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5400000012

第12章 岭南秀色(粤、闽、海南、台湾民俗文化圈)(2)

到了举行成年礼时,“床脚婆”还要派上用场。潮汕地区儿童的成年礼一般选在“床脚婆”生日的前一周。“出花园”那天,先把“床脚婆”请出来放到床前一个大竹箩里,然后摆上丰盛的供品。“出花园”的儿童着新衣新鞋,由母亲带领,在“床脚婆”神位前焚香跪拜,祭酒三巡,焚烧金银纸。祭拜结束,把供品拿去烹煮,让“出花园”的儿童坐在大竹箩里饱餐一顿,成年礼宣告结束。

台湾地区也有成年礼,并且也与中国民间传统的七夕节有关。台湾民间将七仙女尊称为“七娘妈”。在台南,儿童在满16岁时要举行成年礼,俗称“做十六岁”。成年礼则选在七娘妈生日那天:农历七月七日。行成年礼的庆典一般在台南中山路“七娘妈庙”里举行。这是台湾惟一座供奉七娘妈的庙宇,距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 ’行成年礼那天,孩子的父母要准备丰盛的供品,并为子女准备一个特制的“七娘妈亭”。这个“七娘妈亭”是用竹子扎成框架,外边糊上花纸或神像做成。式样分为一层、二层和三层不等,一般是提前请人定做而成。仪式开始,孩子向七娘妈跪拜,感谢七娘妈16年来庇护平安。然后由双亲手捧“七娘妈亭”,让孩子从亭子下走过,表示孩子在七娘妈庇护下已长成大人了。仪式后,还要把“七娘妈亭”和金银纸一并焚烧,以示供献。

·二次拾骨葬 ——隆重的客家葬仪

广东梅县是客家人的聚居区,其地的民风民俗有着浓郁的客家特色,如客家人的二次拾骨葬,就与其他地方的民俗完全不一样。据有人推测,这一民俗的起源,可能与客家人由中原躲避战乱、不断南迁的经历有关。

其实,二次拾骨葬是中华民族的古老葬俗之一。战国时期的《列子》及《隋书》等史籍,都记载了古代荆楚地区的一些二次拾骨葬习俗。近代以来,东北鄂温克、达斡尔、赫哲族的一些猎人及萨满死后,常用桦树皮或苇席包裹遗体,放置在木架或高高的树杈上,待两三年之后,尸体腐烂了,再捡拾遗骨,装棺埋葬。而南方的广西壮族,广东、广西瑶族,云南苗族以及福建、浙江畲族,都有二次捡骨葬习俗。先用棺木土葬死者,过了三年、五年或更长时间后,挖墓开棺,先从脚骨开始依次往上捡骨,并顺序装入陶瓮,盖上圆盖,再修永久性坟地埋葬。

客家人行二次葬时,还看重是否能为祖宗坟茔觅得风水宝地,并认为这与子孙后代的兴旺发达关系甚大。所谓风水宝地,据说标准有三:一是要有龙势,即山岭的脉络,发脉雄壮,奔腾有势,落颈俊秀灵活,结基丰实、宽敞。龙势主人丁兴旺。二是要有局,即对景罗列各峰,湾环回托,或旗或鼓,或印或案,皆应为基地所用。局主功名。三是要有水,即基地前面有对逆的江河,但江水又不是直冲基地,而是水日回环带水。水主财路。为此,从前行二次葬时,将先人遗骨装入金盎,若找不到吉地,便把金盎寄放于山间岩穴或田头地坎,以待日后安葬。这种暂时寄存“金盎”的做法,俗称“寄岩子”。

广东客家人的二次拾骨葬的仪式非常隆重,墓地选好后,便于农历八月初一请来安葬师傅,在焚香祭祀后方可掘墓开棺。尸骨不可见阳光,所以拾遗骨要在油纸雨伞遮盖下进行。人们将遗骨一一拾起,并用山茶油擦拭干净,然后再按人体结构、躯肢顺序把遗骨装入俗称“金盎”的陶罐中。最后,将写有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日的盆形圆盖反扣在金盎上,使用砖块、三合土等砌建永久性的墓地,就完成了二次拾骨葬的全过程。

人死不能复生,但离世如此之久还能再享受这样隆重的葬礼,对死者也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了。

·除夕守岁 ——客家人严守的民间习俗

广东的客家人是中原汉人的后裔。他们不但在许多风俗习惯上保持着古代的淳朴豪放,而且在过春节时,也仍然沿袭着中原古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传统。

为了迎接春节,客家人从腊月十五便开始作准备。这一天,全家人首先要大搞卫生。腊月二十,他们依例要把冬至酿造的糯米黄酒装入酒瓮,放上红曲,用稻草和谷壳拥埋起来,点火烧炙。这样,黄酒蒸发了一部分水份,变得醇美香甜,更耐贮存。

客家人有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过去每到这一天,家家都要在灶台上摆放猪肉、鸡、鱼三牲,以及红枣、花生等干果和酽茶,祭祀“一家之主”,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保佑全家平安,五谷丰登。此后几天,每家还要为过年而大忙特忙:采办年货,添置新衣,踏礁舂制米粉,蒸制年糕,以喻“年年高升”;用粳米粉加酵母,蒸出绽开似花的发酵饭;用红糖水掺入糯米粉,搓成圆丸,炸成香甜可口的煎团子;杀鸡宰鸭,捶打鱼丸、肉丸,蒸梅莱扣肉……真可谓腊月忙年,家家尽欢。

到了除夕上午,族中男子先在祠堂和围屋的大门上张贴新书写的堂号、堂联,悬挂写了堂号的大灯笼。而后,各家在自己的厨房、卧室、仓房的门楣和门边张贴春联和挂门钱。此外,农妇们还伴着锣鼓之声在门坪摆设供案,摆上一应牲醴,焚点香烛,举行祭神仪式。午后,全族人还要到祠堂拜谒祖宗。各家将最好的食品挑来供奉,有全鸡、猪肉、熏鱼和红枣、花生、柿饼、柑橘、苹果、莲子等干果,当然还少不了茶、酒、鞭炮、黄表纸等。祭祖是客家人过年最隆重的活动,许多华侨的后裔子孙也常常携妻带子,在除夕赶回家祭祀祖先,亲睦族人。

吃过年夜饭,全家老少通宵不寐,以迎接新年到来,此即所谓“守岁”。据说只有守岁熬年,来年才会身体强壮,干活更有劲。

孩子们如瞌睡了,阿公阿婆便会设法给他们提神。除了给他们每人发“红包”外,还要一人一个大柑橘,表示“分柑回味”,老少同欢。如剥柑橘吃,则不能一人独吃,要与别人分享,因为只有“分柑同味”,才能全家吉利。待到交子之时,家家户户争相燃放鞭炮。那五彩缤纷的烟花升入夜空,把初春寒夜的天空点缀得分外迷人。此后的种种节日活动还要把这种喜庆气氛延续多日。

等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来临,便迎来了春节的最后一天。在许多中国人心目中,这一天既是高潮,又是尾声,当然要好好热闹一番。在中国台湾省的台南地区,当地民众每年都在这一天以摸春牛的方式来寄托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

·“扛猪赛”、“打猪赛” ——别开生面的庆丰收方式

在福建福州市闽侯县垒沙村,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扛猪赛”。

垒沙村共有一千多户人家,清一色全姓唐,是一个大家族,分属32房。该村有一块自留地,被分成了32份,分别由全村32房各自经营一份。各房的那一份再按户轮流耕作。每一房轮到耕作这块地的各户,要喂养一口猪。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六这一天,各房的那一户都要把所养的猪杀好洗净,抬到本村大王庙中,摆放在天井中的方桌上。每口猪要贴上各房的代号,由村委会组织本村德高望重之人对所有的猪进行一次评比,以最大最肥且健康者为优胜,由村里予以表扬奖励。

第二天,各房便要组织人马参加扛猪比赛了。参赛者由每房出7人,其中一人抬桌子,一人提猪鼻子,一人扛猪背,其余四人各提一腿。司仪人员发炮32响后,各房扛猪的人迅速把猪抬起来,抬桌者立即抽出桌子向大门冲去。第一个冲到大门并用桌子腿把高悬在梁上的大鲤鱼勾下来的,就是胜利者。这时群众欢声雷动,一片沸腾。接着,由优胜者开路,抬猪者把猪抬到本房祖厝,并放在预先拿来的桌子上。然后,其他各房人群举起火把,燃放鞭炮,也冲向本房祖厝。扛猪比赛即到此结束。

扛猪比赛始于何时无从查考,但这里的人们一直把它看作是本村一次隆重的节日,作为特有的习俗流传了下来,每每引来附近村民赞许的目光。

福建地区与猪相关的民俗比赛还有一种“打猪比赛”,主要流行于厦门一带的渔村,举办时间是农历五月初五,其比赛的场面更为有趣。比赛开始之前,组织者预先选取一根三丈多长的圆滚滚的大桅杆,把杆上涂满油脂,使之滑如鳗鱼身背。然后把这根桅杆从一艘大船的船头伸向水面上空,在它的顶端挂上一只竹篾制成的笼子,里面关着一只小猪。笼子的小门半关着,好让里面的小猪被人打着时可跳入水中。比赛胜负的决定是这样的:谁能第一个从桅杆根部爬到桅杆顶端并把笼子里的小猪赶入海中,谁就是胜者,小猪也就作为奖品可由胜者带回家去。由于桅杆十分光滑,参赛者无论怎样小心谨慎,多半要失足落海,功亏一篑。这时岸上和船上的观众连连叫喊助威,欢笑之声此起彼伏。有的地方这种比赛以鸭子或公鸡代替小猪,但仍要按打猪比赛方式进行,而且也称为打猪或捉猪比赛,其场i面也同样饶有味趣。

·“盘王节” ——粤北连南地区的祖先崇拜

在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自古以来生活着八排四十二冲的瑶族同胞,俗称“八排瑶”。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即为瑶族最重要的节日——“盘王节”(传说中盘古王婆的诞辰)。瑶族人庆祝“盘王节”的方式,是载歌载舞,特别是斗歌对歌,更是热闹非常。由于生活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粤北的少数民族同胞能歌善舞,热情好客,民风淳厚,执礼恭亲。仅是通过广东连南瑶族的“耍歌堂”,便可窥其一斑。

到了“盘王节”这一天,八排四十二冲的瑶胞都要汇聚一堂,祭祀祖先,庆祝丰收,赛歌比舞,称为“耍歌堂”。而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瑶族同胞为了庆祝盘古皇诞辰,还要欢度“开唱节”。 每到盘王节时,瑶族山寨一派节日景象。人们都穿上了节日盛装。男子身穿一袭靛蓝色服装,头插白色羽毛,手持红花;妇女们则身着带有红蓝花纹图案的衣衫,头上戴满银饰,手持长柄桐油伞。有客人到达村寨口时,主持人要领队迎接,先唱《迎客歌》;客人入寨敬酒时,要唱《敬酒歌》;客人离去时,还要唱《送客歌》。节庆的第一天主要举行迎神游行的典礼仪式,其间最重要的活动是斗歌与对歌,这些活动一般由男人参加比赛和表演,妇女在一旁观赏,姑娘们则借机物色意中人。一开始先由老歌手领唱《呦嗨歌》,其他歌手附和响应,接着便开始了一轮轮激烈而有趣的斗歌与对歌。

同类推荐
  •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本书主要指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包括对祖国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是最质朴的情感和品性,她作为一种“千万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是爱亲人爱家的情感升华,由此也形成一种捍卫民族尊严、维护祖国利益的崇高品德。精忠报国、保家卫国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 中国鄱阳湖

    中国鄱阳湖

    详细讲解了鄱阳湖古今历史之演变,描述鄱阳湖周边各地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地理资源概况,熔历史、思想、知识及趣味性于一炉,资料丰富详实。
  •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美国人

    美国人

    本书讨论了美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含义,其中先讨论殖民的背景和含义、美国人对自由的认识,然后讨论美国的地理背景和种族多样性,最后探讨美国民主制度的优缺点、功利主义文化的特点和危害等内容。
  • 读懂日本:菊与刀

    读懂日本:菊与刀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书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并且深入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人双重性格产生的根源。全书从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入手,于生动的叙述中进行有力论析,是了解日本民族绕不过的经典读本。
热门推荐
  • 放养的爱

    放养的爱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争吵,在分别的时候相爱,爱的一塌糊涂。有人告诉我说,那只是青春的留给的遗憾,无关喜欢。也有告诉我说,那是相处之后的念想,无关爱情。而我,则告诉我自己,我们都已经在分别之后在一起了,那就继续在一起吧。
  • 超神级魔幻法师

    超神级魔幻法师

    他是个武侠迷,就注定身不由己;也是一个拥有近七十年历史的老牌战争公会的一员,战斗是家常便饭;他会一手画圆一手画方的;一心二用的他能同时释放两个魔法,在这个魔幻的游戏世界里,人们称他为“超神级魔幻法师”。
  • 逆战缩影

    逆战缩影

    末世来临,丧尸病毒爆发,世界陷入黑暗,这是个发生在小小县城的逆战故事。
  •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风流剑王

    风流剑王

    此地之人,六岁之前必然头生反骨,脚生六趾,男子过六岁,肋下生白骨,剪骨为剑柄,肉血磨青锋,拔骨之时亦是成剑之日,成剑之日会有灵感天福,上天赐下剑道之书,唤名剑书。剑客所称,剑书三十六卷,每卷藏名,每名藏剑,剑之书写,亦是名之颂扬,剑技所称之日,亦是名扬天下之时!要学剑客者,先生剑骨来,天意降剑书,兵将侯王皇。
  • 屠清

    屠清

    清末有三屠,袁世凯镇压义和团,杀人无数,是为屠民。岑春煊弹劾官员成性,断了无数人前途,谓之屠官。张之洞发展工业花钱如流水,实乃屠财。可是,当王国瑞来到了清末,清末三屠都不得不服。袁世凯:“我也只是屠杀本国之民,而王国瑞在战场上屠杀无数洋人士兵,我不如也。”岑春煊:“我也只是弹劾本国之官,而王国瑞的出现让无数洋人政府倒台,我不如也。”张之洞:“我也只是花费本国之财,而王国瑞却能用洋人的财富发展本国,我不如也。”王国瑞:“我就是清末最大的屠夫,屠洋人之兵,屠洋人之官,屠洋人之财,是为屠洋!”这是一个带着超级金大腿,穿越到了清朝末年脚踩岛国鬼子,痛殴北方毛子,抢掠猴南洋猴子的故事。
  • 网游之大争之世

    网游之大争之世

    这是一本轻松搞笑的建设类种田流网游……
  • 厨色农家

    厨色农家

    一觉醒来,精装修的小公寓没了,整天抱着的手机也没了!有的只是一个能遮风挡雨的草房子,还有一二三四,四个萝卜头!外加一个……灵堂。杨散散有些郁闷,刚才明明是美男!怎么一会儿功夫这画面就变成这样了?(新人~写的不怎么好,请多多见谅~)
  • 容美土司王田舜年

    容美土司王田舜年

    长篇历史传记文学《容美土司王·田舜年》以史为据,以文学之笔,全面描述了田舜年执政期间乃至整个土司时期的社会、人文、自然景观,展示了土家族丰厚的文化底蕴。
  • 重生之囚身不得

    重生之囚身不得

    死亡对于每个人都是终结,对于我而言却只是开始,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卫司然从混沌中醒来,周围的一切不再熟悉,面前是一张老人的焦急担忧的脸,不停的说着什么,而卫司然毫无感觉什么,什么也听不到,他的耳中,脑海中除了呼呼的阴冷海风声就是一声声不停放大的枪响声,一声声枪声在脑海中越来越大声,直到眼前布满鲜红的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