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6100000072

第72章 病病不病

原典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译文知道却不自以为知道,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缺点了。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正是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名家注解河上公:知道言不知,是乃德之上。不知道而言知,是乃德之病。夫唯能病苦众人有强知之病,是以不自病也。圣人无此强知之病者,以其常苦众人有此病。

王弼:不知知之不足任则病也。

朱元璋:君子所为惟务无辙迹,果然,使人不知,乃上。本不可教人知,使彼知道,是谓之病。如此者,人本不知我,将谓人知,把做知道备,乃无病矣。故圣人行道,终世而无病,为守道之坚,持身以律。

经典解读这一章短小精微、堪称经典的格言,其论述的核心问题是“人贵有自知之明”。

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些人自以为是,不懂装懂,刚刚了解了一些事物的皮毛,就以为掌握了宇宙变化与发展的规律;还有一些人,没有什么知识和思想,只是凭借权力和地位,就招摇过市,摆出一副智者的架势,用大话、假话来欺骗人、蒙蔽人。对于上述两类人,老子很看不上眼,对他们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在有关“自知之明”的问题上,中国古代哲人们的观点是非常相近的。比如,孔子就曾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讲求的是实事求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而老子在这里面融进了一个“谦”字。在他看来,真正领会“道”之精髓的圣人,不轻易下断语,即使是对已知的事物,也不会妄自臆断,而是把已知当做未知,这是虚心的求学态度。只有这个态度,才能使人不断地探求真理。

所以,老子认为,“知不知”,才是最高明的。在现实生活中,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人并不少见。这些人缺乏自知之明,刚刚学到一点儿知识,就以为了不起,从而目中无人、目空一切,甚至连自己的老师也不放在眼中。他们肆意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这说到底,如果不是道德品质问题,那就是没有自知之明。老子对此提出了发聋振聩的警示,从这个角度讲,老子著的这本书真可谓是一部极富智慧的处世之作。

智慧典例

不自作聪明才聪明

老子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其原意是:知道却不自以为知道,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缺点了。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不自作聪明,才是真聪明。

老子教导世人,知道要像不知道那样,才真正称得上高明。老子是一个智者,他懂社会、懂自然、懂政治、懂军事、懂哲学、懂历史,但他却抱朴守拙、大智若愚。而有的人呢,恰恰和老子相反,不懂装懂,不知道装知道。《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人名叫“知”。有一天,他碰巧遇到了名士“无为”。他便请教无为说:“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无为就像没有听到他的话一样,默然不答。

知没有问出什么名堂,就去拜访名士狂屈,并向他问“道”。狂屈说:“你的问题我能回答,告诉你……”话说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任凭知怎么问,他就是不再开口。

知没有得到答案,便又去向黄帝问“道”。黄帝爽朗地回答:“无始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知对黄帝的答案很满意,兴奋地说:“还是我与你懂得‘道’,无为与狂屈根本什么都不懂,所以才默然不答,是不是这样?”

中华始祖黄帝黄帝却不这么认为,他说:“无为是真正懂得‘道’的人,狂屈和他十分相近;而我与你对‘道’的认识,倒是非常肤浅的。”

无为和狂屈都是智者,所以他们并不卖弄聪明。这正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以及“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相符合。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一再告诫门徒:“你只知道一件事,就是你一无所知。”英国政治家查士德斐尔则对自己的儿子说:“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

为了显示你的聪明,无论你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指出别人的错误:一个蔑视的眼神,一种不满的腔调,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有可能带来不良后果。你以为对方会乐于接受你的提醒吗?不会的!你否定了他的智慧和判断力,你打击了他的自尊心,并伤害了他的感情。

所以,本杰明?富兰克林在自传中说:“我立下一条规矩,绝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思,也不让自己武断。我甚至不准自己表达文字上或语言上过分肯定的意见。我绝不用‘当然’、‘无疑’这类词,而是用‘我想’、‘我假设’、‘我想象’。当有人向我陈述一件我所不以为然的事情时,我绝不立刻驳斥他,或立即指出他的错误,我会在回答的时候,表示在某些条件或情况下他的意见没有错,但目前来看好像稍有不同。

道在虚无缥缈间“我很快就看见了收获。凡是我参与的谈话,气氛变得融洽多了。我以谦虚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但容易被人接受,冲突也减少了。我最初这么做时,确实感到困难,但久而久之,我养成了习惯。所以,50年来,没有人再听到过我讲过太武断的话。这种习惯,使我提交的新法案能够得到同胞的重视。尽管我不善于辞令,更谈不上雄辩,遣词用字也很迟钝,有时还会说错话,但一般说来,我的意见还是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其实,富兰克林在这里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观念——这只不过显示了他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与不自作聪明。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常常会自我膨胀,并在情不自禁间表露出自命不凡的神态,结果常给自己带来麻烦。这种自以为聪明的人,其实是愚蠢透顶的,而只有不自作聪明的人才是真正聪明的。

同类推荐
  • 康德谈人性与道德

    康德谈人性与道德

    本书是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所著,人类对其环境所作的改变,我们称之为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是人类心灵激发其肉体所作的各种动作的结果。依我看来,人类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地位增进的原因。例如,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自己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看到什么?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有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 特别清凉

    特别清凉

    本书从作者雪漠的作品中精选一些具有励志作用的名言警句分类编排,并配以书法和绘画小品,内容包括认识生命、认识自心、了解生命人生的真相,保持心灵的纯洁,不执着于个人得失,超越个人的局限等方面。
  • 传习录(传世名著百部第50卷)

    传习录(传世名著百部第50卷)

    王守仁是明代中叶的著名哲学家。他的心学思想,以一种“活泼泼”的自我意识和主体精神,冲破了数百年来中国思想界为程朱理学所垄断的沉闷局面,风靡晚明,启迪近代,影响至今。在《传习录》中,王守仁对程朱理学以外在于主体的“理”为本体的思路进行了抨击,指出:“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而为二矣。
  •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使得一直寂寂无名的叔本华一鸣惊人。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世俗的角度,对人生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用冷静睿智、诙谐优雅的笔触告诉我们“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就如同尼采看完此书后,就曾经这样表达他的感受:“我很懂得他所说的,就好像他的书是专门为我写的一样。”不沉溺在世俗的事务中,不沉浸在感官的享受中,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对情和爱没有过分的渴求,如此,你便可以得到自由。
  •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的根本任务是,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的新实践,忠实于经典著作的原意,科学地、完整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结合新的实际,通过理论创新,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引导干部群众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本册为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丛书第1辑,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热门推荐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白天不懂夜的黑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白天不懂夜的黑

    “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宠爱

    宠爱

    本书是一本女性情感书,分别从宠爱自己、宠爱爱情、宠爱他人等多方面阐述了宠爱本身散发的魅力,希望通过此书使众多女性明白,宠爱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习惯,与条件无关,与时间无关,无论何时,遭遇了怎样的挫折,都应该用一颗小女孩的心去面对,去宠爱。
  • 无敌战灵

    无敌战灵

    这是一个战灵的世界。强大的肉身终会腐朽,逆天的神魂也难逃轮回,唯有不灭的战灵方能亘古长存。少年秦天起于微末却啸傲于九天,一柄古伞撑起三千大世界,力撼九霄神魔,纵横诸天万古……铁象战灵摧山毁岳横推八荒六合!灵犀战灵算天知命掌控天势地运!天鬼战灵慧深似海断天索命逆转轮回……
  • 无上掌控

    无上掌控

    渡劫失败的他,降临斗极大陆。一番风云变幻,世间谁主沉浮?揭开惊天之谜,终成无上掌控!
  • 魔帝君妃

    魔帝君妃

    王和君的较量君和臣的比赛江湖天下之大,却无似他们神仙眷侣他叫简南修她叫墨笙“今日天地作证,南修今生唯爱阿笙”“今日日月作证,墨笙今世唯爱南修”
  • 天幻空

    天幻空

    黑暗时代,人族苟活在魔族的圈养之下:一位在深山里出生的少年,背着行囊,伴着青梅,踏进这片残酷的大陆,他们会在这片大陆上上演一段怎样奇异的血雨腥风,爱恨情仇?
  • 零之灵途

    零之灵途

    4年前,一名少年因受不了压力试图服药自杀,结果却遇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4年后,这位少年再次归来,然而现在的他却已经不是当初的他了。掌握了神奇力量的他又会在这世界掀起何种的腥风血雨呢?敬请收看零之灵途。
  • 一滴流在心里的相思泪

    一滴流在心里的相思泪

    你爱上他青春的脸颊,浅浅的笑颜,潇洒而挺拔的身姿,温柔而谦和的声音,青涩而含蓄的儒雅,然而,生命缘分的车轮却没有因为你的爱而停留,他呼啸而过快速的奔向远方,你流下了一滴相思泪,默默无言,小心的收藏放在心里……
  • 我为魔帝

    我为魔帝

    仙?这些人也能成为仙?应该是魔!不,他们怎么能称为魔?我才是魔,我为魔帝!
  • 中国小白先生

    中国小白先生

    小白是个了不起的人,他养活了两只猫、一只狗和他自己,他从未认真的去找另一半,却总有幸福来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