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为民是个办事朴实又认真的人,在社会上为人处事方面总是有那么点不入流,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不愿当出头鸟,愿意低调为人高调做事。作为黄沙镇的“一把手”,他这种个人风格也常常会演化成镇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上到镇长、副书记和各办公室主任、各所、各站的住镇单位,下到通讯员等,哪个干部一上班都在紧张的工作中。他们还有一最大的特点,镇里工作忙时就没有休息日,加班加点都成了习惯,也没人感觉吃苦,更没人报亏喊累。
黄沙镇的乡村经济突飞猛进是有目共睹的,镇财政这几年的收入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甚至是几倍的速度增长,2009年就过了亿元大关,2010年就两个亿了。在如此富足的经济条件下,许多干部主张把镇政府大楼翻新重建,树立一下黄沙的新形象,也不愧对黄沙这个豫南十大名镇之一的称号。朱为民却不同意,他说:“咋,坐在旧办公室就不会改革创新,就没有新思路,不能搞大发展新路子了?”
一个单位与一个家庭一样,与外界交往就会有客气来访,他不是跟别的单位一样,一来了客人,领导就带着下酒店摆阔气大吃大喝,而是领着到镇里的机关食堂就餐。黄沙镇有专业的食堂,为全镇干部职工服务,一日三餐均发有餐券,这也算是给大家的一份特殊福利。
食堂设有小雅间,是专门为镇里来客时准备的,平常日子,朱为民也和大家一样在大餐厅里,随便找个桌子与同事们一起共餐。来了客人,他才通知食堂加两样小炒去小雅间陪客人,算是特殊招待。他说他中午爱吃捞面条,一早一晚爱喝玉米糁煮红薯稀饭,配一碟中原腌制的大糖蒜就很美了。
譬如,黄沙镇推行家庭代表、联户代表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创新了基层民主形式,健全了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实践效果和群众反应都很好,既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也得到广大村、组干部的理解和支持,形成了具有黄沙特点的村治模式。黄沙经验内容丰富,在黄沙人的创新过程中演绎出许多动力心弦的故事。本来黄沙镇可以底气十足地开个新闻发布会,通过各种媒体展示黄沙风采,既能给黄沙人鼓一鼓劲,又能体现自己的政绩,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可朱为民却有更深一层的思虑。他认为,路走对了,经济初步成形了,这只是像盖房子时先搭了个框架,大量、细致的后续和精美修饰工作还得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完善。树大招风,话多了惹事,还是埋头苦干为好。
也有鼻子尖的新闻工作者到黄沙采访他,发表过一些豆腐块的小报道,如“村里大事小事‘法人’来做主”、“黄沙镇:农民当家”等。社会反响不是太强烈,并没有引起领导关注
2008年初,《生产力报》记者来到黄沙采访,并于3月6日,在该报的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篇报道,“重视制度创新,细化民主管理,推动村民自治,豫南中原黄沙镇在‘和谐新农村’的建设中成效显著”,并配发了短评“‘小人大’作用大”。报纸推出时,北京正在召开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大会,总编将发有这篇报道的报纸分送到各代表团的住处,并送给豫南代表们人手一份,以求引起与会领导的重视。
这组报道,首先引起了****豫南省委办公厅关注。省委办公厅重视。随即写了“实现村民自治的成功探索”的调查报告,介绍了黄沙经验。
朱为民对黄沙经验在上层的运转情况一概不知情。当得到********程光明、副书记李大有、省委组织部长吴长顺等一行领导要到黄沙镇调研的消息时,已经是这年的6月份了。省委领导来黄沙的前一天,县委办公室通知了他这个消息。
那天,朱为民刚下村回来,一个人坐在办公桌旁正在深思这次了解到的情况,电话铃便一阵鸣响,他还犹豫了一下,有点责怪铃声打断了他的思绪,还有点不情愿的拿起听筒。刚喂了一声才看到电话显示屏上县委办的电话,这才急忙转变了心情,严谨地说:“您好。”
说完这两个字,他的心是揪着的,因为刚才的一声“喂”音,虽然不大却还是带着点儿不耐烦,他怕敏感的对方听出来,那可就不太好了。朱为民不是怕,而是郁闷透了,本来就一直有人在处处找岔,想尽了一切办法和方法,这样那样的查帐、调查他,无论是自己的家还是黄沙镇,里里外外,人情来往和公事交流,哪一样都访到、查清楚了。这不,眼下才算安静了几天,万一再为一句话又得罪了谁,那真是没好日子过了。现在他深深地感到,官场也如战场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还是得长啊!
谁知道出乎意料的是,对方竟然像没听到刚才的话一样,还回他一高亢而喜悦声音地说:“老朱,大喜临门了……”
朱为民一愣,虽然不明白对方什么意思,听了对方这话还是不由得激动起来,浑身都充满希望和惊喜,一扫刚才的严谨,还是有些激动地结巴着说:“我们,我们一定接待好领导,如实向领导汇报黄沙这几年来工作情况。”
朱为民在镇领导岗位上已经干了十多年了,黄沙镇离县城五公里多,距离省会中州也不过十公里,如今在大发展的情势下,中州又大搞中行一体化,黄沙与中州和中原县基本就是一体了。黄沙主产时令蔬菜,是中州市民的菜篮子,更有闻名中外的特产:中原花生、大蒜和西瓜。按一般的社会交往和官场常理来说,黄沙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特产名气来说,都会不时有领导或者同僚常来转转、顺路视察一下,或者再换个名词是来交流和学习等。但是,朱为民这个不善经营自己,又不爱弘扬自己和跑关系的人,就这样失去了本应有的许多机缘和宣传机会。不仅机关里人说他不会“当官”,更是妻子常常挂在嘴上指责的他的口头禅。俗话说的好啊,山好移,性难改。他如今已是四十多岁的人了,这个性格怕是今生改不了了。但是他只认这个真理,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无愧于党、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一下子要来这么多领导,黄沙镇还是第一次,而且也是前无史例的事实。他除了兴奋就是紧张。这是他从政以来,也是长这么大第一次要零距离接待这么大的官和如此之多的领导们。表面上再装正经,心里也免不了“咚咚”乱跳,怎么控制也控制不住,只要自己一站下来,就能听到心跳声,他不由得脸上一阵发红。
其实,朱为民并不惧怕与顶头上司打交道,在领导面前他一向是不卑不亢,善于用工作政绩来说话,坚信日久见人心的道理。值得高兴的是,他的成绩往往能得到领导的肯定。就连小时候在家,他一直都是兄弟三个中的榜样,父母总是拿他作例子,教育两个弟弟学习他,从小学到中学,他都是老师的好学生,好帮手,得到各任老师的夸奖和褒扬。上农专时,就有一项科研成果获得了三等奖,留校任教后,更是成就突出得到校长赏识。后来,为了家庭团聚,调到中原县人事局后,安排到一个破产的小企业,他更是白手起家改良设备,一个研制出大蒜油提练,初出茅庐便小有名气,至少是他开创了中原县的大蒜油历史;再后来,他就通过考试被任命到黄沙来,经历了几任领导,在他们心中也有一定的份量。
现在得到********要来黄沙视察,选择的时间不早不晚,恰巧是全镇各村正在悄悄准备民主选举的时候。本来,他早已得到上级的通知,在奥运会期间,为了全局稳定,为了有史以来的国家盛会安定,暂停村民选举工作。而此时,朱为民觉得联户代表制度是民主的最好表现形式,选举村干部这件事,应该是好的民主制度的自然产物,不会发生上访或群起闹事事件,正是他想对黄沙基层民主创新机制的一次检阅,对村民民主觉悟和基层干部对村民自治接受的能力严峻考验,才冒着上级禁令要大胆尝试。想是这样想,也紧锣密鼓的正积极准备着,对于选举的顺利或成功与否,他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担忧,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答案,他不敢百分百肯定。
按常理推断,这次选举他和傅满屯都是“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的。”但是,全镇有23个行政村,全部换届,下面有数万村民参与,更有实行村民自治法以来一直没选出村长的南京寺村存在,不说有的老村长还想连任,副职想上来的分歧,就这个南京寺村能顺利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有一点儿疏忽,一不留意或某个细节上粗心了,都是有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那就是吃不了要兜着走了。尽管他明白这些道理,但是他觉得人活一世,草木一春,没有冒险就难成就创新,越是有风险的事成功的机率就越大,根基方显得更牢固和扎实。所以,他思考着,这次********来视察应该如何汇报经验,应该怎么给自己留余,还要恰如其分地把这项民主创新制度讲透彻。
正当朱为民微闭双目陷入沉思之时,办公室的门响起了轻轻敲击声,“请进。”说话的同时,他双手伸出来使劲搓了搓一直一个表情的面孔,算是给自己提提神。推门而进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老伙计傅满屯。
“快坐,快坐,正要跟你说事呢。”他一改刚才半躺着靠在后背上的座姿,重新端正了身子。
“又要下哪个村去?”
“不是下去,是迎接大领导。********要来咱们黄沙视察,你赶快通知大家开个党委会。对了,你还得亲自交待一下办公室,通知镇机关全体干部整理一下内务和全面卫生。”
傅满屯屁股还没坐稳,就立刻站起来,说:“这么大的事,我得让机关干部们也要注意一下各自的仪容。”说完就转身去了。
2008年6月某天的清晨,朱为民早早地上班了,刚过了郑卞大道上的收费站,他就让汽车停下,让司机先去镇里,他要走走。下车后,他沿着人行道若有所思地慢步在大道上。时间尚早,晨意还在花草叶尖儿上恋恋不舍着不肯退去,刚刚从中原县城的方向冉冉升起的那轮红日,像极了害羞的姑娘脸膛,凉爽而温暖着,清新又清爽。
进入六月,中原一带正是小麦成熟的季节,豫南省是全国小麦三大基地之一,年总产量占全国总产数的四之一。此时的中原土地上,一望无际的金色的麦浪,一浪接一浪地随风翻滚着,煞是喜人。或许它们也知道朱为民此时的心情吧,激动又紧张着,高兴更担心着。
8点刚过,一辆银灰色丰田牌中型面包车,沿着郑开大道,由西向东绕黄沙镇北转了一圈,才掉转方向向黄沙镇政府大楼徐徐驶来。车上座着的****豫南********程光明,眺望着公路两边即将收割的丰硕麦子,也和农民一样露出了丰收的喜悦。这是他由北京调到豫南后迎来的又一个丰收季节,也是豫南夏粮连续五年大丰收的实现。******总理视察豫南时,对豫南粮食生产非常关心,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殷切希望。一些媒体把豫南比喻为中国的“粮仓”、全国人民的“大厨房”。这让他这个省委一把手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小麦的种和收更是豫南重中之重的工作。对于这个从文化战线上接任豫南文化大省来说,他当然更想留一手抓文化产业,把文化大省的这个牌子竖得更高更亮一些。当然,还要抓好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确保全省人民安居乐业,各个方面各个阶层都要稳步前进才是硬道理。
心情跟着车轮一路走来,望着金色的麦田,想着去中原黄沙镇调研他们发扬基层民主实施村民自治经验的新创举,丰收在望的小麦也无悄点头对他笑,他的心情更是一路畅快着;小镇创出大成绩,这不正合了他初到豫南提出的口号吗,两手都要抓,还要抓出好结果。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微笑,笑得才自然而温馨,同时,书记脸上透出了满意的自信。
汽车稳稳地停在黄沙镇机关大门前,朱为民和县委王书记一行,早已等候在这里,王书记亲自拉开车门,与程书记亲切握手,热烈欢迎,并依次欢迎随行的各级领导们。然后,由朱为民引领着大家向机关办公室走去。正要进大楼时,程书记停下脚步,并小声诵读着门眉两边的对联:联产承包制稳定农民经济,联户代表制保障农民权益。横批:双轮配套。
“好,写得好!”程书记带着感情地夸赞着。
到了二楼,正对楼梯口三间小房间,是黄沙镇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览室。这里由机关干部充当的讲解员陈丽萍和摄像师韩冬菊已激动而紧张地等候多时了。只听小陈操着一口标准而流利的普通话,身背微型话筒前面引领;冬菊则扛着专业摄像机随后紧跟,她们极为专业又敬业、热情而礼貌地欢迎着各位领导莅临。小陈详细而声情并貌地按图文顺序介绍了黄沙过去和现在,并简要地概述了黄沙的新规划和未来的大发展蓝图,再讲到村民自制法出台后,黄沙和光明各乡镇一样遇到的实际难题,如今在朱书记的带领下,黄沙又是怎么样从制度上创新,怎么样培训农民,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民意表达能力的自觉性,增强大家的法制观念和树立以法参与民主管理、实施民主监督,并简要地概述举例说明了一个事例,当地农民是如何成为一个民主又明白的新农村主人等。冬菊则一个不漏的把这一过程录制下来,把领导一行定格在黄沙发展的历史上。
小陈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讲解着,领导们认真耐心地听着,还不时点着头,表示对讲解的满意。程书记还会打断她的话指出单个问题提问,朱为民这才画龙点睛地加以补充,并对未来的思路作简短汇报。
程书记走后不几天,那个上午的黄沙镇如往常一样正常,不正常的是朱为民,他一反常态,告诉办公室他不见任何人要休息一会。放下电话,又关掉手机,他起身反锁上自己办公室的门,又拿出小学生的座姿重新坐在办公桌前,一个人静静地对着面前的文件,久久没有移开目光,甚至都没眨一下眼皮。
不知道过去多长时间,他才长叹一口气,无不感概万千。心情更是像大海的波涛一样,激动而澎湃。
面前是一份程光明书记于6月5日的亲笔批示,那清秀流畅的行书字体,就在省委办公厅调研组写给他的报告首页上端。
“黄沙镇对于发展基层民主的做法,值得总结。下半年全省要进行村级基层组织换届工作,在换届中进一步加强民主建设。对于换好届,对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做好各项工作,黄沙的做法无疑是个很好的借鉴。”
显然,程书记来黄沙的目的很明确,总结黄沙经验,用以指导全省农村基层换届组织工作。虽然这是一份复印件,每个字、一笔一划中朱为民仍然感觉出对黄沙工作的肯定和鼓励,
朱为民禁不住忆起,自己当时汇报的也刚好是从这个问题入手,又逐渐展开来。他重点汇报了黄沙镇三级代表的选举,“家庭法人”这个叫法的缘由和演变,联户代表和村民监督员的产生办法和怎么发挥“主流民意”在选举和监督中的作用。详细地介绍了怎样建立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对于建设基层民主制度的重要作用和想法。
朱为民那稍微有些沙哑的话声里,无不透出真切又真情,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领导,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扬。
程书记也是那么认真地听着,不时对他点头,给他投去赞赏的目光。
在近一个小时的汇报中,程书记似乎若有所思,还不时作着笔记,眼睛一直盯着朱为民。他的专注和热情感染了会议室的所有人,会场里,除了朱为民的声音,几乎没有任何杂音,平时会场常有的喝水声和咳嗽声也不见了。
汇报完毕后,程书记并没有当场发表长篇讲话,也没有敷衍式的夸奖。他只是在座位上深吸一口气,好像一个寻宝者终于发现了宝贝的踪迹,大有释然地深沉微笑着,脸上露出不易被人发现的胜利者笑容。他当场只说道:“今天汇报的很好,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大家回去好好消化消化。”
果然,才三天时间,书记的批文就出来了,批文的速度决定了领导的态度,朱为民感觉自己这些年在农村工作中的努力和辛苦都值得了,往日的艰难和劳累、怨气和不平都被眼前批文否定,更有许多委屈和白眼等等,都显得不值一提了。
想到这,他像小学生一样,对着批文说:“请领导放心,朱为民一定要当好这个干部,为农民服务尽职尽德。”
虽然,********在黄沙调研当场没有给下定语和高评语,但是,他的调研行为是一种示范。在中国的行政领导体制中,上一级领导的示范必然带动下面干部的效法,这几乎是一种不言自明的官场潜规则。
在程书记调研之后,果然,省委副书记一行、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一行、省委常委、中州********一行、中州市长、市委组织部长等……先后来到黄沙镇调研,他们都作了重要批示。
最后,归结为五个方面概括了黄沙经验:
第一、黄沙经验是制度创新的有益探索。
第二、黄沙经验是还权于民的生动实践。
第三、黄沙经验是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
第四、黄沙经验是提升农民素质的必由之路。
第五、黄沙经验是转变作风的有益契机。
对待黄沙经验,农民群众喜闻乐见,更加自觉、积极的参加会议,基层干部也乐观其成,更加自律和轻松。
有个农民当场表示,如果不实行联户代表制度了,他们还不干呢。这说明什么?说明这项制度已经深入人心了,被广大农民认可并接受了。黄沙的创新制度已经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特别是“干部给群众一个明白,群众还给干部一个清白。”这句话非常精典。总之,大家一致认为:“黄沙经验可能会惊天动地。”
小岗村的经验和黄沙经验不正是中国九亿农民追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快车上的两个轮子吗?如今已经改革开放30年了,从小岗村开始实行的联产承包制在光明广大农村推广,一扫“种粮的,没饭吃”的忧人局面,迎来了一年又一年的丰收景象,农村变新了,农民吃得饱了。然而,又出现了新问题,吃饱了肚子的农民却还空着头脑,农村社会中基本没有民主和政治制度建设,滞后的农村经济发展更是制约着农民思想和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无不显现出农村一盘散沙的局面。这就是独轮车行走的结果,失衡自是意料之事,大家都变得自私自利,几乎要丢掉文明古国中农民那纯朴而憨厚的传统美德。
黄沙经验的产生,正好起到了填补作用,将独轮变为双轮,从而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带入了稳定发展的“双轮驱动”新时代。
朱为民清楚地记得,那天********来黄沙时,在楼下对楼门上的那幅对联特别关注的神情。横批“双轮配套”他还念了两遍,这无不说明一个道理,书记一定有想法了。朱为民想着那个过程仍然兴奋不已。
中州********还亲自参加了一次黄沙的村民选举会议,他亲切地咨询了一位支书对这项制度的感受,那位支书感叹地说:“我们对联户代表有三种之情。”
一、敬畏之情(是又敬又怕的意思,监委会哪儿不过的事,再不像以前一人说了算的天下,谁也偷偷办不成事了。)
二、感激之情(报销历来是干部洗不清的帐务大忌,他们同意了,就证明我们清白了。)
三、借势之情(监委会代表的是民意,他们不支持工作,我们就无法正常工作,就不得民心,民情民势是最重要的事。)
2008年的换届中,各位联户代表们也积极行动起来,他们纷纷游说自己下面的家庭代表们,并把大家召集一起请他们吃饭,意思再明了不过,就是自己想连任这个没有工资报酬的联户代表。他们还纷纷表态说,大家的意见我敢说,敢向上级汇报,谁有解决不了问题,不用你们出头我全包了,村里哪个干部不理我,我就直接找监委主任,当面执问,再不行我去镇里说他事,我当代表你们只管一百个放心!
一席话让大家觉得这样的代表:真行,真中!
代表的言外之意,是自己找到了当代表的这种荣誉感,他感觉到了光荣和自豪,很愿意为大家代言和代劳,这不紧紧是劳动还是光荣。所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代表都是积极主动的演讲,争取连任。
代表们如此表现,朱为民兴奋而热情的和黄沙人民一起改革创新中,又会是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待着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