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6300000011

第11章 决策(6)

中国一些企业普遍存在着管理中的“花瓶症”,指的是决策者在制定决策或在选择管理者时,只讲求流行风尚,而不注意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只要业内流行什么,一律不惜耗费,加以引进或采用。一些企业不切实际地赶管理时髦,引进了各式新的管理技术,造“程序花瓶”,或引进一批高学历的管理人员或MBA,甚至成立了各种研究中心或决策咨询中心,聘用大批名人做顾问,建“人员花瓶”。于是,扁平化组织结构、办公室自动化、高级智囊团纷纷出台,结果,现代化的设备使用率极低,高层次的决策者不具备进行关键决策的能力,顾问团或委员会不是成了验证主要决策者决策的“弄臣机构”就是形同虚设。你说什么我都不听,纯粹一个花瓶。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企业才子多多、名家顾问无数却不断下滑的根本原因。前几年,一些企业通过新闻媒体以巨额报酬征聘企业总经理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造“花瓶”的典型。

中国有不少企业家能创业,但未必会管理,如果企业家能从创业者过渡到管理者,当然最好不过。但许多民营企业家都是从“无产者”一下子发展起来的,又怎能让他心甘情愿地把企业交给别人管理?

从这个角度分析,可以看出为什么国外CEO们决策失误要少于中国企业家。除去个人素质不讲,他们的决策权力比中国企业家小,受到的约束比中国企业家大,因而犯错误的几率就小。前面讲到国外的CEO们虽然失败了,但没有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但这句话的另一个含义则是,即使这些CEO们没有给企业造成巨大的伤害,他们依然被解雇了,原因很简单,他们是职业经理人,他们受雇于董事会,只是董事会的成员之一,责权清晰、目标明确,一旦承诺的目标无法实现,他们面前也只有两条路:要么鞠躬下台,要么等待革职。

许多中国经济学家己认识到,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间最大的差距并非在管理层次的操作技巧上,而在于企业内部的种种机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约束机制;特别是1990年以后,国外许多大公司里,经理们的统治已被削弱、被监督。许多公司吸收了稳定的、占据大部分席位的外聘专家,使企业董事会的控制权发生了“权力的二次分离”,董事会的决策权凸现出来,经营者感受到了各方面的压力。《财富》杂志所报道的CEO们被解雇的可能性比他们的上代人高出3倍,就说明了董事会对CEO们的约束力有多么强。

一大批非股东的专家纷纷进入董事会,使董事会对于CEO决策的制约变得非常全面,既有基于权力和利益的制约,又有基于知识、信息和经济的制约。这种制约才使CEO的决策失误几率降到最低。这些德高望重的CEO们被解职时,公司对外发布的新闻稿几乎如出一辙:“某某先生去职的原因是没有完成董事会的目标”或是“与董事会意见相左”。当然,这些经理人被某一公司解雇,也并不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结束,他们可以从另一家公司东山再起。

因此,中国企业家的真正进步应该是把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管理,而一旦经理人达不到董事会的目标,就将其解聘,另请高人。换句话讲,就是要用职业经理人的个人失败(辞职或被解职)来避免公司的失败。

2.盲目的扩张与多元化

“巨人症”是中国企业家栽跟头的一大根源,许多民营企业更是因为做大了才失败。看看近年来倒下的中国企业家,在他们最风光的年月里,哪个企业不是几十倍、几百倍地增长,哪个企业没有上演过侏儒变巨人的神话?

那些失败的中国企业家对利润的追逐、对财富的渴望、对成功的期盼是毫无节制、没有止境的,因而无一例外地对发展规模有着特殊的偏好,而在特殊条件下轻易获得的成功,又使他们相信自己无所不能。他们因雪片般飞来的订单而欣喜,为几何般增长的人员而自豪,然而,在不经意中,他们似乎才发现,企业已经大到自己无法掌握,总部的一个小办事员,甚至是售货员、文工团员都要被外派当地区经理。也似乎在这时,企业家们才知道一个经济学名词——“超常规扩张”,也似乎在知道这个词不久,他就发现企业已漏洞百出、危机四起。

因此,万科董事长王石有感而发:

从某种意义上说缺钱对民营企业并非坏事,因为资金有限,不允许你盲目投资,不允许你犯大错误。如果你的战略目标不清楚,又没有控制能力,钱多了反而是坏事。我常对那些为缺钱而发愁的企业说,恭喜你呀!你犯不了大错误。

当时年过六旬的三株总裁吴炳新,曾语重心长地对血气方刚的巨人总裁史玉柱说:“不该自己挣的钱别去挣。天底下黄金铺地,不可能通吃。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了,但能克制欲望的人却不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两个人后来分别成了中国企业家中因“超常规扩张”和“超常规多元化”而失败的典型。

1994年,吴炳新设定的发展目标为1994年销售额达1亿,1995年保3亿争6亿,1996年保9亿争16亿,但1995年制定的第一个“5年计划”却将这一发展目标翻了几倍:1995年将争6亿改为争20亿,而1996年要达到100亿,1999年则要达到令人瞠目的900亿。按照这一宏伟的构想,三株的年增长速度最高可达1600~2000%,甚至在达到600亿年销售额后,最低增长率也要达到50%。而以软件起家的巨人集团,在其辉煌期,业务曾横跨电脑、保健品和房地产三大领域,最终却因规模太大、战线太宽而陷入资金危机不能自拔。

中国企业多元化现象如此普遍的根源,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1980年代的特殊情况下,经营某几种产品能同时获得成功,就误认为多元化是企业的成功之道;二是看到别的行当赚钱,就见异思迁,恨不得这个世界上的钱都由自己一个人来赚;三是自己取得一点成就,就过分地夸大自己的能量,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无往不胜,进入哪个行业,都可以获得成功。

其实,扩张和多元化,在企业家们看来实际上都是发展。没有发展,企业就没有竞争力,甚至不能生存。“发展是硬道理”,每一个企业家都会有扩张情结,在这一点上,中国企业家和国外的CEO们没有任何差异,在所有决策失败的层面中,也只有这一点,中外企业家最为相像。国外的CEO们可能比中国企业家们更冷静一些、更有节制,但他们为了企业的发展也必须采取扩张的策略,即使这种扩张是被动的。

企业家不论中外,都有扩张情结,因而都在犯着发展中的错误。因为发展即意味着在新的领域内拓展,或利用新的手段扩大原有的市场,而这些尝试都意味着风险和不确定性。

亚洲金融危机使亚洲企业盲目扩张的恶果暴露无遗。以韩国为例,1997年韩国第二大钢铁企业韩宝钢铁公司,以及起亚集团、真露公司等一系列巨型企业破产、倒闭或陷入经营危机,经济学家在分析时指出,这些企业倒闭自然有种种原因,但“盲目扩张”是最根本的病因。韩国集团企业对规模和多元化的热衷,几乎到了非理性的地步。韩国最大的5个财团平均都介入了140多个行业,其扩张速度令人吃惊。同样,日本八佰伴公司的破产也是盲目快速扩张的结果。

另一些典型的例子就是1990年代初期,日本公司在美国的娱乐业和房地产业的扩张。索尼公司曾投巨资收购美国的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和影视公司,但对美国的影视业却不能实施有效的控制,结果索尼在1994年成了世界上亏损最多的公司;而日本房地产公司更是血本无归。

中国企业家应该记住吴炳新的那句话:“不该自己挣的钱别去挣。”还要向国外的CEO们学另一项本领:会扩张也会退出。近年来,世界著名大公司不断传来“退出”的信息:西门子公司忍痛卖掉彩电生产线;飞利浦出让生产大家电的子公司,百事可乐为集中精力打败对手,不得不放弃饭店和快餐业;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着手拍卖“非核心业务”,并进行裁员和重新整合;通用汽车公司出售15家零件厂,以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3.一夜暴富的投机性

秦池的“标王故事”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一个贫困山区的县属小厂在一夜之间“誉满神州”,“每天给中央电视台‘送’去一辆桑塔纳,赚回的是一辆豪华奥迪”,继而又“每天‘送’去一辆豪华奔驰,赚回一辆加长林肯”。然而,秦池仅风光了两年,“标王”终于倒了。

如果说巨人等企业的失败令人惋惜,“标王”的下台则让很多人称快,它标志着一个所谓“营销技巧时代”的结束,也标志着中国企业家(其实有些人根本不是企业家)一夜暴富的投机行为得到惩罚。秦池是在那些利用中国经济转型期和市场经济不成熟期豪赌一把的企业领导人的典型,他们在一些“策划大师”的指点下,开创了一个所谓“营销技巧时代”。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是,弄出一个产品,筹措一笔款子,抛出一堆产品,哄起一个品牌。而秦池老板的投机和赌徒心理,却存在于许多中国企业家的心里,商品市场的投机和广告宣传的投机是近年来中国企业家失败的重要原因。这些企业的一切决策都基于赌徒式的投机上:在商品市场上,听说某种产品利润较大,就一拥而上,赚一把就走。巨人集团和三株集团都曾采用过;大兵团作战的方式进行运动式推销,他们希望能效仿解放军通过********解放全中国,让一个新产品能用几个月的时间迅速占领全国市场。这其中很大程度上包含了较强的投机心理。

在广告宣传上的投机则更恶劣。从不大的地区性零售商场亚细亚在中央电视台猛做广告,到姜伟的广告轰炸,再到秦池一年花3.2亿当广告标王,这背后都包含了企业决策者的一个重要心志,即利用不成熟的市场和不成熟的消费者,疯狂造名,争取一夜成名,进而一夜暴富。这种不顾企业资金实力,不将主要力量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而是希望通过造名一夜暴富的行为,本质上也是一种投机行为。

所幸的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及消费者的日益觉醒和成熟,企业的投机几率已大大降低。舆论界及消费者对企业的恶炒行为已反感至极。1998年科利华掀起的《学习的革命》的浪潮,就遭到很多理性的报刊和消费者的批评。因此,企业家中流行的“谁当标王谁死”的话不无道理。投机的最典型表现在于恶炒,它只能发生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在发达国家,著名公司的广告与营销都是委托专业广告公司和公关公司完成的,哪个CEO敢用这种旁门左道?

同类推荐
  • 推销策略与艺术

    推销策略与艺术

    《推销策略与艺术》以培养学生基本推销素质和能力为指导思想,以推销活动过程为主线,系统介绍了推销的基本原理和策略技巧。主要内容包括:推销概述,推销员的职责、素质与能力,推销员的基本礼仪,客户分析与推销模式,寻找客户,推销接近,推销洽谈,异议处理,促进成交,成交管理,电话推销,店面推销,推销管理等内容。在简明、扼要地阐述推销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本书注重应用知识的介绍,强化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编入了丰富的实例,编写了练习题和课堂实训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本书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版式设计新颖,可读性强,适宜自学。
  • 缔造优势:对话于汝民

    缔造优势:对话于汝民

    本书是一本关于世界一流大港建设的对话,其中充满了谋势的思维,谋势的实践,很有兴味。此书反映的既是天津港日积月累的文化财富,又是于汝民及其团队谋求优势的企业蓝本。
  • 大话晋商

    大话晋商

    本书全面地对山西商人进行了描画,包括其发迹的历程,繁华时的盛景以及经营、用人、生存等各方面的策略特点,内容包括:抓商机走边关借帆远航、善节用耐苦累创业艰难、天下财聚平遥满城票庄、开口岸洋商至晋商转衰等。
  • 餐饮管理学

    餐饮管理学

    本书介绍餐饮的发展状况,餐饮经营与餐饮产品的特征,并介绍世界及中国餐饮文化,讲述了餐饮实体经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对餐饮经营理念做了阐述,详细讲解了餐饮经营方式的选择问题等。
  • 决定成败的66条管理警示

    决定成败的66条管理警示

    本书从管理者经常遇到的66个问题入手,深入浅出的分析了目前管理者可能遇到的一些实际经营问题,并配有大量的案例。
热门推荐
  • 穿越异界修神录

    穿越异界修神录

    游戏中,神器锻造意外横出,把叶云带到异界,在2222年2月22日22点22分22秒,这个最二的一年里,叶云从地球上消失。到达异界,叶云发现这个世界与自己所玩游戏有细微相同的地方,游戏中各种配方到了这里,竟然都是上古流传。可光有配方有什么用,实力不济,被杀,踹坏宝物,依旧被杀,所以,主角身体里还流淌着特殊血液,也正是这血液,渐渐帮助他走向世界巅峰,才能见到真正的阴谋。——————————————————层次:(集气期)。(通脉)。(生莲)。.....
  • 萌萌哒和腹黑总裁,总裁好讨厌

    萌萌哒和腹黑总裁,总裁好讨厌

    本作品是有墨墨家族滴墨白写的欢迎阅读。”哎!性辛的!我可警告你哦,不许动我知道我是谁吗?!哼!””哦?是吗你说我要是吃了你怎样?“”你吃了熊心豹胆啊!“”我可没吃什么熊心豹胆的那类东西,不过我马上就要吃到一只小兔子了。可是那个小兔子像个小野猫一样你说怎麽办?嗯?你说我该怎莫惩罚哪只小野兔哪?说着一点一点靠近杨茉把她逼到床角.........
  • 天降神命

    天降神命

    一个古老的民族灭亡后剩下的唯一一人孤军奋战于世界各处,亲情不断的让他选择取舍,他得到了别人得不到的可贵家庭,承受了普通人无法承受的任务。对,他们一家人就是天降神命,神也无法完成的任务他们一家人默默承受。
  • 绝代魔女

    绝代魔女

    她柳意绝只因生在邪门魔派,一出生便注定冠上了魔女称号,遇上他,沈洛心,名门世家的翩翩贵公子,嬉笑怒骂间竟互生情素,江湖是否能容得下他们的爱情。在仇恨面前,她如何选择;在正义面前,他又如何决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假如我是一片雪花:徐志摩情诗选

    假如我是一片雪花:徐志摩情诗选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他的诗韵律和谐,意境优美,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徐志摩在短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许多经典诗作,大多收入四部诗集之中。朱自清先生曾说:“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 这本诗选以爱情为主题,由台湾著名诗人、评论家莫渝先生编选。爱情是徐志摩丰富情感的缩影,在他生命中占有重要位置。他的诗歌也以情诗最具特色,因而这本情诗选包含了徐志摩诗歌的精华。
  • 归炎

    归炎

    父母双双失踪的少年受到叔叔的虐待,而无意中发现的地图让他走向另一个新的世界。。。
  • 花开花落会有时

    花开花落会有时

    认真看、否则你会看不懂的、新手上架、多多包涵哦
  • 狠妻耍大牌

    狠妻耍大牌

    你这女人,哪里像个女人了?行军打仗,保家卫国,是大男人的事,你凑什么热闹!苏小青,你是个什么东西,稀里糊涂地穿越,公子哥勾搭不少,但是这个臭脾气哪个王家贵族受得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妃你不惹:废材世家女

    妃你不惹:废材世家女

    神奇大陆,离奇身份,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天才少女奇特穿越,收集异宝,轻松“攻略”美男&圣宠,无虐女强文,玄幻版爸爸去哪儿,快来围观!!!!!
  •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选取了世界海难史上十个著名的海难事件,以事件发生时的史料为基础,挖掘海难背后的故事,力图表现人类在面临灾难时所呈现出来的人性光辉。并附1912年以来主要海难事件概览和遭遇海难自我避险小贴士,使读者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得到灾难避险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