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37000000011

第11章 忘年之交

第二天一早,霍去病再次赶到长安武库,他是专门来察看新造的六石蹶张弩的。

蹶张弩的所谓“蹶张”,意思就是用手臂无法拉开,需要坐在地上,用脚来蹬方能把弦张开。这种强弩显然比普通的臂张弩强大多了,今天霍去病亲自试了一下,六石蹶张弩的一箭射出,成功地穿透了位于一百三十丈外的木板!(注:当时的六石相当于现在的180公斤,一丈为现在的2.3米)这个威力几乎是普通弩的两倍了。

接待霍去病的那个武库官员心中一直在嘀咕着,因为他想不明白,眼前这个骑兵将领为何对蹶张弩如此感兴趣呢?蹶张弩明摆着是为步兵设计的嘛,对骑兵来说,坐在地上张弦显然不现实嘛!而且其他的骑兵将领,不都是一直使用臂张弩的嘛!

而霍去病早就已经考虑过了此节,只见他让一个亲兵上马,把弩递了过去,随即命令:“右脚脱蹬,在身体右侧用单腿张弦,试试看行不行?”

那个亲兵名叫赵永,生得孔武有力,在马上双手抓弦,右脚踩着弩臂用力一蹬,成功地把弦张好了,“没问题!”

“马跑起来呢?”霍去病又问,随即自己答道:“练呗!”

随后他自己也试了一番,体会着哪里可能有问题,过了一会儿,他对那个武库官员说道:“给我们配的蹶张弩需要做一点修改……”

一闻此言,那个官员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紧张警惕的神情,霍去病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不难,就是要在弩臂正中这里拴一个绳套,因为我们骑兵在马上颠簸,很难保证每次都能蹬到正中的位置,而如果有个绳套,直接蹬这个绳套就可以了……”

一听只是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改动,那个武库官员总算放松下来了,没想到霍去病却是一丝不苟,虽然只是一个绳套,他却从材质到尺寸列出了各种细节要求,听着听着,那个官员的脸色慢慢地又苦了起来。

离开武库之后,霍去病原本打算回营的,但是看看天色尚早,就决定先去找张骞了。

太中大夫张骞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十七年前,登基刚刚一年的刘彻得知匈奴人在西方有一个仇家,族名叫做月氏,月氏人原本在祁连山一带游牧,后来被匈奴人驱逐了,匈奴单于甚至割了月氏王的头颅,拿颅骨做成了酒杯。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刘彻有了联合月氏共击匈奴的构想,因此派张骞出使去寻找月氏人。那时的张骞年方二十五岁,不幸的是他出发不久,在经过河西走廊时就被控制此地的匈奴人扣留了,这一扣就是整整十年,张骞矢志不忘使命,最后终于设法逃脱,历尽艰险到达了月氏,只可惜月氏部族已经远迁,无意再与匈奴为敌。

张骞一去十三年,就在所有人都快把他忘记的时候,他回来了。虽然月氏无意与汉朝联手攻击匈奴,但张骞带回的大量信息却是弥足珍贵,而且了解到西域的各种情况,更给了刘彻很大的启发。

归国四年来,张骞的故事早已传遍朝野成为佳话,去年他更是被封为博望侯,这个封号自然是取“博广瞻望”之意。很多人都愿意来找他谈论,因为可以听到许多异域的风情。张骞的口才很好,不过在所有事情对所有人讲了一遍又一遍之后,他也就有些懒得多言了,但唯独对霍去病,他却从不敷衍。

霍去病喜欢找张骞,主要是因为对方滞留匈奴长达十年,对匈奴人的了解非常之多,这正是他最为关心的内容。他们两人尽管年纪相差了二十四岁,但却颇能互相欣赏,因为他们俩的性格颇有相似之处:张骞敢于远赴绝域去寻找大月氏,霍去病敢于只带八百人千里奔袭,他们都是极有胆色之人,惺惺相惜是很自然的。只不过张骞已经人到中年,早就历练得沉稳成熟了,而霍去病还在锋芒毕露的年纪而已。

张骞两年多前第一次见到霍去病时,是卫青请他来给汉军诸将讲述匈奴见闻,那时的他,在大将军面前给这么多的成名将领“上课”,心里还是诚惶诚恐的,但对于敬陪末座的年轻的票姚校尉,一开始他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不过他很快就发现,那些拗口的匈奴人名、匈奴地名,别的将领记不住,只有票姚校尉总是过耳不忘,而且票姚校尉问出来的问题也跟别人不同,比如若是说到某条河,一般人最多会问水有多深、水面有多宽,而他却会问“此河的水流速度有多快?”或者是“不同季节的水量差别有多大?”

有一次众人聊天时说起来,都认为从远处判断进山该走哪个山谷是个难题,因为进山最好沿着河水走,而远处是看不出一座山谷里有什么样的河流的。此时霍去病却说道:“虽然看不到有什么河,但谷口还是应该有明显印记的。因为河水夹带泥沙冲出山谷,在谷口外流速骤降,必然泥沙淤积,左边淤高则河水往右流,右边淤高则河水往左流,因此从远处看,这样的谷口大约能看到三角形的痕迹。常年有水的河流,三角形可能大些,否则三角形可能小些。”

张骞一听这话,不由得又惊又佩,因为他回想起来,当年自己在大漠戈壁上行路时,遥望远山,确实曾多次看到过类似景象(注:现代地理学名为洪积扇)。只是自己虽然亲眼见过,却从未留心思考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真不知道这位从没见过实景的人,究竟是怎么推想出来的。

还有一次,大家聊起了出兵季节,有的将领说,夏天有个不利条件,在草原上会被成团的蚊子叮咬,因此夜间不能露营。众人纷纷附和,没想到霍去病却说:“那是漠南草原,我料祁连山里的草原不会如此,夏天应无蚊虫。”

见众人诧异,他解释了一下,“祁连山里的河流,其水源与漠南草原不同,乃是来自附近的雪山融水,所以即使在盛夏水温也应该极低,接近于其他地方开春雪化时的水温,蚊虫定然不能在这样的水中繁衍。”

张骞听了这番话,又是颇有五体投地之感,自己亲眼见过自然不足为奇,真不明白这个人根本未曾亲身去过,仅凭着一副头脑,却如何能推想得这般有理有据、细致入微。

今天霍去病一进门,张骞就喜出望外地笑道:“你来得正好!快来看看这个!”

霍去病顺着对方手指的方向一看,只见黑漆书案上铺着一张素色的绢帛,绢帛上面绘制着一幅地图,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列绵长的山脉,“祁连山”三个黑字分外醒目,他不由得问道:“这绘的就是河西吗?”

张骞点了点头,笑着叹道:“最近一年收集的信息全在上面了,费了不少力气,也算是一幅心血之作哪!”

霍去病知道,张骞名义上任职太中大夫,实际上圣上派给他的一个重要任务,却是负责搜集西边和北边的情报资料、地理信息,而张骞为了这个任务也甚是卖力,经常去找商队打听消息,眼前的地图应该就是他的成果了。

霍去病正在这幅地图之前反复流连,只听对方笑道:“不要心急,我给你留了一份副本,你可以带回去细看。”

他赶紧接过道谢,却听张骞又长叹了一声,“唉!这幅图还是太粗略了!估计舛误之处还有很多。河西被匈奴人控制着,所有的商队皆是分段转手贸易,根本没有能走完全程的,所有的地名地标、道路里程也都是口口相传的,第一手的资料还是太少了!”

霍去病安慰他道:“我知道你心里着急,恨不得能像鸟一样飞起来看看。虽然今日我们无法前去,但我们华夏人的祖先却应该是去过的,《尚书》中有《禹贡》,《山海经》中也描绘过那些地方,必定不是无稽之谈。我在天禄阁和石渠阁翻书的时候,曾见目录里有《神农地形图》和《黄帝九州图》,只可惜仅存其名,未见其书。”

他所说的天禄阁、石渠阁,均位于未央宫内,都是皇家的藏书阁,国家的文史档案和重要典籍皆藏于那里。霍去病自幼出入宫廷,当然会经常去那里翻看,要不然深宫对他能有什么吸引力呢?实际上,能自幼出入皇家藏书阁,对他这种资质的人来说,实在是一桩极大的幸运之事。只可惜先秦的诗书典籍和诸子著作,先后经历了战国末年的战乱、秦始皇的焚书、项羽的火烧咸阳宫,屡遭劫难、损失重大,即便皇家藏书也多数都是残缺不全的,《神农地形图》与《黄帝九州图》的失传并不是什么特例。

听霍去病说到这里,张骞却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对了,你这一语倒提醒了我。我听说南山深处有一位隐者吕老夫子,此人学问极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特别是他那一门的传承极其古老不凡,这一类的问题也许可以向他请教一下。而且,说不定他们那里还会保存有一些地理方面的古籍。”

霍去病道:“既然他们是隐在深山里,那么确实可能保存有未焚之书。”

的确,本朝以来废除秦始皇定下的“挟书律”,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才陆续地征集和恢复了一批旧典,他们所期望的古代地理资料,也许只有在这类民间隐者那里,才可能还有些保存了。

忽然张骞又想起了什么,“对了,据说张子房就是出自他们这一门的。”

霍去病很有兴趣地问道:“张子房?真的吗?”

他们口中的张子房,其实就是张良。张良是本朝开国元勋,“汉初三杰”之一,高祖刘邦的主要谋臣,曾被高祖赞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此人德智兼备,进能建功立业、退可明哲保身,后世之人无不景仰,一提到他,自然引起了霍去病的注意。

“不是说张良的学问,是受自黄石公的太公兵法吗?”

张骞回答道:“不错,但是黄石公也有师门啊,此门至今还有传人也不足为奇嘛!”

霍去病笑道:“张子房的师门,我倒是真的很感兴趣,如果有机会,别忘了带我也去见识见识。”

张骞一口答应道:“那是自然。”

同类推荐
  • 淼焱来峰

    淼焱来峰

    三国争天下,一统归司马。司马后氏不务正业,只懂吃喝玩乐。无论统治者如何,反臣忠臣依然存在……艾老头说:他们三个是完全不同的人,王颙重情,舍身忘死,但为君故。徐离溢横尚志,上下四方,唯求驰骋。嵇绍有常人少有的冷静,人却不会完美,他又少了些许睿智。
  • 大昏君

    大昏君

    打工仔叶天穿越了,醒来后发觉自已竟然是一国之君。当皇帝的感觉就是爽,酒池肉林,爱江山,更爱美人。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 重筑大国魂

    重筑大国魂

    当激情只代表娱乐,当泪水只为悲痛,当挥洒的热血换不来一丝怜悯,当奉献等于嘲讽。纯粹的东西已经掺入了杂质,杜子轩,这个平凡平庸,骨子里却又极端民族主义的人,迷失,又获得了新生。民国,血与泪的交融。没有轻松得来的胜利,也没有无所不能的本领,更没有想当然的纵横驰骋。有的,是血、泪、感动、爱恨与情仇。望我们不再健忘,焕发久逝的激情,凝聚正能量。也希望我们,能在这真实与虚幻中寻找逝去的敬仰,唤回——迷失的所有。
  • 村长的一辈子

    村长的一辈子

    郝树人,好树。大旺村的村长,是附近村子少有的俊后生,这周围村子的大姑娘小媳妇,都有事没事的找村长,甚至连寡妇家的鸡丢了,都要先找村长问问:“郝村长?你这有鸡吧?”为什么他如此受欢迎?因为他可是拥有虚空血魔之力的男人!!
  • 惊梦2000

    惊梦2000

    大汉辉煌盛世的背后是血战累累的白骨,刘彻乃赤彘下凡,宫廷争位血雨腥风,雄才大略,打下万里如画江山。公主阳信非史所言,与男主角古今合资,痴爱缠绵。卫青本是29军大刀队的排长,大刀横扫,匈奴尽伏!最不思议的是——汉景帝,居然是某地委书记误穿西汉!被某新型导弹因失误发射到西汉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赵子谦,就因说了一个手机段子,被阳信公主闪电般的搞成了情夫,在他时时刻刻想回到自己的时代的时候,遇见了在他之前穿越过来的29军大刀敢死队的排长。当他以为历史还是原来的历史的时候,汉景帝——一个老牌穿越者却交给他一项任务。从此,发生了一系列荒唐的稀里花啦的事情......
热门推荐
  • 婚后试爱,恶魔老公心尖宠

    婚后试爱,恶魔老公心尖宠

    “过来!”男人缓缓解开皮带。她乖乖过去,抬脚,给了他致命一击。男人铁青着脸,将她扑倒,笑得腹黑邪魅:“女人,这里不用脚。来,我教你……”她野性不驯,他凶猛难挡。世人眼中他矜贵冷漠,在她眼中,他就是一无耻毒蛇猛兽。他宠她入骨,却也恨她透骨。水火不容的他们,因一纸婚约,被囚禁在婚姻这座坟墓里,互相撕咬,抵死缠绵。她逃,他狠。“江绯色,在跑老子把你弄得三天三夜下不了床!”最情深的爱,就是捧在手心含在嘴里,虐你心上你身——
  • 环游魔法世界

    环游魔法世界

    魔法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未知的地域,从发明这个词语的那时起,对于它的向往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之中.在这本书中我将把它当作一个真实世界来描写,不再是一家独大,也不是纯11作品.故事中描写的是一个学的东西都还给老师了,生活是只能在家靠父母,只有生活阅历很强的人,到魔法世界重生后所发生的故事,让我们跟着这样一个人去游览那个世界的风土人情,探索魔法世界的丰富宝藏!
  • 战宿

    战宿

    宿修不朽,战天斗地。这是一个宿修者的世界,另类的修法,塑造传奇的故事。一个边关的小兵,严肃时,他有惊慑四座的王者气息;修练时,他是惊才绝艳的天才;和和气气的时候,他的微笑依然令人心惊胆战。他只是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魔宿」而已,这足以改变他的命运。且看魔宿如何成长为不朽神话。
  • 青鸿剑仙

    青鸿剑仙

    仙路漫漫,大道苍茫。九域神州,任我逍遥。紫云少年陆恒得青鸿遗宝,机缘巧合下踏上仙路。入宗门,拜仙师,青鸿一剑断乾坤。斩邪魔,夺机缘,万法通天破苍穹。且看少年陆恒如何步步为营,笑傲神州,登上那虚无缥缈的仙界之巅。
  • 一渡一浮生

    一渡一浮生

    五百年,在妖看来,不算长,却也不短,足够攒集百年修为,却也足够遗忘了前尘往事......阿殊做了五百年的梦,醉了五百年,什么经年旧事,且忘了罢,浮生长恨欢娱少,游戏人间去也~
  • 薇蕨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薇蕨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谁说机器不能卖萌

    谁说机器不能卖萌

    洛染沫是一个三十世纪被研究出来的新型机器人,在当时社会都是独一无二的终极武器。这样的她却一不小心穿越到了二十一世纪,开始了她假装人类的故事。本文笑点颇多,女强男更强,强强联手。
  • 一个大学生的平凡生活

    一个大学生的平凡生活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我从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家乡来到了数千公里外的武汉。像我这样的年轻人,之所以会来到这个中部的城市,目的无非是求学或者外出务工,一个大学生平凡且奇遇的生活!
  • 黄皮书

    黄皮书

    这本书有那么点古董的知识。还有一点门派的来历,一点民间的蒙人的戏法。一些在抗日中的铁血往事,一些国宝的传奇命运。一些编出来的妖魔鬼怪,一些商海中的尔虞我诈。仅此而已!
  • 异界刀圣

    异界刀圣

    身为大漠至尊刀客,林风在与扶桑武士决战中同归于尽,却灵魂不灭穿越到异世!在这个充满魔法斗气的世界他如何展现属于刀客的尊严,面对纷杂多样的种族他该怎样与之相处,当他得知所有的一切都只不过是神魔的游戏时他该何去何从,是卑躬曲膝还是挺起胸膛实现他曾经的诺言,我要让这天遮不住自己的双眼,让这大地臣服在自己的脚下,让神魔在自己面前瑟瑟发抖,让自己的刀道在这个世界上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