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县必有名师、名校长、名学校,教育名县应当有名师、名校长、名学校,这恐怕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就是为名而名也值得。会宁教育这几年有名,就是考出去的大学生多。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人才,说得土一些,一个县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大学生,会宁成为教育名县的实质也就在这一点上。会宁自恢复高考以来确实培养出了几万名大学生,升学的绝对人数在全省一直名列前茅,加上会宁又是人口大县,升学人数更是一个十分显眼的数字。人口基数大,教师、教育工作者辛勤努力再加上艰苦的自然条件逼迫以及领导、学生、家长、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会宁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确实是比较多的。这些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努力,经过社会实践的锤炼,其中有一些人还非常优秀,成为社会上的佼佼者,这一点作为教育工作者,无不感到欣慰。可是回过头来再看一下,升学比例仍然不高,重点大学的学生一直偏少,教师队伍的素质总是偏低,主副课结构及其开设情况不尽如人意,课程设置和教学研究仍然存在问题,教学质量总体上还比较低,复读生为高考补了一个大缺,考入名牌大学的学生比较少,教育管理水平真一般,自身缺少改革,缺少重大举措出台,教育质量也没有明显大的进步,社会舆论、社会评价和教育环境都没有大的优化,也就是说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強县、教育名县,等等。当然这只是个人眼光,肯定不深、不全、不准,甚至于不对,但必须要有一种思想,就是耍研究会宁教育,要深刻认识会宁教育,要全面分析会宁教育。出名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是好事,既然出了名,就要考虑如何善待这个“名”。现代社会商业气息特浓,企业为出名而不惜花巨资做广告,旅游胜地为出名而绞尽脑汁拿绝招,产品为出名而千方百计包装,地方为出名而不惜全力打造精品、特色等。当然,对于地方、企业、事业来讲,知名度就是效益,就是经济收入。而会宁教育在不经意间,在没有花钱打广告的情况下知名度却打向了全国乃至国外,这个巨大的收获,使人们感到有点意外,不敢相信,甚至于有点措手不及,怀疑它的真实性,但事实已经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毫无疑问是出了名了,而且出得连持反对意见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了。连搞政治的人也意识到,教育成了最大的政治,成了政治中政治。当然这也不奇怪,******多次讲过,要把教育作为政府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可能由于过去的政治家太重视抓经济,把教育当作一个软工作,这些都无可厚非,经济关系到收入,关系到生活,可以立竿见影,教育不像经济那样容易出政绩。可是,现在会宁的教育,由于多年来历史的特殊的原因,不得不作为一个大问题认真思考一番了。起码要问,大学生出自哪里?出自谁之手?我为教育做了些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或许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认为还是靠了一大批无私奉献、兢兢业业工作的教师和校长,谁能说那么多的大学生不是出之于学校?不是教师培养出来的?当然,领导的看法更为高瞻远瞩,更为全面,更为符合实情,可是总体发展之所以成功,精华可能在基层中,在教师中。当然,教育发展牵扯的因素很多,我们无法——论及,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要进行教师队伍建设,进行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名师名校长具有长期的稳定的直接的作用。关于名师队伍建设,我感觉到有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会宁教育出名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是计划经济,会宁来了一批外地的优秀大学生,他们不但对当时会宁的教师队伍是一个重要补充、对会宁文化的一个冲击,而且是一批名副其实的名师,他们的专业水平、敬业精神深得会宁学子的称赞,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这一批高水平教师,他们的工作作风影响了几代人,影响了一二十年。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一批教师逐渐有的回老家了,有的离开了教师队伍,有的从政当上了领导,但他们的精神一直鼓舞着后来的教师。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教师严重缺乏,拔高使用十分普遍,教师的业务素质整体下降了,但敬业精神、吃苦精神却不减当年,而且更有甚者,故有“三苦精神”出现。由于敬业精神代代相传,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为90年代的“高考状元县”奠定了基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了20世纪9Q年代,教育的成果逐渐地显露出来了,正如工厂开始批量生产产品,考上大学的学生源源不断地、一批接一批地走出会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各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会宁教育美名的逐渐稳定,反思也就到了时候了。“物极必反”、盛极一时”这些词语总是时隐时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我曾在有些文章中提到20世纪80年代有“三苦精神”,90年代有“高考状元县”,会宁教育每十年就有新成果出来,那么21世纪头10年出什么?当然出什么,“名称”不是重要的,但是21世纪头10年教育成果应当更为丰硕,教育质量应当更加提高,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应当更多,这应该是必然的、肯定的。教育是一个“庞然大物”,既然质量大,那么惯性也就大,就是说,总的分析,高考升学人数会一天比一天多,即使由于各种原因工作不改进、教育不作为甚至决策错了,也不会影响到这个趋势。教育之“病”是有潜伏期的,而且有较长潜伏期的,上一届领导的错误只能在下一届或下下届上表现出来。如何使它发展得更好,或者说不发展就等于倒退。要发展得更好,意义在于,既防止了滑坡,又保住了教育的知名度,对于一个教育名县来说,这是十分重要的。加大名师队伍建设方度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根本大计。
关于名师队伍建设,应该这样定位。会宁教育已经被许多地方考察过、参观过、学习过,但他们往往都是满怀憧憬而来,无所收获而去。会宁教育并没有一件事使他们十分感兴趣,从而爱不释手、流连忘返、依依不舍。会宁自己也感到确实拿不出一样像样的东西或者什么秘诀来证明教育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伟大,连升学率数字也不敢大胆妄说。按高考升学率排名在全省恐怕进入不到最前面。若此,会宁的名师定位,就应定在全省这个层面上,应当和“三苦精神”、“高考状元县”相匹配、相呼应,也就是说“高考状元县”的知名度有多大,名师的知名度就应当有多大,“高考状元县”的知名度打多远,名师的知名度就应当打多远。我们先不说有没有这个可能,但作为一个追求的目标提出来,显然是不过分的。
现在全国的一些名校,教师科研课题、论文?专著都拿几百几千来衡量,文字是科研成果最好的记载方式。在全县出来那么一二十名或者更多有显著科研成果,有实际教学效果,有多部论文专著的名教师,对于会宁来说不算过高的要求。名师是应当支持和鼓励的,而不是说三道四,枪打出头鸟。不要以职务的高低来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名师就是名师,名校长就是名校长。不要站在领导的权位上小看教师,位置再显赫的领导也是老师的学生;官做得再大,其知识和能力是老师给打下基础的。不要站在对立面上轻看教师,那怕个人之间互为敌我。只要上过学,你就是老师的学生。名师不是名校长,名校长也不一定是名师,各有各的作用,各做各的贡献。这几年评优选先、评骨干、评专家都是校长优先,而校长恰恰是课时量较少甚至是不带课的教师,或许他以前很优秀。现在本该属于教师的荣誉,有些却被校长占有了,结果校长没有因此而成为名校长,教师却因此而缺少了作为名师应该具备的条件。
应当为名师成长创造条件。
应当建立一种机制让教师争当名师。
应当培养和塑造一批名师。
应当把教师放在教育工作十分突出的地位。
教师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三)教育发展需要名师
1.教育发展处在良好的大环境之中。近十几年来,国家特别重视教育发展,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连续多次召开全国性教育会议和专题教育工作会议,把教育放在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教育立法也在紧张进行。2003年又召开了全国首次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把农村教育放在整个农村工作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把农村教育放在整个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教育成了政府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教育投资逐年增长,高校发展突飞猛进,“两基”攻坚步伐坚实,贫困生资助进入制度化轨道,“义教”工程、“危改”工程巨资投入,教师的地位也在逐年提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义务教育的普及化初见成效,全党全民全社会重视教育的程度大幅度提高。大量的事实说明,发展教育的大环境相当好。有了好政策、好环境,实现人们渴望的优质教育就有了可能,教育发展就有了希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队伍建设、名师队伍建设就更为显得重要和必要。教育要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好环境,更离不开教师队伍建设,包括名师队伍建设。教育的硬条件改善了,教师队伍的质量应当提高了,这就是软件硬件和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并进。教育发展了,名师更多了;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多了,名师也成长起来了,这应当是一种必然现象,是逻辑关系。正如我们培养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潜能发展,注重不同学生不同发展一样,教师队伍建设也应当敞开胸怀,让教师的个性特长、专业水平、教学风格、学术思想都能得到尽情的张扬、充分的发挥和快速的发展,让各种教师人才都能够崭露头角,形成风格不同、各有特色、学术思想活跃的教育教学氛围。要鼓励教师多层次、多方向发展。
2.教师教育体制和体系的不断完善为名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可能。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列出了六大工程,其中之一就是“实施高素质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工程”,明确提出“将教师教育逐步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构建以师范大学和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水平大学为先导,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协调发展,职前职后教育相互沟通,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起草《教师教育条例》,制定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标准、课程标准和教师教育质量标准,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国家将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促进“入网”、“天网”、“地网”及其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发挥师范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的优势,共建共車优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提高教师培训的质挺水平,同时在中小学全面推行校长职级制和校长负责制,建立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校长选拔任用机制,健全校长培训、激励、监督、流动等相关制度。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给教师队伍建设和名师队伍建设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但机会只属于头脑有准备的人,如果地方上和学校不主动参与,照样会失去良机。
名师队伍建设牵扯很多因素,要逐步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平等竞争、严格考核、择优聘任的办法,保障教职工对校长选拔任用办法的参与和监督。要加强对校长的考核,实行中小学校长任期制,明确任期目标责任,加强履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或严重失职、渎职者,及时予以解聘或撤职,凡此种种。教师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在好校长手下工作,自己的工作能够被校长知道和认可并有一个公正的评价,同时也希望校长对自己的发展能够给予支持和帮助,这些希望和要求在合格的校长面前当然是毫无疑问能够解决好的,而且有眼光、看重发展的校长可能还会先于教师主动考虑这些问题,甚至会逼着教师去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给教师成才创造条件。其实只要条件成熟,环境好,想成为名师的教师很多,他们中具有成才潜力、积极性和专业知识的人也很多,甚至教师的优势需求就在于实现自己事业的理想和实现个人成就的理想。他们有很多人有很强的进取欲望,之所以没有成为名师,多半问题不在教师身上而在管理者身上。许多教师盼望有优秀的校长出来,优越的体制和政策出来。只要有了这些,成为名师对于好多教师来说并不是多么高不可攀的事。
3.新课程培训是教师成长的一次重大机会。新课程培训是教师成长的一次好机会。第一,这次培训是一个硬任务,“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这给没有培训机会的教师提供了可能。教师有机会倾听专家的报告,有机会听到不同的声音,有机会看到平时看不到的资料,有机会走出课堂走出校门感受“异域风情”,了解各地的教育,有机会从两眼盯着课本、教案、学生到抬起头来动脑筋,发挥想象,展开思维的翅膀,有机会放开眼界大胆思考问题。教师不但有了接受新鲜知识和教育思想的机会,也有了参与和交流的机会,他们有可能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有可能分享先进思想、优秀教师和优质课带来的喜悦,有可能接触优质教育资源,把全国、全世界的教育都装在自己胸中。当然新课程还主张校本研究,学校内部的教师也有机会打破各自封闭的天地畅开各自的胸怀,趿纳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改进自己的工作。教师发展学校的概念也将进一步强化,从根本上突出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在教育中的地位,教师的积极性将得到极大的发挥,教师的专业水平将出现一次大幅度的提升,学校的教育学术氛围、专业精神也将得到一次大幅度的提升。第二,这次新课程培训注重通识观念的培训,给教师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提供了机会,教育家刘佛年先生说过:“任何事业的复苏和发展都从观念的变革开始。”变化是事物向前运动发展的固有规律,事物变化是人们观念变化的根据,观念的变化又是行为变化的、前提。从大的方面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脱胎成一个全新的新中国,就是以外来的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结果。从小的方面说,没有全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师的教学方法就不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就出不来全新的教师,一所学校、一个地方都一样。所以,教育落后,说到底是思想观念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