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当局派行政长官克劳狄率领30万军队去镇压。他们封锁了所有的路口通道。在山上,没有粮食、没有水,起义军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了冲出包围,斯巴达克命令一部分起义军在主要路口虚张声势,大喊大叫,造成要在这儿冲出去的架势。起义军的石块雨点般的飞下去,呐喊声响彻了山谷。克劳狄慌忙把部队调集在这里,准备迎战起义军。
斯巴达克却带着主力部队,在悬崖峭壁处,攀着葡萄蔓爬下了山,迂回到敌后,向克劳狄发起攻击。这时,罗马军队腹背受敌,全军大乱。克劳狄带着残军狼狈逃窜。斯巴达克率领起义军乘胜追击,一举攻占了坎佩尼亚。经过几次战役,斯巴达克的队伍已扩大到12万人,占领了古罗马南部的大部分地区。这也是“以远为近”、“声东击西”的战术。
迂回发展法
要达到一种目标,总想沿着笔直的路线走是不现实的。有时需要迂回发展。日本企业管理专家村山率先生在谈到经营中的曲与直关系时,曾以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例,说明没有艰苦的迂回,就没有日后的发展和强大。每个经营者都应看到,直中有曲,曲中有直,本来想走捷径,却往往会误入绝境,而苦心探索出的弯路则可能会使人领先到达。
图德拉原是委内瑞拉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他想做石油生意,可他既无石油界的老关系,又无雄厚的资金。于是,他采取了迂回的办法。他先从一位朋友处打听到阿根廷需要购买2000万美元的丁烷,并且又知道阿根廷的牛肉过剩;接着,他飞到西班牙,那里的造船厂正为没有人订货而发愁。他告诉西班牙人:“如果你们向我买2000万美元的牛肉,我就在你们造船厂订购一艘造价2000万美元的超级油轮。”西班牙人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建议。这样,他就把阿根廷的牛肉转手卖给了西班牙。此后,图德拉又找到一家石油公司,以购买对方2000万美元的丁烷为交换条件,让石油公司租用他在西班牙建造的超级油轮。就这样,图德拉凭着迂回的艺术,单枪匹马杀入了石油海运行列,开始了前途远大的经营。
美国有个经营百年不衰的食品公司,以绰号“番茄酱大王”闻名于世界。它的经营很有特点,它在准备选用某地区的番茄作原料之前,都要首先派专人去调查当地的气候、土壤、水质;在与农场签订完合同后,还要具体指导选种、育秧、栽培、除虫。对于食品公司来说,管这么多份外事未免显得多余。其实,正因为它采取了这样的措施,占领了优良的原料供应基地,才保障了原料质量的可靠与稳定,最终产品质量才有保证,为销售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以静求动法
静表示待时,即等待时机。动则表示趁机行动,即当机会到来后,马上采取行动。有时,事情很急时,偏偏要采取不急的办法去处理,这样一来,就可以使最初不具备的条件具备了,不成熟的时机变得成熟了。谋略中的趁便、趁乱、趁危法等,都是待时与趁机的结合。
《吕氏春秋》中有一句话,“圣人之行事,似缓而急,似迟而速,以待时。”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要等待时机。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缓慢和迟延的,而实际上则是最快的。因为时机未到,随意妄行,势必吃亏上当,大大延缓了事业的进程,欲速则不达。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名叫曹刿的人,很懂得待时的道理。有一年,齐国发兵攻打鲁国,两军在长勺交战。鲁军在曹刿的指挥下按兵不动,以逸待劳;齐军擂过三通鼓,发起了三次冲锋,鲁军均不为所动。
齐军见鲁军没有动静,以为鲁军胆怯了,不敢出战,就松懈下来。这时,曹刿突然命令鲁军冲杀过去,齐军抵挡不住,纷纷溃逃。
鲁军大胜后,鲁国国王问曹刿为什么最初按兵不动,曹刿说:“齐强鲁弱,齐军刚刚出击,士气正盛。断不可与之正面交战。第一通鼓,士气最足;但擂第二通鼓时,士气就开始下降;第三通鼓过后,士气就没有了。我们按兵不动养着士气,他们的士气消耗尽了,我再击鼓进军,我方士气正旺,所以能战胜他们。”
曹刿不愧为能够等待时机的人物。
由此可见,有了问题,马上就解决未必是好事,不仅在战场上,生活中也是如此。待时,不仅可以使自己有时间寻找机会,也会使对方在时间流逝中失去机会。
19世纪初,在法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俄皇启用了库图佐夫为大将与以拿破仑为首的法军决战。库图佐夫制定了疲敌、累敌,待时机成熟后才出兵的计划。他放弃了一些城市,慢慢退却,用拖延时间的办法来拖垮法军。一直把法军拖进了俄国可怕的冬天,拖进了零下50多度的严寒。这期间,库图佐夫组建了大批后备部队,他见反攻时机成熟,发起了迅猛的进攻,一举消灭了几十万法国大军。
§§§第4节企业管理问题的创造解决思维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就是,主体的多元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竞争;企业处在市场经济的第一线,不可避免地要卷入竞争的漩涡。人们常把商界比喻为“战场”,因而把“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类的计谋运用于企业实践。
有了竞争,创意思维才能大显身手。在企业竞争的实践中,一个好点子能够救活濒临倒闭的大公司,而一个馊主意足以让整个工厂顿时陷入危机。有经验的企业家们早就认识到“有智者事竟成”的道理。
以下,我们从“技术发明”、“战略策划”和“市场竞争”三个方面,简单地谈一谈企业实践中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的问题解决。
技术发明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现代企业发展的历史已经说明,技术在企业运作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很多情况下,一项实用技术的发明,就意味着一个企业的诞生,甚至意味着一个行业的诞生。
正因为如此,国际上的大型公司,几乎都有自己的技术研究中心,其中聚集了一批很有创新精神的发明家和工程师。他们的技术成果为企业赢得了高额利润,同时,他们在实践中也总结了不少实用的创意思维方法。此外,企业与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企业需要它们的发明成果,而高校和科研机构则需要企业的资金援助。
在技术发明的过程中,思维方法的使用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仍然能够寻出一定的规律性。有些基本的创意思维方法在很多领域都能够使用,并且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比如,在搞发明创造的时候,当沿着预定的路线走不通的时候,不妨朝反面想一想,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在实践中却很有意义。
有一位日本科学家,在提高晶体管纯度的试验中,一直采用“排除杂质”的方法,多次试验但是效果总是不理想,难以把杂质排除干净;后来,他的助手大胆提出,“能不能试一试相反的方法——加进杂质呢?”结果,他们发现了奇妙的“隧道效应”,研制出“隧道二极管”,不但荣获诺贝尔奖,而且在无线电领域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创意思维的方法种类繁多,而每个发明家的个人习惯却各有差异。一般来说,有成就的发明家总有自己惯用的某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别人看来也许毫无效果,甚至荒唐可笑;但是,他个人却能够从中获得创意的灵感。
美国发明家盖茨博士,曾经完成过数百种发明和发现。盖茨习惯用“创意沉思法”,具体过程是这样:每当他用通常的方法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他就走进一间小小的隔音室;室内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桌子上摆着笔记本、铅笔,还有室内电灯的开关。盖茨博士走进来,关紧门,坐在椅子上,熄灯。
在这种黑暗而宁静的氛围中,盖茨高度集中注意力,努力控制自己的潜意识,试图为所要解决的问题找出一个答案——无论什么样的意念性的答案。有时,他在黑暗中呆数小时而一无所获;但是,只要头脑中的创意刚一闪现,盖茨就会立即打开电灯,把这个创意写在笔记本上。
在西方,随着精神分析学的流行,利用做梦来产生创意,已经引起了思维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在科学发展史上,确实有许多技术发明都是受到梦的启发而做出的。比如,生物学家班廷在梦中设想出了胰岛素的化学结构;汤川秀树在刚入睡时构想出介子的观点;门捷列夫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说;“我在梦中看见各种元素排列成整齐的一张表,我醒来马上把这张表记下来,后来,这张表只需要订正一个地方。”
梦何以能够产生创意,其中的机制人们还不是很清楚。根据我们的理解,一个人在睡梦中,其思想中的各种思维定势被淡化了,各种框框和束缚被解除了,还有一些人所共知的“常识”之类的东西也不起作用了,因而头脑中的各种观念能够自由地加以组合,各类事物能够无拘无束地变形,使得产生新创意的可能性比清醒时更大。
在技术发明的萌芽时期,可以有意识地利用梦境来启发思路。其具体的方法应该因人而异,主要的做法是:首先要广泛地收集资料,以便为梦中的创意提供素材;还要使自己长时间地沉浸于创造的兴奋中,并且在每次入睡前进行暗示说:“今天夜里要做一个梦,在梦中想出一个新点子,解决这个难题;难题一解决马上就醒!”像这样连续暗示许多遍;最后在枕边放上纸和笔,以便刚醒来就立刻记下梦的内容;或者放一架录音机,一有新点子就马上口述录下来。决不要等到起床以后再慢慢地回忆,因为很可能梦的内容会忘得干干净净。
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组织的力量,把技术人员和创意人员召集到一起,利用“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联合攻关。一般情况下,技术人员精通某种专业,但容易受到狭隘的专业眼光的限制;而创意人员思路开阔,创新大胆,但却缺乏技术上的支持。在联合攻关的初期阶段,创意人员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多想一些巧点子乃至“怪点子”;而在攻关的后期阶段,技术人员则要大显身手,进行细致的可行性论证和实施方案的操作。在所有大型项目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都存在一个合理选配人员的问题,就是为了打破专业所形成的思维定势。
战略策划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企业的战略策划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为战略策划是以全局、整体、长期和体质性的东西为目标的。当前在国内颇为流行的“CIS策划”就是一种整体性的战略策划。
西方的企业管理专家认为,公司战略策划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主要有如下五种:
(1)本公司存在的根本理由是什么?
(2)本公司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怎样组织资源以便实现本公司的根本目的?
(4)本公司所有职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5)本公司应承担哪些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