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67600000015

第15章 雨也萧萧(2)

那天早晨的雨下得极没有名堂,我进亭子时太阳还在房脊上探头探脑地瞅我,转眼就成了雨,雨水顺着亭角淌下,流成了一条线,整个园子里都弥漫着烟雾一样的雨气。我怀里的“孩子”忽然变作了舜錤的媳妇,它挤眉弄眼地看着我,这使我害怕,我就一下子把它扔到雨地里,让冷雨去浇它。我极希望母亲来接我,把我从这雨水围困的亭子里,从舜錤媳妇的搅扰下救出去。但母亲没有来,周围只是单调而枯燥的雨声,我陡然感到寂寞无比,且觉心空如洗,便一动不动地坐在亭子的地上,犹如老僧入定了。

这一定,就定了许久。后来我看见刘妈打着雨伞,来到后园,东张西望地看了半天,我料定她是来找我的,因为已经入定,便懒得答理她,单等着她找到我。孰料刘妈并没有找我的意思,她在假山那儿站了一会儿,便径直向园东的小角门走去……

小角门通向邻家的后花园,邻家过去是袁世凯的管家沈致善的产业。沈致善在袁家极得信任。所管的是账房、房产,包括置办姨太太和丫头诸多事务。我们家是2号,他们家是l号,彼此紧紧相连。论宅门,他们家的大门是黑的,没有高台阶,门与院墙相齐,有种克勤克俭的谦恭;我们家的门是红的,有高台阶,有上马石,大门闪进半间屋子,给人一种退后半步,引而不发的威严。刘妈说,大街门往里闪得越深,级别越高,那些小家小户的谁敢把大门往里盖?就是隔壁沈家,有钱怎么着,有钱也不行。我对街门的深浅没兴趣,所感兴趣的是后头的园子,论街门沈家没我们家气派,但论园子我们家却比人家差远了。沈家的园子里不惟有假山,还有木头的小楼,有鱼池,池上有石头桥。最可贵的是东墙槐树上还拴着一架秋千,随风荡呀荡的,极吸引人。

两家后园留此门相通,缘起于我的大爷。那位大爷用祖母的话说是个不肖之子,他为袁世凯干事,跟隔壁的沈致善拜过把兄弟,为此清廷对我们家很有看法,皇太后隆裕曾把我的祖父叫进宫去,当面训斥,让我的祖父下不来台,回来后自愧教子无方,再不见人,说丢不起这面子。祖父去世前,就传授爵位之事,上书宗人府,言传贤不传长。请朝廷将将军封号赐给四子,即我的父亲。大爷对祖父的做法毫不理会,依旧我行我素,与沈致善频频接触,后园特意留的这个小角门为的是时常走动,往来方便。袁世凯称帝时大爷竟死了。刘妈常说,这个小门是个祸害,没有它老太太不会死。二格格也不会出走,应该堵了才是。话是这么说。却迟迟没见行动,只是门上加了一把锁,长年不开,使得我打生下来就没机会到东边园子里去游玩过。

现在刘妈竟然冒着雨将小门打开,神出鬼没地到那边去了,不知搞的什么名堂。我满怀期待地等在亭子里,浮想联翩。我想,接下来该像戏文里演的那样,刘妈引进一个年轻美貌的落难公子,下面该是小姐花园赠金……只是这小姐。这小姐该是我呀……我的心开始咚咚跳起来,脸也憋得通红,想那公子来到亭中我当如何答对,投钱相赠,让刘妈去偷两个鼻烟壶倒是上好之策……

我正云山雾罩地想入非非,“芳心”大乱时,只见刘妈领着一个妇人和一个男孩偷偷摸摸地由角门进来了,那妇人用伞遮着脸,罩护着孩子,蹑手蹑脚地随在刘妈身后,奔西跨院去了,看来是冲着二娘屋去的。如果当时我知道随刘妈而来的是二格格舜镅,我一定会不顾雨幕,跟过去看个究竟,一睹美人之风采。以偿昔日之夙愿。可惜并没人给我介绍,这一错过竟与二格格失之交臂,终生不得相认。

过了一会儿,那个男孩子不堪寂寞,冒着雨跑到园子里来了,他先围着假山转了一圈,又蹲下来摸了摸梅树下湿漉漉的石凳,终于寻寻觅觅地朝凉亭走来。

我冲他喊,呔,你是谁?他发现了我,想躲,露出一副极心虚的神态。

我说。你过来!

他犹豫了一下,终归还是过来了。

看年龄,他比我大不了两三岁,穿的却是西服,质地不错,脚上是一双在当时尚不多见的小皮鞋。只那双小皮鞋便让我嫉妒,那是我从未穿过的东西。我只穿母亲做的红鞋,有时上面绣两只蝙蝠,有时绣两只小老鼠,布鞋与皮鞋相比,在气势上差得太远,所以我也不得不在语调上放缓和了些。

我问他是谁,他说他叫沈继祖。

我问,沈继祖是谁?

他显得有些不自在,似乎启齿艰难。突然话锋一转说,我知道你是谁,你是耗子丫丫。

呸,耗子丫丫是你叫的吗!我很恼,同时对他脚下皮鞋的崇拜之情也荡然无存。我说,你从哪儿来的?看你偷偷摸摸像个贼!他说他不是贼。我说,不是贼为什么不走正道儿,要溜后门?他一时语塞,翻着眼答不出话来,最后嗫嚅着说。我们家住西城……我们家有钱,不是贼……我想起刘妈的话,便说,你们家有钱,你们家的街门能退后半间,还有上马石吗?他想了想说他们家压根儿没有大街门。我说,没街门难道你们家院子连着大街?他说他们家的门是铁栅栏,站在院里就可以看见大街,站在他们家二楼阳台上也能看见大街。能看见大街的门又让我向往和嫉妒,特别是还有什么二楼阳台。我们家若有,我大可不必发愁因为贪恋街上的景致而被老三抓小鸡一样抓回来了。

对方看出我的神情,马上讨好地说,你们的院子大,树也很多,这些我们家没有。我说,当然,我们过去是皇上的亲戚呢,我爸爸还当过大将军……问及对方的爸爸,他有些闪烁其辞,不作正面回答,后来被我逼问急了,才说,我妈不让说。我问他妈妈是谁,他说,老家儿的名讳不是小辈儿能叫的。我说,你总得有个来头儿吧,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说他应该管我叫小姨,他妈说过,金家的耗子丫丫是他小姨。

有人管我叫姨我当然很高兴,就想端出姨的派头。这时听见西跨院一阵吵嚷,是二娘的声音,声音很尖,也很高,我甚至怀疑病得连神志也不太清楚的二娘何以能发出这样大的声响,接着是东西摔在地上的声音和刘妈劝慰的声音。沈继祖也听到了这些,他的脸变得很苍白,显出一种由衷的恐惧与自卑,抱住亭柱惶惶地朝西跨院看,那副战战兢兢的神态让人可怜。我正想安慰他,却见刘妈打着伞匆匆跑过来对沈继祖说,大少爷快跟你妈走吧,二太太的痰上来了。

沈继祖一句话不说。赶紧跟刘妈走了。

我在后头喊,喂,你还来不来?

沈继祖连头也没回。

我追到西跨院时,只见那妇人正跪在雨地里泪流满面地向二娘的窗户磕头。妇人的衣服沾透了泥水,好像她已经完全不在乎了,她将头一下一下在地上点着,做得一丝不苟。这使我觉得她的礼行得认真而重要。磕完头,妇人抽抽泣泣地拉起她的儿子走出门去,沈继祖脚上那双小皮鞋,也毫无顾忌地踩在水洼中……

来到二娘房里,我看见刘妈正在给二娘摩挲胸口。二娘脸色青紫,艰难地大口喘着气。屋内地上,除了碎了的药碗以外。还扬散着不少票子。我的母亲也在跟前,她给二娘一勺一勺地喂白糖水,二娘喝了几口,情景好些了才说,一个冰神玉骨的女儿,即使嫁个讨饭的花子也不屈其倾城之貌,配此下流,实在污了世家名声,偏又在这个时候来寒碜我……她是成心要我死……母亲说。二格格也是一片孝心,知道家里钱紧,给您送过些来,也是做女儿的本分。您这么不给她脸,让她在孩子跟前怎样做人?二娘说,她怎样做人是她的事儿,她的儿子沈继祖继的是沈家的祖,与金家没关系。刘妈说,您怎么知道他不继金家……

我这才知道刚才来的是二格格,便很后悔没有多看她几眼。活生生让美人儿从眼皮底下跑了。二娘将金家的姑爷,也就是沈继祖的父亲归于“下流”,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难怪沈继祖在我跟前不愿说他的父亲是谁,原来他的父亲是属于“下流”的,连讨饭的花子也不如。后来我几次仔细回忆二格格的面容,似乎除了满面泪痕之外就是那件跪在雨水里的湿袍子,再无其他。

二娘死了,将消息设法告诉了在外头的父亲,父亲因为战事相隔,滞留在西北,没有赶回来。办丧事时我也没再见到二格格。

办完丧事,刘妈打点行李准备回安徽老家去,老三送了她一枚金镶珠石云蝠帽饰,以慰其几十年在金家的辛苦操劳。这枚帽饰是慈禧赏给我祖母的物件,金色蝙蝠的头与尾各嵌了一颗圆而大的东珠。

这种珠子产在东北乌拉宁古塔的诸河中,采珠者于清水急流处采捞,百余蚌不见有一珠,得来十分不易。有珠的蚌要用纸包封,送至总管处,由将军与总管共同挑送,不足一分重,不够光亮圆润的仍然投入河中,以示严禁不敢自私。故清朝宫廷中使用的东珠粒粒是大而圆,没有皱皮的,以分量而定品级。不是皇亲显贵,没有资格佩戴东珠,亲王朝冠饰东珠九颗,郡王八颗,镇国公五颗,我祖父可戴四颗,祖母亦有诰封,也戴四颗。这帽饰原是镶在祖母朝冠上的一对,祖母去世时给了大娘、二娘一人一枚,老三拿他母亲的遗物转赠刘妈,足见对刘妈的看重。刘妈自然知道珠子的价值,死活不敢接,说蓬门小户,兜不住这么大的福分,遮不住宝物的光彩,既是二娘的东西还是给二格格留着吧。她不能要。

老三听刘妈又提起二格格,转身拂袖而去,临出门扔下一句话:她不来我娘也死不了!

屋里只丢下刘妈拿着帽饰站在那里发呆。她猛抬头,见我在桌前趴着,便说,我怎么能要这个,这不该是我的东西,拿回刘家,它得把我们压死。我说那么个小玩意儿怎能压死人。刘妈说她命薄,有了这个只能招祸……刘妈在房里转了几个圈,后来就用盒子把那亮闪闪的东西收了,对我说她不能拂了老三的面子。我说。那你就快带走吧。刘妈说,你以为我真敢带走?

时过境迁,我没想到四十余年后在电视剧拍摄现场,以这种方式与沈继祖再次相见,彼此都已有了一把年纪,再不是穿红布鞋与小皮鞋的孩子了,双方见面都有隔世之感。我向沈继祖的脚上望去,那双脚上已经没有什么小皮鞋,取而代之的是一双沾满黄泥的高靿儿雨靴,靴上关键之处还像自行车带一样,贴着黄色的补丁。一条皱巴巴的裤子进进出出地塞在靴内,拖泥带水,显得零乱又匆忙。

演员们围过来,是为来人地道娴熟的满族请安姿势所吸引。这个剧需要请安的地方不少,但能将这个动作做得准确又自然的却没有一人。大多演员受了舞台与电影表演程式的影响,动作夸张又草率,别别扭扭的,如同没揉到的面。眼前突然出现了这样一个活样板,自然是请教的好机会,但是,沈继祖右臂上的黑纱阻止了他们,他们只好保持距离地站在那里,伺机再睹满人请安。

我说,真难为你了,还能记得这个。他说他母亲从小就告诉他,无论什么时候见了金家的长辈都要按旗人的规矩行礼,使金家上下的人都知道,金家的外孙是有教养、懂规矩的良家子弟。我说,眼下民国都过去快五十年了,谁还讲这些老理儿。沈继祖说他母亲的礼教极严,一向教育子孙们以敦厚谦让为处世美德,以爱家爱国为立身根本,他们兄妹几人不敢不听母亲的教诲。我问沈继祖何以能找到这里。他说是他母亲在病榻上看报纸的影视报道中有我的名字,便料定“金舜铭”是金家没见过面的七妹妹无疑。我说既然如此,为什么早不来找我?沈继祖说他母亲不让。我没料到,二格格与金家的隔阂有这样深,竟牵扯到了我这毫不相关的人。我说,其实我是见过你母亲的,那年也是下雨……沈继祖大概也回忆起了当时的情景,有些窘,说,是的……是我母亲没有注意到您罢了。我问二格格现在何处,沈继祖说就停在家里,灵堂已布置好,他的两个妹妹和妹夫们在守护着;又说,他想,她母亲毕竟是金家姑奶奶,去世以后如果有娘家人来送行,他母亲一定死可瞑目,否则一块心病老不得解。我说。二格格去了,这是件大事儿,我今夜陪你们去守灵,去之前得先告诉你的三舅舜錤一声。孰料,一提老三,沈继祖竟是一脸惊恐,他说,您千万别让舅舅来,我母亲说过。至死也不见舅舅,我不能背了她的意思。我说,人都殁了,那些恩恩怨怨也该结了,还要闹到什么时候呢?沈继祖还是劝我让舜錤不要来,不让金家在世的任何舅舅来,说免得让他母亲难堪。

这个沈继祖真是迂得可以。

沈继祖把家里的地址写给我就告辞了,我将他送到门外,替他拦了辆出租,他死活不坐,说还要到崇文门去买鲜花,他母亲硬朗时常去那里买花,那里有黄土岗的直销花店。在同仁医院对面。我说黄土岗的花店好像早没了,他说那也去看看,他母亲爱那儿的花。

我想,这个沈继祖迂虽迂,却是个感情细腻的孝子,眼下这样的儿子不多了。

沈继祖撑开伞走了,我看见那张黑布伞已退了色,还有针线的痕迹,也看见他衣服的袖口被磨秃了边,那冒雨而行的步履已显出老态,与穿着西装皮鞋,在亭子里向我诉说“我们家有钱……”的沈继祖相比,此沈继祖已非彼沈继祖矣……

等沈继祖消失在人群中。我才想起竟忘了问他的情况,是啊,该问的太多,太多。

出了这样的事,导演只好准假。演职员们乐得清闲,家在北京的都回去了,外地的也相约了去逛商店,偌大拍摄场地只剩了我和导演两个人。导演用手叉着腰站在窗前看下雨,嘴里嘟嘟囔囔地抱怨开机那天没烧香,活该有此天劫,又说这大宅院的煞气太重,以后他再也不拍这样不瘟不火的戏了,要拍就拍武打片,火暴痛快,没有对话,拍不下去了就拉出几个来打一场……我说,你也不要说那样的话,干什么都有突发事件,大伙儿连着干了一个月,也该歇歇了,下雨未必就是坏事。导演说,你不管钱,自然不知经费的紧张,我现在是五内俱焚,一筹莫展。我说,你也别急,不就是几句词儿吗,今天晚上我把它弄出来,不误你明天早上的戏。导演说,今天晚上你不是去奔丧吗?我说,我搞不了不会托人吗?我的侄子是戏剧学院戏文系毕业的,我把大概情节一讲,他怎么也给你凑出来了。导演听了很高兴,问我的侄子是谁,我说是金昶,导演说他听说过这个名字,金昶写过不少戏,就催我快些回家去找金昶。

老三现在住在亚运村的高级公寓里,两个单元打通,曲里拐弯,房子不少,光厕所就有三个,所以我虽去过几次。终归也没闹清他家到底住了几间房。

几年前老三和他的儿子、媳妇挤在干面胡同的单位宿舍里,两室一厅,五十六平方米。祖孙三代,也是甚不方便,闹哄哄的让人静不下心来。自打舜錤再娶以后,便搬出了戏楼胡同的旧宅,跟家里的联系就少了,后来又有了儿子有了孙子,一年也难得见上一面。

同类推荐
  • 缉毒先锋

    缉毒先锋

    三名特种兵战士,为切断进入我国的毒品运输线,秘密潜入世界最大的毒品产地金三角,身陷绝境之中。凭借对祖国的铁胆忠魂。不仅铲除了所有的武装毒枭,而且改变了当地老百姓沿袭了百年的生存方式。使罂粟在金三角彻底消失,创造了世界禁毒史上的奇迹。
  • 屌丝与女神穿越生死:南极绝恋

    屌丝与女神穿越生死:南极绝恋

    南极,一场坠机,婚庆公司老板吴富春和高空物理学家荆如意相遇,两个毫无共同语言的男女在南极腹地无人区冒险生存75天。在酷寒、没有物质供应、随处都是绝境的环境中,活下去已经变成每一天的最大愿望。屌丝富春的乐观精神影响着忧郁封闭的知识分子如意,他们互相支撑,生的希望面前彼此成全,75天,山崩地裂严寒饥饿无数次迷路,美丽的南极大陆终于开恩,吴富春找到了极光站,同时收获了爱情。
  • 就这么嫁给了他:时代专集爱情小说精选

    就这么嫁给了他:时代专集爱情小说精选

    一幅当代中国人的爱情画卷!由以振兴当代中国纯文学为己任的时代专集网所收录、编辑,爱情小说精选(就这么嫁给了他)立意浪漫,富有诗意,文风淳厚,文笔流畅饱满,情感细腻隽永,定能使你遐想回味,感慨唏嘘。
  • 黑童话

    黑童话

    这一本《黑童话》代表了当代90后青年一代作者在类型化写作中的最高水准,集以奇思妙想的设定与构想来描绘一个个辛酸苦辣的故事,想必读这本书时读者们会在前一秒拍案叫绝,惊叹诧异余声未平,后一刻却又因其剧情的急转直下和跌宕悠扬而凝神闭气,一个个黑色的“童话”凝结成的土壤围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全新世界,还原了人世间的原貌。你知道那并不是真的,却仍然为之心动荡漾。
  • 生活的门

    生活的门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热门推荐
  • 天域武神

    天域武神

    【巅峰聚焦——品牌佳作,强力推荐】武尊世界,位面交汇,万道争锋,群雄荟萃;一个从天域重生的人,墨风,命运转折于武神诀,闯向了下位界;千人瞻仰,万人臣服!高呼“风神墨少”美名!武动天域谁争锋,笑破苍穹我为神!
  • 梦游三千世界

    梦游三千世界

    满天的悬浮跑车,一个个在天上飞的人,嘴里吐火的,眼里冒光的,咦,那不是钢铁侠吗?哎,你等等,能给我签个名吗?这,这些是梦吗?……这真的是梦吗?席天灵纵身从床上跳了下来,嘴角含笑:“真的是梦吗?”摇了摇头,随手一挥,一辆炫酷的超级跑车,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群:434065694
  • 月光记(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

    月光记(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

    《月光记》为“鲁迅文学奖”作家刘庆邦的精选散文集,传递了这位“中国短篇小说之王”的诗意与真情。本书分为“至亲”“心安”“感念”“友人”和“野趣”五辑,有对至亲的怀念、感恩和忏悔,有与文坛大家史铁生、贾平凹和王安忆等人的淳朴友谊,也有作家对生活、对文学的思考和执着,一位凭良心、有思想、富学识、怀忏悔、存温情的作家形象跃然纸上。
  • 狩星战纪

    狩星战纪

    林风,曾经炎黄星系中赫赫有名的林氏家族继承人,如今却只是垃圾星球上的分区管理员。一个偶获的黑色方盒,却带给他无限惊喜!玩游戏就能治顽疾,改善体质,甚至让他有和机甲对抗的能力!搏斗,厮杀,让他的名号响亮无比!但一切的历练,能否让他解开身体里的秘密,获知究极程序?
  • 重生之魔女GUILAI

    重生之魔女GUILAI

    遭遇表妹陷害,父母毒骂,老师厌恶,为世人所不齿.......在心灰意冷之际,想要一死了之。却不想被一个天神般的男子相救。“我曾以为他是上天派来给我的天使,却没想到只是把我拉进了地狱而已”重生归来,异能榜身,她,慕清狂,绝对会让那些欺辱过我的人,生不如死!
  • 只要你在我身边就好

    只要你在我身边就好

    “我的人生是虚幻的,我不存在于任何地方——”失去信念的少年,因一场灾祸离开了人世......“孤独的微笑。”命运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当一切重新开始时。他终于找到了信念,活着的信念......“不愿逃避,不愿失去生存的意义。”“是你告诉了我活着的理由,并让我找到了它。”然而,当他遇到了心中的羁绊时,却失去了她。“生命消失的意义。我的幸福全部被夺走了。”他哭了————“与神对抗的少年。”......命运轮回
  • 一弦一柱思华年,沧海月明珠有泪

    一弦一柱思华年,沧海月明珠有泪

    少女锦思从小暗恋着校草庄沧烟,默默地陪了他8年,就在庄沧烟感受到她的心意并向她表白时,她却开始犹豫不决。。。。。。
  • 鸡飞狗跳的青春

    鸡飞狗跳的青春

    原名《往事不如匆匆而过》==============想知道北漂的日子会面临哪些你难以想到的困难吗?当梦想遇见现实,想知道该如何应对吗?芳菲大学毕业后决定去北京发展。当芳菲举目无亲,金银将尽时,想知道她是如何苦中作乐去应对困局吗?想知道一个单纯倔强的女孩是如何升级打boss吗?想知道当爱情撞击现实是什么样的恐怖场面吗?想知道友情、爱情、金钱狭路相逢是何等壮观吗?想知道,青春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吗?《鸡飞狗跳的青春》正是一部热血的青春奋斗史。年轻就是资本,生命本就是一场旅行,不闹得鸡飞狗跳怎配叫热血青春呢。芳菲把青春当做筹码,用她的话来讲,不去赌一把怎知自己不行呢?何况你手中的筹码是价值连城的青春呢!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谦虚礼让

    谦虚礼让

    张海君主编的《谦虚礼让》按照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把我国的传统美德以故事的形式潜移默化的传递给青少年。这些故事所展示的人物,既有古代的仁人志士,又有英雄、科学家、文学家、医学家等。通过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青少年读者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