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9200000034

第34章 不轻言猜底

在股市下跌趋势形成后,每当出现一次暴跌后,我们总会听到一些人说“股市下跌空间有限,现在已属于最后一跌”。其实,这是弱市中具有做多倾向的投资者或股评家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诚然,冬天过后春天肯定会到来,但冬天有多长,春天何时来临是不确定的。熊市里一个经典的理论,就是底下面还有底。关于这一理论流传着一段精彩的话:地板下面有地下室,地下室下面有地洞,地洞下面有地壳,地壳下面有地核,地核下面还有地狱,而地狱还有18层。这也许是对“最后一跌”最大的讽刺。因此,每遇股市冬天,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严寒的伤害而熬到春天降临的日子,才是股市成功者的生存之道。这就要求我们在确认趋势已真正逆转之前,对“最后一跌”之类的判断,特别是抄底之举抱非常慎重的态度。

股市高位见顶,在跌了l0%,或12%、l5%后,就会有人不负责任地说,现在股市已经是最后一跌,大家可以抄底买进,特别是当股市下跌出现阶段性反弹时,看到什么“三连阳”,或一根大阳线,就会令不少舆论乐观地认为春天已提早来临或已经不远,直至后来的一根长阴及其后持续缩量阴跌才使人们知道原来严冬并未完全过去,可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这一点从2007年10月16日股指创下新高6124.04后开始下跌就可以看出。在这次大调整中,每出现一次暴跌,就有很多人站出来大喊这是最后一跌,可是股指在这种喊声中一直跌到了1802.33点,下跌幅度超过70%,而且还可能往下跌。有好多投资者本来已经逃了出来,可在这“最后一跌”的诱惑中又杀进股市,结果被牢牢地套在了半山腰。

实际上,就是由于弱市中“最后一跌”的滥用,才会出现一层又一层的套牢盘,以致那些缺少股市实际操作经验的投资者因为轻信“最后一跌”的说法,被一次又一次地深度套牢。

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该如何来避免受“最后一跌”的误导和伤害呢?最有效的办法是:与其抄可怕的“最后一跌”的底不断输钱,不如在股市见底后慢一拍等到上升趋势时再买进,后者可能没有抄到“底”,但输钱的概率大大降低了。这也就是说,在股市下跌趋势没有改变之前,投资者应一直持币观望按兵不动,不抢反弹,不抄底,只有等到股市上升趋势形成后再跟着做多。这种操作方法,对少数对底部信号敏感且又有丰富的股市操作经验的人来说可能不管用,因为他们可能领先一步,在股市形成上升趋势之前就已经抢到了不少底部筹码。但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这个方法是保存实力避免深度套牢而又能赢得一定利润的较稳妥的操作方法。

当然,投资者可以通过对市场的深入分析,把握真正的“最后一跌”的特征,以抓住投资的良好机会。 “最后一跌”的特征一般表现在7个方面:

1.市场人气特征。在形成最后一跌前,由于股市长时间的下跌,会在市场中形成沉重的套牢盘,人气也在不断被套中被消耗殆尽,往往是在市场人气极度低迷的时刻,恰恰也是离股市真正的低点已经为时不远。

2.量能的特征。如果股指继续下跌,而成交量在创出地量后开始缓慢地温和放量,成交量与股指之间形成明显的底背离走势时,才能说明量能调整到位。而且,有时候,越是出现低位放量砸盘走势,越是意味着短线大盘变盘在即,也更加说明股指即将完成最后一跌。

3.指标背离的特征。指标背离特征需要综合研判,如果仅是其中一两种指标发生底背离还不能说明大盘一定处于最后一跌中。但如果是多个指标在同一时期中在月线、周线、日线上同时发生背离,那么,这时大盘往往极有可能是在完成最后的一跌。

4.下跌幅度特征。在弱市中,很难从调整的幅度方面确认股市的最后一跌,股市谚语:“熊市不言底”,是有一定客观依据的,这时候,需要结合技术分析的手段来确认大盘是否属于最后一跌。

5.走势形态特征。形成最后一跌期间,股指的技术形态会出现破位加速下跌,各种各样的技术底、市场底、政策底,以及支撑位和关口,都显得弱不禁风,稍作抵抗便纷纷兵败如山倒。遍看好的股票纷纷跳水杀跌时,常常会给投资者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促使投资者普遍转为看空后市,从而完成大盘的最后一跌。

6.个股表现的特征。当龙头股也开始破位下跌,或者是受到投资者普遍看好的股票纷纷跳水杀跌时,常常会给投资者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促使投资者普遍转为看空后市,从而完成大盘的最后一跌。

7.政策面特征。这是大盘成就最后一跌的最关键因素,其中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指对一些长期困扰股市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能够得到政策面明朗化支持;另一方面是指在行情发展方面能够得到政策面的积极配合。

市场“最后一跌”的七个特征不要单独使用,而要几个特征综合起来分析,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比较准确。

市场的底部不是研判出来的,而是市场认可以后慢慢走出来的。所以,不要轻易预测底部,不要轻易相信“最后一跌”的说法。

同类推荐
  • 实用谈判技巧

    实用谈判技巧

    本书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详细讲述了谈判前最关键的准备工作、谈判主动权的获得、如何攻破谈判僵局,以及谈判中的攻心战略等。
  • 引爆商机:利己又利人的财富阶梯

    引爆商机:利己又利人的财富阶梯

    企业管理与生涯规划,这是专家学者常为我们献智的主题,但其中疏漏了一个环节,那就是他们引导企业与个人,应本着开辟财路的思想进行思考与行动,我们可称之“商机管理”。企业管理的途径有二:一日开源,二日节流。
  • 赛车道上的感动宣言:长寿化工企业文化解读

    赛车道上的感动宣言:长寿化工企业文化解读

    本书以用文化的独特视觉和理性思考剖析在长寿化工发展历程中,尤其是改革改制资产重组以来的主要成就及企业的文化现象。全书由历史足音、特别关注、亮点聚焦、价值观念、编后感言:灵魂的震撼等板块构成。
  • 老板员工如何相处

    老板员工如何相处

    如何做称职的老板,如何做称职的员工,没有花哨的言语,只有质朴的告诫。
  • 给你一个商品,看你怎么卖

    给你一个商品,看你怎么卖

    摊位的卖主、卖场的营业员和商业经理人埋怨生意不好做,其实缺的是热销的商品,缺的是卖商品的智慧,读一读《给你一个商品,看你怎么卖》这本书,相信在品读中能够给你开拓卖的思路,为你找寻卖的办法,让你收获卖的学问,让你能够把所有的商品都能变成热销品。
热门推荐
  • 天地纵横之邪神

    天地纵横之邪神

    当现代异能碰上古武修真,当神魔遇上华夏传统武术,将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
  • 我的剑只会染红色

    我的剑只会染红色

    如果还能有来世,那就让我的来世为你送别。只希望前世我是你头上那支银发杈。可笑今生,我只是个会使钝器的人。是注定要杀的人的人。是一定要杀人的人。是必须要杀人的孤独人。
  • 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

    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10000种说爱你的方式

    10000种说爱你的方式

    一天用一个说爱的方式,足够用上27.4年的时间。一本浪漫情书在手,后半辈子的幸福都有了保证。美国最负盛名的浪漫学导师,6本畅销书的作者,曾访问过50个国家的150座城市,帮助成千上万对情侣修缮改进婚姻的格利高里·哥戴克,用去了43年又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本绝对是值得珍藏的浪漫经典。
  • 相逢已久,是你不懂

    相逢已久,是你不懂

    片段:“白荨,别这样。”玖蓝坐在白荨的大腿上,只见白荨双手环住玖蓝的腰。“怎么?娘子不从?”白荨挑衅道。“......”【一排红晕】白荨好像按耐不住的大灰狼,挺起腰板,重重地盖在了玖蓝的嘴上。一双手越抱越用力,迟迟不肯放开。欲知后事如何,请点击正文阅读。
  • 步步追婚:小妻哪里逃

    步步追婚:小妻哪里逃

    “孔碧笙,你说我要恨你到什么程度,才会容忍你继续出现在我面前!”“可是我爱上了你。”她的任务便是让她爱上她,谁知自己却也跟着陷了进去。他说,你给我滚。她滚了,却将自己的心留下了。他处心积虑让那个女人露出马脚,却发现真相从来都残忍。俞寒冷笑,孔碧笙,你真以为你可以逃掉?再一次千方百计出现在她的面前,虐渣男斗贱女,在她为之心动时,他只轻描淡写一句,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的感觉,怎么养?一个巴掌,断了两个人的情缘。她果断选择跑路。他勃然大怒,女人,你给我滚回来!
  • 灵魂雕刻师

    灵魂雕刻师

    什么?魔法天赋为低级?你是想让我这个二十一世纪的宅男拿菜刀去拯救世界吗?!纳尼?你跟我说这个大陆人人安居乐业,正大步行走在和谐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那你们把老子拖过来是要将屌丝进行到底吗?!没有变态的天赋就算了,喜欢的妹子是少年魔法天才的未婚妻这个设定你们是想要闹哪样啊!what?唯一的天赋居然是臭名昭著的亡灵法术?你们这是生活太幸福,需要老子来当一个大boss吗?!!
  • 逆天魔后:腹黑王爷别放手

    逆天魔后:腹黑王爷别放手

    因为一本古老的"破书”从前世的天才杀手,穿越到林耀国身世迷离的废柴四小姐刘月殊身上。阴差阳错当上了将军,还要自已拜自己为师。我的神兽战斗,绝世高手又算什么?一招秒杀!好不好。绝世神器,上古剑神,都是我的。脑袋抽筋居然喜欢上了一个本不应该喜欢的无耻之徒。“喂,你这人还是君子吗?”“本主什么时候告诉你我是君子的?”
  • 凌天神王

    凌天神王

    沉寂三载,少年叶天携绝世武魂强势归来,狂踩无上妖孽人杰,脚踏蛮荒星空古路,若有不服,统统揍趴,一顿不够,那就两顿,即便是龙,你也要给我盘着。
  • 成功金法则

    成功金法则

    人生中最大的悲剧是碌碌无为、成功像陌路者一样一次次与自己失之交臂。有人叹气发牢骚,但是我们反思过自己吗?成功者有成功的法则,失败者有失败的借口。一本书蕴涵着深刻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培养处世能力,获得成功人生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