子也等迫不及待的想跳出来;武后朝未远,妃子们心里还是火热的;朝臣们也心思浮动,结党私营;边疆的外族,也想趁火打劫……
  • 后三国石珠演义

    后三国石珠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说好的只是神话

    说好的只是神话

    这是一个身边的故事,可能没有那么的奇幻,可是很真实,因为一张校园卡,他注意她,因为他的关怀,她让他走进了内心……一个是自信满满、各方面能力都很好的学生会主席,一个是自卑的,喜欢淡淡笑的女生,他们之间是怎样的故事,他又是如何让她相信自己对她的爱……我们共同期待。
  • 仙武巅峰

    仙武巅峰

    看少年罗通天……从一名普通的将军义子一步步成长为武道至尊,与各方英雄征战天下,问鼎仙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阴阳王

    阴阳王

    世间万物皆有阴阳。阴之极致既是阳。阳之极致既是阴。而独一无二的阴阳体。更是百万年不见其一。天下万物皆阴阳,不入轮回逆苍天。万体皆现独阴阳,阴阳霸绝天下间。阴阳王粉丝群253145318
  • 萧何探案

    萧何探案

    他幽默,他认真,他的偶像是狄仁杰,且看他如何抽丝拨茧去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