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5400000001

第1章 白山黑水(黑、吉、辽民俗文化圈)(1)

·掏“仓”猎熊 ——鄂伦春人的原始狩猎遗风

生活在东北地区的鄂伦春族是一个典型的森林民族,他们的生活与森林密不可分,狩猎是他们世代相传、赖以生存的本领。这个民族的先人,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以狩猎民族的身份见诸史书记载之中。由于世代从事传统狩猎生产,并且从年龄很小的儿童时期就开始接受各种狩猎本领的训练,使得这个民族的成年男子几乎个个都是好猎手。

鹿是鄂伦春人经常捕捉的猎物,但是,要论勇敢和惊心动魄,则要算鄂伦春族人捕猎野熊的场面。如果说猎鹿需要猎人灵活机敏的话,猎熊则更多的是需要猎人的勇敢,这是因为捕猎野熊要比猎鹿危险和困难得多。在春季野熊刚刚结束冬眠和盛夏七月野熊的发情期,熊性会格外凶猛,有经验的鄂伦春族猎手在这两个时间都尽量避免猎熊。即使在其他季节,猎熊时也需要猎人沉着勇敢,有高超的枪法和机敏的反应能力,否则是很危险的。

入秋以后,猎人可以循着野熊上树寻找野果时发出的声响发现目标。到了深秋野果落地,猎人则需借助猎犬寻找在柞树或榛树丛中觅食的野熊。猎犬一旦发现野熊,便会猛扑上去,与野熊展开搏斗。猎人则趁机迅速找好有利的地形,沉着瞄准,将野熊击倒。

相比之下,鄂伦春族猎人冬季打围时进行的“掏仓”(猎熊),则在惊险中又有几分趣味。“仓”是指野熊为了冬眠而建造的窝,利用树洞或山洞建造的窝叫做“地仓”,在树上利用树权树枝建造的窝叫做‘‘天仓”。野熊进窝开始冬眠时,大多身圆体胖,行动懒散笨重,反应灵敏程度会大大降低,于是猎人们趁此大好时机前来“掏仓”了。

他们踏着积雪在山林中搜索前进,猎犬一路跑在前面。突然,猎犬发出信号,示意发现一处野熊冬眠的“地仓”。猎人们上前仔细观察,只见一株参天大树下一个深深的树洞洞口打开,看不清里面冬眠的是一只棕熊还是黑熊。猎人们迅速在四下埋伏停当,接着由一位经验丰富的猎人“叫仓”,以便把野熊轰赶出洞。只见他拾起大小石块使劲投向洞内,埋伏在左右的猎人们只待野熊受惊逃出树洞便猎枪齐发将它猎获。可是如果这只野熊就是不肯“出仓”,猎人就将一捆干草点燃,用长木杆挑入树洞。野熊终于“按捺不住”,冲出树洞,刚一露头就被猎枪击中。

对于在“天仓”中冬眠的黑熊,猎人们则首先用以木棒敲击树干的方法“叫仓”,如若不能奏效,便用长长的木杆挑起汗味浓重的帽子或衣物诱使黑熊“出仓”。野熊被击倒之后,猎人们不是欢呼庆贺,而是虔诚地说它“睡着了”。随后严格按照自己民族的信仰和禁忌处理猎获的野熊,使得惊险、有趣的猎熊活动又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在提倡野生动物保护的今天,鄂伦春族猎人已经很少进行这种最能代表他们狩猎文化风貌的猎获野熊活动。但是他们在猎熊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团结和勇敢机智的精神,仍然一代又一代地流传着。

·狗拉爬犁——白山黑水间的交通工具

一到冬季,黑龙江地区冰天雪地,一般的车马都无用武之地。这时,爬犁就是黑龙江沿江地区常用的交通工具。这种交通工具只要有冰面或雪层就可行驶,这对于每年有2/3时间处于冰雪期的东北地区来说,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爬犁的样子,远处看去像车,近处细看又有些像船。其基本结构主要有:两个弯成半圆形或两头翘起中间平直的船形滑动支架,连接滑动支架并铺上木板或柳条的横梁以及两支供驾驭用的辕把。爬犁的用途很广,坐人载物无所不能。人出门时,乘上爬犁一天可以疾行200余里。进山狩猎丰收,几百斤重的猎物装上爬犁一气即可拉回。驱使爬犁行驶的动力也因其样式和规格大小丽异。比较轻便灵巧的爬犁,用人力就可以驱动;那些体形高大的大家伙,却是要用马、牛甚至驼鹿才能拉得动。更为常见的,则是用狗牵拉的爬犁,小者只需一二条狗,大者要用十几条。

除此之外,还有可以潜助风力飞速行驶的“风帆”爬犁。如果在爬犁上面架起支架蒙上兽皮,就成了“皮棚”(也叫“暖棚”、“睡棚”)爬犁,坐在里面行路不必担心风雪的侵袭。不但如此,这种爬犁里面还设有火盆或脚炉,长途赶路时即使坐在里面过夜,也足以抵挡彻骨的寒冷。若在爬犁上用彩绸搭棚,张挂彩带,就成了一些民族在婚礼中使用的彩爬犁。用它来迎娶新娘,会给婚礼带来一番美妙的喜庆热烈气氛。那些专门从事爬犁制作的“二木匠”们,还会时常抽空制作一种轻盈小巧的“迷你”爬犁,这实际上是专供孩子们玩耍用的玩具。每当孩子们带着它在冰雪上尽情欢笑嬉戏时,小小的爬犁上又满载着甜蜜的童趣。

时至今日,乘坐爬犁驰骋于冰川雪原,已经成为游客冬季到东北地区时必不可少的冰雪旅游项目,制作爬犁的材料与爬犁样式又有了新的发展。有的爬犁虽然仍由狗来牵拉,但整个架子由钢铁焊成.下部依然半圆,上面却安装一张靠椅。一家三口乘坐,自然会乐陶陶兴味盎然。还有一种二人钢铁爬犁,前端居然安装了可灵活掌握方向的方向盘,后面的人双手握柄跑推,前面的人握住方向盘左转右转,真可谓银色世界“任我闯”了。祥式史具现代化气息的爬犁,则是新式的风帆爬犁。这种爬犁远望如同在大海上乘风破浪的帆板,近看架身恰似展开的机翼,坐上它在速度上一比高低,更是别有趣味。

·打糕、冷面 ——风味独特的朝鲜族美食

有人说,朝鲜族人离不开泡菜,其实,朝鲜族更离不开打糕和冷面。打糕是一种粘食,满族和朝鲜族都喜爱这种食品,冷面则纯粹是朝鲜族的专利了。打糕是朝鲜族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宴客待宾,都要精心制作。可以说打糕对于朝鲜族人,就如同饺子对于北方汉族人一样重要,不但全家人一起吃,还要全家人一起动手制作。

打糕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先由家中阿妈妮(老妈妈)或阿志妈妮(大嫂)把江米(即糯米)淘洗干净,再用水浸泡半天,然后捞出撒上少许盐水,上锅蒸热后取出放进专用的大木槽或石槽中。接下来便需要家中的男子汉上场了。两个壮汉每人手提一把硕大的专用硬木木锤或铁锤走到槽边,各站一端抡起锤子轮番向槽中的热江米锤打,妇女则守在一旁不断向横内浇上一些水。直到槽内的江米米粒被打碾成糕团状为止。。随后,妇女们把打好的糕团切成薄片,再撒上红小豆、豆沙面或大豆面,独具风味的打糕这才做成。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孩子们有的给大人打下手帮忙,有的围着大人嬉戏,那种合家团聚、其乐融融的场面,不亚于汉族人合家围坐在一起包饺子的温馨气氛。打糕吃起来凉软香甜,耐人回味,吃过的人无不交口称赞。如果蘸上白糖或蜂蜜食用,味道更是非同一般。

满族人则不但把打糕作为日常食物,还将其用于祭祀供奉,使用的原料也不仅限于江米,粘高梁和大、小黄米等,也都可以做成香甜可口的打糕,吃起来另有一番风味。

冷面是朝鲜族人的特有食品,其制作与口味均可谓天下独有。制作时先把荞麦面或小麦面与土豆面按比例掺在一起和成面团,再用专用的工具轧成面条直接落入滚开的水锅中,煮熟后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使面条爽滑筋道。面条盛入碗里,再浇上事先煮好撇去浮油、早已晾得凉凉的牛肉汤或鸡肉汤,放上香油、胡椒面、辣椒面、酱油、醋,配上牛肉片、鸡蛋丝、切开的半个煮鸡蛋,一碗酸甜香辣、清凉爽口的朝鲜冷面就做好了。如果碗中再配上切好的苹果片或梨片,味道更是别样鲜美了。有时他们熬汤时还会加入甘草等中草药,使冷面别有一种药香,也增加了营养。 对于朝鲜族人来说,冷面不仅是可以饱腹的食物,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民俗文化意义。冷面的形状绵长不绝,朝鲜族人认为它具有长寿多福的寓意。因此,每年农历正月初四中午,朝鲜族人家家户户都要吃冷面,谓之吃“长寿面”,以求“长命百岁”。不但在节日喜庆之时要吃冷面,每有宾客来访,朝鲜族主人也会热情地以冷面款待。由于冷面的独特诱人风味,其制作方法已经广为流传。

·鱼皮、兽皮作衣裳——独特的赫哲族服饰

东北的赫哲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世世代代以捕鱼为生,以鱼肉为粮食,甚至以鱼皮为服装,以鱼骨为装饰品。这种独特的鱼文化在中国各民族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难怪赫哲族在历史上曾被称为“鱼皮部”。在《桦川县志》、《西伯利亚东偏纪要》、《皇清职贡图》等古代典籍中,都对赫哲族人的服饰有所记述,足见赫哲族人的鱼皮服饰影响之久远。

赫哲族人制皮用的鱼,都是重达几十斤甚至几百斤的大鱼。制皮时先将鱼皮整张剥下,去鳞后晒干,再经过揉搓、木锤捶砧等“熟皮”工序,使鱼皮变得像布料一样柔软,并用红、黄、蓝、绿等色彩鲜艳的野花等植物燃料将其染上各种颜色。经过拼接、剪裁,再用特制的鱼皮线连缝,一件鱼皮衣服便初步成形了。接着再在襟沿、口边镶缝上用染有不同颜色的鹿皮剪裁而成的各种云纹或其他吉祥图案,使得衣服既有浑朴粗犷的风格,又有美观大方的色彩。此外,衣服上还要饰以贝壳、铜钱、鱼骨扣和其他各种鱼骨饰晶,从而更加雅致耐看。

赫哲族人可以用鱼皮制成各种式样的衣服,如鱼皮长衫、鱼皮套裤和鱼皮靰鞡等。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外人是很难相信毫不起眼的鱼皮也会有这样大的用场。虽然赫哲族人从20世纪初时已经开始使用布匹、绸缎等其他布料缝制衣服,但由于鱼皮衣装具有独特的特性,因而在赫哲族人民中间依然受到普遍喜爱。

除了鱼皮服饰之外,赫哲族人还喜欢穿着各种兽皮衣装,这与他们兼事狩猎生产活动不无关系。然而兽皮衣饰却不是赫哲族人所独有的,东北地区许多民族都有制作兽皮衣装的高手,其中鄂伦春族人更是胜人一筹。他们喜爱的兽皮衣装有狍皮男女袍、鹿皮裤、狍头皮帽、狍皮鞋、鹿皮高腰皮靴、布腰皮底鞋、狍皮袜、各式狍皮手套,以及兽皮制作的口袋、帐篷、背包、荷包、马褡、帽饰等等。在这些兽皮衣饰的装扮下,鄂伦春族猎人们更是个个显示出骁勇、荚武的本色。

说起兽皮服饰,还必须提一下兽皮围脖。在东北地区,这是不分民族、不分男女老少人人喜爱的一种冬季防寒衣饰。这种围脖的制作材料,有狗皮、狼皮、兔皮、山狸猫皮、水獭皮、紫貂皮等,而妇女们则更加钟情于用火狐皮或银狐皮等制作的各色优质狐狸皮围脖。于是在隆冬时节的东北地区,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佩戴的兽皮围脖都足以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

·木屋、窝棚——富于野趣的大、小兴安岭民居

长期生活在大、小兴安岭密林中的鄂伦春人,吃住都离不开森林,如随处可见鄂伦春族人居住的漂亮木屋“木刻楞”,就是他们利用森林资源的创造。这种木屋用原木搭建,不加任何装饰,有着独特的山林风格。屋内的树墩桌凳和木板睡床,透出浓烈的山间野趣,而原木墙上挂着的猎枪、猎刀和兽皮、猎物,又使木屋平添了一股鄂伦春族猎人的豪放气概。在吉林长白山区,人们也是用这种方法建造木屋。

由于从上往下看这种木屋的四墙如同过去水井的井框,因此有的书籍中将这种木垒房屋称为“井干式房屋”。但不同的是,长白山区的木屋外壁用泥抹平后还要用石灰刷白,屋顶不铺木板而是覆以原木劈成的木瓦。远远望去,这些木瓦的颜色,有的金黄,有的灰白,有的黝黑,在雪白的外墙映衬下,显得格外别致。更为奇特的是,这里的木屋连烟囱也是利用朽倒中空的枯木树干做成,还有的木烟囱是用四块木板拼捆在一起,里边套抹上胶泥而成。在长白山区的朝鲜族人村庄中,这种木板烟囱极为常见,它们在山墙边挺立成排,着实别具风采。同样是木材,这里的人们用来做烟囱却不会被烧毁,实在令人叫绝。据日本科学家最新研究,居住在木屋中非常有益于人身体健康。没想到,这种原始木建房屋,居然符合现代科学道理,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大、小兴安岭中还可以见到各种类型的窝棚式住宅,这一类住宅完全由木头搭建,形式简单,建造方便,充满着野趣,是山林“穹庐居”的典型。长期以来,鄂伦春族人、鄂温克族人和赫哲族人都喜爱住窝棚。在供人居住的窝棚中,正对门口大多供奉神位,四周按长幼、男女尊卑分布着一个个铺位,窝棚中央则是常燃不息的火堆。窝棚里的摆设虽然较为简陋、原始,却另有一番温馨洋溢其中。能在这样的“居室”中小住一回,恐怕也是难得的享受。

东北地区还常见到土坯房。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因此房屋保暖是非常迫切的问题。土坯房是用土坯垒砌屋墙加盖草顶而建成的房屋。这种土坯房一般是坐北朝南,屋顶大多覆盖厚厚的“盖房草”,大大的木格窗从外面贴上窗纸,既有利于采光,又可遮挡风寒。屋内的南、西、北三面是火炕。火炕烧热之后,即使是数九隆冬,屋内也会暖气融融,毫无寒意。根据使用的泥土和其他材料的不同,土坯可分为黑土坯、黄土坯、砂土坯和木棒土坯,此外还有一种名为“垡子”的土坯。

·“坐福”、“开脸”——满族婚礼仪式

满族是一个重视礼仪的民族,其中婚俗礼仪最为丰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东北地区满族人的结婚礼俗既融入了许多汉族的婚俗成分,又保留了大量本民族特有的传统,令人回味。

婚礼当天的正午,新郎家要举行被称为“撇盏”的祭祀神灵的仪式。仪式开始后,只见院内设置的神桌上供奉着猪肘肉和白酒三盅。新郎和新娘面向南方跪在神桌前,身穿祭祀服的萨满或宗族长者单腿跪在神桌左侧,用满语吟唱歌调,乞求神灵保佑新婚夫妇幸福美满,白头偕老。每Ⅱ昌完一段,就用尖刀割下一片肉抛向空中,再端起一盅酒,浇洒在地上,如是三次而毕。随后便是鼓乐齐鸣,婚礼的喜庆气氛此时达到高潮。

同汉族婚礼不同的是,满族人在拜完天地之后并不是马上“入洞房”,而是先进入事先在院中搭建的帐篷。新娘在进入帐篷之前,新郎先要用马鞭、秤杆或拜杆将新娘头上的红盖头挑下放在帐篷顶上,接着新娘跨过门口的马鞍走进帐篷,面向南坐在下面放着一把斧头的坐垫上,开始“坐福”,也叫“坐帐”或“闷性儿”,要一直坐到晚上才能下地。在这当儿,伴娘要用红色丝线将新娘脸上的汗毛绞去,谓之“开脸”,并改梳戴钿子、插廉方的“旗头”。在此期间,新郎要一直站在帐篷外守卫,不可离开,直到天黑为止。

同类推荐
  •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

    在理论论述和探讨的基础上,作为声景生态史料方法的应用案例,对具有史料价值的北京的声音进行了记录和分析,包括老北京的叫卖声、老北京的响器声、天安门广场的声景、北京的交通声景,以及北京的音乐厅与音乐生态等。
  • 世界文化百科

    世界文化百科

    各民族的古老文化中都有解释自身起源的故事,并且无一例外地将人类的起源归功于神的创造。在欧洲和中东,人们对《圣经》里关于上帝“创世”,并创造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的神话深信不疑。
  • 三字经

    三字经

    《三字经/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以通俗的语言,逐句为我们解读了这部经典,并用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全书分为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知礼仪敬父母、认识我们的世界、经典的永恒绽放、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少壮多努力这六章。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1)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是作者王寒多年来生活所感杂记,主要包括作者对浙江省十一地市风土人情独到的见解,文风戏谑,多以当地名胜古迹、美食趣事为题材,以片段的形式对每一城市进行描述,令读者得以快速阅读中体味到浙江各地的城市形象。
热门推荐
  • 江城名迹

    江城名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人生路上,跌跌撞撞,烦恼过,忧愁过,迷茫过。曾经为了所谓的未来,我们在深夜哭红眼眶,孤单一人寂寥地走在无人的街上。可是,亲爱的,你知道吗。无论你犯了多少错或进步得有多慢,你都走在了那些不敢尝试的人前面。因为,未来,永远属于决心去实现自己预言的人。只要你内心坚强,到处都是光亮。人生路上,跌跌撞撞,烦恼过,忧愁过,迷茫过。曾经为了所谓的未来,我们在夜哭红眼眶,孤单一人寂寥地走在无人的街上。可是,亲爱的,你知道吗。无论你犯了多少错或进步得有多慢,你都走在了那些不敢尝试的人前面。因为,未来,永远属于决心去实现自己预言的人。
  • 一声兄弟胜过天

    一声兄弟胜过天

    本作没有奇能异术,只有兄弟朋友。写的是兄弟,玩的是义气,拼的是那句“一声兄弟胜过天!!!”
  • 八识规矩纂释

    八识规矩纂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江湖豪杰

    江湖豪杰

    宋雍熙元年,大名府发生离将军美玉失窃案,朝廷调派以赵倾城为首的得力捕快六人赶赴大名府调查此案。故事由此展开......
  • 碎星战神

    碎星战神

    碎星世界,一飞冲天!一场神战,浩大的无尽世界变成泽国,崩毁的大地,百万年时间演化,已经形成各自独立如繁星般大小岛屿。大海凶险,普通的人类只能生存在小小海岛,唯有最强大的战士,才能横跨无尽海域,去追寻传说中消失的诸神遗迹。齐雾岛少年罗泽,出海寻找救治妹妹眼疾灵药,从此,走向传奇……
  • 太子殿下的爹万岁

    太子殿下的爹万岁

    为什么人家穿越都是魂穿成公主、相府小姐,而我穿越就得是整个穿过来,被人当做怪物不说,还身无分文只能去吃霸王餐!替相府小姐入选太子妃,不料,竟然被选上了,可是,太子只是一个几岁大的小屁孩啊!“太子妃,快给父皇请安!”父皇?他怎么这么像大街上被我讹上的美男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引发青少年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引发青少年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没有莱克兄弟的飞翔之梦,人类怎能翱翔于天际?没有哥伦布的远洋航行,怎会有新大陆的发现?没有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跨出的一小步,怎么会有人类在浩淼太空中需找生命的一大步?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是各行各业的人们不断创新进取的成果。本书用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告诉大家,什么是创新,如何创新,为了创新我们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来教育读者要善于在生活中发散思维,勤于动脑,勇于创新。
  • 千缘杀劫

    千缘杀劫

    世界原本平静,不知到何时起,这个原本安详的世界,有了生命的痕迹,他们共抗凶险,同在建家园,世界虽大,互为至亲,然而又何时起,贪念起于心。贪财而敛之,于是有了贫富之分。贪权而追之,于是有了贵贱之分。贪势而趋之,于是有了善恶之分。贪名而维之,于是有了种族之分。世界本该不平静。众生难再平等。战火开始纷争。世界开始分裂为玄东、冥西两块大陆。两块大陆的战争越燃越烈。毁灭的开始!转瞬的万年,在无数次的战火中,曾经高高在上的神佛,让人感到在生畏的妖魔等等在炼狱般的洗涤中离奇的消亡,殆尽,反倒是那最渺小的人类各个觅得异法。人类再不求仙,不敬佛,不惧鬼,不畏妖,不怕魔。
  • 千古魔殇

    千古魔殇

    你以为可以依靠自己得到所有,却发现只是他人棋子你以为可以傲视群雄问鼎苍穹,却只是为他人做嫁衣以无上功法改命以守护之心杀戮天下,打破天地轮回浮生醉影梦几何不成疯魔不成活轮回百炼忘前缘回首前尘曾相见本人创的一个交流群,喜欢的可以加一下644899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