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09400000022

第22章 兔死狗烹,韩信之死(2)

以上,就是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所记载的韩信之死的全过程。一句话,按司马迁的说法,韩信是死于谋反,似乎罪有应得。然而笔者认为,这其中有很多疑点。笔者认为,韩信之死并非是因为他谋反,而是刘邦早巳就布好的一个局。说韩信谋反,笔者始终不相信。

第一,如果韩信谋反,那么他最好的时机是在他攻占齐国而楚汉相争又进入白热化时,那时,不仅蒯通劝他拥兵自立,而且项羽也派出了武涉劝他这样做。虽说有曹参、灌婴等刘邦的死党在军中,但如果韩信当时要独立,那么要解决这几个人也就是动用几个刀斧手的事,如果对他们客气一点,还可以像后来的冯玉祥在蒋汪反共后那样,对在他部队中的那些共产党人“礼送出境”。退一步说,如果韩信真要谋反,那么他还有一次绝好的机会,那就是刘邦用陈平之计,诈称南巡云梦、与诸侯大会陈县之时,陈县在楚国的边境上,刘邦等一帮文武大臣前往时除了仪仗队和部分护卫队,并没有带军队,而韩信的楚国部队是除汉王朝中央政府以外最强大的,如果韩信将计就计,发兵包围陈县,可以将刘邦等文武大臣一网打尽,要知道楚汉相争长达四年之久,楚国人有多少战死在沙场,这个时候的楚国人对刘邦是非常痛恨的,如果韩信要对刘邦动手,毋须动员。但韩信不但没有这么做,反而对刘邦心存幻想,逼杀钟离昧去讨好刘邦,最终将自己送进了刘邦为他准备好的囚笼。韩信这两次在手握重兵,天时、地利、人和都对他有利的情况下,都没有动过要背叛刘邦的念头,为什么要在被贬为淮阴侯,长年生活在刘邦的监控之下,处境孤立,朝中上下几乎没有人同情他,并且手里已经没有一兵一卒的时候选择造反呢?这个说法显然不成立。

第二,更值得玩味的是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那段关于韩信谋反的绘声绘色的描绘。这段描绘其真实性很值得怀疑。陈豨赴任前去拜访韩信,当时韩信屏退了左右所有的人,然后与陈豨漫步中庭,当时四下无人,他们说的话并无第三人听到。如果他们真是谈的谋反的事,像这样事关身家性命、株连九族的事,他们也绝不会和第三人提起。韩信被捕后,朝廷根本没有对他进行任何正规程序的审判,吕后就将他杀了,也就是说韩信临死前没有提及这事;而陈豨战败后逃往了塞外,再也没有回来过。那么,司马迁所记载的那段韩陈二人的谈话内容从何而来?是凭空想象,还是后来吕后、萧何或者是刘邦为了堵世人悠悠之口而杜撰的呢?至于说韩信手下的家臣被韩信囚禁起来,韩信要杀他,那位家臣的弟弟为了救自己的哥哥去向吕后告密,说韩信即将谋反。很明显,这是诬告,诬告者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救他的哥哥。谁都知道,韩信的处境在当时是非常尴尬的。刘邦最忌惮的就是韩信,只要有人告韩信谋反,不管有没有这回事,刘邦准会相信,至于吕后,那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当那位家臣的弟弟向吕后告密时,吕后就相信了,马上找来萧何商议对策。可是笔者不禁要问,皇家禁苑森严,不是谁都能进去的,那位家臣的弟弟没有任何官职,他凭什么去见吕后,要知道吕后是一国之母,即使是朝中大员要见她,恐怕也得预约。这位家臣的弟弟是哪路神仙,可以一下子跑进皇宫里向吕后告密。如果这是事实,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这个人本来就是刘邦或吕后安插在韩信身边的眼线,如今自己的哥哥犯了事,被韩信抓起来,要治他的死罪,为了救自己的哥哥,便想出了这阴毒的一招。

第三,如果说韩信要谋反,那么他手上必须有兵。韩信的兵在哪里呢?司马迁说“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也就是说,韩信手里没有兵,于是便与自己的家臣商议假传刘邦的圣旨,赦免那些犯官子女和那些服刑的人,然后把他们组织起来去攻打皇宫,活捉吕后和太子。试想,既然是假传刘邦的圣旨,赦免这些人的罪,那么这些人感激的应该是刘邦,凭什么还要听韩信的话去攻打皇宫,去杀刘邦的妻子儿女呢?这可是株连九族的罪呀。谁都知道此时淮阴侯的处境,他是最不受刘邦欢迎的人,他们会听他的话去打皇宫吗?再说,汉王朝京城强大的守卫部队和皇宫精锐的禁卫部队就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吗?韩信会这么不知轻重,要率一群既没有经过训练,又没有武器,并且不一定会听命于自己的乌合之众去对付这些精锐之师吗?这显然是难以让人相信的,因为韩信是军事家,他不可能这样不知轻重。

第四,韩信是汉王朝开国第一功臣,像这样一位人物,犯了事,要杀他,也得给天下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按照秦汉时期的惯例,一旦某位重臣犯事被捉拿归案,就应该交由廷吏审理,弄清他的犯罪事实后,再按律治罪,最后上报皇上,由皇上最后定夺。然而,萧何将韩信骗至长乐宫,刀斧手将韩信抓获后,吕后并未按正规程序将其交由廷吏审理,而是直接把他押到钟室杀了。谁都知道吕后是国母,她的职责是统领后宫,无权定夺朝中大员的生死,更何况韩信是开国第一功臣,为天下瞩目,就算汉王朝和别的王朝有所不同,是夫妻店,她至少也要走正规程序,等刘邦回来以后再定夺。至于相国萧何,他更没有权力决定韩信的生死。然而,吕后之所以敢于不走正规程序,直接杀了韩信,可能性只有一个,那就是她得到了刘邦的授权,也就是说,陈豨造反,刘邦御驾亲征,而韩信又称病不随同他一道前往,这犯了刘邦的忌讳:一则刘邦忌惮韩信,怕自己不在京中,没有人驾驭得了他;二则陈豨和韩信相交甚厚,自己率军在前方和陈豨对决,万一韩信在后院放火怎么办?于是,就让吕后相机处死韩信,免得节外生枝。这一点,可以从刘邦得胜归来对韩信之死的第一反应看出来。司马迁在描写刘邦对韩信之死的反应时,用了四个字“且喜且怜”。也就是说刘邦在听说韩信被杀以后非常高兴,只是在高兴之余,说了一句,这个人这样有才能,走到这一步实在太可惜了,而不是问你们为什么要杀韩信,为什么不等我回来把事情弄清楚了再杀。显然这一声叹息不过是猫哭老鼠而已。

当然,为这次事件背黑锅的是萧何,恰恰是因为这件事,很多人认为萧何是小人,是他出卖了韩信,其实,事情不能这么看。刘邦御驾亲征,让萧何留守后方。各位要注意,刘邦是让萧何负责留守京城,而不是让太子刘盈负责,这其中是有玄机的。一般而言,在任何朝代,只要立了太子,皇帝出征,留守京城的重任就应该落在太子的肩上,但是,刘邦这次没有这样做,而是把这件大事交给了相国萧何。这既说明了刘邦对萧何的信任,但也说明了萧何的责任重大,对于他来说,留守京城是一把双刃剑。守好了,功莫大焉,出了岔子,得承担重大责任,弄不好会灭门九族。刘邦对韩信不放心,但韩信的功劳摆在那里,况且刘邦自己也很清楚,是自己对不起韩信在先,要杀韩信,难以对天下人交待,他不便对韩信开刀;但是,陈豨和韩信的交情大家都是知道的,他又怕自己在前方和陈豨打得难解难分时韩信在后方作梗,虽然韩信没有兵,但是韩信的能力他始终是忌惮的,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于是他便把这个棘手的事情交给了吕后,偏偏吕后又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这从刘邦死后的“人彘”事件中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女人不但心狠手辣,而且也很有手腕和能力,再加上有相国萧何坐镇长安,对付没有一兵一卒、已长久被困在笼中的韩信,应该不是太难的事情。于是,在所谓的“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以后,吕后便找来萧何,商议对策。

萧何知道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身为京城留守,如果韩信真的叛乱造成不良后果,那么将来追究责任,所有的矛头必然会指向他这位京城留守,除非他投降协助韩信对付刘邦,但依他和刘邦的关系而言,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意味着他必须与韩信对立,但打仗他是外行,跟韩信掰手腕,不用说他只有死路一条。即使他能侥幸逃脱,也难免会遭到御史的弹劾,背上失职、纵容叛乱等罪名,这同样会让他官职不保,获罪致死。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他都必须全力协助吕后处理韩信这件事,所以,才有他亲自前往淮阴侯府,利用韩信对自己的信任骗韩信到长乐宫一幕。

刘邦这一招棋下得很高明,可惜的是一向忠厚的萧何从此背上了不忠厚的骂名,毕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谁都听得出这话里的弦外之音,他充当了刘邦借刀杀人的“刀”。除掉了韩信这一心头之患,刘邦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韩信虽然死了,不过刘邦还要把文章做足。他虽然不问吕后为什么要杀韩信,但饶有兴趣地问了一句韩信临死前说了些什么,吕后说:“韩信临死前叹息说他悔恨没有听蒯通的话。”

这刘邦早就听说蒯通曾劝过韩信谋反,心里十分恨蒯通,只是没有真凭实据而已,如今韩信临死前居然说“吾悔不用蒯通之计”,这说明他劝韩信谋反确有其事,于是,他对吕后说:“这个蒯通我知道,他是齐国有名的辩士,我要把他抓起来。”

诏令一下,蒯通很快就在齐国捉到了,并被送往长安,刘邦当着群臣的面亲自审问他说:“我有什么对不住你的地方,你为什么要怂恿韩信造反呢?”

这蒯通不愧是天下有名的辩士,他并没有回避刘邦的问题,很干脆地回答说:“不错,的确有这回事,我劝过韩信,可惜这小子不听我的意见,结果被陛下夷灭九族。但是,如果他当时听从了我的建议,陛下您还能诛他的九族吗?”蒯通这一席话等于当着刘邦的文武大臣道出了这样一个事实:韩信并没有谋反,如果他要谋反,那么恐怕坐在这个大殿上的人就不是他刘邦了。这就等于说以前刘邦以谋反罪名抓韩信,把他从楚王贬为淮阴侯,如今又以谋反罪名杀了他,是站不住脚的,是刘邦成心要杀韩信。刘邦一听这话,哪里受得了,立即下令把他活活煮死。

蒯通一见这个架势并不慌张,只是一个劲儿地喊:“烹杀我太冤枉了!”

刘邦怒责说:“你怂恿韩信谋反,你自己都承认了,杀你有什么冤枉的?”

蒯通辩解道:“秦朝纲纪败坏,朝政失统,天下苦秦,崤山以东一片混乱,兵戈迭起,异姓诸侯纷纷崛起,英雄豪杰之士更是云涌雾集。秦王失去了君位,天下人彼此角逐,都想得到这个君位,因此,那些才高足捷的人都想捷足先登得到这个君位。盗跖的狗对着帝尧怒吼,这并不是因为帝尧不仁,而是因为帝尧不是这只狗的主人。在当时那样的环境,我寄身于韩信之下,只知道有韩信,而不知道有陛下。更何况在当时天下豪杰中,手持利器像陛下一样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有很多,他们最后之所以没有成功,不过是能力不行罢了,对于这些人,陛下能够将他们全部烹杀了吗?”

刘邦一听,这蒯通说得也有道理,于是,怒气渐消,挥了挥手,示意手下放了他。

刘邦赦免了蒯通,也算是成全了自己,这让天下人看到自己并不是心胸狭窄之人。重要的是韩信已经死了,而且不是自己杀死了他,是吕后杀死了他,甚至还可以推说这是萧何的主意,天下人要说,就让他们去说萧何和吕后吧!至于蒯通,一个辩士也只能挑唆韩信这种手握重兵的人造反,如今像韩信这样的人已经不存在了,凭他蒯通,别说二十年,给他两百年他也造不起反。况且他还活得了两百年吗?估计二十年都够呛。

一句话,韩信就这样死了,同时也留下了汉王朝第一大冤案。对此,我们不妨以蜀中才子魏明伦咏叹韩信的那首诗作结。

亮晃晃几页史书,

乱纷纷万马逐鹿。

雄纠纠一代名将,

野茫茫十面埋伏。

山埋伏,水埋伏。

将军战术传千古。

云埋伏,雾埋伏。

功臣末路断头颅。

战场埋伏,官场埋伏;

朝廷埋伏,宫廷埋伏。

帅才不及帝王术;

兵书不如圣诏书。

空留下十面埋伏古琴谱,

留与后人评述

功过何如。

同类推荐
  •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抗蜀,多有军识。继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专揽国政,后分兵三路伐蜀,成立晋朝,成了司马家族一个新的传奇人物。本书采用通俗历史的写法,梳理司马昭的一生经历。重点表现了司马昭为官为政的智慧:如何平衡与父亲司马懿的关系,如何协调处理司马家族内部的矛盾,如何对抗曹魏家族并逐步取而代之。
  • 历史上最有个性的女人

    历史上最有个性的女人

    本书语言清新,资料翔实,记叙生动。虽然是人物传记,但语言极富感染力,从而将人物描写得极具立体感。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了解她们,进而感悟人生,品味文化。
  • 雷锋

    雷锋

    本书是第一部反映雷锋事迹的长篇小说,细腻生动地再现了雷锋如何从一个旧社会乞儿成为时代榜样的全景式历程,真实展现了雷锋作为普通人的成长轨迹,以及他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满腔热诚待人、怀揣理想奋斗,从而成就非凡人生的内在逻辑。直到今天,雷锋的名字依旧响亮,雷锋精神依然感动和影响着我们!
  • 卡内基自传

    卡内基自传

    安德鲁·卡内基是美国第一位现代工业巨头,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工业革命早期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个阶段。卡内基从小信差干起,此后,偷学发电报、进铁路公司、当上铁路公司主管、贷款开发卧铺车厢、创建钢铁公司,直到建立起垄断美国钢铁业的钢铁王国。卡内基的前半生拼命赚钱,成为白手起家的成功典范。50年后,已经成为钢铁大王、世界首富的安德鲁·卡内基以5亿美元(相当于2008年的2000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的产业卖给了金融大王摩根,并在此后的余生将个人财富全数捐赠,成为第一个倡议裸捐的财富榜样。如今,遍布全球的卡内基音乐厅、卡内基大学、卡内基图书馆,在他的身后延续着成功的人生。
  • 造物先造人

    造物先造人

    本书介绍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本书把松下幸之助最重要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心得从他的著作和传记中挑选出来,用最浓缩的语言阐释,用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说明,以达到启迪和激励当代企业经营人士的目的。
热门推荐
  • 给心灵洗个澡(全集Ⅱ)

    给心灵洗个澡(全集Ⅱ)

    《给心灵洗个澡全集Ⅱ》一书从改变观念,才能改变人生、伴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成熟、忽略人生路上的旁枝杂草、健康才是你最重要的资本、坦然面对缺憾和不足和做什么才能成为什么等九个方面,娓娓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调适心理的小方法、小窍门。这些方法既没有心理学专家讲的那样深奥,又非常适用,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 Samantha at Saratoga

    Samantha at Saratog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极品小太监

    极品小太监

    穿越古代成为一个假太监,皇帝年幼,太后貌美,林枫该何去何从?坐拥三千美娇娘还是称霸朝堂?林枫对年幼的皇上如是说道:江山你先坐着,美人我替你保管了!
  • 萌妻养成:三岁宠到老

    萌妻养成:三岁宠到老

    “你是想离开我吗?”男人迷离着一双眼,骨节分明的大手轻轻抚摸着女孩的脸。呼吸间能闻到他身上的酒气。十三岁那年父母被歹人杀害,就在对生活失去希望的时候,那个男人像天神一样的出现了,把她带回了家里,从此给了她一个新的身份!
  • 侘傺行

    侘傺行

    在这入目入心的黑夜中,看不到,听不见,摸不着。找不到路也看不见光,只有靠自己,在这泥沼里挣扎,踽踽独行。吾本良人,而名无善。只因这世道不公,人心不正,善人不得善终……
  • 拽妃不好惹:魔君滚下榻

    拽妃不好惹:魔君滚下榻

    君风华是谁?是各大势力闻风丧胆的一代妖女,是天赋空前绝后的妖孽天才,是无数年轻男女为之疯狂的无上偶像!当玩世不恭的妖女一朝玩儿脱把自己玩成了五岁状态的奶娃娃,于是,妖女握着小拳头,奶声奶气道:“奶娃娃也可以很彪悍!”她心狠手辣:“龙有逆鳞,触之者死!”她任性护短:“是非道理算个屁,亲疏远近才是正道!”她重情重义:“不就是下趟火海,有我陪着你敢再怕一个试试?”她就是君风华,一个哪怕变成奶娃娃也不减半分傲骨的妖孽,只是奶娃娃看着对面狂笑不止的某个男人,忍不住咬牙切齿:“你敢再笑一下,这辈子也休想爬上我的床了!”
  • 大唐帝国征服史

    大唐帝国征服史

    说是地理条件限制,大唐也曾将版图延伸到里海之滨,是什么限制了汉民族的征服与扩张?煌煌盛世,又如烟火般幻灭,是什么终结了铁血荣光?有否不甘,有否惋惜?穿越千年,李治还你一个全新的盛世大唐,铁骑马踏欧亚,战舰炮指罗马,贸易我说了算,丝绸可以天价。“番邦酋首,不过帝国之奴,稚龄之童,耄耋老汉,可斩之!”
  • 天上人间只爱你

    天上人间只爱你

    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什么传奇的,我行走在那个名为大唐的朝代用着我自己的笔锋记录着十五个能够真的感动我的故事,他们不是传奇,他们就发生在我的身边。十五个能够感动我的人就靠着一种莫名的联系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也不知是为了什么。但是我相信这并不是传奇。
  • 魔尊宠妻:惑世妖公主

    魔尊宠妻:惑世妖公主

    她,是现代佣兵之王,首屈一指,冰冷如斯!却被信任之人炸死,离奇穿越。她,是妖界默默无闻的不受宠公主,灵力低微,胆小内向!却遭姐姐心妒成狂,暗下黑手。当佣兵之王变成胆小公主,王者的觉醒,会令天下人震惊!他,魔界魔尊,邪魅嗜血,唯我独尊!当他遇见她,是强者的碰撞,还是戏谑的调情。——炼狱森林,伊沫看向他缓和了些语气道“多谢相救,至此你我各不相欠。”苍冥至邪听此却是一怒,俊脸上一黑,强忍住心中怒意薄唇狠狠压向女人红唇······
  • 青梅竹马:大少爱你入骨

    青梅竹马:大少爱你入骨

    慕容玉韵和轩辕志标是一对天之骄子。由于受到现代浪漫爱情注意的渲染,他们一早就偷吃了禁果。但是玩浪漫有时候是要付出代价的……慕容玉韵的爸爸得了肾衰竭,需要立即换肾,为了挽救爸爸,慕容玉韵做出了一个违心的痛苦决定……一次偶然的相遇,使轩辕志标和慕容玉韵这一对旧情人再次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畸形之爱缔造无尽的伤痛,爱情、复仇、报恩。一段虐恋由此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