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商人购买这样规格的商品,是有着自己特定的商业目的的,包括消费者的爱好和习惯、市场供需情况、对付竞争对手的策略等。如果出口方装运的150克罐头不适应市场消费习惯,那犹太商人是不会接受的。最简单的就是如果这次是150克的蘑菇罐头和100克的蘑菇罐头的价格一样,那么以后这位犹太商人的生意还怎么做?比如说,下一次他是继续按这个价格走,但是重量又回到了以前的100克,消费者会怎么看待?”另一位熟悉市场的人士这样分析。
“而且很可能发生的事情是,在一些进口管制比较严格的国家进口申请许可证是100克的,而实际是150克那很容易遭到有关部门的质疑,被怀疑为有意逃避进口管理和关税,以少报多,是要受到罚款的处罚或者被追究责任的。
犹太人听了哈哈大笑:“我们可没有考虑这么多呀。”
于是他们完全地懵了:怎么回事,不是这个原因还是什么原因呢?
还是一位犹太商人告诉了他们答案,原来犹太人特别地重视合同,一旦建立这种契约关系,就必须遵守。在他们的传统里,他们和上帝是有契约的,人之所以存在是与神签订了和约所致,犹太人被称为“契约之民”,他们把和约引进了生意,并且认为和约是生意的精髓,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谁若无缘无故毁约,就是对神的亵渎,轻慢和不尊敬神的人必遭到神的惩罚。
犹太人极为注重合同,一切买卖都笃信合同,而他们自己也从来不敢毁约。谁不履行契约,就被认为违反了神意,犹太人是绝对不会容许这样的人存在的,他们一定会严格追查到底,不留任何情面。所以,日本人虽然多给了,但是仍然违背了合同,当然应该赔偿了。
犹太人一旦与你谈判成功,达成一致的意见,不管是口头的协议,还是文字的协议,他们都认为这是对神签订的协议。在执行过程中,不论发生多大的困难,他们也不毁约,同样,也不管任何的借口和理由都必须严格的遵守。
谈判中,双方都要心向神明,诚意地表达他们的诺言,语意表达准确无误,不许有任何模棱两可的东西混匿其中。此后,双方必须严格地遵照执行,与神签订的合约决不可以不履行。
在现代的商业交往中,重信守约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犹太商人的经商智慧,尤其是各国商人在同犹太人的交易中,对对方总存有履约的最大信任,而自己即使在许多场合不履约,在这里也得对自己严格要求。
在犹太商人中,许多人是从经营奢侈品开始的,到了现代,世界上最主要的几项奢侈品的经营业务几乎都为犹太商人所垄断,尤其是钻石行业,从开采、贸易、磨研直到开始销售,这一切都尽数掌握在犹太商人手里。犹太商人只要发现了能赚钱的行业,即使是他从前经营的已具规模的公司也可拍卖,从而操起赚钱的行业。在他们的商法中,公司是商品,契约更可以被视为商品。他们可以通过出售契约书,也就是出售规定双方必须履行的责任和所享受的权利的约定,销售契约书,并把约定中能享受的权利转给第三者,连同必须履行的责任一起。很自然,第三者是需要支付一定的金钱作为交换条件的。
卖契约书的人无须经营业务,也无需履行契约中之规定义务,却能赚到其中的利润,这就是聪明的犹太商人。如果交易双方达成新的约定,买卖契约书的交易就获得了成功。有卖契约书的商人,自然也有要买契约书的人,然后代卖契约的人履行好契约中规定的义务,并从中赚到了利润。只是在交易中犹太商人所收买的契约书,仅仅局限于他们认为有信誉的商人。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谈论的代理商,他们就是依靠买契约书而赚到利润的,因为他们不能进行直接的商谈而订立契约,所以在购进契约书时,也只能选准信誉好的上家的契约书。
在现代的证券行业中,这种被称为代理商的商人很多,犹太人的代理商遍布全球,人们称他们为“贩克特”,他们一般瞄准信誉好的大厂商或是公司,日本的藤田公司就与犹太商人中“贩克特”联系密切。
“您好,藤田先生,现在您做什么生意?”犹太人“贩克特”常常这样问话。
“呵,刚好和纽约的高级女用鞋商签订好了进口10万美元的契约。”
“哇!太好了,可否将此权利让给我?给你两成的现金利润。”
双方有意,一桩契约书买卖交易成功了。藤田先生不用经营便赚到两成的利润,犹太“贩克特”也因此获得了女用皮鞋进口的权利,再从皮鞋销售中获得更大的利润,这便是犹太商人的快速生意经,双方都有利可赚。可是进行这样的买卖,需要惊人的心算能力和敏感的洞察力,更需要渊博的知识;否则会上当受骗。这些天才的犹太“贩克特”们,不用直接参加契约的订立,而是直接用钱购买所需要的契约,从而也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犹太商人认为,上帝和人类之间有一种契约关系,并非支配与非支配的关系,而是一张和平之约。契约在犹太商人眼里,意味着权利和义务,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关系。
(第十五节)诚实的商业价值
《塔木德》中这样告诫人们:一个人死后进入天国前,上帝会先问:你生前做买卖时是否诚实无欺?如果欺诈,将被打入地狱。
尽管各民族皆有“经商应童叟无欺”的说法,但只有犹太人是最严格执行这种正直交易的民族。《塔木德》记载了许多关于诚实经商的实例,培养了犹太人诚实的商业原则。“惟有诚实正直的经商之道才是生存处世的最高法则”,这是犹太人从违反与上帝的契约而遭受的痛苦中深切体会到的一点。
在犹太商人作为“世界第一商人”的商旅生涯中,犹太民族与其他民族打交道最多。作为一个弱小的民族,在2000多年的流浪中,没有被其他民族同化或湮灭,并且还能不断从他们的腰包中大把大把地掏钱,其原因除了我们前面述及的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诚信经商,坦诚为人,尊重他人,彼此宽容的道德操守。因为严于律己,重信守约,犹太商人才赢得了“世界第一商人”的口碑;而诚信经商,更使得犹太商人得到了世人的信任和尊敬,这在商业社会无疑是一笔最重要、最宝贵的无形资产。
在犹太人看来,诚实是支撑世界的三大支柱之一,另两个是和平与公正。2000多年的流浪生涯中,犹太人遭人歧视压迫,更遭受了无数的欺诈和恶意的毁谤,他们饱尝了美丽的谎言背后的凶险和恶毒。因此,他们对说谎者极为反感,对欺,诈深恶痛绝,他们绝不纵容自己撒谎骗人,也不允许别人欺骗他们。但是,与众不同的是,对说谎者他们不会鄙视,也不会有置之于死地而后快的报复心理,他们想到的往往是宽容与救赎;他们会抱以可怜与同情之心,因为他们认为撒谎者失去了人性中最为宝贵的东西,而且死后还要受炼狱之苦,这太可怜了。可见,犹太人可真是宽人严己、仁慈悲悯的大化之民。
在商业社会,人类制定了纷繁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目的就是要消除人性中恶的因素。但是,我们却不无忧虑地看到,尽管人们可以针对制度、律法的不足不断地完善它、修正它,但人类永远不能靠它来构建起人类良知善性的大厦。为此,道德作为社会中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内在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尽管不能保证人人向善从善,但它却比制度、法制有着更深刻、更基础性的教化力量。因此,现代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却日益呼唤着人类的道德良知,道德的力量将是永恒的。人类道德中包含着诚信、宽容、善良之类的基本要义,犹太民族可谓是人类道德的忠实实践者,这不但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犹太商人的商业行为中。
《塔木德》这样告诫犹太人:你们不可偷盗;不可欺骗;不可抢夺他人的财物;不可向着我起假誓,亵渎我的名。
商业就是提供一种服务。只有诚实对待,取得别人的信任,自己才可以获得利润。而单纯地想从别人的口袋里捞钱的,不过是抢劫。
诚实为经商的第一要务,这是犹太人的经商法则。他们对于善于欺骗的人的态度是非常激烈的,并认为他们是不可饶恕的;犹太人认为不贪图小便宜,不偷税漏税,做一贯诚实的人是很好的。
犹太先知说,世界末日一定早晚是要到来的,当末日到来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要接受大审判,如果谁在这个世界上做了好事,他死后灵魂就会进入天堂;如果谁在生前作恶多端,那他死后,他的灵魂就会被打入地狱,接受炼狱之苦。世界末日来临时的大审判判断孰好孰坏要问5个问题,这5个问题是:
你在做生意的时候诚实吗?
你腾出时间学习了吗?
你尽力工作了吗?
你渴望得到神的救赎吗?
你参与过智慧的争论吗?
可以看到,犹太人把做生意是否诚实、遵守信誉放在第一条,把做生意的诚实摆在学习、工作、信仰和智慧之前,可见犹太先知对诚信经商的重视程度。最直接的事实就是如果一个人借了别人的钱,但他又不想归还,而又没有其他证据证明他是借过钱的,村里的拉比就会告诉他:你手摸《圣经》对上帝起誓说:“我没有借过这个人的钱。”最后,99.9%的犹太人会感到很惭愧,承认自己的罪过。
《塔木德》中有个故事就是这样教育犹太人应该诚实、决不可以用任何的办法来不劳而获地取得财富的:
有位拉比平日靠砍柴为生,但是为了研究《塔木德》,他决定买一头驴来代替自己运柴以节省时间看书。
拉比到了集市上,从一个阿拉伯人那里买了一头驴回到了家,徒弟们一见非常高兴,就把驴牵到河边洗澡。恰好此时,驴脖子上掉下来一颗很大的钻石,光芒四射,徒弟们欢呼雀跃,认为这是上天赐给拉比的礼物。而且,这样一来,这位贫穷的拉比从此就可以不用天天砍柴,他就可以专心致志地研读《塔木德》了。
当徒弟们兴高采烈地把这颗珍贵的宝石给拉比看的时候,拉比却平静地说:“我们应该把这颗钻石还给那位阿拉伯人。”
徒弟们不解,拉比严肃地说:
“我们买的是驴子,不是钻石,我们犹太人只能买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阿拉伯人见到徒弟们手里的钻石,非常惊奇:
“你买了这头驴,既然那钻石在这头驴的身上,那你们也就拥有了这颗钻石。所以,你们不必还我了,还是自己拿着吧。”
这位拉比说:“这是我们犹太人的传统,我们只能拿支付过金钱的东西,所以,这颗钻石必须还你。”
阿拉伯人听后肃然起敬,说:“你们的神必定是宇宙里最伟大的神。”
犹太人就是这样,经商的时候一定讲究诚信,决不用那种欺骗的手段来获取财富。因此,犹太人从来不做那种“一锤子买卖”的事情,更不屑于做“只要每个人上当一次,我就发财了”的生意,他们厌恶那种流寇式的作战方法和短期策略,即使是在到处被人驱赶、朝不保夕的时候,他们看重的也是长期的合作、注重信誉、拥有很好的商业口碑。而且他们的商品绝少有假冒伪劣的。诚信意味着平等的交易、公平的竞争。《塔木德》中是这样说的,“你们不可行不义、要用公道天平、公道砝码、公道升斗、公道秤。”
然后他们把这种交易情况作了细致的规定:
不可有一大一小两样的砝码和量器。
批发商每个月清洗一次量器,小生产商一年清洗一次。
小生产商要经常清洗砝码,以其不发粘为度。
店主每周要清洗一次量器,每天清洗一次砝码,每称完一样东西都擦拭一次天平。
他们说,诚信经商是商人最大的善,所以在犹太人的生意场上,他们最为看重诚信,对于不诚信的人,他们是无法原谅的。在犹太人的内部,他们之间极为重视诚信,极为重视契约,一旦签订了就必须遵守,绝对不可以有任何的理由不履行契约。为了维护契约的神圣性,他们极为慎重,决不让契约有什么漏洞,以给欺诈带来方便。
法兰西国王弗朗西斯一世经常患病,于是就想找个犹太医生做他的御医。他请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查尔斯五世推荐一个,查尔斯马上派遣自己的犹太医生到他那里。但是这位陛下却是基督徒,医生一到,他立即开始诋毁犹太教,无奈中,这位医生说自己已经皈依了天主教。一听医生的回答,国王立即把他打发走了,告诉查尔斯说,请他再派一个真正的犹太医生来。
虽然国王可以诋毁犹太教,但是犹太人良好的职业道德、巨大的声誉是他们无论如何也不可缺少的。在他们看来,只有真正的犹太人才是可靠的、值得信赖的,其他任何民族的人都是很难相信的,他们的信誉让人怀疑。改变了犹太教信仰的人也就很难是犹太人,就不值得那样信任,犹太人获得的崇高声誉由此可见一斑。
人们称他们为“世界第一商人”,意思就是犹太人的信誉是世界第一流的,可以获得世界的信赖,这一光荣称号是他们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诚信经商的结果。
“棕色浆果烤炉”公司是美国一家知名的面包公司。公司经营原则很简单:诚实无欺。公司标榜凡卖出的面包都是最新鲜的食品,硬性规定决不卖超过三天的面包,已过期的面包由公司回收。
有一年的秋天,发生了这样一桩事,公司所在州的部分地区发大水,导致那里的面包畅销,但公司照样按规定把超过三天的面包收回来,哪知车行至半路,抢购的人一拥而上,把车子团团围住,一定要买过期面包。但押车的运货员怎么也不肯卖,他几乎哭丧着脸解释:“不是我不肯卖,实在是老板规定得太严了。如果有人明知面包过期还卖给顾客一律开除。”大家以为运货员耍花招,就跟他激烈地争吵起来。
最后,一位在场的记者代表大家向运货员恳求:“现在是非常时期,总不能让人们看着满车的面包忍饥挨饿吧?”运货员听之有理,带着神秘的表情,凑到记者耳边悄悄地说:“我是说什么也不卖的,但如果你们强买,我就没有责任了,你们把面包拿走,凭良心丢下几个钱表示一下,反正公司是不会可惜一车过期面包的。”这么一说,一车面包很快被强行买光了。运货员脑袋也特别灵,趁机特意让记者拍了一个他阻止大家强行拿面包的场面,以证明这不是他的责任。
这个故事,后来经新闻记者报上大肆渲染,“烤炉”的面包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顿时,公司信誉鹊起。
对经营者来说,赢得客户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塔木德》这样告诫犹太商人:“做生意最重诚恳诚实,以诚待人,诚信经商,不赚昧心钱,不做缺德事。”
诚信经商是犹太商法的灵魂,是商业活动的最高技巧。在现代商业世界,恪守信用已构成了许多企业的市场竞争手段。世界商业史上第一个提出“不满意可以退货”的就是犹太人。注重商业的诚信,视信誉为经商的生命,这是犹太人走遍世界各地都受到欢迎、让犹太人获得巨大财富的生命之源。
(第十六节)信用是无形的财富
犹太商法指出,要想成为一个富人,首先你还得遵守信用,而好的名声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达到的,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