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7700000010

第10章 他人举荐——做官的捷径(1)

一、找到举茬自己的那个人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诗)通往官场的道路并不少,有的人能沿着这条道路破门而入,甚至登堂入室;有的人却终生徘徊在官场之外。除了种种主客观原因外,能不能找到通往官场道路的关键部位,并成功地打通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最为关键的部位还是握有最高权力的那个人,如果能把这个关键打通了,自然一通百通。春秋战国的那些游说之士,便是直接向这个核心关键进攻,如孔夫子、孟夫子、商鞅、苏秦等。封建帝制确立以后,这样的机会很少有了,此时的求权者只好等而下之,在核心关键的外围,甚至外围的外围去寻求突破口、切入点。

在古代,想要打通关节也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没有真本事不行,只有真本事,门路找的不准也不行。杜甫的诗才,在当时便被很多人所赏识,在一个“以诗取士”的时代,他的官运应该是很亨通的了,他在长安十年,一直在找门路,通关节,“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十分辛苦,也十分屈辱,可始终未得要领,不得其门而入。而有的人诗才未必如他,却能平步青云。

看来,打通关节也还是很需要些技巧的。

纵观中国几千年来的文明史,历代有识之士,皆认为贤才是治国之本,君主得贤才,则国无不安,名无不显;失去贤才,则国无不危,名无不辱。

历代的贤相、仁人志士对“荐贤”的重要性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孔子在《论语·子路》篇中把“举贤才”看成是同“先有司,赦小过”并列的三大职责之一。孟子则把它提到“不举贤亡”的高度,并用“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的历史进行论证。宋王安石说:“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危以辱。”

对如何选拔、举荐人才,古代先哲们也提出了许多精湛的谋略。根据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他们认为“德才兼备”是举荐人才的标准。唐魏征认为“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设令此人不能济事,只是才力不及,不为大害。误用恶人,假令强干,为害极多。但乱世惟求其才,不顾其行。太平之时,必须才行兼具,始可任用。”曹操根据三国时期的战乱环境,提出“唯才是举”的方针。曹操认为贤才并不是一点缺点也没有的人,只要有真才实学就可以举荐。曹操为选拔人才,打破东汉时期以封建“德行”和门第的选官标准,三次发布“唯才是举”令。在《论吏士行能令》中,提出“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的选官标准。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列举出大量的出身低贱而有所作为的历史人物,并提出“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在此方针下,有一大批有才能的人被曹操选拔重用。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治人》、《举措》、《考黜》等文章中论述了用人之道。诸葛亮提出“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的治人谋略。诸葛亮还提出“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的命题,主张从下层、民间选拔贤才。为了整顿吏治,诸葛亮提出以五事做为考核官吏的标准,“迁善黜恶”,进用贤良,退去贪吏。

韩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因而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之事,史非罕闻。贤才的脱颖而出,往往需要有鉴别、选用贤才的伯乐。不然,“贤才”就像一块璞玉,永无发光之日。“贤才”不被社会所利用,他也就失去了展示其才能的机会与舞台。可见“伯乐”地位远远要比“贤才”重要得多。中国古代的祁奚就是位以任人唯贤为美德的“伯乐”。晋悼公曾问祁奚:“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奚回答说“解狐可。”晋悼公很惊奇:“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奚回答;“君问谁可以当南阳县令,并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呀。”过了一段时间,晋悼公又问祁奚:“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祁奚推荐祁午。晋悼公又很惊讶:“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奚回答:“君问谁可当尉,可没有问谁是我的儿子呀。”

狄仁杰曾经举荐张柬之有担任宰相的才能,于是武则天就把张柬之提升为洛阳司马。狄仁杰对武则天说:“我所举荐的人,是做宰相的人才,而不是做司马的人才。”张柬之最终被任命为宰相。狄仁杰又相继举荐了姚崇、桓彦范等几十个人,这些人都成为当时的名臣,有人对狄仁杰说:“天下的贤才都出自您的门下啊!”狄仁杰说:“举荐贤能之士,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个人。”推荐贤人的“伯乐”可能和被推荐的“千里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作为一个有着优秀品德的高素质的“伯乐”来讲,这方方面面的关系丝毫不会影响“伯乐”发现“千里马”的标准。

“伯乐”的另一个素质还体现在“伯乐”本身就是有远见卓识的贤才。有了能识别“千里马”的“伯乐”,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千里马”。举贤者本身是人才,才能发现和举荐真正的人才。这就是英雄识英雄,人才识人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才是相互交往,相互联系的。《左传》称公孙枝是“其知人也,能举善也。”公孙枝是秦国著名将领,他举荐了孟明视,孟明视使秦国称霸西戎。淳于髡本身是齐国的官员,有次他一天就推荐了七个贤士,齐王很不放心,淳于髡回答说:“夫鸟同翼者而聚居,善同足者而俱行。”人才云集成团是个自然现象,贤能的人自然就会聚集在一起。

贤人的举荐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它从开始的简单化、无规律,逐渐形成一种系统化、专业化的过程。所以,仅仅依靠“伯乐识马”式的选材方式,还是远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历代的明君、贤相、仁人志士不断探索、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荐贤”方式,使胸怀韬略、才智过人的贤才不被疏漏;地位卑微、怀才不遇的,不被埋没。并源源不断地被举荐出来,为统治者效力。

管仲在齐国曾推行了推荐贤才的法令:乡一级负责人,在本乡范围内发现有“为义好学,聪明质仁,慈孝父母,长弟闻于乡里者,有则以告。有而不告,谓之蔽贤,其五罪。”由此看出,推荐贤才已经被作为一种制度来执行。如果有政治人才和军事人才而没有被各级地方官员举荐出来,就叫“蔽贤”、“蔽才”。并分别根据情况给以处罚,分五等定罪,处以五刑。

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指出了两种举贤才的方法:一是推荐自己了解的贤才,自己不了解,别人了解,也不会埋没他。二是“选于众”、“举直”、“举善”,举荐那些正直的表现好的人。《论语·颜渊》中说:“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所谓的“选”也是掌权者从众人中挑选贤才,当然要征求众人的意见。

孟子举荐的方法比孔子就先进多了。孟子主张既要充分征求人民的意见,还要实际调查了解:“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梁惠王章句下》)这是比较切实可行的举荐方法。左右亲信推荐了某人,这时不能用;诸大夫也说这人贤能,还是不能用;国都的人民都说这个人贤能,也不能马上任用,应该先去了解,发现他确实有才能,是个贤才,然后再任用他。这里已将少数人举荐的权力大大削弱了,主要考虑的是民意,相当于进行民意测验。但又不是只考虑民意,还要进行实际考查了解,既重民意,又重实践。这不失为举贤的良策。

汉高祖刘邦开始把用人取士完善成一种制度。汉代的主要取士制度是察举制。察举制至汉武帝时逐渐完备起来。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诏举贤良方正。在应诏的一百多人里,董仲舒对当时的取士用人制度提出批评,他提出,选官主要考查人的才能,而不是以门第资格取人。通过各种途径选拔人才,不计家资,不问出身,打破封闭式的选才小圈子。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意见,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冬诏告天下实行察举制度。为了进一步完善察举制,汉武帝又推行举孝廉、茂才的选贤方式,就使察举制度逐步完善起来。此后,魏晋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度,逐渐将这个制度完善起来。此外,还有武则天首创的“自举”,历代都有的张榜招贤。因为人间伯乐必然是少数,贤能之士很难遇上伯乐,加之其他一些因素,人才往往容易被埋没。自荐之法虽古已有之,而武则天把它正式做为一种选人制度,疏通了选拔人才的渠道,使一些贤能之士有表现发挥自己才华的机会。这确实是一个大胆的成功谋略。

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替,使人们清楚地看到:得到贤士的国家便能昌盛,失掉贤士的国家便要灭亡。所以,王安石在《兴贤》中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已而衰。”纣王杀了王子比干,箕子便披头散发装病。陈灵公杀了泄冶,邓元便离开陈国,全族人都跟随他走了。从此以后,殷朝被周朝取代,陈国被楚国灭亡。

燕昭王被齐国打败后,卑身厚布招贤,为郭隗筑黄金台,当老师侍奉他。于是邹衍、乐毅等名士来到燕国使燕国富强,大破齐国。从实力上讲,燕国远不如齐国,但燕国有勇气以小敌大,以弱制强,就是因为燕昭王任用贤能的缘故。

春秋时代的霸主也是依靠贤士摆脱困境的。秦穆公崤山之战受挫,便急忙依靠百里奚、蹇叔、公孙枝而称霸西戎;晋文公被骊姬逼得无处存身,立即依靠咎犯、赵衰、介子推而终于回国当了国君;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围困在会稽,及时依靠范蠡、文种而在南方称霸;齐桓公在长勺打了败仗,便任用管仲、宁戚而使天下得到安定。在困难处境中依靠贤人,相信贤者,发挥众人的才智,扭转被动局面,既摆脱困境,又能取得胜利。

“千里马”不同于普通的“马”,它应享有高于普通“马”的待遇。这样,它才能具有驰骋战场的威力并展示它飞奔千里的才华。同样,对待贤人,首先要尊重人才爱惜人才,人才才能被紧紧地吸引到自己身边。

古人提倡明主贤臣礼贤下士,“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可见,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是得到人才拥护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隋文帝杨坚建国之初,曾作书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张羡,恳请他能入朝辅佐。见面时,身为帝王的隋文帝不让张羡下拜,并“降揭执手,与之同座,宴语久之”。张羡劝文帝俭约,文帝“优诏答之”。如此敬贤,从善如流,隋文帝能开创二十年兴旺局面也不是偶然的。人才能被任用,首先要被尊重,没有尊重与信用,一般人际关系尚难相处,何况君臣治政!

朱元璋在没有完全夺取天下的时候,就开始爱才、惜才。朱元璋认识到儒士对他取得天下、治理天下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尽管当时朱元璋仅占江南一隅之地,军粮不足,经济十分困难。但朱元璋仍然从有限的财力中拔出专款,为儒士建造了一座礼贤馆,以示尊崇。正是由于朱元璋尊重人才的态度,才吸引了大批儒士。一时韬光韫德之士幡然就道,共同辅佐朱元璋成就大业。

端正了用人思想,还必须有正确的人才实践。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好比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古今有作为的帝王将相、首脑人物和有识之士,都十分讲究用人策略。曾先后提出“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不拘一格、出类拔萃”、“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知人善任”等精辟而富有哲理的人才思想、原则和方略。

二、举贤不避朋友之亲

朋友原有“益友”与“损友”之分,也有“道义之交”与“酒肉之交”之别。孔子告诫世人要交益友不可交损友。当然,益友有所谓“刎颈之交”,“生死之交”,这是友情的最高境界。故古人常以“得一知己足矣”而感叹。

益友得道,友人享福。在封建权力场上,若益友一朝得势,朋友常能搭便车,不费多大力气走做官捷径。

春秋时代,鲍叔牙和他的挚友管仲(名夷吾)分别做了齐国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师傅。管仲为了自己所辅佐的公子纠能当上国君,曾箭射公子小白。然而,公子小白却在鲍叔牙的辅佐下当上了齐国的国君,是为齐桓公。齐桓公登位后,一方面重用鲍叔牙,欲用他为相;另一方面要报一箭之仇,欲杀死管仲。

然而,高风亮节的鲍叔牙却不愿接受相位,他深知管仲的奇才,是能够帮助齐桓公称霸天下的良相。因此,鲍叔牙竭力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一天,鲍叔牙入宫见桓公,先向他表示慰问,后向他庆贺。

桓公问:“为了什么事向我慰问呢?”

鲍叔牙说:“子纠是你的哥哥。您为国而灭亲,实在是不得已,臣怎么敢不来慰问?”

桓公又问:“那么,你要向我庆贺什么呢?”

鲍叔牙说:“管仲是天下的奇才,臣已经把他带回来了。您得到一位贤相,臣怎么敢不庆贺呢?”

提起管仲,桓公咬牙切齿,早已按捺不住,鲍叔牙刚一说完,他便气汹汹地说:“夷吾射中我的带钩,差点要我性命,他的箭我还留着。食其肉、寝其皮也不解我心头之恨,难道还可以用他吗?”

鲍叔牙说:“做人臣的各为其主。夷吾射带钩的时候,知道有子纠不知道有您。您如果任用他,他可以为您射得天下,岂只是一人的带钩呢?”

桓公怒气仍然未消,说:“看在你的面子上,赦免他的罪,不杀他。我不想用他,你不要再说了。”

鲍叔牙只好退了出来。他将管仲接到家里,朝夕谈论,伺机再荐。

齐桓公论立君之功,高国世卿都加封了采邑。齐桓公想授鲍叔牙上卿之职,任用他来处理国政大事。鲍叔牙说:“您对我施加恩惠,使我不受冻挨饿,我知道这都是您赐予的。至于说治理国家这样的大事,就不是臣所能胜任的了。”

桓公说:“寡人了解你,你不要推辞。”

鲍叔牙说:“您所说的‘了解’,只是知臣做事小心慎重,循礼守法而已。这些只是一个平庸臣子的德性,不是治理国家的大才。那些治理国家的大才,能内安百姓,外抚四夷,有大功于王室,布恩泽于诸侯;国有泰山之安,君享无穷之福;功垂金石,名播千秋。这是有王佐之才的人才能担当的大任,臣怎么够得上呢?”

桓公听后,兴趣大增,促膝向前,问道:“像你说的那种人,当今还有没有?”

鲍叔牙说:“您如果不需要这样的人,就不说了;一定要用的话,难道不是管夷吾吗?”桓公默然不语。鲍叔牙又说:“臣有五点不如夷吾。”桓公抬起头看着鲍叔牙。叔牙接着说:“对民宽缓,施恩于民,使其安定,臣不如他,这是其一;治理国家不丧失根本,臣不如他,这是其二;用忠和信使百姓凝聚,臣不如他,这是其三;制定礼仪制度,使四方之人效法,臣不如他,这是其四;拿起鼓槌,站在军门擂鼓,使百姓增加斗志,奋勇向前,臣不如他,这是其五。”

桓公听后,停了一会,说:“卿可与他一起来,寡人要考察一下他的才学。”

鲍叔牙说:“对于非常之人,一定要用非常的礼节来对待。您应当选择个吉日,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他。天下的人听说您能尊敬并礼遇有才能的人,不计私仇,谁不愿意到齐国为您效力呢?”

桓公点了点头说:“寡人听你的。”于是,刘桓公让太卜择好吉日,准备去郊外迎接管仲。

鲍叔牙先将管仲送到郊外的公馆里。到了日期,三次洗浴,三次用香水涂身。所用衣帽袍笏,和上大夫一样。桓公亲自去迎。

百姓们听说国君去迎一位贤人,都出来观看。远远地见仪仗中间拥着几辆车子,马头两边红绸飘舞。乐声、串铃声和马蹄声,越来越响。中间一辆车上,有一人同桓公并排而坐,身躯伟岸,气度不凡。近前一看,却认得是射桓公的管仲,个个惊讶得半晌合不拢嘴。

同类推荐
  • 农业新空(青少年科谱知识丛书)

    农业新空(青少年科谱知识丛书)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这套“青少年科普知识”丛书,主要精选现代前沿科技的各个项目或领域,介绍其研究过程、科学原理、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等,使青少年站在当今科技的新起点寻找未来科学技术的契入点和突破口,不断追求新兴的未来科学技术。
  • 中国地理未解之谜全纪录

    中国地理未解之谜全纪录

    本书对几百个中国地理未解之谜进行全面剖析、深入开掘掩藏于神秘表象背后的真实,引导读者进入精彩玄妙的未知世界,使读者在充分享受阅读乐趣 ,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广阔的认知空间和文化视野。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自然地理探索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自然地理探索

    本书分为流动的幻境、矗立的传奇、沉淀的神话、未知的魅影、灵动的王国、尘封的历史、地壳的“辞典”、神奇的怪石等八章,对中国地理范围内的自然生态奇观做了一次全新的展示。
  • 我是天文知识大王

    我是天文知识大王

    天文学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也是最有魅力的学科之一,它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萌芽时代。《我是天文知识大王》这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内容精炼生动,把扑朔迷离的天文知识简单化、通俗化,告诉少儿读者最感兴趣的缤纷天体、最想学习的月球知识、最想探索的行星奥秘,从而来认识和了解浩瀚的宇宙,帮助少年读者从小热爱科学,探索未来,为人类真正走向太空打好知识的基础。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桥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桥

    本书带我们走进桥的世界,从桥的基本概念、特点、类型、构造、形式和桥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世界各地著名的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概述。
热门推荐
  • 变身之超神修改

    变身之超神修改

    【物品可修改,是否修改!】【修改成功,物品增加30%魅力遮挡!】【性别可修改,是否修改!】【修改成功!】ps:欢迎加入超神修改器,群号码:434245210
  • 通告女王

    通告女王

    一句话可以说明:娱乐圈,很复杂;真的很复杂。这里曾经是把苏漪缦捧上神坛的地方,也是让苏漪缦摔得粉身碎骨的地方。一段绯闻,一个谣言,足以让一个艺人的事业就此止步。若不是她选择离开,她可能发现不了真相。然而五年后,知道真相的她选择回去面对,她要当着众人的面,转向幕后一点一点撕开那个善于伪装的面孔。
  • 国色倾颜

    国色倾颜

    她是名二十一世纪的高材生,却发生一场意外的车祸,醒来之后,天!穿越到了君蕴国?本以为可以安定下来,却又因再一次意外,化身为学士府千金,与他形同陌路,还阴差阳错入宫成为另一人的九王妃?老天,能不能别这么玩她啊!
  • 文化研究读本

    文化研究读本

    “文化研究”(Culture Studies)是目前北美和欧洲人文知识分子最为活跃的知识区域之一,正是通过文化研究,学院知识分子的智识活动溢出了大学校园之外,也溢出了传统的经典命题之外。文化研究关注的是阶级、性别、身份、传媒、大众文化等范围广泛的社会文本,它具有迫切的政治性和焦虑感,这就和传统的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精英主义乃至文学主义的要旨相冲突,因而带有左翼色彩。本书收集的论文刻写了文化研究发展中的最重要痕迹,堪称文化研究中的经典文献。
  • 幡师

    幡师

    看少年幡徒一步步如何成就一代宗师,构筑幡术王国。
  • TFboys之遇见的爱恋

    TFboys之遇见的爱恋

    这是本人的第一部作品,如有不好请见凉!她,冷漠无情,却对他温柔似水;他,嗜杀成性,只她宠溺无度。她,活泼可爱,但除了亲人只对他开过心窗;他,整天呵呵哈哈,但只对她露出了真心的笑容。爱的深伤的也深,他们是否还能不忘初心。
  • 间明

    间明

    "我们有位前辈,巧舌如簧,一力促成六国合纵。""我们有位前辈,制造木马,夜入坚城特洛伊。""我们有位前辈,"身在曹营心在汉",八公山上大秀草木皆兵。""我们还有位前辈,间术无双,以至所有秦姓后辈无法正常出境。"
  • 网游之不死神话

    网游之不死神话

    古老的东方有战魂的传承,神秘的西方有绚丽的魔法。当战魂和魔法擦出满天的血花时又出现啦!最具神秘的古玛雅文化预言。中国的龙组:M国的超时空兵团:俄LS的北海幽灵:矮人国的忍者:F国的猎鹰:D国的天敌…究竟谁能在世界的舞台上独领风骚那?一切尽在网游之黑龙蛋。初中文化.第一次写书.求推荐.求收藏
  • 做最好的团员

    做最好的团员

    这是一本自身建设手册,再现了中国共青团光荣历程中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和优良传统,饱满热情的诠释了有志青年的光辉形象。
  • 人间(下)

    人间(下)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奧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