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夺了韩信的军队,率军前往前线,汉军军势大振,与项羽又形成了对峙的局面。而韩信则奉命率领曹参、灌婴等部的少量部队,沿途招募新兵,一路向齐国开进。
齐王田广和相国田横得知韩信将率军来攻,大惊,此时的韩信已威震天下,韩信亲自率兵来攻意味着什么,他们是心知肚明的。于是,立即征调齐国最精锐的部队组成一支20万人的军队,以华无伤、田解二人为将,进驻历下(今山东济南),准备迎战韩信。
大战眼看就要拉开序幕,偏偏此时又出现了一段插曲。原来,刘邦回到前线后,那位靠三寸不烂之舌博取功名的谋士郦食其自告奋勇,向刘邦请求到齐国去劝说齐王投降,刘邦对郦食其这个人非常赏识,而且他的弟弟郦商也是汉军的高级将领,在战场上每每都有不俗的表现。于是刘邦同意了郦食其的请求,派他以特使的身份前往齐国。
郦食其来到齐国,见了齐王,一阵寒暄之后,便露出了说客的本色,他问齐王田广说:“请问大王知道天下即将归于何人吗?”
齐王反问道:“寡人不知,先生以为天下将归于何人呢?”
郦食其说:“归于汉王。”
齐王继续问道:“先生这样说,依据何在?”
郦食其说:“当初天下反秦,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汉王在诸侯之前先入咸阳,按理应为关中王。项王却背约而封汉王于偏远的汉中,又迁杀义帝。汉王知道后,奋而举蜀、汉之兵以击三秦,随后挥师出关为义帝之死向项羽讨还公道;收天下之兵,立诸侯之后,每降服一座城池,即以其城池封降服该城的将领,从不吝啬财物,每有缴获即分赏将士,与天下同其利,因而天下英雄豪杰都乐于为汉王效力。相反项王有背约的恶名,又杀害义帝,忘恩负义,对别人的功劳记不住,对别人的缺点却忘不掉。打了胜仗将士们却得不到赏赐,攻下城邑将士们得不到封赏,在他的军队里,只要不是项家的人,就难以真正掌握实权。所以,天下人都纷纷背叛他,有才能的人都怨恨他,不肯为他效力。因此,我可以肯定地说,天下之大局将以汉王的胜利而告终,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这一天是可以坐等到来的。我们看一看这两年汉王在军事上的进展情况:汉王从蜀汉出发,平定三秦;渡涉西河,收服韩国,将上党一带的军队收归己有;东出井陉,诛杀成安君(陈余),平定赵国;打败北魏,夺取三十二座城池;不战而降燕国。能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自古以来恐怕只有蚩尤的军队能做到这一点(其实,这些都是韩信的功劳),所以,这绝不仅仅是靠人力,更主要的是靠上天的福佑。如今,汉王已据有敖仓的粮食,堵塞了成皋之险要,坚守白马之津(在今河南滑县东),断绝了太行山的通道,控制了飞狐隘口。此种形势已经完全可以雄视和主宰天下,于是天下人莫不争先恐后地归附汉王,因为谁最后降服就意味着谁最先灭亡。因此,在下为大王的千秋基业考虑,认为大王应及早归顺汉王,这样一来,齐国就能够得到保全,否则危亡指日可待。大王岂不闻韩信大军已经压境了吗?”
齐王田广听了郦食其的这番话,又仔细权衡了一番,认为能否战胜韩信谁也没有底,与其被韩信打败、落得个国破家亡,还不如主动归顺汉王,这样尚可以保全齐国的社稷,好汉不吃眼前亏,于是便答应了郦食其的要求,并派出使者到荥阳去和汉王连和。使者走后,齐王认为既已归顺汉王,那么汉军就不会来攻,于是便放松了戒备,他本人则和郦食其每天在宫中饮酒作乐,仿佛天下已经平安无事。
这个时候,韩信的军队已进至平原(今山东平原南),正准备渡过黄河。这时,他也得到了齐王已经与汉王连和的消息,心想,看来这仗不能打了,于是打算停止进军,等待汉王的指示。
偏偏在这个时候跳出一个蒯通。这个蒯通是范阳(今河北大名)人,此时正在平原一带活动。蒯通既是有名的辩士,更是当时最卓越的谋士之一。一般而言,吃这碗饭的人多半都惟恐天下不乱,只有天下大乱,他们才会有用武之地,要是在和平年代,他们这一类人多会被视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而遭打压,永无出头之日。这位蒯通早就看出了韩信这个人在影响天下走势中的分量,换句话说,他看准了韩信是一个能决定天下大局走向的人。于是他想促成韩信干一番大事,先割据一隅,与楚汉形成鼎足之势,然后徐图天下。他认为凭韩信的军事天才,要干成这件事很容易,只要韩信愿意干。于是,他前去找到了韩信,一番客套之后,他和韩信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蒯通对韩信说:“将军受汉王之诏率兵攻打齐国,而汉王又单独派使者前往齐国连和,这件事,汉王向将军通报过吗?”
韩信回答说:“没有。”
“现在齐王和汉王已经连和,那么,汉王是不是已经下诏让将军停止攻打齐国呢?”
韩信回答说:“没有。”
“如此说来,汉王派郦食其前往齐国一事并未向将军通报,而现在齐汉连和,汉王也没有下诏让将军停止向齐国进军,这说明汉王并没有说不用武力去攻打齐国!既然如此,将军为什么还要屯兵于此,不采取行动呢?”
韩信说:“齐国既已归顺汉王,齐汉之间即将结盟,现在再发兵攻打,恐怕不好吧!”
这蒯通见韩信处处替刘邦着想,于是鼓动如簧之舌对韩信来了一通激将法。他说“将军勇略盖世,怎么如此糊涂。将军仔细想一想,郦食其不过是一名策士,如今仅凭三寸不烂之舌而下齐国七十余城,使齐王举齐国全境归顺汉王;而将军率数万之众,作战一年有余才攻下赵国五十余城。当大将数年,难道还比不上一介书生的功劳吗?将军纵然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手下的将士们着想,他们跟随将军出生入死、攻城拔寨,图的是什么?”
蒯通的激将法果然产生了效果,韩信怒气冲冲地说:“郦生一介竖儒,怎么能与我相提并论呢?”于是,立即整顿兵马,率步骑数万渡过平原津。
这时,齐军虽然仍然屯驻在历下,但因为齐国与刘邦连和而放松了警备。其实,即使不放松戒备,任何人在韩信面前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否则稍不留神,就会土崩瓦解。于是,这支放松了戒备的军队,在韩信的突然袭击之下,一败涂地。韩信挥师长驱直入,所向披靡,很快就打到了齐国的都城临淄(今山东临淄北)。
齐王田广和相国田横正和郦食其饮酒,见汉军突然来攻,认为是郦食其欺骗了自己,于是勃然大怒。他对郦食其说:“我给你一次活命的机会,你如果能制止韩信大军的进攻,那么你就能活下去。否则,我就把你活活煮来吃了。”
这郦食其还真有气节,他面不改色心不跳,对齐王田广说了这样一句话:“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而公不为着更言!”(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这段话翻译成白话,大意是:成就大事的人是不必拘泥小节的,道德高尚的人是不会推辞别人对他的责难的。我是奉汉王之命而来,怎么可能会为你去阻止汉军的进攻呢?
齐王恼羞成怒,立即下令烹杀郦食其。可惜那郦食其就这样为了刘邦的千秋帝业白白地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韩信大军兵临齐都。为了挽救齐国,田横下令各路军队分别撤出临淄,采用游击战术,像先前对付项羽那样抗击韩信的军队:齐王田广率军撤至胶东的高密;田横率军北上至博阳,找机会切断韩信东征军的粮食补给;田光率军退守城阳,抵挡汉军继续东进;田既率军部署于胶东,以彻底巩固东半部领土。就这样,齐军很快又部署了新的防御战线。
韩信攻占临淄以后,马不停蹄立即遣军向东追击。他一面派灌婴率领骑兵部队追击田横,一面派左丞相曹参攻取济北郡(治今山东长清南)所属各县城,韩信亲自率兵追赶齐王田广。田广见局势危急,也顾不得项羽与自己有灭国杀父之仇,急忙向项羽求救,并说只要能打败韩信的军队,愿意分一半的国土给项羽。
此时,项羽正率军在魏地和梁王彭越以及刘贾率领的汉军作战,听说韩信袭破齐国,即将南下攻楚,大惊,便派出大将龙且、亚将周兰和留公(陈留县令)率军救齐,领兵20万,浩浩荡荡前往救援齐国。这龙且是项羽手下一员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他的勇猛不亚于英布,而且作战经验非常丰富,项羽对他格外倚重。
项羽心里明白,从当时的战略态势来看,谁控制了齐国,谁就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如今齐国向自己求救,这正是求之不得的机会,一来可以与齐国结盟,并进一步控制齐国,以弥补战略上的劣势,同时还可以防止韩信占领齐国后,使自己避免陷于三面围攻之中。
齐王田广率主力退到了潍水东岸的高密。由于有潍水作屏障,韩信的军队很难长驱直入。东南边的城阳又有田光的军队互为犄角,目的显然在于引诱汉军深入,再由田横从后面截断韩信军队的补给系统,使韩信的军队陷入进退维谷的窘境。
龙且接受项羽的命令后,便率军火速赶到高密和田广的军队会合,准备和韩信决一死战。当时,齐楚联军在兵力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韩信听说龙且率领楚军前来救援,也立即调回曹参、灌婴等部,在潍水以西地区布防,准备迎击齐楚联军。
有人向龙且建议说:“汉军远斗穷战,锋芒毕露,势不可当。齐楚军在本土作战,士兵失败后容易败散。当务之急不如深沟高垒,坚守不战,而让齐王派出信使去招抚那些被汉军攻破的城邑。这些城邑的守军一旦听说齐王尚在,又有楚军前来援救,必然纷纷起来反叛汉军。到那时,韩信率领的汉军在二千里之外作战,齐国所有被占领的城邑又都起来反叛他们,他们连粮食都弄不到,身陷绝境,自然会不战而降。”
但是由于龙且自恃军力强大,而且在项羽手下他也是常胜将军,自跟随项羽以来,从没有打过败仗,他一向看不起韩信,所以断然拒绝了这一建议,坚持要与韩信在潍水岸边决一死战。他反驳提建议的人说:“我非常了解韩信的为人,这个人其实很容易对付。而且我奉命率军救齐,如果不战而让敌人投降,那我还有什么功劳呢?如今,我们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一鼓作气击败他们,就可以分得齐国的一半土地,为什么不打呢?”于是,龙且率军进驻潍水东岸(今山东高密西),摆开阵势。这时正是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十一月。
韩信非常清楚自己的弱势所在,也知道龙且一定会急于决战。他认为要想以少击众,以弱胜强,必须采取欺敌战术。为此,他决定将敌人的兵力一分为二,集中优势兵力将其各个击破。他在夜里令人做了1万多条布囊,里面装上沙子,做成沙袋,用它们堵塞了潍水的上流,然后率军涉水进攻龙且军。
龙且求战心切,见韩信率军主动来攻,正是求之不得,他下令军队列阵迎战。韩信挥师向前发动攻击,一阵激战之后,韩信佯装不胜,率军败还。
龙且见韩信败退,高兴地说:“我早就知道韩信是个胆小鬼!就他那三板斧,还敢和我决战?”说完,立即率军涉水追击。韩信率领汉军很快退回西岸,上岸后继续败逃,龙且率领的楚军争先恐后地渡过潍水追击。韩信估计龙且的军队也渡过了一半,便下令阵中红旗高举,大吹号角,在上游等待命令的汉军士兵立即扒开堵塞潍水的沙袋,转瞬之间滔滔洪水奔腾而至,将龙且军冲为两段。楚军自知中计,一片惊慌,韩信见状,立即率军猛烈反击,大败楚军,并射杀猛将龙且,擒获周兰。由于主将当场阵亡,楚军群龙无首,一下子就失去了主心骨,一个个都失去了战斗力,纷纷弃械投降。
韩信随即率军渡过潍水,占领高密,并率主力部队攻打城阳。齐王田广料不能守,便下令田光率军北向投奔田横,以图东山再起,自己则率少数部队向韩信投降。
韩信早就料到了这一步,于是在接受田广投降前,便下令灌婴率领骑兵团北上追击,尚未至博阳就追上齐军,双方展开激战,田光当场战死,全军覆没。
消息传到博阳,田横以为齐王田广也战死在撤退途中,遂自立为齐王,并率众出城攻击灌婴。灌婴率军反扑,很快打败田横,齐军士气崩溃。田横自料短期内已无法挽回颓势,便率残部退入梁国,依附梁国的彭越。
灌婴继续北上,进攻齐国的军事重镇千乘,结果是守将田吸战死,灌婴解除了齐军对汉军补给体系的威胁。
为了完全征服齐国,韩信派曹参率军征讨驻守胶东、屏障齐国东部半岛的田既。曹参采用招降的方式,很快使田既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不得已,田既只好率军突围,但是很快就被曹参的主力击溃。田既战死.齐国战事到此全部结束。
齐地全部平定后,刘邦在战略上对项羽已取得了绝对优势,项羽已陷入了三面包围之中,而且龙且的阵亡、钟离昧的不被信任,使他手下已经没有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哪里发生了大事,他就亲自统兵前往哪里平定,完全陷入了疲于奔命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