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7900000003

第3章 历史事件篇(3)

普拉西战役

1757年6月23日,英国殖民者克莱武率领的3000士兵和孟加拉纳瓦布道拉领导的5万大军在加尔各答附近的普拉西展开的一场战役。战役以克莱武以少胜多而告终,战败的道拉被处死。普拉西战役虽然只是一场很小的战役,但它的影响却十分重大,它为英国人征服孟加拉、以致最后征服整个印度铺平了道路,自此,印度开始逐渐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西班牙“无敌舰队”缘何覆灭

观点:一代海上霸主“无敌舰队”的覆灭,既缺乏“天时、地利”等取胜的外在因素,也与它没有跟上形势的变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的覆灭为一个新的霸主的崛起拉开了帷幕。

16世纪,自从哥伦布漂洋过海发现了美洲大陆后,西班牙通过掠夺财富,迅速成为欧洲最富有的海上国家。为了保障自己的海上交通线和海外的利益,西班牙建立了一支强大的舰队。这支舰队拥有100多艘战舰、3000余门大炮,士兵人数达到数万人,在它的鼎盛时期,曾有千余艘舰船,是当时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上霸主,西班牙人骄傲地称之为“无敌舰队”。

此时的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轻工业的发展迫使它急于在海外开拓市场,再加上国内航海和造船技术的发展,英国也不断地将自己的触角伸到海外。这样一来,西班牙必不能容忍其他国家抢占它在殖民地的利益,两国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直到1587年4月,英国舰队公然进犯西班牙的加的斯港,还击毁了西班牙18艘防守浆船。

西班牙岂能容忍英国如此公然的挑衅,国王腓力二世决定派出“无敌舰队”远征英国。1588年7月31日,“无敌舰队”浩浩荡荡地驶进英吉利海峡,准备与英国舰队在这里展开决战。

西班牙“无敌舰队”共有20艘大型的“盖伦”船,44艘武装商船和其他各种船只共130艘,2431门大炮和近3万名士兵,堪称史上阵容最豪华的“无敌舰队”。而英国此前一直犹豫不决,英王伊莉莎白深知西班牙海上舰队的厉害,不敢贸然迎战,一直想通过和谈解决。最后在大臣的劝说之下,英王才仓促应战。

英国海军原来只有34艘战舰,为了应战,又集中了一批海港城市的武装商船,最后终于组成了一支拥有197艘船的舰队,船上共有200门火炮和至少18磅远程卡巴林炮、16000名船员。英国舰队虽然阵容没有“无敌舰队”那么豪华,但它也有自己的优势。英国舰队擅长在恶劣天气作战,且它的船只轻便、机动性好,火炮射程远。

1588年7月31日拂晓,双方在英吉利海峡开战。

西班牙无敌舰队摆出半月形的船阵,舰队中战斗力最为强大的“圣·马丁”旗舰昂然屹立于半月形凹面中央的正前方,整个西班牙无敌舰队带着一种王者的霸气挑战着对面的英国舰队。

这本该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但战斗局势的发展却超乎了人们的预期。擅长逆风扬帆作战的英国舰队,使得西班牙舰队在处于上风位置时也没有占到太大的优势。所以,从战斗一开始,无敌舰队就没有占到一点优势,它的炮火适合短程射击,这时根本派不上用场,尽管英国舰队的远程大炮有了用武之地,却因为射程过远而无法重创西班牙舰队。战斗从7月31日持续到8月7日,两军僵持不下,不分胜负。但西班牙舰队经过7天的战斗,已经弹尽粮绝,而英国舰队却能不断从英国得到弹药补给。于是,趁着西班牙舰队在加莱港锚泊时,英国舰队总司令霍华德派出8艘火攻船趁机进入加莱港对无敌舰队发起攻击,已经弹尽粮绝的无敌舰队仓皇逃窜,早就英吉利海峡的激战没有了天下无敌的霸气。

最后,耗尽了弹药的无敌舰队犹如折翅的雄鹰,陷入了毫无还手之力的境地,英国舰队驶进它们的船队如入无人之地,自由地在中间穿梭。无敌舰队固若金汤的阵容早已溃不成军,它们不得不夺路而逃,绕着不列颠群岛的北部和西部返回西班牙。在返航的途中,无敌舰队又有40艘舰船在海上沉没,20艘船触礁失事。西班牙舰队此次出征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无敌舰队的溃败鼓舞了英国,使它在商业、探险和殖民开拓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一跃而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历史上,无敌舰队以多负少、败给英国的结局一直吸引着历史学家和军事研究者不断地探讨,各国学者从各个角度分析考证了“无敌舰队”覆灭的原因。其中,较为人所认可的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是天亡无敌舰队。西班牙选错了出征的时期,舰队在出征的途中,就遭遇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可怕的大西洋狂风巨浪,许多船只还未来得及出征杀敌就毁在了大西洋的风浪之中。大量的食物由于受潮腐烂变质,水手们疲惫不堪,整支舰队还没有与英国交战,战斗力就大大被削弱了。

还有一种论点认为,西班牙无敌舰队的火炮射程较短,适合近距离作战,而英国使用的火炮适合远距离作战,所以,无敌舰队的炮火很难发挥作用。不过,根据历史记载,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也深知这一点,在无敌舰队出征之前,他就告诫梅迪纳公爵:“你应特别注意,敌人的目的是想作远距离的战斗,因为他们火炮的射程较大;反之,我们的目的是要接近敌船,勾住它们并登船进行肉搏战。”显然,西班牙并非不了解双方作战方式上的差异,因此有学者认为,无敌舰队的战斗计划并非只是在海上与英国舰队作战,他们试图登陆与陆上的西班牙部队会合,但西班牙的整个计划失败了,陆军方面还没有准备好,没有及时赶到英吉利海峡与舰队接应。这从无敌舰队的装备上可以看出,实际上,他们有许多大口径炮火都还处于分解状态留在货仓里,这些还没来得及组装的炮弹是准备登陆后给陆军使用的。

英国史学家一直津津乐道于英国以少胜多,战胜了强大的无敌舰队,但是随着近年来无敌舰队的残骸被打捞上来,许多人对无敌舰队的“强大”和英国舰队的“弱势”产生了怀疑,无敌舰队的名称给人一种天下无敌的感觉,但实际上它的130艘舰船中,只有60艘是军舰,其他的均为运输船,而真正具有战斗力的“盖伦”也只有20艘左右。英国一开始就有30艘军舰,“盖伦”级的舰船也有20艘,而且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增援,到后期达到了190艘,所以西班牙舰队在数量上并没有占优势。从近些年打捞上来的西班牙舰队残骸来看,西班牙舰队使用的火炮尺寸和口径都与英国舰队使用的类似,一些大口径的重炮都还存在货仓中未来得及派上用场。所以,实际上,在这场战斗中,双方的实力并非如传说中的那么悬殊。

自此一役之后,昔日海上的霸主就此一蹶不振,随着它的消亡的,是一个新的霸主的诞生。

“盖伦”船

“盖伦”船是西班牙为了运载大批货物和士兵横渡大西洋的需要,而在当时常见的海船拿屋船和卡拉维尔船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盖伦”船结合了两类船型的优点,一般有4根船桅,前面两桅挂栏帆,后面两桅挂三角帆。它的标准长度为46—55米,排水量300—1000吨,有数层统长甲板,尾楼很高。

大型该轮船尾甲板有7层,排水量达到2000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船。

是谁火烧了莫斯科

观点:一场大火烧毁了整个莫斯科城,也烧毁了拿破仑,直接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衰亡,改变了整个欧洲的历史,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19世纪初,法俄两国为了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矛盾日益激烈。1804年,拿破仑创建法兰西第一帝国之后,就开始拔他的眼中钉,英国、俄国等“反法同盟”国家都是他要铲除的对手。相比较而言,消灭强大的英国难度比消灭俄国要大得多。所以,他决定先制服俄国,这样就犹如打断了英国的一个翅膀,这样,再进军英国就要容易得多。

当拿破仑将目光投向俄国的时候,他还是人们眼中战无不胜的神,他率领的60万大军中,士兵来自被法兰西征服的几乎所有欧洲国家,要征服一个军队只有区区18万人的俄国,显然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尤其是沙皇亚历山大从未有过率军征战沙场的经验,拿破仑自信地认为,法国人在冬季到来之前就可以撤出俄国了。公元1812年,横扫了欧洲的拿破仑借口沙皇亚历山大破坏了蒂尔西特和约,向俄国发动进攻。

作战经验丰富的拿破仑没有考虑到天气对作战的重要作用,更没有了解到俄国极端恶劣的天气。所以,对俄国之战从一开始就出师不利,强烈的暴风雨天气使得道路异常难行,而拿破仑军队的重型武器和粮食都是靠马车拉,马车的轮子陷入泥泞中难以前行,最后,他们不得不扔掉马车前行。

进攻俄国让法军体验了冰火两重天,当军队穿过立陶宛,向莫斯科进军时,炎热的夏天又让法军吃了不少苦头。

入侵俄国,法军并没有与俄军发生正面的冲突,因为俄国人显然并不想与法国正面交锋,他们在法军的步步逼近之下,节节后退。

就这样持续了几个月后,拿破仑的主力部队在追赶俄军的路途中伤亡殆尽。许多人都死于炎热和疲惫,到最后进攻莫斯科时,只剩下10万人了。

9月7日,沙皇亚历山大任命的军队最高统帅库图佐夫与拿破仑的十万大军在莫斯科附近打响了历史上著名的博罗季诺战役,战斗以两败俱伤告终。9月14日,库图佐夫宣布放弃莫斯科,带兵后撤,以保存足够的兵力。

9月15日,当拿破仑的军队赶到莫斯科时,这里已经成了一座空城。9月7日,在法军赶到之前,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就下令俄军撤出莫斯科,在拿破仑的军队赶到莫斯科的前一天,莫斯科城内的部分居民已经随同军队一起撤离了莫斯科。

所以,法军进攻莫斯科后,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势”。他们在空荡荡的城里四处扫荡,搜索食物和财宝,长途跋涉的法国士兵都感到很兴奋,他们终于可以在饱餐一顿之后好好地睡上一觉了。此时,拿破仑已经入驻克里姆林宫,静静地等待着沙皇亚历山大前来投降。

可惜好梦不长,第二天晚上,正在克里姆林宫休息的拿破仑被一名匆匆赶到的副官叫醒,副官说莫斯科全城都烧起来了。惊愕之余,拿破仑透过窗户向外望去,只见整个莫斯科城在一片火海之中,夜晚的上空被映得通红,人们的喊叫声、房屋倒塌声、奔跑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拿破仑带着副官和侍卫匆忙逃离了克里姆林宫,这时,他才发现几乎整个莫斯科城都在燃烧。惊慌的法军到处寻找可以灭火的器具,却发现所有的灭火器具都已经被破坏了,就连一个水桶都找不到。他们最后只好用行军提桶和军帽来装水灭火,但在蔓延整座城市的大火面前,这无异于杯水车薪。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粮草、大炮和枪械在大火中慢慢地化为灰烬。

这场大火成了一个转折点,没有了粮食补给,拿破仑不得不在冬天来临之前,带着部队撤离。1812年11月14日,拿破仑撤退到第聂伯河,桥梁已经被俄军破坏了,他们身后,库图佐夫率领的大军也逐渐逼近,前有拦路虎,后有追兵,拿破仑不得不强迫士兵在严冬里下到水中架设简易桥。

寒冷的天气将所有下水的人都冻死了,最后,拿破仑带着仅剩的1万多士兵狼狈地逃回国内。

那把神秘的大火改变了欧洲历史的进程,但至今没有人知道究竟是谁点起了这把火。

比较为大众所接受的观点认为这场大火是库图佐夫一手策划的,他故意从莫斯科撤出,就是要让法军放松下来,舒舒服服地住在里面。莫斯科城中那部分没有跟着军队撤离的农民,就是莫斯科大火的纵火者。

不过,从城里所有的消防水龙和灭火器具都被运走的做法来看,拿破仑认为大火应该是莫斯科总督罗斯托普金的“杰作”。据说,罗斯托普金自己也承认策划了这场大火,俄罗斯人愿意以这次勇敢的“焦土政策”来表明抵御外敌入侵的决心。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却认为大火是法国士兵造成的。他认为,莫斯科的城市建筑大多以木结构为骨干,容易引起大火,那些法国士兵不知道莫斯科有“木屋市”的别称,他们喝醉了酒后,点着蜡烛闯进私宅,不慎酿成了这场灾难。

不论是谁放了这把大火烧了莫斯科,它改变了整个欧洲的历史,德国评论家弗朗茨·梅林认为:“莫斯科的大火开始了一个时代。”

反法同盟

1793年到1815年间,欧洲各国为了对抗新兴的资产阶级法国结成了反法同盟。反法同盟与法国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战争,第一和第二次反法同盟是为了对抗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后来为了对抗拿破仑统治之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欧洲又先后5次组成反法同盟。反法同盟与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之间的战争称为法国大革命战争,后五次同盟与法兰西帝国之间的战争被称为拿破仑战争。前五次均以失败告终,直到第六次反法同盟才推翻了法兰西帝国,第七次反法同盟彻底击败了试图东山再起的拿破仑。

“珍珠港事件”是一场阴谋吗

观点:“珍珠港事件”中充满了太多的巧合和疑问,但不论这是一场“苦肉计”,还是一次真正的偷袭,最终都促成了美国的宣战和二战的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打得如火如荼之际,美国却按兵不动,直到1941年日本突袭了珍珠港,才最终宣布对日作战。

1941年12月7日拂晓前,日本悄悄地向它发起了进攻。由6艘大型航空母舰、两艘重巡洋舰、两艘战列舰和其他舰只共31艘军舰组成的日本海军机动部队,在南云忠一海军中将的带领下,逼近了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的珍珠港。

当天空微微露出曙光之后,日本机动部队开始了作战前的准备,战舰马达轰鸣着,战旗开始迎风飘扬。作为第一次攻击波的轰炸机直扑珍珠港,对着港内的美军重型战列舰、巡洋舰和陆上机场展开了猛烈的袭击。一个小时后,日本发动第二波进攻,毫无准备的美军仓促应战,损失惨重。战斗结束后,美军失去了8艘战列舰、8艘巡洋舰,还有8艘其他战舰,美国空军飞机大部分都被炸毁,共有3000多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官兵在这次突袭中丧生,严重地打击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作战能力。

日本突袭珍珠港的消息传遍美国之后,美国民众对日本的野蛮偷袭行径极为愤慨,美国也由此对日本宣战。珍珠港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它促成了美国正式参战,对二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类推荐
  • 中国自然遗产之谜

    中国自然遗产之谜

    本套书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人类诸多未解的社会、自然现象,包括《中国自然遗产之谜》、《星球宇宙之谜》、《巨兽异兽之谜》等20个分册。
  • 科学创造精彩

    科学创造精彩

    《青少年科学知识精粹文库》全方位地展示科学创新发展的方方面面以及科学家的完整形象,尽量避免像教科书那样平铺直叙地展现科学技术的“一般知识”。
  • 恐龙科考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恐龙科考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科学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科学难解之谜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中国地理未解之谜

    中国地理未解之谜

    在我国璀璨的古代文化传说中,开天辟地是关于地球形成的最早传说。传说天地本是一片混沌,这时我们的祖先盘古氏用一把巨大的斧头将天地分开。以后,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氏的身体也随之无限地长高。后来,盘古氏再也无法顶住天和地,累死了。他的身体的各个部分变成了太阳、月亮、星星、高山、河流、草木……美丽的神话讴歌了幅员广阔的中华大地
  • 海洋解密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海洋解密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热门推荐
  • 沉睡在森林里的鱼

    沉睡在森林里的鱼

    本书描写的是1999年发生于日本的真实案件“音羽杀人事件”。一名幼儿园学生的母亲杀害了儿子仅两岁大的同学,引起日本全国哗然。目前家长重视学历,就连上幼儿园、小学都要经过一连串的考试与竞争,作为中产阶级家庭主妇的妈妈们每天聚集在一起,为了儿女的升学彼此互较长短、钩心斗角,甚至萌生杀意,这样的压力更是形成恶性循环,衍生出种种社会问题。角田光代写尽女人在社交与家庭、渴盼友谊与自我肯定、母亲与妻子角色之间的两难,描绘出当代母亲苦闷的群像,娓娓道来其中的痛苦与挣扎,是一部超真实而动人的小说。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向阳孤儿院2

    向阳孤儿院2

    长篇小说《向阳孤儿院》取材于真实的孤儿院,由一个个鲜活而真实故事加工改编而成。小说以日记的形式书,,一天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及真实性,在情节设计上巧妙新颖,故事引人入胜。
  • 这一次我不再放手

    这一次我不再放手

    她不懂她为什么爱了他这么多年,16岁,美好的年华,她败在舒城的手上,18岁,不再是懵懂无知的时候,舒城和她说,我们分手吧!她伤心欲绝,痛苦离开,他不再提及她,不在去爱!爱总是让人沉迷于此,她呵呵一笑,舒城你还好吗?好,再遇见你,不好都好!我们还可以再从新开始吗?“舒城我爱你”“恩,我也爱你安静”
  • 仙剑妖魔录

    仙剑妖魔录

    道法万千,我只修逍遥。道大,天大,地大,都无逍遥自在大。我自逍遥为我最大。
  • 昏暗的路灯

    昏暗的路灯

    两个学生在路灯下相遇到的平凡故事,不是生离死别轰轰烈烈的诺言爱情,因为他们都不信诺言,而是细水长流带着点坎坷的爱情。
  • 抠门的见鬼日常

    抠门的见鬼日常

    这是一个抠门儿想赚钱却次次赔钱的故事;这是个小男人想当家却只能吃软饭的故事;这是个贪小便宜吃大亏的故事。什么?你说没吃亏?哦,那就是个小伙从龙精虎猛到肾亏的故事呗!
  •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向探析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向探析

    2007年至2009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50万亿美元的财富消失,2000多万人失业,数以百万计的企业破产倒闭。美国也遭遇了几十年来最惨烈的金融危机,伴随着雷曼兄弟、美林证券、贝尔斯登、房地美、房里美等巨型金融机构或轰然倒下或风雨飘摇,股票和不动产价格急剧下跌,信贷供应急剧萎缩,GDP和就业率大幅萎缩,人们对曾经为消费者和投资者提供信贷支持的金融机构的信心丧失殆尽。认真查找引发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失败的深刻教训,尽快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不仅对美国也对全球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具有建设性的积极意义。
  • 爷,我真的是男人

    爷,我真的是男人

    我叫蓝宠,从小到大身着男装,留在绝色爹爹身边,练得是最神秘的蛊术,吃得是爹爹亲手调配的灵丹。爹爹教会我很多东西,只是迟迟不说娘亲去哪里了。十六岁那年,爹让我嫁给万俊国的皇帝,可是听说他只喜欢男人,为了绝色爹爹,为了找到娘亲,我蓝宠豁出去了!男人就男人吧!
  • 位面鬼差

    位面鬼差

    项蒙突然意外死亡,变成鬼魂后得知自己阳寿未尽,阳寿未尽怎么会死呢?这连掌管命运的冥王都不得而知,项蒙的死超出了灵界的预料,超出了天地法则,正因如此,无法复活,无法投胎,最终只能留在灵界成为一名穿越不同位面完成任务的鬼差,只是,这一切真的这么简单吗?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