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2100000023

第23章 天子脚下

一位朋友到外地出差,留下通讯地址,北京东四十二条多少号。

他说,接待单位的工作人员,歪着脑袋打量他,问他:是东,四十二条吗?

我的朋友很纳闷儿,因为他一下子没听出“东”后边那个逗号,便回答说,千真万确,是东四十二条。

那位管登记的小姐,嫣然一笑,你们北京人真行,从东一条,东二条,排到东四十二条,光数就要数半天。若是外地人从一条找到您住的四十二条,腿岂不得走断?

他说当时听了以后哈哈大笑,我听他这一说,也由不得哈哈大笑。

北京的地名,成千上万,这其中包括道路名,胡同名,小区名,广场名,公园名,桥梁名,河流名,湖泊名,以及过去有过,现在不复存在的城门名……无论是仍在使用着的地名,无论是已经消逝的地名,无论是纷至沓来,目不暇接地正涌现着的地名,要研究曾经是天子脚下的这座城市的地名,其复杂多端,其精彩纷呈,其花样百出,其故事传说,还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我不知道北京市政府大楼里,有没有这样一个城乡地名管理科,专门负责命名工作?

估计不但一定有,而且还应该有一套关于命名的规定制度,登记办法,呈报手续,核准过程。这其中,因为是古都,因为是天子脚下的缘故,三五百年沿用下来的地名,显然有一条尽量不改的基本原则。所以,东四十二条,已经叫得太惯了,因此,不会因外地人的费解,就改动的,这叫尊重历史,尊重沿革。“东四”和“十二条”这两个概念连在一起,对北京人来说,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绝不可能发生“东”和“四十二条”分开来的混淆状况。外地人一定要那样理解,那是他们的事,反正北京人明白就行。

“东四”这个地名,全称为“东四牌楼”,那是大清王朝的地名。解放以后,影响交通,人民政府便将那四座牌楼,拆迁到陶然亭了。这样,“东四”,只是老北京人的一个心理坐标,不具任何标志性意义。随便一个外地人,更不用说老外了,初来北京,你要让他找到东四,西四,或者东单,西单,大概比较困难。即使他按图索骥找到了这个地名所在,身处其间,四顾之下,除掉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别无其他标志。到底也弄不懂何以称四,何以称单的。因此,可想而知,市府里的这个地名管理科,为本地人着想多,为外地人着想少,作为首善之区统管地名的办公部门,我想还是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加尽善尽美一些。

50年代,我在东单三条居住过。外地来我们机关出差办事的朋友,陪同他们逛街,最省事的路线,就是由东单而东四,然后拐回来,到王府井。我碰到过一位好学不倦的外地人,他很较真地跟我探讨,既然有东单,西单,东四,西四,为什么没有东双,西双?他认为,按逻辑是应该有的。于是,啼笑皆非的我,不得不大费口舌,从义和团,慈禧的红卫兵杀害德国公使克林德,清朝政府谢罪立牌坊说起。由此,我一直在想,北京不完全是北京人的北京,也是全中国人的北京,地名识别的易解性,准确性,清晰性,得为全中国人着想。尤其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有些似是而非,不着边际,歧义丛生,令人摸不清头脑的地名,也应该与时俱进才好。

牌楼没了,这个“四”或这个“单”,还有必要保存下来,令人胡涂吗?

北京的地名,不是改不得的。我在北京生活了五十多年,至少恭逢两次大改名的热潮。第一次,60年代“****”狂飙初起之时,那些红卫兵小将以他们可怜的想像力,创造力和病态的幼稚,把“协和医院”改为“反帝医院”,把“友谊医院”改为“反修医院”,把“东安市场”,改为“东风市场”,还想把长安街改为“红太阳路”或“东方红路”,以及其他许多匪夷所思的古怪想法。尽管改得不伦不类,不三不四,令人哭不得,笑不得,但当时,当官的也好,老百姓也好,眼睛瞪得再圆,不也捏着鼻子接受了?

风云突变的横扫一切,固然造就一批人,但也戕害一代人。至今我的那些同行中,出身于红卫兵的作家,诗人,评论家,恕我直言,由于那时太忙于革命,太疏于读书的缘故,直到今天,从他们的作品中,仍旧未能读出太多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来,而那种病态的幼稚,却还顽固地保留着,令人为之扼腕。这种历史的遗憾,也就只好按北京人的歇后语所讲,“卖羊头肉的,不过细盐(言)”,不必多说了。但地名可改,并非铁板钉钉,动不得的。其实,劈柴胡同,改为辟才胡同,****府,改为乃兹府,老祖宗也是大笔一挥,信手改掉的。

而第二次大改名,却是近二十年的事情。与第一次不同的,不是改旧,而是增新。当北京市的占地面积,建筑高度,人口密度,膨胀成原来的五倍,六倍以上,我可以想像,市府地名管理科的公仆们,一方面要处理层出不穷的新地名,一方面要注销不复存在的旧地名,恐怕日夜加班,也来不及应付时刻在变化着的地名。随着城市拼命地向郊外拓展,随着城内危房的大量改造,地名要想不改变,也是不可能的。

据说,老北京有过三千条胡同,现在,为数不少的胡同,估计已经从地图上消失了。虽然这使一些文物保护主义者很痛苦,伤心欲绝,大声疾呼,但依我小人之心,来度他们君子之腹,让他们当真地住进小胡同里的大杂院中,人均住房面积只有一平方米,或不足一平方米,或祖孙三代同居一室的话,恐怕也就会认为这种胡同的死亡,未必就是城市的末日。正如北京的旧地名不是不可改,北京的这些破旧大杂院,也不是不可拆。

应该承认,城市和人一样,也是要新陈代谢的,在地球上,惟一没有变的城市,是从火山灰里挖出来的古罗马庞贝城,惟一没有变化的人居环境,是周口店北京猿人的洞穴。我敢说,所有的参观者,无人会打算把户口和粮食关系转过去,留在那里长住,做永久居民。从近年来发现的元大都遗址,那埋在地下的历史也在晓谕我们,明、清两朝建城时,也是毫不客气地将忽必烈经营的古城废弃,任其被沙尘暴掩埋。如今,要不是挖出来几段残墙断垣,重新装修起来,做做样子,元大都在这座城市留下的惟一纪念,只剩下源自蒙古语的“胡同”这个词语了。

我记得,1949年的秋天,我刚到北京时,入住现在为新华社,当时为国会街的北大工字楼的宿舍里,每天推窗都能看到从门头沟来的骆驼长队,驮着块煤,响着丁丁冬冬的驼铃,慢慢悠悠地走在古城墙边的土路上。秋风斜阳,黄叶衰草,赶骆驼的汉子那反穿的羊皮袄,是我清晨见到的第一道风景。那种萧瑟的伤感,那种晚秋的惆怅,也真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场面,要比那些破烂的大杂院,更让我向往。现在,国会街彻底没了,工字楼早就没了,那灰扑扑的顺城街也没了。我不禁想,如果今天的前三门大街上,沙漠之舟仍是我们城市运输主力的话,恐怕倒是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悲剧了。不破不立,还是有它的道理,没有旧地名的消亡,哪有新地名的出现,城市的存在和发展,那模式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不可能永远定格在某个年代而停滞不前,这就是时代潮流的辩证法,历史发展的唯物主义。

现在,你若坐出租车,碰上老一点儿的司机,到三环路、四环路外的一个什么地方,也许他能将你送到目的地。若碰上新手,对不起,你得给司机带路。北京变化太大太快的同时,难免就有做成夹生饭,或者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现象,至少,在地名这个与国计民生无碍的局部上,管理部门显然也有一些忙不过来而照料不细之处。

当我徜徉在城市的新景观,陶醉于古都的新气象中的时候,有些新地名,会生出一种吃了一口米饭,遭遇一颗石子的硌牙感觉。譬如新建的楼盘,一张嘴叫什么“城”,譬如新建的别墅,自称什么“花园”,譬如新建的文体娱乐场所,动不动就叫什么“中心”,譬如新建的写字间商住楼,居然大言不惭什么“广场”……这些文不对题的,不合国情的,生搬硬套西方的地名,颇给中国人带来难堪。在汉语中,所谓“城”,所谓“花园”,所谓“中心”,所谓“广场”,都是具有明确定义的。

外国的“广场”,由西班牙语plaze而来,具有市集的意义,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在中国,在北京,20世纪以来,从“五四”运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毛主席接见红卫兵,“广场”这个词,是一种特定的政治概念,几乎成了专属于天安门的词汇。因此,走在长安街上,很难将王府井南口的东方广场,北京站口的中粮广场,与全世界都知道的天安门广场,类比在一起,怎么叫怎么别扭,怎么想怎么荒谬。我发现,其实北京人也并不认同那两个新出现的所谓“广场”,通常在口头上径直说成“中粮”、“恒基”,或者“东方新天地”,而省略掉“广场”二字。

要细品北京的地名,最大的特色,是作为元,明,清三朝古都的历史沿革,天子脚下的大街小巷,胡同院落,官府衙门,商旅市集,都是以紫禁城为基准方位,坐北朝南,左东右西,天安门,东华门,西华门,正阳门,地安门,辐射出去的内城和外城的九个城门,每座城门是一个坐标,因此,每座城门,也是一个地名中枢。在北京,你只要知道这些城门,也就大致了解古都的梗概。

然而,对一个乍到京城,站在失去城墙,失去城楼的那块空场上的外地人来讲,就不免要天子脚下寻路难了。北京城,最不该拆的建筑物,一是城墙,一是城楼,只要这两样东西完好无损地保留着,那就是永远的古都气象。四合院即使全部保存或者改造,顶多也就出来平安大道那种布景的效果。而都城真正的庄严肃穆之气,龙盘虎踞之势,王者南面之威,万邦来仪之盛,是由金碧辉煌的紫禁城,环城不断的内外城墙,以及登高望远的诸多门楼,构成这种雄浑的森严的万千气象的古都风貌。

当这一切都夷为平地,不复存在以后,休说外地人,即使本地人,那方位感觉也落不到实处,门之内,门之外,常常要走不少冤枉路。正如东四,西四,看不到“四”从何来,东单,西单,看不到“单”为何物那样,那些名存实亡的诸如阜城门,朝阳门,安定门,宣武门,崇文门等等,影踪全无,还分为门内和门外,岂不只是给人增添茫然失措,无所适从的纷扰吗?

前些年,北京文学杂志社一项活动,邀我参加,承蒙好意,让我在家静候,他们会派车来接。我说,我住的这个西便门外大街西里,不太好找。杂志社说,别忘了我们是《北京文学》,哪有找不到的道理。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那时候,手机还不普及,接我的编辑小姐,也没法跟我联络。因为以西便门为轴心,由此辐射出去的几条马路,一概以西便门冠名在前,以内、外、东、西来区分不同马路。命名者,在地图上大笔一挥,他是很清楚的,可走在马路上找路的行人,就难免要发蒙了。一内一外,相背而行的话,再折回来,是要走许多冤枉路的。

这位编辑和杂志社的车,就在天宁寺一带兜圈子。先找到西便门大街西里,后又找到西便门内大街西里,硬是找不到相距还有两站地的,我所在的这个西便门外大街西里。一直快到十二点,才算摸到我们小区里来,打开门,只见那位编辑满头热汗,一副欲哭无泪的性急模样,我真是感到十分抱歉,不得不宽慰,不知还有没有西便门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这一说?如果有,我估计,你们到天黑,也找不到这里的。

其实,我们这个住宅区,地处真武庙,与那个已不存在的西便门城楼根本不搭界。但地名管理科仍以明清古都的传统,喜欢以门为中心来命名,这在1949年以前,或建国初期,倒也无妨萧规曹从地延续下来。因为那时,整个城市里,人流不那么拥挤众多,道路不那么纵横交叉,房屋不那么鳞次栉比,商贸不那么发达繁忙,这种命名方式,对生活在闲适淡定,恬然安详气氛中的北京人来说,城墙和城门之内,为市区,城墙和城门之外,为乡下,一目了然,界限分明。即使拿那些牵骆驼的,出城就是郊区的菜地,果园,农田,村镇,赶大车的,蹬三轮的,骑毛驴的人来说,其活动半径,总是在有限范围之内。然而,当这个城市,人口突破千万,车辆远超百万,成为国际大都市的时候,对于地名的考量,就不能局限于门内门外那样的狭窄视野。

应该说,作为明清古都的北京,其幅围,其规模,其气派,其堂皇,无法与唐代的都城长安相比。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过,“余见天下州城,为唐旧治者,其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廨舍之为唐旧创者,其基址必皆宏敞。宋以下所置,时弥近者制弥陋。人情苟且,十百于前代矣”。

甚至后周世宗,在公元955年四月,经营大梁城的建都工程中,能仍承继唐代建筑的宏大气势。后来北宋定都开封,很大程度上是郭威奠定的良好基础。“帝以大梁城中迫隘,夏,四月,乙卯,诏展外城,先立标帜,俟今冬农隙兴板筑;东作动则罢之,更俟次年,以渐成之。且令自今葬埋皆出报所标七里之外,其标内俟县官分画街衢、仓场、营廨之外,听民随便筑室”。八月,“先是,大梁城中民侵街衢为舍,通大车者鲜寡,上命悉直而广之,广者至三十步;又迁坟墓于标外。上曰:‘近广京城,于存殁扰动诚多;怨谤之语,朕自当之,他日终为人利。’”(《资治通鉴》)

说实在的,明清两代,远非汉唐可比。我记得初到北京的那年,住北城棉花胡同,出安定门,过护城河,别说没有周世宗殡葬强制规定的七里以外的距离,连五十米不到,就是乱葬岗,一片土馒头,到处是坟包,这大概就是顾炎武所说的“时弥近者制弥陋”了。因此,当城市在一步步扩张的同时,这些昔日的墓地,甚至包括八宝山,便渐渐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的中心区,活人和死人,距离如此之近,怎么说也是一种心理上的障碍。

这就是我那些年里,一个很长时间内,乘坐贯穿长安街的大一路公共汽车,上下班的切身感受了。只要车一进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车头上方的标牌,那始发站和终点的地名,一为八王坟,一为公主坟。虽然,坟不过是坟,但这两个与死亡相关的字,总是让人不能细想下去。而且这条大一路公交路线,顶着这两个坟头的站名,至少在长安街上行驶了数十年。

所以,在北京,无论是原来的地名,还是新添的地名,大有足可改进的地方。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在命名的思路,想法,规划,统筹管理上,似乎还可以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要把国家首都,八百年古都,和国际大都市的风采弘扬出来。

一个城市的地名,既表现出文化色彩,又体现着时代精神,是应该受到重视的一门学问。

同类推荐
  • 古文鉴赏辞典

    古文鉴赏辞典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阅读、理解古文,内容力求简明,疏通文义;译文以准确生动的语言翻译古文,用白话文向读者展示古文风貌;鉴赏则包含写作背景、内容、主要艺术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解释文章内容、情蕴等。通过对古文的全方位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我们·逆行

    我们·逆行

    “我的好,我的坏,我的异类,我的虚荣,我的自私,你们都可以拿去看。我们都是一样的人,只是经历不一样,我的怨恨,我的骄傲,我的不真实,我想要的伟大,都可以拿出来跟你们分享。” ——陈坤。娱乐圈最具文艺气质与悲悯情怀的明星陈坤,跨界操刀担任杂志出品人,2014年首推全新MOOK《我们》,惊蛰之日,惊艳问世。 这里有你,有我,有真实的生活,变化的人生,这里的故事比电影和偶像剧精彩,因为它从不撒谎,它纯朴天然,发自五内,它让你看透人间百态,却仍然保有热爱。这,就是“我们”分享的力量。
  •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随笔集。分为人生篇、社会篇、工作篇、党建篇、家庭篇共五辑,是作者近七十年人生经历的真实、真切的感悟。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真实、真诚的吸引力,每一句话,包括党建篇在内,都是一种发自肺腹的言说。他的真有一种感染力,令读者不由得也真起来。
  • 澈悟的思与诗:李叔同的文艺创作及文艺思想研究

    澈悟的思与诗:李叔同的文艺创作及文艺思想研究

    “思”既是精神世界心路历程的艰难求索,亦是心性外化关照之灵动;“诗”是对艺术、社会、人生的感性体验,也是个体内心深处所思的言说。本书集笔者多年研究所得,以李叔同出家之前创作的诗、文、歌曲等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细读分析过程中,注意阐释艺术形式诸多方面的客观品质,尽力呈现其作品本体所特有的“思性”与“诗性”的特殊意义和透明内涵。
  • 张爱玲学

    张爱玲学

    《张爱玲学》是一本非常不一样的“张论”。作者从批评、考证、钩沉的角度,重新探看张爱玲本人及她的小说。本书是高全之参加张爱玲的海葬葬礼之后,有感坊间满箩盛筐的张理论疏漏与错读竞相夺目,于是花了十年时间完成的一部作品。他以不同于学院内文学评论者的独特视角,以版本学家一般周密的考证研究功夫、科学论证式的逻辑架构,以及温敦典重的质实文字,就张爱玲小说的诸多层面做了深刻的研究与开掘;并对坊间张理论的疏漏、错读,以及两岸文坛有关张爱玲政治笔墨的“各自表述”,做了有力的澄清与驳诘,是一种开创新河的尝试。
热门推荐
  • 真龙皇朝

    真龙皇朝

    蛊惑人心的梦魇族人;绵延万里的无尽火山;阴森恐怖的诡异枫林……这是一个真龙传人的世界。觉醒真龙之血,脱离肉体凡胎;凝龙影,化真龙,一声长啸破苍穹,从此遨游太虚间。身怀真帝之血,少年方子鱼踏歌出青山。
  • 无力千金变冷夜

    无力千金变冷夜

    因为失去父母,她与他们一起修仙。小小年纪,在修仙之路上更是渺小!一路上,受尽嘲讽,受尽磨难。被人鄙视,被人欺凌!人人说她无用,是废物。不好意思,她就是要称霸天下,统领天下!唯我独尊!
  • 最强文明

    最强文明

    修真文明如何发展,是世界发展的最终方向吗?科技发展对于修真文明一无四处?41世纪哈京大学高材生穿越到修真大陆............
  • 神级学生

    神级学生

    一直被欺负,从未被正视!自从天空出现黑洞的那一刻开始,所有的一切都改变了!末日来临,大伙都逃命吧,趁火打劫的事就交给我来做吧!抢钱抢地盘抢美女!该抢的要抢,不该抢的也要抢!
  • 神经大条女

    神经大条女

    欧阳青青是一个傲娇并且自我感觉很良好的女生。每天早上,在镜子前,欧阳青青总是嘟着嘴欣赏着自己的身材,然后,用羡慕的眼光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你怎么那么美。第一次,身边的人觉得,青青好搞笑啊。第二次,身边的人觉得,青青好搞笑啊。……第N次,身边的人觉得,青青得了自恋症,已病入膏肓。是的,欧阳青青是一个十分自信,并已升级到极度自恋的人种了,因此,当她一天四次遇到吕言的时候,她自然而然的觉得,他想泡她。
  • 梦天飘零书评集

    梦天飘零书评集

    本人简介:阅文书评团第六组书评员、拥有十几年阅读经验的老读者、网络作家、前新星文学社创世祖书评员。这本书评集的写作方向:1.针对具体作品进行书评,明确指出作品中存在的优点和缺点。2.和众多读者、作家、编辑探讨网文,得出在写网文时的各种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避免。3.和各位作家、读者、编辑的互动。(暂时是这三个方向,以后视情况进行修订)
  • 金枝玉霜

    金枝玉霜

    现代的富家千金,倒霉悲催的被黑白无常的一次乌龙弄到了古代。某男一号:爱妃,过来侍寝吧。某女淡定无比:王爷记性不太好,明明是我要找男子给您侍寝的。某男二号:小千霜,嫁给我吧。某女很像狼外婆:没问题,只要你让我随时M你。某男三号:我要解约。某女拿出契约:要解约的话,请先练成葵花宝典。
  • 无尽轮回游戏

    无尽轮回游戏

    三国系列,《格斗之王》系列,《仙剑奇侠传》,《星际争霸》,《魔兽争霸》,《红色警戒》,《最终幻想》,《暗黑破坏神》以及《幻世录》,穿梭在这些游戏中,在生与死中挣扎,变的更加强大,挑战最强的敌人!
  • 穿越之盛世圣女王

    穿越之盛世圣女王

    一位豪门千金却喜欢普通人生活,只因有他。可深爱的他却背叛可她!她好恨,恨自己懦弱、自己无能。在死的那一刻魂穿到另一个世界,这一世她发誓不为情所困、为爱所痴。她要变得强大,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撑起野心跟梦想。看她如何从一位贫穷女孩一步步成为一位拥有六大国都忌惮的风云人物,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度!连六大国国王都听命于她!
  • 龙吟天剑

    龙吟天剑

    道教千古,源远流长。魔龙现世,欲统江湖。天下恐慌,苍生疾苦。苍天震怒,天剑问世。风云再起,重振道教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