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8900000021

第21章 毛泽东品评《红楼梦》(1)

§§§第一节******与《红楼梦》的故事

《红楼梦》是******读过很多遍的一部古典小说。他对《红楼梦》的评价之高,是古今任何一部小说难以比拟的。******说,《红楼梦》是一部好书,要精读它。他欣赏《红楼梦》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给了它很高而又是恰如其分的定位。

1956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讲话,即《论十大关系》。他在谈《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一节中说:“我国过去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不是帝国主义,历来受人欺负。工农业不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低,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87页。)

他说得很幽默、风趣,但也洋溢着对《红楼梦》的高度评价:我们中国——人口众多:1956年,我们已是6亿人口的大国,名列世界第一;历史悠久:中华文化五千年,绵延不绝,这也是世界无与伦比的古国;与之可以并列的,却只有一部《红楼梦》……。遍被华林,它所沉淀的中华灿烂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也是世界罕有的名著。

******生前还曾说过,中国的学者们对《红楼梦》的评价不高,还不如英国的一位教授。那位英国教授认为,《红楼梦》(其作者曹雪芹)超过了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和莎士比亚。(管桦:《曹雪芹会哭泣吗》,《今晚报》1994年9月13日。)

《红楼梦》确是可以为中华民族骄傲的。******说:“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红楼梦》,包括******在内的对红学的阐述和研究,也是对人类世界的一大贡献。

******对《红楼梦》的文字、语言极其熟悉,随手捡来,恰到好处。在他的文章、书信、讲话中,从《红楼梦》中引用了不少俗语、成语。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注重于《红楼梦》的研究,于若干学者的红学著作颇生兴趣,如俞平伯、李希凡、蓝翎、吴世昌诸先生的论红之作,这都有利于认识******和《红楼梦》的主题。

据******的警卫战士回忆:毛主席看过的书,都能记住详细情节。比如《红楼梦》,里边那么多人物,一般人看过以后,一些次要人物就忘记了,主席却连那些不起眼的小丫环的名字都记得。有时给我们讲事情,常举《红楼梦》里的例子,还告诉这是在第几回里,照书去查,从来一丝不差。(孙宝义:《******的读书生涯》,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243页。)

“不动笔墨不读书。”******终生保持着自青少年时代起便养成的读书的良好习惯,在书上批批改改。现所知的,就有一部5000余字的《红楼梦》眉批;他喜欢在书上圈圈点点,见存的一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影印本),在字里行间,就画了许多圈圈。

据徐中远说:******曾多次要过不同版本的《红楼梦》。在我国古典小说中,他读的遍数最多的就要算是《红楼梦》了。

“******与《红楼梦》”是一个大题目。它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多元价值。本书只能是部分,而且还多是片言只语,但也可蠡测到他与《红楼梦》认识、解析和运用的力度。这也是******为20世纪中华文化圈作出的卓越贡献。

1、读得最多的书之一

******是什么时候开始看《红楼梦》的?

从现有文字记载了解到,他看《红楼梦》,比看《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同类小说都要迟些。这里可能有两个原因:(一)******少年的乡邻,没有《红楼梦》藏书。民间通常收藏的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所谓“家里藏书不须多,只须《水浒》和《三国》。”(二)《红楼梦》文字曲折缠绵,辞藻丰富华采,不易为少年接受和阅读。但是,善于思考、更善于联系现实生活的******,当他走出韶山冲,接触到《红楼梦》,他就不断产生出新的思维。

大概在辛亥革命后长沙求学期间,他已经在读《红楼梦》了。此后不久,他就已将《红楼梦》当作历史在读了。他说:“开始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

毛岸青、邵华在《回忆爸爸勤奋读书和练习书法》一文中说:“《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古典小说,爸爸在少年时代就看过。”由此看来,******在1913年到长沙读书前后,就已经对《红楼梦》产生了兴趣。(《大地》杂志1995年9月号。)

“练达世情皆学问。”(****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600页。)

这是1913年,******在湖南第四师范学校读预科时《讲堂录》修身课所记,参见《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原句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1916年前后,远东运动会全国预备会在上海举行。湖南派了7名代表参加,其中第一师范占了3名:贺果、陈绍休(赞周)、彭道良(则厚)。那天晚上10点钟,贺果等人在长沙大西门外码头搭乘轮船赴上海。起航前,******匆匆赶来,送来一部《红楼梦》,让他们在船上消磨时间。(林木森:《咱们领袖******》,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

当上井冈山前夕,******该是深谙《红楼梦》了。在山上,他与贺子珍谈论《红楼梦》,说“《红楼梦》写了两派的斗争”,发前人之所未见,那也是20年代初期俞平伯、顾颉刚等学者讨论《红楼梦》所未涉及的。他对《红楼梦》已形成了独特的见解。

在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曾谈论《红楼梦》。

在延安**********期间,他也和作家及干部解说《红楼梦》。

1940年6月初,******来到前来延安的茅盾窑洞里交谈。据茅盾回忆说:“这一次他和我畅谈中国古典文学,对《红楼梦》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1期。)

据丁玲回忆:******比较喜欢中国古典文学。1942年在延安时,“他常常带着非常欣赏的情趣谈李白,谈李商隐,谈韩愈,谈宋词,谈小说则是《红楼梦》。那时他每周去红军大学讲唯物辩证法,每次他去讲课,警卫员都来通知我去听。在露天广场上,他常常引用《红楼梦》中的人、事为例,深入浅出,通俗生动,听课的人都非常有兴趣。”(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盛》,**************1987年版,第49页。)

李白(701—-762),唐朝诗人,有《李太白文集》。

李商隐(812—858),唐朝诗人,有《李义山集》。

韩愈(768—824),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昌黎先生集》。

1943年6月,邓宝珊(国民党晋陕绥边区总司令)由榆林赴重庆,路过延安,受到欢迎。******和他作了几次长谈。他认为******精通辩证法,对问题看得远,看得深。他还说******学问渊博,读书很多,住的窑洞里书架上有马、恩、列、斯著作,也有《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文学作品,还有陕北各县的县志。(《邓宝珊将军》,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版,第186页。)

1945年8月,******赴重庆谈判。临行前夕,江青替他准备了一批书,但他只挑选了《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几种。(李清华:《雾都较量》,****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在1947年转战陕北、山西期间,据******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烛光摇曳,在******那线条柔和的面孔上闪耀。窑洞里静悄悄的,偶尔响过翻书页的沙沙声。李银桥端了新换的茶水,蹑手蹑脚走到桌旁,轻轻地、轻轻地放下杯。他眨眨眼,还是那本《红楼梦》。

近十几天,毛主席每天下乡搞调查。除重大战役决策,日常工作全交给了******。晚上回来,便一屁股坐到办公桌后再也不动。不错,他写了《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等指导全党、全军的方针性文章;但他也拿出极大精力去研读《红楼梦》,常常通宵达旦。(权延赤:《卫士长谈******》,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238—239页。)

1952年,******重点帮助女儿李敏提高中文水平,他还指导李敏读《红楼梦》。李敏惊异地发现,爸爸的记忆力竟然那么好,《红楼梦》中的好多段落,他都背得上来。林黛玉所写的诗,他全部能背下来。原来******已看过《红楼梦》不下5遍。(王行娟:《李敏·贺子珍与******》,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170页。)

1954年,******读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对书中提到《红楼梦》里所说的“胭脂米”考证很感兴趣。(徐中远:《******读〈红楼梦〉》,《党的文献》1994年第1期。)

1958年,时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兼******的秘书李锐,在接受访问时谈及******:“他把重点放在读古书上。首先要标点的是《资治通鉴》、《二十四史》。我去过他的卧室书房,他睡的床上一边都是摆的线装书,厕所的凳子上还摆有线装《红楼梦》。”(张素华等:《说不尽的******》,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5—76页。)

李锐又回忆道:1958年南宁会议不久的一天晚上,他奉召到丰泽园******的住所,漫谈《工作方法六十条》草稿等。待上卫生间时,看到一张方凳上放着翻开的线装《红楼梦》一书,可见他此书经常随身,对其之厚爱。(《大地》杂志1995年2月号。)

1959年冬,******带读书小组到杭州。临行前,他把管理图书的逄先知叫来,开列出要带的一大批书的目录。尽管带来不少书,但仍远远满足不了他读书的需求。为了******读书方便,他们又从杭州图书馆借来了800多册各种书籍,其中有《隋唐演义》、《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李林达:《情满西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123页。)

2、经常提到《红楼梦》及其人物

1943年8月8日,******在中央党校第二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说:“最近国民党出了一本书,是******著的,名叫《中国之命运》。他在这本书中说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不知他是从哪里考证出来的。各位有看过历史书和小说的,《三国志》、《水浒传》、《封神榜》、《红楼梦》上都没有国民党,还不是照样有中国。”(《******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7页。)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在山城接见了一批“小民革”(即民主革命同盟)的领导人。从吃晚饭时谈起,共谈了10个小时。这次,******兴致很高,开怀畅饮,旁征博引,讲的是史册古籍,《红楼梦》、《西游记》等等,却又都切中时弊,针砭国民党的法西斯独裁统治。******的这种以古寓今,风趣横溢,妙语连珠,在场的人听得都入了迷,忘了时辰,无不为之感佩。(王炳南:《阳光普照雾山城——忆毛主席在重庆》,《人民的大救星——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49—350页。)

据跟随******的警卫排长阎长林回忆,1947年,在转战陕北的艰苦斗争的日子里,******充分利用行军打仗的间隙时间,在行军路上学习。他对战士们说:“你们的文化低,读理论书有困难,可以先看小说,引起读书兴趣,文化提高后再慢慢读理论书。小说的内容很丰富,有政治,有军事,有文化,有生活。看小说不仅能够增长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也能够提高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接着******就由《水浒传》讲到了《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什么借东风、七擒孟获、大观园等,说得生动有趣。“借东风”、“七擒孟获”,都是罗贯中《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权延赤:《卫士长谈******》,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185—186页。)

“大观园”,见《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机敏动诸宾》等多处。

******对在中南海的警卫部队文工团队员很关心,常为小战士们讲解国内外的重大问题,耐心地解答大家的提问。1954年,有一次,******问在文工队工作的胡敏珍:你在读什么书?胡敏珍回答:正在读《红楼梦》。******告诉胡敏珍说,他已经研究过好多遍这部书,让大家也认真地读一读。当时,******还问胡敏珍:“知不知道刘姥姥这个人物?”“刘姥姥是什么阶级出身?”(李树谦:《******的文艺世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1页。)

1955年7月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在休息期间,******将爱新觉罗·戴涛介绍给******:“这是戴涛先生,溥仪(即清朝宣统皇帝,中国最后一位君主)的叔父。”******听到介绍后,同戴涛热情握手。他在问起戴涛的家庭生活和工作情况后,最后指着身旁的周总理,风趣地对戴涛说:“我是《红楼梦》里的老夫人,不大管事,他才是掌家的,有什么事可以找他。”(揣振手:《万方乐奏》,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212页。)

“《红楼梦》里的老夫人”,即贾母、史老太君,贾政、贾赦的母亲,贾宝玉的祖母。贾母最先出现于该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1959年7月4日,在庐山,******对王任重、刘建勋和梅白说:“我今天有一点点空闲,请你们三位与我共进晚餐如何?”他们三人当然很高兴。席间,******兴致很高,除说了国际国内的一些事以外,还谈起诗和《红楼梦》。(许祖范等:《******幽默趣谈》,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9页。)

据邓绍基回忆,到20世纪60年代初,又听一位同志说,毛主席在一次谈话中,提出了《红楼梦》描写四大家族的见解。对此,在我们的讨论中出现了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说《红楼梦》是描写四大家族的兴衰,是符合这部小说的实际的。还有一种意见认为,《红楼梦》中写有贾、史、王、薛四个贵族家庭,但主要描写的是贾家,即荣、宁二府,因此不妨把******同志的见解理解为《红楼梦》描写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四个贵族家庭的兴衰。持这种看法的同志还猜度,******同志所说“四大家族”带有即兴发挥的成份。因为据有的同志说,******同志发表这个见解时,在座的人中有《中国四大家族》的作者。******同志对着那位作者说:你写了一本《中国四大家族》,我看《红楼梦》也是描写的“四大家族”。(邓绍基:《******与他的古今读书法》,《人民日报》1993年12月16日。)

3、《红楼梦》“你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

1938年10月,在延安,党中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召开期间。会议休息时,******和大家一块,在院中散步闲谈。******说:“中国有三部小说,《三国》、《水浒》、《红楼梦》,不看完这三本书,不算中国人。”贺龙连忙说:“没看过,没看过,不过我不是外国人。”******问徐海东:“海东同志,你可看过这三本书?”徐海东老实回答:“没看过《红楼梦》。”******笑着说:“那,你算半个中国人!”徐海东把这次玩笑牢记在心,后来他生病时,在病床上读完了《红楼梦》。(张麟:《一代名将》,《中华英烈》杂志总第27期。)

1944年夏末秋初,******和延安********张汉武谈话。张汉武汇报了参加革命后,1934年才开始学习,说自己现在还只能算是一个半文盲。******说:“不是半文盲,也不是高级知识分子,说中等知识分子比较合适,你要抓紧学习,我们都要学习。我每天除工作外,就是读书。你看过《红楼梦》没有?”张汉武回答:“没有。”******就说:“你想办法找那部书看看,对你来说很有用,那部书好!你可以练习写东西,还可以看看封建社会是个什么样子!你从懂事就念书,稍大点就参加革命,虽然接触社会,但不多,要看看书。”(张汉武:《终生难忘的幸福会见》,《陕西文史资料》第7辑,1980年版。)

在陕北行军到西柏坡,******又和警卫战士讲解《红楼梦》。

同类推荐
  •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冬郎元是月中身,憔悴三生碧海邻。一样名香惆怅句,不如侧帽照词人。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却享有鼎盛的词名。 纳兰容若的一生,仿佛一出华丽而悲情的戏剧。本书以纳兰的生平为主线,从出身、仕途、情感、友人等方面,将纳兰容若的词与情细细道来,向您呈现出一个鲜活的纳兰容若。
  •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讲述古代文人友情的书。讲的是友谊,更是恩义。这些在文坛上出类拔萃的文人们,在精神上常常离不开彼此。他们有了距离会互相惦念,一方遭逢战祸,另一方会辗转不寐。他们是李白与孟浩然,王维与裴秀才,韩语和孟郊,他们之间不是爱情,是友谊,却胜过人间万千可赴汤蹈火的情爱。作者倾蓝紫仍以其擅长的风格散文写就,文辞华美,取材详实,是一部内容丰富,颇具可读性的一部佳作。
  • 白垩纪文学备忘录

    白垩纪文学备忘录

    本书为作者对外国文学作家作品、外国理论书籍的评论文章。全书共分五辑,内容涉及近20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评价,其他世界著名作家及其作品评论,近年来流行的国外文学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书籍的评论;俄罗斯白银时代作家的评论;以及古典俄罗斯文学大师的评论。作者根据近20年来中国读者对外国文学的关注热点,选择评论对象,既有总体性评价,也有具体的作家作品评论。
  • 东张西望

    东张西望

    作者以其独特的经历和视角,记录下在美国、日本留学期间以及在凤凰卫视和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工作期间对于异国社会、文化制度方面的思考和分析。本书体裁为文化随笔,可读性较强。本书展现了80后一代以开放、包容、自信的心态对国际事务的驳议、评论,并非浮光掠影式的“点到为止”,而是上升为文化、制度的思考。本书堪称一部写给中国今天和未来的年轻知识精英的读物,能够帮助年轻一代人更为成熟和理性地看待世界!外媒“主观臆测”VS中国“政治企图”、日本政治的死穴、“知日”的价值、日本前自卫舰队司令官现身说法、美日同盟“多元化微调”、日本“料亭政治”的前世今生……
  • 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宋词精品鉴赏》收录了《临江仙》、《阳关引》、《竹马子》、《采桑子》、《水调歌头》、《蝶恋花》、《沁园春》、《清平乐》、《西江月》等作品,白话译解,力求以直译者方式准确传达原词意蕴,并对词进行解析和鉴赏,品析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为宋词爱好者领会、品鉴宋词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热门推荐
  • 毁灭战神

    毁灭战神

    在世道苍茫,妖兽肆虐的世界里,唯有拳头才是强大的证明。而对梁峰来说,强大只是一个形容词,他无需强大,因为他本身就是强大的代言者。有人说他是战神,也有人说他是披着人皮的恶魔,更有甚者说他不是人。年纪小小便已独战群兽,浴血洒遍临风城前线,一战成名。他心中有信念,有承诺,有但当,为此,他选择这条路,就是为了寻找真相,为了解开迷惑,为了剖析真理,更为了守护爱人,保护身边的亲朋好友……
  • 天上飘散的那朵云

    天上飘散的那朵云

    从下笔的第一天到现在时间跨度很长,两年有余,虽然故事不长,但融入了我全部情感。是的,我爱她,爱她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对,是她,飘散的那朵云。
  • 苍穹主宰龙少

    苍穹主宰龙少

    红颜一笑,世间皆兴,红颜一伤,世间皆苦。我为主宰,皆可兴,我为主宰,皆可灭。在地球,面临强大的敌人,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后,几个幸存者背负起了灭族仇恨。其一人得到元始天尊传承,后带领几人向无尽星空征战而去。
  • 校园之兵王

    校园之兵王

    从一个社会底层的农民工,到呼啸丛林的特种兵王,再到大学校园里面的学生,身份的转化,会给王龙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当王龙发现自己已经深陷泥潭之中,又该如此冲破枷锁。企鹅群:(247253068)
  • 华夏归元

    华夏归元

    一名孤儿的修真悟道之路,与爱恨情仇的故事
  • 魔女:吾本罪恶

    魔女:吾本罪恶

    懵懵懂懂的女孩,误打误撞进入了罪恶的源地;朋友的反目,亲人的追杀,罪恶的拥护,她该如何选择?当爱与恨并存,血与光相撞,她又该相信谁?
  • 拐个帅鬼当老公

    拐个帅鬼当老公

    她是阅鸟无数的男科医生,他有颜有腹肌却没钱,赠她玉镯一只抵手术费。从此,她便天天撞鬼,梦里被男鬼摸遍全身。神马桃木剑,驱鬼符对那只鬼都没用,找了仙姑才知,她与他结了冥婚,那只玉镯便是聘礼。冥婚易结不易解,她此生注定要跟一只鬼纠缠不清。她爱财如命,他帮她赚钱,看风水,驱鬼,捉妖,抓僵尸。她爱美男,他便帮她偷拍男明星的照片,帮她跟男神约会。她怕热,他就当免费的空调,陪睡给她降温。他随叫随到,温柔体贴,但却要她去找三生三世莲,说是解除她身上的诅咒,前路危机重重,她该何去何从?
  • 洞玄子

    洞玄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EXO之桃香四溢

    EXO之桃香四溢

    如她所愿,梦想扬帆起航,却换不来她要的结局和爱。她远走高飞,他,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