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小书,记载着我在山大攻读博士学位的一段思想历程。虽然博士毕业留校任教后又经历了由文艺学向新闻传播研究方向的转型,但回想起来,仍非常珍惜硕、博六年的专业积累与思想历练对我以后研究工作所打下的牢固根基。从当下所从事的专业视角看起来,朗格建构在符号学基础上的艺术哲学思想,不但对文艺学研究,而且对传播学研究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今天把它呈现出来,也算是对六年研究生学习生活的一个总结。为了纪念那段美好的学生时光,该书基本上保持了博士论文的原貌。无可讳言,若从学术的眼光看来,尽管还显得有些幼稚,但它却也曾令我欣慰地于2005年获得过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古人有言:“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我有幸在有着百年历史的山东大学攻读硕士与博士,整整六载春秋,两千多个日日夜夜。其间,最令我难以忘怀、难于割舍的是给了我知识并教我如何做人的老师——那些学识渊博、道德文章光耀于世的先生们。当我的博士论文写成之时,更感“寸草春晖”、师恩难报。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谭好哲先生,他苦口婆心、耳提面命地教导了我六年。我深感他是一位严师、慈师、高师。我的这篇论文从开题到最终完成,不知灌注了他多少心血。
我还要感谢在这六年中为我上课的诸位先生。德高望重的曾繁仁先生、梁一儒先生、马龙潜先生;才华横溢的王汶成先生、凌晨光先生、程相占先生。另有许多先生虽然没有给我上课,但他们的着作却供给了我许多营养,比如陈炎先生等。
感谢我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同门师兄吴水平,他的研究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也正是在他细致深入地筑石铺路基础上,我才得以将研究进一步推进。
另外,我必须要提到的是我的表姐田晓菲教授,她任教于大洋彼岸的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百忙中她把有关朗格的许多原始资料源源不断地寄给我,并勉励我写好这篇论文,向学术界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她是我精神上的支持者和资料的主要提供者。
手捧书稿,百感交集,所谓敝帚自珍,良有以也。回想那从酷暑到严冬,从薄暮到黎明,在山大研究生宿舍度过的无数个日日夜夜:苦思冥想,搜索枯肠,一次次反工,一次次修改,真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啊!而今它呈现在我的面前,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我都珍惜,它是我的心血呵!
要感谢的还有山东大学的所有领导、老师,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给了我许多有形与无形的帮助,没有他们的辛勤工作,也不会有我的顺利生活和学习。
感谢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对该书出版所给予的资助,没有学院的帮助,这本专着也是无论如何无法顺利问世的。