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成功的商人来说,对新的产业进行前瞻性、战略性的投资,这是抢占市场、获取利益的基本功之一,这恰恰是李嘉诚最拿手的功夫之一。
李嘉诚的事业越做越大,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进入21世纪之后,他又把投资的眼光瞄向了生物产业。李嘉诚表示,生化科技将是集团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也是他投资的另一只篮子。显然,长江生命科技集团在长实未来的发展战略中,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李嘉诚点石成金的超人本领,经历过无数次验证,已被欧美基金和香港投资者视为亚洲版的巴菲特。
2002年5月12日,长江实业宣布,已于5月10日向香港联交所正式申请分拆旗下生化科技业务——长江生命科技集团(以下简称长科),于创业板独立上市。
Tom.com与此次长科的分拆上市,遵循的却是另外一种资本轨迹,在新兴产业备受憧憬时,先把李嘉诚概念和高科技概念高价“卖”一回,通:过高估值发行新股和上市,坐拥强大的资金实力,占领产业的制高点,再从容规划,大手笔地投入好的项目,或是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收购。
长科主要从事生化科技产品的研发、商业化、推销及销售业务。
长实称,长科的业务针对“提升人类健康及环境的可持续性两个层面”,通过一项“细胞甄选、激活及驯化技术”(CSA2)开发不同的产品,范围包括生态农业、环境治理、医疗、保健及护肤5个类别。
按长科总裁甘庆林的透露,预计这5个类别的市场价值达2000亿美元。
长实已投入长科的金额达4.2亿港元,长科已注册专利的项目达40AI。
不过,粗略估计长科上市时仍将处于亏损状态。因为李泽钜曾表示,生化公司是否亏损,要视集团投放科研的成本而论,若停止可随时转亏为盈,但未必对公司发展有利。
显然,长科当时仍在投入阶段,实现销售的产品尚不多,长科公布的已成功市场化的产品,仅“稳得高生态肥”一种,该产品到2001年年底销售收入仅1500万港元。长科早在2000年就已成立,但长江实业对此一直保持神秘,直到2001年底才正式向外公布。当时李泽钜解释,这是因为要等完成有关产品研究开发后才向外界推介。
2002年7月2日,长科宣布公开招股。尽管整体投资环境欠佳,美国生物科技股半年中大幅缩水50%,公司仍在“烧钱”阶段,但由于长科管理层精心应对,凸现了以李嘉诚为首的团队魅力,从而成功地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外围风声鹤唳的情况下,因有李嘉诚数十年里铸成的金字招牌,长科招股反应仍然不俗。公众人士认购获得超额120倍,冻结资金约316亿港元。国际配售也超额10倍。上市前后,围绕长科的各种揭秘式新闻不断出现,频率之高为当时香港资本市场中罕见。而美国生物科技股在月初创下了1997年来的新低,势必让人们对第二板市场的高风险股更加胆寒。但长科上市的表现,仍对投资者有所交代。一家香港报纸是这样报道的:“编号为8222的‘长江生命科技’明天开始发行,招股价在2港元以下,招募13.07亿股,其中90%按照国际配售办法发售,余下100-10供公众认购。”
招股前一天,长江生命科技集团主席李泽钜携公司高层6人下午在“长实”总部会见记者。在发言中,李泽钜就特别宣布这项“重大的好消息”。他说,“长江生命科技最近在研究艾滋病治疗药物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他说,”公司管理层为此感到高兴。
据资料显示,这家公司成功研究出108个产品,并已在美国申请专利,取得的专利已有7个。另外,这家公司拥有50名科学家,其中20名有博士学位。公司发言人说:这些科学家正夜以继日地进行生物科学方面的研究。
公司管理层认为,这是公司的财富。他们已制定出一系列有助于这些人才发展的政策,包括薪酬方面的政策,培养他们对“公司的忠诚”,以此作为长科未来竞争的本钱。
他们开发了五大类产品,其中包括健康食品、农用化肥等。据估算,未来市场总值可望达到2500亿美元。公司表示,这是“长江生命科技”的前景所在。
一般而论,从事生物科技开发的公司短期内难以获得盈利,另外又需花费大量的投资,属于资本密集的行业。因此,外界并未普遍认同、看好这只新股。不过,在7月2日下午记者会举行到一半时,李嘉诚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会场,并与台上6位公司高层举杯祝酒。
李嘉诚的出现一时引起会场躁动,百余名记者大部分蜂拥逼近李嘉诚,并就公司未来前景等问题穷追不舍。有记者问李嘉诚“长江生命科技何时才能赚到钱?”李嘉诚就表示具体时间不敢肯定,但他说:“我可以告诉你:‘我对公司有信心’。”
李嘉诚所在的长实持有“长江生命科技”40%的股份。另外,李嘉诚本人则拥有29%的股份。
在2002年7月16日的首个交易日中,长江生命科技虽然没有像当年Tom.com那样万人空巷,但公开发售部分获得120倍超额认购,配售给专业及机构投资者的部分也获得约9.5倍超额认购。长江生命科技当日收市报2.15港元,较招股价升7.5%,成交金额为14.54亿港元,长科成交达6.65亿股,并以约138亿港元的市值。一举成为香港140家创业板的龙头老大,占当日创业板市场总成交金额的22.5%。
令李氏家族感到欣喜的是,长科以每股2港元公开发行的新股获得了120倍的超额认购,上市前其暗盘交易价最高达到4港元,一度拉动了香港的生化医药概念股。
此后的市场表现也不俗。
2003年非典期间,非典引起香港市民的恐慌。市场的恐慌往往会催生新的机会。针对抗击非典疫情,长江生命科技宣布提早推出vita Gain免疫素,刺激了股价大幅飚升19%,同时带动香港创业板指数逆市大涨5.6%。
长科上市后,其特种肥料推广及癌症药物开发并未如投资者憧憬般进展迅速,其股价也持续下滑。长科股价最高是2002年7月16日上市时的2.27港元。4个月后,该股曾经跌至1.20港元下方,投资者损失惨重。
长科主席李泽钜宣布,推出“长江健康自强行动”,任何人士在完成该公司推出的Vita Gain免疫素疗程后若患上伤风感冒,集团将提供免费医疗服务,若服用人士染上非典型肺炎,长科则会提供20万元保健金。
李泽钜表示,此次推出的免疫素,部分将拨作香港医护人员服用。产品推出前,曾给500名员工服用,发现病假数字有所下降。该公司预期,此产品预计每月可生产10万瓶,售价“相当于喝一杯咖啡”。消息一出,长科股一下子大涨近两成,收报1.73港元。如果从当月初的低位1.16港元算起,该股几乎涨了50%。
长科迅速把非典危机变为商业机遇,为公司产品的服用人士提供信心保障,同时采用特别的营销手段,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同。长科目前的收益主要来自投资及利息收入,要成为真正的生物科技公司还有待努力。当然,不可忽视的是,长科发行新股得到的25亿港元还有24.7亿未使用,只是部分购买了债券,这将为公司科研发展以及之后的收购兼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