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庭矛盾引发的伤害充斥着未成年孩子的心灵,他的人生就以阴暗的色调呈现,世界如此黯淡,孩子内心不再明媚了。那么人生对于他而言,这样的内在世界又如何得以让他感知真正的美好味道呢!为了您,也为了您的孩子,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吧!
我们周围有些孩子过激的行为让我们不理解甚至谴责,我们给他们冠以“问题学生”的名号。殊不知相当多的问题学生都是其父母的“杰作”。此话虽有点刻薄,但也不是无稽之谈。
亲爱的家长朋友,也许您很是不舒服,非常不满,甚至很是愤懑,但是现在我真的顾不上您发愤怒了。不痛不痒,则不足以治根除疾。也就是俗话说地好,要想药到病除,必须做到看得准,下狠药!
1.“战争”会殃及无辜,甚至会继续传承
当你在婚姻中持续地、不间断地“战争”时,你是否注意到一双惊恐的眼睛在看着所有发生的一切呢?你是否注意到他幼小的心灵在“战火硝烟”中已经伤痕累累呢?更为凄然的是,等到他为人妻、为人夫时,你又看着他也在婚姻中激烈的“战斗”着时,我们自己心里难道会没有丝毫的悔恨!?
“战争”往往是情绪的积累,很可能循环往复
战争有个显著的特点是,你打我,我绝对会反手,无论比起来你,我有多么势单力薄。金庸小说里也有大篇幅为父报仇的精彩片段。家庭“战争”与此有相似之处,接替、循环、往复。
比如有这么一个例子:丈夫在单位挨训了,原因是今天领导大人心情不佳。这位一家之主回到家里看着夫人上下都不顺眼,就逮住夫人训斥一番。夫人无力反抗,等丈夫上班走了,她看孩子满身都是毛病,就把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也无力反抗母亲的指责,他趁妈妈出去时,逮住家里小猫暴打一顿。小猫唧唧叫完也只能无反抗的跑掉了。但小猫也是一肚子的气,小猫看见一只老鼠,他就愤恨,“我逮住你时,我一定把你撕地粉碎!”结果老鼠奋力逃脱了魔掌后,开始“我撕,我撕,我要使劲撕!”结果不是家里的门被咬个洞,就是衣服被咬破。主人更加生气。“战争”转了一圈又转到开始了。“战争”以循环模式发展下去。
在工作中,上司情绪不好,下属自然就是出气筒。明哲保身,理应委曲求全,由此是在上司的训斥时,那是大气都不敢出。实际上是憋了一肚子的气,就是不敢放出来,以免丢了饭碗。“有机会,我一定好好也收拾你一顿”您在心里愤愤地说,实际上也只不过安慰一下自己。
在与周围的同事相处时,出现了矛盾,为了给周围的人留个好印象,为了让别人说您是绅士,您是君子,也往往不敢当众与别人对抗。那就只能忍着了,“我真想给他一耳光,真是气死我了!”。您也只能放在心里给自己说。
当然,爱面子的人为了保全自己的尊荣往往在外面不敢发泄情绪;自卑的人总是担心自己丢了饭碗也不敢发泄自己的情绪;明确知道自己能力有限的人更加不敢发泄自己的情绪。总之,就是不能、不敢表达自己的思想与看法,就是不能、不敢与人对弈和反击。那些不满情绪只好暂时“接收保管”了。
原本波澜无余的家庭,当丈夫带着“乌云密布”回来时,只要有一点“催化剂”就很快会“刮风下雨”,甚至会是“霜降”、“冰雹”、“冰灾”。接下来又是“阴雨绵绵”的日子,至于什么时候“转晴”,那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事实,发了脾气的人一旦情绪过后,实际上是很后悔与内疚的,后悔自己的粗暴,觉得对不起被发泄的人。由此他的情绪又增加了一份自责。不知道这份情绪又如何处理,继续压抑还是寻求补偿?
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就是帮助来访者澄清事实,引导来访者自己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做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行动起来。如上所述夫妻双方澄清这“战争”的原因,妻子是否该有一些宽容和理解呢。当然,我不排斥“战争”的其他导火索,那就再另行“下药方”吧。
就此,如果“药”还没有决心“服”,我们那就继续往下看。
“战争”会给孩子造成心灵上的创伤
恐怖分子自杀式爆炸造成N人死亡,M人受伤,L栋楼房倒塌……那为了战争而牺牲自己的恐怖主义“大哥们”也该被称为“英雄”。似乎您死了,换来那么多人为您陪葬,您在九泉下也该知足了,但是您去上帝那怎么给他老人家交差呢!那么多人都是上帝亲手所造,并赋予了生命的权利,然而就被您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毁了,而且他们也不曾与您有过任何的恩怨。战争伤及无辜啊。
我父亲就是这么一个典型的人。他在周围的邻里及朋友眼里,是个为人厚道,乐于帮忙的人。很多人都非常信任他,他也由此有很多的朋友。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常把情绪带回家,甚至有时候玩牌输了钱,他也非要把这“倒霉”的情绪带给我们。母亲又特别心疼钱,认为有那功夫去输钱,还不如在家干点活。所以这矛盾总会拉响“战争”的导火索。
小时候,有一次,见爸妈又为打牌而争吵,我就在父亲洗手吃饭时,站在他旁边小心翼翼地说:“爸,以后不打牌了,好吗?”父亲的火一下子被我的话点燃起来,“老子赚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你一个小孩还管起老子来了!”这如狮般的暴怒一下子让我陷入恐惧中,我的神经一下子崩到巅峰,那狂风暴雨般的“洗礼”一下子陡然会降到瘦小的我的身上。(声明:父亲从小到大都没有打过我。)但是当时的恐惧让我幼小的心里一直恐惧。那声音时刻都无法忘记,但是父亲大概早已不再记得这事情了。
或许真的因为这样的原因,或许就由此我产生了心理上的疾病吧!读大学时,宿舍同学们在玩扑克牌,我也跟着凑热闹,但是我眼睛突然看牌很模糊,几乎是所有信息都输入不进我的脑子。从此就不玩了。这童年的记忆真是太大杀伤力了。大概是因为幼小的缘故,比如在南方人做的水豆腐上轻轻一碰就会出现很大的痕迹,如果在北方人做的老豆腐上碰一下或许那就不一样。
这大概还因为我特别敏感!从小我就记得很多的事情,家里的房子是在我五岁那年盖的,但五岁之前的很多事情我都记得。大概印象最深的往往是太多的不“快乐”!我不知道人是不是真的最容易记忆的事情往往是那些不快乐的人与事。偶然有一天在领着小侄女玩时,在地上她看到一只摔碎的碗,“姑姑,那是爸爸妈妈打架时摔的!”天哪,去年她才只不过一岁多,难道她能记起去年的事情?这真是让我吃惊。我真的不明白的一点是人真的最容易记起那让她内心产生难以承受的恐惧吗?
或许很多时候,成人之间的“战争”,大都被“夫妻间哪有不争吵的!”“牙齿总有碰到舌头的!”等说法戴上“理所当然”、“正常现象”的帽子。老百姓也都很习惯这纷纷扰扰的世界。很多父母也就大势挥舞着“正常”的旗子“干仗”。世界整体上和平的,一些小的“战争”如平静的海平面之下时不时地冒出了波浪,时而翻滚一下,大家看一眼,但都不会引起多少人的心灵震撼,自然也不会为此“大动干戈”地去解决这样的“翻滚”。大概家庭的“战争”与此极其相似,没有一个旁人会觉得需要解决,周围的邻里不会想到你们的“战争”应该立即变为“和平”,即使是“战争”中的人们也没有意识到“战争”已经伤无辜的孩子,需要立即“停战”!不谙世事的孩子那睁着的、好奇的眼睛,由于父母“正常”“战争”,而变成了恐惧心灵的“窗户”了。那水灵灵的眼睛本想装进阳光,现在只装进去了恐惧!再装进去阳光,那岂是容易的事情。大概再多的阳光都无法覆盖这“战争”留下的恐惧。
这样双方“战争”就成为习惯性的“外交方式”了。一旦“战争”不爆发了,也不预示着“和平”的到来,而是“联盟”的解体。这好像比世界真实的战争听起来还恐怖。家庭是维持“联盟”的合法化方式。那么幼小的孩子只能在“战争”中生活,不然就要在“联盟”解体时,重新选择“盟国”时就会对他造成新的重创。
总之,“盟国”之间的“战争”总殃及到他。就如同两只狮子打地无法分胜负时,心里彼此不服,这时候,一只小兔子跑过来,他这只“不食人间烟火”的“玉兔”本想调和一下战争的“硝烟”产生的紧张气氛,最终大家都能以和平相处。事实上,恰恰相反,这只“玉兔”很快又成为两只狮子发泄“战争”难分胜负的不满情绪的最好“工具”!两只狮子永不分胜负,那这只“兔子”又没地方逃,只好偶尔躲避“战争”,偶尔向两位“狮子”委曲求全似得讨好一下了!用其最为可怜的方式,希望狮子的“战争”能因此休战,让其得到暂时的安宁,但是兔子其能让狮子给面子呢?
面对可怜的孩子,我们不该去思考一下解决夫妻间的矛盾吗?
停下“战争”,让这场“争斗”不再传承
我们会很快发现家庭“战争”个以大欺小的模式。实际上有时候是父母发泄完自己的情绪,情绪是有了出路,但是这却引起了整个家庭系统性变化。对方积压了不满情绪,怨恨充满整个身心,指责和抱怨开始,甚至还会出现反击另一方。孩子由此从父母的行为模式中学会了以暴力释放愤怒。到了学校,特别是幼儿园的孩子就开始知道采取“以大欺小”、“以强欺弱”,以此来彰显人性中的攻击性。父母的攻击性行为在引发和诱导孩子攻击性行为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同时,幼小的孩子对“战争”慢慢习以为常后变成他心理上的“合法化”解决方式。更为糟糕是发起“战争”很可能就成为他与另外一个人组成“联盟”之后,处理“联盟问题”的最为主要的“外交手段”!这样“战争”永不停息地传承下去,真有“经久不衰”之意义!我的童年与侄女的童年好像也有着某些类似之处!这大概是因为我弟弟传承了父亲的“战争”模式吧!
停下“战争”吧!您在“战争”之后,您一定会背负“自责”、“愧疚”、“罪过感”等等。您自然也知道“发动战争”对于问题的解决只会适得其反。
我遇到过好几个男性的朋友,他们本身不是学习心理学的,更不是从事相关教育的,但他们走向了心理学,走向了个人成长,更可喜的是他们找到了解决自己婚姻中的方法,当看到有一个朋友跟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抱在一起泪流满面时,我们深深地感动了。我们为这样的男人祝福,为这样的家庭祝福。他们找到了相伴的正确的路。还有个女性朋友,那天她和爱人一起来到我们的成长小组,丈夫说,他们婚姻的初期,两个家庭生活模式完全相反,冲突特别大,但对于他们而言没有别的选择,唯一做的就是先接纳双方的生活方式,先避免双方各自家庭层满的纷争,他们自己先磨合,等两个人关系相处差不多了,再让两个家庭的父母进行沟通和理解。很自然,如今他们两个人心灵层面上的相伴已经达到了很高。我们看看还生活在纠结中的自己,如果去寻找生活矛盾的处理方式,和谐相处并非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生活的矛盾或许不像文章讲的那么简单,很可能会有更多的原因,人自身深层的恐惧感、双方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习惯等,都可能会是冲突的根源,但我们如果抱着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一定能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
先不谈孩子,过上和谐和、平静的生活,你难道不向往吗!为何不选择努力一把呢!
2.不要再为争得“战争”的同盟而继续“战”了
孩子睁着惊恐的眼睛观看我们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战争”,难道我们还需要孩子为我们的“表演”给予“掌声”吗?他已经伤痕累累,还得被我们拽出来评判是非对错,这是不是我们对自己的骨肉太残忍了呢!
“战局”的形成
在当今这个以和平为主线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为了本民族的社会稳定,国泰民安,繁荣昌盛,为了自己能在世界得到一席之地尽可能不和他国发生冲突。但是当某种偶然出现时,纷争也会出现,为利益之争,或许也是为了民族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之维护。于是乎,战争爆发,牺牲民众,毁坏家园,丧失安居乐业的土地。
不知从什么时候就有了“东盟”、“欧盟”、“亚太地区”如此等等的说法,似乎所有的战争都离不开拉联盟的积极努力,至少不能落个引起所有的“观众”的不满。结盟也是为争得胜利的最大希望!拉帮结派自然是增强其气势,能有个强大的后台支持,哪个不胸有成竹、鼓足势气地打下去呢。
更为之可惜的是,如今我们作为享受和平的普通大众来说,“国不战,则家战”。看来人们还是很喜欢并乐于“战争”的。难道真是“人本身就是动物”、“动物本来就是具有攻击性”,然后再说上句“人是世界上最残忍的动物!”以此来证明人类战争自古就有其合理性存在意义?俨然把自己与动物相提并论了,人真是会自居呀!
两个从未有过来往的“国家(人)”,突然有一天为了某种共同的利益——完成生命里的历史使命(传宗接代);或者是为了人间约定成俗的规定——人人都要结婚成家;或者是为了摆脱自身的孤独……但愿是为了那份真挚的爱情(死都不分开的天注定的缘分)而走进“盟国”的。
由此,两个“国家”就达成某种协议并立下合法依据——结婚证,“盟国”就形成了。然后,又各创造出新的“小国家(孩子)”。由此,“三国鼎立”的局势就这么形成了。或许很还会出现“四国鼎力”、“五国鼎力”的多国鼎力的局势。当然小“国家”自然势利最小,同时还在“大国”的统治管理之下,很多时候是没有发言权的。
在过去,男尊女卑,男人主宰天下,女人自愧不如,那就甘为传宗接代,甘为相夫教子。随着文化的多元化,随着信息的多渠道,女性的经济独立,思想独立。两个“同盟国”出现的局势上俨然变成了实力均等。(当然,不是所有的“战争”都源于文化的进步,还有些家庭矛盾源于深层次价值观和心理层面的恐惧。)当“盟国”间矛盾、分歧不断升级时,和平的外交手段显得力不从心,就会爆发频频“战争”,利益之争,权利之争……“战争”难分胜负,一山也显得难容二虎呀!
家庭“战争”中,孩子总会被卷进来
然而,“战争”的过程中,父母总是不忘记那个小“国家”,他由于文化底蕴浅薄,自然理不清“大国”之间是是非非的纠葛。但是既然“大国”忘不了你“小国”,虽也没有让你参与“战争”,但在没有更大的主导者给其评说论理的情况时,他们之间又不能达成共识,也不能为此就稀里糊涂地不了了之的翻过这一页。还得“小国”配合,充当一下评理的“裁判”吧!
两个“大国”都找到“小国”,“小国”得罪谁都不会有好下场,更何况他也弄不清楚谁对谁错。清官都难断家务事,他一个小小的“盟国”岂有评判“大国”对错之理呢?但是“大国”可不这么想,目的就是要我高你低,自然不能善罢甘休!“小国”不参战可以,但不能不出来“说句公道话”!“家丑不能外扬”的他们也实在找不到比小“同盟国”更合适的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