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76100000028

第28章 阿难陀

如是我闻

一时。尊者阿难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时。尊者阿难告诸比丘。尊者富留那弥多罗尼子年少初出家时。常说深法。作如是言。阿难。生法计是我。非不生。阿难。云何于生法计是我。非不生。色生。生是我。非不生。受.想.行.识生。生是我。非不生。譬如士夫手执明镜及净水镜。自见面生。生故见。非不生。是故。阿难。色生。生故计是我。非不生。如是受.想.行.识生。生故计是我。非不生。云何。阿难。色是常耶。为无常耶。答曰。无常

又问。无常者。是苦耶。答曰。是苦。又问。若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圣弟子于中复计我.异我.相在不。答曰。不也。如是受.想.行.识为是常耶。为无常耶。答曰。无常。若无常。是苦耶。答曰。是苦

又问。若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于中宁复计我.异我.相在不。答曰。不也

阿难。是故。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实知。如实观察不。如是观者。圣弟子于色生厌.离欲.解脱。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是受.想.行.识。生厌.离欲.解脱。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诸比丘当知。彼尊者于我有大饶益。我从彼尊者所闻法已。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我从是来。常以此法为四众说。非余外道.沙门.婆罗门出家者说

注解:

佛陀有两个弟弟很容易搞混,一个是同父异母的难陀,一个是堂弟,提婆达多的弟弟,本经悟道的主角阿难陀,以多闻第一著名。阿难陀因为他担任佛陀的秘书,所以知名度反而更高。相比之下,难陀却因为两个漂亮的女人而出名。

其实八卦一点地说,两人都是超级帅哥。曹雪芹描写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笔者臆测,恐怕正是拿阿难陀当了模特,因为文殊菩萨赞叹阿难陀“相如秋满月,眼似净莲华”。至于难陀,佛陀的亲弟弟,只比佛的三十二相好少了两相,更不用说。

当然,这些可能都是宗教形象,好比基督教那些漂亮的油画,圣母玛利亚什么的,美得一塌糊涂。而现实中,即便是佛陀,是不是丈六金身呢?学过前面的章节就知道,一位婆罗门远远看见佛陀走过来,却大喊,“嘿,嘿,停下,你个低贱的领群特。”

学过二十亿耳尊者的上一章,我们就知道,一个人是否圣者,是否真正解脱,和相貌没有绝对关系,因为贪嗔痴尽,六处解脱,大多是内心成就。

言归正传,本经是阿难陀尊者回顾自己悟道的经过,其导师是第十二章末尾说到的富楼那,这里叫富留那弥多罗尼子。

本经的难点,“生法计是我。非不生”,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南传经文的,把“生法”表述为执取之法,亦即这句话是说:对于生起的现象,我们就会计执那就是我;但是我们若不先去执取的话,它是不会生起的。

另一种,则是把“生法计是我”理解为“计蕴是我”,那么,非生,就是离蕴是我了,两者相反。

以下转载帕奥禅师《正念之道》中关于阿难悟道和证阿罗汉的详细过程与内涵,以资参考:

在佛陀成道后度过第一次雨季安居之后,他回到故乡迦毘罗卫城。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他离开迦毘罗卫城,途中停留在一个芒果园里休息。有六位释迦族的王子在那个芒果园中跟随佛陀出家,包括阿难尊者在内。从佛陀那里学习禅修的法门之后,他们就前往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度过出家后的第一次雨季安居。那时阿难尊者精进地修行止观,并且就在安居期间证悟初果须陀洹。他是如何证悟的呢?

阿难尊者精通八定,并且善于修行身至念业处。什么是身至念业处呢?在《中部.后五十经篇》里的《身至念经》中,佛陀教导身至念业处,包括安般念、四威仪、正知、三十二身分、四界分别观、九种坟场观、四种禅那、五神通、依四圣谛而灭除烦恼。因此可知身至念业处并不只是三十二身分而已,也包括其它的修行法门。阿难尊者就是专注于修行身至念业处。他以禅那为基础,进一步观照内外的究竟色法、内外的究竟名法、内外的究竟名色法以及分辨内外的究竟名色法没有人、我、众生,并且观照名色法的因,也就是修行缘起法以透视因果关系:过去世的五种因造成现在世的五蕴,现在世的五种因造成未来世的五蕴等等。从《长部》的《大因缘经》中,我们可以得知阿难尊者精通于观照缘起法。观照缘起法之后,他观照名色法及其因为无常、苦、无我。在那次雨季安居中,阿难尊者就是如此精进地修行止禅与观禅。

在《身至念经》中佛陀教导说,如果有系统地修行身至念业处,禅修者可以证得五种世间神通及出世间的四道与四果。要证得神通必须先以十四种方式来精通十遍与八定,因此这些修行法也都包括在身至念业处中。当阿难尊者证悟圣果的观智将要成熟时,他得以听闻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尊者(满慈子)说一部简短的经,那即是《相应部》中《蕴品相应》的《阿难陀经》。

在那部经中,富楼那尊者以镜子为譬喻来说法。譬如有人站在镜子前面,他可以清楚地在镜子里看见自己的影像。那个影像是谁呢?我们能否说那个影像是他、他的或他的自我呢?不能。为什么呢?如果那个影像真的是他,那么当镜子移动时,他也会跟着移动。然而事实上,当镜子移动时,那个影像只会消失,不会跟着移动,因此那个影像不是他、他的等等。只是因为有身体与镜子的缘故,所以才有影像暂时出现。同样地,五蕴只是依靠因缘和合的缘故而暂时存在,它们不是他、他的或他的自我。

再举个例子来说。假设现在我面对着一片玻璃门,门上显现出我的影像。如果有人用枪射击我的影像,我是否会死呢?不会。如果那个影像真的是我,那么我应该会死。然而我并不会因为他射击那影像而死,由此可知那个影像不是我。同样的道理,五蕴只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法,它们一生即灭,不是我、我的或我的自我,也不是你、你的或你的自我。再者,如果五蕴真的是你的,那么五蕴应当会听从你的指挥:你要它们变美丽,它们就会变美丽;要它们变长,它们就会变长;要它们变短,它们就会变短。五蕴能如此听你指挥吗?不能。五蕴不会顺从你的意愿而改变,因为它们不是你的。

接着,富楼那尊者问阿难尊者好几个问题。首先他问说:「阿难,色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阿难尊者回答说:「无常的,尊者。」那时,阿难尊者清楚地了知色法的无常本质。他并非不知而假称为知,因为听完那部经之后,阿难尊者就会证悟须陀洹道果,如果他在当时说谎的话,就不可能在听经之后证悟圣果。因此阿难尊者是在清楚地了知色法为无常的情况下才如此回答的。接着富楼那尊者问说:「既然色是无常的,那么它是乐的还是苦的呢?」阿难尊者回答说:「苦的,尊者。」由此可知阿难尊者了知色法的苦本质。富楼那尊者又问:「既然色是无常的、苦的,那么能否说色是我、我的或我的自我呢?」阿难尊者回答说:「不能,尊者。」由此可知阿难尊者了知色法的无我本质。这些问答显示阿难尊者彻底地了知色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以同样的方式,富楼那尊者又问了受、想、行、识这四蕴,阿难尊者也一一给予了相同的答案。由此可知,当时阿难尊者彻底地了知五蕴及它们的无常、苦、无我三相。

问过这些问题之后,富楼那尊者教导阿难尊者再度修行观禅。他如何教导呢?他说:「贤友阿难,你必须照见十一种色蕴为无常、苦、无我。那十一种呢?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内在的、外在的、粗的、细的、低劣的、优胜的、远的、近的。这十一种色蕴都是无常、苦、无我的,不是我、我的或我的自我。」

阿难尊者当下就依照教导而修行。他能够清楚地观照这十一种色蕴为无常、苦、无我。然后富楼那尊者以同样的方式教导十一种受蕴、想蕴、行蕴及识蕴,阿难尊者当下一一地依照教导而观照。如此,他能够清楚地照见这十一种五蕴为无常、苦、无我。当富楼那尊者说完这部经时,阿难尊者证得了初果须陀洹,能以须陀洹道智与果智来了知涅盘。

。。。。。。

证悟须陀洹果之后,他仍然一有机会就精进地修行止观,如此经历了四十四年。举一个明显的例子来说:有一天阿难尊者与佛陀住在一个森林里。白天的时候,阿难尊者顺逆地观照缘起法。他能够清楚地照见因果关系,并且能观照十二缘起支为无常、苦、无我。在傍晚的时候,他来见佛陀,禀告说:「虽然世尊说缘起法很深奥,但是对我而言,缘起法很容易。」佛陀对他说:「阿难,不要如此说。如果不能以三种遍知来了知缘起,就无法解脱生死轮回。」注释者解释《大因缘经》里佛陀的这段话说:「如果不能以观智来了知缘起法,则无法解脱生死轮回。」这是非常重要的指导。如果想要解脱生死轮回,你就必须以观智来了知缘起。如何才能以观智了知缘起呢?首先必须培育定力,其次必须观照内外的名色法,然后才能观照缘起法。

尽管阿难尊者一有机会就努力观照十一种五蕴为无常、苦、无我,但是他未能在那四十四年中证得更高的果位。佛陀般涅盘之后,在第一次三藏圣典结集的前一夜,阿难尊者又勇猛精进地修行身至念业处。前面已谈过身至念业处包括安般念、四威仪、正知、四界分别观、三十二身分、九种坟场观等法门。当天晚上,阿难尊者精进地修行,尤其是行禅。行走的时候应当如何修行呢?应当观照(一)带动的色法、(二)被带动的色法、(三)造成身体动作的心。带动与被带动的色法是色蕴,造成身体动作的心包括四种名蕴,总共是五蕴。行走时他观照五蕴、五蕴的因,及观照五蕴与其因无常、苦、无我的本质。阿难尊者整夜精进地如此观照。

由于一心想在隔天三藏结集开始之前证悟阿罗汉果,所以阿难尊者非常精进地修行。但是由于精进根太强,因此他无法达到更高的成就。于是他放松身心,准备躺下来休息一下。在躺下的时候,他仍然观照着行法无常、苦、无我的本质。由于他将精进稍微放松,所以精进根与定根达到平衡,结果他在躺下的动作中证悟了阿罗汉果。

同类推荐
  • 绿色恐怖

    绿色恐怖

    退役军人张律夜探荒庙,恐怖过后,他几乎相信同事王炯的话,于是军人的特有勇气使他想成为被魔影笼罩的这个小镇的拯救者,然而,荒庙背后的不仅是令人胆寒,更多是迷雾,案情最后似乎水落石出,张律依然徘徊在或人或鬼之间。
  • 英雄联盟之游戏人生

    英雄联盟之游戏人生

    曾经以为人生没了你,便只剩下游戏。你终于走了,我却舍了游戏去寻你。你在哪里?我的挚爱,我正在寻你!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狗血!请支持我的《英雄崛起》!链接:http://www.*****.com/?read/book/59344429。html
  • 用诗记载当前的故事

    用诗记载当前的故事

    也没多少爱好,偶尔写几首小诗,想找几个读者。听读者的故事,用诗记录下来。
  • 觉醒Awakening

    觉醒Awakening

    梦想是自己的,怎能为他人言行而轻易放弃。远方是清晰的,怎能因路途遥远而疲倦怠慢。未来是光明的,怎能因短暂暴雨而放弃温暖阳光。
  • 鸟样大学

    鸟样大学

    “两岸文学PK大赛”没有上大学之前,叶岩听着过来人的侃侃而谈,以为上了大学就像站在树枝上无忧无虑欢唱的小鸟,可等到自己真正体验之后,才发现并不仅仅如此。
热门推荐
  • 生化之血纹

    生化之血纹

    病毒爆发,生化来临,一切的一切都超出人类的预料,原来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什么时候成为了猎物!血纹的神秘出世能否拯救这个正在凋零的地球,血纹是恶魔的象征还是上帝赐予人类的希望,当大地上成为丧尸们的狩猎场,当海洋成为变异兽的海洋,当天空已经变粉红色,人类又该怎么办,是就此沉沦,还是奋起反抗!一个默默无闻的高中生掌握了未知的生化力量又该怎么办,成为强者?独守一方天地?亦或独自逍遥?
  • 异界梦之战

    异界梦之战

    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这里有欢乐,有泪水。一个少年无缘无故的出现在另一个世界,这里充满了血腥的战争,这里没有灵力、没有斗气,但这里却是有等级和灵魂境界的限制。少年和他的伙伴们在这个世界里杀戮,拥有七大灵兽和七大神王的帮助,他们会做出如何的选择,是毁灭世界还是改变世界?古代遗留下来的恶魔封印又是怎么回事?拥有神秘力量的上古灵石又是什么意思?这一切的一切又将是怎么样的结果?新人,写不好请多多谅解,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投票和点击表示鼓励,我也会有更大的动力,我还是学生,只能在双休日更新,敬请谅解。
  • 洪荒之星辰魔神

    洪荒之星辰魔神

    混沌初生,混沌之中一片片灰蒙蒙的景色,三千混沌魔神孕育而出,一个拥有后世记忆的少年返回混沌继承了混沌魔神身份,自知混沌魔神多数陨落的他能否存活?敬请期待。ps:暂时更新可能不稳定,致歉!暑假定然不会。。
  • 我是恶灵

    我是恶灵

    世上常有千年厉鬼和千年僵尸的传说,人死后,魂魄可以化作厉鬼,千年不散,尸体可以变为僵尸,万年不腐。那么身为万灵之长的人类,为何百年之后便会烟消云散。为了得到永生,我宁愿化作厉鬼恶灵,哪怕丧尽天良,天诛地灭。
  • 神鬼玄谈

    神鬼玄谈

    众生平等,每个生灵,都在演绎着自己的故事,人类,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支。繁华的都市,掩盖着有无数的肮脏,人类的文明,建立在地球的衰败之上,这世界,该灭亡还是该存在,让生灵自己做个了断吧。过去的,总要留个印记。神鬼玄谈,涉及三界众生,演绎怪力乱神,诠释生灵最美的故事。
  • 必知的网络科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必知的网络科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校草的冰冷校花

    校草的冰冷校花

    她是白氏的千金,他是凌氏千金。他们。。。。
  • 樱花落在你的掌心

    樱花落在你的掌心

    一段旷世爱恋,两个身负血海深仇的人。经历重重阻隔,能否在一起。青梅竹马,能否不再别离。樱花又落了,墨樱,你还好吗?
  • Alwayswithme

    Alwayswithme

    初尚。多好的名字,多希望也能像这名字一样,回到最初。若是从未遇见过他们,又会是什么光景?总之比现在好。刀光凌厉,在角落里独自泛起。她坐在黑暗里,轻轻靠在破旧的柜子上,死了,你们什么都不用还了,一了百了。手中的刀突然被抽去。“江初尚!为什么为了他伤害自己!为什么不再给我一次机会!”他红了眼,她却只是微笑。“给你机会?你和他又有什么不同!都哄着一个傻子,哄了那么久,乐此不疲。”“你不想活了是吧?那我陪你。”刀子紧紧贴在他的手臂上。“好啊,省的我一个人孤单了。”她嗓子沙哑。
  • 文化传播产业建设

    文化传播产业建设

    先进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荟萃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而且是高尚道德的凝聚和时代精神的升华。对于国家、民族和社会、政党,先进文化就是灵魂,就是导向,就是旗帜。它在特定的经济、政治、社会基础上产生,同时又以其特殊的方式给予经济、政治、社会以巨大的影响和有力的促进。先进文化的这种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它必须具有不断探求和不断创新的时代品格,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