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7000000015

第15章 紫禁城(4)

而“红丸案”,其发生的前前后后的基本情节,据传说,大体上是这样的。朱常洛在当太子的时候,生活中,就已经有妃子、宫女多人了。但是,其中有两个姓李的选侍,是最受朱常洛之宠,一个称“东李”,一个称“西李”,就受宠程度来说,“西李之受宠”,要在“东李受宠”之上。万历皇帝病死,朱常洛当上了皇帝后,其神宗时的郑贵妃,有得罪朱常洛的地方。所以,郑贵妃怕朱常洛记前恨,于是就有意投朱常洛好色,就在宫中又选上了四个美女进献上,以此示意讨好朱常洛皇帝。

其结果怎样呢?这回一下子就要了朱常洛皇帝的命。为什么呢?因为光宗朱常洛皇帝起居无节,溺于女色,不久就患了痢疾性的重病。怎么办呢?据传说,由内医太监崔文升开了一服泻药,朱常洛服用后,腹泻仍不止,病情更重了。光宗朱常洛皇帝就召阁众臣商量怎么办,以及要准备后事等。恰巧,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鸿胪寺官李可灼献一颗红药丸,自称“仙丹”,光宗朱常洛皇帝服用后,顿时觉得肚暖润舒适,并且开口称赞李可灼是忠臣。紧接着又服用了一粒红丸。其结果怎样呢?第二天凌晨,光宗朱常洛皇帝就驾崩了。据传说,当时有人就怀疑是神宗万历时的郑贵妃所为,将光宗朱常洛皇帝毒死了,这引起了许多争论。这就是著名的“红丸案”。并且据传说,亦确实出现了“东林党人、给事中杨涟、光禄少卿高攀龙先后上疏弹劾崔文升、李可灼。”不仅如此,还将“将崔(文升)发遣南京,李(可灼)遣成。”

对于这件事情,在《中国历代丑闻录》一书里写到:

天启五年(1625年)终于兴起大狱(指专国政的魏忠贤),首先逮捕东林党领神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等六人,诬以受贿,交给锦衣卫拷打追赃。锦衣卫都督田尔耕对这六人五天就进行一次拷打逼供,杨涟等五人被折磨死于狱中,顾大章自杀。

天启六年(1626年),魏忠贤又捕杀东林党首领高攀龙、周起元、周顺昌、缪昌期、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等七人。历史上对这两次大狱中受难的东林党人称为“前六君子”,“后七君子”。

(三)移宫案

乾清宫发生的著名的晚明三案之一的“移宫案”,究竟是怎么回事?笔者将有关文字性的记载转引出来。

其材料一:

移宫案 晚明三案之一。泰昌元年(1620年)光宗(即朱常洛)死,熹宗(朱由校)当立(即指立为“皇帝”)。抚养他的李选侍与心腹宦官魏进忠(魏忠贤原名),想利用熹宗年幼的机会,把持政权,据乾清宫。朝臣杨涟、左光斗等不让她与熹宗同居一宫,迫使迁至哕鸾宫,然后举行即位仪式。此事后来议论很多,成为派系斗争的题目。

其材料二:

明光宗朱常洛一即位,郑贵妃因以前福王之事,恐不利己,所以请求立李选侍(光宗宠妃)为皇后,李选侍也为郑贵妃求封皇太后,群臣力争才停止此事。光宗只好册封李选侍为贵妃了事。第二年(1620年),光宗死,李选侍仍居乾清宫,皇长子(熹宗朱由校)初立为太子,大臣刘一燥、周嘉谟及言官杨涟、左光斗等害怕李选侍挟帝以干政,于是奉召太子暂居慈庆宫,强迫李选侍移宫。到熹宗即位的前一日,刘一燝、方从哲等站在宫门力请,李选侍才从乾清宫移居哕鸾宫。

此事,就被史称为晚明三案之一的“移宫案”了。

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与雍正用谋篡皇位 清世宗与紫禁城内廷里的第一宫——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的关系非常密切。

清世宗,即爱新觉罗·胤稹,其年号为雍正。以公元来说,雍正在位的时间,为1722~1735年。雍正是清圣祖,即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第四子,初封为雍亲王。康熙末,得隆科多、年羹尧之助,以阴谋夺取得帝位。

关于雍正阴谋篡皇位,从前老北京人们代代相传,说是从紫禁城里传出来了这样的情节:

清康熙皇帝有儿子不少,十几个。康熙皇帝活着的时候,其诸子们就都背着父皇康熙为争嗣储位,而各自培植自己的党羽和亲信,结交宦官,互相倾轧。康熙到了晚年的时候,对究竟由他的哪个儿子来继承皇位一事,一直确定不下来,成了最大的一块心病。

在众多的儿子中,康熙尤为讨厌爱新觉罗·胤稹。为什么?因为康熙皇帝讨厌他少年时无赖,不务正业,好饮酒击剑,结交了不少剑客和大力士,并结拜为兄弟。

据传说,康熙皇帝在病重期间,趁头脑清醒的时候,将信得过的孝懿仁皇后之弟隆科多和进士年羹尧召到面前。康熙口述,由进士年羹尧执笔,将由第十四子来继承皇位的遗嘱撰写好,建储厘,秘密置于紫禁城其内廷乾清宫内“正大光明”匾后。

但朝廷上下,谁也都没有料到康熙皇帝的第四子,在外地闻讯父皇康熙病重,立即率领其剑客多人,连夜急如星火地赶回到京城。到了京城,紧接着,他就派遣手下的一些亲信们,在宫廷内外四处打听康熙皇帝遗诏的下落,并不惜以重金收买宫中的一些较知情的大太监等。传说,最后将知情的最关键性的两个人物都给收买过来了。并将康熙皇帝的遗诏,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秘藏的储匣子偷取了出来。由雍正亲眼看着将遗诏中的“传位十四子”,在“十”字上面添了一横,下面再添上一钩。这样,就给修改成了“传位于四子”。然后再将康熙皇帝的遗诏偷偷地放回原处,秘密储藏起来。一旦康熙皇帝驾崩就取出,立刻向朝廷文武百官们宣读继承皇位,当“真龙天子”。

其结果怎样呢?事情就那么偏偏凑巧,第二天康熙皇帝就去世了。朝廷里,当时就由隆科多和年羹尧二人控制,派人将康熙皇帝的遗诏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取了出来,在金銮殿(即太和殿)由隆科多正式宣布“康熙皇帝传位于四子”。这样爱新觉罗·胤稹阴谋篡皇位就成功了,史称“世宗”,年号为“雍正”。

据记载,帮助雍正阴谋篡皇位有功的隆科多和年羹尧二人,后来也没落个好下场。

隆科多 清满洲镶黄旗人。佟佳氏。他是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圣祖临终时,他担任理藩院尚书兼步军统领,掌握京师警卫武力,在宫中侍疾。传位世宗的遗命,即由他宣布。世宗即位,立即任命为总理事务四大臣之一,官至吏部尚书、加太保。旋因曾参与世宗夺取皇位的阴谋,为世宗所猜忌,于雍正五年(1727年)被处永远禁锢,次年死于禁所。

年蓝尧清汉军镶黄旗人,字亮工。康熙进士。康熙末任四川巡抚,授总督,办理松潘军务,配合入藏各军,平定乱事。世宗即位,代贝子胤褪为抚远大将军,率钟琪等平定青海罗藏丹津。因素为世宗心腹,又曾参与世宗夺取帝位的阴谋,为世宗所猜忌。不久被罗织罪状,于雍正三年末(1726年初)下狱责令自杀。

《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里记载“乾清宫之东为昭仁殿”,“乾清宫之西为弘德殿”。可见,乾清宫东西两侧的建筑格局也是讲究左右对称的。《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里记载:

乾清宫之东为照仁殿。

[臣等谨按]昭仁殿内恭悬皇上御书额日天禄琳瑯。联曰:风奏南薰调五轸;霞悬东壁璨瑶图。殿后西室联曰:有秋历览登三辅;旰食惟期协九经。又联曰:……。

圣祖仁皇帝御制昭二殿诗

雕梁双风舞,画栋六龙飞。

崇高惟在德,壮丽岂为威?

御制昭仁殿诗有序

乾清官之东簃为昭仁殿,皇祖在御时,日夕寝兴之温室也。朕弗敢居焉。乃贮天禄琳琊宋元镌本于内,时一徘徊,曷胜今昔之思?……。

乾清宫之西为弘德殿。

[臣等谨按]弘德殿内恭悬皇上御书额日奉三无私。联曰:二典三谟,法尧舜之道;五风十雨,协天地之心。殿后额日太古心。皆御书。东室阁上恭悬世宗宪皇帝御书联曰: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皇上御书联曰:九畴勤省岁;万宝协书云。阁下联曰:得旬因新意;耽书是宿缘。又联曰:……

对于这二殿,后来何时改为今名的以及其历史变化的情形,在《今日北京》一书中写到:

原名弘德殿,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改今名。在紫禁城内廷后三官,乾清宫东首,为乾清宫之东暖殿。南向,宽三间,单檐歇山顶。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陷紫禁城,思宗(朱由检)出宫自殉前,先手刄其女昭仁公主于此。清代四周围墙,自成一院。乾隆九年(1744年)诏编宫内府善本、宋、辽、金、元、明各朝旧版秘笈四百部,列架藏此。取汉宫天禄阁藏书故事,题匾“天禄琳琅”悬殿内。殿后西室为“五经萃室”,汇贮宋刻五经九十卷。嘉庆二年(1797年)毁于火,藏书无存。同年重建,再度藏集古代善本,所藏书籍称《天禄琳琅后编》。

弘德殿①明初紫禁城内廷乾清宫东暖殿(昭仁殿)之旧名,见昭仁殿。

②原名肃雎殿,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改今名。在紫禁城内廷后三宫,乾清宫西首,为乾清宫之西暖殿。南向,宽三楹,单檐歇山顶。清代四周围墙,自成一院。

交泰殿和坤宁宫

交泰殿和坤宁宫,在《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里,作了最初的记载。其原文为:

昭仁殿之左东出者为龙光门,弘德殿之右西出者为凤彩门,乾清宫后为交泰殿。

[臣等谨按]交泰殿渗金圆顶,制如中和殿。殿内恭悬圣祖御书额曰无为。皇上御书联曰:恒久成和,迓天休而滋至;关睢麟趾,立王化之始基。殿中设宝座,左安铜壶刻漏,右安自鸣钟。国朝御用宝玺二十有五,俱尊藏于殿中。

交泰殿两庑间左右出者为景和门,右出者为隆福门,殿之后为坤宁宫。

[臣等谨按]坤宁官顺治十二年建。殿广九楹,殿之东暖阁恭悬皇上御书联曰:天惟纯佑命,俾尔戩谷,百禄是荷;民其敕懋和,绥以多福,万国成宁。阁上额曰福德相。联曰:功德庄严辉宝月;薰闻安乐引祥风。阁下东宝额日紫垣。西室联曰:斯干咏松竹,天保颂升恒。

坤宁宫左为东暖殿,右为西暖殿。

(臣等谨按]东暖殿、西暖殿与昭仁、弘德、殿相对,俱康熙三十六年建。

对于交泰殿和坤宁宫,后宫中的二宫建成后,及其历史演变等不少的情形,在《今日北京》一书中写到:

交泰殿 紫禁城内廷后三宫之第二宫,在乾清宫北,坤宁宫南,居全城中轴线。明嘉靖年间增建于两宫间。今殿为清嘉庆二年(1797年)重建。台基与前后两宫相属。南向,平面呈正方形,宽深各三楹,单檐四角攒尖顶。明代曾为皇后居所。清代为皇后在重大节日接受朝贺之所,封后、授皇后册宝等仪式在此举行。乾隆十三年(1748年)始,代表皇权的二十五宝玺存放于此。宝玺由内阁掌握,由宫殿监监正管理,由内阁请示皇帝,经许可,方能使用。殿内东次间陈放古代计时器——铜壶滴漏,乾隆以后不再使用。两次间陈大自鸣钟,宫内时间成以为准。

坤宁宫 紫禁城内廷后三宫第三宫,在交泰殿北,坤宁坤门南,居全城中轴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今殿为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建。台基与乾清宫、交泰殿相属。南向,宽九楹,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高约22米。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在宫两侧增建东、西暖殿。明代和清初为皇后正宫。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军攻陷紫禁城,思宋(朱由检)之皇后自缢于此。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按满族习俗,仿盛京故宫清宁宫形制改造内部,正门移至东次间,殿内明间及西侧室增添环形大炕于南、西、北墙,成为萨满教祭祀之所。大祭之日帝、后亲临,祭神多达十五、六个,祭祀时进糕、酒、颂歌,杀猪并就地煮吃。殿内东暖阁为清代皇帝康熙、同治、光绪大婚的洞房,辛亥革命后,逊帝溥仪结婚时也循旧制,以此为洞房。

最后,将笔者撰写的与交泰殿密切相关的一篇文章——北京的铜壶滴漏附上,以方便您阅读和欣赏,同时亦有助于对紫禁城,其内廷的“交泰殿”的了解和认识。

北京的“铜壶滴漏”

北京故宫(即紫禁城)在“内廷”或曰“后宫”的“交泰殿”内,至今还存有一件极为珍贵的国宝,即古代计时仪器——铜壶滴漏。

(一)北京的“铜壶滴漏”与诗配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中路“交泰殿”里,陈列着由五个水壶构成的“铜壶滴漏”。更有趣的是,在西路的翊坤宫里,还存有杜甫的《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一诗的贴录。第一句即“五夜漏声催晓箭”。漏声,即是指铜壶滴漏之声。

那么,铜壶滴漏到底为何物?又怎么会写入杜甫的诗句呢?

铜壶滴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仪器。《周礼·夏官》上已经谈到设官以管漏刻,这说明奴隶社会的周朝时,已经用简单的铜壶滴漏来计算时间了。这种古代计时仪器,分为两种:单壶和复壶。1949年后,在陕西兴平,河北满城,以及内蒙古均发现有“单壶”,是西汉初期(约公元前100年)使用的计时工具。“复壶”,为两个以上的贮水壶。而古时著名的“复壶”,属于元延祜年间(1314~1320年)的“漏壶”,是“用四只铜壶,由上而下,互相迭置”而构成的计时仪器。现在,故宫陈列着的铜壶滴漏(亦称“铜壶”),也是属于复壶的类型。它比元延祐年间的漏壶,多了一只贮水壶。

铜壶滴漏古称“漏刻”、“刻漏”、“漏壶”。“铜壶滴漏”这一名称来自唐诗人温庭筠的诗句“静听得铜壶滴漏,夜月微残。”(见《白雪遗音·马头调·好梦儿》)而杜甫把漏声写入诗内还有一段小小的故事。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秋,郭子仪率领的唐军打败安史叛军,收复了首都长安。肃宗率众官从凤翔回到长安。杜甫时任左拾遗,同朝为官的诗友有王维、贾至、岑参等。他们时相唱和,歌咏唐室的“中兴”。其时贾至写了一首诗,题为《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于是,僚友们纷纷和诗。杜甫的和诗即是:“五夜漏声催晓箭”的这首七律。诗中描绘了大明宫的景色:桃花竞艳,旌旗翻卷,燕雀逐风,香烟氤氲。这一切都是杜甫在侍奉早朝时,耳听铜壶滴漏,所看到的绚丽春色,所以铜壶滴漏之声也就自然而然地入了杜甫诗中。

(二)雄鸡啼更报晓与“漏壶”及“一刻钟”的由来

开始,需要从“十二辰制”先说起。

十二辰制 旧时的计时单位,即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一时辰合现在两个小时。以十二地支为名,夜间11~1时,为“子时”;1~3时,为“丑时”;3~5时,为“寅时”;晨5~7时,为“卯时”;7~9时,为“辰时”;9~11时,为“巳时”;11~13时,为“午时”;13~15时,为“未时”;15~17时,为“申时”;17~19时,为“酉时”;19~21时,为“戌时”;21~23时,为“亥时”。

五更 旧时的夜间计时单位,亦叫“五夜”和“五鼓”等。夜间五更,从点灯“戌时”开始计算,中经人定“亥时”(指已睡觉),半夜“子时”,鸡鸣“丑时”,直至天亮“寅时”,皆为夜五更。

雄鸡啼鸣与“滴漏” 某些鸟类的生活规律似乎与时辰有关,我们称它们为“知时乌”。知时乌除了有小燕、大雁和仓庚、戴胜、百舌等外,还包括家禽雄鸡啼鸣在内。在钟表尚未传入我国以前,特别是在广大农村,除了有少数人家能使用上古老的计时仪器刻漏外,更多的家庭,白天则是依靠观察日影的变化进行计时,如每天中午时日影反映,就是比较正的,为“午时”;“未时”,则日影变化的反映为比较偏;而黑夜,则是靠雄鸡啼鸣,如“鸡鸣丑时”,就是指夜里三点钟左右,雄鸡就开始啼更报晓,雄鸡啼更要啼三次,当第三遍啼后,天就快要亮了。

同类推荐
  • 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

    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针对农民工从事装饰镶贴工而编写,主要介绍墙体涂装、镶贴饰面、金属装饰、木装饰、玻璃装饰等基本知识、施工要求和技能、技巧。《"金阳光"新农村丛书: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由常用装饰镶贴工具、墙面与顶棚抹底灰、一般抹灰工程罩面施工等十二部分构成。
  • 惟有园林

    惟有园林

    本书作者陈从周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园林艺术家。他以鉴赏的眼光,描述了我国江南江北一个个著名的园林,如西湖园林、怡园、随园、苏州园林、恭王府等等。此外,作者对建筑、山石、布局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可以对读者观赏园林假以指导。
  • 林徽因全集(3):建筑

    林徽因全集(3):建筑

    这些文章,或写亲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诗文玲珑剔透、感情细腻、风格婉丽,颇富美感;建筑相关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古典韵味十足。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我是木工能手

    我是木工能手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我是木工能手》分册,由刘金洪、李祖辉等编著,主要介绍了木工基本技能、木工安全知识、木结构施工、建筑模板、建筑装修等内容。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希望本书的出版,让农民朋友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用书上的知识指导实践,用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早日把家乡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热门推荐
  • 闯闯破案记

    闯闯破案记

    本书是一本反映儿童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主人公闯闯是一名六年级的男孩,作者试图通过闯闯的几个生活片段,塑造一个天真活泼、机智勇敢、顽皮淘气的儿童形象。另外,作者也用了一定的笔墨,塑造了闯闯的两个好朋友----伟伟和晶晶的可爱形象。本书具有故事性强、趣味性强和可读性强的特点,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怕死

    怕死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有句老话叫:越老越怕死!
  • 不悔仙途

    不悔仙途

    一个王侯后裔,却是文质彬彬,完全没有一点富家子弟的做派,深得民心。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世间竟存在修仙之路,变义无反顾的踏上了修仙征途,看少年如何开诚心,布公道,治国,安天下,从而成就绝世强者之路。!
  • 大悲经

    大悲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燃魂之书

    燃魂之书

    这里是火焰的故土,燃烧的纪年。没有斗气,没有魔法。亚特蓝大陆的人们将自身独有的力量以火焰的姿态点燃,成为操控各种属性火焰的掌控者。天空,深渊,地藏,流域,暴风。五种火焰属性构筑了亚特蓝的力量体系。平凡少年生活的镇子在某日被战争巨兽汹涌的铁蹄摧毁了家园。残骸与尸体,破碎的血肉。带着复仇的灵魂,踏上了成为掌控者的道路。“希望与力量,如果只选其一,你的答案是什么?”以沉着的姿态,操纵着肆虐的烈焰,在仿佛永无尽头的战场里踏着白骨尸骸,走上神邸的白银王座。让我们一起走进,火焰的世界。…………————书友群119200286,欢迎加入讨论。————
  • 我的末日世界

    我的末日世界

    一块石头砸中了陈铭的脑袋,没想到这块石头中竟然存在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正值末世,丧尸横行,陈铭拥有随意穿梭于两个世界的能力。黄金变成废金属,珠宝变成破石头……一桶泡面能换上一桶翡翠,一小块面包能换上一大块黄金。漂亮妹子只需要半袋大米,简直不能忍啊!“你还是跟着爷吧,爷保证你吃香的喝辣的,麻辣烫管饱!”
  • 金融大时代

    金融大时代

    跌宕起伏的金融人生,股海商海的激情战斗,恩怨情仇的利益纠葛。YY书籍,故事纯属虚构,切勿对号入座。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进来把推荐收藏留下。******************************************金融激情书籍,全本可以保证。
  • 金钱掌控

    金钱掌控

    一个奇幻的金钱世界!数字化!一张神奇的卡片,开启一个神奇的空间[金融街]。用一碗街边摊上的[米粉]换了一张可以让土地增值5%的[地皮卡]。于是,故事开始了!本书是爽文,爽到你抽搐!——————————————————←——新书需要支持,请轻点一下左边“加入书架”的按钮,感激不尽。
  • 重生之独宠鬼眼萝莉妻

    重生之独宠鬼眼萝莉妻

    有着两世经历的安无衣重生到了12岁的时候,拥有了降鬼除鬼的能力和随身空间一个。本来身材和大脑一样废柴的安无衣是如何让瞧不起她的帅气校草转而“芳心暗许”?外人眼中仅是中考状元的她又为什么能够成为那么多位高权重之人的座上宾?地下势力的暗潮涌动,看似淡漠无害的安无衣又在里面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