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4200000015

第15章 袁世凯,说出你的故事 (2)

既然回来了,暂时就在家待一段时间吧,好好调整调整心态。

袁世凯在家中度过了这一辈子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时光。和朋友喝喝小酒,骑马打打猎;读读兵书,看看禁书;等待着邻家的女孩经过窗前;用酒精麻醉自己的神经,用梨花体诗歌摧残自己的忍耐力。

这个十七岁的青年,有点狂妄、有点迷惘;有时冲动快乐,有时莫名悲伤,有很多梦想,也有很多的不如意。

唉,成长的烦恼,谁没经历过?

可老待在家里也不是办法,袁世凯决定再到京城闯闯。不幸的是袁保恒去世了,北京已没有亲人,人走茶凉,谁也不会理会这个乳臭未干的青年。没人赏识、没人提携,落魄的青年常常踟蹰在京城王府井的十字路口。

去上海碰碰运气吧,十里洋场,机会也许更大。但到了上海,还是一样,谁会在意他呢?

谁在乎我的心里有多苦?谁在意我的明天去何处?

我的青春谁做主?

袁世凯真的迷惘了,日日流连买醉于青楼。在这里,结识了一位青楼女子沈氏。在最无助、最落魄、最寂寞时,这个女人触到了他心灵最柔软处。他赠给她一副对联:

商妇飘零,一曲琵琶知己少;英雄落魄,百年岁月感怀多。

当可怜的商妇遇见落魄的英雄,他们的心贴得更紧了。

“等赶明我攒钱给你赎身,好好过日子。”袁世凯不想再闯天下了。可囊中仅剩鼻烟壶,那是他嗣父留下的,为了心爱的女人,咬咬牙,找了一个买主。

没想到,袁世凯的春天来了。

买主是他嗣父的旧部,一眼就认出了鼻烟壶。看到老上级的儿子如此落魄,唏嘘不已,介绍袁世凯去找嗣父的把兄弟淮军将领吴长庆,不是一直喜欢读兵书吗,展现自己的时刻到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落魄的袁世凯醒了,一个未来的枭雄醒了。他要过好日子,他要让自己的女人过上好日子。

分别的时刻,沈氏将自己多年的细软悉数交给袁世凯。

“早点来接我啊。”倚在门口的沈氏泪眼汪汪。

感谢通情达理的沈氏,她让情郎不再沉沦。

感谢鼻烟壶,它点燃了一个落魄青年的斗志。

感谢嗣父旧部那一双火眼金睛,及时认出了鼻烟壶,挽救了一个迷途的青年。

最后要深度致谢培养沈氏的青楼,没有青楼,就没有一段刻骨柔肠的传奇。

袁世凯出发了,他要追寻属于自己的天空,他要点燃中国的天空。

沈氏会等到情郎吗?

别担心,红颜不会寂寞,情郎不会爽约。数年后,袁世凯亲自将沈氏接回了家。“我说过,一定会接你的。”忘记你我做不到,无论天涯海角。袁世凯拥着沈氏,眼里柔情无限,看不到半点犀利。

好男人啊!不管是那年头还是这年头或是所有的年头,这样负责的男人太少了。

有一说一,大家眼中的袁世凯

以后袁世凯一路大跑,一路猛跑。入朝鲜,平叛乱;回天津,练新军;废科举、办新政;一路高歌一路升。从道台做到山东巡抚、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外务部尚书、军机大臣,他成了中国最有权势、最有才干的汉人。

权势不是虚的,才干也不是吹的。关于他的奋斗史,说得也够多了。袁世凯到底怎么样,他自己说了不算,我说了更不算,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让他们去说吧。

有了你,对我很重要,部下眼中的袁世凯:

袁世凯的老部下阮忠枢在军营任文案,看上了青楼女子小玉,想纳为妾。袁世凯知道了,说这样不好,有损军队声誉,阮忠枢只好和小玉依依惜别。

过了不久,袁世凯和阮忠枢去天津办事。下车后,天色已晚,他们去了一个朋友家。豪门深院,真气派;大厅里张灯结彩,红烛高烧。

忽然有丫环高喊,“新姑爷到啦。”众人不由分说将阮忠枢簇拥到内室,一位娉婷的女子盖着红盖头正坐在那儿。

大伙儿起哄:“快掀盖头啊。”

云里雾里的阮忠枢头脑一片空白,要掀就掀,反正男人不吃亏。

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看看你是谁。

小玉,竟然是小玉,阮忠枢惊呆了,喜呆了!原来袁世凯已经悄悄地安排好了一切。

为了报答大哥,阮忠枢豁出去了:“大哥,你是了解我的。今晚不碰女人,只陪您买醉。”

袁世凯神情严肃,下了道死命令:“今晚是属于你们的,今晚必须重色轻友。如若不从,军法处置。”

在这个美妙的夜晚,大家躺在被窝里都睡不着。

阮忠枢一晚上都在想着大哥的好;袁世凯一晚上都在寻思着还有哪个兄弟婚事没办;小玉一晚上都在想着阮忠枢为什么不理我。

今夜无人入眠,明早起得很迟。

第二天,三个人都揉着黑眼圈聚会在酒桌上。

有这样的大哥真幸福,从此之后,阮忠枢跟定大哥了。

每年元旦,袁世凯都要例行乘轿出门拜客。说是拜客,其实就是到门口不下轿,叫差官下马入门递名片。家人迎出请安挡驾,再拜另一家。

一年元旦,袁世凯准备出门拜客,差官骑马先导,将护书(类似于小公事包,放手折、名片)塞进靴筒里。差官正准备踏镫上马,护书忽然从靴筒中掉落,梅红名片撒满地面。当天刚好大风,千树万树梅花开,印有袁世凯的名片在空中片片飞舞。

差官大惊失色,磕头不止。

袁世凯哈哈一笑:“今天是元旦,好日子。我袁世凯随风而舞,名扬天下。好,前途无量。”

一场风波谈笑间灰飞烟灭。

袁世凯身边的人越聚越多。当然喽,有本事的留下,没本事的打发回家(赠送路费)。

就这样被你征服,同事眼中的袁世凯:

庚子事变后,慈禧从西安打猎回来了,看看宫里破败得不成样子,想修修。可没钱啊,各地摊派吧。

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看准了这是个好机会,老太太正需要人安慰呢。他召集了全省厅级以上的官员,一句话,大家有钱出钱,没钱也要想着出钱。私人先垫着,以后慢慢还,先帮老太太渡过难关,让她心里高兴高兴。

大厅沉默了,沉默良久,官员们开始说了,准确地说,是诉苦。

“我是个农民的儿子,从小母亲就教育我要勤俭节约;现在一家老小十几口还挤在廉租房内,八十岁老母常年瘫痪在床。所有的一切就靠我一个人的工资维持,哪有余钱?穷,真得很穷,穷得叮当响。”

大家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爱心募捐慈善大会变成了诉苦大会。

“既然大家都困难,那就算了吧。”袁世凯淡淡地说。

当然不会算了,钱会有的,但得动动脑筋。

袁世凯暗中派师爷联系天津最大的票号蔚长厚钱庄,说准备存公款,问利息是多少。蔚长厚钱庄说八厘。

“太少了,别的钱庄利息高得多。”师爷佯装要走。为了招揽生意,蔚长厚钱庄将账簿拿出啦,你看,官老爷们都是这个利息。

师爷暗暗记下具体账目,接着又走了其余几家钱庄,将官老爷们的存款弄得一清二楚。好家伙,共一百多万两白银。

过了几天,袁世凯将这些官老爷们叫来。

“近来有些不法钱庄冒用诸位的名义招摇撞骗,为了维护各位的名誉,我已将这些存款全部没收充公,以正视听。”

厅级官员们谁都不敢吭声,巨额财产来路不明,光这一条就够死缓。

“干得漂亮,你真行,做什么事都有办法。”慈禧笑逐颜开。

从此官场上再没人敢蒙袁世凯。

学术圈的繁荣离不开你,秘书眼中的袁世凯:

袁世凯喜欢读兵书,也很想当军事理论家,写一本兵书。不说著作等身,好歹也有个东西可以装潢门面。但肚里墨水太少,怎么写?

手下有位秘书说这事简单,分两步走,又快又容易。第一步,搜集外国兵书翻译本,摘抄其中精华,这是理论部分;第二步,将平时练兵的所有文件、公告、通知统统放进去,这是事实部分。

归纳总结,两步合成一步,简称理论联系实际。

袁世凯听了,突然大声斥责:“你这不是公然叫我剽窃吗?好歹也是国家公务员,这种公然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违反学术道德的事怎么能做?我虽然不是学术圈的人,但最痛恨学术腐败。学术腐败要从点滴抓起,要从自身抓起。你这种人只会败坏学术风气,我鄙视你,严重地鄙视你。”

秘书心里不服,剪刀加糨糊,这是我们圈内公认的潜规则。你一个圈外人不懂学术规范,瞎掺和,我也鄙视你。

最终谁鄙视谁,不是看本事,而是看谁的官大。

在袁世凯犀利的鄙视目光下,秘书灰溜溜地辞职回家,连本月的工资都没敢结算。

过了不久,袁世凯又叫来另一位秘书,告诉他准备写一部兵书,因事务繁忙,没时间写,请你给我代笔。至于怎么写我来教你,袁世凯将上任秘书的“两步走”和盘托出。

这位秘书大吃一惊,袁世凯真是了得。作为一位非专业的军事爱好者,满嘴都是专业术语,且一针见血地揪出了潜规则,提纲挈领,真是行家啊,不进学术圈太可惜了。

写好后,定名《新建陆军兵略录存》。袁世凯给了几十块稿酬,秘书嫌少。

袁世凯又大声斥责:“这本书是我思想精华的体现,就算参考书也是我指点的。你不过是抄一遍而已,给你这么多已经够意思了,不自量力。做学术要懂得学术圈的行规,我鄙视你,严重地鄙视你。”

秘书羞愧地捧着钱离开了。

“两步走”从此成为业余、专业爱好者写书、编书的不二法宝。

从此之后学术圈再没人敢鄙视袁世凯。

书好,人更好,领导眼中的袁世凯:

书编好了,不是自己看,是给别人看。袁世凯盘算了一下,编得这么辛苦,它要发挥最大的功效。献给谁,当朝最有权势的人——直隶总督荣禄。

可是人生地不熟的,不认识,得找个人引见。经过几个月的研究、摸索,袁世凯终于完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关系链。荣禄最信任的是个旗人,叫豫师;豫师和大学士阎若璩关系最好;阎若璩最听老师路闰生的话;路闰生的儿子在淮安当官;袁世凯的妹夫张香谷也在淮安当官,他肯定和路闰生的儿子熟识。

等等,太复杂了,头绪有点乱,理一理。乱了才正常,袁世凯花了几个月才理清了头绪,你想一分钟理清,办不到!

现在不用理了,袁世凯已经准备好上路了。

袁世凯从张香谷开始,托他送了份厚礼给路闰生的儿子,然后一层递一层。路闰生介绍给阎若璩,阎若璩介绍给豫师,最后豫师介绍给荣禄。

头绪还是有点乱,太复杂。没关系,已经写在这儿了,慢慢看,慢慢理。

袁世凯拿着书拜见荣禄。荣禄边翻着书边听袁世凯的侃侃而谈,不时地点头,偶尔接触到袁世凯的眼神,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这眼神,犀利得就像一把锋利无比的杀猪刀。

最后荣禄做出了一句经典的点评:书好,人更好;人犀利,眼神更犀利。

有了军事权威的评语,从此军事理论家袁世凯横空出世,他的书受到了军事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你的女人碰不得,仆人眼中的袁世凯:

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时,最宠爱的五姨太,叫小红。小红出身于青楼,善解人意,弹得一手好琵琶。一个字,媚,将中年男人袁世凯哄得团团转。

可是小红觉得媚功还没达到化骨无形的境界,她还要继续操练,还要哄别的男人,不是一个,是两个。都是袁世凯的贴身跟班,甲和乙。袁世凯常年在外,小红用媚功将甲、乙哄得天天打转。

一天,小红和甲正躺在床上说情话,袁世凯突然闯进来了,其实他早有耳闻。男人最怕戴绿帽子,马上将甲跟班抓了起来。

小红跪在地上,啜泣不已,梨花带雨,我见犹怜。

袁世凯和颜悦色地说:“小红啊,这不能怪你,我都半老头子啦,你这么年轻。有什么想法就对我说,我会成全的。”

小红吓傻了,哪敢有什么想法:“老爷,我一时糊涂,下次绝不敢犯了。我一定和那个杀千刀的一刀两断,真心跟老爷过后半辈子。”

袁世凯突然一拍桌子,拔出佩刀,大吼一声:“都这时候了,还拿话哄我。喜不喜欢他,说实话,不然我就杀了你。爱就一个字,大声说出来。”

小红点了点头。

“这就对了。”袁世凯叹了口气。“这样吧,这儿也容不下你们了,给点盘缠,你们远走高飞吧,明天早上就动身。”

“老爷,我舍不得你啊。”小红啜泣着仍跪在那儿。

“快走!”袁世凯背过脸去。

袁世凯,做人不能太厚道,你还是不是个纯爷们儿?!

袁世凯当然是纯爷们儿,绝顶的纯爷们儿。他悄悄招来一个贴心的老妈子,叫她去乙跟班那儿,说小红要抛弃你跟甲私奔了。

乙跟班怒了,要去告发,老妈子赶忙拦住说一告发事情不都全部败露了吗?大人正在捉拿他们,干脆明天在路上将他们结果了。消气了,灭口了,还有奖金拿。

乙跟班准备了一把大铁锤,在路上锤杀了奸夫****,回来请赏。袁世凯脸色大变:“红姨昨个和我说今天要去泰山烧香,我不放心,特意叫甲沿途跟随保护。你竟然不分青红皂白将他们杀了,败坏我的名誉,杀人偿命,你也甭想活了。”

袁世凯够犀利,三条命顷刻之间化为乌有。从此家里再没人敢出轨。

尊重生命,请从远离出轨开始。

偏偏喜欢你,孩子眼中的袁世凯:

袁世凯来京城拜访内务府大臣增崇,增崇的儿子查存耆只有十五六岁,对袁世凯早有耳闻,特意来看看这个传奇人物到底长得什么样。

查存耆走到袁世凯跟前,屈膝请了一个安,口里叫着:“大爷。”突然,袁世凯闪电般地离开座位,走到查存耆跟前,还以同样的礼。

当然,口里没有叫大爷,而是说“不敢、不敢”。接着伸出温暖的双手紧紧握住了查存耆的手,连声说“老弟好,老弟好”。一边半侧着脸看着查存耆,一边半侧着脸看着增崇说“老弟真英俊、真英俊”。分明是在夸父亲基因好,不然看着增崇干吗?

袁世凯热情地和查存耆攀谈起来:“老弟,我们谈谈,经书都读过了吧?”

查存耆回答:“正在读。”

袁世凯俨然是过来人:“读经要慢慢地读,不可太快。”

袁世凯问:“老弟需要什么书?”

“我将来准备上学堂,可现在教科书版本太少,就那几种。”

袁世凯又半侧着脸看增崇:“世兄真聪明,好得很,好得很。”明明又是在夸增崇智商基因。增崇终于开心地笑了,这样夸人确实很受用。

两天后,一辆马车开进增崇府,卸下五个大木箱。里面都是书,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经济、音乐、教育、兵书,论理,西洋学说的译本,还有各种版本的教科书,都是国家权威出版社认证出版的。

查存耆心里那叫一个感动,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就是喜欢袁世凯。

五箱书,让这个少年铭记一生,也看了一生;当然,没有全部看完,因为书确实太多了。再精明的人也有考虑不周的地方,袁世凯让这个孩子感激了一辈子,也负担了一辈子。别忘了减负要从孩子抓起。

有一说一,实话实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可是载沣的眼睛却……

袁世凯心灰意冷,他忽然很想钓鱼,真正地放开一切去钓鱼。

从明天起,做一个真正的渔夫,

鱼钩、鱼饵,一根鱼竿;

从明天起,关心水质、鱼苗,

我有一叶扁舟,面朝洹水,天天吃鱼。

可一条鱼都看不见。不是因为夜太黑,而是载沣一点鱼苗都没投放。

袁世凯终于怒了,老实人一旦折腾起来可真是够狠、够绝!载沣,有种就继续折腾,更给力地折腾。

不过现在不是载沣要折腾了,而是别人开始折腾起他来。

同类推荐
  • 捣蛋的将军

    捣蛋的将军

    本书大部分是真实的历史,讲的是突厥族小屁孩儿,一步步成长为大唐帝国的将军,最后被皇帝封为东平郡王,成了汉人的王爷,问鼎皇权,最后一切化为烟尘。
  • 亮刀少年狂

    亮刀少年狂

    雄霸一方的黑道大哥意外穿越到北宋,面对这个政治腐败山雨欲来的时代,他作为历史的后人,凭着先见之明,不但保全了自己,还掀起北宋末年的黑道风云!他建立起了自己的地下王国,营救了被掳走的皇帝,从此改变历史进程……
  • 名臣突击

    名臣突击

    现代小秘书许明远意外穿越到正德末年。此时宣扬人性解放的西方文艺复兴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明朝却以“存天理,去人欲”的朱程理学作为统治思想。许明远机缘巧合之下遇见哲学大家王守仁,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和一个历史伟人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一个崇尚自由的人和这个充满礼教束缚的朝代会产生什么样的冲突?如同蝴蝶效应一般,许明远的出现也许会将历史的巨轮转向一个充满未知的方向!
  • 张文的大唐生活

    张文的大唐生活

    张文自杀失败穿越了,为什么?因为他女朋友是神,所以张文可以在唐朝和现代随意穿梭呢!且看张文怎么用他的能力在唐朝混的风声水起!!!
  • 左宗棠发迹史上

    左宗棠发迹史上

    在他眼里,似乎没有谁是不能得罪,就连提拔他的后台曾国藩都被他气得鼻歪嘴斜;偏偏就这么一个马大哈,40岁才进官场,一路树敌,一路升官,20年间官拜宰相,成为晚清第一重臣。会办事不会说话,这可能是他游走官场的致命缺陷,但也可能正是他秘而不宣的护身符。本书讲述左宗棠无视官场潜规则……
热门推荐
  • 无仙之诫

    无仙之诫

    天诫有训,从此天下不可有仙。而十二岁的少年秦安石,因机缘进入到了一个由女子组成的派别,由此开启了他的修仙之路。如若成仙,便是天域之中,万界之内,独一无二。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愿圣光与我同在

    愿圣光与我同在

    壮志凌云的我满怀信心地走了出去,可是自己遇到却是贪婪、自私的政治与人心;无情、残忍的出卖与背叛;脆弱、危机的王国与世界。愿爱与我同在、愿正义与我同在、愿圣光与我同在!
  • 重生大唐初年

    重生大唐初年

    赵志一个八零后的普通青年因为一次意外,重生到了唐初。为了不在像前世那样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决定奋发图强从活一回,结果不知不觉间用他那并不宽阔的肩膀,顶偏了历史的轨道。
  • 婚然心动

    婚然心动

    一场联姻,没有婚礼,更没有新郎。新婚夜,她握着红色的结婚证,一个人独守空房。婚后,他处处找茬,她一忍再忍。可直到那个女人的归来,她才终于明白,原来自己才是这场感情里的第三者……后来,他毫不留情的将离婚协议摔到了她的面前。“席慕白,如果我怀孕了呢?”“打掉!唐安,你不配拥有我的孩子!”他让她躺在冰冷的手术台上做着人流,自己却高调迎娶着心爱的女人。后来,他拦下婚车,举着枪抵上她的额头:“唐安,嫁给我和死,选一个。”然而回答他的却是一声枪响,鲜血染红了婚纱,也红了他的眼。原来你到死,也不愿意嫁给我。
  • 一人一孤岛,孤岛无孤独

    一人一孤岛,孤岛无孤独

    一个人一座孤岛,阳光碧海围绕,飞鸟为伴,却无人涉足。虽远离城市喧嚣,无悲欢离合,却也单调乏味。不知漂到哪去,在哪停留,未来一片迷茫。岛上渐渐到来各地的旅人,或匆匆路过,或驻足于此,那独一无二的记忆不将抹去。孤岛并不孤独啊,它曾经也有一片欢声笑语,一群人的狂欢,见证了一群年轻人的故事。而最后,小岛重归平静,却仍有一人不愿离去,他要常留于此,度过余生。那是她的爱人啊,她的心就是那座孤岛。从此再无孤独。
  • 星夜魔极

    星夜魔极

    这里是星夜大陆,主修星力,一个一开始就被上面层次选中的人,扑朔迷离的赌局,一枚戒指引发的一切,这个杀手之皇要怎么寻找到最终的真相。。。。
  • 血永未冷

    血永未冷

    当法贝大陆战火重燃,史无前例的大战将接踵而至,各族的勇士们再次披挂起沉重的盔甲,承接起祖辈的荣耀。染血的战袍,崩刃的长剑,破碎的盾牌,怀揣着对诸神的敬意,他们将用生命战斗,与命运抗争。胡挺,一个被命运转盘选中的异数,从平凡的地球时空来到了神奇的法贝大陆,一条尾巴注定了他的英雄宿命,英雄迟暮的兽族终因他的到来而迎来新的生命,他将带领一批血永未冷的兽族战士披荆斩棘,为这个世界带来新的转机,创造新的历史,铸就新的辉煌。在血与火的狂潮中,兽族勇士的步伐沉重而坚定,他们是诸神指定的法贝先锋军,是诸神指定的各族引路人,他们将永远追随着英雄冲锋陷阵,书写出一幕幕法贝豪情。
  • Ballads and Lyrics of Old France

    Ballads and Lyrics of Old Fr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八空论(亦十六亦十八亦十四亦十七)

    十八空论(亦十六亦十八亦十四亦十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