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8800000033

第33章 民族乐派(1)

18-19世纪,意大利、法国、德国和奥地利是欧洲音乐艺术大国,其中,意大利、法国的歌剧,德国、奥地利的器乐,分别作为其他国家同类型音乐创作发展的风向标。

在19世纪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推动下,从19世纪中叶开始,许多音乐家的民族民主意识普遍增强,建立本国民族音乐体系的呼声空前高涨。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投入到收集、整理和研究民族民间音乐的工作中,努力创作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

民族乐派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和爱国思想,他们以复兴民族音乐文化为己任,强调以民族特色的音乐创作来提升本民族音乐艺术的国际地位。他们极力摆脱音乐艺术大国既成的共性创作原则的束缚,积极倡导富于本民族个性特色的音乐创作,努力将个人的音乐创作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复兴事业联系在一起。他们作品的民族性可大致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 内容的民族性。常常以民族的历史、英雄、风俗、山川、田园等为题材进行构思,以激发听众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2. 形式的民族性。充分借鉴或采纳民族民间音乐为素材进行创作,使作品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民族乐派兴起于19世纪下叶,从东欧开始并扩展至西欧。它是浪漫乐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一直延伸至20世纪上叶。民族乐派音乐中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作品注重引用民族民间音调、节奏等基本素材方面,而其所采用的创作手法、音乐体裁、审美观念等方面,则与浪漫乐派基本一致。

民族乐派若按其所在国家主要可分为东欧和西欧两个发展区域;若按其所在的时间则可分为19世纪和20世纪两个发展阶段。东欧民族乐派大体可分为:俄罗斯的民族乐派、捷克民族乐派、匈牙利民族乐派、波兰民族乐派、挪威民族乐派、芬兰民族乐派、罗马尼亚民族乐派等;西欧民族乐派大体可分为:英国民族乐派、法国民族乐派、西班牙民族乐派等。民族主义音乐创作观念不仅成为19世纪下叶欧洲艺术音乐的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且对20世纪世界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一节 民族乐派的主流

一、俄罗斯民族乐派

17世纪以后形成的俄罗斯是东欧最大的国家,约占东欧面积的2/3。17世纪以前,这个地区由若干小国构成。10世纪,拜占庭基督教传入该地区,拜占庭教会音乐也随之传入,17世纪以前,教会音乐是该地区唯一的专业音乐。17-18世纪,俄罗斯的世俗音乐创作迅速发展,特别是18世纪中叶,意大利和法国的歌剧团相继来到俄罗斯进行演出,促使俄罗斯出现了最早的西欧式的管弦乐队和歌剧院,出现了许多从意大利等西欧国家前来就职的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他们成为当时俄罗斯城市商业化演出的主角。18下叶至19世纪中叶,俄罗斯人开始意识到建立自己音乐艺术家队伍的重要性,开始把的目光投向西欧,随之一批批具有音乐天赋的年轻人不断地涌向意大利、德国、奥地利、法国等西欧国家,到那里去学习和研究西方音乐艺术,其中不少人学成归国,为祖国效力,格林卡、安东·鲁宾斯坦(A.G.Rubinstein,1829-1894)、尼古拉·鲁宾斯坦(N. Rubinstein,1835-1881)等可谓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在19世纪中叶创作的一系列音乐作品,成为近代俄罗斯专业音乐艺术崛起的标志。

在19世纪俄罗斯音乐家群体中,格林卡、达尔戈梅斯基(A.S.Dargomijsky,1813-1869)五人团等成功地将西欧的音乐艺术体裁、作曲技巧等元素与俄罗斯民间音乐元素相结合,成为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安东·鲁宾斯坦、尼古拉·鲁宾斯坦则将西欧古典-浪漫主义音乐艺术引入俄罗斯,并分别建立了俄罗斯最早的两所高等音乐专业教育机构——彼得堡音乐学院(1862年建立)和莫斯科音乐学院(1866年建立),并培养出柴科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格拉祖诺夫等优秀音乐家。鲁宾斯坦兄弟是近代俄罗斯“学院派”的奠基人。在民族乐派和学院派的共同努力下,19世纪下叶俄罗斯音乐艺术水平快速提高,并进入欧洲的音乐大国之列。

俄罗斯民族乐派出现于19世纪中叶,他们是近代俄罗斯音乐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成功地将西欧专业作曲技巧和俄罗斯民间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一大批举世瞩目的音乐艺术品。

1. 格林卡

格林卡(M·I·Glinka,1804-1857),俄罗斯作曲家。出生于斯摩梭斯克省诺沃斯巴斯克村的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喜爱民歌,深受乡村民间音乐熏陶。1818-1822年在彼得堡一所贵族寄宿学校就读,一方面学习基础文化知识,一方面学习唱歌、钢琴、作曲等。毕业后就职于政府机构。19世纪20年代,他相继创作出一批沙龙风格的器乐小品和艺术歌曲。1830-1834年间,格林卡先后前往意大利、奥地利、德国等地学习音乐。他在艰苦努力地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系统地掌握了意大利歌剧、德-奥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技法,激发出创作俄罗斯民族风格歌剧的强烈愿望。1834年回到俄罗斯后,格林卡潜心于他的民族风格音乐探索与创作。其首部歌剧《伊凡·苏萨宁》于1836年完成,并于当年11月27日在彼得堡皇家大剧院首演成功。由于歌剧的主角是农民,歌剧音乐主题具有强烈的俄罗斯民歌风格,因而该歌剧被当时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一些人讽刺为“马车夫的音乐”。不过,该歌剧得到俄罗斯文化界和广大民众的广泛好评,也得到沙皇尼古拉一世的肯定,沙皇遂将歌剧名称改成《为沙皇效忠》。在首部歌剧上演后不久,格林卡被召入宫廷任唱诗班乐长。1839-1840年间,他先后完成了声乐套曲《告别彼得堡》,艺术歌曲《记得那美妙的瞬间》、《心中燃烧着希望的火焰》等作品。1842年,他完成了第二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1844-1847年先后赴法国和西班牙巡演自己的作品,考察当地的文化生活和乡土音乐,创作了一些带有异国情调的浪漫主义音乐作品。1848年回国,并于当年完成管弦乐《马德里之夜序曲》和《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1856年赴柏林研究古代音乐,同年完成管弦乐《幻想圆舞曲》。1848年后他居无定所,四处漂泊。1857年病逝于柏林。

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俄罗斯第一位享誉世界的作曲家。格林卡的创作植根于俄罗斯民间音乐,作品融合了西欧传统作曲技巧、俄罗斯民间音乐元素以及俄国城市音乐文化的养分。格林卡的创作体裁广泛,包括歌剧、戏剧音乐、交响音乐、室内乐、钢琴曲、艺术歌曲等。其中最突出的创作领域是歌剧。他的两部歌剧《伊凡·苏萨宁》和《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不仅是俄罗斯歌剧宝库中的珍品,而且是世界歌剧史上的杰作。其中,《伊凡·苏萨宁》被视为俄罗斯民族歌剧的奠基之作。他的管弦乐作品融入大量的俄罗斯元素,是俄罗斯民族风格交响音乐创作的开端,他的音乐对其后的俄罗斯风格交响音乐创作影响深远。

1)巴拉基列夫

巴拉基列夫(M·A·Balakirev,1837-1910),俄罗斯作曲家,“五人团”中的最早接受作曲专业训练的音乐家,强力集团的组织者、发起人。出生于下诺沃戈罗德,幼年时跟随母亲学习钢琴,1846年还在莫斯科有过一段短期的钢琴学习经历。1851年巴拉基列夫与莫扎特传记作者乌利比切夫相识并相交,在乌利比切夫的影响下接触到了格林卡和肖邦的作品,并在乌氏举办的音乐会上开始了最初的音乐实践。18岁时赴彼得堡,同年结识了“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在为格林卡演奏了他以《伊凡·苏萨宁》主题写成的幻想曲后,格林卡对他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深为他的民族主义理想所感动,鼓励他继续努力。与格林卡的结识促使巴拉基列夫更加坚定地踏上民族主义音乐的道路,在1857年格林卡逝世之后,巴拉基列夫继承和发展了格林卡的音乐传统,成为了格林卡的忠实继承人。

自1861年起,在巴拉基列夫的倡导下,一个具有民族主义倾向的作曲家小组逐渐形成,他们被称为俄罗斯“五人团”、“强力集团”或“新俄罗斯乐派”。他们将民间音乐视为创作的源泉,以格林卡为楷模,表现出鲜明的民族主义特征。巴拉基列夫是“强力集团”中首先在作品里表现出这种倾向和风格的作曲家,他对小组中的其他成员产生了一些有益的影响,是“强力集团”的中心,因此“强力集团”也称为“巴拉基列夫小组”。1862年巴拉基列夫创建了一所免费音乐学校以培养音乐爱好者,他自己担任副校长。在学校的音乐会上巴拉基列夫介绍他的“五人团”同行的许多新作品,后来也介绍利亚多夫和格拉祖诺夫的作品。1867年间,他担任了俄罗斯音乐协会指挥的职务。1871-1876年因神经衰弱而停止音乐工作,在这段时间他任铁路官员。1883年起任俄罗斯宫廷音乐指导。1910年于圣彼得堡逝世。

巴拉基列夫十分热爱和重视民间音乐艺术,他深入田间乡村收集和整理民歌,出版了《俄罗斯民歌一百首》,其中许多歌曲都成为了“强力集团”作曲家的创作素材。在创作方面,除了浪漫曲、歌曲外,巴拉基列夫还完成了一些具有风俗性或标题性的交响音乐。他的音乐风格旋律多彩且具有想象力,具有画面性和史诗性的特征,音响对比强烈,多采用变奏手法,而最为突出的是他对民间音乐主题的运用。巴拉基列夫是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忠实推崇者,他的音乐前承格林卡,同时也影响着“强力集团”其它作曲家的创作。他的代表作品有交响诗《塔玛拉》、钢琴曲《伊斯拉美幻想曲》等。1860年,他在伏尔加河沿岸收集民歌,著名合唱曲《伏尔加船夫曲》是当年他从伏尔加河上的水手、纤夫的口中记录的一首著名民歌,这首歌经过他修订整理后,在俄罗斯广为传唱。

2)居伊

居伊(C·Cui,1835-1918),俄罗斯作曲家、军事工程学家。出生于立陶宛的首都维尔纽斯,父亲是一名法国军官。6岁时跟随母亲学习钢琴,10岁入圣彼得堡彼得罗帕普洛夫学校,1850年随莫纽什科学习音乐。1852年进入军事技术大学攻读军事工程,在业余时间坚持学习音乐和作曲。1856年,居伊与巴拉基列夫相识,两人的民族主义音乐理想志趣相投,之后居伊加入了“五人团”,热衷于音乐创作和评论工作1857毕业后,居伊加入了陆军,1857年毕业于军事技术大学。后主要从事军事工程教学。1858年辞去军职专事作曲。1878年后成为圣彼得堡军事工程学院工程学教授,1904年军衔升为陆军大将。1918年居伊于彼得堡去世。

居伊主要在业余时间从事音乐事业,他创作有10部歌剧、4部儿童歌剧以及一些管弦乐、室内器乐和声乐作品,这些作品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民族特色和创作个性并不突出,他的主要成就在音乐评论方面而非音乐创作方面。从80年代起他主要从事于音乐评论活动,发表了多篇文章以宣传和推动“强力集团”音乐事业的发展。

3)鲍罗廷

鲍罗丁(A·Borodin,1833-1887),俄罗斯作曲家、化学家。出生于彼得堡,其父是一位格鲁吉亚公爵,其母是俄罗斯平民,鲍罗丁为二人的私生子。鲍罗丁自幼便显示出多方面的优秀素质和潜能,对周围事物具有极其广泛的兴趣,他热爱自然科学也热爱音乐艺术。他的音乐启蒙约从9岁开始,最初学习长笛和大提琴,14岁时尝试作曲,写出《长笛协奏曲》、《弦乐三重奏》、钢琴小品等习作。1850-55年间,鲍罗丁在彼得堡医学及外科学院就读,1859-62年间在海德堡等地学习自然科学,1862年被母校聘为化学副教授,1864年晋升为教授,化学为其终身职业。在从事化学教学和研究的同时,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音乐。1859年,鲍罗丁与著名科学家门德列耶夫(1834-1907)等一同前往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在从事科学活动之余,他广泛地学习和研究所到国家的音乐艺术,由此接触到了瓦格纳的乐剧、意大利和法国的歌剧等。1862年回国后,鲍罗丁有幸结识了音乐家巴拉基列夫。巴拉基列夫对其音乐才华十分赞赏,鼓励他多创作音乐作品。鲍罗丁欣然接受巴拉基列夫的建议,他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地向巴拉基列夫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积极参与以巴拉基列夫为首的“新俄罗斯乐派”的音乐活动。从此,他与巴拉基列夫以及“新俄罗斯乐派”中的居伊、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四人结下了深深的友谊。他们继承和发展俄罗斯音乐家格林卡的民族主义音乐传统,为弘扬俄罗斯民族音乐事业同心协力、并肩奋斗,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因这五人对俄罗斯19世纪下叶的音乐崛起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故他们又被后世称作俄罗斯“五人团”或“强力集团”。1869年鲍罗丁在其朋友斯塔索夫建议下,开始着手创作《伊戈尔王子》,由于他的创作是在业余时间内进行,因而创作进程十分缓慢,生前未能完成。在他去世以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格拉祖诺夫最后续写完成。

他既是一位在科学领域成就卓著的专业化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业余”作曲家、俄罗斯民族乐派“强力集团”的代表人物之一。鲍罗丁的音乐作品数量不多,主要有交响音乐、歌剧、室内乐和艺术歌曲。其中,具有俄罗斯中亚民歌音调风格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以12世纪俄罗斯史诗《伊戈尔远征记》改编而成的爱国主义歌剧《伊戈尔王子》、具有俄罗斯史诗特征的交响曲《b小调第二“勇士”交响曲》最为著名。此外,他还作有《A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D大调第二弦乐四重奏》,以及《睡公主》、《为了遥远祖国的海岸》 等18首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歌曲。

鲍罗丁把民族音乐元素与古典-浪漫主义音乐技法高度融合的一系列音乐作品,对其后的作曲家如普罗科菲耶夫、格拉祖诺夫、德彪西、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等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他的音乐成就对俄罗斯音乐的崛起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4)穆索尔斯基

同类推荐
  • 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

    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

    在本书中,田艺苗以她“穿T-shirt听古典音乐”的态度,从最经典的、大家最熟悉的音乐和音乐家写起从巴赫(J.S.Bach)到勃拉姆斯(Brahms),从1685到1897年以12位巨匠的故事为入口,系统讲述了古典音乐最辉煌的岁月。在这本小书里,古典音乐不再正襟危坐,听古典音乐也可以穿T-shirt。
  • 生肖集邮概说

    生肖集邮概说

    本书内容包括.生肖集邮的文化底蕴、生肖邮票的发行、生肖集邮的兴起和发展、生肖邮品的收藏、生肖邮集的编目与评审、生肖集邮的社会功能。
  • 分析传统下的电影研究:叙事、虚构与认知

    分析传统下的电影研究:叙事、虚构与认知

    作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西方电影理论”概念。过去人们以为,所谓“当代电影理论”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在符号学、结构主义、意识形态批评、女权主义、文化研究等等影响下的电影研究。而作者在对历史的追溯中令人信服地指出,事实上,西方电影理论有两个传统。我们所熟知的只是欧陆传统下的电影理论,而在欧洲大陆之外的英美电影学术圈中,影响更深远、且在目前更具有生命力的,是另一个传统——分析哲学的传统。
  • 眼力:刘光启自述

    眼力:刘光启自述

    《眼力:刘光启自述》本书选取的各篇论文对我国协商民主的框架与理论、要素与实践、个案与思考作出了全面的思考。
  • 电视剧城市意象研究

    电视剧城市意象研究

    本书不仅考察了作为“器”的物质城市意象元素,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苏州的小巷等,还考察了作为“道”的非物质城市意象元素,如不同时期的北京的“皇城根下的张扬与猥琐”、上海滩的“搏杀与婉约”、珠江边的“殖民与反殖民”等。
热门推荐
  • 先婚后爱:蜜宠娇甜妻

    先婚后爱:蜜宠娇甜妻

    男朋友劈腿,苏甜一怒之下在大街上随便拉了个男人求婚,没想到这个男人直接拿戒指给她套上了,而且这个男人竟是鼎鼎大名的陆总!当新鲜热乎的红本本拿在手中时候,苏甜的内心是崩溃的!“苏甜,过来。”“不,我不要。”“什么?你要?”“啊!你干什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来时绻绻,别后厌厌

    来时绻绻,别后厌厌

    结婚前夜,亲妹妹在我的婚床上割腕自杀,威胁我让出未婚夫。偏心的亲妈也为了妹妹和我拼命。而他抱着怀中的女人无情离去,葬我于绝望的等待里苦苦煎熬。被抢走的骨肉更是遭受虐待,叫我如何不恨?分开那年,她以为把最好的自己用完。再见这天,他冰冷的心终于死灰复燃。她怒目而视,“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弄死你!”他笑着开始解扣脱衣,“好,我等你。”时过境迁,她以为就此尘埃落定;惊醒之后,原来一切始料未及……我曾爱你,轰轰烈烈最疯狂。岁月荒唐不忍欺,爱情不过是一场宿命。致:起初不经意的你,和年少不经世的我。
  • 天绝琴师:贪财王妃要爬墙

    天绝琴师:贪财王妃要爬墙

    ''娘子,你要打为夫吗?瞧这可怜兮兮的语气,瞧这哀怨的小眼神''没...没有啊!没错!绝对没有!我绝对没有想把你打晕再逃走的''真的吗”又是幽怨的小眼神比珍珠还真自古至今,简研殷的伟大抱负就是:敛尽天下钱财,看尽天下美男!可自从穿越后碰上这么个闷骚,她整个人都不好了!你说,这妖孽长得这么漂亮也就算了,可他为毛还这么有钱!有钱她就不计较了,你特么的这么厉害又算什么!
  • 梓情雨

    梓情雨

    我和你六年终究敌不过她的一句,对不起。喜欢上你是我这辈子犯的唯一的错误十七岁的喜欢会不会走到最后答案,别人会,我们不会
  • 超级博弈系统

    超级博弈系统

    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再一次低估了中国人的智慧。我刚刚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小镇棋牌室里,见证了二十一世纪最不可思议的奇迹!美国ABC连线记者——普林·希娜。起初,我们只认为他是个有点天分的象棋少年,后来,我们不得不承认他是麻将竞技的奇才,然而没过多久,世界围棋第一就成了他的手下败将,直到他拿下德州扑克世界总冠军和中华斗地主全国总冠军时,我们才明白他纯粹就是个变态。国际棋牌联盟主席——辛普森·李。
  • 人鱼战后:安歇帝王的鬼后

    人鱼战后:安歇帝王的鬼后

    作为海洋生物中最神秘的物种,作为海洋之子之一,音域宽厚、身手敏捷、聪明伶俐,然而真些足以让她继承皇位的优越条件却给她招来来了杀身之祸。但当她再次醒来,已是身在冷漠、血腥、和充满鬼的异世。对世事懵懂的她在无数次尝试中遍体鳞伤。而他的出现,给了她在成为强者道路上的勇气。她,他之间,也曾有猜忌,争执以及不信任,可当他们共同出入生死时,猜忌什么的全化为乌有,有的只是对彼此的全身心的托付、珍惜与信任。他和她历经生死所追求的真相,所灭的鬼族,竟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孽气滔天

    孽气滔天

    “如果违背神意视为妖,抗逆神徒视为孽。那我就要妖他个妖风盖世,孽他个孽气滔天!”---------------崔宇
  • 魔界尘埃

    魔界尘埃

    找到她,清除她。“我们为亲王服务,负责清理亲王身边所存在的威胁。”“清除了魔界所残留的‘尘埃’我们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
  • 柯南之是我是元太

    柯南之是我是元太

    穿越到柯南世界成了那个几乎没有什么本事只会捣乱的元太……
  • 囧探查过代

    囧探查过代

    小说故事围绕的是现代大都市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在大城市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机缘巧合下穿越回古代,经历险阻成为一代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