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1200000038

第38章 人生巅峰(6)

沅叔于廿七日到宿松,初三日由宿至集贤关,将尔禀带去矣。余不能悉记,但记尔问穜种二字,此字段茂堂辨论甚晰。穜①为艺也(犹吾乡言栽也、点也、插也),种为后熟之禾,《诗》之“黍稷重穋②”(《七月》、《閟宫》),《说文》作“种稑③”。种,正字也;重,假借字也;穋与稑,异同字也。隶书以穜种二字互易,今人于耕穜,概用种字矣。

吾于训诂、词章二端颇尝尽心。尔看书若能通训诂,则于古人之故训大义、引申假借渐渐开悟,而后人承讹袭误之习可改。若能通词章,则于古人之文格文气、开合转折渐渐开悟,而后人硬腔滑调之习可改。是余之所厚望也。

嗣后尔每月作三课,一赋、一古文、一时文,皆交长夫带至营中,每月恰有三次长夫接家信也。

吾于尔有不放心者二事:一则举止不甚重厚,二则文气不甚圆适。以后举止留心一重字,行文留心一圆字,至嘱。

四月题:

赤壁破曹军赋(以周瑜纵火烧曹兵于赤壁下为韵)

后汉党锢论(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

咸丰十年四月初四

【注释】

①穜(tónɡ):早种晚熟的谷物

②穋(lù):后种先熟的谷类。

③稑(lù):亦作“穋”,后种先熟的谷物。

【译文】

字谕纪泽儿:

廿七日刘得四来到营中,收到了你的信,你关于《文选》的议论都很有心得,你所问的《小学》也都有条理,我对此非常欣慰。

沅叔在廿七日到了宿松,初三从宿松到集贤关,把你的信带去。信的内容我记不清楚了,只是记得你问的“穜”和“种”这两个字。关于这个字段茂堂讨论得很清楚。穜是农业上的技术(就像我们家乡人说栽、点、插)。种是成熟的禾苗。《诗》中的“黍稷重穋”(《七月》《閟宫》),《说文》说成是“种稑”。种是正字,重是假借字。穋和稑是异体字。隶书将穜种两个字互换了,今天的人说耕穜,都用种这个字。

我对于训诂、词章这两方面都曾经下过工夫。你看书如果能懂得训诂学,那么对古人讲的故训大义、引申义、假借义就能逐渐领悟,然后才能对后人承袭讹误的习惯加以改正。要是能懂得词章,那么对于古人文章的格式和风格,开合转折的地方就能够逐渐领悟,才能对后来人们硬着腔调模仿的习惯加以改正。这是我对你最大的期望。

以后你每个月做三种功课,一篇赋、一篇古文、一篇时文,都一起交给长夫带到营中来,每个月刚好有三次长夫传递家信。

我对你有两件事不放心:一是你的举止不太稳重,二是你的文笔风格不太圆润温和。以后一举一动要注意一个“重”字,写文章字里行间要注意一个“圆”字。至嘱。

四月题目:赤壁破曹军赋(以周瑜火烧曹兵于赤壁之下为韵);后汉党锢论(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

咸丰十年四月初四(1860年5月24日)

【精华点评】

曾国藩虽日理万机,不过但凡有时间,都会给子女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还常常与他们探讨学业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作为清末宋明理学的顽固派代表,又是早期洋务派首领,在其经世致用的观点支配下,曾国藩对子女的教育自有一套看法。他认为十一种书是必读的,这就是除《五经》《四书》之外的《史记》《汉书》《庄子》《韩文》《文选》《通典》《说文》《孙武子》《方舆纪要》和姚姬传所辑的《古文辞类纂》及曾国藩亲自摘抄的《十八家诗抄》等。除这些书必读外,他还要求儿子读天文书籍,读《几何原本》,要精通文字训诂音韵之学,知晓目录分类之法。

【经典格言】

吾于训诂、词章二端颇尝尽心。尔看书若能通训诂,则于古人之故训大义、引申假借渐渐开悟,而后人承讹袭误之习可改。若能通词章,则于古人之文格文气、开合转折渐渐开悟,而后人硬腔滑调之习可改。

文章雄奇之道

(1861年2月13日与大儿子曾纪泽书)

【家书】

字谕纪泽儿:

十二月廿九日接尔一禀,系十一月十四日送家信之人带回,又由沅叔处送到尔初归时二信,慰悉。尔以十四日到家,而鸿儿十八日禀中言尔总在日内可到,何也?岂鸿信十三四写就而朱金权于十八日始署封面耶?

霞仙先生之令弟仙逝,余于近日当写唁信,并寄奠仪。尔当先去吊唁。

尔问文中雄奇之道。雄奇以行气为上,造句次之,选字又次之。然未有字不古雅而句能古雅,句不古雅而气能古雅者;亦未有字不雄奇而句能雄奇,句不雄奇而气能雄奇者。是文章之雄奇,其精处在行气,其粗处全在造句选字也。余好古人雄奇之文,以昌黎为第一,扬子云次之。二公之行气,本之天授。至于人事之精能,昌黎则造句之工夫居多,子云则选字之工夫居多。尔问叙事志传之文难于行气,是殊不然。如昌黎《曹成王碑》、《韩许公碑》,固属千奇万变,不可方物,即卢夫人之铭、女拏①之志,寥寥短篇,亦复雄奇崛强。尔试将此四篇熟看,则知二大二小,各极其妙矣。

尔所作《雪赋》,词意颇古雅,惟气势不畅,对仗不工。两汉不尚对仗,潘、陆则对矣,江、鲍、庚、徐则工对矣。尔宜从对仗上用工夫。此嘱。

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四日

【注释】

①拏(ná):持拿、执取,可用来比喻志向远大,本领高强。

【译文】

字谕纪泽儿:

十二月廿九日接到你的一封信,是十一月十四日由送家信的人带回来的,又由沅叔那里送来你刚回家时写的两封信,收到这些信我很高兴。你十四日到家,而鸿儿十八日来信说你不几天即可到家,为什么?难道是鸿儿十三四日写完信而朱金权在十八日才在信封上写上日期?

霞仙先生的弟弟去世,我近几天会写信去吊唁,并寄出祭品。你应该先去吊唁。

你问文章中的雄奇之道。雄奇以行气为第一,造句为第二,选字为第三。可是没有选字不古雅而句子会古雅,句子不古雅而气会古雅的;也没有选字不雄奇而句子能雄奇,句子不雄奇而气能雄奇的。所以文章的雄奇,关键在行气,而行气又全在造句选字的工夫上。我最喜欢古人雄奇的文章,认为昌黎第一,扬子云第二。二位先辈的行气,本来为天意所传授。对于人和事的精当处,昌黎则是在造句方面下的工夫多,子云则是在选字方面下的工夫多。

你说叙事、志、传一类丈章难于行气,其实不然。比如昌黎的《曹成王碑》、《韩许公碑》,固然属于千奇万变,是别人不能仿照的文章,即使是卢夫人的铭、女拏之志,寥寥几句的短文也一样雄奇倔犟。你试着读这四篇文章,就会知两大两小,每篇都极为雄奇。

你所作的《雪赋》,词意还是很古雅的,只有气势不通畅,对仗也不工整。两汉不讲究对仗,潘、陆开始用对仗,江、鲍、庾、徐则开始用工对。你也应该从对仗上下工夫。此嘱。

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四日(1861年2月13日)

【精华点评】

曾国藩“平生好雄奇瑰玮之文”,身为晚清军政大臣,亦是近代作家、湘乡派古文的创立者。黎庶昌在《目录序》中阐述了曾国藩古文理论:“曾氏之学,盖出于桐城,固知其与姚氏之旨合,而非广已于不可畔岸也。循姚氏之说,屏弃六朝骈丽之习,以求所谓神理气味、格律声色者,法愈严而体愈尊;循曾氏之说,将尽取儒者之多识格物,博辨训诂,一内诸雄奇万变之中,以矫桐城末流虚车之饰。其道相资,不可偏废。”说明了曾国藩批判继承桐城派而自创一派的实际。曾国藩创建湘乡派,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封建势力,反对民间革命,办理镇压民间的洋务,宣扬封建道德等,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工具。但他要求应时实用,强调“经济”,纠正了桐城派古文与现实的日益脱离、清闲的倾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正像他创办上海机器厂、培养近代科学技术人才、翻译西方科学文化书籍、选派青年学生留学西方等,都有利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为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学习西方近代科学文化知识、准备了一定的条件,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的社会发展。

【经典格言】

尔问文中雄奇之道。雄奇以行气为上,造句次之,选字又次之。然未有字不古雅而句能古雅,句不古雅而气能古雅者;亦未有字不雄奇而句能雄奇,句不雄奇而气能雄奇者。

目录分类之法

(1861年10月7日与大儿子曾纪泽书)

【家书】

字谕纪泽:

接尔八月十四日禀,并日课一单、分类目录一纸。日课单批明发还。

目录分类,非一言可尽。大抵有一种学问,即有一种分类之法,有一人嗜好,即有一人摘抄之法。若从本原论之,当以《尔雅》为分类之最古者。天之星辰,地之山川,鸟兽草本,皆古圣贤人辨其品汇,命之以名。《书》所称大禹主名山川,《礼》所称黄帝正名百物是也。物必先有名,而后有是字,故必知命名之原,乃知文字之原。舟车、弓矢、俎豆、钟鼓日用之具,皆先王制器以利民用,必先有器而后有是字,故又必知制器之原,乃知文字之原。君臣、上下、礼乐、兵刑、赏罚之法,皆先王立事以经纶天下,或先有事而后有字,或先有字而后有事,故又必知万事之本,而后知文字之原。此三者物最初,器次之,事又次之。

三者既具,而后有文词。《尔雅》一书,如释天、释地、释山、释水、释草木、释鸟兽虫鱼,物之属也;释器、释官、释乐,器之属也;释亲,事之属也;释诂、释训、释言,文词之属也。《尔雅》之分类,惟属事者最略;后世之分类,惟属事者最详。

事之中又判为两端焉:曰虚事,曰实事。虚事者,如经之三《礼》,马之八《书》,班之十《志》,及三《通》之区别门类是也。实事者,就史鉴中已往之事迹,分类纂记,如《事文类聚》《白孔六帖》《太平御览》及我朝《渊鉴类函》《子史精华》等书是也。

尔所呈之目录,亦是抄摘实事之象,而不如《子史精华》中目录之精当。余在京藏《子史精华》,温叔于廿八年带回,想尚在白玉堂,尔可取出核对,将子目略为减少。后世人事日多,史册日繁,摘类书者,事多而器物少,乃势所必然。尔即可照此抄去,但期与《子史精华》规模相仿,即为善本。其末附古语鄙谑,虽未必无用,而不如径摘抄《说文》训诂,庶与《尔雅》首三篇相近也。

余亦思仿《尔雅》之例抄纂类书,以记日知月无忘之效,特患年龄已衰,军务少暇,终不能有所成。或余少引其端,尔将来继成之可耳。

余身体尚好,惟疮久不愈。沅叔已拔营赴庐江、无为州,一切平安。胡官保仙逝,是东南大不幸事,可伤之至。

紫兼豪营中无之。兹付笔二十支、印章一包查收。蓝格本下次再付。

澄叔处尚未写信,将此送阅。

咸丰十一年九月初四日

【译文】

字谕纪泽:

收到你八月十四日的禀告,还有一份你每天的功课单、一张分类目录。功课作业我已经批改寄回。

目录的分类,一句话是说不完的。大体上有一种学问,也就有一种分类的方法,有一个人的嗜好,就有一个人的摘抄方法。如果从它最早的起源说起,那属《尔雅》中的分类最早。天上星辰,地上山川,鸟兽草木,都是古代圣贤根据品种给它们命名的。《尚书》中说大禹主要给山川命名,《礼记》中说黄帝给世间万物命名。事物一定是先有名、后有字,所以一定要知道命名的本源,然后才知道文字的本源。舟车、弓矢、俎豆、钟鼓等日常用品,都是先王制造的给人民使用的器物,一定是先有器物后有文字的,所以又要先知道器物的本质,然后才知道文字的根源。君臣、上下、礼乐、兵刑、赏罚的办法,都是先王设置出来统治天下的制度,有些先有制度后有文字,有些是先有文字后有制度,所以又必须知道各种事物的本源,然后才知道文字的本源。这三者,物是最先有的,然后是器,最后是事。

三者都有了,才有了文词。《尔雅》一书,解释天、地、水、草木、鸟兽虫鱼等属于物;解释器、宫、乐等属于器;解释亲则属于事;解释诂、训言等属于文词。《尔雅》中的分类,只有属于事的部分最为简略;后世的分类,又只有属于事的一类最为详细。

事中又分为两类:一是虚事,一是实事。虚事,如经书中的三《礼》、司马迁《史记》中的《八书》、班固《汉书》中的《十志》,以及《三通》的分类都属于虚事。实事,就是把史鉴中以往的事情分类纂写成书,如《事文类聚》《白孔六帖》《太平御览》以及我朝的《渊鉴类函》《子史精华》等就是这一类。

你给我看的目录,也是抄摘实事的表面,不如《子史精华》中的目录精确恰当。我在京城所藏《子史精华》,温叔在咸丰廿八年带回来了,想必还在白玉堂,你可以取出来核对,把子目录稍微减少些。后世人和事日益增多,摘抄分类的书中,事多而器物少是必然的趋势。你可以照这样抄下去,希望与《子史精华》的规模相仿,便是善本。末尾附加上古语中低劣的谑语,虽然不一定有什么用处,但不如直接摘抄《说文》中的训诂,大概与《尔雅》首部的三篇相似。

我也想模仿《尔雅》的体例抄写、编纂类书,来记录每天的所知所闻,以免时间长了忘记,只是恐怕年事衰老,军务繁多没有空闲,最终也没有做成。或许我稍稍开个头,以后你来完成吧!

我身体还好,只是疮病长期不好。沅叔已经拔营去庐江、无为州,一切平安。胡宫保去世,是东南地区最不幸的事,令人伤感。

你要的紫兼毫营中没有。这里附去二十支笔、一包印章,注意查收。下次再带去蓝格本。

我没给澄叔那里写信,你将这封信给他看看。

咸丰十一年九月初四日(1861年10月7日)

【精华点评】

《尔雅》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是一部中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书,即中国古代词典。其中“尔”是近正的意思;“雅”即“雅言”,是某一时代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就是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尔雅》这部书也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参考著作。这部书被认为是中国训诂学的开山之作,在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它也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其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有的认为是周公所作,经后人增益而成。后人大都认为是秦汉时人所作,经过代代相传,各有增益,在西汉时被整理加工而成。作者可能是秦汉间的学者,缀缉春秋战国秦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

现存《尔雅》为19篇,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著录《尔雅》有3卷20篇。唐朝以后《尔雅》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经典格言】

目录分类,非一言可尽。大抵有一种学问,即有一种分类之法,有一人嗜好,即有一人摘抄之法。若从本原论之,当以《尔雅》为分类之最古者。

写信条理清楚即可

(1862年7月22日与曾国荃、曾国葆书)

【家书】

沅、季二弟左右:

沅信并祭文稿一件,情极沉挚,辞尤雅丽,似近日大有长进。弟平日写信条理清晰而失之繁冗,往往于业经说明之事,再加一二层,反觉无当。此次一意承接,不漏不蔓,可喜之至。此后弟每动笔,不患其不明,患其太多。意尽则止,辞足则止,不必再添也。

总理海军衙门关防银票不停片刻,不少分厘,弟可遍告各处。不仅弟营为然,弟与季合统二万一千人,每月所收各卡厘金,约计二万金,余再嘱隋龙渊解六万三千金,当办得到,弟尽可放心。

宁国克复,弟处二十日尚无确耗,此后宜专派多人在外探信。至要至要。

同治元年六月廿六日

同类推荐
  •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曾国藩全书(第七卷)

    曾国藩全书(第七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因为精致所以最美:做林徽因一样的女人

    因为精致所以最美:做林徽因一样的女人

    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她,林徽因,不再是年少时“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也不再是年少时“怒发冲冠为红颜”的武断冲动。她一步一个脚印,走得铿锵有力、热烈唯美、执着笃定,步步皆是令人尊敬的庄严,她是当今无数女子学习的榜样。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谨以此文,向一代才女林徽因女士致敬。
  • 黑白古天乐

    黑白古天乐

    他演活了很多角色,但最成功的一出大戏叫“浪子回头金不换”。强大的内心、机遇、聪明、努力、坚持……他有的是什么?背水一战选择了主动面对公众承认自己的过失,赢得了机遇,带给他“知错能改”勇气的力量来自何方?
  • 自由的老虎

    自由的老虎

    作者在高二那年因一个交换生项目赴美,之后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在这个培育过无数英才、尤其是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母校里,开始了四年的生活。她写作这本书的初衷,是向自己钟爱的作家菲茨杰拉德致敬,却在查阅资料时无意发现,原来菲茨杰拉德还曾深深影响过许多曾在普林斯顿就读的学生,其中有杰出的外交家乔治凯南George Kennan,知名传记作家斯科特伯格A Scott Berg,炙手可热的金融记者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还有因写作《江城》《寻路中国》而在中国声名鹊起的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命运似乎在无意之中成为一个神秘的圆环……
热门推荐
  • 小白

    小白

    小白与小白在一个乍寒还暖,充满难得温暖阳光的星期天里不期而遇。一个小白,是一个漂亮的女孩;一个小白,是一条漂亮的小狗,它并不英雄,但却可以称作为当之无愧的英雄,这是为何呢?
  • 昔宠何以今恋

    昔宠何以今恋

    幼时甜甜承诺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只能在当下品尝,在尝过涩涩眼泪心滴过血后才真正明白,那不过是千万风流公子的一句座右铭罢了。心痛过了,泪流过了,有一种名为苦涩的味道在全身蔓延着。心不觉地锁上了,在变得笑里藏刀、心思缜密、强大后,她又会怎样来谱写余下的篇章;怎样来亲手结束年幼无知时犯下的错,怎样来接受那个一心一意想宠她的人呢?
  • 神奇宝贝之创神使

    神奇宝贝之创神使

    古代的力量,神兽的契约,在旅程的开始光顾了汐墨,命运再次转动。同伴的陪同,带来的却是凄凉的结局。穿越改变的并不仅仅是自己,还有他人。黑暗的势力,因我崛起,也因我而毁灭,可代价是……
  • 四库全书精编1

    四库全书精编1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 冰剌玫瑰:嗜血公主

    冰剌玫瑰:嗜血公主

    花神降临人世,是福是祸?她是为何而生?后续请看文。作者敬上^_^
  • 异界之魔武修仙

    异界之魔武修仙

    华夏天师道的传人重生异世却成为战神与水神之子,刚一出生父母便遭到数位主神的围攻,出生没几分钟的他便被父母破开空间送往凡世,而众神所要抢夺的物品,也被母亲挂在了他的胸前。“试问苍天可有神明,若有,我叶君誓诛之”看身兼华夏修仙法决与魔武天赋的他如何从异界的一个小村庄走向伐天之途。
  • 水瑟寒潇

    水瑟寒潇

    叶冰沁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校花一枚,却因多管闲事穿越到莫凌国这个神奇的国度,同时,也遇上了她心爱的人,可是,当她终于鼓足勇气和他说出自己的心意时,他却冷冷的回答了他一句:“喜欢不代表爱,爱也不代表非要在一起。”就这样,他看着自己心爱的男人娶了别的女人。两年之后,她位居妃位,他是王爷,再见她时,他拉着她的手对她说:“你可愿同我生死与共?”她却不着痕迹的甩开了他的手,波澜不惊的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王爷,请你自重。”
  • 卡耐基

    卡耐基

    《卡耐基》收录了卡耐基的全部作品,具体包括人性的弱点全集、人性的优点全集、演讲与口才全集、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伟大的人物、成熟的人生、写给女性的忠告、林肯传,卡耐基的作品,至今仍然是经典著作,他的这些书出版后,立即获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西方的人文畅销书,无数读者通过阅读和实践书中介绍的各种方法,不仅走出困境,有的还成为世人仰慕的杰出人士只要不断研读本书,相信你也可以发掘自己的无穷潜力,创造辉煌的人生。
  • 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

    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

    在青城,传闻百年席家的独子席墨年是一个傻子。即便是席家名扬天下,他也从未在外界露过面。十年爱恋,换来未婚夫在她的病床前与别人缠绵悱恻。走投无路,当席家拿着高额聘礼迎娶的时候,她毅然同意。没有婚礼,只一席红衣,她走进了那扇浸透着百年秘密的大门。新婚之夜,她终于明白,所谓的传言都是真的……经年之后,街头偶遇。她看着面前相同的那张脸,含泪轻笑,“席墨年,好久不见。”他茫然回顾,“我……认识你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对彩虹许愿

    对彩虹许愿

    高中毕业那年,他深情款款地看着雅纯,向雅纯承诺他一定会回来找她,从此他带着不舍前往欧洲进行音乐修学,漫漫长的大学四年,不惜拒绝霸道校草的深情告白,霸道的他苦苦追求,一直保护她,一直陪着她苦等了四年,因为五年前的家族变故,迎面而来的一连串复杂的关系也一直纠缠着雅纯,听闻析一回国后,马上去找他,然而,大学毕业这年,他冷冰冰地看着她,丢下一句“你是谁,我不认识你,不要乱攀关系,给我滚。”她强忍泪水,只说了一句“对不起,李析一先生,我不会再乱攀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