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在青年会开设公共演说课程这段时期,是卡耐基人生职业发展中的第一个高峰。随着来听课的学员越来越多,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卡耐基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主流社会也开始关注起这个崭露头角的年轻人了,就连以往那些对他的教学方法有颇多非议的学院派人物,也开始重新审视卡耐基。
但是对于取得这些成绩,卡耐基却并不满足,他认为:“卡耐基课程”仅仅停留在教人如何发表演讲上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有所创新,让自己的课程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内容体系。
为此,卡耐基打算暂时停止讲课一个星期,以便集中精力去构思自己的整个授课体系,修改并制定新的课程表,然后再开展自己的工作。
卡耐基向青年会会长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后,立即遭到会长的反对,他毫不留情地对卡耐基说:“戴尔,虽然你现在很有名气,但你必须牢记:你所施展的平台是青年会给你搭建的!所以你必须多花点工夫在讲课上,这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既然你的课程很受欢迎,那就坚持这样讲,而不要异想天开地做什么改变,去做什么创新!”
虽然卡耐基在会长那里碰了钉子,可是希望改变授课思路的想法,却一直在卡耐基脑海中挥之不去。
他设计的这门课程最大功劳并不在于教学员怎样演讲,而是让他们克服自身的恐惧,增强勇气,敢于当众演讲,进而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笑对人生。
卡耐基发现,恐惧感是人生的大敌。除了恐惧外,情绪上的悲观、烦躁、焦急、忧虑、颓丧、挫败感等,也都是影响人们幸福生活的巨大障碍。
“既然人们经常会为精神苦恼所困扰,我为何不调整授课方向,教学员如何克服忧虑、沮丧和战胜挫折呢?”卡耐基这样想道,“可是,改变授课方向,是否会得到青年会会长以及学员的理解呢?”
卡耐基联想到自己的成长经历,可谓是备受挫折和打击的洗礼,他是凭借着顽强的精神斗志和毅力,才不断战胜挫折,迈向了新的生活。所以,卡耐基更希望联系实际,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进行他的演讲。
当天晚上,在课堂上,卡耐基用自身经历作为例子,向学员们讲述自己曾经为事业的一时挫折而精神恍惚,后来他又是如何重新振作起来,径直投向演讲事业……
他声情并茂的演讲,深深吸引了学生。但是就在卡耐基兴致勃勃地讲着的时候,一位新来的学员打断了他的讲课。
“对不起,戴尔先生,课已经上了半个小时了,可你所讲的与怎样演说无关。我们对怎样摆脱人性的弱点并不关心,因为那是心理医生的事情,你的工作是教会我们怎样演讲!”
其他一些学员也纷纷站起来表示同样的意见,甚至还有个别学员对卡耐基提出了抗议。
恰巧,会长正巧从教室门口路过,听到里面吵吵嚷嚷,他跨进教室了解到事情的原委之后,就对卡耐基说:“戴尔,下课之后来我的办公室谈谈。”
课后,卡耐基来到会长的办公室,未等会长开口,他就直截了当地说:“您不必说了,我明白我自己的行为,这两天我会好好考虑一下,然后给您一个合理的答复。”说完,卡耐基快步走出办公室。
在此期间,卡耐基写了“当你无计可施时,不妨试试这个”的文章:
司华伯管理下的一家工厂,那位负责的厂长,无法使他管理的工人达到标准化的生产量。司华伯问那个厂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像你这样一个能干的人,竟不能使那些工人达到工厂预计的生产量?”
厂长回答说:“我也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我用温和的话鼓励他们,有时不得已去斥责他们,甚至于用降职、撤职来恐吓他们,可是那些工人就是不肯辛勤工作。”
他们谈话的时候,是日班快结束,夜班要开始之时。
司华伯向那厂长说:“你给我一支粉笔。”他拿了粉笔,走向近边的工人处,问其中一名工人:“你们这班,今天完成了几个单位?”那工人回答说:“6个。”
司华伯听到后,一字不说,就在地上写了一个大大的“6”字,便走了。
夜班的工人来接班,看到这个“6”字,就问是什么意思。
日班的工人说:“大老板刚才来这里,他问我们今天做了几个单位,我回答是六个,他就在地板写了这个‘6’字。”
第二天早晨,司华伯又去工厂,发现夜班工人已把“6”字拭去,改写上一个大大的“7”字。
这天,日班的工人看到地上已换上一个“7”字,他们感到夜班工人的工作效力,比日班工人强。哦,真的?是的,那就行了……他们要比夜班工人有更好的工作效果表现,就热心、勤快地加紧他们的工作。那天,日班快要下班时,他们留下个大得出奇的“10”字—情况也就这样渐渐好转过来了。
没有多久,这家原来生产量落后的工厂,比其他任何一家工厂的生产量都多。
这是什么原因?
就让司华伯用他自己的话来解释:“如果我们想要完成一件事,必须鼓励竞争,那并不是说争着去赚钱,而是要有一种胜过别人的欲望。”
争胜的欲望加上挑战的心理,对一个有血气的人来说,是一种最有效的激励。
如果没有这一种“挑战”,罗斯福不会进白宫坐上总统的宝座。这位勇敢的骑士,刚从古巴回来,便被推举为纽约州州长的候选人。可是他的反对党,指责罗斯福已不是纽约州合法的居民,他知道这情形后,心里恐慌,就要准备退出。
党魁伯位德用了激将法,他转身向罗斯福大声地说:“难道圣巨恩山的英雄,竟是这样一个弱者?”就这样一句话,罗斯福才挺身跟反对党对抗—后来的种种演变,历史上都有详细的记载。
这一个“挑战”,不只改变了罗斯福他自己的一生,对美国的历史来说,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司华伯知道“挑战”有极大的力量,伯拉德知道,司密斯也知道。
鬼岛西端,有一座恶名四扬的“星星监狱”。这座监狱没有狱长,里面凶狠的犯人恶言沸腾,随时可能发生危险。司密斯需要一位坚毅、勇敢的人,去治理“星星监狱”。可是谁能胜任这个职务呢?他把纽海波顿的劳斯招来。
当劳斯站在他面前时,司密斯愉快地说:“去照顾‘星星’如何?那里需要一个有经验的人!”
劳斯感到很窘迫……他知道“星星监狱”的情形,知道那里是如何的危险……那里随时会受到政治变化的影响。去那里的狱长,一再更换,从来没有一个能够做上三个星期的……他要考虑自己的终生事业……那值得冒险吗?
司密斯见他犹疑不决的样子,微笑说:“年轻人,我不会怪你感到害怕……是的,那边确实不是一个太平的地方,那是需要一个有大才干的人,才能有这份魄力去做的。”
司密斯是不是下了一个挑战?劳斯的心中马上起了一种想尝试需要一个“大人物”的工作的意念。
于是他去了,而且他在那里很长久地干下去。结果,他成为一个最著名的“星星监狱”狱长。劳斯曾完成一部《星星监狱两万年》的作品,畅销全国,还上电台广播,他的狱中生活的故事,被采用拍成好多部电影。他对罪犯“人道化”的见解,后来造成了许多监狱改革的奇迹。
菲司顿橡皮公司创办人菲司顿曾这样说过:“别以为用高额的薪金,就可以聚集人才,替我工作。只有竞争,才能发挥他们的工作效能。”
那是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喜爱的竞技。因为那是个表现他自己的机会,证明他的能力、价值胜过别人,所以造成了那些离奇古怪的竞技比赛,就像竞走比赛、唤猪比赛、吃馒头比赛等等。而这能满足他们争强的欲望、自重感的欲望。
所以,如果你要得到人们—那些精神饱满的,有血气的人同意你,就必须记住第十二项规则,那就是:提出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