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7800000031

第31章 十大思考(4)

(5)考试与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已经“普九”的地区,小学取消考试实行等级制,小学毕业生免试升入初中,初中一般只举行初三毕业考试,且与会考合并进行,考试内容要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把考试结果公开排队。初中毕业和普通高中招生采取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学生考试的方式要多样化,纸笔测试可采取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或开闭卷结合考试等不同形式。综合素质评定包括两部分:(1)综合性评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尤其突出学生的特长和潜能。(2)等级。建议采用“优”、“良”、“合格”、“不合格”四档。对学生某一方面表现评定为“不合格”时应非常慎重。有些地方试行“多次考试、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等级录取”的方式,初中毕业生可以拿着成绩报告书、成长记录和综合评价报告书、义务劳动证明等材料到选择的高中学校申请入学,随着高中学校招生自主权的下放,中考这个概念很快就会消失掉。高中实行学分制管理,一个学生要想高中毕业至少需要修习144个学分,其中必修学分116个,占80%,选修要达到64个学分,一个高中生只要上满高中三年的所有课程并通过相应课程的考试,可从获得总计18Q个学分,课程的选择性大大提高,从而为学生充分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学分制管理的意义。首先在于建立起了一种激励的导向和管理的制约机制,有利于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其次,配合课程的多样化,让学生选择的余地更大;第三,学分制增加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让课程管理走向了弹性。

目前,在评价管理中还要说明一点,中考、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依然存在,新课程要注意引导和校正“指挥棒”的方向,使之朝着有利于检测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能力等方向靠拢,同时要注意适当培养学生对新的考试内容的应试能力(从素质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角度看,这也是一种能力),与中考、高考等应试进行必要的“对话”,做出必要的“妥协”。课改如果回避考试和应试,甚至与之背道而驰,那么,即使代表了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即使它富有创新的时代色彩,也会因为忽视了学生、家长、教师和学生的切身利益,而遭到多种形式的强力抵制,使得再好的课程和课改只能是最终流产。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改革要实现协调发展,一方面离不开对“应试”的呼应与理解,另一方面也离不开“考试”的支持和推进——如果能够正确利用和引导,这些未必是消极的。

(6)教学组织与课堂环境。教学组织形式,要面对全体学生,注重个别差异,给学生参与、思考的机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如声像、动作、讲述、板书等,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活动方式,如讲解、提问、演示、讨论、学生操作、小组活动等。设计具有新概念意义的课桌凳,合理安排学生座位,座位安排可采取多种形式,如秧田式、马蹄形、新月形、方形或圆形、模块等,充分利用教学材料和设备,形成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形成自由、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课堂气氛活跃。

(7)教研、科研。学校是组织课程实施的基层单位,教师既是实施者,又是研究者,这两者是统一的。新课程的实施,要在理念和观念层面上予以特别的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也是以往历次课程改革所没有过的。所以,教师的研究能力通过这一轮的课程改革将得到大大提高,这为教研、科研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学校要组织教师积极开展各种研究,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而且有利于尽快地进入角色。在科研方面学校主动为教师创造条件,从抓课改、立项、资金管理、成果评价、应用、推广等方面都做好工作。我们不要忘记,教师的研究欲望是非常强烈的,教师的成果欲望也是非常强烈的,学校要为教师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架起一座桥梁,和教师一起,既享受新课程实践带来的巨大变化,又享受取得成果的喜悦。

(8)管理重心要向自我约束、自主创新转移。多年来,在一些领导的心目中,管理的最佳境界是整齐划一,强调教学进度、质量、要求的统一,怎样备课、怎样上课、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都有统一的要求,都有固定的模式,教学过程被程序化、标准化、制度化。亦步亦趋者受表扬,发出不和谐声音者挨批评。这种管理尽管规范、有序,但过于刻板,过于沉闷,缺乏活力,教师每天大多数做的都是规定动作。

为什么要改变这样的管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刘兼认为,当人才培养规格发生了变化的今天,教育的重心发生了转移,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尤其是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如何实现?又如何评价?我们没有太多的经验借鉴,管理者尚缺乏明确的概念,因此,很难再用过去的办法进行管理。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要对学校管理的目标和手段重新认识,我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规矩和规范,更重要的是创新,是人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是人的潜能的开发。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倡导的是个性化的教学。在全新的教学思路下,需要教师自己去设计备课笔记,设计教学方法。教案毕竟是教师主观的设计思路,应该根据师生创设的教学情景,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租课堂上的变化随时调整,课堂上任何固定的程式、死板的预设都可能会改变。因此,管理要为教师松绑,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为教师提供个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才能最终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管理改革究竟应从哪些方面实现突破?刘兼进一步解释,过去,“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曾经是教育教学管理的金科五律,“超纲”与“未达到大纲要求”都是不允许的,当课程标准出现了选择性要求、课程设置允许选择吋,教学评价也走向了多样化?非标准化,必然对传统的教学管理提出巨大的挑战。既要制定评课的基本标准,又要关注教师创造出来的新方法、新经验,允许教师有自己的理解,允许根据课堂的实际来调整教学策略。今天,我们面对的是更多无法量化的、“不确定的”因素,所以教学管理的重心要逐步转移到帮助教师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自主创新机制上来,努力使管理成为一种导向、一种服务、一种激励。管理者应高度重视给教师创造的空间,特别是教学指导工作亟待改进,不能再照搬固定的模式或教学思路,不能用僵化的东西来束缚教师和学生,更不能将管理者的意图强加给教师。

管理机制要向科学、民主、开放转移。如何建立促进课程发展的新机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要以制度创新为龙头,抓住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的关键环节。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如何建立促进课程发展的新机制成为保证课程改革实验顺利实施的决定性因素。为此,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要全面清理、修改与新课程要求不相适应的各种规章制度,扫除制约课程改革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改进有关教学评价、督导评估的内容,在工作量计算、职称评定等与新课程相配套的政策方面进行改革,积极制定各种奖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初步形成有利于促进课程改革发展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同时,建立并完善有效的课程实验工作机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建立专题办公会议制度、稳定的课程改革定期咨询制度、新课程实验情况的阶段性调研和评估制度,以及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等有效措施,逐步形成政府统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各部门密切配合,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大学和教研部门协作,家长和社区积极参与,社会舆论宣传引导和监督的民主、科学、开放的工作运行机制,保证新课程实验的顺利推进。

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提倡个性化教学。新课程为教师专业自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尤其是三级课程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都赋予了教师专业自主的权利,教师不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执行者,还是课程的开发者,是教学的研究者。尤其是新课程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需要教师进行创新的教学,不要太多的模仿,而是提倡高度个性化的多姿多彩的教学,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能够做到专业自主,能够自主独立地解决问题。

教师的成长需要支持性的环境,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申继亮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有很大的自主性,不应该受拘束与模仿他人或跟从他人,教师应该有机会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主见,做出自己的决定,表现自己的教学风格等,在课程标准的引导下,教师还可以决定自己在每堂课上所讲的内容、授课的方式或顺序等。教师是专业工作者,教师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创造性,应当高度尊重在教育实践中的主动性、创造性,校长对教师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要具体分析,帮助教师寻找对策,鼓励教师大胆探索,而不是一概否定。

反观我们今天的教育管理不难发现,有些时候,教师富有个性的创意并不被重视,甚至不被理解,一位教师在课堂上临时改变了教案的思路,下课后遭到校长的严厉训斥。实际上在课程改革中,许多教师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但是他们的教学步伐迈得非常艰难,背后有许多双手在控制着他,他们在教学改革中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这表明,教师在专业自主方面显得十分薄弱,国外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从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决定自己的教学设计,而很少考虑其他的因素。我们的教师在备课时考虑更多的是教学的统一要求,领导和教研员的意见如何等。实际上,课堂上的很多因素都是不可预先设定的,学生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教学也应随之变化,可是教师在课堂上究竟有没有这个权利?新课堂实验十分强调要培养教师专业自主的意识和能力,管理者应当转变角色,从单纯的管理、监督、控制变为支持、引导,应该为教师松绑,让教师自己往前走。

(9)教学管理中人、财、物合理使用问题。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极其重要的方面,它直接关系到学校课程实施的整体质量,如果没有一个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课程标准的落实是难以想象的。今天,在新课程实验中,我们面对着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就是教学管理问题,重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管理制度已刻不容缓。

据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季苹分析,通常,我们的教学管理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教学指挥系统进行的,一个是由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成的教学工作指挥系统;一个是曲校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的学习指挥系统。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计划、组织、检查、指导,它实行的是目标管理,其最明确的目标是可以测试的。长期以来,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具体而有效的管理办法,无疑,这套管理办法是需要继承的,但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有些管理办法是需要改进的,有些则是需要创新的。

新课程的实施将涉及社会和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必须综合考虑,配套实施,有些工作虽然形式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其内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比如,教师的工作安排,工作量考核、课程、表的制定、教室的分配、教学学设施的配备、教师的集体备课、学生成绩的考核评定以及教师的评价等一都是需要研究的新问题。

在课时安排上,既要考虑与原有的课程计划的衔接,又要有一定的变通性和灵活性。比如,有的课上到最兴奋的时候,下课铃响了,课无法结束,又不能不结束;而有的课,不到20分钟就讲完了,这种课时内容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时间固定性的矛盾,已开始困扰教师的具体实践、这一矛盾对现行的学校管理提出挑战,学校可否实行长短课时相结合呢?可否对教学时间进行“活动板块式”的大胆尝试呢?

如何在人财物等各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耍;也是管理者面临的新问题。眼下,急需研究的是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共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等。由于本次课程改革设置了综合课程,无论从师资的配备、设备的配备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的设施建设应当根据课改的需要,结合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加大对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以及体育、艺术、劳动技术等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尤其是原来的美术、音乐专用教室不完全适用于艺术课教学要求的,需要不需要建设一个艺术专用教室?应当怎样建设?如何改造和利用原有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或者建立综合配套的科学课实验室等,都值得认真研究解决。

另外,由于校本课程的开设,会使有相同兴趣的学生走班上课,这就要求学校教学管理机构要做过细的工作,从听课学生人数、所需活动场所、设备等都要进行细致的测算,并做好必要的调控工作,保证各种教学活动有学习的场所、学生及时到位。

(10)教学行政。教学行政管理主要指一系列事务性的工作,包括班级划分、教师安排、课表制定、场所调配、有关的规章制度建设等。好的教学行政管理会使整个新课程的实施井然有序,教师有作为感和目标感。

(三)教师培训

同类推荐
  • 构建学校规范化管理的方法

    构建学校规范化管理的方法

    本书内容全面指导学校如何制定各项科学的管理规划、如何明确学校长远的内涵发展目标、如何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和规范管理的每个细节、如何规范管理思想和提升管理理念、如何规范化管理的全过程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是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在校专业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有关人员进行学校管理和研究的最佳指导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本书由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处组织编写,作为重庆市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围绕我国及重庆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学位管理、研究生思政建设及专业学位发展等方面,对研究生创新教育进行了系列的理论探讨。
  • 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

    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

    幸福与优秀兼得,品位与财富共存,这样的梦想在怎样的城市可以实现?能否以版权为枢纽,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推动“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铸就宜居宜业之城,让人们文化地诗意地栖居?敢为天下先,成都人,在探索!《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首次将版权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来加以研究,是对世界城市发展理论与版权理论的双重创新。(版权兴市),站在时代前沿的城市领导人不能不读,奋斗在版权工作一线的实践者不能不读,追求理想生活的现代人不能不读!
  •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本书力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行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概括,从而为中国电视发展、创新的历史轨迹作一阶段性的梳理与描述,为中国电视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其品质与境界提供一些思考与探索。
热门推荐
  • 鸿蒙仙卷

    鸿蒙仙卷

    仙界大乱~!起因只不过是一枚朴实无华的玉佩,但,又有谁知道里面的秘密?他,父母双亡,只因为寻找至亲之人一步步走上巅峰,却得知自己坎坷的身世,为复仇,抛却挚爱,修仙之途,永无止境~!
  • 不能以青春之名

    不能以青春之名

    很多事情都“不能以青春之名”去解释,因为青春早就死在了时光里。多年未见的几个老同学,疯子、王胖子、“我”、瑶瑶、每个人都有了自己背后的故事,他们终究要怎么面对已经物是人非的青春呢?
  • 送陈判官罢举赴江外

    送陈判官罢举赴江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寻宝记之天门山寻宝

    寻宝记之天门山寻宝

    在2015年一个暑假,一群学生无意发现闯王李自成的侄子李过埋藏在湖南天门山宝藏的秘密,确定探险寻宝。这期间千难万险,历经种种难关,最终真相大白。
  • 潇潇慕宇

    潇潇慕宇

    一个普通的学校,有着普通的学生,但他们却不那么平凡,一个追星狂热,性格多变,时而冷时而热,时而倔强时而软弱,一个也是追星狂热,可更多的是现实的情感纠葛,外表的倔强,内心的软弱。一个可爱呆萌,腹黑慵懒,有着一段段情感的她丝毫没有被影响,反而是四人中最快乐的。还有一个,外表高冷安静,没有感情的牵绊,其实深陷其中。他们就是这所学校的女神,算不上校花,但有着美貌,和最真挚的心。(虽然剧情不真实,但有很多是在落落身边发生的,我们是四个好闺蜜,却时而合时而散,但最终,友谊万岁,爱情大吉,事业狂欢啦)(也算是时代姐妹花的另一版本吧)
  • 天堂的角落

    天堂的角落

    “你在吗?”“在。”“你明白吗?”“明白。”当她笑的时候,时间停止不动了。
  • 他是个妖孽

    他是个妖孽

    偏远的山区里跑出来个妖孽,他出世的任务很简单,仅仅只是出人头地四个字,可他的所作所为却跟简单平凡搭不上丝毫关系,反而一举一动都是那么的令人瞩目,将世间这谭清水搅得浑浊不堪……他的名字只有两个字,余夜。——残余的,黑夜。
  • 遭遇萌兔妖坑货要翻身

    遭遇萌兔妖坑货要翻身

    季宣究竟有没有爱过傅禄儿呢?这是个迷。可能连季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对于傅禄儿的利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超越师徒情谊的感情,他只知道,当兰幽若依旧如千年前那样美丽聘婷走向他的时候,他眼里她的脸却个某人重叠。那个曾在无数个黄昏出现在他打坐的门外捣乱,只知道让他来收拾她闯下的烂摊子的闯祸精,她的一句像受了很大委屈似的“师父”总让他无法生起气来。直到最后,她知道了所有的事,他甚至有些庆幸,终于可以摘下面具对她了,对着她的时候一度的愧疚感让他不敢靠她太近。他时常在兰幽峰上发呆,手里握着一颗银制的铃铛,那是她的长命锁上脱落下来的,他一直没有机会还给她,他知道她一定很恨他,恨他一直以来的利用,把她带回兰幽峰也只是为了唤醒幽若。当她眼泪婆娑的问自己:“师父,你爱过我没有。”他突然语塞。他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或者是他不愿去思考。这纠结复杂的关系,就让它终结了吧。季宣松了口气。时光不等人。
  • 青葱岁月——追忆似水年华

    青葱岁月——追忆似水年华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每个曾经走过童年、少年、青年的人,人生路上总会留下点点星辉照耀其间:它们或是同学间真挚的友情;或是师生间抹不去的情结;或是身边至爱亲朋间的呵护关爱;或令人弹指一笑,或使你悲喜流涕,总会成为你记忆的永恒,回首的念想。本文便是构架于其上,写董晓波从咿呀学语的孩童到小学、中学这期间的一段可歌可泣的人生美好经历。文章诙谐幽默、妙趣横生,读来增益长智。
  • 名人教子的100法则

    名人教子的100法则

    通过阅读《名人教子的100法则》一书,让您教育子女不再迷茫,不再无的放矢,不再走弯路,不再做无用功!在本书中,我们精选了古今中外名人的良好的教育方法、成熟的教育思路、独到的心得体会以及成功的教育经验,以榜样的力量教育子女,书中细致地描绘了众多名人在家庭琐事、生活细节中以身作则,在为人处世、求知做事的过程中循循善诱,在孩子面临困难和挫折时与之携手共进,以及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去构筑一个充满阳光和谐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